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1)水循环要素

合集下载

水循环ppt课件

水循环ppt课件

C.⑥④⑤
D.⑥④⑦⑧
4.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C )
A.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⑧的水量
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调出区环节⑤前人类对环节④施加的影响最大
本课结束,谢谢观看
情境回顾 解决问题
• 公元5世纪,《宋书.天文志》中有人对此问题作 了解释: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注入大 海,补充蒸发的消耗,使海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 根据水循环,海洋上的水受热 ,大量的
水汽通过
到达陆地形成 ,雨水
汇集成流形成
, 形成

最终汇入海洋,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 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 及示意图
特点和作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 但对内陆地区十分重要 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
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典例 夏季风、长江
塔里木河
未登录的台风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 外流区只发生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环节
人类活动
地表径流
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填河改陆、围湖造田
地下径流
地下工程建设、地下水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
降水
如人工降雨
蒸发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下渗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的环节是 地表径流 。

水循环课件ppt

水循环课件ppt
地下水影响因素
地下水受地质结构、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03
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
温度
01
温度影响水分的蒸发和流失速度。温暖的气候可以促进水分蒸
发和循环,而寒冷的气候则减缓水的循环。
降雨量
02
降雨量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供应。多雨地区通常有更活
跃的水循环,而干旱地区则可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04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
生活用水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如饮食、清洁、洗浴等。
农业用水
农业是水资源的主要用户之一,通过 灌溉使农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保证 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产量。
工业用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却 机器、洗涤产品、制造化学反应等。
生态用水
水还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如湿 地、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都需要水 来维持生命。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分布的不稳定性增加,干旱和洪涝灾 害频繁发生,对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
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量都在不断增加 ,同时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得可利用水资源 量进一步减少。
水循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高效节水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效节水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 滴灌、喷灌等灌溉技术,以及生活节水器具等。
降水过程
降水过程包括水蒸气在大 气中冷凝成云雾或雨雪等 不同形式的降水,然后降 落到地表。
降水影响因素
降水受大气环流、气候、 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水汽输送
水汽输送定义
水汽输送是指水蒸气在大气中长 距离输送的过程。
水汽输送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

地下水的流动:地下水通过渗透、 流动等方式在地下流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下水的储存:地下水储存在地 下岩石、土壤等孔隙中
地下水的利用:地下水是重要的 水资源,可用于农业灌溉、工业 生产等
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气候条件
温度:影响蒸发和凝结 过程
湿度:影响降水和蒸发 过程
风:影响降水和蒸发过 程
影响土壤水分:植被可以增加土 壤水分,减少土壤侵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影响地表径流:植被可以减少地 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
影响气候:植被可以调节气候, 减少极端天气
人类活动
工业排放:工业废 水、废气、废渣等 对水循环的影响
农业活动:灌溉、 施肥、农药使用等 对水循环的影响
城市化:城市化进 程中的排水、排污、 垃圾处理等对水循 环的影响
水循环的未来展望
水资源短缺问题
全球水资源短缺现状: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挑战。
水资源短缺原因: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和农业灌溉等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水资源短缺影响:水资源短缺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解决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 有效途径。
自然界的水循环
汇报人:PPT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水循环系统概述 3 水循环的过程 4 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5 水循环的生态环境意义 6 水循环的未来展望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水循环系统概述

水循环和水运动规律PPT精品课件

水循环和水运动规律PPT精品课件

答案 (1)南 高 暖 增温 增湿(2)南 ① (3)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 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西南 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 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顺时针流动。(4)有些沿 岸海区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 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海区的海水就会从 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 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 从而造成涌升流。②处。
(4)等潜水位线 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水。①等潜水位 线类似于等高线,它是潜水位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②等潜水位线数值反映地势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 形起伏相一致;③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形成于山 谷处并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潜水流向垂直于 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位线密 处流速快,反之则慢;④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 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⑤ 潜水与河流补给关系:若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补 给河流;若潜水流向为背向河流,则河流补给潜水。 如下图所示:
形态
特别说明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是水循环的最重要环 节之一,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 (1)河流补给的五种类型及主要特点
补给 类型
雨水 补给
季节 性积 雪融 水补 给
补给 时间 我国河流 雨水补给 主要是夏 秋两季
春季
补给 特点
主导因素
在我国 的分布
水是要式量河的变流补化最给大主形;流降化量水相变量一化 的致与变
由湖泊的蓄 水能力和水
位决定
长江中下 游的湖泊
地下水 补给
全年
水量较稳定,与 河流互补;河流 最稳定可靠的补 给
根据地下水 位的高低而 定
西南的喀 斯特地区、 济南小清 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PPT课件(3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PPT课件(3篇)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 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 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 和海上内循环。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循环 类型
字 母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实验。设计如下:准备两块 搓衣板,如图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块铺上毛巾,分别从上面淋上相等 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据此完成2~3题。
2.两块搓衣板淋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无毛巾:水流量较大 B.有毛巾:水流速度较快 C.无毛巾:蒸发量较大 D.有毛巾:盆底存水较多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3.如果铺有毛巾的搓衣板模拟的是植被恢复后的山地,则该山 地(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地表径流增加 ③下渗量增加 ④地下径 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2题,铺有毛巾的搓衣板相当于有植被的地方,无毛巾的 搓衣板相当于裸地。两块搓衣板淋水后,无毛巾的搓衣板水流速 度快,水流量大,盆底存水较多;有毛巾的搓衣板水流速度慢,水流量 小,盆底存水较少。第3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山地植被恢复后,大气湿度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量增加,地下径 流增加。 答案2.A 3.C
素养立意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该题主要通过 水循环示意图,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类型、环节及特点,理解水循环 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解析第(1)题,分析图中三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通过比较可得出 答案。第(2)题,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对地表径流施加影响最大。 第(3)题,从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分析。第(4)题,研究内容主要 包括河水污染状况、河流水位、天气变化的规律等方面。

