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都嘟第二季》:对日本保持敬意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
虽然包括联合国在内,多方力量为了实现和平而努力,但效果有限。
为了和平,人类有多努力?近代各种看似相互对立的学说、理论,往往将战争描述成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解决大小政治矛盾、利益纷争的终极途径,如德国战略家克劳塞维茨(CarlVon Clausewitz)《战争论》(Vom Kriege)就说“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主张“暴力最大限度的使用”。
齐登道夫(Erich Ludendorff)等主张“总体战”(total war),认为应动员所有能够运用的资源,竭力摧毁对手参与战争的能力,为获得胜利可以不择手段。
正是这些思潮和实践,让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战祸连绵不绝,并在短时间内爆发了两次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世界大战。
也正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让各国开始凝聚起越来越强大的、谋求永远中止战争的“终极和平”共识。
在这一共识基础上,人们开始摸索五花八门的、建立永久和平的途径和机制。
约束性条约和由约束性条约确保的限制军备扩张机制。
最典型的是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自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PTBT)至2017年《禁止核武器条约》达到高峰的一系列军控、尤其核军控条约,国际社会希望通过条约和缔约国间相互平衡、制衡,达到约束军备规模、减少战争危险的目的。
权威性国际组织。
一战后期,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倡导建立“国联”,试图借国际联盟谋求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纷争,而建立在二战反法西斯联盟胜利基础上的联合国,则将“借助权威性国际组织约束全球战争”的实践贯彻到极致。
消灭战争策源地。
对于这一条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和实践:第一种以一战后期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为代表,主张“彻底消灭战争责任国的战争能力”,协约国正是在这一理论主导下,才会在一战结束后肢解奥匈帝国、差一点瓜分土耳其,并将德国逼入窘境;第二种即英国战略家富勒所谓“被打倒的敌人要亲手扶起来”的理论,认为只有通过主动参与战败者的战后重建,才能消弭仇恨和战争隐患,建立持久和平。
灰野敬二:我的传统就是我的血

灰野敬二:我的传统就是我的血杨波| 2016-01-21他称我的传统就是我的血,对一个个人来说,真是再难找出比这句更为不可一世的话了。
2015年,灰野63岁,银灰色的长发披肩,一字齐刘海。
他的皮肤非常白皙,近处看几乎半透明,这一点,在其常年戴墨镜及从上到下一身黑的衣装反衬下更为明显。
一进美术馆,我就闻到哪里泛着庙味儿,原来依例演出前,他已在场地里燃起香来。
显然他是一个非常注重形式感的艺术家,或者说,他已将生活中的所有阶段和部分都汇入其一体的艺术观中去。
器乐方面,他首先是一位吉他手,其次对敲击乐也很在行。
这次演出就是纯敲击乐表演。
美术馆大厅里,大概10米见方的场地里摆满了他从世界各地搜来的各式敲击乐器,从直径一米左右的大锣到可以握在手里晃动的铃乐,还有一些我第一次见到,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地域/民族乐器。
广东美术馆现场他不时敲敲这个,又不时敲敲那个——无论敲哪一个,其演奏皆毫无节奏可言,他更在乎器乐延音在空间里的位置和状态,并每每在某一延音有可能结为线性时毅然用另一声敲击将之打断。
这便是他在访问中解释为其音乐核心理念的,“一音、一音,一点、一点”的演奏方法。
所谓“Percussion Dance”的“Dance”,其实并不是具表演意义的舞蹈。
他手持乐器在场地游走、俯身,或跳起时敲之,这些看似舞蹈的动作造成音源(乐器)位置的改变和移动,并由之产生相应的声场变化。
如将一个刚刚拍响的铜钹猛然压向地面,音频就会骤然变低。
以及空间本身的形状和离观众远近等等,这些“舞蹈”的结果都会影响声音到达观众耳朵时的状态。
广东美术馆现场在我看来,这样的音乐的激进性不仅显现于对节奏(敲击乐的美学本质)的罔顾,更显现在对那些乐器被制造时所指向的“最好的声音”的反动。
而所谓最好的声音,无论在音色层面还是这些音色正统的结构组织层面,皆意味着正确的演奏方法。
在访问里灰野强调“以错误的方法来演奏”,便直接指向上述反动。
这里暗示出先锋音乐乃至一些先锋文艺,其对传统美学革命彻底性里的一处本质悖论。
《茶馆》读书心得通用十篇

《茶馆》读书心得通用十篇《茶馆》读书心得 1喜欢上茶馆源于《茶馆》。
现在,在我们眼皮底下,关于青春的文字早已泛滥成灾。
青春是一种奢侈品,所以过于浮华。
我们的心灵就在这样的喧嚣中慢慢老去,以背离我们理想中的方式老去。
