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书法练习指导》教案新部编本(按书序)

五上《书法练习指导》教案新部编本(按书序)
五上《书法练习指导》教案新部编本(按书序)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

钢笔字部分

第一课重心平稳

教学要求:

1.掌握汉字书写中“重心平稳”这一规律,书写中注意写字“平稳”的要点和细节。

2.继续进行行款练习,在练习中既体会这一规律又能兼顾整体。

3.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及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书写规律?怎样才能使汉字的比例适当呢?

二、新课学习

过渡:汉字不仅要各部分比例适当,还要做到重心平稳才美观。(揭示课题,齐读)

1.对比写两个“中”字,重心稳:“中”,反之“中”让学生感悟。

2.阅读书中“概述”,记号,交流。

3.认读本课例字,慢读一遍,初步感知字形。

4.以“武”字教学为例:

(1)自己阅读领悟要求,对照例字体会后说说。

(2)指名写一个“武”下面同时练习一个。

(3)点评学生板演,同桌依此互查互评。

(4)改进后再练习写一个“武”。

5.以下的字可一齐指名书写,如一人写两个字,集中点评,全班每字各练写两个。

6.每个例字的最后一个字临摹一起进行,要求尽量不看要求,心领神会,熟练掌握“重心平稳”这一规律。

7.行款练习。

(1)认读行款内容。

(2)观察行款整体,要注意哪些问题。

(3)交流:

a.字居格中

b.字间距匀称(包括标点)

c.每个字的结构要注意。笔画之间要互相兼顾。

(4)书写练习,教师辅导。

三、作业展评

1.同桌互评,将结构最好、整体最美的汉字记号,如“手”互相比一比,谁写得好。

2. 四人小组展评。

3.交流感受。

四、布置作业

1.继续进行行款练习。

2.找一些名言进行课外练习。

3.行款要有一定速度。

4.了解我国古代的识字课本(见书)。

第二课突出主笔

教学目标:

1.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

2.了解字的主笔书写特点,能工整规范的书写,做到主次分明。

3.感悟中华文字的魅力,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 检查上课的准备情况。

2. 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范字:大、盖、。

2.观察这些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小结。

4.教师再出示范字:下、直。引导学生与前两个字进行对比,观察其特点。

5.教师小结并板书:突出主笔,主次分明。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突出主笔,主次分明。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双姿)。

3.自由练习。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观察自己写的字,然后和范字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再改正。)。

2.组内同学评价(相互找出对方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然后纠正)。

3.教师评价:从学习态度、书写姿势、书写效果三方面进行评价。

第三课点画呼应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钢笔书写中“点画要呼应”的规律。

2.通过此类字的临帖,进一步熟悉钢笔笔法,使书写更美观。

3.培养书法鉴赏能力、临帖能力及对书法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字如其人,讲究对称、和谐,相互呼应;笔断意连,情如一家。

2.揭示课题。

二、新授

1.读书领会:什么是点画呼应?

2.观察范字,怎样做到点画呼应?

“浅”三点水的三个点上下呼应,提的收笔呼应点的落笔,三点形成一个半弧形。

“美”上面的两点左右呼应,四个横画之间上下呼应,撇与捺又是交叉呼应。

3.教师示范,学生临写体会。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点画呼应

“灶”,火字旁的最后一点要写短,给“土”让出空间,注意穿插。

“蹑”,左右结构,右边上下部交叉相让,下面的“双”要比上面宽,使字平稳。

“哈”,左小右大,左边“口”稍偏上,右边的撇向左边舒展,

使结构紧密,字体美观。

“澈”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要写得紧凑,注意笔画的照应联系。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双姿)。

3.自由练习。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观察自己写的字,然后和范字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再改正。)。

2.组内同学评价(相互找出对方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然后纠正)。

3.教师评价:从学习态度、书写姿势、书写效果三方面进行评价。

第四课独体字结构:方形字、长形字、扁体字

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汉字结构方形字、长形字、扁体字书写规则。

2.正确、规范地书写独体字。

教学准备:钢笔、写字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斜钩、卧钩、撇折、撇点等笔画的写法,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独体字的书写规则

1.介绍独体字的书写规则

独体字,笔画一般较少,书写时应注意笔画均匀,长横要平,长竖要正,字形要端正。

2.出示汉字:田、月、四

3.请学生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长横要平,长竖要正

长短横的变化

间距均等

布白匀称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三、指导书写笔画少的独体字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

“兔”字要注意“口”要写得扁,撇和竖弯钩要自由舒展,整个字不可太长、太窄。

“火”字宜长,撇捺要舒展,不可过宽。

“械”字的木字旁要写得窄,给“戒”让出空间。

2.学生练习,把握重点。

3.临写一段话。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观察自己写的字,然后和范字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再改正。)。

2.组内同学评价(相互找出对方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然后纠正)。

3.教师评价:从学习态度、书写姿势、书写效果三方面进行评价。

五、作业。

自学文化常识:横幅与屏条

第五课独体字结构:斜形字、菱形字

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汉字结构斜形字、菱形字书写规则。

2.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

3.了解独体字的书写特点,能工整规范的书写。

教学准备:钢笔、写字书。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激趣:斜形和菱形是什么样的?请学生在本上画一画。

2. 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斜形字与菱形字。

二、学习独体字的书写规则

二.学习新课。

1.斜形字

(1)理解斜形字:整体形状近似斜方形。这类字要向右倾斜些,写好主笔是关键,不能把它写正。如“万”、“夕”、“方”。

(2)教师再出示范字:乡气引导学生与前两个字进行对比,观察其特点。

(3)教师小结并板书:字形有的向左斜,有的向右斜。

斜形字字形左斜或右斜,要写得斜中求正,重心平稳。

2.菱形字

(1)整体形状近似菱形。这类字要注意上下左右笔画要伸展,不能写成正方形。如“十”、“今”、“半”。

(2)教师再出示范字:卡申引导学生与前两个字进行对比,观察其特点。

(3)请学生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长横要平,长竖要正

长短横的变化

间距均等

布白匀称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三、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

