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拓展】等边三角形的故事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三角形的分类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 3 个内角相等。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在教学中我主 要采用直观演示法、探究发现法、讨论交流法和猜想验证法等方式 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学法上,学生自 主探索、操作验证、合作交流、质疑问难,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 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 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 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 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结: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 提问: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交流得出:等边三角形3个角都是60,所以它一定是 锐角三角形。
板块三、复习旧知,巩固新课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它的一个底角是( )°,如 果它的底边长6厘米,腰长a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2.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是( )°;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50°,它的顶角是( )°。
3.画等边三角形:很容易保证两条边相等,但保证三条边都相等 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等边三角形不好画。你有什么办法? 方法一:根据角度来画。比如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然后分 别画出60度的角,如果两边正好会合,正好都是3厘米,那就说 明画得很准确。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2、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3、通过探究过程,体验独立思考、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按角、边的角度,把三角形分类。
【教学难点】能够区别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区分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学生第一学段认识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角、直角。
可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比较轻松和顺利。
所以,教师可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讨论,动手操作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学生亲自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形成概念。
【教学准备】白板多媒体,一副三角板,每个学习小组七个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之前都学过哪些角?(2)屏幕上是什么角?(白板上有一个锐角,将角旋转至90度,至钝角,分别追问是什么角?)(3)如果在这个角的两条边上任取两个点,并连接起来,擦掉多余的部分,是个什么图形?(4)你对三角形都有哪些了解?2.导入新课(1)展示白板上的7个三角形,它们一样吗?什么都不一样?(2)其实众多的三角形里有很多也是同一类的。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究三角形的分类。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分类(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系统思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给三角形分类的必要性。
为下面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氛围的准备)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探究三角形的分类(1)独立思考,你准备怎么分类?。
(2)小组交流,按照你的想法把白板上的7个三角形进行分类。
(3)小组合作,教师深入指导。
分好的同学交流思想。
(4)汇报分类结果a按角度分类:1号4号7号分为一类;2、5分为一类:3、6号分为一类。
四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第4单元1三角形第2课时冀教版

2.把下面的三角形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直角三角形有( ①③ );锐角三角形有 ( ②⑤⑦⑧ );钝角三角形有( ④⑥ ); 等边三角形有( ②⑤ )。
知识点2: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3.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厘米,底边长是8厘米,则腰长是多少厘米?
知识点1:三角形的分类
123÷3=41(厘米)
第2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
6.明 第2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
(18-8)÷2=5(厘米)
明
用
木
条
制
作
一
个
等
腰
三
角
形
相
框
,
底
边
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7厘米。
长是25厘米,腰长是26厘米,要用多少厘米木条? (2)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
)角,任意三角形中最少有(
把下面的三角形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把下面的三角形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明明用木条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相框,底边长是25厘米,腰长是26厘米,要用多少厘米木条?
( √)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厘米,底边长是8厘米,则腰长是多少厘米?
(3)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75×40=
25×6=
48×40=
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123厘米,求边长。
米?
()
把下面的三角形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答:要用77厘米木条。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厘米,底边长是8厘米,则腰长是多少厘米?
第2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
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123厘米,求边长。
(1)锐角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2: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三角形的趣味故事

三角形的趣味故事在数学的世界里,三角形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几何形状。
它有着独特的性质和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与它相关。
1. 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它们围成了一个封闭的区域。
根据三条边的长度,三角形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相等,而普通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不相等。
除了边的长度,三角形还有很多有趣的性质。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等于180度,这被称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根据内角和定理,我们可以推导出许多有趣的结论和定理,例如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其对应的两个内角和。
2. 三角形的应用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和工程领域,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通过测量已知的边长和角度,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计算未知边长和角度。
除了计算,三角形的性质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导航系统中,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性来确定我们的位置和方向。
通过测量我们与已知目标的夹角,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我们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3. 三角形的趣事与趣闻除了应用,三角形还有一些有趣的趣事与趣闻。
例如,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三角形有多大吗?据记录,最大的三角形是由星座中的三颗恒星组成的,它们之间的距离超过了数光年。
这个三角形被称为“三角座大三角”。
另外,三角形还可以作为艺术品展示。
在一些艺术展览中,艺术家会利用三角形的形状来设计独特的雕塑和装置艺术品。
这些艺术品展示了三角形的美感和几何特性,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思考。
4. 三角形的谜题三角形的趣味故事还可以延伸到谜题和游戏。
有一种叫做“三角数”的数列,它以三角形的形状排列成一个数表。
这种数列有着许多奇特的规律和性质,可以成为解谜和思考的题材。
同时,三角形还可以成为一些有趣的游戏的元素。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的性质设计一些益智游戏和拼图游戏。
关于三角形的小故事

