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及其相关参数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细胞红细胞课件PPT22页

血细胞红细胞课件PPT22页
1.渗透脆性 2. 悬浮稳定性
(三)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第5页,共22页。
一、红细胞(RBC)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 形态:两面凹的圆盘状,含有血红蛋白。 • 数量:
RBC
男: (4.0-5.5)×1012个/ L 女:(3.5-5.0)×1012 个/L
Hb 男:120-160g / L 女:110-150g /L
A.肾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20页,共22页。
作业
• 做与本节相关的课后练习题。
• 预习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正常值及功能。
第21页,共22页。
第22页,共22页。
复习提问
血液的组成: 血浆和血细胞
血浆
白细胞
血小板
血 细
红细胞

第2页,共22页。
血细胞的组成
血细胞
红细胞 (RBC)
白细胞 (WBC)
血小板 (PLT)
第3页,共22页。
第四章 血液
红细胞 4.3 血细胞--
第4页,共22页。
一、红细胞(RBC)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正常值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第9页,共22页。
一、红细胞(RBC)
(二)RBC的生理特性
1、渗透脆性
2、悬浮稳定性Biblioteka 第10页,共22页。一、红细胞(RBC)
1、渗透脆性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 的抵抗力。
Q: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 抗力大,说明什么? 0.9% 0.8%
A: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小。
0.42% 0.35%
第11页,共22页。
当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时---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ppt课件

红细胞ppt课件
血液检查
广医二院内科 叶 絮
精选ppt
1
内容(contents)
• 血细胞成分的常规检测即血液常规检测 (blood routine tests):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测 白细胞的检测 血小板的检测
• 网织红细胞的检测 • 红细胞沉降率的检测
精选ppt
2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的检验
Tests of Erythrocyte and Hemoglobin
精选ppt
12
2. EPO非代偿性增加
肿瘤(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肾胚胎瘤、 肾上腺皮质腺瘤、子宫肌瘤) 肾病变(肾盂积水、多囊肾)。
精选ppt
13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
● 原因未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 多能干细胞受累 ● 红细胞增多,总血容量增加, ● RBC 7~10×1012/L,Hb180 ~240g/L ● WBC,PLT↑ ● 部分转变为白血病
精选ppt
6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改变 的临床意义
•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精选ppt
7
1.2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erythrocytosis)

红细胞数

• 成年男性:>6.0×1012/L

• 成年女性:>5.5×1012/L
血红蛋白 >170g/L >160g/L
精选ppt
14
1.3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anemia)
标准:Hb男<120g/L,女<110g/L 轻度(slight):标准~90 g/L 中度(intermediate):90 g/L~60 g/L 重度(severe):60 g/L~30g/L 极度(extreme):<30 g/L

红细胞系统PPT课件

红细胞系统PPT课件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分化的调控
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是血液系统中的原始细胞。
受到多种基因和信号通路的调控,如 转录因子、细胞因子等。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方向
根据不同的刺激和信号,造血干细胞 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等。
红细胞的生成分化而来,经过一系列的发育过 程形成的。
红细胞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红细胞在医学诊断中的潜在应用,如用于检 测疾病标志物、药物浓度等。
3
红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研究如何利用红细胞构建生物材料、组织工程和 药物传递系统等,以拓展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范 围。
感谢观看
THANKS
维持酸碱平衡
01
红细胞通过调节血液中的pH值来 维持酸碱平衡,这对于维持人体 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02
当人体处于酸性或碱性状态时, 红细胞会释放出所携带的碳酸氢 盐离子,以调节血液的pH值,保 持酸碱平衡。
免疫功能
红细胞表面存在多种免疫相关分子,能够与免疫细胞相互作 用,参与免疫调节。
红细胞还具有吞噬和清除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异常细胞的能 力,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
研究各种贫血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红细胞膜疾病治疗
02
针对红细胞膜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研究药物治
疗和基因治疗的方法。
红细胞免疫性疾病治疗
03
研究红细胞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
治疗的方法。
红细胞应用的研究与展望
1 2
红细胞输血
研究如何提高红细胞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 低输血不良反应。
红细胞生成
研究红细胞生成过程中的调控机 制,包括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增

