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探析

合集下载

山东省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探析

山东省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探析

山东省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探析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也是食用菌的主产区之一。

山东省食用菌种植面积广阔,产量丰富,然而在食用菌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菌渣。

菌渣是指在食用菌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残渣,包括菌丝、根底、残渣等。

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处理食用菌菌渣,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山东省食用菌菌渣的资源化利用进行探析,希望可以为实现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提供一些启示。

一、山东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食用菌资源和产业基础。

目前,山东省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万亩以上,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占据了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25%左右,在全国食用菌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食用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菌渣也越来越多,这给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目前,山东省的食用菌菌渣主要以堆肥处理或直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而且由于菌渣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使得它们很难被直接利用,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针对这一问题,山东省一些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始研究食用菌菌渣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1. 生物质能利用食用菌菌渣主要是由植物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可以进行生物质能利用。

通过特殊的生物转化技术,可以将菌渣转化为生物质能源,比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燃料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能有效地解决菌渣的资源化利用问题。

2. 饲料添加剂食用菌菌渣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很高,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进行利用。

通过科学配比,可以将菌渣加工成适合畜禽食用的饲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菌渣的营养成分,还可以节约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3. 菌丝资源化利用将菌渣中的菌丝提取出来,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有机肥料生产等。

菌丝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团聚性,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现状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现状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全国食用菌菌渣产量巨大。

对于大量的食用菌废料,如果处理不当将污染环境,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还有碍食用菌产业的顺利发展。

因此,如何环保有效地利用食用菌菌渣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从食用菌菌渣的营养成分及价值着手,对其研究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的食用菌菌渣利用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1食用菌菌渣的研究1.1食用菌菌渣的主要成分食用菌菌渣是指栽培各种菌类以后剩余的废料。

主要基质有棉籽壳、木屑、玉米芯及各种农作物秸秆。

这些基质经过发酵,粗纤维素、木质素均不同程度降解,可转化成多种营养成分,可作为饲料利用[1]。

1.2食用菌菌渣的营养价值食用菌采收后,大量的菌丝体和有益菌留在菌包中,经过酶的分解作用,可将作物秸秆、木屑、豆秸等中的蛋白质、纤维素分解。

几种菌渣的主要营养成分见附表[2,3]。

据测定[4],每0.5kg菇渣中含钙10.86g、磷3.6g、钾4.04g、钠8.7g、铜0.0049g、镁1.58g、铁0.69g、锌0.06g、锰0.0774g。

营养含量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2食用菌菌渣的利用现状目前,国内外对废菌糠的处理除了丢弃与焚烧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现状杨成梅何晔(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农业局济宁277600)摘要:对食用菌栽培肥料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进行综述,并对菌渣的再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修复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利用;前景2.3生产试验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247.7kg/hm2,比对照紫花油豆增产13.4%。

适应性、稳定性、丰产性好。

3栽培技术要点长架豆1号适合吉林省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3.1播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3.2密度株距30~35cm,行距60~70cm,每穴播种3粒,保苗2棵。

定植密度:露地每公顷45000株左右,大棚每公顷40000株左右。

3.3播种每亩播种量约为5kg。

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技术

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技术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2期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技术刘爱红(菏泽市农业农村局,山东菏泽 274000)摘要:食用菌菌渣是用秸秆、木屑等原料培养出的食用菌剩余物,也称菌糠、栽培肥料。

某食用菌研究所预测,2020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将达到4 000万t,食用菌菌渣将超过1 000万t。

就现阶段食用菌菌渣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对菌渣循环利用技术、资源转换技术、原料提取技术进行分析,讲解菌渣综合利用技术在二次栽培、动物、土壤、能源中的利用情况。

关键词:食用菌;菌糠;循环利用0 引言作为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于一体的绿色食品,食用菌在我国发展迅速,食用菌栽培后的培养基剩余物剩余量相当之大,依照传统方式进行丢弃或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1 食用菌菌渣发展现状概述食用菌主要是指人工种植的菌类,一般印象中的蘑菇、木耳都是食用菌的一种,且特指人工种植,这是因为野生菌类生长地区没有严格限制,某些重金属含量超标,其产生的菌渣也无法使用。

菌渣由食用菌菌丝酶解,结构变为粗纤维的复合产物,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菌渣仍未综合利用,多是露天堆弃或是焚烧处理,食用菌菌渣发展前景良好,但发展现状还需改善。

通过综合利用技术的普及,转变食用菌菌渣的利用情况,提高生活品质,改善生态环境。

2 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技术概述2.1 循环利用技术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会产生的大量菌渣,如果随意抛弃或直接焚烧都会影响环境,并造成资源浪费。

不论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还是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来看,都应改善食用菌菌渣的利用方式。

使用循环再利用技术,以期提高菌渣的利用效率,解决菌渣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首先要了解食用菌菌渣的优点,才能明白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方向,其自身的化学组成与理化特性造就了可以再利用的特点[1]。

