鄂南高中、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五月联合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湖北省黄石市年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湖北省黄石市年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在 20 世纪西方乐谱大面积传播之前,工尺谱使用甚广,中国 戏曲的主要记载方式就是工尺谱。清乾隆六年(1741),由清庄 王允禄编纂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共收录 4466 首曲谱, 是记录戏曲音乐最丰富的资料集。清代“贮香主人”于 1821 年 辑录的《小慧集》,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用工尺谱来记录民歌 的文献,其中收录了著名的《茉莉花》。民间器乐的主要记录 形式也是工尺谱,大家熟悉的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山西笙管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湖北省黄石市年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语 文试卷及解析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试题预览
绝密★启用前
年黄石市高三年级五月适应性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 10 页,22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 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 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 置。
1 / 31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2、回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 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 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 效。
⑦万万想不到,有一天攀上走过了千百遍的山峁抬头望去 时,路边的槐树不见了。站在那槐树离去的地方再向村口望去 时,村口的大树也都不知奔向了何方。没有了大树遮蔽的村庄, 就像失去了灵魂的人,散摊在那里,明晃晃地暴露在天地之间, 任风吹雨打无遮无拦。沟畔上挂满了废弃的白色地膜,风起时 像有一种悲切的呐喊,简直惨不忍睹。据说理由是分田到户了, 一分地要有一分地的收入,树影响庄稼的生长。一家举斧,家 家效仿,能伐的伐,能挖的挖,似乎一切只有变了现装进自己的 腰包里才可靠。

2025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

2025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

2025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但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 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

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都有比较()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通常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大多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

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

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

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联结生拼硬凑真实B.关联生拼硬凑翔实C.关联生搬硬套真实D.联结生搬硬套翔实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B.既是表达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也是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C.不是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而是帮助自己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

D.首先是为了表达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其次才是帮助自己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

湖北省黄石二中等三校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黄石二中等三校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黄石二中等三校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阮,字南卿,江州人。

父彦傅,靖康勤王..,有功。

阮少好学,尚气节。

常自称将种,辞辩奋发,四坐莫能屈。

尝谒袁州太守张械,械谓曰:“当今道在武夷,子盍往求之?”阮见朱熹于考亭,熹与语,大说之。

登隆兴元年进士第。

时孝宗初即位,欲成高宗①之志,首诏经理建业..以图进取,而大臣巽懦幸安,计未决。

阮试礼部,对策曰:“临安面湖背海,膏腴沃野,足以休养生聚,其地利于休息。

建康..东南重镇,控制长江,呼吸之间,上下千里,足以唬视吴、楚,其地利于进取。

建炎、绍兴间,敌人乘胜长驱直捣,而我师亦甚惫也。

上皇遵养时晦,不得与平,乃驻临安,所以为休息计也。

已三十年来,阙者全,坏者修,弊者整,废者复,较以曩昔,倍万不侔。

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古者立国,必有所恃,谋国之要,必负其所恃之地。

秦有函谷,蜀有剑阁,魏有成皋,赵有井陉,燕有飞狐,而吴有长江,皆其所恃以为国也。

今东南王气,钟在建业,辍而弗顾,退守幽深之地,如是而曰谋国,果得为善谋乎?且夫战者以地为本,湖山回环,孰与乎龙盘虎踞之雄?胥潮奔猛,孰与乎长江之险?今议者从习吴、越之僻固,而不知秣陵..之通达,是犹富人之财,不布于通都大邑,而匣金以守之,愚恐半夜之或失也。

湖北省鄂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鄂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鄂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当代诗歌有过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它以囊括了当代生活的胜利和挫折的全部丰富性而宣告这一发展的极致。

这一诗的时代因历史原因而消隐。

之后,迎来的是全面更新诗歌的新的诗潮的兴起。

新诗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诗的朦胧性的呈现,是触发诗坛情绪激动的动因之一。

这原是现代艺术潮流中并不新鲜的话题,许多现代艺术大师对此都有过精彩的论述。

他们确认准确的描绘并不等于真实,描绘可见的东西并不说明艺术家的独创;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往往说明才能。