[课件]红细胞疾病PPT

[课件]红细胞疾病PPT

增生性贫血骨髓表现




①增生明显活跃或活跃,红细胞系统占优势,粒细胞系统 与红细胞系统的比值低于正常值。 ②红细胞系统最多见者为中幼红细胞Ⅱ和晚幼红细胞Ⅰ, 红细胞的核分裂象亦增多,另外成熟红细胞中可见多嗜性 红细胞、点彩红细胞。有核红细胞的胞浆或成熟红细胞的 胞体内可见Howell-Jolly小体及Cabot环等。 ③粒细胞系统相对减少。 ④巨核细胞系统无明显增减,血小板正常。自身免疫性溶 血性贫血合并血小板减少(Evans综合征)时,可有巨核 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小
贫血(anaemia)标准




中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中国海平面地区, 成年男性 Hb<120 g/L 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 g/L 孕妇Hb<100 g/L ,就是贫血 6个月到6岁儿童Hb<110 g/L,6到14岁儿童 Hb<120 g/L
贫血程度


轻度贫血Hb>90 g/L 中度贫血Hb 61~90 g/L 重度贫血Hb 31~60 g/L 极重度贫血Hb ≤ 30 g/L
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像
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像
维生素B12 和叶酸相互影响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mcv=80~100fl,mchc=0.32~ 0.36(32~36%)。属此类贫血者有再生障碍性 贫血,多数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 及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炎症、感染、尿 毒症、肝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内 分泌病等)伴发的贫血等。
铁代谢:骨髓铁、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铁蛋白 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
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ppt课件

红细胞ppt课件
(填空、选择题、判断、简答))
12


书面作业 1、简述红细胞的形态、功能及正常值。 2、什么叫血沉?正常值是多少? 3、什么叫贫血?临床可见哪几种类型。
非书面作业 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白细胞和血小板
预习目标 1、白细胞的形态、数量、分类及功能。 2、血小板的形态、数量、及主要功
13
(三)、学习难点: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生成与破坏
3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功能
4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功能
1、形态: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2、数量: 正常:男性(4、0---5、5)10x1012 个/L
女性(3、5—5、0) 10 x1012 个/L 其中血红蛋白含量为:
男性120~160ɡ/L 女性110~150ɡ/L
易下沉的特性 • 血沉:正常值是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7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 1、生成条件 (1)、红骨髓造血机能 (2)、造血原料(Fe和蛋白质) (3)、红细胞成熟因子(VB12和叶酸)
8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 2、生成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有肾组织 产 生)
(2)、雄激素(可直接或间接刺激 红骨髓造血)
5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功能
贫血:单位体积内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 白含量低于正常值。 3、功能 (1)运输O2和CO2
(2)对酸碱平衡起一定的缓冲作用
6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 1、渗透脆性 是指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所表现的抵抗力大小 ( 0、9%NaCI和5%葡萄糖溶液)
• 2、悬浮稳定性 是指红细胞在血浆中能够保持悬浮状态而不
课前回顾
1、血液有哪两部分组成? 2、简述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含量

【医学ppt课件】 红细胞生成

【医学ppt课件】 红细胞生成
2.参与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红细胞内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中的酸性物质 或碱性物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红细胞的生成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爆式促进因子 〔ERA〕和性激素的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在肾脏产生。当组织缺氧时,刺激促 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和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晚 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并向原红细胞分化。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1.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血液中98.5%的氧是与红细胞内的Hb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并进行运 输,由于有红细胞的参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提高了约65倍。血液中的二氧化碳 主要以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并运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转变 为碳酸氢盐在红细胞内进行,其间必需碳酸酐酶的催化,而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 碳酸酐酶;氨基甲酰血红蛋白也是在红细胞内进行。
2. 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具有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能力。临床 上测定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常用方法是红细胞沉降率,其正常值为男性 0~15mm/第1小时末,女性0~20mm/第1小时末。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主 要因素是血浆成分的改变〔血浆球蛋白或纤维蛋白原增多〕。
3.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具有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甚至破裂的 特性。由于红细胞的双凹圆碟形,使其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一般说来,衰老的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小,即脆性大,容易破裂。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当人体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时,幼红细胞内的 DNA合成减少,分裂增殖的速率减慢,红细胞的发育成熟受影响,导致红 细胞数量减少而体积增大。
3.再生障碍性贫血:当机体受到某些物理因素〔放射线〕、化学因 〔氯霉素、汞等〕和生物因素〔如病毒等〕的作用,造血干细胞发生了质 的异常或量的减少,或造血微环境的缺陷,而导致贫血。

