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模具设计毕业设计总结(5篇)

模具设计毕业设计总结(5篇)

模具设计毕业设计总结(5篇)模具设计毕业设计总结(5篇)模具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1篇对于大多数工科专业的本科同学来说,毕业设计实质是用来模拟现实工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同学综合素养教育与工程实践力量培育效果的全面检验[1,2]。

然而,设计选题欠缺合理、同学应付侥幸心态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指导老师和同学参加毕业设计的热忱,消失了毕业设计套路化,甚至抄袭或剽窃现象,致使毕业设计质量和整体水平呈下滑趋势[3]。

为发挥毕业设计环节在人才培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众多高校对其改革和实践赐予了极大关注[4],其中,以强调成员之间协作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团队协作毕业设计模式得到广泛重视和推行[5]。

另外,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引导同学参加科研课题,帮助解决一些详细问题,使同学具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讨论对象,可有效调动同学的乐观性[6]。

为此,文章结合所在学院近几年的探究效果,探讨支撑课题驱动的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模式。

该模式通过引导同学参加具有明确对象的科研课题,并根据课题讨论历程,将毕业设计进程恰当融入支撑课题的讨论进程。

搭建由老师指导团队和同学协作团队构建的毕业设计团队模式,并分析老师指导团队应具备的职称、年龄、学问等结构水平,说明同学在协作过程中应明确的团队目标、团队精神与独立意识。

最终结合详细实例,从团队组建、课题分解、设计效果以及进展规划等方面对工科毕业设计团队模式进行验证和分析。

二、毕业设计工作乐观性不高的影响因素分析从毕业设计的详细表现来看,其现状并不令人感到乐观,整体质量让人担忧。

导致该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离不开指导老师和同学本身参加的乐观性。

(一)教学、科研压力以及自身水公平因素限制了老师指导乐观性拥有一支技术过硬、阅历丰富的指导老师队伍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6]。

然而,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得指导老师在毕业设计环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其次,有些青年老师本身就缺乏广博的学问结构和工程实践阅历,对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规程了解欠深,以致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很难对同学进行深化的训练和熏陶,显得力不从心。

模具毕业设计任务书

模具毕业设计任务书

模具毕业设计任务书模具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背景和目的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的设计和制造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一个模具,探索模具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适用于塑料注塑的模具,可以用于生产一个特定的产品。

2.模具设计应遵循工程设计原则,确保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3.模具设计应考虑生产效率,提高生产速度和降低成本。

4.模具设计应尽量简化结构,方便制造和维护。

5.模具设计应考虑可持续性,尽量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1.产品分析和需求确定首先,对于要生产的产品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产品的尺寸、形状和特殊要求。

同时,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确保设计的模具符合市场需求。

2.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设计模具的结构。

包括模具的分型方式、模腔和模芯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等。

同时,考虑模具的开合方式和脱模方式,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3.模具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确定根据模具的使用要求和生产成本,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

同时,确定模具的加工工艺,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等,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4.模具制造和调试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制造。

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装配,确保模具的质量。

完成制造后,进行模具的调试和测试,确保模具可以正常工作。

5.模具使用和维护完成模具制造和调试后,将模具交给生产部门使用。

同时,提供模具的维护和保养指南,确保模具的长期有效使用。

四、设计成果和评估设计成果包括模具的设计图纸、模具制造过程记录和模具调试报告等。

评估设计成果的标准包括模具的结构合理性、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模具的可持续性等。

五、设计时间和资源安排设计时间为X个月,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个月:产品分析和需求确定,模具结构设计。

