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病安全防治技术
蜜蜂病害与敌害防治大全

蜜蜂病害与敌害防治大全蜜蜂病害与敌害防治大全十什么?蜜蜂养殖是人工饲养蜜蜂取其产品包括蜂蜜、蜂王浆、蜂胶、花粉、蜂蜡、蜂蛹及蜂毒等产品,包括在广义的畜产内,所以广义地说蜜蜂也是家畜,其养殖历史有数千年之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病害与敌害防治大全吧!一、美洲幼虫腐臭病【病原】美洲幼虫腐臭病由幼虫芽孢杆菌所引起,菌体长2~5微米,宽0.5~0.7微米,只发生在意大利蜂等西方蜜蜂种的各亚种,中蜂及东方蜜蜂种不发生此幼虫病。
【症状】死亡的多是封盖后的幼虫,孵化后24小时的幼虫最容易感病,患病蜂群的封盖子脾表面,常呈湿润、油光和下陷并有针头大的穿孔,形成所谓的“穿孔子脾”。
【防治】发病较轻(烂子面积小于30%)时,可人工清除虫尸并用棉签蘸75%酒精消毒,发病较重时应彻底换箱换脾,并将换下的蜂箱及巢脾焚烧处理。
二、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欧洲幼虫腐臭病的致病菌是蜂房蜜蜂球菌,其余为次生菌,如蜂房芽孢杆菌、侧芽孢杆菌及其变异型蜜蜂链球菌等,其发生的先决条件是群势弱,强群中发病较轻。
【症状】3~4日龄幼虫染病后初呈苍白色、扁平,失去正常的饱满和光泽,后渐变成黄色乃至黑褐色,幼虫尸体呈溶解性腐败,有酸臭气味,染病幼虫多在封盖前死亡。
【防治】饲养强群、蜂箱保温、补喂蛋白质饲料,提高蜂群抵抗力,发病较轻时可人工清除虫尸并用棉签蘸75%酒精消毒,发病较重时应彻底换箱换脾并将换下的蜂箱及巢脾焚烧处理。
三、蜜蜂败血病【病原】蜜蜂败血杆菌对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差,在蜜蜂尸体里可存活I个月,潮湿的土壤里能存活8个月以上,经甲醛蒸气处理7个小时可杀死,74℃下30分钟杀死,100℃下3分钟就可杀死。
【症状】病蜂腹部膨大,体色发暗,行动迟缓,患病严重蜂群可看到大量死蜂及病蜂排泄的粪便并发出恶臭,死亡蜜蜂尸体变软、发黑,在潮湿的环境下尸体出现肢体、头、胸和翅断裂。
【防治】在治疗时可选择土霉素和氯霉素这两种药物,每干克糖浆内加入土霉素或氯霉素10万单位,每框蜂饲喂药物糖浆50~100毫升,每4~5天1次,连续3;;4次为~疗程。
蜜蜂疾病的防治与预防方法养蜂技术大全

蜜蜂疾病的防治与预防方法养蜂技术大全蜜蜂是重要的传粉源和蜜源动物,对于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维持都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蜜蜂也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严重影响养蜂业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蜜蜂疾病的防治与预防方法,以帮助养蜂者提高养蜂技术,保证蜜蜂养殖的健康和稳定。
一、种类介绍1. 灭螨病灭螨病是蜜蜂常见的疾病之一,由蜜蜂寄生螨虫引起。
该病主要通过蜜蜂之间的接触传播,严重感染会导致蜜蜂体弱,影响蜜蜂的正常生活活动。
2. 鼠耳病鼠耳病是一种蜜蜂肠胃道疾病,由致病菌引起。
这种病通常会在饲料不洁净、环境湿度过高的情况下扩散。
蜜蜂感染鼠耳病后,会出现食欲下降、排便异常等症状。
3. 封巢病封巢病是蜜蜂疾病中的一种寄生虫病,由蜜蜂寄生虫引起。
这种病会导致蜜蜂巢穴内卵育异常,影响蜜蜂繁殖能力和种群的增长。
二、疾病防治与预防方法1. 定期监测养蜂者应该定期检查蜂箱,观察蜜蜂的状态和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蜜蜂有频繁振翅、身体疲惫等情况,可能是疾病的早期症状。
2. 建立良好的养蜂环境蜜蜂生活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抵抗疾病的侵害。
养蜂者应该选择适宜的场地,保证蜜蜂的栖息条件良好,例如合适的温度、湿度等。
3. 增加蜜蜂的免疫力养蜂者可以通过合理的饲养和饲料管理来提高蜜蜂的免疫力。
例如,给蜜蜂提供均衡的饲料,养蜂期间给予适当的营养补充等。
同时,保持蜜蜂健康的身体状况,避免压力和疲劳等。
4. 疾病防治药物的使用在出现疾病感染的情况下,养蜂者可以考虑使用一些疾病防治药物。
然而,在使用药物之前,务必仔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和剂量,避免对蜜蜂产生不良影响。
三、养蜂技术大全1. 合理的蜜蜂繁殖合理的蜜蜂繁殖是养蜂技术的基础。
养蜂者应该根据蜜蜂种群的需求,进行合适的繁殖控制,避免种群过度膨胀或缺乏。
2. 蜜蜂巢箱的管理蜜蜂巢箱的管理对于蜜蜂的生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养蜂者应该定期检查巢箱的完整性和密封性,及时修补和替换损坏的零部件,保证巢箱的功能正常。
蜜蜂病虫害预防与治疗技术