“罚”字的“罒”要写得窄而扁长,能盖住下面部分。

“翼”,上中下结构,上边的“羽”稍写扁,中间的“田”要写小,“共”的第二横稍写长,各部结体自然。

“爱”字上面的爪字头要扁长,秃宝盖要长,既托住上面,又要盖住下面部分。

“秩”字的左旁“禾”略窄,避让右面的“失”。

“联”字左右相当,要注意笔画之间的相互避让照应。

2.学生练习,把握重点。

3.临写一段话。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观察自己写的字,然后和范字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再改正。)。

2.组内同学评价(相互找出对方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然后纠正)。

3.教师评价:从学习态度、书写姿势、书写效果三方面进行评价。

五、作业。

完成书写练习(5)

第六课独体字结构:正三角形字、倒三角形字

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汉字结构正三角形字、倒三角形字书写规则。

2.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

3.了解独体字的书写特点,能工整规范的书写。

教学准备:钢笔、写字书。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正三角形字、倒三角形字。

二、学习独体字的书写规则

1.观察例字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 正三角形字、倒三角形结构特点:

正三角形的字上尖下宽,左右对称的字,要注意中间过渡要自然。

独体字正三角形(二,三,上,八,人,大,夫,天,太)等字,外框都是正三角形,上窄下宽。正三角的字都是底部有长横和撇捺笔画,字底部伸展。

倒三角形字如下、丁、可等书写时注意上宽下窄。

三、书写练习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

“黯”左右结构,左边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注意左边收紧,右边正直以求匀称。

“耀”,左窄右宽,左疏右密,左边让右边,使右边不局促,既整体协调又主次分明。

“资”字上下比例相当,要注意笔画之间的避让穿插。

“海”,左窄右宽的字。三点水成弧状,第三点挑点稍长,挑尖应对右上撇的撇尖,使笔势相连。

2.学生练习,把握重点。

3.临写一段话。

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观察自己写的字,然后和范字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再改正。)。

2.组内同学评价(相互找出对方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然后纠正)。

3.教师评价:从学习态度、书写姿势、书写效果三方面进行评价。

五、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6)

2.自学书法文化常识(3)斗方与扇面

毛笔字部分

第一课偏旁(1)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宝盖头和秃宝盖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过程:

一、写写偏旁。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宝盖头、秃宝盖、穴字头这三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宝盖头:上点居中,第二笔是竖点,稍向左下倾斜,横钩稍左低右高,转折处稍顿

秃宝盖:第一笔是竖点,不要写成短撇,书写时向左下由轻到重顿笔。横钩稍左低右高,转折处稍顿,出钩稍快。

穴字头:上面写法如同宝盖头,下面短撇和点左右分开,呈覆下之势。

二、描描写写。让学生通过描红、临写,初步掌握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书写方法。要发挥描红的作用,让学生在描写的作用,让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总结。

写,书写时要注意横画间布白均匀,竖折折钩中的竖与折钩要保持一定的倾斜。

三、学生自己练练。

军,秃宝盖约占整个字的四分之一。书写时横画间布白要均匀,最后一横略长于秃宝盖的宽度,竖在整个字的中心线上,保持平稳。

冠,秃宝盖略宽。

第二课偏旁(2)

教学内容:区字框、同字框、大口框毛笔字练习

教学目的:

1.掌握区字框、同字框、大口框合体字的写法。

2.准确观察半包围结构偏旁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3.练习硬笔、软笔书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板书:区字框、同字框、大口框毛笔字

1.老师示范讲解。

(1)引导欣赏:

区字框、同字框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同字框,横折钩的“竖”比第一竖稍长。

门字框,形态长方,下横稍长。

国字框,呈方形,右竖比左竖稍长。

(2)教师范写同步练硬笔。

请同学们仔细看,起笔在左什么位置,收笔在什么位置。

2.学生描红两个。(描红的时候要注意每一笔从哪儿起笔,到哪儿收笔。)

3.学生练习一个。

二、指导写毛笔练习部分

1.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础,但是学会观察是写好字的关键。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2.示范指导。

a.引导观察:同学们仔细观察“区、周、国”包围与被包围部件的密切关系。

b.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描红,感悟运笔过程。

4.临写一个,要仔细观察每一笔写在米字格的什么位置。看得清,记得牢,才能写得好。

教师巡视,及时评价。

5.再临写一个。针对存在问题,再指导。

6.展示写得好的。及时表扬鼓励学生。

板书:毛笔字展示

第三课偏旁(3)

教学内容:三点水、言字旁、米字旁毛笔字练习

教学目的:

1.掌握毛笔三点水、言字旁、米字旁的写法。

2.写好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正确、合理地在米字格中书写。

3.学习毛笔字的执笔、运笔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板书:三点水、言字旁、米字旁毛笔字

二、老师示范讲解。

1.引导欣赏:

三点水,第二点比第一点稍偏左,提的起笔一般与第二点对正,行笔向上。

言字旁,点向右下,横折提的横上斜度较大,折角不得比点的收笔偏右,离点稍远。折后竖左斜。

米字旁竖画要直,书写时从横画的中间偏右处穿过,其余四笔对准十字中心,紧密联系,相互呼应

2.教师范写同步练习。

“江”字,左部提的起笔对正第二点的起笔。右部上横起笔轻,竖稍向左斜,下横较长。书写。

“言字旁”横要短,提不能太平,要斜。

3.学生描红两个。(描红的时候要注意每一笔从哪儿起笔,到哪儿收笔。)