- 第二个月:模具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确定,模具制造和调试。

- 第三个月:模具使用和维护,设计成果整理和评估。

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模具设计毕业设计【篇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垫片复合模题目:垫片复合模班级:08级模具(1)班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生姓名:日期:2011年5月25日南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2011届毕业生毕业设计任务书二零一一年五月设计题目: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进度安排:搜集模具相关资料及前期准备工作模具基本类型与工作部分零件尺寸计算模具整体设计和绘制装配图模具主要零件图的绘制毕业论文的校核、修改打印装订目录前言 ................................................................ (3) 摘要 ................................................................ (4) 课题 ................................................................ (5) 1 冲裁工艺设计 ...................................................... (6)1.1 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 (7) 1.2 冲压方案的确定 ................................................ (7) 2 冲裁排样设计 ...................................................... (7)2.1 排样方案的确定 ................................................ (8) 2.2 搭边的选取 .................................................... (8) 2.3 送料步距、条料宽度及板料间距计算 .............................. (9) 2.4 排样图 ....................................................... (10) 2.5 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 ....................................... (11) 3刃口尺寸计算 ..................................................... (13) 3.1 冲孔刃口尺寸计算 ............................................. (14) 3.2 落料刃口尺寸计算 ............................................. (15) 4 冲裁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设计 ..................................... (16) 4.1 模具类型的选择 ............................................... (18) 4.2 定位方式的选择 (18)4.2.1 导料销的选择 ........................................... (18) 4.2.2 挡料销的选择 .......................................... (19) 4.3 卸料装置与推件装置的选择 ..................................... (19) 4.3.1 卸料装置的选择 ......................................... (19) 4.4 工作零件的设计 ............................................... (20) 4.4.1 凹模的设计 (20)4.4.2 凸凹模的设计 ........................................... (21) 4.4.3 凸模的设计 ............................................. (22) 4.4.4 模架及组成零件的设计 ................................... (24) 5 压力机的选取与校核 (25)(29)(31) (33)(34)【篇二:2012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论文】密级:nanchang university学士学位论文thesis of bachelor(2008—2012年)题目电器支脚注塑模具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系机械系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起讫日期:南昌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模具设计毕业设计模具设计毕业设计一、引言模具设计作为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对于实现产品的批量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模具设计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毕业设计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二、背景介绍在当前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模具设计的需求日益增长。

模具设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质量。

因此,模具设计成为了机械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热门选题。

三、需求分析在进行模具设计毕业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需求进行分析。

通过对市场调研和产品分析,确定设计项目的具体需求和目标。

例如,可以选择汽车零部件的模具设计作为毕业设计项目,以满足汽车制造行业的需求。

四、设计方案在确定设计项目需求之后,需要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模具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考虑模具的可制造性和经济性,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五、模具设计在设计方案确定后,可以开始进行具体的模具设计工作。

模具设计包括模具的三维建模、装配设计、零件设计等环节。

通过使用CAD软件进行建模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完成模具设计工作。

六、模具制造模具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的制造。

模具制造包括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热处理等环节。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质量,确保模具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七、模具试验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试验。

通过对模具进行试验,可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模具的性能。

试验结果将为后续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八、成果展示在模具设计毕业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可以包括设计报告、设计图纸、模具样品等。

通过成果展示,可以向导师和评审委员会展示自己的设计能力和成果。

九、总结与展望模具设计毕业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模具设计毕业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模具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并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未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模具设计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十、结语通过对模具设计毕业设计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模具设计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样本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样本

(学校名称)毕业论文题目:天线盖上盖模具设计系别:专业:学号:姓名:指引教师:12月30日前言毕业设计是在修完所有课程之后,咱们走向社会之前一次综合性设计。

在本次设计中,重要用到所学注射模设计,以及机械设计等方面知识。

着重阐明了一副注射模普通流程,即注射成型分析、注射机选取及有关参数校核、模具构造设计、注射模具设计关于计算、模具总体尺寸拟定与构造草图绘制、模具构造总装图和零件工作图绘制、全面审核投产制造等。

其中模具构造设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重要涉及成型位置及分型面选取,模具型腔数拟定及型腔排列和流道布局和浇口位置选取,模具工作零件构造设计,侧面分型及抽芯机构设计,推出机构设计,拉料杆形式选取,排气方式设计等。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使我更加理解模具设计含义,以及懂得如何查阅有关资料和如何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这为咱们后来从事模具职业打下了良好基本。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知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进一步理解了注射模构造、设计以及生产。

在完毕大学三年课程学习,我纯熟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本课和专业课方面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有了一种系统、全面理解,达到了学习目。

对于模具设计这个实践性非常强设计课题,咱们进行了大量实训。

通过一种月毕业设计实训,我对于模具特别是塑料模具设计环节有了一种全新结识,丰富了各种模具构造和动作过程方面知识,而对于模具制造工艺更是实现了零突破。

在指引教师协助和解说下,同步在图书馆借阅了许多有关手册和书籍,设计中,我将充分运用和查阅各种资料,并与同窗进行充分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毕业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将有一定困难,但有指引教师悉心指引和自己努力,相信会完满完毕毕业设计任务。

