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降血糖功能检验方法

合集下载

血糖检测方法

血糖检测方法

血糖检测方法血糖检测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及时、准确地监测血糖水平,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掌握正确的血糖检测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血糖检测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

首先,最常见的血糖检测方法是使用血糖仪。

血糖仪是一种便携式的设备,可以在家中轻松进行血糖监测。

使用血糖仪时,首先需要准备好测试用的试纸和采血针。

然后,按照说明书的指引,将试纸插入血糖仪中,用采血针在手指上抽取一滴血液,将血液滴在试纸上,血糖仪会立即显示出血糖水平。

使用血糖仪检测血糖时,要注意保持仪器和手部的清洁,避免感染和误差。

其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较为严格的血糖检测方法,通常由医生在临床上进行。

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患者需要空腹前来医院,医生会首先抽取空腹血糖水平,然后让患者饮用含有一定量葡萄糖的溶液。

随后,医生会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多次抽取血样,以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

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糖代谢情况,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连续血糖监测系统是近年来新兴的血糖监测技术,它可以实时、连续地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无需频繁地进行手指采血。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由一个植入皮下的传感器和一个便携式的读数仪组成,传感器可以持续监测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并将数据传输到读数仪上。

通过连续血糖监测系统,患者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胰岛素注射计划。

最后,血清胰岛素测定是一种辅助性的血糖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血清中胰岛素的水平,可以评估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血清胰岛素测定通常由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胰岛素代谢情况,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总之,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环节,掌握正确的血糖检测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通过血糖仪、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和血清胰岛素测定等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保健功效及检测方法

保健功效及检测方法

一、多糖的检测方法〔1〕粗多糖的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测定法〔2〕葡聚糖的分光光度测定法〔3〕硫酸软骨素的分光光度测定法二、皂甘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1〕总皂苷的分光光度测定法〔2〕绞股蓝皂苷的分光度测定法三、黄酮与甘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1〕总黄酮的风光光度测定法〔2〕原花青素的分光光度测定法〔3〕原花青素的铁盐催化比色测定法四、酶、激素与源性物质的检测方法〔1〕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氮蓝四唑测定法〔2〕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连苯三酚自氧化测定法〔3〕氯化高铁血红素的分光光度测定法五、其他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1〕总蒽醌的分光光度测定法〔2〕几丁胺糖的脱乙酰度滴定法〔3〕总三萜的分光光度测定法六、第一章概论(第3页)表1-1常见的保健食品的成效成分〔标志性成分〕、保健功能与主要来源〔第73页〕第三章保健食品中成效成分的检测方法第一节多糖的检测方法一、粗多糖的苯酚一硫酸分光光度测定法1、方法提要多糖经乙醇沉淀别离后,去除其他可溶性糖与杂质的干扰,再与苯酚一硫酸作用成橙红色化合物,其呈色度与溶液中的糖的浓度成正比,在485nm波长下比色定量。

4、测定步骤(1)样品提取:称取混合均匀的固体样品1.0〜2.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80mL 左右,与沸水浴中加热1小时〔如保健食品添加的已是多糖提取物,那么加热15min〕,冷却至室温后补加水至刻度线〔V1〕,混匀后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余下滤液供沉淀粗多糖。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不少保健品添加了淀粉、糊精,一定要做相应的处理,否那么结果偏高。

添加淀粉的样品需加a-淀粉酶与糖化酶〔如葡萄糖昔酶〕处理。

添加糊精的样品需加糖化酶〔如葡萄糖昔酶〕处理。

处理的原那么是将这类非活性多糖的碳水化合物全部酶解成单糖或低聚糖,再用乙醇沉淀所需的活性多糖以达到别离的目的。

1)添加淀粉或淀粉+糊精的样品:可取50mL样品提取液置于100mL具塞锥形瓶中,冷却至60℃以下,加1mL10%淀粉酶液〔Singma公司的液状淀粉酶可直接加0.1〜0.2mL〕和0.5mL0.2M磷酸盐缓冲液,加塞,至55℃〜60℃酶解1小时,再加适量的糖化酶〔如葡萄糖昔酶〕〔约为样液体积的1%〕于60℃以下再水解60min后取出〔用电业检验是否水解完全,如不完全可延长水解时间至酶解液加碘液不变蓝色为止〕,于电炉上小心加热至沸〔灭酶〕,冷却,定容,过滤,取滤液沉淀粗多糖。