至于诗的主题的模糊性和多重性,更得到现代科学的有力佐证。

科学的发展启示我们,对象的复杂性与模糊性有难解之缘。

系统科学承认,凡与人有关联的各种系统,均存在模糊性。

当代诗歌既然把人的复杂存在作为表现的基本对象,诗作为人的复杂精神的对象化,当然就具有朦胧的特性。

封闭的时代业已结束。

随着时代的开放而来的,必然是艺术的开放。

陌生的、让人惊诧的“古怪”诗风的出现,使许多诗失去传统的明朗色调,而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氛围。

诗变得费解或不可解了。

它意蕴甚深却不求显露;它适应当代人的复杂意识而摒弃单纯;它改变诗的单一层次的情感内涵而为立体的和多层的建构。

2025届湖北省鄂州市、黄冈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湖北省鄂州市、黄冈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湖北省鄂州市、黄冈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近一时期,关于我国东北和东北亚几个国家古文化的比较研究,越来越引起各国学者的注意,中国东北与各国边境接壤最多的的是黑龙江省,因此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往往也就集中在这里。

我国东北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确有许多文化因素与东北亚的考古发现有相似之处,反映出这两个相邻的地区在古代的美系异常密切,然而我们在全面考证这种关系的前因后果时,却发现东北亚古文化中明显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某些因素,其发源地或表现得很集中的地区,并不是黑龙江,而是辽宁。

A.我国古代的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国家关系密切B.东北亚古文化被各个国家学者密切关注C.东北亚古文化研究需要开启新的视角D.历史上,东北亚文化的发源地可能是辽宁2、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改革开放初期,愿意在毕业后归国的留学生很少,国内企业视海归留学生为珍宝,竞相争夺。

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许多优秀的学生纷纷选择出国“镀金”,随之出现的现象是归国留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増。

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不再稀缺已成为历史,而国内高校近些年来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在无形之中缩减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优势。

国内就业环境的变化是很多海归留学生始料未及的,当他们回到国内,骨感的现实如______________,让他们产生各种负面情绪。

2025届湖北鄂州市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湖北鄂州市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湖北鄂州市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蜀国处在危急存亡之时,文臣武将仍尽心竭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客”认为“________,________”的心感难以实现,只好将无奈化为秋风中飘散的箫声。

(3)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到,因“ ________,________”的险要地势,以致泰蜀两地自古以来相互隔绝。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胡适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箭垛式”的人物。

屈原之影响中国历史,不在于他的思想,也不在于他的事功。

屈原之影响后代,乃是因为他的失败。

这是个人对历史的失败,个性对社会的失败,理想对现实的失败。

屈原在他的作品里地展现了这种失败。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有关独特的个人与社会、历史发生冲突并遭致毁灭的记录。

在此之前的诸子及所谓儒家的六经,都只是对所谓社会秩序、历史规律的认知—包括价值认同,并没给独特个体及个性留多少余地;()。

比屈原稍前的庄周已经看出了个性与社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的必然性,同时他也悲观地认识到,在这场正面冲突中失败的一方只能是个性,故而他避开了社会冷酷的锋芒、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他几乎是。

唯独屈原,既要坚持个性,又要坚持以自己的个性去改变世界,以个性的温热去融化那的秩序。

湖北省黄石市重点高中2023-2024届高三五月联合调考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黄石市重点高中2023-2024届高三五月联合调考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黄石市重点高中2023-2024届高三五月联合调考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湖北省黄石市2023届重点高中高三年级五月联合调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当下,不管是从诗人队伍的规模、诗歌创作和阅读的数量,还是诗歌朗诵、诗歌分享等各类活动的举办情况等方面考察,诗坛内外都清晰地感觉到诗歌回暖现象的到来:没有一种文体能像诗歌这样,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被寄予如此盛大的厚望。

但是我们也能清晰地感觉到,当下也没有一种文体能像新诗这样,在创作、传播和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大相径庭的评价,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论。

好在,在融媒体时代,我们正在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最为有效的途径和速度凝聚共识。

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精神内核上,诗歌与融媒体是一种高度契合的关系,融媒体是实现诗歌经典化、促成诗歌共识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互联网共享、互动、协同的理念,与诗歌的传播规律和精神实质遥相呼应。

融媒体已经深刻影响了诗歌创作、评价、阅读和传播体系,在客观上已经优化了诗歌经典化的路径,让其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

