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常规工艺操作

服装常规工艺操作
服装常规工艺操作

秋装常规工艺

风衣/上衣

1(风衣.小西装.连衣裙.皮衣.裤子.裙子.套头衬.马甲.围巾.).针距.面线3cm/12—13针.底线3cm/14-15针.底线如是分缝的3cm/15-16针.

2机针..如面料薄或雪纺.针织面料请用9号机针.正常的一般用11号或14号;

根据面料调整.

3主唛.有后领贴的.订于后领居中.领口净下2cm处.尺码标订于主唛下口居中.后领贴居中夹领袢:后领圈居中缝内夹里布斜条,对折车翻净宽0.6CM,烫平净长7CM,内空4CM,要求做好平服、不起纽,有缝位一边在内弧。无领贴的:如小西装针织.连衣裙基本上以夹在后领口居中;订法..折成船形夹...尺码订在主唛下口.

3袖口挂吊袢耳:,如有配色丝带;可采用配色丝带;丝带宽0.6CM、对折外露净长0.7CM,一片袖袢耳夹在左袖口的袖底缝处;两片袖袢耳夹在左袖口后侧缝处。

4粘朴:.袖口、下摆袖叉烫朴;注意朴不可外露下摆的折边。1:如下摆内折烫3CM宽毛边,朴的宽度将要比折边宽1.5CM左右,如大身部位粘衬. 要根据面料的性能.用不同的衬..常规呢料粘衬.门襟、前中片、前侧片、后中片、

后侧片粘衬,衬略大些。(注意衬的颜色) 按照常规的用配色. 或者接近配

色的.

5拷边.如1.没有里布的.底摆里布活口的.内缝位全缝三线拷边.如2底摆里布套死的内缝位不需拷边(根据面料).如3面料像毛衬一样的.沙呢料的.底摆套死.

内缝位也要三线拷边..以免缝位散开.如 4.里布套死的衣服.裤子.裙子要成衣洗水的.里布内缝位要三线拷边.

6皮衣.压明线时.不能拆.不能有针孔外露‘接线重叠到位.线条清晰..

7敲扣.如要成衣洗水的.半成品不能敲扣.等洗水完成可敲.

8拉练.如袋拉.门拉.成衣洗水.应把拉头用小塑料袋包起再可洗.

9袋口.转角处.刀口位不需剪到位.可操作.以免毛掉.或洗水毛掉..

10里布:套里布时胸部下一段不可有吃势需顺直;胸部弧度一段略有吃势,肩

缝、袖底缝,面里拉里布条固定,里布条放松量2CM,袋布拉里布条与门襟下角固定;里布条的长度根据袋布与门襟的距离而定略放松些,太长导致没效果;太短导致面布不平服(开口下摆里布条需拷边)里布后领口风琴活口统一倒向左烫顺.

11修缝:前中门襟缝、上领、下领座修缝致0.5CM。

12暗线订位:装领内缝、领座面里层内车暗线订位。

13线袢:风衣里布活口的:两边侧缝放平服面下摆净上10CM,面里拉线袢固定;线袢净长6CM.线尾来回打结.以保牢固。

线袢.上衣里布活口的:两边侧缝面下摆净上8CM,面里拉线袢固定,线袢净长5CM.尾来回打结.以保牢固.。侧缝腰节线袢.(以袖笼底往下打.)根据成品腰带.或面料腰带的要求而订.

14手工:袖口、下摆手工撬边固定;针迹不可过面;平服。

连衣裙

17 隐拉:拉链在衣裙左侧;袖底净下2.5CM处;长度按各款而定;拉链装好不可露齿;起弓;底剪至2CM用本布包光订于侧缝处;上下两头手工订位来回订4针已保牢度(拉链做前先用高温蒸气预缩到位后可制作.)

1牵条:领圈、袖隆、前肩缝烫0.6CM五线朴固定;成品后不可外露。

裤子

1裤子门拉:门襟左盖右或者右盖左重叠0.3CM(根据款式要求);门襟单层暗压0.1CM止口线;里巾下头做光与门襟下口订位;倒针车牢净长1CM.门拉完成平服.面料不起吊.(注意;裤子后龙门拼合时之前要归拔出1CM,)

2线:合前后浪缝位统一用双线;加牢固作用。

3腰袢:腰袢下头夹净腰缝内;下头暗落1.5CM净长.倒针车牢;上头折“Z”

形暗线车牢

4套结:如腰袢上头要求不折净的统一打套结、门襟打套结

5丝带:前后腰.两侧居中缝内夹织带对折净长9CM

6牵条:前后腰口烫1CM宽直丝牵条

7修缝:做腰缝、装腰缝缝内修0.5CM。

短裙

1拉链:隐拉链装好不可露齿、起弓,底下口剪至2CM长用本布包光;上头不可顶尖;下头手工订位(拉链做前先用高温蒸气预缩后可操作)

2丝带:后腰里..两侧居中缝内夹织带对折净长9CM

3牵条:腰口拉宽1CM直丝牵条

4手工:腰缝.面里两侧内缝手工固定;针迹不可过面

5线袢:如有款式不要腰袢.需要腰线袢的.腰口净下1cm处打线袢.长度根据款式的要求..