由于学生水平有限,并且缺少经验,设计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肯请各位教师指正。

摘要塑料工业是一门新兴产业,自塑料问世后几十年,塑料来源丰富,制作以便及成本低廉、金属零件塑料化发展不久,在机械电子、国防、交通、通讯、建筑、农业、轻工业和寻常生活用品等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塑料模具规定量增长。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模具专业毕业设计一、引言模具专业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毕业设计是模具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探讨模具专业毕业设计的意义、设计过程以及一些实用的设计方法。

二、意义模具是制造产品的重要工具,它的质量和设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型效果。

毕业设计是模具专业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通过设计和制造模具,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模具的工作原理、材料选择以及工艺流程。

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量。

三、设计过程1. 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之前,需要对所需模具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

这包括产品的尺寸、形状、材料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了解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等因素,以便为模具的设计提供参考。

2. 概念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模具的概念设计。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草图、手绘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绘制初步的模具设计方案。

概念设计需要考虑到模具的结构、尺寸、材料等因素,并与需求分析进行对比和调整。

3. 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确定后,进行模具的详细设计。

这一阶段需要绘制详细的制图,包括模具的各个零件的尺寸、结构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进行模具的力学分析和材料选择,以确保模具的强度和耐用性。

4. 制造与测试:在设计完成后,进行模具的制造和测试。

这一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模具的加工和装配。

完成后,对模具进行测试,验证其性能和质量。

四、实用的设计方法1. 标准件的应用:在模具设计中,可以合理应用标准件,如模具基础件、导向件等。

这样可以减少设计和制造的工作量,提高模具的标准化程度。

2. 模具材料的选择:在模具设计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需要考虑到模具的工作环境和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高速钢、硬质合金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可加工性和成本等因素。

3. 模具结构的优化:在模具设计中,可以通过优化结构来提高模具的性能。

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论文)范例

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论文)范例

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论文) 绪论{一}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

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

例如金属铸造成型使用的砂型或压铸模具、金属压力加工使用的锻压模具、冷压模具等各种模具。

对模具的全面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满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

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模具影响着制品的质量。

首先,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向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作难以程度影响很大。

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中脱落。

另外模具对制品的成本也有影响。

当批量不大时,模具的费用在制件上的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

现代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是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模具对实现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件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效的全自动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有可能发挥其作用,产品的生产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制造和更新为前提的。

由于制件品种和产量需求很大,对模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促进模具的不断向前发展,首选[二] 【模具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模具增长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从模具设计和制造角度来看,模具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加深理论研究在模具设计中,对工艺原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模具设计已经有经验设计阶段逐渐向理论技术设计各方面发展,使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毕业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
题目:基于某零件的模具设计与制造
研究背景和目的:
介绍所选零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阐述设计和制造该零件所需的模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零件设计:
对所选零件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包括外形、尺寸、材料等要求。

进行相关的工程计算和分析,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制造性。

模具设计:
根据零件设计的要求,进行模具设计,包括模具结构、零件定位方式、冷却系统等。

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模型设计,并生成相应的工程图纸。

模具制造:
根据模具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制造工艺规划,确定所需的加工步骤和工艺参数。

进行模具材料的选择,并进行模具加工、装配和调试。

模具试验与调试:
制造完成后,进行模具的试验与调试,验证模具的性能和准确性。

检查模具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模具性能评价:
对制造完成的模具进行性能评价,包括使用寿命、生产效率、零件质量等方面的考虑。

进行与其他同类模具的比较,评估设计和制造的优劣之处。

结论和展望:
总结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和成果。

分析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备注:在具体的毕业设计中,应根据所选零件的复杂程度和实际条件进行具体设计和制造的规划。

同时,要充分考虑工艺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因素。

与导师保持密切沟通,并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相关文献综述、实验数据分析等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综合实训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系部:专业:题目:指导教师:2015年12月目录一、综合实训任务书二、传动装置总体方案设计三、电动机选择四、传动比分配五、运动及动力参数设计六、齿轮传动的设计七、轴的结构设计及计算八、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寿命计算九、键的选择及强度计算十、联轴器的选择十一、箱体的结构设计十二、密封件,润滑剂及润滑方式的选择十三、设计小结十四、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1)对学生进行本课程的设计理论及工艺知识综合训练,进一步的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2)通过实训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为今后毕业设计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通过减速器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图纸绘制以及运用设计手册、标准及规范等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初步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