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将再利用技术实现,因为菌渣中含有的蛋白质、糖类等有益元素,便能清楚只要将食用菌菌渣进行科学技术的加工处理,就能循环利用。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作者:夏秀华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12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山东作为我国第一食用菌生产大省,食用菌利用技术已经成功植入商业,食用菌菌渣也逐渐引起商家的重视,研究发现食用菌菌渣也可以再次利用。

文章针对食用菌菌渣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做浅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研究;技术中图分类号:S56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3019食用菌菌渣是在培育食用菌后所剩余的废料,研究食用菌菌渣利用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生产价值,优化企业生产体系,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科学合理的利用食用菌菌渣可以很好的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的进步。

下面主要从食用菌菌渣的成分和营养价值方面做浅要分析。

1 食用菌菌渣的成分和营养价值分析食用菌菌渣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

由于地区不同,其生产食用菌的种类和培养料也不同,如山东则以棉籽壳、玉米芯、木屑、麦麸、玉米粉等为培养液主要配料,因此食用菌菌渣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碳、粗蛋白、有机化合物、菌丝体等成分,其食用菌菌渣若是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生态的破坏,相反将菌渣丰富的营养成分充分利用,则会为企业创造很大的价值。

2 食用菌菌渣利用的现状食用菌菌渣研究发现其主要用作农作物的化肥,其它食用菌或其再生产培养液的主要成分,蔬菜和花卉栽培的主要基质,燃料的一种,饲料添加剂等多方面用途。

2.1 食用菌再生产的配料利用食用菌菌渣在食用菌生产完后,大多数食用菌并没有将其培养液的营养充分吸收。

根据精密仪器测量,将缺少的营养成分查漏补缺,可以再次利用。

利用金针菇的培养,一般金针菇经出过2~3次后,其培养液会缺少水分,但其他营养成分未给金针菇吸收。

经研究,其含有丰富的水、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将25%棉籽壳加入到去菌渣中适于平菇栽培所需的营养成分。

还有利用平菇菌渣培育草菇、利用秀珍菇菌渣培育双孢蘑菇等。

食用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食用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食用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废弃物,如果这些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利用,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浪费资源。

因此,研究食用菌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食用菌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制作有机肥料食用菌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这些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堆肥或发酵等方式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中。

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减少土地退化。

二、制作饲料食用菌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可以作为动物饲料使用。

通过加工处理,将食用菌废弃物制成饲料,不仅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还可以减少饲料成本,节约饲料资源。

三、制作生物质燃料食用菌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等生物质组分,可以通过压缩、热解等方式制成生物质燃料。

生物质燃料不仅可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有效利用食用菌废弃物资源。

四、制作食品添加剂食用菌废弃物中含有多种多糖、多肽等活性成分,可以作为天然的食品添加剂使用。

通过提取和纯化等方式,将食用菌废弃物中的活性成分制成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总之,研究食用菌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推广食用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科技创新 点“草”成金——菌渣综合利用助推食用菌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科技创新  点“草”成金——菌渣综合利用助推食用菌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科技创新点“草”成金——菌渣综合利用助推食用菌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十二五”以来,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量、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已发展成为继粮、油、菜、果之后种植业中的第五大产业。

但是,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食用菌菌渣不断产生,未经处理的菌渣被乱堆乱放,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食用菌基质经菌丝降解后,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大幅下降,有机质、菌体蛋白、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活性物质含量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近年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资环所食用菌高效栽培团队科研人员依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食用菌创新团队两大创新平台对食用菌菌渣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在菌渣二次种菇、菌渣基质化、菌渣垫料养殖、菌渣饲料化、菌渣肥料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菌渣二次种菇研发了食用菌菌渣二次种菇技术,制定了食用菌菌渣再利用种菇的技术规程。

规范了菌渣预处理、菌渣简易发酵处理、栽培配方等关键技术。

根据不同菌渣种类营养成分构成,解决了不同菇种培养料的养分平衡和调控关键技术,以工厂化金针菇、真姬菇和杏鲍菇菌渣为原料开展了金福菇、猴头菇、平菇、榆黄菇、茶树菇、姬菇、鲍鱼菇、秀珍菇、鸡腿菇等栽培试验和示范,形成了适宜不同菇种的实用技术。

菌渣添加量可控制在40%~75%,与棉籽壳、玉米芯或木屑配合使用,相比常规栽培配方,原料成本降低15%~30%,产量可提高5%~30%,而且可缩短生产周期,提高食用菌子实体营养价值,综合效益明显高于常规栽培方法。

菌渣二次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二、菌渣基质化研发了食用菌菌渣栽培基质制备技术。

筛选获得7株菌渣基质化高效发酵菌株,建立了微生物菌种的优质快繁培养技术体系,细菌发酵液活菌数可达200亿/mL以上,芽孢数也达到了120~160亿/mL,复配得到2个菌渣腐熟菌剂,发酵周期缩短3~7天。

开发了菌渣快速发酵、工艺脱盐、农艺脱盐、组成优化、结构优化相结合的栽培基质生产技术,解决了菌渣含盐量过高的问题,形成了生菜、番茄、辣椒、黄瓜的菌渣栽培基质加工和应用技术。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而在食用菌类栽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菌渣、废菌棒等,具有良好的资源价值。