4.学生练习一个。

三、指导写毛笔练习部分

1.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础,但是学会观察是写好字的关键。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2.引导观察:同学们仔细观察“区、周、国”包围与被包围部件的密切关系。

3.学生描红,感悟运笔过程。

4.临写一个,要仔细观察每一笔写在米字格的什么位置。看得清,记得牢,才能写得好。

教师巡视,及时评价。

5.再临写一个。针对存在问题,再指导。

6.展示写得好的。及时表扬鼓励学生。

板书:毛笔字展示

第四课偏旁(4)

教学内容:双人旁、食字旁、反犬旁毛笔字练习

教学目的:

1.掌握毛笔双人旁、食字旁、反犬旁的写法。

2.写好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掌握带有这些偏旁字的书写规律。

3. 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带有双人旁、食字旁、反犬旁字的书写规律,并写好例字“德、饭、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带有双人旁、食字旁、反犬旁这些部首字的写法。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读帖。

1.打开训练册,仔细观察双人旁、食字旁、反犬旁部首的写法,想想怎样书写更漂亮。

2.交流这些部首的写法。

“彳”比“亻”多了一撇,第一撇短而重,第二撇稍轻、舒展一些,走向基本平行。下撇顶上撇腰部起笔,垂露竖短而直。右边第一横较短,起笔低于左边,第二横较长,起笔在左边第二撇的空隙处,最后一笔竖钩起笔在长横的中间偏右处,钩不要写得太大,这样左右呈相向之势,整个字左高右低。

食字旁:斜撇较长,以向左取势,横钩在斜撇的中上部起笔,横不宜长,竖提起笔对应横画左部,提画出锋不宜过长。

反犬旁:第一笔撇起步较重,弯钩起笔取横势,在穿过上撇的中间相交点后下行,竖钩处驻笔调锋挑出。

3.拿起毛笔,检查坐姿及正确的握笔姿势,把这个部首认真临摹

六遍。

(二)例子指导

1.师生交流注意点。

饮,左右结构。注意左右两边角字头的变化和取势以及笔画的穿插避让,同时要注意底线要保持水平,使重心平稳。

徐,书写时要调整平衡,避免出现重心偏离的现象。

反犬旁的字反犬旁上撇要短,与弯钩相交,下撇稍长,与弯钩相接。

2.教师范写“德”,并指导写法。

3.学生描红一遍。

4.反馈。展示1—2个学的字,根据书写要点,师生共同评议。

5.学生再次练习临摹。

6.出示“得、徐”,学生练习。

7.学生练习临帖书写“徐、饭、饮、饼、狼、狗、猪”。

(四)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双人旁、食字旁、反犬旁的写法,并学会了带有这些部首字的写法。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根据书写要点完成今天的课堂作业。

三、作业。

1.练习写带有双人旁、食字旁、反犬旁的字。

2.自学文化常识:欧体楷书简介。

第五课偏旁(5)

教学内容:弓字旁、马字旁、虫字旁毛笔字练习

教学目的:

1.掌握毛笔弓字旁、马字旁、虫字旁的写法。

2.写好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掌握带有这些偏旁字的书写规律。

3. 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带有弓字旁、马字旁、虫字旁字的书写规律,并写好例字“张、验、蛀”。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带有弓字旁、马字旁、虫字旁这些部首字的写法。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读帖。

1.指导学生读帖,观察三个部首的写法,说说弓字旁、马字旁、虫字旁的特点。

2.师强调书写要点:

弓字旁书写时要上横折短小、下横折钩较大,钩的位置略偏左,三横之间间距相等。

马字旁的上半部窄、下半部宽,书写时钩的位置要在两个竖画之间,并向左上方出锋。

虫字旁:左旁形长,横变提。

3.拿起毛笔,检查坐姿及正确的握笔姿势,把这个部首认真临摹六遍。

(二)例子指导

1.师生交流注意点。

“强”字在横折钩的折处顿笔再调锋写,注意了上下同高,把横折钩的第三横写短一些,与钩连成一气。

“验”字的写法:右部第三笔横要短,最后一横要长。

“虾”头脚都不齐,左高右低,左右大小相等。

2.教师范写“张”,并指导写法。

3.学生临摹一遍。

4.反馈。展示1—2个学的字,根据书写要点,师生共同评议。

5.学生再次练习临摹。

6.出示“弹、驱”,学生练习。

7.学生练习临帖书写“驶、蛇、蛀”。

(四)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弓字旁、马字旁、虫字旁的写法,并学会了带有这些部首字的写法。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根据书写要点完成今天的课堂作业。

三、作业。

练习写带有弓字旁、马字旁、虫字旁的字。

第六课偏旁(6)

教学内容:车子旁、王字旁、提土旁毛笔字练习

教学目的:

1.掌握毛笔车子旁、王字旁、提土旁的写法。

2.写好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掌握带有这些偏旁字的书写规律。

3.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带有车子旁、王字旁、提土旁的书写规律,并写好例字“辆、珍、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带有车子旁、王字旁、提土旁这些部首字的写法。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读帖。

1.指导学生读帖,观察三个部首的写法,说说车子旁、王字旁、提土旁的特点。

2.师强调书写要点:

车子旁:上横略短,下横变提,字形窄长。

王字旁:王字做左偏旁时,两横要写得稍短一些,竖居中,最后一笔提要注意与下一笔画的呼应。同时要注意横画间的布白。

“土”字上窄下宽,呈三角形。第一笔短横应在横中线上起笔,两端不出内宫,第二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写得挺拔,第三笔是长横,起笔和收笔都略出内宫。在书写时不仅要注意横的长短,还要注意左右对称,不可偏侧于一边。

