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学生得抑郁症案例

合集下载

得抑郁症死掉的案例

得抑郁症死掉的案例

得抑郁症死掉的案例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因抑郁症而导致死亡的案例,这些案例无不令人深感惋惜和震惊。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得抑郁症死掉的案例,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能够更好地认识抑郁症,预防和治疗抑郁症,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案例一,小明,一名25岁的大学生,因为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逐渐陷入了抑郁情绪中。

他开始失去对生活的兴趣,整天愁眉苦脸,甚至出现了自杀的念头。

最终,他选择了用药物自杀,年轻的生命就此夭折。

案例二,小红,一名30岁的职场女性,工作压力大,家庭矛盾重重,她渐渐地变得消极抑郁,整天情绪低落,无法集中精力工作。

最终,她选择了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案例三,小华,一名40岁的中年男性,因为工作失意,家庭不和睦,他的抑郁情绪越来越严重。

他开始酗酒,整天愁眉苦脸,最终因酗酒过量导致了肝功能衰竭而死。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抑郁症对患者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抑郁症。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抑郁症的认识,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和表现,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

其次,我们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再次,我们要重视抑郁症的治疗,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最后,我们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远离压力和负面情绪。

通过以上的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抑郁症,避免因抑郁症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关爱身边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让我们一起努力,预防和治疗抑郁症,让更多的人远离痛苦,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大学生心理疾病案例

大学生心理疾病案例

大学生心理疾病案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案例,以期引起更多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案例一,焦虑症。

小明是一名大二学生,自从大学入学以来,他就一直感到压力很大。

课业繁重、社交压力、未来就业等问题让他感到焦虑不安。

在一次期末考试前,小明因为焦虑情绪太过严重,导致失眠、食欲不振、头晕等症状,甚至出现了胸闷、心悸的情况。

经过心理医生的诊断,小明被确诊为焦虑症。

案例二,抑郁症。

小红是一名大三学生,她在大学期间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困难,但她很少向他人倾诉,总是将自己的情绪压抑在心里。

慢慢地,她变得越来越消极,对生活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了自责、自卑、自杀倾向等症状。

最终,小红被确诊为抑郁症。

案例三,社交恐惧症。

小王是一名大一新生,他平时很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对社交场合感到害怕和不安。

在大学期间,他因为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导致了严重的社交恐惧症状,甚至影响了他的学业和生活。

以上这些案例只是大学生心理疾病中的冰山一角。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与社会、家庭、个人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帮助,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心理韧性,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总之,大学生心理疾病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希望通过对这些案例的了解,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关爱、理解、支持的社会环境。

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2020年大学生得抑郁症案例

2020年大学生得抑郁症案例

篇一:《关于女大学生抑郁症的案例分析》关于女大学生抑郁症的案例分析摘要抑郁症对每个家庭、对个人都具有摧毁性的力量,它使大量的人经受痛苦的折磨,对人们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当前一些大学生也正饱受抑郁症的痛苦,对抑郁症进行全面的认识,找到解决抑郁的方法,才能够成功战胜它。

关键词女大学生抑郁症案例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一种灾难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据近年来的统计,“大学新生中存有抑郁症状的比例为17%,大学生中有严重抑郁的占17%”。

①抑郁症者容易想到死亡和自杀,抑郁是导致自杀率最高的心理疾病。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抑郁心理问题的研究。

一、目前大学生尤其是有些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已渐渐走出“天子骄子”和“栋梁之才”的神话,回归现实生活。

同样,大学不再是梦想之旅,而是承载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此刻,成长的压力与动力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个人成长与危机同生。

危机在悄悄地走近每一个成长中的大学生,在危机中达到自我成长,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任务。

大学生活是紧张的,社会期望高,心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竞争激烈,特别是感情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常常使大学生的情绪处于紧张状态。

一般认为,适度的、情绪性的负性情绪反常是正常的,如果能处理得当,是不会对人的生活造成影响的;如果负性情绪的得不到合理的宣泄与调节,则会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造成心理健康受损,甚至导致身体疾病。

大学生尤其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情绪不稳定的比例相当大,而且,从女大学生成长的文化背景与传统来看,特别是在找工作等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女大学生始终扮演着“弱者”的角色形象。

“女人是弱者”的观念既影响着社会对女性①张志安,刘慧芳.大学生抑郁心理的成因与疏导[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的评价标准,更影响着女大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心理不健康案例

心理不健康案例

心理不健康案例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给其家人和朋友带来了困扰。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真实故事,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小明(化名)是一名25岁的年轻人,他在外表上看起来阳光、开朗,是朋友们眼中的乐观主义者。

然而,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绝望和痛苦。

小明从小就性格内向,父母离异让他的童年变得孤独而痛苦。

他在学校里也并不受欢迎,经常被同学们排挤和欺负。

这些负面的经历让小明逐渐变得自卑和消极,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法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