过去,我总以为如鲁迅、朱自清、老舍这样的大文豪,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一种腐老的气息,就像雨天的潮湿感一样很容易让人产生淡淡的惆怅。
所以一直以来,自己都是在拜读那些浮华的青春文字。
这应该是一种错误。
因为老舍先生的《茶馆》正如一面斑驳的'墙,凄凉中旧旧的却都是温暖。
它让人或喜或悲,让人大彻大悟。
《茶馆》是在写一个明明白白死去的过程。
“掌柜的”王利发是悲惨的,因为他是那个悲惨时代的牺牲品。
他像一只玩偶,他活在苍穹之下,活在对别人的恭维中,但他却一刻也没有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结局是他死得好,我想的确是这样。
一个诗人说,死是世界上唯一的黑影。
王利发的死,正是结束了他作为一只玩偶的命运,结束了那个时代赋予他的无尽的比死更可怕的黑暗。
当然,喜欢《茶馆》不仅仅是由于它伟大的艺术成就,我还倾心于老舍先生为我们营造的茶馆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的市井气息。
大抵茶馆的存在无形之中就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使人们回归到最原始的生活状态中。
晨练之后的老人,久违的朋友,远道而来的客商以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当他们步入古朴别致的茶馆中,或悠闲,或恬静,或安然,或淡定的生活状态都萌发在喧嚣之上。
功名利禄这时候也只是一副华而不实的装饰品,索然无味。
常四爷,松二爷,社会中的三教九流,在茶馆中寻找的不正是一种洒脱和理想吗?缕缕茶香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梦想中自己可以拣一个干净的萧瑟感浓郁的秋日去一家古朴雅致的茶馆,手捧一本喜欢的书,点一杯哪怕*淡的茶水坐在木椅上看自己已经很是最后的青春缓缓流逝。
我想,在这时候,生活中的纷扰定会如春风化雨。
茶馆的安详如春日温暖的风。
而遭遇《茶馆》是一场旷世难度的劫。
《茶馆》读书心得 2缘于朋友的推荐,我阅读了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活着》,作者余华被誉为现代中国的巴尔扎克、查尔斯·狄更斯。
《举起手来2》观后感

《举起手来2》观后感《举起手来2》观后感篇1电影《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延续了上一部的风格,是一部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为题材的战争喜剧电影,也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它就如解暑的冰淇淋,让人身心为之清爽,大快人心。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九四五年,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日本侵略军已经濒临战败的前夕。
郭大叔(厨子)意外地被汉奸翻译官抓去为日军司令官“轮椅太君”做寿宴,而小刘却被一个陌生女人劫到一辆汽车上。
从那女人的口中,她才得知日军已将一批从中国偷抢的珍贵文物装上一艘叫做“阿多丸”货轮,即将偷运回日本。
为此,重庆和延安方面与美军情报部门都在争分夺秒地展开追踪,而日军特务机关也设下重重陷井和圈套。
围绕着这批文物,正义与罪恶的双方已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智谋与勇气的拼杀??整部电影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敢,可恨日军的狡猾。
中国军民在保护国宝时不怕危险,在阴错阳差中使日本鬼子丑态百出,将日寇被打的狼狈相宣泄得淋漓尽致,让所有观看此片的中国人都能大出一口胸中恶气。
片中经常有一些搞笑的镜头:老鼠爬到日本鬼子的裤子里,使日本鬼子鬼哭狼嚎;日本兵一屁股坐到蛋糕上使蛋糕上留下了屁股印,“轮椅太君”不知道,还吃得津津有味。
影片开头就是一位幸存的日本兵嘴里不停地说着“和平,回家”的日语,我想这也是在告诉人们:人人渴望和平,渴望有幸福的生活,永远没有战争才好!类似这样的情景有很多。
日军司令官“轮椅太君”也死在他自己的那句话中“死的连渣都没有”。
那个汉奸翻译官也得到应有的报应,女日本特务被正义和爱感染。
在片尾,一位幸存的日本兵蹒跚着走在海滩上,走向不远处的一位渔民,胆怯的问着是不是日本?那渔民理直气壮的说是钓鱼岛,是中国!渔民一句刚劲有力的话:“举起手来!”被吓呆了的日本兵再次缓缓地把手举了起来??这一幕,不正是表明了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人民举手投降了吗?对中国人民残暴的蹂躏践踏就此终结,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抵制和抗争中就此结束!看完影片,我的感触很深。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学业水平监测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场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西方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在后现代文化冲击下,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被解构,呈现出碎片化、非理性化发展倾向。