关于三角形的小故事三角形,是我们学习数学时经常接触的一个几何图形。
它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而今天,我将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向大家生动地介绍三角形。
从前,有一个小村庄,村里住着三个好朋友,他们分别是小明、小红和小李。
他们三个人每天一起上学,一起玩耍,是最好的朋友。
有一天,他们在村子里玩耍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石头。
这块石头的形状非常特别,它有三条边和三个角,就像一个小小的三角形一样。
小明、小红和小李非常好奇,他们决定把这块石头带回家,好好研究一番。
于是,他们花了很长时间,终于弄清楚了这个奇怪石头的形状就是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而且三个角的和总是180度。
小明、小红和小李对这个新发现充满了好奇和兴奋,他们决定把这个发现告诉全村的人。
于是,他们找到了村长,向他讲述了他们的发现。
村长听完后,也非常惊讶,他决定邀请全村的人一起来看这块奇怪的石头。
当全村的人看到这块石头时,都感到非常惊奇和好奇。
村长决定把这块石头放在村子的中心广场上,供大家观赏和学习。
从那以后,村里的孩子们都对三角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前来中心广场观赏这块石头,并向村长请教关于三角形的知识。
村长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决定组织一次关于三角形的知识竞赛。
在竞赛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他们对三角形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通过这次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三角形不仅是一个几何图形,更是一个充满趣味和知识的概念。
它可以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小明、小红和小李一样,对知识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分类》教案(精选6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分类》教案(精选6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分类》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各种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欢欢和笑笑给同学们发来请贴,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但路上有两道关卡,只有顺利通过才能得到通行证.第一关:准确地认出他们,并说出他们的特征.(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第二关:给他们取个形象又合适的名字.(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二、探究新知:同学们顺利过关,来到了数学王国.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
(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2、有这么多共同点,老师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学生自由讨论,给三角形分类.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5、学生展示分类结果: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
从学具中找出直角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
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从你们的学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找出等边三角形并证明.三、实践应用1、画三角形。
选择你最喜欢的三角形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你的三角形.2、猜三角形:出示一个直角出示一个钝角出示一个锐角(能不能正确猜出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3、填一填4、找一找:在孔雀图中找出你喜欢的三角形说一说。
四、总结,拓展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分类》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认识并识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了解各种类型三角形的特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4.3第2课时利用“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授课典案

图4-1-29处理方式:可让学生快乐地回答.【师】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读书,那你们家里一定有漂亮的典案二导学设计4.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一、学习目标1、探索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 ”和“AAS ”并能应用它们来判定两个三角形 是否全等。
2、体会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3、能够有条理的思考和理解简单的推理过程,并运用数学语言说明问题。
4、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条件“ASA ”和“AAS ”,并能应用它们来判定两个三 角形是否全等。
三、学习难点 探索 “AAS ”的条件 四、学习设计: 1.温故而知新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BD 和△ACD 全等吗? 你能说明理由吗?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提问:一张三角形的纸片,被斯成三部分,究竟用那部分可 画出原图一样的三角形? 探究练习1.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将学生分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画一个△ABC 使它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组:∠A=90°, ∠B=30°,AB=10cm 第二组: ∠A=60°, ∠B=45°,AB=9cm学生动手操作,完成问题后,小组交流比较,看看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表述,老师板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_____________或者 ______________) 探究练习2.如果“两角及一边”条件中的边是其中一角的对边,比如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 和45°,一条边长为10cm ,情况会怎样呢?ABCD(1) 如果角60°所对的边为10cm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2) 如果角45°所对的边为10cm ,那么按这个条件画出的三角形都全等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若两个三角形具备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哪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你认为对吗?能举例说明吗?3.举例应用:例1.如图,已知AO=DO ,∠AOB 与∠DOC 是对顶角,还需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根据“ASA ”说明△AOB ≌△DOC ;或者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根据“AAS ”,说明△AOB ≌△DOC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三角形的分类-青岛版六三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三角形的分类青岛版六三制教案:三角形分类教学内容:教材P56~57,第四单元第2课时,三角形的分类。
本节课主要学习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三角板、直尺、彩笔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三角板、直尺、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课件,呈现一些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三角形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二、自主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三角板、直尺、彩笔等工具,自己动手画出一个三角形。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2. 教师通过PPT展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并验证特征。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图像,让学生判断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57的“练一练”。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角相等作业设计:1. 课本P57的“做一做”。
2.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三角形,分类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课堂讲解、巩固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可以更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性质,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边三角形的故事
等边三角形家族聚会,一位名叫豆豆的小等边三角形在门口担任接待工作。
这时,一个直角三角形大摇大摆地走向会场,豆豆连忙上前拦住他:“对不起,今天是我们等边三角形的家族聚会,其他三角形是不能参加的。
”
“为什么我就不能算等边三角形的成员呢?”直角三角形说。
豆豆看了看他,耐心解释道:“你看我们等边三角形家族,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相等,你看看你自己,三个角都不相等,更别提三条边了,走一边玩去吧。
”
直角三角形恼火地说:“岂有此理,同是三角形一族,还区分得这么严格,有必要吗?我只是想溜进去吃点蛋糕而已。
”
豆豆固执地说:“那可不行。
”
“小朋友,我来告诉你吧,我虽是直角三角形,我也是可以随意变化的,看仔细了,我只要轻易一变,就能变成你们的模样。
”说完,直角三角形将身子扭一扭,真的就变成了等边三角形。
豆豆惊奇地看着这一切,他张大了嘴巴,过一会儿,缓过神来,忙说:“行,你厉害,那就请您进去参加聚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