保健食品27种功能及试验检测项目

保健食品27种功能及试验检测项目

保健食品主要分为营养素补充剂和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功能性产品。

(1)营养素补充剂:指以补充一种或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

其作用是补充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缺乏和降低发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危险性。

此类产品仅限于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保健食品的27种功能:(申请功能数量不受限制)
1、增强免疫力功能15、抗氧化功能★
2、改善睡眠功能16、辅助改善记忆功能★
3、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17、促进排铅功能★
4、增加骨密度功能18、清咽功能★
5、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19、辅助降血压功能★
6、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20、促进泌乳功能★
7、缓解体力疲劳功能◇ 21、减肥功能★◇
8、缓解视疲劳功能☆22、改善生长发育功能★◇
9、祛痤疮功能☆23、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
10、祛黄褐斑功能☆24、调节肠道菌群功能★
11、改善皮肤水份功能☆25、促进消化功能★
12、改善皮肤油份功能☆26、通便功能★
13、辅助降血脂功能★27、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14、辅助降血糖功能★
注:标有★的功能,既需要进行动物功能试验又需要进行人体功能试验。

标有☆功能,只需进行人体功能试验,无需进行动物功能试验。

标有◇的项目需做兴奋剂检测。

拟申请的功能不在以上公布的27种范围内的,申请人应当自行进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并向确定的检验机构提供功能研发报告。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评估自己的血糖控制效果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评估自己的血糖控制效果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评估自己的血糖控制效果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而准确评估血糖控制效果,则是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准确评估血糖控制效果的方法和工具。

1. 血糖监测仪器血糖监测仪器是评估血糖控制效果的主要工具之一。

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在家中进行血糖测量。

每天多次测量血糖水平,并记录下来,有助于了解血糖的变化趋势和日常波动情况。

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点,如餐前、餐后、睡前等,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通过监测,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效果以及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对血糖的影响。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HbA1c是评估近期血糖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标。

它是血红蛋白与血糖长期结合形成的产物,反映了过去两到三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通过定期进行血液检测,可以获得准确的HbA1c水平。

一般来说,HbA1c水平低于7%被认为是血糖控制得较好的标准。

高于7%的HbA1c水平可能意味着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

3. 饮食记录饮食是影响血糖控制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糖尿病患者应该关注自己的膳食摄入,并进行记录。

记录每天的饮食种类、份量以及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等信息,有助于患者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对血糖的影响。

在监控期间,患者应包括所摄入食物的详细信息,如主食、蛋白质、脂肪和蔬菜的摄入量等。

这些记录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评估血糖控制效果,还可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建议。

4. 运动记录运动对于血糖控制效果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可以记录自己每日的运动情况,包括运动种类、时长和强度。