日本建筑师槙文彦几年前曾对西方建筑现状有过这样的描绘:五十年前,大海上行驶着一艘现代主义大船,人们争先恐后想挤上去;现在,大船没有了,海上只留下许多漂浮物。
在文化发展历史上,这样一种或分或合或独领风骚的现象实属正常,但是“漂浮”特别是“任性的漂浮”却不能说是健康发展的状态。
当前西方建筑价值取向分裂的现象突出,特别是当后工业社会文明和消费文化相结合,西方建筑出现了一种以语言为哲学本体、脱离建筑基本原理、追求视觉刺激的极端形式主义倾向。
正像法国学者居伊·德波所说,西方开始进入“奇观的社会”,一个“外观”优于“存在”、“看起来”优于“是什么”的社会。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有艺术家声称,“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只有作品形式能唤起人们的惊奇感,艺术才有生命力”,甚至认为“破坏性即创造性、现代性”。
以此类哲学和美学观点来观察,某些西方当代艺术、先锋派建筑师的作品就不难理解了。
从目前西方建筑现状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当代建筑绝非铁板一块,虽然有些建筑师在现代主义原理基础上,又有新的探索和开拓,但是总体来看,建筑思潮碎片化、价值取向混乱现象十分突出,不少建筑学者都在试图从东方文化中寻找治疗这一痼疾的良方。
因此,我们借鉴西方建筑,必须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随波逐流甚至把人家的“漂浮”作为自己的方向,实不可取。
新编日语教程3答案

新编日语教程3第1課春休みは一緒に復習しようじゃありませんか。
【课文翻译】王小华的日记日语学校的教科书每年要变。
虽然学习日语已是第二年了,但还是不好。
想起去年刚来日本的时候,偶然碰到丹尼尔。
我的日语比起当时的丹尼尔来真是相形见绌。
所以为了复习日语春假也没去玩。
陈敏说:“用不着那么特别认真。
”不过我想至少要完整地复习。
随着课程的深入,日语变得难了。
从3月中旬到4月初日本是放春假的。
在这个相当长的期间,复习是绝好的机会。
田中老师给我的建议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最好是解题”。
我对陈敏说:“春假让我们一起复习吧。
”【会话】在王小华的宿舍:王小华,陈敏陈:小王,今天也闷在家里,闭门不出啊。
王:我可并不是感冒啊。
陈:这我知道的,又是在学习吧。
王:日语教科书每年都要变。
因为从3月中旬到4月初学校放春假,所以在这个期间我必须先要复习去年的东西。
陈:用不着那么特别认真。
因为小王你是有名的优等生啊。
王:不,我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进入这个学校时丹尼尔跟我说话的事来。
陈:是那个回英国的丹尼尔吗?王:我现在的水平和当时的丹尼尔比起来,真是相形见绌。
虽然来日本是第二年了,可不知道的事还是太多了。
陈:偶尔一起去玩吧。
王:不,现在哪里谈得上玩啊。
至少我想把全部单词复习之后,来面临新学期。
陈:从我来看,小王你能把日语说的很流利,真是让人羡慕啊。
王:新学期以后随着课程的深入,日语会越来越难的。
来吧。
让我们在春假一起好好复习吧。
陈:哎,好吧。
【阅读】“三学期制”好还是“二学期制”好以前在初级教科书里向大家介绍过,和中国不同的“二学期制”在日本采用的是4月开学到3月结业的“三学期制”。
不过,实际上这“三学期制”现在在日本动摇了。
那么在这里我把日本学校的近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2004年维持“三学期制”的中学大幅减少,采用“二学期制”的中学急增。
在提出“宽裕教育”《新教育课程》的开始当初,对于实行“二学期制”全国都是一片消极的气象。
但是到了2004年,通过学校独特的判断,采用“二学期制”的倾向增加了。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解说词)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解说词整理第1集《鹰顶金冠饰—你好我的对手》这顶金冠曾陪伴主人策马草原。
鹰顶金冠饰,展现了战国时期中国北方名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它,代表着草原的荣光。
金冠最高处是一只雄鹰,鹰的头、颈、尾由金丝连接。
当主人策马飞驰,雄鹰也随之震动,仿佛展翅欲飞,花瓣形金冠上,錾(zan4)刻这四狼咬四羊的图案,冠带则雕刻着老虎与猎物的紧张对峙,猎杀仿佛一触即发。
那时,草原上没有文字,历史,便由他们的对手书写,在中原文明的记录中,匈奴曾被成为“猃狁(xianyun3)”。
猃,即长嘴狗的意思,他们贪婪残暴,经常南下掠夺。
然而,如果从草原之王的视角来看,世界很可能与中原的记录不大相同。
“我头戴金冠,身披金甲,草原就是我的帝国,草原以南那群种粮食的人,看上去好瘦,我们草原的男人,吃肉喝奶,都是战士。
但是如果遭遇灾年,诶,他们好像存了不少吃的。
”游牧的草原,相对于农耕的中原,有着完全不同的生存意识。
草原民族的饰物上,动物是永恒的主题,它们在匍匐觅食,在互相咬斗,在伺机而动。
而鹰顶金冠饰,更是以草原之王的威严,俯视着世间一切弱肉强食。
有一个强大而蛮横的对手,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战国赵武灵王终于下决心放弃宽袍大袖,学习胡服骑射,一场场模仿者与被模仿者的对决,由此开始。