蜜蜂病虫害预防与医治技术蜜蜂是蜜蜂科资源昆虫的统称,因能采花酿蜜而被人们所熟知和利用,尤以中蜂和意蜂最常见,其中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良好蜂种,而意蜂则是我国引进的高产型蜂种,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蜜蜂病虫害预防与医治技术吧!一、爬蜂病【病原】爬蜂病并不特指某一种蜂病,而是泛指以蜜蜂非常爬行动特点的所有蜂病,例如蜜蜂麻痹病毒、蜜蜂孢子虫、蜜蜂螺原体、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等都可能引发爬蜂病。
【症状】前期蜂群表现出烦躁不安、下痢、工蜂护脾能力差等非常,中期表现为工蜂呈跳跃式飞行、大量成年工蜂坠落箱底,后期表现为工蜂完全失去飞行能力、在巢门外蠕动爬行,严重时工蜂在蜂箱邻近的草丛或坑洼中扎堆死亡。
【防治】①蜜蜂麻痹病毒等病毒引发的可用新生霉素、金霉素等防治。
②蜜蜂孢子虫、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等原虫引发的可用甲哨唑片饲喂。
③蜜蜂螺原体引发的可用磺胺类药物防治。
二、烂子病【病原】烂子病是蜜蜂常见幼虫病,学名欧洲幼虫腐臭病,危害对象主要是中蜂,病原主要是蜂房蜜蜂球菌,其次是蜂房芽孢杆菌、侧芽孢杆菌、变异型蜜蜂链球菌等次生菌。
【症状】烂子病主要危害幼虫,患病幼虫多在3~4日龄未封盖时死亡,严重时走近蜂场便能闻到一股怪味,脾上显现花子现象且幼虫日龄大小不一,腐烂虫尸易取出或被工蜂排除,稍有黏性但不能拉成丝状,用摄子夹出有酸臭味,虫尸干燥后变成深褐色。
【防治】①确保蜂群中饲料充足,同时要确保蜂余外脾或至少蜂脾相称。
②磺胺类药物对烂子病有效,每千克1:1糖浆或蜂蜜水加入1克磺胺噻唑钠调匀后饲喂蜂群。
③烂子病有极强的沾染性,患病蜂群必须要隔离医治,健康蜂群也要用药物预防。
三、黑蜂病【病原】黑蜂病的病原是蜜蜂麻痹病毒,病毒主要寄生在成年蜜蜂的头部,其次是胸、腹部神经节的细胞质内,另外在成年蜂肠道、上颚腺和咽腺内也检测出了蜜蜂麻痹病毒。
【症状】病蜂麻痹痉挛,行动迟缓,身体不断地抽搐颤抖,丧失飞行能力,翅和足伸开,衰弱地振翅,无力地爬行,有的腹部膨大,有的身体瘦小,常被健康蜂逐出巢门,后期体表发黑,绒毛脱光,腹部收缩,如油炸过的一样。
蜜蜂病害防治技术大全

蜜蜂病害防治技术大全蜜蜂是人类重要的农业传粉昆虫之一,对于农作物的繁育和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蜜蜂也会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严重影响着蜜蜂行业的发展。
因此,掌握蜜蜂病害防治技术是农民和养蜂人士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为您介绍蜜蜂病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技术。
一、美洲蜡螨病防治技术美洲蜡螨是危害蜜蜂健康的常见寄生虫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蜡螨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蜜蜂巢穴,留意蓄积的蜡螨数量。
2. 合理控制蜜蜂群体的密度,减少蜡螨繁殖的机会。
3. 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氟虫脲等。
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蜜蜂群体受到美洲蜡螨的侵害程度。
二、鼻腔螨病防治技术鼻腔螨是一种在蜜蜂鼻腔内滋生的微小寄生虫,会直接影响蜜蜂的呼吸系统,造成蜜蜂感染疾病。
针对鼻腔螨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蜜蜂的鼻腔,留意螨虫的繁殖情况。
2. 适当增加蜜蜂巢穴的通风,减少潮湿环境,不利于螨虫滋生。
3. 使用专门的药物或者植物提取物进行螨虫的驱除和防治,如百里香和迷迭香。
以上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蜜蜂鼻腔螨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蜜蜂细菌性病害防治技术蜜蜂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美脉孢菌病、石笔病等。
为了防治细菌性病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蜜蜂巢穴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废弃物和污染物。
2. 合理饲养蜜蜂,提供均衡的蜜源,增加蜜蜂的免疫力。
3. 注重蜜蜂巢穴的通风,保持干燥环境,减少细菌存活的机会。
同时,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磺胺类药物等,可以有效抑制蜜蜂细菌性病害的传播。
