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简介21页PPT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课件

他的教育理念强调个性发展、全 面发展和情感教育,为世界教育
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于推 动全球教育改革和进步产生了积 极的影响,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
革的重要参考。
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 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主要著作
《给教师的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帕夫雷什中学》 《教育的艺术》
02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 、道德、情感、身体等方面。他强调学生应该在学习知识的 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体育锻炼习惯。
综合课程
需求。
实验研究
他通过实验研究,探索适合学生发 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进和 优化教育实践。
家庭教育合作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校与家庭之间 的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和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和支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 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应该得到充分的 关注和重视。
THANKS
感谢观看
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课 程,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教育活 动。同时,学校应该关注学生 的个性化需求,建立良好的师 生关系。
家长应该与学校密切合作,共 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 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 惯、道德品质和自主能力,为 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践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需 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政 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该提供 相应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促进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PPT课件

终身学习
未来的教育将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 ,人们将更加注重终身学习,不断提 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创新教育评价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启示我们要创新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表现 和发展。
未来教育的展望
个性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发展, 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特长。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教育信 息化,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 的学习资源和方式。
全面发展教育的实践意义
在实践中,全面发展教育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 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
个性化教育
01
个性化教育的定义
个性化教育是指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手段,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02 03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化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ppt课件
目录
•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 •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 • 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与启示
01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教育背景与职业经历
毕业于莫斯科大学 担任过中小学教师和校长
致力于教育研究和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
教育理念与贡献
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自治实践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学生组织 、学生会议等方面。这些实践为学生提供了锻炼领导力和协 作能力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这是提高教 育质量的关键。他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研究了学生的学 习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的认知发 展、情感教育、个性发展等方面。他提出了许多具有影响 力的理论,如“思维课”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等,为 后来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原苏联普通学校一度完全取消了劳动课,而他主持的帕夫
二、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 1918年,苏霍姆林斯基诞生在乌克兰基洛沃格勒一个贫民家 庭。
❖ 1926年,入一所7年制的农村学校。1933年毕业,翌年入短 期师资训 练班。
❖ 1935年结业后便开始当小学教师。 ❖ 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接受函授教育,取
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书,并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 主任。 ❖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他立即奔赴前线,受过重伤。 伤愈后不能重上战场,被委任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家乡解放 后回到当地,任区教育局长。
三、主要评价
❖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 他一生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既当校长,又当普通教师;既教 课,又当班主任;既做具体工作,又搞科学研究。他是一位 勤奋务实,笔耕不辍的杰出人物。这就使得他能从学校工作 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了解研究有关学校教 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中的片 面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 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来罕 见的先进教育经验宝库。
2、关于“两套教学大纲”的论述
❖ 在他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忠实执行国家制订 的教学大纲,但不能过于机械,心目中同时装有 “第二大纲”,借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开阔视野, 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他要求教师要精通 自己所教的学科,吃透教材,并指出:一位优秀教 师懂得东西应比“大纲”规定的内容多许多倍,课 程对他来说只不过是这门学科的起码知识。教师高 深的学识是吸引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的必要条 件。
读书分享给教师的建议ppt课件.ppt

目 录 CONTENTS
作者简介 · 理论体系
2
阅读评论
4
·
1
本书特色 · 内容概述
3
心得感悟
·
本书特色 内容概述
本书特色
内容充实 生动实际事例
深入浅出
本书特色
案例详细 精辟理论分析 通顺流畅
本书特色 内容概述
内容概述
全书
1
上篇50条
2
全书分上下两篇,书 中每一个条目谈一个 问题,计100个条目。
目 录 CONTENTS
作者简介 · 理论体系
2
阅读评论
4
·
1
本书特色 · 内容概述
3
心得感悟
·
阅读评论
粗浅 评价
技能技巧
课程
探讨了教学艺
规律 术的技能技巧 途径
探讨了课程改 革的重要课题
揭示了基础教 育的基本规律
提出了教师素 养的提升途径
虽然时间离我们已有几十年了, 书的背景是在前苏联,但对于 我们中国现在教育,依然具有 很强的现实指导性的意义。
目 录 CONTENTS
作者简介 理论体系
1
2
阅读评论
4
本书特色 内容概述
3
心得感悟
目 录 CONTENTS
作者简介 理论体系
·
1
2
本书特色 内容概述
·
阅读评论
4
·
3
心得感悟
·
作者简介 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В.А.Сухомлиинский,1918— 1970)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 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 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 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 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帕夫 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 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 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 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 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百科名片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
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
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
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中文名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外文名B·A·Cyxomjnhcknn 国籍前苏联出生地乌克兰出生日期1918 逝世日期1970 职业教师毕业院校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主要成就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目录人物简介年谱简编生平事略立志从教反思失误“不要死背” 循循善诱挽救“困难生” “特殊奖励” 教育思想论教育论教学论学校管理主要作品简要评价人物简介年谱简编生平事略立志从教反思失误“不要死背” 循循善诱挽救“困难生” “特殊奖励” 教育思想论教育论教学论学校管理主要作品简要评价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简介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给女儿的信》《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一封信》等教育专著。
编辑本段年谱简编1918年苏霍姆林斯基诞生在乌克兰基洛沃格勒一个贫民家庭。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26年入一所七年制的农村学校学习。
1933年毕业翌年进入了短期师资训练班。
1935年结业后便开始当小学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