一直处于守势的农耕文明,到秦汉,终于建立起统一的帝国,也由此以举国之力,祭出终极防守大法。
长城,不仅是守卫边疆的堡垒,当西汉国力强盛的时候,这里又成为反击匈奴的前哨。
但连绵的长城,真的能阻断人们的交往么?游牧民族,喜爱中原的丝绸和粮食,而中原的人们,需要金属和牲畜,长城两侧,且战且和,直到东汉,南匈奴入塞,多年的对手终合为一家。
今天,当我们看着鹰顶金冠饰,是否能想起当年那些风一般来去的影子,正是从战国时代开始,在与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的对峙和融合中,在经历一次又一次蜕变之后,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力逐渐被唤醒。
因为对手,我们审视自己。
因为对手,我们了解自己。
专访马国川:日本是中国的镜子,也是中国的鞭子

近日,《财经》杂志主笔、《财经评论刊》执行主编马国川的新作《国家的歧路:日本帝国毁灭之谜》出版。
本书是《国家的启蒙:日本帝国崛起之源》一书的续集,这两本书完整地呈现了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故事。
日本走向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了解这段历史,对认识后发国家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今天的中国也有警示意义。
近代日本帝国在开国—追赶—崛起—歧路—毁灭的历史进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值得警惕的教训?本刊专访了马国川。
他认为,日本是中国的镜子,也是中国的鞭子。
警惕没有现代制度作支撑的“虚假繁荣”廉政瞭望:这本书与《国家的启蒙:日本帝国崛起之源》,在时间线上,几乎是“无缝对接”的。
如果说前者是关注日本的“成功”,后者是否可以看作关注日本的“失败”?可否认为这并非器物上的失败,而是制度与文化上的失败?马国川:你总结得非常对。
《国家的启蒙》写的是从1853年“黑船来航”到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的日本历史。
在这60年间,日本通过艰苦奋斗,从一个落后的东方岛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虽然有曲折反复,但是总的方向,就是朝向现代化国家前进。
日本的成功,就是现代化的成功。
尤其是和同时期清王朝的失败对比,日本的成功是显著的。
实际上,这本书中本来有一段“李鸿章的痰盂”的故事,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没有收录。
李鸿章以前出国进行外交活动,座位旁边总会放一个痰盂。
当时,欧美报纸上都刊登过一些李鸿章吐痰的逸闻趣事。
李鸿章一直和外国使节打交道,可是他一生连随地吐痰的恶习都无法改正。
可见,李鸿章不愿意改,反而把随地吐痰当成权势,他注重的是器物层面的近代化,结果可想而知。
明治维新却是思想、社会、政治、经济的全方位的变革,但到了后期,日本取得初步成功之后就开始出现了民族主义、军国主义的逆流。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既是这股逆流的结果,也进一步助长了这股逆流。
日本虽然也为融入现代文明而努力,但是最终却没有能够成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
其中,有制度的不成熟和文化的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未都《<都嘟>第二季》:对日本保持敬意
马未都《<都嘟>第二季》:对日本保持敬意
2016-03-29 13:42:37
内容介绍:1997年1月18日,他创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并在杭州、厦门、上海、深圳等地开设地方馆。
2008年,马未都先生登陆央视《百家讲坛》,讲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
2010年至今,广西卫视为他量身定做了独具个性的节目《收藏马未都》。
2014年11月,马氏个人脱口秀节目《都嘟》于优酷上线。
这是收藏家马未都的同名自媒体节目精选,该节目在优酷上线不到一年,点击过2亿,粉丝超五十万。
衣食住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知识,有见解,更有人生心得。
内容丰富,态度诚恳,趣味横生,读之增广见闻,亦可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可谓老少皆宜,男女通吃。
可做休闲读物,亦可作文化百科。
全书收录四十三篇精心整理的脱口秀,每篇附有一件难得一见的文物实图,并有作者透彻的讲解。
相关新闻:·马未都《<都嘟>第二季》:特供为什么?·日本是如何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的?| 贺卫方专栏· 《大家看日本》新书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日本怪谈:无厘头还是童心未泯·《重新发现日本》:60处日本最美古建筑之旅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