记录运动与血糖的关系有助于患者了解运动对自己血糖水平的影响。

同时,患者也可以将这些运动记录提供给医生,以便于制定更合适的运动计划和治疗方案。

5. 症状观察糖尿病患者应该主动观察和记录与血糖控制相关的症状。

食品及保健食品毒理学检测项目及依据

食品及保健食品毒理学检测项目及依据
限制范围及 说明
序号
401
名称
辅助降血糖功 能试验
402
对化学性肝损 伤有辅助保护 功能试验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卫生 部2003年版)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 程序与检验方法规范第二部份功 能学评价检验方法十九项
2
水及涉水 材料
403
鼠伤寒沙门氏 菌/回复突变 试验
0229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生部2001) 附件2附录C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 备及防护材料的卫生毒理学评价程 序和方法3.1.1.1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 第二部份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
2.3.6
426
亚急性毒性试 验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 第二部份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
2.3.7
427
小鼠骨髓嗜多 染红细胞微核 试验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 第二部份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 2.3.8.4
428
哺乳动物骨髓 细胞染色体畸 变试验
404
小鼠骨髓细胞 染色体畸变试 验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生部2001) 附件2附录C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 备及防护材料的卫生毒理学评价程 序和方法3.1.1.2
405
小鼠骨髓微核 试验
406
大鼠90天经口 毒性试验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生部2001) 附件2附录C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 备及防护材料的卫生毒理学评价程 序和方法3.2.1.2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六项
GB 15670-1995
438
皮肤变态反应 试验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七项
GB 15670-1995
439
亚急性经口毒 性试验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八项

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检测方法

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检测方法

• 观察模型对照组与受试样品组给葡萄糖或医用淀粉后各时 间点(0、0.5、2小时)血糖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
血糖曲线下面积
=
(0
小时血糖+0.5 2
小时血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0.5
+
(2
小时血糖+0.5 2
小时血糖)
×
1.5
(4

2)
04
(二)实验方法
• 方案二 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任选其一) • (1)地塞米松诱导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 • ①原理 • 糖皮质激素具有拮抗胰岛素生物效应的作用,可抑制靶组
(4 − 1)
04
(二)实验方法
• (4)高血糖模型动物糖耐量实验
• 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 剂
• 15~20分钟后各组经口给予葡萄糖2.0g/kg BW或医用淀粉 3.5g/kg~5g/kg BW,测定给葡萄糖后各组0.5、2小时的血 糖值或给医用淀粉后1、2小时的血糖值
04
二、人体试食试验
03
(一)受试产品
• 受试产品必须是具有定型包装、标明服用方法 和服用量的定型产品;安慰剂除功效成分外, 在剂型、口感、外观和包装上与受试产品保持 一致。
04
(二)试验方法
• 试验前对每一位受试者按性别、年龄、不同劳动强 度、理想体重参照原来生活习惯规定相应的饮食, 试食期间坚持饮食控制,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和 剂量不变。
松磷酸钠注射液、葡萄糖或医用淀粉、血糖测定试纸或试剂盒,胰 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 • 2.高热能饲料 • 猪油10% 、蔗糖15% 、蛋黄粉15% 、酪蛋白5% 、胆固醇1.2% 、胆 酸钠0.2% 、碳酸氢钙0.6%、石粉0.4%、鼠维持料52.6% 。 • 3.仪器 • 血糖仪、全自动生化仪、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天平。

铬酵母西洋参黄芪胶囊降血糖人体试食试验研究

铬酵母西洋参黄芪胶囊降血糖人体试食试验研究

铬酵母西洋参黄芪胶囊降血糖人体试食试验研究发布时间:2021-06-04T07:05:28.26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5期作者:郭忠1*(通讯作者)魏杰2 王亮3 [导读] 目的:研究铬酵母西洋参黄芪胶囊降血糖作用。

方法:采用自身与组间两种对照设计。

有效病例100例,试食组、对照组各为50例。

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试食组服用铬酵母西洋参黄芪胶囊,每日2次,每次3粒。

观察期间坚持饮食控制,原治疗糖尿病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变。

结果:一个月后,空腹血糖平均下降1.13±1.71mmol/L,平均下降百分率为10.42%±13.07%;餐后2h血糖平均下降2.20±2.70mmol/L,平均下降百分率为13.59%±15.59%(P<0.05);总有效率为40%郭忠1*(通讯作者)魏杰2 王亮3 1华夏先葆(北京)中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 101149; 2北京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市 100730; 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王珂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北京市 101121摘要:目的:研究铬酵母西洋参黄芪胶囊降血糖作用。