第二节 血细胞

第二节  血细胞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运输O2和CO2 对酸碱度有缓冲作用
KHb/Hb, KHbO2/HbO2 K2HPO4/KH2PO4 KHCO3/H2CO3
在红骨髓 在循环血液
干细胞
红细胞生成的条件
髓系干细胞
红系定向祖细胞 原红细胞细胞 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熟红细胞
(1)骨髓有正常的造 血功能。
2
机体能提供足够
的造血原料:合成珠蛋
白用蛋白质、铁等。
3
有促进细胞分化
及成熟的物质: 维生素
B12和叶酸;铜和锰等。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爆式促进因子(burst promoting activator,BPA)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
红细胞的破坏: ①主要由于衰老而遭破坏 ②在脾脏、肝中被吞噬细胞吞噬
直径2~4μ。
– 数量: 正常人约为100-300 109/L。 • <50 109/L ,过少 出血倾向。 • > 1000 109/L,过多 易发生血栓。
血小板的功能 (1) 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2) 促进止血和参与凝血
生成 骨髓造血干细胞→ 巨核系祖细胞 →产血小板性巨
核细胞→ 成熟巨核细胞胞质伸向骨髓窦腔→ 裂解脱落 为血小板 →进入血流。
白细胞(leukocyte) 形态
分类 数量
白细胞的功能(1)吞噬作用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 吞噬细菌 – 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坏死组织、衰老或受损红细胞。 单核细胞(monocytes):
– 吞噬较大的异物和细菌 – 生成并释放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等,参与机体防卫机制。 嗜酸性细胞(eosinophils):
骨髓

血液生理之红细胞PPT课件

血液生理之红细胞PPT课件

02
红细胞生成与调节
造血器官及造血过程
1 2
造血器官
骨髓、脾脏、淋巴结等
造血过程 多能造血干细胞 → 定向祖细胞 → 前体细胞 → 成熟红细胞
3
骨髓中红细胞的生成 骨髓基质细胞提供造血微环境,造血干细胞在微 环境中增殖分化为红细胞
红细胞生成原料及影响因素
原料
铁、叶酸、维生素B12等
铁缺乏
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缺铁性贫血
骨髓微环境对红细胞生成影响
骨髓基质细胞
提供造血微环境,支持造血干细 胞的增殖和分化
细胞因子
如IL-3、GM-CSF等,促进红细胞 生成和分化
骨髓微环境的改变
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征等,可影响红细胞生成和质量
03
红细胞生理功能与 代谢
氧气运输和二氧化碳排
红细胞内含有大量血红蛋白(Hb),其主要功能是结合、运输氧气。在肺部,Hb 与吸入的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 到全身各组织器官。
04
红细胞异常与疾病 关系
贫血类型及其原因
缺铁性贫血
由于铁摄入不足、吸收 障碍或丢失过多导致体 内铁储存不足,影响血
红蛋白合成。
巨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 缺乏,导致DNA合成障 碍,红细胞体积增大。
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由于红细胞破坏加速, 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
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的活跃程度, 对贫血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有重要意义。
实验诊断在贫血等疾病中应用价值
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通过血常规检查和特殊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对贫血进行准 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 胞