四、寄生虫病害防治技术寄生虫是蜜蜂病害的常见来源,主要有金龟子、眼螨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蜜蜂巢穴,留意寄生虫的存在和数量。
2. 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六氟嘧啶等,有效减少寄生虫数量。
3. 加强蜜蜂巢穴的卫生管理,清除废弃物和寄生虫遗留物。
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蜜蜂受到寄生虫病害的损害。
养蜂场的防病护理制度

养蜂场的防病护理制度引言为了确保养蜂场的高效运营和蜜蜂的健康,我们制定了一套全面的防病护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提供关于养蜂场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管理的专业指导。
以下是详细的防病护理制度。
一、疾病预防1.1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定期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以识别潜在的疾病威胁。
-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蜜蜂种群、潜在的疾病暴发区域等。
1.2 饲养管理- 严格执行饲养管理规范,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 定期清洁和消毒蜂箱、蜂具,避免交叉污染。
- 控制蜂群密度,确保适宜的生活空间。
1.3 饲料和水源管理- 使用高质量饲料,防止霉菌和农药残留。
- 确保水源清洁,避免病原体污染。
二、疾病诊断2.1 监测和检测- 定期对蜜蜂进行健康监测,包括观察外观、行为和生理指标。
- 使用专业的检测方法,如PCR、ELISA等,对疑似病例进行确诊。
2.2 病例记录和报告- 详细记录病例信息,包括蜜蜂种类、发病时间、症状等。
-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疾病病例,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疾病治疗3.1 治疗方案- 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遵循药物使用规范。
3.2 药物治疗- 在专业兽医指导下,对患病蜜蜂进行药物治疗。
-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药物残留和抗药性的发展。
四、疾病管理4.1 隔离和控制- 对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隔离,防止疾病传播。
- 对受影响的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减少病原体存活。
4.2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和兽医建议,为蜜蜂接种疫苗。
- 严格遵循疫苗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
五、培训和宣传- 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饲养员对疾病预防和管理的认识。
- 制作宣传材料,向饲养员普及蜜蜂健康知识和防病措施。
六、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防病护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 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不断更新防病护理措施。
结语通过实施上述防病护理制度,我们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养蜂场中的疾病,确保蜜蜂的健康和高产。
蜜蜂病虫害防治方法大全

蜜蜂病虫害防治方法大全蜜蜂是人类最重要的传粉媒介之一,对农业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蜜蜂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会对整个蜜蜂群体的健康和产量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为了确保蜜蜂的生存和繁荣,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蜜蜂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病害防治方法1. 病害的预防保持蜜蜂巢箱的清洁和干燥是预防病害的关键。
定期清理巢箱,清除死蜜蜂和其他垃圾;确保巢箱具备良好的通风性,并尽量减少水分积聚。