提土旁:短横要有一定的倾斜度,竖居横画中间,提要挺直有力。

3.拿起毛笔,检查坐姿及正确的握笔姿势,把这个部首认真临摹。

(二)例子指导

1.师生交流注意点。

在左边如“轮”底“横”改为“提”形态窄长。

理,左窄右宽。注意右部上面的日呈倒梯形状。

场,左窄右宽。注意右边横折折折钩的形状。

轮,左窄右宽。注意右侧“撇”的长短和“竖弯钩”的落笔。

2.教师范写“辆”,并指导写法。

3.学生临摹一遍。

4.反馈。展示1—2个学的字,根据书写要点,师生共同评议。

5.学生再次练习临摹。

6.出示“珍、地”,学生练习。

7.学生练习临帖书写“转、珠、坡”。

(四)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车子旁、王字旁、提土旁的写法,并学会了带有这些部首字的写法。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根据书写要点完成今天的课堂作业。

三、作业。

练习写带有车子旁、王字旁、提土旁的字。

第七课偏旁(7)

教学内容:建字底、句子框、山字框毛笔字练习

教学目的:

1.掌握毛笔建字底、句子框、山字框的写法。

2.写好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掌握带有这些偏旁字的书写规律。

3.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带有建字底、句子框、山字框的书写规律,并写好例字“建、匀、凶”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带有建字底、句子框、山字框这些部首字的写法。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读帖。

1.指导学生读帖,观察三个部首的写法,说说建字底、句子框、山字框的特点。

2.师强调书写要点:

“建字底”的捺画比走之儿的捺画斜一点,横折折撇的撇也要流畅,但要长些。

“句子框”:短撇藏锋斜出,横折钩起笔在短撇上半部,钩画应果敢有力,饱满圆润。整体偏长。

山字框:两竖相向,左低右高。右竖稍向内包围,上开下合,下横略带拱势。

3.拿起毛笔,检查坐姿及正确的握笔姿势,把这个部首认真临摹。

(二)例子指导

1.师生交流注意点。

带有建字底的字在笔顺上也要先写里面,再写外面。

半包围结构的字一部分被另一部分偏旁包住,被包围的部分尽量收缩,部首部分应该写大一些,尽量将另一部分包住。

“凶”,三面包围结构,撇、点交叉收紧。

2.教师范写“廷”,并指导写法。

3.学生临摹一遍。

4.反馈。展示1—2个学的字,根据书写要点,师生共同评议。

5.学生再次练习临摹。

6.出示“包、齿”,学生练习。

7.学生练习临帖书写“延、旬、函”。

(四)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建字底、句子框、山字框的写法,并学会了带有这些部首字的写法。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根据书写要点完成今天的课堂作业。

三、作业。

练习写带有建字底、句子框、山字框的字。

第八课偏旁(8)

教学内容:春字头、虎字头、日子头毛笔字练习

教学目的:

1.掌握毛笔春字头、虎字头、日子头的写法。

2.写好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掌握带有这些偏旁字的书写规律。

3.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带有春字头、虎字头、日子头的书写规律,并写好例字“春、虎、星”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双姿。

1.坐姿:头正、身平、足平。

2.握笔的姿势:学生执笔,老师巡视检查。

3.我们将学习带有春字头、虎字头、日子头这些部首字的写法。

二、学习字头的写法。

1.什么是字头:上下结构的字的上半部分部首。

2.字头的写法:

(1)学生读贴后说说:写字头时应该注意什么?

(字头应该写在田字格的上部中间位置,使笔画左右相称。)

三、读帖。

1.指导学生读帖,观察三个部首的写法,说说春字头、虎字头、日子头的特点。

2.师强调书写要点:

“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春字头的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三”字。

虎字头:上竖正短,居中,横钩长短适中,撇画舒展,上竖和竖弯钩在中竖线上。

“日”作字头时,要写的扁一些,两边竖画向内收,呈上大下小的形状。

3.拿起毛笔,检查坐姿及正确的握笔姿势,把这个部首认真临摹。

(二)例子指导

1.师生交流注意点。

“春”三横长短不一。

“虎”字,属半包围结构,要防止出现左重右轻,所以书写时,撇不要过重、过长,二是其他部件要写得左轻右重。

“晨”,上下结构,“日”整体扁宽。

2.教师范写“泰”,并指导写法。

3.学生临摹一遍。

4.反馈。展示1—2个学的字,根据书写要点,师生共同评议。

5.学生再次练习临摹。

6.出示“虚、星”,学生练习。

7.学生练习临帖书写“奉、虑、最”。

(四)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春字头、虎字头、日子头的写法,并学会了带有这些部首字的写法。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根据书写要点完成今天的课堂作业。

三、作业。

1.练习写带有春字头、虎字头、日子头的字。

2.自学书法文化常识(6)

第九课综合练习(1)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字形,并能领悟例字特点和规律。

2.培养写字的兴趣和欣赏字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在规范的书写的同时,把汉字写美,并能领悟其特点和规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双姿。

1.坐姿:头正、身平、足平。

2.握笔的姿势:学生执笔,老师巡视检查。

3.我们将进行毛笔字综合练习

二、读帖。

1.指导学生读帖,观察例字特点怎样写才好看。

2.师强调书写要点:

“宫”字为正方形结构,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的部分宽,宝盖头的横钩要长,下面的部分窄.

