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_浣溪沙_赏析

合集下载

【古诗词】浣溪沙晏殊赏析及翻译

【古诗词】浣溪沙晏殊赏析及翻译

【古诗词】浣溪沙晏殊赏析及翻译
浣溪沙晏是晏殊的名篇之一,抒写悼惜春残花落,好景不长的愁怀,又暗寓相思离别
之情。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
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
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
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的,妙在对仗工整。

为天
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小园香径独徘徊”,即
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

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
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翻译:
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无可奈
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精选八篇

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精选八篇

晏殊诗词《浣溪沙》赏析精选八篇篇1:《浣溪沙》晏殊诗词赏析《浣溪沙》晏殊诗词赏析浣溪沙晏殊北宋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赏析】: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

’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

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

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的独特风格。

这首词前五句描写景物重神情,不求形迹,细节刻画,取其精神密契,不于锦绣字面的堆砌,而于色泽与气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环境写得博大高华,充满富贵气象。

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既不是伤春女子的幽愁,又不是羁旅思乡游子的离愁,更不是感时悯乱的深愁,而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劈头“小阁重帘有燕过”点出环境与时令。

此句看似平淡,实乃传神一笔,有破空而来之势。

这匆匆一过的穿帘燕子,莫非是远方使者,给帘内入传递了春将归去的消息。

像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立刻泛起层层波澜。

一下子打破了小阁周围宁静的空气,起着沟通重帘内外的'作用。

阁中人目随燕影,看到“晚花红片落庭莎”。

原来时已暮春,庭院满地落红。

“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

春末多雨,更兼庭中少行迹,满庭莎草已是一派浓绿。

“红片”与“庭莎”,绿肥红瘦,相映成趣。

“曲栏干影入凉波”,庭院中池边的曲曲栏干,倒影于池塘碧波中。

浣溪沙晏殊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精选3篇)

浣溪沙晏殊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精选3篇)

浣溪沙晏殊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精选3篇)浣溪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

本文是作者勤劳的小编有缘人为大伙儿分享的3篇晏殊《浣溪沙》的诗词赏析,欢迎参考。

注释:篇一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⑴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⑴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⑴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⑴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作者介绍篇二晏殊[1](991-1055),字同叔,有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汉族,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属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是抚州籍一个宰相。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欧阳修等,皆出其门。

代表作品有《清平乐红笺小字》、《踏莎行小径红稀》和《清平乐金风细细》等。

晏殊,字同叔,5岁就能创作诗,抚州临川人。

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

皇帝召见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

真宗要赏赐他,让他有着进士的身份。

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及赏析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及赏析《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抒发了作者晏殊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感伤之情,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及赏析,更多宋代诗人诗词鉴赏请关注。

【作品介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原文】浣溪沙⑴一曲新词酒一杯⑵,去年天气旧亭台⑶。

夕阳西下几时回⑷?无可奈何花落去⑸,似曾相识燕归来⑹。

小园香径独徘徊⑺。

【注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读:原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⑺。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字词解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阅读答案:试题:(1)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2)“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案:(1)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构成“来”与“去”对比。

表达作用: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两者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①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①“去年”句:语本唐·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

”言天气、亭台和去年一样,含感今怀旧之意。

【译文】赋一曲清丽的新词,饮一杯芳香的美酒。

又是去年此时暮春的晴和天气,依然是精美雅致的亭台阁楼。

夕阳缓缓地沉落下去,几时再重新回来映照人间? 无可奈何,繁花一片一片,无声地飘离枝头;似曾相识,燕儿翩然归来,寻觅着往日的栖处。

岁月流转,思绪悠悠,踏着飘香的花瓣,我独自徘徊在园内幽静的小路。

【集评】明·杨慎:“‘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

”(《词品》)明·卓人月、徐士俊:“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

”(《古今词统》) 明·沈际飞:“‘无可奈何花落去’,律诗俊语也,然自是天成一段词,著诗不得。

”(《草堂诗余正集》卷一)清·王士祯:“或问诗词、词曲分界。

予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定非香奁诗。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定非草堂词也。

”(《花草蒙拾》)清·胡薇元:“晏元献殊《珠玉词》,集中〔浣溪沙·春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本公七言律中腹联,一入词,即成妙句,在诗中即不为工。

