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文化生活》第五课 文化创新 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表现 着眼于
具体表现
着眼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反对 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
交流、借鉴和融合 反对 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
课堂小结2
文化发 展的实 质
是什么
为什么
文化创新
怎样做
为什么要 强化文化 创新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根本途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启示一:继承传统, 的过程 推陈出新;融入时代精神,推陈出新,革故 鼎新的过程
启示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பைடு நூலகம்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 一。其具体要求: (1)我们不能离 开传统文化,空 谈文化创新。
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 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 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思考?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 “孝”历来被看做是最 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 一。我们应该怎么对待 传统文化中的“孝文 化”?
能不能脱离传统谈创新? 能不能墨守成规?
(2)体现时代精 神是文化创新的重 要追求
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 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立 足 于 社 会 实 践 , 是 文 化
文 化 创 新 的 根 本 途 径
——
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徐悲鸿的作品能够始 终做到形神兼备?
徐悲鸿一生致力于国画的创新实践,他 认为革新中国绘画的要旨在于:“古法 之佳者,守之;不佳者,改之;垂绝者, 继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 者,融之。”
思考:从徐悲鸿的国画创新实践当中,我 们可以得到进行文化创新的哪些启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知识要点总结

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三、怎样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途径)
(一)主体: (二)根本途径: (三)基本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克服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1)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情况、 新问题 (2)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条件
一、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一)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1)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情况、 新问题 (2)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条件
(一)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
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一、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一)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立足于社会实践
主体
人民群众 (文化创造的主体) 求
要
文化工作者应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伟大实践,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认识、关注、理解、虚心、汲取)
三、怎样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途径)
(一)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的主体, 应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二)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五课 文化创新(共18张PPT)

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的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
感”。由此可见( )
①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文化建设
易混易错知识
4.文化创新要以发展先进文化为方向,这也是文化创新的 根本目的。(文化创新要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方向,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实践。)
5.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文化 创新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叁
记忆知识过关
壹 基础知识梳理 贰 易混易错知识 叁 记忆知识过关 肆 课堂巩固训练
目 录
壹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动 力和意义
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意义
1.文化创新的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 生机与活力的保证
记忆知识过关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文化创新的意义 3.文化创新的主体、途径和方向
肆
课堂巩固训练
课堂巩固训练
1.法国是闻名遐迩的文化创新大国。它享有此誉绝非偶然, 它既源于法兰西文明的悠久传承、丰厚的艺术土壤,也包括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及富有远见的法律、
C 政策“红利”等。法国能够成为文化创新大国表明
A 新发展中医药文化。这体现了(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B.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我们应该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最终运用于实践 D.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课堂巩固训练
3.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
高中《文化生活》第五课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思考:从徽班进京到京剧的产生, 体现了文化创新具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 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作用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5、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上述材料说明: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离开了社会实践,离开文化所处的时代, 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 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现代革命音乐先驱——冼星海
冼星海是我国现代革命音乐的先驱。1938年,冼星海从巴黎 音乐学院毕业后,回到祖国便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在抗日 《在太行山上》等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开 创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新局面。
斯托夫人与《汤姆叔叔的小屋》
比彻·斯托夫人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美国在统一前,南方仍 然实行农奴制度,广大的黑人在庄园中辛苦劳作,深受剥削,命运 悲惨。斯托夫人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深深地被他们的不幸命运所打 动,以饱含感情的笔创作出了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小说问世后,深深地感染了美国的民众,要求废除农奴制, 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这为最后的南北战争的发生 及最终的胜利奠定了浓厚的民意基础。后来,林肯总统在谈及这
救国的斗争中,他创作了《救国军歌》、《到敌后方去》、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⑴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新的诞生,旧的灭亡,先进的 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随堂练习
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就士大夫没 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提出:
文化生活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考点导航: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文化创新的意义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4.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知识结构:1.是什么:内涵渊源源泉动力目的标准作用主体2.为什么: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依据、要求)文化创新 3.怎么办(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依据、要求)重要途径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依据、要求)③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依据、要求)※渊源: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文化创新1、是什么: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社会实践2、为什么:为什么要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怎么做: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第二,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第三,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第四,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第五,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重难点点拨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源于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可以为实践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从而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创新与继承的关系(1)继承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