这种“路径优化”的首要因素,还是融媒体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体现读者的审美趣味,能够准确地“计算”出诗人、评论家和读者之间最大公约数,把在传统传播环境中需要反复试错、迂回的诗歌鉴赏趣味凝固稳定,迅速发现最为贴近同时代人内心情感的诗意。

在传统传播媒介下,诗歌经典化的三个重要环节是选本、批评和文学史著作。

在融媒体阶段,诗歌经典化的路径发生了重要变化,效率也大大提高。

首先,融媒体诗歌选本的覆盖面远远大于纸质的出版物,编辑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在融媒体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汇聚专家意见,在履行编辑的职能(选择、优化和推荐诗歌)时更加准确地反映诗坛主流声音,形成选本的权威性。

其次,在融媒体时代批评功能呈现了更强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更加有效地实现了批评的意义,对批评的质量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4年湖北省部分校高三语文5月模拟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湖北省部分校高三语文5月模拟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湖北省部分校高三语文5月模拟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红楼梦》是艺术,艺术需要美。

因此,《红楼梦》研究也应研究它的艺术美,揭示它的审美价值。

“红学”和美学相通。

文学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红楼梦》的内容和形式都极复杂,对它做“内在”的研究,领域广阔,方法多样,并不只限于美学一途。

社会学的、心理学的、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多方面地进行,从不同角度揭示《红楼梦》的价值和意义,方法不同,目的则一。

然而,要能真正揭示它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就不能不借助于美学上的研究。

说起对《红楼梦》做美学的探讨,常被人误解为只是谈论一下艺术形式、表现手法。

其实不然。

对《红楼梦》的美学研究,当然要探索它的艺术形式之美,然而并不仅限于此,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艺术内容之美,进而了解它的内容和形式是如何统一的,达到了怎样的完美程度。

《红楼梦》的艺术形式是美的,语言、文笔都很优美,令人惊叹。

对于《红楼梦》的完美的形式结构,我们研究得还很不够,应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甚至不妨借鉴结构主义的某些方法。

当然,对《红楼梦》艺术形式的研究,不能脱离它的艺术内容孤立进行。

形式只有相对独立性,艺术的形式结构归根到底还是由艺术内容决定的。

结构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不顾内容而孤立研究形式,把艺术文学归结为只是形式。

结构主义不顾内容,但在研究文学的形式方面,却并非一无是处,如果不是搬用而是借鉴,“红学”也应吸取一些方法用来分析《红楼梦》的形式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鄂南高中、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4届高三五月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颓圮.pĭ弄.堂nòng 骷髅.lǒu 切齿拊.心fǔB. 干.练gàn 瞅.见chǒu 驰骋.chěng 周公吐哺.bǔC. 晕.眩yùn 崔嵬.wěi 囊.括nǎng 一夫作难.nànD. 毗.邻pí打烊.yáng 蒙.骗méng 命途多舛.chuǎn2、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荤腥铮言忤视天伦叙乐B. 淬火烩饭影碟机不加思索C. 稗官恣睢嗑瓜子汗流浃背D. 症结扛鼎脉膊心余力绌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节日里,大街上,公园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C.鲁迅《拿来主义》一文言语犀利,思想深刻,可称是不刊之论....。

D.即便是悲剧,也给人留下一点希望的结局,好让好事者有一天来个狗尾续貂....,满足我这种低层次的需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开心麻花小品《扶不扶》成为2014年央视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主演沈腾、马丽随之成为马年首批黑马,深受广大观众所好评。

B.中央电视台曝光东莞多个娱乐场所存在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这一行动,引发了当地政府的整治行动,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做出批示,要像2013年打击毒品一样扫黄,先治本,综合治理;再治标,打出声威。

C.中央在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各地积极落实,并于近期相继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则。

D.对于中国冬奥军团来说,在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花样滑冰均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之后,一直不缺代表人物且几度极为接近金牌的女子短距离速滑项目自然会被列为下一个实现突破的目标。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短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充分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特色。

B.《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为全书的情节开展作了必要交代。

比如第五回就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隐喻含蓄地将全书中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都交代出来了。

C.《巴黎圣母院》中,被判强抢民女罪的丑陋敲钟人卡西莫多在广场上被当众鞭打,口渴难耐,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把水送到卡西莫多的嘴边。