方法:采用自身与组间两种对照设计。

有效病例100例,试食组、对照组各为50例。

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试食组服用铬酵母西洋参黄芪胶囊,每日2次,每次3粒。

观察期间坚持饮食控制,原治疗糖尿病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变。

结果:一个月后,空腹血糖平均下降1.13±1.71mmol/L,平均下降百分率为10.42%±13.07%;餐后2h血糖平均下降2.20±2.70mmol/L,平均下降百分率为13.59%±15.59%(P<0.05);总有效率为40%。

结论: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辅助降血糖功能判定标准,认为铬酵母西洋参黄芪胶囊有辅助降血糖的作用。

关键词:铬酵母西洋参黄芪胶囊;降血糖;人体试食研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

保健食品各功能需要做的动物及人体试验

保健食品各功能需要做的动物及人体试验

保健食品各功能需要做的动物及人体试验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卫生学试验、稳定性试验、复核检验(一)只要求动物实验的项目有:1. 增强免疫力功能检验方法主要指标: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NK细胞活性测定判定:四项指标中任两项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不认可增强单项免疫力功能。

2. 改善睡眠功能检验方法主要指标:戊巴比妥纳睡眠时间实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戊巴比妥钠(或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判定:3项实验中任2项阳性,且直接睡眠作用。

注意事项:对动物进行直接睡眠实验时,也要同样注意进行30天灌胃。

3. 缓解体力疲劳检验方法主要指标:血乳酸血清尿素肝糖原/肌糖原动物负重游泳实验判定:负重游泳实验结果阳性,血乳酸曲线下面积、血清尿素、肝糖/肌糖原3项生化指标中任2项指标阳性。

注意事项:(1)对同批受试样品进行违禁药物的检测。

(2)在负重游泳实验时,酒类样品测试当天可以不灌胃。

4. 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检验方法主要指标: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判定:三项试验中任二项实验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每批实验动物的体重尽量保持一致。

5. 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检验方法主要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细胞DNA含量或骨髓有核细胞数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血/组织中SOD活性实验血清溶血素含量实验判定:以上5项实验中任3选项进行实验,3项实验中任何2项实验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选用小鼠,受试样品于照射前给予14~30天,照射后仍然给予受试物,必要时可延至45天。

6. 增加骨密度功能检验方法根据受试样品作用的原理不同,分为方案一(补钙为主的受试物)和方案二(不含钙或不以补钙为主的受试物)两种。

主要指标:体重骨钙含量骨密度判定:(方案一)骨钙含量/骨密度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且不低于相应剂量的碳酸钙对照组,钙的吸收率不低于碳酸钙对照组。

(方案二)①不含钙的产品:骨钙含量/骨密度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加,其它指标(体重除外)不显著低于卵巢切除+溶剂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1 试验项目1.1 动物实验分为方案一(胰岛损伤高血糖模型)和方案二(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两种1.1.1 方案一(胰岛损伤高血糖模型)1.1.1.1 体重1.1.1.2 空腹血糖1.1.1.3 糖耐量1.1.2 方案二(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1.1.2.1 体重1.1.2.2 空腹血糖1.1.2.3 糖耐量1.1.2.4 胰岛素1.1.2.5 总胆固醇1.1.2.6 甘油三酯1.2 人体试食试验1.2.1 空腹血糖1.2.2 餐后2小时血糖1.2.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或糖化血清蛋白1.2.4 总胆固醇1.2.5 甘油三酯2 试验原则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2.2 根据受试样品作用原理不同,方案一和方案二动物模型任选其一进行动物实验。

2.3 除对高血糖模型动物进行所列指标的检测外,应进行受试样品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影响的观察。

2.4 人体试食试验应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2.5 应对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

2.6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3.1 动物实验:方案一:空腹血糖和糖耐量二项指标中一项指标阳性,且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无影响,即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血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方案二:空腹血糖和糖耐量二项指标中一项指标阳性,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升高,且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无影响,即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血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血脂四项指标均无明显升高,且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两项指标中一项指标阳性,对机体健康无影响,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作用。

辅助降血糖功能检验方法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Assisting BloodSugar Reduction Function1.动物实验1.1实验动物选用成年动物,选用小鼠(26±2g)或大鼠(180±20g),单一性别,大鼠每组8-12只、小鼠每组10-15只。