在大学期间,小明的抑郁症症状逐渐加重。

他开始失去对生活的兴趣,整天无精打采,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他总是感到疲惫和沮丧,无法入睡或者整夜失眠。

他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绝望,觉得自己没有任何希望和出路。

最终,小明选择了逃避,他开始沉溺于酒精和毒品,试图用这种方式来麻痹自己的内心痛苦。

小明的家人和朋友发现了他的异常,他们开始劝说他去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劝说和支持,小明最终接受了心理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他逐渐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学会了面对自己的内心困扰。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和鼓励,小明逐渐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力量和勇气。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明的抑郁症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重新找到了工作,也重新建立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他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学会了寻求帮助和支持。

如今的小明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消沉的自己,他变得更加乐观和积极,也更加懂得珍惜生活和身边的人。

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抑郁症并不是一种丢人的疾病,它是可以被治愈和管理的。

重要的是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不要让自己陷入孤独和绝望之中。

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心理健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不要忽视自己和身边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小明的真实故事,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让更多的人能够及时寻求帮助,走出心理困境,重新找回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一例高校学生抑郁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高校学生抑郁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高校学生抑郁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发布时间:2021-06-11T09:56:54.46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彭晓[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学生工作实际出发,报告了一例患有抑郁症的高校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南京 210036摘要:本文主要从学生工作实际出发,报告了一例患有抑郁症的高校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通过个案提供的相关信息,咨询师结合该生实际情况,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等综合治疗手段,帮助其“认知重建”,克服情绪障碍,恢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生动案例。

关键词:抑郁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一、一般资料小H,男,19岁,汉族,某高校大二学生,独身子女。

家庭收入状况较好,父亲为苏州公司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

该生身高178cm,体型偏瘦弱,高考和入学体检未发现重大躯体疾病,有轻生的念头。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1、主诉:大二开学以来感觉不适应,无法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最近一周明显情绪低落。

现阶段,每天焦躁不安、不想吃饭、不想社交、夜晚失眠,课堂效率低下、看不进书。

平时喜欢弹吉他并达到专业水准,但对生活提不上兴趣、胃痛、注意力不集中等两月余。

2、个人陈述:我小时候成绩很好,但是长大后对学习提不上兴趣以至于高考失利,进入一般院校。

我喜欢弹吉他并且在高中时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在上海的乐队节表演过。

我想学艺术但是家里人不同意觉得没前途、不务正业,所以我只能业务练习。

但是现在渐渐觉得弹吉他也很无趣。

大二开学以来我觉得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很焦虑、烦躁,觉得每天都很重复、单调、枯燥,感到很累。

不久觉得自己上课不能专注、情绪烦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头昏、恶心、胃痛、失眠,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看书效率降低,总会受干扰而中断,学不下去。

我跟家人说了自己的情况想去医院治疗,他们觉得我小题大做拒绝了我的请求。

近几天症状主要是:自己的反应灵敏度下降、记忆力衰退,四肢无力、白天瞌睡犯困、夜晚情绪亢奋等。

大学生抑郁症案例

大学生抑郁症案例

大学生抑郁症案例大学生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它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大学生抑郁症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小明是一名大三学生,他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然而,在大二的时候,他开始感到压力很大,课业负担加重,社团活动也越来越多,他感到自己无法应付这一切。

于是,他开始出现睡眠不好、食欲下降、情绪低落等抑郁症状。

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孤独,无法和身边的人交流,甚至开始出现自卑和自责的情绪。

小明的父母发现了他的异常,开始关心和支持他,带他去了心理医生那里进行了心理咨询和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小明逐渐学会了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如何应对学业和生活中的压力。

同时,他也开始参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活动,通过和其他有相似经历的同学交流,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支撑和力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整,小明的抑郁症状逐渐减轻,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动力。

他也明白了自己并不孤单,有很多人都在关心和支持着他。

他开始重新参与社团活动,和朋友们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学业上也逐渐有了起色。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抑郁症并不是一种罕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它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家人的关心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需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应该更加关注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如果发现有人出现抑郁症状,应该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大家对大学生抑郁症问题的重视,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关心抑郁症患者,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关爱和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重度抑郁症赔偿案例

重度抑郁症赔偿案例

小芳(化名)是一位抑郁症患者,2020年6月底因割腕自杀被送至上海某医院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后,从ICU转入普通病房,7月2日晚10时到11时许,小芳两次走出病房,徘徊后进入安全通道,第二次后未见回来。

午夜,陪护小芳的丈夫被医护人员叫醒,经过各方一番寻找,最终在住院大楼前发现了已身亡的小芳。

经警方确认,小芳死亡原因为高坠,事发地推测为12楼病区东侧安全通道内的玻璃窗处。

家属认为,医院疏于管理才使小芳不幸身亡,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医院赔偿各项损失合计237万余元。