线尾打结.下摆;两边侧逢面下摆净上6cm处.面里拉线袢固定;线袢5cm净长。

T恤衫

1透明皮条:肩缝内加透明皮条固定。

2缝份:缝份0.7CM宽.均匀拼合,四线拷边;线迹调松,均匀平服。

3绷缝:下摆、袖口绷缝线路顺畅;平服不可起纽;反面不可露毛;漏空;接头统一接在左侧缝略后片些.接线到位.

4装领.三刀口对齐.吃势均匀..如领口是1.5—3CM宽领条的.内包的.包边的.接头应放在穿起左肩领口处.完成顺直;宽窄对称.(注;装领条用专机操作.正在申请)

5洗唛:左侧下摆净上10CM订洗唛(不含洗唛)主唛、尺码对折,上下重叠,与洗唛并排订,在洗唛上.

洗唛:

1.上衣、连衣裙、风衣类:

2.超短上衣:(胸部下)订穿起衣服左侧下摆净上5CM(含洗唛)

3.短上衣:(腰围处)订穿起衣服左侧下摆净上10CM(不含洗唛)

4.臀围上衣:(胯骨处)订穿起衣服左下摆净上15CM(含洗唛)

5.一手长:(臀围上、膝盖上)订穿起衣服左侧下摆净上15-20CM(不含洗唛).6膝盖处:订穿起衣服左侧下摆净上25CM(不含洗唛)

7.膝盖下:订穿起衣服左下摆净上35CM(含洗唛)

8.裤子类、长裤.中裤.短裤包括腰裙

裤子左侧腰口净下15CM处.(含腰.含洗唛)

主唛:

衣服类:

1.有后领贴的:订于后领贴居中领口净下2CM.如风衣.棉衣.羽笼衣.小西装.领贴上口居中.处夹配色面布斜条,对折车翻净宽0.6CM,烫平净长7CM,内空4CM,要求做好平服、不起纽,有缝位一边在内弧

2.后中破开的:订于左后片破缝量进1.5CM,领缝净下2CM处

3.无领贴的:如小西装针织.连衣裙基本上以夹在后领口居中;订法..折成船形夹...尺码订在主唛下口..

4.如;风衣.小西装.无领贴的订于挂面处.按点位板操作.

在以上几种无法操作的情况下主唛、尺码对折,上下重叠,与洗唛并排订洗唛之上

裤子类:

1.腰里有4.5CM宽以上的;订后腰里居中;腰口净下1.5CM处

2.腰里少于4.5CM宽的;主唛折成船形夹订于腰下口居中左右两头车平齐.

牵条:

1.风衣/上衣类肩缝、前后袖隆反面烫0.6CM宽五线朴;成品后朴不可外露;无里布的.烫正面.

2.裤子/腰裙类:腰口一圈拉宽1CM直丝牵条

3.衬衫类:肩缝、前后袖隆正面烫0.6CM宽五线朴;成品后朴不可外露

4.针织类:肩缝内加透明皮条;围度一圈的无压线的加弹力皮条

5.夏装雪纺类:领圈、袖隆、肩缝烫0.6CM五线朴;成品后不可外露.

线袢:

6.风衣/连衣裙类:两边侧缝面下摆净上10CM,面里拉线袢固定;线袢净长6CM。腰线袢.前后侧缝袖笼底净下.以腰节为居中打线袢.线袢长度根据成品腰带宽度操作.左右对称..

7.上衣:两边侧缝面下摆净上8CM,面里拉线袢固定,线袢净长5CM。

短裙/裤子:两边侧缝面下摆净上6CM,面里拉线袢固定;线袢净长5CM。

8.挂面.后领贴.

1..挂面..后领贴.外围用撞色包条.用0.6cm拉筒包光操作..

2.敷料..如织带、.棉绳.花边.牛筋.珠片.绒带.拉链.隐拉.等….要先预缩到位后

可制作.

3.主唛.订法有4重‘方案1

4.方案2.

5.方案3.

6.方案4

2010年1/11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一)面辅料进厂检验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2)对于不同批染色或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汇总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 │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 服装生产的工艺流程大全 (一)面辅料进厂检验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2)对于不同批染色或砂洗的面料要分批裁剪,防止同件服装上出现色差现象。对于一匹面料中存在色差现象的要进行色差排料。(3)排料时注意面料的丝绺顺直以及衣片的丝缕方向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对于起绒面料(例如丝绒、天鹅绒、灯芯绒等)不可倒顺排料,否则会影响服装颜色的深浅。(4)对于条格纹的面料,拖料时要注意各层中条格对准并定位,以保证服装上条格的连贯和对称。(5)裁剪要求下刀准确,线条顺直流畅。铺型不得过厚,面料上下层不偏刀。(6)根据样板对位记号剪切刀口。(7)采用锥孔标记时应注意不要影响成衣的外观。裁剪后要进行清点