上下结构上下对正、上宽下窄、横画间距离相等

冥,秃宝盖约占整个字的四分之一。书写时横画间布白要均匀,横略长于秃宝盖的宽度。

3.学生观察,汇报书写时注意的方面。

一个字写得美观、端正,不仅要将笔画写得整齐平正,而且笔画的分配要匀称。

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适当。

汉字不仅要各部分比例适当,还要做到重心平稳才美观。

4.教师范写“宫、用、谢、馆”,并指导写法。

3.学生临摹一遍。

4.反馈。

5.学生再次练习临摹。

6.出示“湖、往”,学生练习。

7.学生练习临帖书写“湖、狸、围、窜”。

三、作文展评。

1.同桌互评,将结构最好、整体最美的汉字记号,比一比,谁写得好。

2.四人小组展评。

3.交流感受。

四、布置作业

继续进行毛笔字练习。

第十课综合练习(2)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1.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本文文体特征,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3.理解本文作者执着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贯穿全文,带动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意。 2.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常常听到同学们抱怨“学习好累啊”“作业好多啊”“度日如年啊”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你心里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我们的学习真的很苦吗?我们看看古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学习的?以怎样的态度学习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明初散文家。明太祖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当世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2.知识链接 “序”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3.检查预习 (1)重难字 嗜学(shì) 砚冰(yàn) 弗(fú) 怠(dài)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作者:吴卫兵 推荐【教材解析】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书信形式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美文。它以清丽的文字,明快的节奏,错落的韵致,隽永的意境成为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历久不衰。作为教材来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读懂它,品味文章佳处,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学情分析】 [ 对富春江山水的陌生,可能会减弱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致。然而文章优美的语言会第一时间打动学生,我们不妨从朗读、品味语言下手。对于文章的难点“鸢飞戾天”两句的理解,以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恐怕是勉为其难。我们不必刻意求深,求透,有所感悟即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 3.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志趣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学生对富春江山水可能是陌生的,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课前不妨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富春江的介绍,得到初步的认识,并用一两句话概括其山水特点。教师也可利用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引入课文的学习。 示例一: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脸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如: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轼)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 这些都是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骄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示例二: 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又有多少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之士,为了躲避世俗社会,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板题)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许人也(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作者简介) 示例三: 大屏幕出示富春江山水图片。 -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中国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山绕水生。为旅游风光中少见。来这里旅游,既可登山揽胜,

1.《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一、文本分析: 本文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君则的一篇赠别之序,主要讲述了自己年轻时艰苦学习的经历,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有所成就。作者现身说法,娓娓道来,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古代论学励志散文的名篇佳作。 文章以叙事起笔,讲述作者自己“嗜学”的故事。文章分两个层次叙述“嗜学”的情形:幼时读书之难和成年后求教之难。在写求学之难时,先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再写物质条件的匮乏,吃粗糙食物,穿破烂衣服,写出了求学的“勤且艰”。内心的充实、意志的坚强,让作者忘记了生活的艰苦,让他专注于学习,终于有所成就。接着,作者从回忆转到现实,写当今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生活衣食无忧,书籍应有尽有,老师近在左右,比起作者当年求学的艰苦来,不可同日而语。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如果还是“业有不精、德有不成”,如果不是天资太差,那多半是学习不够刻苦专心了。行文至此,终于托出了“劝学”的主旨。 全文叙事雍容,议论闲雅,多用对比手法说明道理,语言质朴,词气畅和,值得中学生阅读鉴赏。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所有课文均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作者现身说法,叙述自己求学的经历,这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话题。作者在艰难的学习条件下,却沉浸于学习之乐中,他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一定

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业精于勤,学成于专,要想学有所成,需吃苦耐劳、专心致志的道理,无形中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有认识,有反思。本文的语言质朴,词气畅和,娓娓道来,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作为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文言基础,在教学中,反复诵读,自然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对于“劝学”的主旨,业精于勤,学成于专,这样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教育意义。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思想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能够借助课下注释、文言文工具书及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二)通过抓住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结构层次,体会本文“劝学”的主旨。 (三)通过文中宋濂、马生、诸生的人物对比,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运用。 四、教学难点: 通过文中宋濂、马生、诸生的人物对比,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运用。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文言文作业本上四行对译(抄写一行原文,空三行,结合课下注释,完成重点词语的解释对应标注,课上再行补充其它字词解释及相关译文),完成本课的预习作业。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优质教案

语文园地五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理解表示时间的词语的意思,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草字头和木字旁的表意作用。 3.读准带有n、l、s、sh、z、zh的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又到了去语文园地玩耍的时间了,你们准备好 了吗?(板书:语文园地五) 二、识字加油站 (一)识字加油站(出示课件2) 1.读一读。 多种形式读,认读四组词语。 指名读,注意读准:平舌音“昨”,翘舌音“这”, 前鼻音“晚、年、今”。 2. 记一记。 出示五个生字,识记生字。 3.想一想。 这些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 这4组词语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只是表示的 时间长短不同。第一组是一天的三个时间段,第二 组是按天来说的,第三组是按照月来说的,第四组 是按照年来说的。 4.这些词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左右,一天分 为上午、中午、下午。 (板书:时间的词语:一年

12月,一个月30天,一天分为上午、中午、下午) (二)我的发现(出示课件3) 1.读一读这八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每组汉字都是由相同的偏旁组成的,第一组是 草字头,和花草有关;第二组是木字旁的字,都和 树木有关。(板书:草字头,和花草有关 木字旁, 和树木有关) 2.你还知道哪些偏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鹅、鸡 口字旁的字:吗、呀、啊 三点水的字:河、江、泪 (三)字词句运用(出示课件4) 1.拼一拼,读一读。 注意重点读准平舌音“三”,翘舌音“山、纸”, 鼻音“男、你”,边音“里、蓝”。尤其注意区分“三” 与“山”,“男”与“蓝”的读音。(板书:平舌音 翘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