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一课时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文化创新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在那遥远的地方》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大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等大批的歌曲,既优美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 II群众喜爱。
王淞耕锻轴林私多厳人确抽?(1)V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什么是实践?《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身于官宦世家, 但又赶上家道中落,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红楼梦》内容正是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国府和宁国府由盛到衰的全过程。
•文学创作总是与一定戏亦背景相联系的,总是对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反映。
_____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你明白诗句的意思吗?比喻读书时,一要注意知识更新,不可抱残守缺,二要从生活中吸取新的养料,不断补充自己。
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王洛宾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音乐艺术家。
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他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几次参加抗日宣传组织,积极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
他用满腔的爱国热情,先后创作了《老乡上战场》、《洗衣歌》、《风凌渡的歌声》、《穆斯林青年进行曲》等大量抗日歌曲,唱遍华北前线, 鼓舞了许多的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全国解放以后,他又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创作了《萨拉姆毛主席》、《社会主义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坎上》、《亚克西》等100 多首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的歌曲,在整个新疆乃至全国广为传唱,鼓舞着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文化生活》第五课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教案

《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3.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积极思考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文化创新的源泉;2.文化创新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2.如何开展文化创新教育。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解概念、原理、案例等,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创新;2.学生参与:组织学生思考、讨论,通过小组活动、批判性思维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并向学生提问:“你们对文化创新有什么了解?文化创新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介绍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文化创新进行初步理解。
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3. 文化创新的源泉(25分钟)3.1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教师讲解科技创新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文化创新的。
3.2 社会环境与文化创新教师以中国改革开放为例,讲解社会环境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对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
4. 文化创新的作用(25分钟)4.1 促进经济发展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统计数据,讲解文化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2 增强民族凝聚力教师介绍文化创新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如何凝聚人心。
5. 文化创新教育(20分钟)5.1 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介绍创新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对创新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
5.2 如何开展文化创新教育教师分享开展文化创新教育的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多参与创新活动,并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感悟和反思。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文化创新的小论文,思考文化创新对社会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
【高二】《文化生活》第五课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教案

【高二】《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高二】《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科任任教班级《化生活》第五教案集体对备部分题第五化技术创新一、化创新的泉和作用中心发言人备时间第四周上时间第五周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鼓腮化发展的实质、技术创新的泉与促进作用。
2、认知社会课堂教学在化技术创新中的促进作用。
(二)能力目标:培育学生列出实例表明社会课堂教学在化技术创新中的促进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协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化后的意义,进一步增强民族化的自豪感。
重点社会课堂教学在化技术创新中的促进作用难点社会课堂教学在化技术创新中的促进作用教学方法教师鼓舞、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写作、思索,探讨、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引入崭新化在交流的中传播,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
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这是本要学习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不尽的泉,不竭的动力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些说明,只有真正投身于社会实践,深入人民群众之中,才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化作品。
1、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化创新的意义。
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化创新。
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2、社会实践是化创新的泉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化就会成为无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化创造。
社会实践是化创新的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9页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鲁迅的作品主要揭示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黑暗;高尔基的作品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示了俄国工人运动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不能离开传统文化谈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二)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原因: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措施:
①态度: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②原则: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
三、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一)坚持正确方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克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1)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2)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二、文化创新的原因
(一)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的结果如果是社会反响好、广泛传播、群众喜爱,则体现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一)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1、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彻底否定中华文化、中华传统,全盘照搬西方文化;
---“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2、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教 学 反 思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点拨:巧用“结果法”区分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创新的结果如果是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则体现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三)文化创新的要求:
①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②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第五课 第二框:文 化 创 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 途 径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难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 学 过 程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创新与继承、借鉴、融合的关系
(一)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原因: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课 题
第五课 第一框:文 化 创 新 的 源 泉 和 作 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难点:文化创新的作用
教 学 过 程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一)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二)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