2.设计内容和要求①带式运输机用减速箱技术要求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工作时有轻微震动,室内工作;输送带速度允许误差5﹪;(不考虑带的弹性滑动率)两班制工作,5年大修,每年工作300天,使用期限15年;加工条件:减速器成批生产,可加工7~8级齿轮②展开式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③原始数据输送带工作拉力=2200N·m滚筒直径=400mm输送带速度V=1.3m/s3.综合实训任务要求及工作量①电动机的选择与运动参数计算;②圆柱齿轮传动设计计算;③轴的结构及强度设计;④滚动轴承的选用;⑤键和联轴器的选择与校核;⑥减速箱装配图的绘制;⑦齿轮、轴及箱体零件图的绘制;⑧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4.综合实训成果形式及要求①完整合理的设计计算说明书一本(25–35页,不少于3000字)②齿轮减速箱总装配图一张A4图纸(手绘或CAD出图)③轴、齿轮、箱体零件图各1张,共3张A3图纸(手绘或CAD出图)④专业资料和参考文献阅读不少于5篇专业文献5.工作计划及进度(课程综合实训共计3周(2015年12月13日~2015年12月31日)12月13日——12月15日:完成方案设计及相关参数的选择及计算12月16日——12月19日:轴与轴系零件的设计(含齿轮机构、带轮机构、轴等)12月20日——12月24日:轴、轴承、联轴器、键的校核及草图绘制12月25日——12月31日:复核、答辩及成绩评定二、传动装置总体方案设计本次设计的传动机构为带式运输机使用的“展开式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2.1传动装置的传动路线图2.1二级展开式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2.2减速器特点及设计要求二级展开式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结构简单。

但该类减速器齿轮两侧的轴承不对称布置,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在轴发生弯曲变形时,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匀,齿轮两侧的轴承受力不等。

因此,在设计这类减速器时因注意:1)轴的刚度宜取大些;2)转矩应从离齿轮远的轴端输入,以减轻载荷沿齿宽分布的不均匀;2.3整体传动方案考虑到电动机的转速高传递的功率较大,将V带传动设置在高速端并将转矩从减速箱中距齿轮最远的轴端输入,以减小载荷沿齿宽分布的不均匀。

传动装置简图如图2.2所示。

传动装置为一般用途,故采用最常用的Y三相异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机构传递的载荷和速度均不打,为简化结构,节约成本减速器齿轮均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齿轮选用的直齿圆柱齿轮,从经济角度出发,考虑选用球轴承;考虑本机构冲击振动较小,选用传递扭矩较大且能补偿轴线间隙微小误差的齿轮联轴器。

三、电动机选择3.1电动机类型选择按照带式运输机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一般用途的Y 型全封闭自扇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源电压380V,卧式结构。

3.2电动机容量确定1)工作机所需功率Pw由原始数据可知:输送带工作拉力Fw=2200N ,滚筒直径D=400mm ,输送速度v=1.3m /s ,Pw=FwV=2200×1.3=2.86(kw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d=Pw /η总按机《械设计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表12–7确定本传动装置各个部分效率,如下: V 带传动:η1=0.96 圆柱齿轮传动:η2=0.98 球轴承:η3=0.93齿轮联轴器: 4η=0.99 卷筒效率: 5η =0.96 传动装置总:η总=830960990980970960425443221⋅=⋅⨯⋅⨯⋅⨯⋅⨯⋅=⋅⋅⋅⋅=ηηηηη()kw P P w d 363830/82/⋅=⋅⋅==总η因载荷平稳,电动机额定功率课程设即可,查机械设计基础略大于d ed P P 计表13-1,由Y 系列异动电动机技术数据,选电动机额定功率4kw. 3.3 选择电动机转速卷筒轴工作转速:()min /1.6240014.33.1100060100060r D v n w ≈⨯⨯⨯=⨯=π根据表12—6常用机械传动的单级传动比推荐值,取V 带传动传动比i 1=2~4,《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2—1,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i2=8~40,总传动比合理范围为i=16~160,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 ·d=ni w·a=(16~160)×62.1=993.6~9936r /min3.4 电动机型号的确定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以及总传动比。

3000转的电动机重量轻,价格便宜,但总传动比大,传动装置外廓尺寸大,制造成本高,结构不紧凑不可取。

故选用Y112M-2型三相异步电机。

所以选择Y112M —2型电动机,额定功率4kw ,满载转速2890,堵定转矩2.2,最大转矩2.2四、传动比分配4.1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电机的满载转速和工作机转速之比: 5.461.622890i ===w m a n n 4.2 各级传动比分配传动装置由带传动机构和两级齿轮减速器构成,总传动比为 i i i 0a = (其中0i 为V带传动装置传动比,i 为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