二审法官赴现场勘查厘清事实,此前,一审法院认为:小芳因割腕来院治疗,情况特殊,医院在护理看护上应更严谨细致,但在小芳转入普通病房后,医院未做特殊对待,在其走出病房到坠楼身亡这段时间内,也未及时发现异常,对于小芳死亡有一定过错。

但考虑到死亡是小芳主观追求的结果,其自身有绝大部分的过错,酌定医院承担15%赔偿责任,即35.6万余元。

医院不服上诉至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期间,法官一行到医院进行现场勘查,小芳所在病区设有一个护士台,每晚由两名护士值班,病区内安装三处监控摄像头监控范围覆盖病区走廊区域,但在事发地即东侧安全通道内未安装监控摄像头另外,小芳自转至普通病房后医院对其实施一级护理医护人员每小时进行巡房并且有医嘱家属需24小时陪护调查发现事发地墙面的两扇玻璃窗都装有限位器,窗户最大开启行程约17厘米,二审改判:医院已尽合理安保义务无需担责,二审法院认为:常人无法从如此狭窄的窗户缝隙意外滑落,可见小芳追求死亡的意图明显;而本案中的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不具备精神卫生专科医院额隔离措施,且事发地的窗户限位器、护栏等设施,均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此外,医院也对小芳实施一级护理,每小时巡房,并嘱咐家属24小时陪护,已尽到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

而小芳的丈夫在夜间陪护时睡着,具有一定的监管过失。

上海一中院改判:驳回小芳家属方一审全部诉讼请求。

医院自愿补偿家属3万元,予以准许。

抑郁症的案例真实

抑郁症的案例真实

抑郁症的案例真实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并不仅仅是一种情绪低落,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严重程度较重的情绪障碍。

抑郁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自杀行为。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真实的抑郁症患者的案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抑郁症的重视和关注。

小明,今年25岁,是一名大学生。

从小明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抑郁症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小明原本是一个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人,但在大学期间,他逐渐变得沉默寡言、情绪低落。

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原本喜欢的爱好也变得索然无味。

面对朋友的关心,他总是敷衍了事,甚至开始回避社交。

小明的家人发现了他的异常,开始带他去看心理医生。

经过多次诊断,小明被确诊为抑郁症。

原来,小明在大学期间遭遇了一些挫折和困难,但他并没有及时寻求帮助,内心的压力逐渐累积,最终导致了抑郁症的发作。

在治疗过程中,小明接受了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

同时,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和支持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和乐观。

他也意识到,及时寻求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不应该让自己承受太多的压力。

通过小明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抑郁症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严重。

抑郁症不仅仅是一种情绪问题,更是一种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的心理疾病。

我们应该重视抑郁症,关心身边的人,及时帮助他们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关爱自己,及时释放压力,寻求帮助。

不要让负面情绪长时间困扰自己,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享受生活的乐趣。

抑郁症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它,帮助患者走出困境,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和阳光。

希望通过这个真实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抑郁症的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避免因为忽视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关于女大学生抑郁症的案例分析》关于女大学生抑郁症的案例分析摘要抑郁症对每个家庭、对个人都具有摧毁性的力量,它使大量的人经受痛苦的折磨,对人们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当前一些大学生也正饱受抑郁症的痛苦,对抑郁症进行全面的认识,找到解决抑郁的方法,才能够成功战胜它。

关键词女大学生抑郁症案例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一种灾难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据近年来的统计,“大学新生中存有抑郁症状的比例为17%,大学生中有严重抑郁的占17%”。

①抑郁症者容易想到死亡和自杀,抑郁是导致自杀率最高的心理疾病。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抑郁心理问题的研究。

一、目前大学生尤其是有些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已渐渐走出“天子骄子”和“栋梁之才”的神话,回归现实生活。

同样,大学不再是梦想之旅,而是承载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此刻,成长的压力与动力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个人成长与危机同生。

危机在悄悄地走近每一个成长中的大学生,在危机中达到自我成长,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任务。

大学生活是紧张的,社会期望高,心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竞争激烈,特别是感情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常常使大学生的情绪处于紧张状态。

一般认为,适度的、情绪性的负性情绪反常是正常的,如果能处理得当,是不会对人的生活造成影响的;如果负性情绪的得不到合理的宣泄与调节,则会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造成心理健康受损,甚至导致身体疾病。

大学生尤其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情绪不稳定的比例相当大,而且,从女大学生成长的文化背景与传统来看,特别是在找工作等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女大学生始终扮演着“弱者”的角色形象。

“女人是弱者”的观念既影响着社会对女性①张志安,刘慧芳.大学生抑郁心理的成因与疏导[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的评价标准,更影响着女大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现代观念的不断渗透,女大学生在选择生活方式、处理现实问题以及自我控制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状态,也引起了社会上较多的关注和争论。