本文将探讨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一、菌渣的资源化利用菌渣是食用菌栽培中产生的主要废弃物之一,它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具备一定的肥料价值。

目前,对菌渣的资源化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

1. 菌渣堆肥技术将菌渣与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起来进行堆肥,可以通过合理调节菌渣与其他有机废弃物的比例,达到优化堆肥过程的目的。

通过菌渣堆肥技术,既可以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又可以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肥料。

2. 菌渣生物质燃烧技术将菌渣进行热解和燃烧,可以获取到热能和可再生能源。

菌渣生物质燃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3. 菌渣制备生物肥料技术利用生物转化技术将菌渣转化为有机肥料,不但充分利用了菌渣中的营养成分,还解决了菌渣处理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种技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废菌棒的资源化利用废菌棒是食用菌栽培完毕后产生的废弃物,主要由木屑和菌丝残留物组成。

废菌棒在利用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有一些技术可以实现其资源化利用。

1. 废菌棒制备饲料技术通过对废菌棒进行处理和改性,可以制备成为一种高蛋白、高纤维的饲料。

这种饲料不仅能够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还可以降低养殖业对传统饲料的依赖。

2. 废菌棒制备基质技术废菌棒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培养基质,用于其他农业生产中。

例如,可以将废菌棒与植物秸秆等材料混合,制成有机肥料或基质,用于蔬菜的生产。

三、挑战与展望在食用菌类栽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例如,废菌棒中的木屑难以分解,菌渣中可能含有一定的抗菌物质等。

因此,需要继续加强研究,改进技术,以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益。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食用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多措并举实现食用菌菌渣再利用

多措并举实现食用菌菌渣再利用

e 褐色液体,属老化菌种 ,不可购买。

注意巧使用 :如果菌种 培养时 间过 短或温度 过低 ,菌 丝未 长满全瓶或 菌

丝未长入木屑 内部的 ,应继续在适温下培育 ,然后再用于接种 。如果适龄菌种
购 回后一时不能接种 ,应存放 于清洁 、干燥 和光 线较 暗的室 内。接种前 ,严禁
三 是 农 民
主 动 收 集 、 收
一 举/ 措 并 。 查 菌 洱

优 新技术 、菌包标准 化生产 线建设 、菌 流入河 流和湖泊 的菌渣造 成水体富营 养
渣 等废物再利用等环节。 由于近几 年毛木耳 种植 效益较 好 ,

化 ,杂草 丛生 ,蚊蝇 增多 ,增 大疾病 传
染概率 ,给全县城 乡环境 和居 民安 全带

鱼 台 县 是 全 国 最 大 的毛 木 耳 生 产 县 加上项目的实施带动 和促进作 用 ,全县
之 一 ,毛木 耳栽培是该 县重要 的特色 农 毛木耳种植 面积和规 模迅速扩 大 ,废 弃 业产业 ,常年栽 培面积在4 2 0 0 万 平方米 菌渣的数量 也与 日俱 增。初步 统计全县 上 下。 同时 ,鱼台县于2 0 1 3 年承担 了由 每年 约产 生废 弃菌渣9 万余吨。大量 菌渣
助 果 菜产 业 项 目对 企 业 予 以扶 持 。
物再利 用 ,做到 了 “ 农 田 一秸秆 一食用
二是 大力宣传 、多措并举 。为充分 菌 一有 机 肥 一农 田 ” 的 良性 生 态 循 环 生 调 动广大 农 民主动收集 废弃菌 渣和废塑 产模 式 ,显著提 高食用 菌种植效 益 ,推
资源化再 利用加 工厂生 产有机肥 ,初见 县 已形成 从 事 废 弃 菌 渣 和废 塑料 袋 收 成效。具体做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探析
山东省是我国食用菌产业非常发达的地区,其产量和品种种类均在全国领先。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菌渣却一直是一个难题。

一方面,菌渣的大量堆放会浪费土地资源,如果不加以处理就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山东省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资源化利用菌渣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还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种常见的菌渣资源化利用方式是制作有机肥料。

菌渣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经过适当的处理,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有机肥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菌渣还可以通过发酵过程转化为动物饲料。

菌渣中的蛋白质和纤维素可以提供动物的营养需求,特别是对于禽畜来说,菌渣的使用可以提高其生长发育的速度和体重,降低养殖成本。

菌渣还可以进行生物能源的转化。

菌渣中富含的有机物质可以通过发酵和气化等方法转化为生物能源,如生物气体、生物燃料等。

这不仅可以减缓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菌渣的搬运和处理成本较高,需要相关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菌渣的含水率较高,容易导致发臭和传染病菌的滋生。

对菌渣的处理需要科学规范,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处理成本和环境污染风险。

山东省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意义。

通过制作有机肥料、动物饲料和生物能源等方式,可以减少菌渣的排放和对土地的占用,创造经济价值,保护环境。

加强对菌渣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对于山东省的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