此外,定期更换蜜蜂巢板和蜜蜂绳,也有助于预防病害的发生。
2. 病害的识别和治疗定期巡查蜜蜂群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请专业兽医进行检查和确诊。
根据病害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或采取隔离措施等。
3. 病害的控制除了治疗已感染的蜜蜂,还需要采取控制措施来防止病害的扩散。
这包括定期消毒巢箱和蜜蜂工具,避免与其他蜜蜂群体接触,以及遵循养殖规范等。
二、虫害防治方法1. 蜂虱的防治蜂虱是蜜蜂最常见的虫害之一,会对蜜蜂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了防止蜂虱的侵袭,可以在巢箱上安装蜂虱防护器,定期观察和清除蜂虱;也可以使用蜂虱药物进行防治,但要注意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巨蜂的防治巨蜂是蜜蜂的天敌,它们会入侵蜜蜂巢箱,捕食和破坏蜜蜂。
为了防止巨蜂的入侵,可以在巢箱入口安装巨蜂防护网,避免巨蜂的进入。
此外,还可以提高蜜蜂巢箱的高度,减少巨蜂入侵的可能性。
3. 啮蛀虫的防治啮蛀虫是一种会咬食蜜蜂巢板的害虫,它们会对蜜蜂巢箱造成严重的损害。
为了防止啮蛀虫的侵袭,可以定期检查巢箱并用清洁剂喷洒巢板,灭杀已经寄生其中的啮蛀虫。
4. 其他虫害的防治除了上述常见的虫害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虫害会对蜜蜂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这些虫害,如食叶虫、食蜜蛱蝇等,可以采取合适的防治方法,如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等。
总结:蜜蜂病虫害对蜜蜂的健康和生产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些病虫害的防治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努力。
蜜蜂病害的种类及预防

将20万单位的链霉素与1克的糖浆进行混合,根据群势的大小,每群每次喂或喷给药剂糖浆0.75克左右,每天一次,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间隔3天~5天即可转入下一疗程。
对病情严重的蜂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采用换箱换脾等综合措施。
囊状幼虫病
囊状幼虫病,亦称囊雏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对生产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蜂种对本病的抵抗力也不一样,西方蜜蜂抗性较强,中蜂则容易感染发病。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由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常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就决定了在病害的防治上也必须采取综合的措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综合措施的实施,首先就是要将饲养管理措施结合起来;此外,还要注意选育抗病品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防治。
蜜蜂病害的种类和引起的原因
引起蜜蜂病害的原因很多。有由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原生动物等微生物所引起的病害,如蜜蜂囊状幼虫病、麻痹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败血病、副伤寒、白垩病、结石病以及孢子虫病等;有由寄生虫(包括螨类)所引起的病害,如大小蜂螨、壁虱病、肉蝇病、地胆病以及蜂虱等。以上这些由生物因子所引起的病害,属于传染性病害。此外,还有由不良环境因素、饲料品质不良以及毒物等非生物因子所引起的病害,如枣花病、卷翅病、甘露蜜中毒和农药中毒等,这些属于非传染性病害。
病原物的增殖当病原物侵入蜜蜂机体以后,能否增殖扩展,建立起稳定的寄生关系,除了与病原物的致病力和寄主的抗病力(免疫力)有关以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环境因素在病害的病程中,虽然只是间接的关系,但是无论对于病原物的侵入或是侵入后能否进行增殖,以至整个寄生关系的建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许多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都要求有其最适的温湿度范围,如果当这些基本的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时,整个病程的进展将随之而中断。例如,由黄曲霉菌引起的结石病,只有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才会发生,因为这种真菌的孢子只有在高温(30℃以上)和高湿(相对湿度90%以上)时才能萌发。