此诗词之别,学者须于此参之,则他词亦可由此会悟矣。

”(《岁寒居词话》)清·张宗橚:“元献尚有《示张寺丞王校勘》七律一首:‘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中三句与此词同,只易一字。

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

”(《词林纪事》卷三)清·永瑢等:“集中〔浣溪沙·春恨〕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乃殊《示张寺丞王校勘》七言律中腹联,《复斋漫录》尝述之,今复填入词内,岂自爱其词语之工,故不嫌复用耶?考唐·许浑集中:‘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二句,亦前后两见,知古人原有此例矣。

晏殊《浣溪沙》两词赏析

晏殊《浣溪沙》两词赏析

晏殊《浣溪沙》两词赏析《浣溪沙》两词,一个是过片前的两句,一个是过片后的三句。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两首词都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和意境?初春日宴于新昌。

可怜流水素商情,欲入东城陌上行。

走马归来长酩酊,夜深花底卧吹笙。

这首词写于词人被贬离开朝廷之后的某个春天。

全词借咏景写出了作者在官场失意,面对大自然的无限风光而萌生的隐逸情怀。

这里“玉壶冰”指美酒,这里点明时间,这是在一个春日里。

诗人相邀约朋友到郊外踏青赏春,有感而发。

这两句中的“流水素商情”指当时有名的女歌手谢素商。

唐代宰相元载妻子出身豪门望族,丈夫却因为受到宰相的压制而怀恨在心,暗中与人勾结杀死元载。

所以后来被捕入狱,自缢身亡。

这位大唐贵族妇女,不幸成为阶下囚。

作者称她为流水,不仅以其貌美清丽传达出诗人对她的赞美,而且暗示出世道的险恶,人心的复杂。

这又正应了韩愈所说的“穷人乍富贵,常有颠倒意。

”这位歌女的遭遇反映出朝廷对官员私下谋划政事十分痛恨,有识之士会对此很敏感的。

过片前两句是词人面对大自然的无限风光而产生的一种幽居避世的念头。

虽是晚春时节,但仍然百花争妍。

令人陶醉的微风使得自然界万物都带上了温柔妩媚的风韵,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

词人对大自然的这种馈赠充满着惊奇和赞美,同时他还想把它占为己有,向他表达自己由衷的爱恋之情。

“走马归来长酩酊”这句,紧扣主题,点明他是沉溺在这自然的抚慰之中,使得自己陶醉了。

他要在这里酣饮狂欢,因为,山花已经败落,夜幕将至,寒气袭人,喝一杯美酒暖暖身子吧。

接下去,“夜深花底卧吹笙”,用典故进一步表现出这种豪迈的感情,这两句还提到了汉武帝时的音乐家李延年,《汉书·李延年传》记载:李延年曾制作了一种叫作《佳人》的歌曲,歌词十分旖旎。

武帝听后极为赞赏,特地设宴招待李延年,并让李延年坐在御座旁,叫宫女们弹奏李延年做的《佳人》歌曲。

歌声中深深体现出了无限美好的意境。

这首词抒写了作者内心深处那种情思难以排遣的苦闷,在风格上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浣溪沙晏殊的意思及赏析

浣溪沙晏殊的意思及赏析

浣溪沙晏殊的意思及赏析《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浣溪沙晏殊的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原文】浣溪沙作者:晏殊朝代:北宋体裁:词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

分上下两阙,各三句,共计四十二言。

②去年天气旧亭台:天气、亭台和去年一样。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意为春光无法挽留,一切该逝击的都留不住。

④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译文】傍晚时分,听着小曲独自饮酒,怅然排遣着心中的愁绪。

去年的时节,去年的天气、去年的亭台依然如故,不知何故,如今却要感时伤怀,心中无端浮生起岁月年华易逝难留的淡淡哀愁,面对西下的夕阳发出几时才能回来的感叹。

看着繁花落尽,看着屋檐下似曾相识的归燕,伤春叹老之情才下了眉头,骤然又袭上心头。

一个人独自徘徊在小园落花飘零的小路上,怎么也无法排解心中的失落、惆怅、孤独与寂寞。

【赏析】这首词的妙处在于不作态,不用典,不做作,通过时间和景物对比,不言愁苦,而愁苦自见。

尤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人称道。

“一曲新词酒一杯”,以听歌、对酒开篇,格调闲雅,欲抑先扬,构思独特,令品读者以为是一首书写词人内心愉悦之情的词作。

接着品读下去,情绪就不由自主地随着词人的笔端蒙上了些许淡淡的.哀愁。

虽然摆在眼前的还是那些与去年一样的时节,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不足为哀,但是与词人年事已老联系起来;词人那心中的哀愁就不难理解了。

