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6纪念白求恩白求恩的故事素材苏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默写理解性默写

1.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原文默写1.《白杨礼赞》: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2.《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3.《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4.《池鹤》: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lúcí)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nì)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5.《迎燕》:咫(zhí)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纪念白求恩》习题 (新版)苏教版

六纪念白求恩一、目标导学1.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2.体会对比的作用。
二、自主预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派遣.()以身殉.职()狭隘.()热忱.()纯粹.()拈.轻怕重()鄙.薄()晋察冀.()(2)解释下列词语。
以身殉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拍轻怕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麻木不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漠不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益求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异思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段的重点句。
(2)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
3.三读课文,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三、互动探究(一)写出文中你认为需要补充且应该积累的词语。
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再读课文,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三)三读课文,自主学习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说说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三、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1.选字填空、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① A.殉 B.询 C.荀 D.徇()问()私()子()职②A.粹 B.翠 C.碎 D.悴憔()苍()粉()纯()2.用成语概括下列句意。
①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 )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 )③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 )④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 )⑤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对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 )3.依据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 _(派遣委托委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第6课《纪念白求恩》学习要点(苏教版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

第6课《纪念白求恩》学习要点(苏教版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白求恩⑴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关心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这确实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确实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1.选文的论点是什么?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2.选文的事实论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3.选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论证,道理论证4.选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意义一致,能否互换?什么缘故?不能,前者需要表达的是来中国的目的,而后者那么是白求恩行为的分析解讲。
5.选文中有一处设咨询,请找出来,并阐述其作用。
一个外国人……学习这种精神既启发读者的摸索,引起人们对下文评判的观注,又把应该文章从对白求恩事迹的介绍自然过渡到对白求恩精神的评判。
6.以选文为例,讲讲议论文有语言特点。
凝练生动,富有感染力7.选文揭示出全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请你找出来。
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8.[]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白求恩同志?其目的是什么?国籍、政治面貌、年龄、来中国的目的、工作地点、最终结局。
为下文议论作铺垫。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6课《纪念白求恩》截肢和输血阅读 (新版苏教版

截肢和输血周而复白求恩大夫到第一所没三天,就接到三五九旅王震旅长从雁北打来的电报,告诉他前线的情况。
他兴奋得一夜没睡好,拂晓就出发了。
十一月天,在从崇山峻岭的雁北更觉得冷了。
山岭蒙上一层绒毡似的厚雪,天空还在下着。
黄昏时候,白大夫披着一身雪花到了雁北灵丘河浙村。
三五九旅后方卫生部的人们在村外河滩上排成两行,高呼口号欢迎。
半里外白大夫就下了马,和卫生部顾部长一道进了村。
他脱了雨衣,扑扑皮帽子上的雪花,急忙忙地问:“病房在哪儿?”“不远。
”顾部长说,“待会儿,吃完饭再去看吧。
”“吃饭还有多久?”“还有二十分钟。
”卫生部政治委员潘同志说。
“那太久了,可以先去看病房。
”潘同志想到他冒着雪,饿着肚子,一天走了八十里山路,太辛苦了,就劝他:“休息一会儿再去吧。
”“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
”大家没有办法,只好带他去看病房。
他一口气检查了三十多个伤病员,其中有五个要立刻做手术。
“二十分钟后能做手术吗?”他问医疗队的王大夫。
王大夫在医疗队里担任检查每个单位的手术室的工作,今天刚到,没来得及去看,就抱歉地说:“我还没有到手术室——”顾部长接过来说:“二十分钟后可以做手术,叫他们去准备了。
你先去吃饭,待会儿好动手。
”“我也去参加准备工作,没有时间吃饭。
”准备工作很快地完成了。
手术室里虽然有十多个人,可是谁也没有讲话,只有明亮的汽灯在嘶嘶地响着。
一个青年伤员躺到石制的手术台上。
他脸色苍白,左下腿向内翻着,上面捆着满是脓血的绷带,绷带缝里露出一根犬牙般的长骨。
这是因为物质条件困难,夹板不够用,所以长成畸形的。
白大夫把手里的器械扔在桌子上,对顾部长说:“这是谁负责的?”“郑医生。
”“为什么不上夹板?——中国共产党交给八路军的不是什么精良的武器,而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锻炼的干部哇!因为不上夹板,就必须离断。
”麻醉师给伤员上了药。
麻醉深酣还要等待一会儿,白大夫就利用这片刻的时间给医务人员讲离断术的历史:“最初,还没有发明血管钳子,止血是用烙铁。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纪念白求恩