(完整)水循环PPT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水循环PPT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今日课题:水循环
• 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佳句: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 不复回”。

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千

古流传的佳句,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

错误,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违背

了地理学中的什么原理?通过今天的

学习我们就可以明白这句话为什么是

错的。
1
水循环的定义
3 水循环的交换周期
看主 下要 今内 天容 课。 程 的
水循环的交换周期是指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更替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
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学习我们就可以明白这句话为什么是
1
水循环的定义
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
学习我们就可以明白这句话为什么是
无论是江河还是小溪,无论是夏雨还是冬雪,水份最终都汇入了大海,而大海又通过蒸发将水份还给了陆地,总结一下水循环的定义
1
水循环的定义
水循环使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水以不同的周期或速度更新。
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
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5
水量平衡
①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
③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
哪几类?分别说明其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环 节。
下课啦!
感谢观看

致,各种水的交换周期 也不一致。


自然因素主要有气 象条件(大气环流、

风向、风速、温度、
01
02

人教版 地理 高一(上)第三章第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人教版 地理  高一(上)第三章第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汽输送




蒸发--太阳辐射 输送—海风、夏季风等 下渗—地表性质
3.水循环类型
➢ 陆地内循环:陆地
水蒸发或植物蒸腾,

仍降落在陆地。

蒸植 腾物
蒸 发
➢ 海上内循环:海水蒸发 形成降水,又降落在海 洋。
凝结

蒸发

类型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小结】水循环的类型特点
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环节
特点
循环水量最大 对全球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从“城市看海”说水循环
从水循环角度,简要分析三亚市 “城市内涝”的原因(自然和人为)。
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 地处平原,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路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
水速度快
“海绵城市”
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 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 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海绵体”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通过“渗、
读图可知,建库前,下游 河段水位变化比较大,洪 峰较高。建库后,河流下 游水位变化比较小。
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
同时修建水库,使得水面面积扩大,可加大蒸发量 和降水量,调节气候。
过量抽取地下水引发环境问题 ----地面沉降
围湖造田、森林破坏 /、过快城市建设等活动引发环境问题 ----旱灾、城市内涝等危害;
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下渗、 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砂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下渗、抑 制蒸发、削减地表径流、蓄水保墒。
再见 谢谢大家
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随季节变 化趋势较为相似。
砂田的蒸发量总是小于裸田的蒸 发量。
说明砂石覆盖层可以有效抑制蒸 发,减少蒸发量。

地理课件——水循环

地理课件——水循环
水循环对调节气候、保持生态 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淡水供应
通过降水等方式为人类和其他 生物提供淡水资源。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水循环参与了多种物质在地球 上的循环和转化,如营养元素
和污染物。
农业与水利
人类利用水循环规律发展农业 、建设水利工程,实现水的利
用和调节。
02 水循环的过程
蒸发
01
02
03
04
蒸发是水循环的起始环节,它 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
地形因素
海拔高度
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蒸发和蒸 腾作用减弱,参与水循环的水量减少 。
坡向
地貌类型
不同的地貌类型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 分布和流向有显著影响。例如,河流 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水文特征差异很 大。
迎风坡和背风坡对降水的影响显著。 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植被因素
01
02
03
覆盖率
03
降水是水循环中非常重 要的环节,它为地球表 面的水体提供了主要的 补给来源。
04
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 ,降水的分布和变化规 律存在很大的差异。
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是指地表水体(如河流、溪 流、湖泊等)的水流向低洼地流动的 过程。
地表径流是水循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影响地表水体的运动和变化 ,还对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起着重要 作用。
加强水资源管理创新,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实 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地表径流的形成受到地形、土壤、植 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表径流的变化规律受到气候、人类 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下水
地下水是指储存在地下岩层中 的水体,它可以通过地下孔隙 、裂隙、溶洞等向地面渗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不论下雨时间的长短,例如“零星小雨” 指有的地方下,有的地方不下;“间断小雨”指断断续续的 下;“阵雨”指时下时停,时大时小。凡日雨量大于或等于0. 1mm就算一个降水日。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二、降水的类型
3.按降水形态分:
雨、雪、霰、雹 霰是一种白色的不透明的细小颗粒,落地后会反跳, 常见于降雪之前。
第三章 水循环要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降 水 蒸发散 下 渗
第四节
径 流
本章重点:降水及其特征;径流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一、降水的成因
二、降水的分类
三、影响降水的因素 四、降水的基本要素和表示方法 五、区域平均降水计算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一、降水的成因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四、降水的基本要素和表示方法
(一)降水的基本要素 1. 降水量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水量,一般用深度(mm)表示 , 也可以用体积(m3)。常用的降水量有次降水量、日降水量、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最大降水量、最小降水量等。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一、降水的成因 空气中的水汽为何能够达到饱和? 原因之一:是地面水体源源不断地蒸发,使空气中 的水汽地绝对含量增加。
原因之二:是含有水汽的气团在上升和移动过程中温度降低, 从而使空气中可容纳的水汽含量――饱和湿度减少,原先非
饱和地气团随着气温的降低逐渐变为饱和。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三、影响降水的因素
3. 森