关于美育,他指出: 美是道德纯洁、 ④ 关于美育,他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 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 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在青少年整个受 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紧美育的实施。 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紧美育的实施。 ⑤ 关于劳动教育,他明确指出:“劳动以外的教 关于劳动教育,他明确指出: 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 没有劳动技能,没有做好生活准备, 的。”没有劳动技能,没有做好生活准备,特 别是没有劳动情感, 别是没有劳动情感,这无论从社会对青年一代 的期望来说, 的期望来说,还是对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来说是 一种失败。 一种失败。
3、关于“两套教学大纲”的论述。在他看来, 关于“两套教学大纲”的论述。在他看来, 关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忠实执行国家制订的 教学大纲,但不能过于机械, 教学大纲,但不能过于机械,心目中同时 装有“第二大纲” 装有“第二大纲”,借以指导学生课外阅 开阔视野,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读,开阔视野,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因此,他要求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 因此,他要求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 吃透教材。 吃透教材。
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 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 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学校生活的百科 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 全书” 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 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伟大、 苏霍姆林斯基伟大、光辉的一生给后人的最 大启示是, 大启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应深入教育教学第一 线,做深入细致研究工作及教育工作者除了搞好 日常工作之外, 日常工作之外,也时刻不应忘记肩负的理论研究 的使命。 的使命。真正的教育家是教育理论家与教育实践 家的完美结合。 家的完美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课件

教育理念与贡献
教育理念
全面和谐发展理论,认为教育应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德育、 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贡献
提出了许多教育实践建议,如“ 教育心理学化”、“发展学生个 性”、“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等 ,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培养审美情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苏霍 姆林斯基开设了音乐、美术、文 学等课程,引导学生欣赏美、创 造美,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文
化修养。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
教师培训与进修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发 展,他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进修活动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 研能力。
教师评价与激励
为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建立了教师评价和激励 机制,通过评价和奖励来促进教师专 业成长。
02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全面发展教育
总结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应该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知识、技能、道德、情 感、意志等多方面的素质。
详细描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 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感素养。
详细描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主张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技 能,同时促进孩子身体和智力的发展。他认为劳动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体验,让孩子在劳动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 乐。
家庭教育
总结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对孩子的性格、品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有着 深远的影响。
走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PPT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 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帕夫雷什中学》
劳动,只有劳动,才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
础。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 是真正的教育.
——《给教师的建议》
人生下来是为了在自己身后留下痕迹,永久 的痕迹。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人最大的胜利就是能战胜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祖国,也就失去了个人的
走进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生平
1918年,苏霍姆林斯基诞生在乌克兰基洛沃格勒一个贫民家庭。 1926年,入一所七年制的农村学校学习。 1933年毕业,翌年进入了短期师资训练班。 1935年结业后便开始当小学教师。 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 系接受函授教育,取得了中学教师的合 格证书,并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他立即 奔赴前线,受过重伤。伤愈后不能重上 战场,被委任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家乡 解放后回到当地,任区教育局长。 1947年,主动申请调回学校工作。
一切。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每个教师应当成为自己学科的出色专家。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真正的教育是从教育者的素质开始的。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教师不深刻了解他所教的基础知识所属的那 门科学,就谈不上教育素养。 ——《给教师的建议》
提高每位教师和整个集体的教育素养,这是 领导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 1948年,开始担任帕夫雷什农村中学校长
1970年逝世, 享年53岁
• 论学生学习 • 论学生阅读 • 论课堂教学 • 论学校教育 • 论道德品质 • 论教师素质 • 论校长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