服装常规工艺要求

总体要求 1.面料、辅料品质优良,符合客户要求,大货得到客户的认可; 2.款式配色准确无误; 3.尺寸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4.做工精良; 5.产品干净、整洁、卖相好。 二. 外观要求 1.门襟顺直、平服、长短一致。前抽平服、宽窄一致,里襟不能长于门襟。有拉链唇的应平服、均匀不起皱、不豁 开。拉链不起浪。纽扣顺直均匀、间距相等。 2.线路均匀顺直、止口不反吐、左右宽窄一致。 3.开叉顺直、无搅豁。 4.口袋方正、平服,袋口不能豁口。 5.袋盖、贴袋方正平服,前后、高低、大小一致。里袋高低。大小一致、方正平服。 6.领缺嘴大小一致,驳头平服、两端整齐,领窝圆顺、领面平服、松紧适宜、外口顺直不起翘,底领不外露。 7.肩部平服、肩缝顺直、两肩宽窄一致,拼缝对称。 8.袖子长短、袖口大小、宽窄一致,袖袢高低、长短宽窄一致。 9.背部平服、缝位顺直、后腰带水平对称,松紧适宜。 10.底边圆顺、平服、橡根、罗纹宽窄一致,罗纹要对条纹车缝。 11.各部位里料大小、长短应与面料相适宜,不吊里、不吐里。 12.车在衣服外面两侧的织带、花边,两边的花纹要对称。 13.加棉填充物要平服、压线均匀、线路整齐、前后片接缝对齐。 14.面料有绒(毛)的,要分清方向,绒(毛)的倒向应整件同向。 15.若从袖里封口的款式,封口长度不能超过10公分,封口一致,牢固整齐。 16.要求对条对格的面料,条纹要对准确。 三. 做工综合要求 1.车线平整,不起皱、不扭曲。双线部分要求用双针车车缝。底面线均匀、不跳针、不浮线、不断线。 2.画线、做记号不能用彩色画粉,所有唛头不能用钢笔、圆珠笔涂写。 3.面、里布不能有色差、脏污、抽纱,不可恢复性针眼等现象。 4.电脑绣花、商标、口袋、袋盖、袖袢、打褶、鸡眼、贴魔术贴等,定位要准确、定位孔不能外露。 5.电脑绣花要求清晰,线头剪清、反面的衬纸修剪干净,印花要求清晰、不透底、不脱胶。贴身的绣花,反面要加 衬布,以免导致穿着不舒服。 6.所有袋角及袋盖如有要求打枣,打枣位置要准确、端正。 7.拉链不得起波浪,上下拉动畅通无阻;隐形拉链链尾封口上量手工的针,连衣裙拉链隐形拉链则上下距封口处手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图25614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 1,原材料检查工艺 2,裁剪工艺 3,缝纫制作工艺 4,锁钉工艺 5,后整理工艺 以文字表达方式阐述制作过程可能会遇到的难点,疑点进行解剖,指出重点制作要领,以前后顺序逐一进行编写,归纳。 原材料检查工艺: (1)验色差——检查原辅料色泽级差归类。 (2)查疵点,查污渍——检查辅料的疵点,污渍等。 (3)分幅宽——原辅料门幅按宽窄归类。 (4)查纬斜——检查原料纬纱斜度。 (5)复米——复查每匹原辅料的长度。 (6)理化实验——测定原辅材料的伸缩率,耐热度,色牢度等。 裁剪工艺: (1)首先检查是否要熨烫原辅料褶皱印,因为褶皱容易放大缩小裁片。 (2)自然回缩,俗称醒料,把原辅料打开放松,自然通风收缩24小时。 (3)排料时必须按丝道线排版,排出用料定额。 (4)铺料——至关重要的是铺料人手法一致,松紧度适中,注意纱向,不要一次铺得太厚,容易出现上下层不准等现象,需挂针定位铺料的挂针尖要锋利,挂针 不宜过粗,对格对条的务必挂针,针定位时要在裁片线外0.2cm,针织面料铺 料时更应注重松紧度,最容易使裁片出现大小片,裁片变形等。