紧接着一句“夕阳西下几时回”点破了其中蕴含的深意,时光易逝难回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依然是对眼前环境事物的描绘,春天要随落花去了那是毫无办法,好在还有“似曾相识”的燕子又飞回来了,姑且可以聊以自我安慰,然而词人已随着岁月流年带走的东西无奈是追不回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丨 丨
闲 愁 最 苦 。
辛 弃 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生活环境博大高华,充满 富贵气象,有着只是淡淡 的富贵闲愁。 • 晏词一贯有富贵天成的气 象。
创作风格
晏殊一生富贵,自然无愁苦之词,但他也并非全 无悲戚,不过他所悲所戚的是人生中共有的“无 可奈何”的共悲,而非个人为某事的小悲小痛。 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 婉丽,清新淡雅,温润秀洁。其词的情感基调是 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 气度。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 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 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 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 以情语作结,总束全词,兴 起感情波澜,极有跌宕之致。 • 点明全词忧愁的缘由 • 富贵者感叹时光易逝,盛宴 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 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 索寞怅惘的心绪。结句 抒发的亦是富贵闲愁。 前人评晏殊词圆融平静, 多富贵气象。晏殊自云: “余每吟咏富贵,不言 金玉锦绣,而悦其气 象。”
小 阁 重 帘 有 燕 过
• 交代出地点与时令 • 有破空而来之气势 • “有燕过”起着沟通帘里帘外 的作用,承接下文 • “过”字用得特别精妙:轻灵 有生气
晚 花 红 片 落 庭 莎
晚:傍晚;晚春。 有李清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中 “绿肥红瘦”的哀婉之情。
曲 栏 干 影 入 凉 波
晏殊一生中,没有太高的政治建 树,他不忌贤妒能,重视奖掖后 进的品德却让后人一直歌颂和赞 赏,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 琦后皆出其门下。
晏殊画像(手绘本)
晏殊著有《珠玉词》。其代表作为《浣溪 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 子》、《鹊踏枝》等。
浣溪沙
晏殊
浣溪沙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 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 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 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 得愁多。
后世评价
• 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宋史》 • 晏元献公长短句,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 秀洁,亦无其比。———王灼 • 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 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 ——冯煦 • 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
晏词善于捕捉对自然景物敏锐而纤细的感受。 不少作品写得风流蕴藉、温润秀洁、 含蓄典雅、闲雅平和,富有情韵和意境。 同时语言清丽,声调和谐。他摒弃了《花间 词》的浓艳纤佻,又吸取了《阳春集》的清 丽蕴藉,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晏殊词擅 长脱于鄙俗而写出气象,特别是善于以淡雅 之笔写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男女之情, 显得神清气远、蕴藉雅健。表现手法含蓄, 用词造句工稳,语言婉丽,意境优美高雅, 风格蕴藉绮靡,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
谢 谢 大 家 。
全 文 完 ,
• 曲:栏杆曲曲折折,也喻意主 人公心境复杂。 • 凉:池水冰凉,也指主人公心 境凄凉。 • 从视觉着手,意象丰富,描绘 了一幅晚春庭院落花流水图。
一霎好风生翠幕, 几回疏雨滴圆荷。
• • • • •
从听觉的角度 对仗工整 “好风”:乐景写哀情 “生”:化抽象为形象 “疏雨滴圆荷”:主人公 内心孤独之极
晏殊 《浣溪沙》 ——赏析
纵观词人
人物简介 作品速览 词作赏析 创作风格 后世评价
人物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词人。抚州 临川人(今属江西抚州)。著名婉约派词人。自 幼聪慧过人,7岁能文,14岁以神童入试,赐进 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 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 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 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加政事加尚书 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 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