(1)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是人们争论一个焦点。已经普遍得到 认可的是森林能够增加水平降水。 由于森林有着较大的蒸发作用,增加了林区的空气湿度, 因此,林内很容易出现露、霜、雾、等水平降水。 (2)森林通过其强大的蒸发作用增加了林区的空气湿度,蒸 发出来的水蒸汽加入了内陆的水分循环,从而促进了内陆水 分的小循环。对增加其它地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起到了积极 作用,因此,森林虽然不能直接增加林区的降水,但可提高 水分的循环次数,为内陆其他地区输送更多的水蒸汽。
(1)一般情况下,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充沛,而西北内陆地区 降水缺乏。降雨量的多寡取决于空气中水气含量的高低,空 气中水汽含量的高低取决于气温和离海洋的远近。如青岛的 年降水量为646mm,而兰州只有325mm。当气温较高时,地 面海水体的蒸发强烈,空气中水汽含量相对较高,因此,降 水较多。一般而言,赤道的降水较其他地区多。
土壤、植物蒸发而来的。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大气中水汽含 量有一最大值,空气中最大的水汽含量称为饱和湿度。
饱和湿度与气温成正比,气温越低,饱和湿度——即空气 中可容纳的水汽量越少。 (1)空气水汽含量>过饱和湿度时,——水汽开始凝结成水, 如果发生在地面,则形成霜和露; (2)发生在高空则形成云,随着云层中的水珠、冰晶含量 增加,上升的气流悬浮力不能再抵消水珠、冰晶的重量时, 云层中的水珠、冰晶在重力作用下降到地面形成降水。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三、影响降水的因素 4. 水发量大,对促进水 分的内陆循环有积极作用,但是水面上很容易形成逆温,从 而不利于水汽的上升,因此不易形成降水。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四、降水的基本要素和表示方法 降水的基本要素就是描述降水的一些基本指标, 主要有降水量、降水历时和降水时间、降水强度、 降水面积。
4.按降水成因分:
气旋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三、影响降水的因素
研究影响降水的因素对掌握降水特性、判断资料的合理性、 分析不同地区河流径流的情势及洪水特点都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降水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气旋、台风的途径、地形、 森林和水面。
1. 地理位置的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二、降水的类型
2.按降水强度分: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特大暴 雨, 小雪、中雪、大雪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二、降水的类型
根据降雨情况判断
2.按降水强度分:
小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洼地积水慢,屋上雨声微弱。 中雨: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上沙沙雨声。 大雨:雨滴下降模糊成片,落地四溅较高,洼地积水很快,雨声哗哗作响。 暴雨:雨猛如倾盆,雨声震耳,积水特快,江河涨水。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三、影响降水的因素 1. 地理位置的影响
(2)我国的降水大部分由气旋和台风形成,因此气旋和 台风的路径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因子之一。如,在春夏之际 气旋主要在我国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一带常形成持续的连 绵的阴雨天气,即梅雨季节。而进入7、8月后北移进入华 北、西北地区,从而使广大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进入雨季。 台风对东南沿海地区的降水影响很大,是这一地区雨季的 主要降水形式,有些台风还能深入内地,减弱后变成低气 压,国给内地带来较大的降水。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三、影响降水的因素 2. 地形因素
地形因素中的山脉对降水影响很大,由于山脉使气流抬升, 气流在抬升过程中因冷却而使部分水蒸汽凝结形成降水,从 而使迎风坡的降水增加。 ——当空气中水蒸汽含量一定时,山脉的坡度越陡,抬升作 用越强,增加的降水越多。地形增加降水的作用有一定的限 度,并不是能够无限度的增加,当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降低 到某一值时,随地形的抬升,降水不会再增加。
大气中的水汽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到达地面,称为降水。
其主要形式有降雨和降雪,以及雹、露、霜、霰等。降水是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直接或间接补 给来源,因此,降水是水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一、降水的成因
大气中的水分是从海洋河流、湖泊、河流等各种水体及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二、降水的类型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一节 降水及其特征
二、降水的类型
1.按降水性质分:
连续性降水、阵性降
水、毛毛状降水
连续性降水―――降水时间较长、 强度变化小、降水面积较大 阵性降水―――时间短、强度大、 降水范围小、分布不均 毛毛状降水―――降水强度很小、 落在水面无波纹、落在地面无湿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