(5)划样,复查划样,在没推刀之前,检查是否正确,做最后确认。 (6)裁剪推刀,要勤磨刀片,手法要稳,刀口要准,上下层误差不允许超0.2cm,立式推刀更应勤换刀片,发现刀口有凹凸现象及时更换,会导致跑刀,刀口不准等。 (7)钻眼定位和打线钉定位,撒粉定位三种方法,首先要测试钻眼是否有断纱,走纱等,通常 用打线钉解决这一块,打线钉时也要注意针不能太粗,针尖要锋利,另外就是撒粉定位虽 费时不容易造成残次。 (8)打号——打号要清晰,不要漏号,错号,丢号等。 (9)验片——裁片规格准确,上下皮大小一致,瑕疵片,有无错号,漏打刀口,可提前把残此片更换,注意按原匹料进行更换,注意整洁,无色差,然后分包打捆待发生产线。 缝纫制作工艺 A.上衣类按前后序制作 所有缝分1cm,机针用DB75/11# 针距3cm12针用顺色细棉线明线按样衣规格做0.6cm,特殊要求另示 1.修边—修剪毛坯裁片,去除画粉等毛边,参照样板的大小修边,注意净板和毛版的区分。 2.打线丁—用白棉纱线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用撞色线为宜。 3.剪省缝—把省缝剪开,线丁里0.5cm为止,也不能过长和偏短。 4.环缝—剪开的省缝用环形针法绕缝,用纤边机嵌缝也可以,不透针透线为宜。 5.缉省缝—根据省的大小,将衣片的正面相对,按照省中缝线对折,省根部位上下层眼刀对准,由省根缉至省尖,在省尖处留线头4cm左右,打结后剪短,或空踏机一段,使上下线自然交织成线圈,收省后省量的大小不变,缉线要顺,直,尖。另还应注意省根处出现亏欠变形6.烫省缝——省缝坐倒熨烫或分开熨烫,烫省时要把缝合片放在布馒头上,烫出立体感,在衣片的正面不可出现皱褶,酒窝的现象。 7.推门——将平面前衣片推烫成立体衣片,最好用版划样推烫。 8 烫衬——熨烫缉好的胸衬。,袖口,下摆衬。 9.压衬——用粘合机将衣片和粘合衬进行热压粘合,一般按照衬布和面料的耐热度粘合度去操作。 10.纳驳头——手工或机扎驳头,驳头按照净样版去做。 11 敷止口牵条——牵条布敷上驳口部位。 12.敷驳口牵条——牵条布敷上驳口部位。 13.拼袋盖里——袋盖里拼接,一般通用1cm做缝。 14.做袋盖——袋盖面和里机缉缝合。 15.翻袋盖——袋盖正面翻出。 16.滚袋口——毛边袋口用滚条包光。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 (一)生产准备 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

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收到样品、原始资料,按工艺要求(参考客人的原样),制作合理的纸板,并做好各种技术工艺的记录,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负责。 按照客户和厂部的规定的样品时间,安排好样衣的生产,并做好几率,遇到做样衣时,工艺单不清楚的地方,要主动向跟单提出或向厂长提出,让他们去同客户商讨,不能自作主张。 认真审核客供工艺单的资料,原样衣,明确了解客户的要求,尺寸,原辅料和配料等,在做给客人的批核样衣时,以便于车间的生产为原则,提示可以简化的车缝的工序。样衣完成后,对比原样品和工

服装工艺标准

洗水标示排序 洗涤- 漂白--晾晒--熨烫--维护 各种面料成衣的洗涤方法另附文件 执行标注:另附文件 服饰有限公司 生产中心(技术部) 目录 1.尺寸测量标准……………………………………………………………………………………………..1-14 2.线号要求 (15) 3.针距要求 (15) 4.里布工艺要求……………………………………………………………………………………………… 1 5. 5.裤、裙装工艺要求……………………………………………………………………………………… 16-18 6.上装工艺要求……………………………………………………………………………………………… 18-21 7.棉服、羽绒服工艺要求 (22) 8.其它参考标准 (22) T恤测量标准 1 背心测量标准 2 连衣裙测量标准 3

西装测量标准 4 外套测量标准(罗文脚、袖口) 5 外套测量标准(夹克款) 6 外套测量标准(长款) 7 外套测量标准(插肩袖) 8 衬衫测量标准 9 帽子测量标准 10 短裙测量标准 11 长裤测量标准 12 短裤测量标准 13 口袋测量标准 14 常规工艺标准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统一完善工艺做法,公司版房现出常规工艺标准要求:以保证 产品开发、生产的顺利进行,确保大货的标准化生产和成品质量。 一、线号、针距 204#面线配202#底线――3cm9 针,针号16号 203#面线配403#底线――3cm10针,针号14号 202#面线配403#底线――3cm11针,针号11号 403#面线配603#底线――3cm12针,针号11号 402#面线配402#底线――3cm13针,针号9 号 603#面线配603#底线――3cm14针,针号9 号 所有内拼缝均使用细线,且都要用配色线。正常情况下面线为撞色的,底线也用撞色(可按设计要求)。拷边线用402#,――有里布的产品拷边线针距3cm13针;无里布的产品拷边线针距3cm16针(注:

服装缝制工艺分析

服装缝制工艺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节服装术语 服装术语是指服装用语,比如某一个品种,服装上的某个部位,服装制作每一种操作过程和服装成品质量要求等,都有专用语,它有利于指导生产,有利于传授和交流技术知识,也有利于管理,在服装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服装成品部件名词术语 1、上主装部位(衣服) 前身:门襟、里襟、驳头、小肩、串口、底边止口、驳口、止口圆角、省位。 后身:背缝、背衩、后肩省、过肩。 领子:倒挂领、领上口、领下口、领里、立领、袖子、一片袖、圆装袖、中缝圆袖、连袖。 口袋:有盖贴袋、风琴袋、暗裥袋、明裥袋。 2、下装部(裤子) 烫迹线、侧缝、腰头、腰里、后袋、门襟、里襟、侧缝直袋、侧缝斜袋、串带袢。 (二)服装操作术语 1、缉缝, 2、缉明线, 3、缉省缝, 4、坐缉缝, 5、分缉缝, 6、坐倒缝, 7、坐缉缝, 8、分缉缝, 9、环针,10、擦针,11、内包缝,12、

外包缝。 第二节服装专用符号 服装专用符号是一种用符号代替汉字说明,即简洁又明了,比文字表示更形象标准,也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下面是部分专用符号。(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面料在工业生产中熨烫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熨烫符号表示了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下面是这些符号表示熨烫温度。(二)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在各部位设计了不同的工艺结构,工艺造型,服装缝纫工艺用比较形象的符号,明确地表达所要采用的缝纫方式,工艺流程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缝纫工艺符号所表示的方式进行操作。 1、手缝工艺符号及名称 2、服装机缝符号及名称 第三节电动平缝机介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平缝机的种类和型号也不断增加。现在工业平缝机虽然种类繁多,外观各有不同,但从机械结构传动原理和过程上来看基本上相似。 一、高速平缝机的性能 1、缝纫速度:9000针/分 2、最大针距:5毫米 3、能缝厚度:缝料在自然情况下4毫米 4、电动机功率:0.37千瓦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

高职服装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2.1 《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服装工艺与设计课程编码:TC1 开设时间:第1、2、3阶段课时数:36 一、课程概述 服装缝制工艺是作为所有服装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服装缝制工艺包括裁剪与工艺两大部分。裁剪可分成制图、排料、裁剪三个工序,其中服装结构制图是裁剪的首道工序。加工工艺包括缝纫、熨烫等技术。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直接影响成衣效果。 本课程通过十二类有代表性服装品种的制图实例、缝制要领及步骤的学习介绍了正常体型的基本款式的服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及一般体型的服装款式变化的结构制图方法。希望学习后能举一反三,独立地裁制各式服装,为毕业后的上岗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达到服装应用型中等技术水平。 二、培养目标 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牢固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本课程以掌握基本女装及部件的缝制工艺为前提,学会工艺流程及各种缝制技巧,最终达到能独立完成一件成衣拼合的缝制工艺。并将专业知识结构、职业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融入到教学内容的每个环节。具体如下: 1、能力目标: (1)能基本认识各种面料、辅料及其它材质。 (2)能懂得各种缝制方法和技巧。 (3)能自己独立完成女装部件的裁剪和制作工艺。 (4)能动手操作各种熨烫工艺。 (5)能懂各种缝制方法。 (6)能独立完成成品成衣的拼合。 (7)能主动进行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8)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9)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10)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梭织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梭织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常用的服装梭织面料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其组织一般有平纹、斜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组织(近代也由于无梭织机的应用,此类面料的织造不用投梭形式,但面料仍归梭织类)。从组成成份来分类包括棉织物、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化纤织物及它们的混纺和交织织物等等,梭织面料在服装中的使用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生产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梭织服装因其款式、工艺、风格等因素的差异在加工流程及工艺手段上有很大的区别,以下介绍的是一般梭织服装加工的基础知识。 (一)梭织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或出运。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见表1-1。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

《服装产品工艺流程图及详解》整理

服装类产品工艺流程图 ┌——┐┌——┐┌———┐┌——┐┌——┐┌——┐┌——┐ │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 服装生产的工艺流程大全 (一)面辅料进厂检验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2)对于不同批染色

服装技术及工艺要求

商务要求: 1、投标人提供在有效期内ISO9001或以上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原件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投标人提供近三年以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类似项目合同业绩,单项合同金额在人民币30万元以上。(原件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投标人提供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出具的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原件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4、提供AAA信用等级证书,商标注册证书,(原件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5、省级纤维检验局颁发的校服质量保证能力信用建档企业证书,全国学生装生产先进企业证书。(原件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6.提供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全部符合GB/T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标准(原件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服装技术及工艺要求: 设计:要时尚舒适、青春阳光,穿着美观大方。 裁剪:要采用三维立体裁剪技术结合青少年人体的体形进行裁剪,不仅穿着舒适,更通过视觉拔高形体,显出出穿着魅力。 车线:整套服装均采用进口双线机缝制,考究的同时更增强其牢固性,耐拉耐扯,穿着者在大幅度动作作业的同时不会开线。 缝纫线:采用高捻度专用缝纫线,强度高,不易断脱开缝。 面料:所用面料全部经过国家棉花及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质检检验合格,全部符合GB/T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标准,面料均事先经进口面料预缩机做预缩处理,保证通过正常洗涤后,不脱胶、不起泡、不起皱、不缩水 缝制工艺标准 一、缝制标准: 1.各部位的缝合顺直,整齐,牢固。 2.针迹整齐,上下线松紧适宜,无跳针,开线,断线现象。 3.领子平复,领面松紧适宜。 4.腋条、压条平复,宽窄一致;腋下、裤裆等易开线部位,采用双进线。 5.钉扣牢固,定线必须透布层,首位结牢。 6.锁扣眼均整,完全,美观,扣与眼相对,扣眼开通。 7.所用拉链经久耐用,面料色牢度达到3-3.5级,不褪色,缩水率达到2%以内。 二、成品外观标准: 1.熨烫平整,表面清洁,没有疵点,或有损外观的毛病。