课后学习:
课文第一段先用高度概括白求恩 的事迹,然后用精辟的议论评价他 的崇高精神,请你也用这种方法, 介绍和赞扬你身边的一个人。 要求:1、叙议结合
纪念白求恩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毛泽东
任务一:
理解文中的白求恩
第 一 段 经 历
读出第一段的记叙句, 了解白求恩的经历。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
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
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
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
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
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请旁批
本段最有力量的句式是:
双重否定句
请旁批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 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 有益于人民的人。
• 面对如此完美的人,你能
充分理解他吗?结合前面我们 补充的材料,你有什么疑惑吗?
任务二: 还原真实的白求恩
读 友 人 信
给我的小鬼(勤务兵)和马夫每人一 床毯子,另送小鬼一双日本皮鞋。
照相机给沙飞。 贮水池等给摄影队。 医学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 义的日子。在这里,我还有很多话要对同志 们说,可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 的谢忱送给你和千百万亲爱的同志们。
你
觉 得
白求恩
白
是
一
个
什
么
样
的
人
请提炼出前三段的核 心议论句,以这样的方式 表达:
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纪念白求恩课件

排比句式,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 大意义,感情真挚,句式流畅,富有气势, 充满号令力 。
拓展写作
下面是白求恩同志的一些小故事,选 择其中的一则材料,模仿课文第2段写一 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某种精神品质的夹 叙夹议的文字。
谢 谢 大家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 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 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 比一般的陈说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纯洁、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 且有益于人民的人。
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何区分?
①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是为了让人们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及真实情景;议论文中 的记叙是为证明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②详略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要详尽、具体、 生动、突出中心;议论文中的记叙要简明、 概括、扣住论点。
朗读第二、三段课文,划出对照的语句,完成 表格,并说说对照的作用。
材料一: 白求恩的故事
一次,给一个头部中弹后引起感染的伤员做手 术,匆忙之中,他竟忘记带橡皮手套。切开头 颅后,白求恩大夫赤手伸进去,用原已发炎的 左手指去摸碎骨,摸到一片,像是考古学家突 然在什么地方发现了甲骨文似的喜悦,他立即 取出放在盘里,旋即又用手指伸进去摸。白求 恩大夫的心只注意着伤员,为摸出的一片片碎 骨的喜悦情绪占有了。他总是得意的说:“又 是一片!要是戴手套就摸不到了。碎骨铁片取 不出来,伤员是很难受的啊!”但是却不知, 伤员伤口里的细菌,也从白求恩大夫发炎手指 的伤口处溜了进去,种下了导致他生命垂危的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纪念白求恩》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docx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纪念白求恩》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纪念白求恩》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同步达纲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纯粹(cui)鄙薄(bi)B.漠不关心(mb)热忱(chen)C.派遣(xian)拈轻怕重(zhan)D.殉职(xun)狭隘(ai)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
B.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C.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D.—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 '‘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该句后一部分进一层说明前一部分。
它具体说明的是。
A•国际主义的性质和目的。
B.国际主义的具体内容。
C.国际主义同狭隘民族主义、狭隘爱国主义的区别。
D.区别于狭隘民族主义与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4.选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份。
B.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
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本文的文体是记叙文。
二.综合题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白求恩的故事五则