这一情节体现了作者雨果宣扬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力量。

D.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

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反省城市规划骆新冯骥才说:巴黎的历史保护得这么好,要感谢三个作家。

第一个是雨果,他写了《向拆房者宣战》;第二个是《卡门》的作者梅里美,他成立了一个古典建筑监督委员会;第三个是马尔乐夫,在工业化进程中,提出在全法国进行文化普查,“大到教堂,小到汤匙”都要很详细地登记。

这种对传统的保护意识,使法国成为文化上的超级大国。

而我们的城市,没有文化规划,只有使用规划。

我真不知道:我们这些生活在所谓“现代化大都市”的中国人,面对着日益长高的城市和各种华丽的大楼,究竟是应该感到自豪呢,还是自卑?“自豪”是正常的,比如前几年,“出国旅游”的人回国之后,总愿意拿着各种照片四处炫耀:“您看看人家的城市,多发达啊!多现代啊!”但这几年说这话的人少了,就是因为大家发现,出国旅游,其实跟在家门口转悠也差不了多少,我们的高楼大厦一点也不比发达国家的逊色,甚至连楼名也都跟国外的差不多——什么雅典、罗马、柏林……还有被用滥的“曼哈顿”和“香榭丽舍”,到处都有“皇家”身影,关键是这些“皇冠”也都是外国的——什么“拿破仑皇家别墅”、“伊丽莎白皇家小区”、“威廉皇家公寓”、“维多利亚皇家广场”……反正您能想到的外国名字,差不多都给用尽了!越是热衷于追逐西化,并因此而炫耀不停的人,其实,越是对本民族文化感到自卑!所谓的“暴发户心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自打“房地产”被抬高为所谓“支柱产业”之后,大规模抹去城市历史的肌理、简单地复制出一幢幢西方风格的房子,就是大量房地产商们最热衷干的事儿!一个城市的景观和特征,究竟是由谁说了算呢?现在,肯定是由房地产商们说了算。

而这些不断抄袭、克隆出来的西方商业建筑,在被我们欢呼雀跃的同时,在西方人眼里,不过是低劣的模仿,人家倒替我们担忧了:东方的感性、情绪、自由与天人合一,正在被这些“无文化根基”的复制品扫荡殆尽!而按照冯骥才先生的话说:我们城市,没有文化规划,只有使用规划。

没有考虑过城市的文化特征。

最多也就保留一点风貌建筑,摆摆样子而已。

城市的规划完全随着长官意志而决定,几个人就可以决定一座城市的形态!中国是个“文化大国”,但在考察官员的政绩时,却没有“文化政绩”,这是很大的遗憾。

一个城市的建筑特色,主要就在它的民居。

北京的特征是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特征是里弄和石库门,山东有齐鲁文化的底蕴,江浙有吴越文化的风格。

但中国现在六百多个大中城市,在一片疯狂、粗鄙的商业房产开发中,不但个性几乎丧失殆尽,而且连楼盘的符号,都全盘西化了。

我们中国城市的建设者和规划者,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我们该承担什么责任?(摘编自2013年7月《文苑》,略有改动)6、下列关于作者对“反省城市规划”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巴黎的历史保护得这么好,要感谢雨果、梅里美和马尔乐夫三个作家。

B. 马尔乐夫在工业化进程中,最先提出要在全法国进行文化普查,“大到教堂,小到汤匙”都要很详细地登记。

C. 雨果、梅里美和马尔乐夫都用实际行动使法国成为文化上的超级大国。

D. 作者认为我们的城市,没有文化规划,只有使用规划。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们这些生活在所谓“现代化大都市”的中国人,面对着日益长高的城市和各种华丽的大楼,应该感到自豪。

B.出国旅游,其实跟在家门口转悠也差不了多少,我们的高楼大厦一点也不比发达国家的逊色,甚至连楼名也都跟国外的完全一样。

C.越是热衷于追逐西化,并因此而炫耀不停的人,越是对本民族文化感到自卑!D.中国的城市规划者深刻地认识到:东方的感性、情绪、自由与天人合一,正在被这些“无文化根基”的复制品扫荡殆尽。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因为中国在考察官员的政绩时没有“文化政绩”,所以城市的规划完全随着长官意志而决定,几个人就可以决定一座城市的形态。