服装生产工艺指示书

服装生产工艺指示书 一、款式图 1.服装效果图(正、反面) 2.要注意细节部位与样衣相符,不得有出入。 右上角处标明:款号、尺码、长度单位、产品安全类别(根据具体产品而定)。 二、面料信息 1.货料型号、型号简称、单位、幅宽:根据设计师编制的“商品材料配量估价表”,详细信息由采购部注册。 2.成份:依据采购部提供资料(检测报告、签字后的内联单),对于库存面料,可引用以前资料。" 3.用量:依据“商品材料配量估价表”中工艺师(排料)提供的单耗量。' s4 E9 Y$ {7 n; O 4.备注栏:填写面料的用途。各个部位填写要详尽。 三.辅料信息 1 货料型号、型号简称、单位、幅宽:根据设计师编制的“商品材料配量估价表”,详细信息由采购部注册。 2 辅料应按样衣审核“商品材料配量估价表”的用量。 3 备注栏填写辅料使用部位。填写要详尽。8 s# I; e% c5 k, d+ ?, d 4 细节描述: 1)缝线钉制类扣件用量,需加备扣一粒。注意有的备钮可钉在洗唛反面,有的则需要备钮袋。) u0 {' ~. 2)汽眼底部、四合扣子扣底部需加相应规格的垫片。旋转工字扣底部有的情况下也需加垫垫片,具体要根据面料的性能及厚薄来确定,同时影响其牢度的还有扣件本身的质量、扣脚与面料接触的面积大小。% |. 要注意针织面料慎用汽眼等破坏面料组织的辅料。 3)汽眼垫片侧面呈梯形,梯形宽面贴于布面,窄面贴于汽眼。常用于汽眼底部,四合扣子扣底部,有的情况也用于面扣,这要根据面料的厚薄及性能而定。" 4)定绳器与橡筋、绳、带规格是否匹配,确认在其在大货生产中不会出现操作困难,并且满足质量要求。5)带、绳类辅料需加3%损耗。另在缝份外需多加1CM的量作为制作中必要的损耗。绳、带的毛边需进行处理的需增加损耗。 6)拉链长度的确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地,上衣门襟拉链的长度:衣长 - 前领深 + 前领尖长要特别注意水洗处理类、棉服类产品拉链的长度的确定。要着重核实样衣的成衣尺寸是否与工艺单规定的尺寸相符,然后核准拉链的长度,这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出现误差,因为打样面料与大货面料的缩率不同。所以在

新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

绪论 服装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对材料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早已不再是以个体裁缝的单件缝制作为唯一的形式,工业化批量生产是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加工完成,服装各基本衣片和辅料经过预先确定的工序,最终加工为成衣。 工业化服装是按照一定的工艺标准,通过规定的工序流程,将成批的面料生产为消费者买后即可穿用的服装成品。 成批生产的“工业化”服装,具有以下特点: 1、利用专业科学知识进行标准化连续生产; 2、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及各种专业化、机械化、 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提高服装的生产效率及质量; 3、服装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价格适中。 一、成批生产的服装应满足消费者的使用要求、 包括美学要求、操作要求、卫生要求三个方面 服装工业要求包括经济要求、加工要求两个方面

经济要求: (1)合理利用材料 (2)减少服装制作的劳动量 加工要求: (1)成衣系列化 (2)成衣规格化 (3)适合批量生产 解析: (1)成衣企业通过市场预测,在产品定位的基础上,使一批或几批产品具有相近或相似的外观特征,同时注重成衣的整体搭配方式,并在销售环节中,注重这种成衣要素的组成配套关系,从而形成一品多种,互有关联的产品格局和市场格局。成衣系列化在增强企业活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销售等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2)投入市场的服装成品尺寸应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使消费者购买成衣时“有据可依”,且穿在身上合适,在生产成衣时,依据“号型标准”

制定相应的服装规格系列,从而使较多的消费者可购买到适合自己体型和尺寸的成衣。 (3)企业技术人员设计的服装款式,打出的样板尽可能结构简单、使批量加工方便,降低生产成本。 二、服装工业生产概述 服装工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分析: (一)生产准备 1、商品规划 根据市场销售情况,时装情报以及流行预测情报等,确定企业生产何种产品,每种产品达到的生产数量等计划。 2、款式图 企业用于生产的地方图应包括服装效果图。所有面料小样,色彩图案等内容,画有服装正面背面的结构图。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资料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定位 《服装工艺》是服装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实践性,主要训练学生的识图、制图、制板、制作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系统思维能力。课程包括《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工艺制作》《服装CAD》 三.参考学时 882学时 四.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服装设计定制工中级工的标准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 2.理解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 3.了解服装制作原理知识; 4.掌握服装制作工艺的相关知识; 5.掌握排料、裁剪的质量要求和注意事项; 6.掌握车缝基础知识;