白求恩的故事五则1、白求恩之死那是发生在1939年10月到11月短短不过一个月的一段真实历史,10月28日,日本兵进行疯狂的"冬季扫荡"计划,开始对根据地的疯狂战斗。
当时中国的哨兵正在催促白求恩医生尽快完成手术尽快撤离,就在如此紧张的时刻白求恩在抢救伤员的时候不小心刺破了自己的手指,作为医生他迅速反应把手放入消毒液中消毒,虽然他知道自己不完全处理好伤口很可能面临被感染的危险,但是正在战时他没法先顾及自己还是坚持把伤员的伤口先处理完毕。
此时的白求恩已经被感染,后来他的手指先是发炎,且炎症越来越严重。
转眼到了11月1日,白求恩又一次在手术台抢救一名伤员,而这位伤员患的是一种剧烈传染性炎症,虽然此时白求恩已经手指感染在接触病人自己就面临致命感染的风险,但是白求恩依然坚持先救人,不幸,此次治疗确实又让他自己已经发炎的手指二次感染,且更为加剧了。
后来,手指发炎已经疼痛万分,他还是坚持做了十三台手术,还一边写治疗疟疾这种顽疾的讲课提纲。
最终在7日,一生解救他人于水深火热的白求恩自己却倒在了病床上,不仅手指炎症恶化扩散,后来又连续高烧,那么白求恩是怎么死的呢,最终他自己说出自己被确诊为败血症,于12日,天还没亮,白求恩就在病痛中平静的逝去。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写了遗书将遗产分给战友们,还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能够给予妻子一笔生活费,替他向妻子道歉,并告诉她自己曾经很幸福。
2、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1939年8月,白求恩大夫从延安来到唐县晋察冀军区工作,不久,毛主席从延安打电报指示聂荣臻司令员要好好照顾白求恩大夫,每月发给100元(边区币)的津贴。
当他得知聂荣臻司令员每月的津贴只有5元,一般干部也只有2元左右时,就激动地说:"我从延安来,毛主席的津贴就很少,八路军官兵每天只有几分钱的菜金,我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不因该享受有特殊待遇!"由于组织上考虑他年长体弱,是饮誉国际的医学专家,且过去的生活较优越,就没有同意他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求恩的故事
1938年初,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大夫到中国来了。
他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最可宝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无限的热忱。
他到达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后,第一周内就检查了520个伤员,他们大部分是在平型关战斗中负伤的。
第二周白求恩大夫就开始施行手术。
四个星期的连续工作,使147个伤病员很快又带着健康的身体回到前线。
从此,哪里有伤员,白求恩大夫就出现在哪里。
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他曾经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了手术。
他的手术台,曾经安在离前线五里地的村中小庙里,大炮和机关枪在平原上咆哮着,敌人的炮弹落在手术室后面,爆炸开来,震得小庙上的瓦片格格的响。
白求恩大夫却在小庙里紧张的动着手术。
他不肯转移,他说:“离火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延长,死亡率就会增高。
战士在火线上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危险?”两天两夜,他一直在手术台上工作着,直到战斗结束。
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大夫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
他愉快的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因为他是O型血。
他还拿出自己带来的荷兰纯牛乳,亲自到厨房煮牛奶,烤馒头片,端到重伤员面前。
看着他们贪婪的吃下去,微笑浮在白求恩的脸上。
一次,给一个头部中弹后引起感染的伤员做手术,匆忙之中,他竟忘记带橡皮手套。
切开头颅后,白求恩大夫赤手伸进去,用原已发炎的左手指去摸碎骨,摸到一片,像是考古学家突然在什么地方发现了甲骨文似的喜悦,他立即取出放在盘里,旋即又用手指伸进去摸。
白求恩大夫的心只注意着伤员,为摸出的一片片碎骨的喜悦情绪占有了。
他总是得意的说:“又是一片!要是戴手套就摸不到了。
碎骨铁片取不出来,伤员是很难受的啊!”但是却不知,伤员伤口里的细菌,也从白求恩大夫发炎手指的伤口处溜了进去,种下了导致他生命垂危的毒种。
白求恩大夫是一个技术精湛的占地外科医生。
他除了做手术治疗之外,还亲自打字,画图,编写教材,给医务人员上课。
他曾经在幽静的丛林中,给三百多学生上大课。
他的讲台上放一个扩音机,身后挂着三大幅人体解剖图。
他一边讲,一边指着图表。
学生的海洋,鸦雀无声,埋头做笔记,静静的听着。
白求恩大夫曾制定“五星期计划”,建立模范医院,作为示范来推动整个根据地的医务工作。
他说:“一个战地的外科医生,同时要是木匠、缝纫匠、铁匠和理发匠。
”他自己用木匠工具几下子把木板锯断、刨平,做成靠背架,让手术后的伤员靠在上面使呼吸畅通。
他一有空闲,就指挥木匠做大腿骨折引架、病人木床,铁匠做妥马式夹板和洋铁桶盆,锡匠打探针、镊子、钳子,
分配裁缝做床单、褥子、枕头……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白求恩大夫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以此为己任,以此为快乐。
在他病重之时,他给聂荣臻司令员写了一封写,这是他最后的话。
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永别了!请你给布克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托拉托城威灵顿街第十号门牌。
用同样的内容写给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和平联盟会。
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有贡献。
也写信给美国共产党总书记,并寄上一把日本指挥刀和一把中国大砍刀,报告他我在这边工作的情形。
把我所有的相片……日记……文件和军区故事等,一概寄回那边去,由布克负责分散。
并告诉他有一个电影片子将要完成。
将我永不变更的友爱送给布克以及所有我的加拿大和美国的同志们!
两个行军床,你和聂夫人留下吧,两双英国皮鞋也给你穿。
骑马的马靴和马裤给冀中区的吕司令员。
贺师长也要给一些纪念品……
给军区卫生部两个箱子,尤副部长八种手术器械,凌医生可以拿十五种,卫生学校的江校长让他任意挑选两种物品做纪念品吧。
……给我的勤务员邵一平和炊事员老张每人一床毯子,并送给邵一平一双日本皮鞋……
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的铁剂,专为疟疾病患者和极大数目的贫血病患者。
千万不要再往保定平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比沪港贵两倍。
告诉加拿大和美国,我十分的快乐,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多有贡献。
……
最近两年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
我不能再写下去了!
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多维阅读为人民服务(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毛泽东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
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这要成为一个制度。
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
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
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核心提示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参加警卫战士张思德同志追悼会时作的即兴讲演。
毛泽东通过赞扬张思德那种为人民而生、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共产主义精神,阐述了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和怎样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课外拓展积累
★名言警句: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
——裴多菲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经典故事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一名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正向他们的阵地俯冲下来。
依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训练有素的军人的第一反应是毫不犹豫地卧倒。
可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因为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小战士,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住了,还站在那儿一动也不敢动。
此时,上尉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扑倒在地,紧紧压在自己身下。
就在刹那间,一声巨响震耳欲聋,飞溅起无数的泥土来,将他们压了个严严实实。
敌机的声音远去后,上尉和小战士挣扎着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当上尉抬头看的瞬间,他
惊呆了,上尉发现刚刚自己所站的位置被炸了两个大坑。
他紧紧地拥抱了小战士,庆幸着他们的劫后余生。
小战士感谢上尉救了他,然而,上尉却满眼热泪地对小战士说道:“看来老天还是眷顾我们的,我们应该互相感谢,也感谢老天的安排,你看那两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