2018年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之《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心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诗文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忆、萧、梧”五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诗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重难点、关键: 1. 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 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具准备: 课文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 1. 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 2. “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 (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二是为了有一个轻松的开始,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 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 2. 齐读题目。 3. 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感知文章大意。 2、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3、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4、能力方面:深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结构美,获得美的享受。 重点难点: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结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谁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谁就会醉于山水。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的风景区?(学生回答)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谈感受) 富春江的景色真美啊。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就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题目中“与”是“给”的意思。“书”是“书信”。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二、赏读 1、仿例读: 教师引入:先请同学们听配乐示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听清句子的停顿。听完请同学们仿照示读放声自由朗读。(配乐示读)(仿例朗读)见(xiàn)日 2、美读: 教师引入:本文是一篇美文,朗读时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美的意境。一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吐字清晰,音韵和谐。要注意停顿,节奏要随情随景而易。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这样,才能读其文,感其美,会其情。(美读。可配乐进行)(读后学生互评)。 (1)理清课文结构---结构美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 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为什么? 讨论:找找看,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水平稍差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请2~3个学生(水平较好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利用板书上的关键词句,教师注意肯定、补充) 小结: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板书,顺水推舟,明确── 总──分异水奇山 (2)研读课文,体会意境──意境美 第二段写“异水”。作者是如何抓住“异”来写水的? 提示: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写江水之急,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

送东阳马生序(精品获奖公开课教案)

11送东阳马生序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及文体特征。 2.反复朗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3.感知作者求学的艰辛和勤奋,学习作者的求学精神。 一、导入新课 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翻开历史画卷,不少仁人志士以勤奋为基石铺就成功之路:苏秦以铁锥刺股,发愤不已;路温舒取水中蒲叶,抄录《尚书》;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且行且读;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苦学不辍;祖逖呕心沥血,夜半闻鸡起舞;周恩来披肝沥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千百年来,众多的光辉形象一直在用他们自身的行为劝勉我们要努力学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宋濂的读书求学之路。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著有《宋学士全集》。 背景资料:洪武十一年(1378年),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作品资料: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鼓励之辞。 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1.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结合注释,反复朗读,尝试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文意。 3.小组内同学合作,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目标导学三: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1.宋濂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明确:(1)家贫,少年得书之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2)成年从师叩问的艰难:趋百里外,从师叩问。(3)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弄清文中文言词语的含义,提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 3.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培养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本文的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大屏幕出示富春江图片,教师做下面的介绍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中国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山绕水生。为旅游风光中少见。来这里旅游,既可登山揽胜,又可泛舟荡游。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就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文体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华丽、声律和谐、词句整齐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题目中的“书”指信。 2.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三、示范朗读课文,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语言美。 1.听读课文,学生看画面及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戾天鸢飞经纶横柯 2.指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注意他朗读的节奏、重音、停顿。听读完后给

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培养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以记叙为主,适当加以议论和间以形象描写的方法。 3.学习用对比来表现中心内容的手法。 4.理解作者现身说法的用意——勉励学生刻苦学习。 【教学重、难点】 1.倒装句和省略句。 2.用对比来表现中心内容的手法。 3.掌握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朗读——品读——美读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新课导入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板书课题) 二、组织学生活动 1.听录音或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与停顿。 2.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揣摩停顿、语速、语调,感知文章内容。 3.举行朗读比赛、学生评价、师评价。(学生同桌朗读,把握好停顿、语速和语调。再让多名学生朗读,师生评价、指导。) 4.全班齐读。 三、整体感知 1.字音 罔(wǎng) 贻(yí) 有奇(yòu jī)黍(shǔ) 轩敞(xuānchǎng) 箬蓬(ruò péng) 糁(sǎn) 髯(rán) 褶(zhě) 髻(jì) 篆(zhuàn) 2.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1.写作背景。 明洪武年间,宋濂官至翰林学士,洪武十年(1377)辞官。第二年,宋濂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太祖朱元璋。其时,在国子监读书的东阳人马君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前来拜访,宋濂就写了这篇文章赠送给他。 3.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一带)人。明朝文学家,幼年酷爱学习,家贫无书,常问藏书家借抄,天寒手僵,仍坚持不懈,由此得遍观群书,学识渊博。元末,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不受。后与刘基等同受

部编版一下语文园地五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一下语文园地五公开课教案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辨析两组同音字,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 2.进一步巩固用音序法查字法查字典的知识,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3.正确朗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体会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哆啦A梦,送礼物。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大家的老朋友——哆啦A梦,哆啦A 梦想带大家打开任意门出去旅行。在打开任意门之前,看,门上有四个字?这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记得是在哪里认识他们的? 恭喜大家,现在哆啦A梦的任意门打开了,欢迎大家来到第一站同音国。这个国家呀到处都是同音字宝宝。 二、辨析同音字 出示几组同音字

4、课件投影学生答案。指导学生书写规范。 5、拓展两组同音字。 荷河半伴指名认读。 ()里的()花都开了。 不到()天,妞妞在学校里就认识了许多小伙()。 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师总结:同学们脑筋动得很快,现在我们知道了辨析同音字,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根据汉字的意思来正确区分。 三、巩固音序查字法 师:我们这一站的旅行结束了,下面哆啦A梦的任意门又要带我们去第二站——字典国了。 1、出示“语文园地三”中学习的《音序查字法口诀》,生齐读,师:(字典国里的人啊都特别擅长查字典,所以在开门之前,需要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音序查字法口诀) 并指名生说说音序查字法的几个步骤。(有谁想起来查字法的步骤了吗?和大家说一说。) 2、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投影带领学生复习:出示溪、查找这个 字。第一步:找汉字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X;第二步:在字母栏下找到相关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面;第三步:翻到字典正文的这一面,依次寻找,就能找到这个汉字。 3、根据以上方法,生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里查到“解、准、楼、 伯”四个字,进行查字小能手比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叶绍翁《夜书所见》优秀教案(附板书)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叶绍翁《夜书所见》优秀 教案(附板书) 第一课时:学习《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杜牧的关于秋天的诗,同学们还记不记得? 全班背诵杜牧的《山行》(注意“行”的读音) 2.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也是一首与秋天有关的诗,请同学们打开书。 板书课题:夜书所见