蜜蜂疾病防治药剂应用技术大全

蜜蜂疾病防治药剂应用技术大全蜜蜂是重要的传粉昆虫,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蜜蜂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影响其数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帮助蜜蜂养殖者有效预防和控制蜜蜂疾病,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蜜蜂疾病防治药剂应用技术。
一、鼻孢子虫病的防治药剂应用技术鼻孢子虫病是蜜蜂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症状包括腹部肿胀、蜡样鼻液以及蜜蜂异常行为等。
针对鼻孢子虫病的防治,可使用药剂喂养蜜蜂,如伯氏酚铵、氯霉素等。
喂养药剂直接或间接通过蜜蜂的摄食或触体等方式进入蜜蜂体内,达到抑制鼻孢子虫的目的。
二、病毒病的防治药剂应用技术病毒病是导致蜜蜂群体死亡较大的原因之一。
针对病毒病的防治,可使用阻断病毒复制的药剂,如噻虫嗪。
噻虫嗪是一种能够抑制病毒复制的化学物质,通过喂养或滴鼻等方式应用于蜜蜂体内,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病的传播。
三、螨虫病的防治药剂应用技术蜜蜂螨虫病是蜜蜂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其症状包括蜜蜂体表带有红色或白色螨虫以及蜜蜂行动迟缓等。
螨虫病的防治可使用杀虫剂,如氟乐灵、灭环虫等。
这些杀虫剂可通过雾化、滴鼻等方式应用于蜜蜂体内,有效杀灭蜜蜂体外的寄生螨虫,预防和控制螨虫病的发生。
四、霉菌病的防治药剂应用技术霉菌病是蜜蜂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多由霉菌寄生引起。
在霉菌病的防治中,可使用抗真菌药剂,如链霉素、柳氮磺脲等。
这些药剂可通过喂养或滴鼻等途径应用于蜜蜂体内,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和发展,防止霉菌病的扩散。
五、细菌病的防治药剂应用技术细菌病是蜜蜂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在细菌病的防治中,可使用抗生素类药剂,如新霉素、四环素等。
这些药剂可通过喂养或滴鼻等方式应用于蜜蜂体内,有效抑制细菌繁殖,预防和控制细菌病的发生。
总之,蜜蜂疾病的防治药剂应用技术是目前蜜蜂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选用合适的药剂,并根据养殖环境和疾病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应用,对保障蜜蜂的健康和数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为了避免对环境和蜜蜂自身造成不良影响,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剂量要求使用药剂,并在应用后进行一定时间的观察和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蜂病安全防治技术
一、蜜蜂白垩病
春季或初夏是蜜蜂多发病时期,白垩病又名石灰蜂子,是蜜蜂幼虫的一种传染性病害,多发生于春季或初夏,特别是在阴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
患白垩病的蜜蜂幼虫是在巢房封盖之后死亡的。
4日龄幼虫对白垩病的易感性最高,幼虫染病后,虫体即开始肿胀并长出白色的绒毛,充满巢房,体形可呈巢房的六边形状,然后皱缩、变硬,房盖常常被工蜂咬开。
病虫变为白色的块状是此病的主要特征。
雄蜂的幼虫常常比工蜂幼虫更容易感染白垩病,这是由于气候寒冷时蜂群结团,蜂巢外缘幼虫常常是雄蜂幼虫,护脾的蜜蜂数量不足以维持足够的巢温,而使其容易受染。
白垩病严重时,在巢门前能找到块状的干虫尸。
白垩病是通过被污染的幼虫饲料传染的。
当蜜蜂幼虫吞进混在饲料中的蜜蜂子囊球菌的孢子后,孢子在肠腔中发芽,并且在肠腔,特别是在后肠末端长出菌丝,菌丝穿过肠壁,破坏后肠末端常常留下前端不受响。
等到幼虫出现病征时,蜜蜂子囊球菌的气生菌丝便出现在病虫体表。
蜜蜂子囊球菌不在成年蜂体内繁殖。
防治方法:
1、(1)换箱换脾:首先将病群内所有的患病幼虫脾和发霉的蜜粉脾全部撤出,另换入清洁的空脾供蜂王产卵。
换下来的巢脾经硫磺熏蒸消毒后使用。
(2)药物治疗:病蜂群经换箱换脾后,及时地按ny5138-2002的规定,使用制霉菌素饲喂,每升50%糖水加本品