B. 一个城市的建筑特色,主要就在它的民居:北京有四合院和胡同,上海有里弄和石库门。

C. 中国现在六百多个大中城市,在一片疯狂、粗鄙的商业房产开发中,不但个性丧失殆尽,而且连楼盘的符号都全盘西化了。

D. 我们中国城市的建设者和规划者,在学会反省“我们该承担什么责任?”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临川靖惠王宏,字宣达,文帝第六子也。

长八尺,美须眉,容止可观。

仕齐为北中郎桂阳王功曹史。

宣武之难,兄弟皆被收。

道人释惠思藏宏。

及武帝师下,宏至新林奉迎。

建康平,为中护军,领石头戍事。

天监元年,封临川郡王,位扬州刺史,加都督。

四年,武帝诏宏都督诸军侵魏。

宏以帝之介弟,所领皆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

九月,洛口军溃,宏弃众走。

其夜暴风雨,军惊,宏与数骑逃亡。

诸将求宏不得,众散而归。

弃甲投戈,填满水陆,捐弃病者,强壮仅得脱身。

宏乘小船济江,夜至白石垒,款城门求入。

临汝侯登城谓曰:“百万之师,一朝奔溃,国之存亡,未可知也。

恐奸人乘间为变,城门不可夜开。

”宏无辞以对,乃缒食馈之。

宏妾弟吴法寿性粗狡,恃宏无所畏忌,辄杀人。

死家诉,有敕严讨。

法寿在宏府内,无如之何。

武帝制宏出之,即日偿辜。

南司奏免宏司徒、骠骑、扬州刺史。

武帝注曰:“爱宏者兄弟私亲,免宏者王者正法,所奏可。

”宏自洛口之败,常怀愧愤,都下每有窃发,辄以宏为名,屡为有司所奏,帝每贳之。

十七年,帝将幸光宅寺,有士伏于骡骑航待帝夜出。

帝将行,心动,乃于朱雀航过。

事发,称为宏所使。

帝泣谓宏曰:“我人才胜汝百倍,当此犹恐颠坠,汝何为者。

我非不能为周公、汉文,念汝愚故。

”宏顿首曰:“无是,无是。

”于是以罪免。

而纵恣不悛,奢侈过度,修第拟于帝宫,后庭数百千人,皆极天下之选。

所幸江无畏服玩伴于齐东昏潘妃,宝直千万。

好食鲫鱼头,常日进三百,其它珍膳盈溢,后房食之不尽,弃诸道路。

普通元年,迁太尉、扬州刺史,侍中如故。

七年四月薨,自疾至薨,舆驾七出临视。

及薨,诏赠侍中、大将军、扬州牧,谥曰靖惠。

(节选自《南史·卷五一》)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 长八尺,美须眉,容止可观容止:仪容举止B. 捐弃病者,强壮仅得脱身捐:捐助C. 屡为有司所奏,帝每贳之贳:宽容D. 死家诉,有敕严讨敕:君王的命令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萧宏“纵恣不悛”的一组是( ) (3分)①夜至白石垒,款城门求入②后庭数百千人,皆极天下之选③后房食之不尽,弃诸道路④免宏者王者正法⑤法寿在宏府内,无如之何⑥好食鲫鱼头,常日进三百A.①④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③⑥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萧宏相貌出众,宣武之难时,兄弟被捕,是一名叫释惠思的道人把他藏匿起来才逃过一劫。

B.天监四年,萧宏受命统率大军北伐,尽管装备精良,但他畏敌如虎,梁军营中因暴风雨军心大乱,他率先逃亡,导致梁军溃败。

C.京城附近每次有人图谋不轨,都用萧宏的名义,有人夜晚图谋行刺武帝,也称受萧宏指使,令武帝痛心不已,萧宏害怕得磕头认罪。

D.萧宏屡受弹劾,生活放纵无度,却荣华富贵不断。

他的所作所为,与梁武帝的纵容偏袒是分不开的。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 宏妾弟吴法寿性粗狡,恃宏无所畏忌,辄杀人。

(3分)(2)而纵恣不悛,奢侈过度,修第拟于帝宫。

(3分)(3)其它珍膳盈溢,后房食之不尽,弃诸道路。

(3分)13、请用“/”给下短文中画线部分断句,不超过6处。

(3分)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人和》)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水调歌头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