二、新授 (一)了解作者及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查有关叶绍翁的资料,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跟大叫说一下? 3.解诗题 提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书”是“书写”的意思,“夜书所见”是指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古诗,正音。(教师相机教授多音字“挑”。) 3.全班齐读。 (三)再读古诗 1.请同学们快速的读古诗,用笔把诗中描写的景物、事物及人物勾画下来。 2.指名回答,板书。 梧叶 江秋风 儿童促织

篱落灯 3.将诗中意象进行归纳。 4.理解“注释” a.同学们仔细看古诗,除了文字,你还看到什么? 诗中的①②③④与下面注释中的①②③④是相对应的,注释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用的。 b.学生利用注释解释诗中词语。 (四)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人感情 1.全班朗读第一句古诗 “萧萧”指风声,“梧叶”是梧桐树的树叶。萧萧的秋风把梧桐树的树叶吹落了,给人送来了一种寒冷的感觉。 2.全班朗读第二句古诗 a.这里的“客”指的是谁? b.为什么诗人要成自己是“客”?(远离他乡,孤身在外,就像在他乡作客一样) 江上的秋风让叶绍翁觉得格外的寒冷,孤身在外的他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亲人。 3.前两句诗中诗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思念家乡,心情愁闷孤独。) 4.全班朗读第三、四句古诗

初中语文_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感知文章大意。 2.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3.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厌弃名利”的情怀,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深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获得美的享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文本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古以来,妙山趣水引发了文人墨客无限的情思,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传世之作。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与他共赏山水。(板书课题)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下面,我们就通过诵读涵泳来全面感受这三美的和谐统一。 二、初读,感受文本之美 1.听读 要求:认真聆听范读,注意字音、重读、停顿。 2.仿读 要求:同学们模仿范读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确定语速。提示:应读慢一些,慢一些才能读出文言的味道,慢一些才能品味出文中的意境。 3.指导读 ①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根据对文中内容的初步理解,“甚箭”“若奔”是此时此景的特点,其中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②注意节拍。文章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朗读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兼以六言,如“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本文句

式整齐、音韵和谐,要读出跌宕舒婉的韵致来。 4.指名读,把握重音、节奏。通过朗读,我们似乎徜徉在那既秀丽又壮美的景色中。下面,我们就进一步学习。 三、品读,赏析文本之美 (一)赏意境之美 1.思考 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景致的特征?为什么?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奇”“异”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2.讨论 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奇”和“异”的? 示例: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这句中的“烟”,并非日常生活中的烟火,而是指薄而淡的雾。正是在这薄而淡的雾气笼罩下,远山与天的颜色才是统一的,这样就给人一种天宇之间一片澄澈明净的感觉,构成一种极静的意境。 (参考范例从字、修辞等角度进行赏析。)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3.交流 学生根据要求交流学习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成总结、板书。 (参考: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见底”,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水流清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可以看见鱼儿在往来嬉戏,甚至连细小的石子也历历在目,从侧面烘托了江水的明净和清澈。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写江水之急,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写“奇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以至于“千百成峰”,层峦叠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你听到的是欢快的声音,它们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然晴空万里,山中却

送东阳马生序 优秀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主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古代劝学名言导入。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二、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1.介绍作者。 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教师适当补充。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 1.教师播放朗读带,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续现象为标准。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 (1) 指名学生朗读第1段,然后要求学生圈注本段中自己难以把握的字词。

语文园地五(人教部编版)

课题:语文园地五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 2.通过看图、感悟、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经典诗文。 3.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两种不同写法。 【教学重点】 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两种不同写法。积累古诗,词语。 【教学难点】 读《刻舟求剑》的故事,学会根据图片讲述故事,懂得做事要实事求是,要有主见。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 2.写铅笔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两种不同写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五) 二、学用结合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课件出示3) 山()锋爱()幕吵()饭 蜜()峰扫()慕抄()闹 刀()蜂开()墓炒()写 1.读一读,注意“锋、蜂”是后鼻音,“扫”是平舌音,“抄、炒”是翘 舌音。本题中所选的9个汉字,第一、二组里的3个汉字读音完全相同,带有 “夆”字的汉字,大多读“feng”,带有“莫”的汉字有些读“mu”等,第三