红胞
./6
7
/ 1 7
红细胞形态
成熟红细胞
➢ 双凹圆盘形,血涂片中呈圆形 ➢ 中心淡染
./7
7
/ 1 7
异常红细胞
➢ 大小异常 ➢ 形态异常 ➢ 染色异常 ➢ 结构异常
./8
7
/ 1 7
异常红细胞
红细胞的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 巨红细胞
大红细胞 红细胞大小不均
./9
7
/ 1 7
异常红细胞
红细胞的形态异常
./75 / 1 7
生 理 性 因 素
临床意义
RBC Hb
RBC Hb
新生儿 高原居民 剧烈运动
婴幼儿(6个月~2岁) 孕妇 老年人
./76
/ 1 7
临床意义
病 RBC 理 Hb 性 因 RBC 素 Hb
相对增多:血浆容量减少 绝对增多: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生成减少 破坏过多 丢失过多
Ø 公式:MCHC=Hb/HCT
./74
/ 1 7
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学分类
MCV MCH MCHC 形态学分类
80~100 27~34 320~360 正细胞性
>100
>34
>360
大细胞性
小细胞
<80
<27
<320
低色素性
病因
急性失血、溶血 再障、白血病
巨幼贫
缺铁贫、慢性失血 铁粒幼贫、珠障
单纯
感染、肝病
Ø公式:MCV=HCT /RBC*10-15fl
./72
/ 1 7
红细胞其他参数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Ø定义:指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量 单位: pg(10-12g)
Ø公式:MCH=Hb/RBC*10-12pg
./73
/ 1 7
红细胞其他参数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Ø 定义:指平均每升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的浓度 单位:g/L
./1 7 / 1 7
RBC及其相关参数
王明明
./2
7
/ 1 7
检验报告单
./3
7
/ 1 7
主要内容
HCT
MCV
RBC Hb
RDW
MCH
MCHC
./4 7 / 1 7
RBC
./5
7
/ 1 7
红细胞的生成
红细胞的生成

造 血 干 细 胞
系 定 向 干 细 胞













网红


织细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度
120/110 90
60
30
./74
/ 1 7
正常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数 成年男性 (4.0~5.5)×1012/L
血红蛋白 120 ~160g/L
成年女性 (3.5~5.0)× 1012/L
110 ~150g/L
新 生 儿 (6.0~7.0)× 1012/L
170 ~200g/L

区居民、慢性心肺疾病等

HCT (HCT<0.50)
各种类型的贫血
./79 / 1 7
相关参数
./70
/ 1 7
红细胞其他参数
参 数
Contents
1
MCV
2
MCH
3
MCHC
./71
/ 1 7
红细胞其他参数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定义:指红细胞群体中各个细胞体积的平均值 单位:fl(1fl=10-15)
./77
/ 1 7
血细胞容积(HCT)
HCT
定 义: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抗凝全血离心后测得
参考范围: 男性 平均42~49%
女性 平均37~48%
./78
/ 1 7
临床意义
临 床
HCT (HCT>0.50)
相对↑: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严 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 等 绝对↑:真红、新生儿、高原地
临床意义
MCV 增高 正常 降低
RDW 正常 增高 正常
正常 增高
贫血类型 大细胞均一性 大细胞不均一性 正细胞均一性
常见疾病 慢性再障 巨幼贫、恶性贫血 急性失血、再障
小细胞均一性 小细胞不均一性
轻型地中海贫 早期缺铁贫、铁粒幼贫
./77 / 1 7
THANKS @MingMing
./8 2 9
<80
<27 320~360
小细胞性
慢性炎症、尿毒症
./75
/ 1 7
红细胞体积分宽度(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定义: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是所测
红细胞容积大小的变异系数,即RDW-CV Ø 表示方式:以变异系数表示(CV) Ø 意义:用于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Ø 参考范围:RDW-CV:11.5~14.5%
球形红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 靶形红细胞 镰形红细胞
泪滴形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不整 红细胞缗钱状形态
./70
/ 1 7
异常红细胞
红细胞的染色异常
低色素
高色素
嗜多色性
./71
/ 1 7
异常红细胞
红细胞的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
cabot环
Howell-Joll 小体
./72
/ 1 7
红细胞的功能

➢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主要通过其内Hb完成
生 理
➢ 红细胞的双凹圆盘形使细胞内

外气体交换面积较大,由细胞

中心到大部分表面的距离较短
,有利于O2和CO2的交换
./73
/ 1 7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Hb)
定 义: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组成
临床意义:以Hb贫血的标准:男性<120g/L 女性<110g/L
No Im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