1.2材料1.2.1试剂四氧嘧啶(C4H2N2O4·H2O,分子量160.08)或链脲佐菌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葡萄糖或医用淀粉、血糖测定试纸或试剂盒,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1.2.2 高热能饲料猪油10% 、蔗糖15% 、蛋黄粉15% 、酪蛋白5% 、胆固醇1.2% 、胆酸钠0.2% 、碳酸氢钙0.6%、石粉0.4%、鼠维持料52.6%1.2.3仪器血糖仪、全自动生化仪、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天平。

1.3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模型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小鼠)或5倍(大鼠)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二个剂量组,高剂量一般不超过30倍,必要时设空白对照组。

同时设给予受试样品高剂量的正常动物组。

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

1.4实验方法1.4.1 正常动物降糖实验选健康成年动物按禁食3-5小时的血糖水平分组,随机选1个对照组和1个剂量组。

对照组给予溶剂,剂量组给予高剂量浓度受试样品,连续30天,测空腹血糖值(禁食同实验前),比较两组动物血糖值。

1.4.2 高血糖模型降糖实验方案一1.4.2.1胰岛损伤高血糖模型1.4.2.1.1原理四氧嘧啶(或链脲佐菌素)是一种β细胞毒剂,可选择性地损伤多种动物的胰岛β细胞,造成胰岛素分泌低下,引起实验性糖尿病。

1.4.2.1.2造模方法购入成年动物,适应1天后,随机取15只动物禁食3-5小时,测空腹血糖,作为该批次动物基础血糖值。

随后动物禁食24小时(自由饮水),注射四氧嘧啶(用前新鲜配制)造模,小鼠45-50mg/kg BW.iv或125-130mg/kg BW.ip,大鼠50-80mg/kg BW.iv或120-160mg/kg BW.ip。

5-7天后动物禁食3-5小时,测血糖,血糖值10-25mmol/L为高血糖模型成功动物。

1.4.2.1.3高血糖模型动物降糖实验选高血糖模型动物按禁食3-5小时的血糖水平分组,随机选1个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组间差不大于1.1mmol/L)。

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模型对照组给予溶剂,连续30天,测空腹血糖值(禁食同实验前),比较各组动物血糖值及血糖下降百分率。

(实验前血糖值-实验后血糖值)血糖下降率%= --------------------------------------------×100%实验前血糖值1.4.2.1.4高血糖模型动物糖耐量实验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同1.4.2。

各组动物禁食3-5小时,测定给葡萄糖或医用淀粉前(即0小时)血糖值,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15-20分钟后各组经口给予葡萄糖2.0g/kg BW或医用淀粉3-5g/kg BW,测定给葡萄糖后各组0.5、2小时的血糖值或给医用淀粉后1、2小时的血糖值,观察模型对照组与受试样品组给葡萄糖或医用淀粉后各时间点(0、0.5、2小时)血糖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

(0小时血糖+0.5小时血糖)×0.5 (2小时血糖+0.5小时血糖)×1.5血糖曲线下面积=———————————————+ ————————————————2 2方案二1.4.2.2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任选其一)1.4.2.2.1地塞米松诱导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1.4.2.2.1.1原理糖皮质激素具有拮抗胰岛素生物效应的作用,可抑制靶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及糖异生作用,导致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诱发实验性糖尿病。

1.4.2.2.1.2试验方法购入健康雄性大鼠(150±20g),普通维持料适应饲养3-5天,禁食3-4小时,取尾血,测定空腹即给葡萄糖前(0小时)血糖值,给2.5g/kgBW葡萄糖后测定0.5、2小时血糖值,作为该批次动物基础值。

以0、0.5小时血糖水平分5个组,即1个空白对照组、1个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每组15只。

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3个剂量组灌胃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连续35天。

各组给予维持料饲养,1周后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更换高热能饲料,喂饲2周后,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在高热能饲料基础上分别给予地塞米松0.8mg/kgBW腹腔注射(0.008%地塞米松注射量1ml/100g体重),每日1次,连续10-12天。