7.掌握服装CAD的知识; 8.掌握电动平缝机安全操作及日常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 (二)技能目标: 1.能看懂服装款式图; 2.能根据款式完成服装结构制图; 3.能熟练应用CAD制板; 4.能熟练操作电动平缝机; 5.能根据款式图,裁剪出相应的服装并能正确排料 6.能熟练掌握缝制的技能和技巧; 7.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独立完成服装的制作; 8.能对电动平缝机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 2.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意识。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具有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5.具有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6.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勤俭节约的习惯。

五.设计思路 按照专业培养方向,构建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训教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建立以专业方向、综合技能为主线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岗位工作过程,明确教学过程中的的任务,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项目学生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的衔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将来就业和进一步升学作好准备。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一)生产准备 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收到样品、原始资料,按工艺要求(参考客人的原样),制作合理的纸板,并做好各种技术工艺的记录,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负责。 按照客户和厂部的规定的样品时间,安排好样衣的生产,并做好几率,遇到做样衣时,工艺单不清楚的地方,要主动向跟单提出或向厂长提出,让他们去同客户商讨,不能自作主张。认真审核客供工艺单的资料,原样衣,明确了解客户的要求,尺寸,原辅料和配料等,在做给客人的批核样衣时,以便于车间的生产为原则,提示可以简化的车缝的工序。样衣完成后,对比原样品和工艺单,确认无误才可以寄出。 按照母板根据尺寸表、面料的缩水率调板。推出其它尺码的板,并做好样板审核工作,样板上的文字、丝绺、绣花、款号、反正、等加以注明。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 (一)生产准备 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是

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收到样品、原始资料,按工艺要求(参考客人的原样),制作合理的纸板,并做好各种技术工艺的记录,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负责。按照客户和厂部的规定的样品时间,安排好样衣的生产,并做好几率,遇到做样衣时,工艺单不清楚的地方,要主动向跟单提出或向厂长提出,让他们去同客户商讨,不能自作主张。 认真审核客供工艺单的资料,原样衣,明确了解客户的要求,尺寸,原辅料和配料等,在做给客人的批核样衣时,以便于车间的生产为原则,提示可以简化的车缝的工序。样衣完成后,对比原样品和工艺单,确认无误才可以寄出。

服装常规工艺操作

秋装常规工艺 风衣/上衣 1(风衣.小西装.连衣裙.皮衣.裤子.裙子.套头衬.马甲.围巾.).针距.面线3cm/12—13针.底线3cm/14-15针.底线如是分缝的3cm/15-16针. 2机针..如面料薄或雪纺.针织面料请用9号机针.正常的一般用11号或14号; 根据面料调整. 3主唛.有后领贴的.订于后领居中.领口净下2cm处.尺码标订于主唛下口居中.后领贴居中夹领袢:后领圈居中缝内夹里布斜条,对折车翻净宽0.6CM,烫平净长7CM,内空4CM,要求做好平服、不起纽,有缝位一边在内弧。无领贴的:如小西装针织.连衣裙基本上以夹在后领口居中;订法..折成船形夹...尺码订在主唛下口. 3袖口挂吊袢耳:,如有配色丝带;可采用配色丝带;丝带宽0.6CM、对折外露净长0.7CM,一片袖袢耳夹在左袖口的袖底缝处;两片袖袢耳夹在左袖口后侧缝处。 4粘朴:.袖口、下摆袖叉烫朴;注意朴不可外露下摆的折边。1:如下摆内折烫3CM宽毛边,朴的宽度将要比折边宽1.5CM左右,如大身部位粘衬. 要根据面料的性能.用不同的衬..常规呢料粘衬.门襟、前中片、前侧片、后中片、 后侧片粘衬,衬略大些。(注意衬的颜色) 按照常规的用配色. 或者接近配 色的. 5拷边.如1.没有里布的.底摆里布活口的.内缝位全缝三线拷边.如2底摆里布套死的内缝位不需拷边(根据面料).如3面料像毛衬一样的.沙呢料的.底摆套死. 内缝位也要三线拷边..以免缝位散开.如 4.里布套死的衣服.裤子.裙子要成衣洗水的.里布内缝位要三线拷边. 6皮衣.压明线时.不能拆.不能有针孔外露‘接线重叠到位.线条清晰.. 7敲扣.如要成衣洗水的.半成品不能敲扣.等洗水完成可敲. 8拉练.如袋拉.门拉.成衣洗水.应把拉头用小塑料袋包起再可洗. 9袋口.转角处.刀口位不需剪到位.可操作.以免毛掉.或洗水毛掉.. 10里布:套里布时胸部下一段不可有吃势需顺直;胸部弧度一段略有吃势,肩 缝、袖底缝,面里拉里布条固定,里布条放松量2CM,袋布拉里布条与门襟下角固定;里布条的长度根据袋布与门襟的距离而定略放松些,太长导致没效果;太短导致面布不平服(开口下摆里布条需拷边)里布后领口风琴活口统一倒向左烫顺. 11修缝:前中门襟缝、上领、下领座修缝致0.5CM。 12暗线订位:装领内缝、领座面里层内车暗线订位。 13线袢:风衣里布活口的:两边侧缝放平服面下摆净上10CM,面里拉线袢固定;线袢净长6CM.线尾来回打结.以保牢固。 线袢.上衣里布活口的:两边侧缝面下摆净上8CM,面里拉线袢固定,线袢净长5CM.尾来回打结.以保牢固.。侧缝腰节线袢.(以袖笼底往下打.)根据成品腰带.或面料腰带的要求而订. 14手工:袖口、下摆手工撬边固定;针迹不可过面;平服。