200mg。
隔3天1次,连用5次。
采蜜期停止使用。
2、常用的中药处方:(1)土茯苓60g、苦参40g,加水1000ml
煎液,得药液500ml;枯矾50g、冰片10g,研成极细末,对入药液中,待其溶解后,加入新洁尔灭液20ml,隔日喷脾1次,连喷4-5次为一个疗程。
症状控制后,为防止复发,可间隔一周后再治疗2-3次。
(2)春繁时在巢门口内侧或箱底撒一把食盐,使出入蜂巢的蜜蜂均从盐粉上通过,这样就以蜜蜂为媒介,使食盐遍布全巢,从而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一年内撒盐3次,基本上可控制病菌引起的各种蜂病的发生,对白垩病有特效。
(3)用老的生大蒜,一群约0.5kg,去皮,每瓣捶碎,均匀放于蜂箱内底板上,让蜜蜂自由舔食,4天换1次,连放4次。
(4)用10个左右的蒜瓣捣烂,对入适量水,喷蜂和脾,箱内四壁和巢门都要喷到,此法不伤蜂和幼虫。
(5)金银花60g,连翘60g,蒲公英40g,川芎20g,甘草12g,野菊花60g,车前草60g,加水2kg,煎至1kg药水备用。
用于喷蜂或加糖喂蜂,3天一次,3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
二、孢子虫病
孢子虫病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蜜蜂成虫病,在我国发病率也较高。
患病蜜蜂寿命缩短,采集力下降,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
孢子虫病的某些症状常常与成年蜂的其他蜂病,如蜜蜂慢性麻痹病以及饥饿、农药中毒等的表现相混淆,一般都有两翅散开不相连,腹部膨胀、下痢,不能蜇刺等症状。
蜜蜂孢子虫主要感染成年蜂(包括蜂王)。
幼虫和蛹不发病。
感染初期的
病蜂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到后期则出现个体缩小、头尾发黑、下痢等症状。
而患孢子虫病的病蜂中肠变成苍白色,没有光泽。
环纹和弹性都已消失。
在蜂场可以依据这一病症诊断孢子虫病。
冬末春初,蜂群开始活动,新陈代谢逐渐增强,蜜蜂后肠中的粪便迅速增加,而此时外界气温尚低,蜜蜂还不能大量外出活动,有时会在蜂巢内排泄,因此,这个季节孢子虫传播的机会最多。
春夏季节若遇阴冷多雨的天气,蜜蜂长期不能外出排泄,孢子虫病的发病率也会相应提高。
蜂群失王,病情会更加严重。
盗蜂可引起蜂群间孢子虫病的传播,采水工蜂也可能是孢子虫的传播者。
蜜蜂孢子虫病常和病毒病,幼虫腐烂病并发,因此要特别重视对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
防治方法:
对孢子虫病的防治需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使蜂群贮有充足的优质越冬饲料和良好的越冬环境,绝对不能用甘露蜜越冬。
越冬室温度要保持在2-4℃,并且干燥,通气良好。
(2)早春时节,选择气温在10℃以上的晴朗天气,让蜂群作排泄飞行。
(3)及时更换老、劣蜂王。
(4)对病群的蜂箱、蜂具和巢脾要及时进行清洗与消毒,还可采用80%醋酸液熏蒸的方法。
冰醋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5)酸饲料:酸饲料对控制此病效果较好,1kg糖浆或蜜水中加1ml柠檬酸或4mi醋酸,每群每次喂0.5kg,隔5天喂1次,连喂5次。
蜜蜂麻痹病又称“黑蜂病”,是一种成年蜂病,一般发生在春、秋两季。
三、蜜蜂麻痹病
蜜蜂麻痹病的症状有两种:一种(i型)症状是病蜂翅膀和体躯不正常抖动,飞不起来,常跌落在地:有时在箱内乱挤成一团;腹部膨胀,翅膀张开并脱落。
腹部膨胀是由于蜜囊充水而引起的。
病蜂在几天内死亡。
另一种(ii型)症状,是病蜂腹部不膨大,而是周身的绒毛脱光,身体油光发黑,病蜂的腹部有时反而缩小,它们在巢内常常遭到老龄工蜂的追咬。
病蜂飞出箱外后,守卫蜂不许它们飞回蜂巢。
使它们看起来像盗蜂一样。
几天后,它们就开始在同一蜂群中出现,但一般都是其中一种占优势。
早春和晚秋,气温较低,蜂群活动较少,以“i型”症状为主;夏秋季节,蜂群活动积极,常以“ii型”症状为主。
在自然条件下病毒粒子可以通过被损伤了绒毛的甲壳层上的气孔进入蜜蜂体内:很多蜜蜂相互拥挤、摩擦也可以使蜜蜂麻痹病毒通过体外伤口进入蜂体。
蜜蜂麻痹病的发生与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
另外,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造成蜜蜂过分拥挤、绒毛脱落都会促成麻痹病暴发。
蜂群失王时更容易发生麻痹病。
在麻痹病流行的季节,若蜂场中有个别蜂群患病时,只要经过一次盗蜂之后,就会迅速传遍全场,普遍发病。
防治方法:
换王是治疗蜜蜂麻痹病的良好措施。
异地引种,避免蜂群长期近亲繁殖是预防蜜蜂麻痹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单位:157600 黑龙江省林口县蚕蜂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