为使V 带传动机构外廓尺寸不至于过大,初选5.2i 0=,则减速器传动比为6.185.25.46i i i 0a ===该传动比符合一般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转动比的常用范围。

4.3 减速器各级传动比分配按浸油润滑条件考虑,取高速级齿轮传动比1i 为低速级齿轮传动比2i 的 1.3倍,则:2221i 3.1i i i ==,所以74.33.16.18i 2==574.36.18i i i 21===3.机械传动系统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1) 各轴的输入功率: 电动机轴 4p p ed 0== kwⅠ轴: 84.396.04p 1ed 01ed 1=⨯===ηηP P kwⅡ轴: 65.397.098.084.3p p p 3211212=⨯⨯===ηηηkw Ⅲ轴: 47.3p p p 3222323===ηηηkw 卷筒轴: 37.3p p p 4233434===ηηηkw(2)各轴转速Ⅰ轴: 11565.22890i n n 0m 1===r/min Ⅱ轴: 2.23151160i n n 112===r/min Ⅲ轴: 6274.3232i n n 223===r/min 卷筒轴: 62n n 34== r/min(3)各轴的转矩 电动机轴 22.152********n p 9550000=⨯=⨯=T N ·m Ⅰ轴 7.29115684.39550n p 9550111=⨯=⨯=T N ·m Ⅱ轴 76.1502.23165.39550n p 9550222=⨯=⨯=T N ·m Ⅲ轴 49.5346247.39550n p 9550333=⨯=⨯=T N ·m 卷筒轴 09.5196237.39550n p 9550444=⨯=⨯=T N ·m 机械转动系统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数值六、V 带传动设计6.1 原始设计参数电动机功率=p4 kw (带传动传递的功率),转速=m n 2890 r/min ,从带轮轴转速=1n 1156 r/min ,带轮传动比5.2i 0= ,双班制工作。

6.2 带传动参数设计计算 ① 带传动的计算功率: p k A c=p根据传动条件,查《机械设计基础》表3—5可得:工作情况系数3.1=A K则: 2.543.1k p c=⨯==P A (KW)②选取V 带型号根据计算功率和小轮转速,由《机械设计基础》图表3—9普通V 带型号选择A 型V 带。

③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根据带的型号,由图3—9、表3—2选定小带轮基准直径:mm 100d 1d =,从动带轮基准直径()mm 2470.012-11005.2d i d 1d 02d =⨯⨯== ④演算小带轮的线速度 61000602900100100060n d m1d =⨯⨯⨯=⨯=ππVm/s⑤确定V 带基准长度a L 和实际中心距a )()(2d 1d 02d 1d d d 2a d d 7.0+≤≤+ 750a mm 2450≤≤根据安装结构需要,初定带传动中心距:mm 497a 0=由0a 初算带的基准长度0Lmm 8.15543.115.1543a 4d -d 2d d a 202d 1d 2d 1d 00=+=+++=)()(πL由《机械设计基础表》3—1,确定皮带的基准长度Ld=1550mm 带传动的实际中心距a=A+)2B A -(=250.12+)5.281212.250(2-494≈考虑安装和张紧需要,使中心距有一定调整量:a min =a-。

015Ld=470 a max =a+0.03Ld=540验算小带轮包角:α1ooooa a1201624941002503.57180d -d 3.57-18012a 3o =--=≈ 合适7.确定带的根数z查表3—3得P 0=1.14kw ,kw 15.00=∆P ,查表3—4得K a =0.96,查表3—1得K L =0.98,将各系数带入公式得:z 28.498.096.0)15.014.1(2.5)a 0c =⨯⨯+=∆+≥l K K P P P (,取z=5根8.计算拉力f查表3—2,A 型带q=0.1kg/m ,所以: F 0=500N K P 3.906.31-96.05.2652.5500qv 1-5.2zv 2a c =+⨯⨯⨯=+)()( 9.计算作用于轮轴的压力F QF 47.1778sin 3.901022a sinz 2216210=⨯⨯⨯==N F Q 齿轮传动设计 原始数据齿轮类型、精炼等级、材料及齿数确定 根据总体设计反感,高速级齿轮传动选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带式运输机一般工作条件,速度要求不高,初定齿轮精度8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