服装常规工艺要求

一.总体要求 1. 面料、辅料品质优良,符合客户要求,大货得到客户的认可; 2. 款式配色准确无误; 3. 尺寸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4. 做工精良; 5. 产品干净、整洁、卖相好。 二.外观要求 1. 门襟顺直、平服、长短一致。前抽平服、宽窄一致,里襟不能长于门襟。有拉链唇的应平服、均匀 不起皱、不豁开。拉链不起浪。纽扣顺直均匀、间距相等。 2. 线路均匀顺直、止口不反吐、左右宽窄一致。 3. 开叉顺直、无搅豁。 4. 口袋方正、平服,袋口不能豁口。 5. 袋盖、贴袋方正平服,前后、高低、大小一致。里袋高低。大小一致、方正平服。 6. 领缺嘴大小一致,驳头平服、两端整齐,领窝圆顺、领面平服、松紧适宜、外口顺直不起翘,底领不外露。 7. 肩部平服、肩缝顺直、两肩宽窄一致,拼缝对称。 8. 袖子长短、袖口大小、宽窄一致,袖袢高低、长短宽窄一致。 9. 背部平服、缝位顺直、后腰带水平对称,松紧适宜。 10. 底边圆顺、平服、橡根、罗纹宽窄一致,罗纹要对条纹车缝。 11. 各部位里料大小、长短应与面料相适宜,不吊里、不吐里。 12. 车在衣服外面两侧的织带、花边,两边的花纹要对称。 13. 加棉填充物要平服、压线均匀、线路整齐、前后片接缝对齐。 14. 面料有绒(毛)的,要分清方向,绒(毛)的倒向应整件同向。

15. 若从袖里封口的款式,封口长度不能超过10公分,封口一致,牢固整齐。 16. 要求对条对格的面料,条纹要对准确。 三.做工综合要求 1. 车线平整,不起皱、不扭曲。双线部分要求用双针车车缝。底面线均匀、不跳针、不浮线、不断线。 2. 画线、做记号不能用彩色画粉,所有唛头不能用钢笔、圆珠笔涂写。 3. 面、里布不能有色差、脏污、抽纱,不可恢复性针眼等现象。 4. 电脑绣花、商标、口袋、袋盖、袖袢、打褶、鸡眼、贴魔术贴等,定位要准确、定位孔不能外露。 5. 电脑绣花要求清晰,线头剪清、反面的衬纸修剪干净,印花要求清晰、不透底、不脱胶。贴身的绣 花,反面要加衬布,以免导致穿着不舒服。 6. 所有袋角及袋盖如有要求打枣,打枣位置要准确、端正。 7. 拉链不得起波浪,上下拉动畅通无阻;隐形拉链链尾封口上量0.3cm手工的针,连衣裙拉链隐形拉 链则上下距封口0.3cm处手工的针。 8. 若里布颜色浅、会透色的,里面的缝份止口要修剪整齐线头要清理干净,必要时要加衬纸以防透色。 9. 两头出绳的帽绳、腰绳、下摆绳在充分拉开后,两端外露部分最少应为10公分,若两头车住的帽绳、 腰绳、下摆绳则在平放状态下平服即可,不需要外露太多。 10. 鸡眼、撞钉等位置准确、不可变形,要钉紧、不可松动,特别时面料较稀的品种,一旦发现要反 复查看。 11. 四合扣位置准确、弹性良好、不变形,不能转动。 12. 所有布袢、扣袢之类受力较大的袢子要回针加固。 13. 所有的尼龙织带、织绳剪切要用热切或烧口,否则就会有散开、拉脱现象(特别时做拉手的)。 14. 上衣口袋布、腋下、防风袖口、防风脚口要固定。 15. 裙裤类:腰头尺寸严格控制在±1cm之内。 16. 裙裤类:后浪暗线要用粗线合缝,浪底要回针加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