组,带有“少”字的汉字,韵母往往是“ao ”。 2.理解字词的意思。 “蜜”虫字旁,是一种昆虫,所以,应该“蜜一蜂”,“锋”是金字旁,与金属有关,所以和“刀”相连。“幕”字是巾字旁,与布有关,所以应该是“开幕”,“墓”就是墓地,联系生活,应该是“扫墓”。做饭需要火,所以是“炒一饭”,写字需要手,所以是“抄写”。 3.看一看: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字形, 词填空。 4.填一填:选择正确的字填入括号中。 5.我还知道: 具有相同部件的生字,还有很多,比如:(课件出示4) “披”和“坡”以是“土”字旁。 “柏”和“伯”,“柏树”是指一种树,所以是“木”字旁;的人,所以是单人旁。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提示:这些词语都和说话有关的词语,可以抓住数词来猜测词语的意思。(板书:和说话有关的成语) (课件出示5) 不言不语 只言片语 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 少言寡语 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1)读一读:自己自由读一读。 (2 (3“不言不语”中两个“不”,意思是不说话。 “只言片语”中有“只、片”是少的意思,就是很少的话。 “千言万语”中有“千、万”,很多,意思是说的话很多。 “豪言壮语”意思是说气魄很大的话。 “少言寡语”中“少、寡”,很少,意思是说话不多。 “自言自语”中“自、自”就是自己给自己说话。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内乡县马山二中杨志稳 “三维”目标 1、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2、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 学情预测 1、重点:①学习积累文言实词“序”“致”“质”等与虚词“以”“诸”等。②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赠序,通过写自己年轻时期读书的艰苦,劝人利用便利的条件,虚心求教,认真读书。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诵读全文,利用工具书查释、翻译、理解,互助学习,掌握一些实词和虚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种勤奋善学的精神。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模式“学、导、练”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初读——译读——导读——练读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题解——初读——译读课文一、二段 布置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 2、借助工具书,读准文中字词,了解大意。 一、故事导入 教师讲一则古人悬梁刺股刻苦勤奋学习的故事导入。其实古代还有许多这样勤奋读书的人和事,你还知道哪些呢?引导学生从记忆中搜索相关故事 (王羲之刻苦勤奋的故事;囊萤映雪;程门立雪;凿壁偷光…)古代的宋濂也是这样一个勤奋好读书的人,而且还是个善于劝学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学生交流作者作品相关资料 教师适当补充: 1、介绍作者:(投影出示)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语文园地五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区别比较三组既是形近字又是音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 2.引导学生积累词语,了解用不同的词语可以表现出说话的不同方式。 3.通过学习例句,懂得并初步掌握用修饰的词语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4.正确、美观地书写“观、忙、呼、如”四个字,了解并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5.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6.通过阅读小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伊索寓言》的趣味和魅力,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通过学习例句,懂得并初步掌握用修饰的词语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2.正确、美观地书写“观、忙、呼、如”四个字,了解并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难点: 1.在区别比较三组既是形近字又是音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 2.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1.教学PPT。(教师) 2.读读《伊索寓言》。(学生) 教学过程:个性备课:

第1课时(总电教第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在我们的汉字王国里,有一些字兄弟挺多,它们有的长得差不多,我们叫它们“形近字”;有的读音差不多,我们叫它们“音近字”;还有一些字干脆读音都一样,我们叫它们“同音字”。它们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麻烦,让小朋友们经常认错。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些这样的新朋友,看谁有好办法把它们认出来。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所以上课伊始,老师创设了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融入到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2.情境活动,合作探究。 (1)师:看,我把一些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兄弟给大家请来了,你们来打个招呼吧! (2)出示拼音fēng、mù、chāo、chǎo。 (3)指名读拼音,读准后鼻音fēng。 (4)出示相对应的生字:锋、峰、蜂;幕、墓、慕;吵、抄、炒。 (5)借助拼音,把字读正确。 (6)指名学生领读、齐读。 (7)师:这些汉字真的容易让人看花眼,你有什么好主意或好办法去记一记、连一连呢?(出示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小组讨论交流。 (8)指导交流、师生评议。 (可以根据这些字的部首,想想它的意思,就能明白了。) 预设: 锋峰蜂

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

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 教学要点 1、利用录音手段,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文中“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了解作者的生平与创作,介绍骈体文的基本特点。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程序: 1、板书:吴均的《山中杂诗》,注明“选自初二语文课本”。 内容:《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 (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 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 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

《与朱元思书》 二、解读课文 一读:明确读音和句读欣赏: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导引:了解学生是否有还不明白的读音、句读?(学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板书备用))朗读:学生全文朗读。(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那种“劲”。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导引: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 讨论:在学生发问时,视情况作分别处理: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涉及下列板书中的重点词句,板书待用,同时依然互答解决;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 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送东阳马生序》公开课教案一

《送东阳马生序》公开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熟练地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3、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同学发愤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翻译并背诵全文。 ( 2、学习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态度。 【课前准备】 1、扫除字词障碍。 2、熟读课文。 【课时布置】 两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翻译课文,朗读并背诵课文。 〖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 人到读书年龄,当入学从师,古来如此。如今更提倡终身学习,可见学习之重要。然而莘莘学子,读到头来,其结果却迥然有异。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者;有孜孜以求,高人一等者;有碌碌无为,鲜有所获者;有前功尽弃,不得善终者……究其原因,除却客观因素而外,恐怕是主观勤苦程度不同使然。因此前人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今天我们学习明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其中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教师板书课题) ! 二、正音正字 叩(kòu)问叱(chì)咄(duō)俟(sì)负箧(qiè)曳(yè)屣(xǐ)皲(jūn)裂媵(yìng)人以衾(qīn)拥覆皆被(pī)绮绣容臭(xiù)烨(yè)然缊(yùn)袍敝(bì)衣 强调同学读一读,最好当堂写一写,真正收到实效。 三、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四、解词析句 教师指导同学重点掌握难懂的实词(特别是古今意义发生变化的)和常用虚词的多种用

法。在理解上要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砚冰坚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援疑质理俟其欣悦四支僵劲不能动主人日再食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 2、解释下列文言语句: 手自笔录……弗之怠……余因得遍观群书。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援疑质理。 ] 卒获有所闻。 主人日再食,鲜肥滋味之享。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3、辨析各组虚词的意义 无从致书以观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走送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门人弟子填其室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 * 五、翻译课文 在基本弄懂词句的基础上,组织同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逐句翻译、理解课文,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订正。 六、朗读背诵 要求同学大声地诵读,切实做到:眼到,心到,口到,眼看字,心明义,口发声。 七、作业 $ 1、背诵课文。 2、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公开课教案〗 》 一、检查作业 视同学不同情况,做针对性检查。 二、整体感知 让同学对照读课文,考虑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