试验结束,各组动物禁食3-4小时,检测空腹血糖、糖耐量、血清胰岛素及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

1.4.2.2.1.3 观察指标1.4.2.2.1.3.1 空腹血糖、糖耐量各组动物禁食3-4小时,测定空腹血糖即给葡萄糖前(0小时)血糖值,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15-20分钟后各组经口给予葡萄糖2.5g/kg BW,测定给葡萄糖后各组0.5、2小时的血糖值,若模型对照组0.5小时血糖值≥10mmol/L,或模型对照组0.5小时、2小时任一时间点血糖升高或血糖曲线下面积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判定模型糖代谢紊乱成立,在此基础上,观察模型对照组与受试样品组空腹血糖、给葡萄糖后(0.5、2小时)血糖及0、0.5、2小时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

(实验前血糖值-实验后血糖值)血糖下降率%= --------------------------------------------×100%实验前血糖值(0小时血糖+0.5小时血糖)×0.5 (2小时血糖+0.5小时血糖)×1.5血糖曲线下面积=———————————————+ ————————————————2 21.4.2.2.1.3.2 胆固醇、甘油三脂各组动物禁食3-4小时,检测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若模型对照组血清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判定模型脂代谢紊乱成立,在此基础上,观察模型对照组与受试样品组血脂变化。

1.4.2.2.1.3.3 胰岛素各组动物禁食3-4小时,检测血清胰岛素,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明显下降,且动物糖/脂代谢紊乱成立,判定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成功。

观察模型对照组与受试样品组胰岛素抵抗情况。

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 = 胰岛素/22.5e-㏑血糖≈——————————22.51.4.2.2.2四氧嘧啶诱导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1.4.2.2.2.1原理高热能饲料喂饲基础上,辅以小剂量四氧嘧啶(C4H2N2O4·H2O,分子量160.08),造成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诱发实验性糖尿病。

1.4.2.2.2.2造模方法购入健康雄性大鼠(150 20g),普通维持料适应饲养3-5天,禁食3-4小时,取尾血,测定给葡萄糖前(即0小时)血糖值,给2.5g/kgBW葡萄糖后0.5、2小时血糖值,作为该批次动物基础值。

以0、0.5小时血糖水平分5个组,即1个空白对照组、1个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每组15只。

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3个剂量组灌胃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连续33天。

各组给予维持料饲养,1周后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更换高热能饲料,喂饲3周后,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禁食24小时(不禁水),给予四氧嘧啶103-105mg/kgBW腹腔注射,注射量1ml/100g体重。

注射后继续给予高热能饲料喂饲3-5天。

试验结束,各组动物禁食3-4小时,检测空腹血糖、糖耐量、血清胰岛素及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

1.4.2.2.2.3 观察指标1.4.2.2.2.3.1空腹血糖、糖耐量各组动物禁食3-4小时,测定空腹血糖即给葡萄糖前(0小时)血糖值,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15-20分钟后各组经口给予葡萄糖2.5g/kg BW,测定给葡萄糖后各组0.5、2小时的血糖值,若模型对照组0.5小时血糖值≥10mmol/L,或模型对照组0.5小时、2小时任一时间点血糖升高或血糖曲线下面积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判定模型糖代谢紊乱成立,在此基础上,观察模型对照组与受试样品组空腹血糖、给葡萄糖后(0.5、2小时)血糖及0、0.5、2小时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变化。

(实验前血糖值-实验后血糖值)血糖下降率%= --------------------------------------------×100%实验前血糖值(0小时血糖+0.5小时血糖)×0.5 (2小时血糖+0.5小时血糖)×1.5 血糖曲线下面积=———————————————+ ————————————————2 21.4.2.2.2.3.2 胆固醇、甘油三脂各组动物禁食3-4小时,检测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若模型对照组血清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判定模型脂代谢紊乱成立,在此基础上,观察模型对照组与受试样品组血脂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