笔者认为,女大学生的情商问题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状态,只有科学地了解、分析这些问题,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一个女大学生的抑郁症案例下面这个案例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小洁(化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她的基本情况吧。

小洁是我的一个师妹同时又是我的老乡,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个美丽而热情的女孩,每次在学校遇见她,总是乐呵呵的与我说笑。

但就是这样一个热情充满活力的女孩竟然走上了轻生的道路,这几乎断送了她美丽的生命,刚听到这样震惊的消息,我心里特别的不平静,我决定尽我最大的努力来挽救这个美丽的姑娘,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学了几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点粗浅认识,我想尽我的所能来帮助她。

于是我抽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她寝室看望她,她看到我后神情有点不自然,并显出很忧郁的样子,但随着谈话内容的丰富化和轻松化,她脸上渐渐露出了一丝微笑,可能是身在异乡的孤独,看到我犹如见到了亲人。

随着我多次和她聊天,她渐渐也把我当成了朋友,还向我说出了许多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下面就是在一次谈话中小洁所说的大体内容。

我从小就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父母都是高中的老师,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从小就把我送到乡下的奶奶家抚养,虽然在乡下条件比不上城里,但只要我要什么奶奶总能满足我,父母也定期来奶奶家看我,而且每次来总能拿上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和好看的衣服,还给我不少的零花钱。

因此当时在乡下的很多小孩眼里,我是最幸福的,小伙伴们都很羡慕我,并且走到哪里总有小朋友们追谁着,从小我就有了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直到我上中学时奶奶病逝,才回到城里和父母生活。

也许父母是因为从小没能很好的照顾我,感到有点愧疚于我,所以回到家后的我,更是受到父母的格外呵护,享受着“小公主”般的感觉,这样的生活一直伴随着我走进了大学。

刚进大学时,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离开了父母的呵护,有点茫然了。

但我还是挺积极的面对生活,各方面表现得都还不错,身体健康,积极而热情。

但是大一时,我参加了学校和系上的各类学生干部、干事的竞选,结果都失败了。

长这么大,第一次体会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一向好胜的我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泥潭。

情绪往往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而大起大落,反复无常。

但我努力学习,成绩还不错,每次都能拿到学校的“优秀奖学金”。

也许是我这种争强好胜的性格,在寝室里好与人争执,又很少忍让。

长此以往,寝室的同学都不敢“惹”我了,我的人际关系也开始出现了危机,我总怀疑别人在议论我,对每个室友都充满了敌意。

每次看到别人高兴地在一起玩或学习时,内心充满了孤独感;晚上常常做恶梦,睡眠出现问题,精神状态不佳;没有胃口,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发脾气,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最终变成了同学中的“另类”。

我很痛苦,也努力尝试过改变自己,但坚持不下来。

大二期间,精神萎靡,对生活缺乏热情,自我否定几乎表现在我生活的所有内容中,甚至产生了自闭的状态。

这是我和小洁第一次这么深入的聊天,她也好像终于找到倾述的对象了似的,和我一下午谈了很多的内容,但我也知道她对我也隐藏了很多内容,可能这是她的心底最深处的东西,我也不勉强她说什么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经常和她联系,没事的时候就去找她玩,渐渐地我们的关系更近了很多。

终于在一次的谈话中,她把最不想说的东西也给我讲了,下面是这次她对我讲述的大体内容。

其实我在高一的时候就谈恋爱了,我的男朋友叫小军(化名),他和我同班同学,就坐在我的后面,我们常在一起玩,但由于没有怎么耽误我的学习,这事父母都不知道,老师更没有往深的地方想。

这样的美好时光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我们各自去读了自己向往的大学。

开始时我们还经常联系,但慢慢的我就怀疑我和他不是真正的爱情,仅是对他的好感而已。

特别是我们不经常见面了,我和他的距离也越拉越大了,我好几次都提出和他分手,但都遭到了他的拒绝,仔细想想,他也挺优秀的,我也就渐渐地接受他了。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大二上学期,一天我中午在睡觉,突然手机响了,打开一看是小军的信息,上面写着“小洁,我们分手吧!”。

几个醒目的大字顿时充斥了我的心脏,我的脑子嗡嗡作响,我回过电话去,得到的仍然是同样的结果。

躺在床上,我越想越觉得委屈,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呢?即使分手也应该我和他说分手,怎么他向我提分手呢,他有什么资格说这话?不行,我不能接受我感到空前的绝望和无助,我感到了活得没有面子,不知道生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我想到了死,但是我想用一种最不痛苦的方式来结束我的生命,于是我想到了服安眠药,当我去药店买药时,就只卖给我二粒,于是我就多跑了几家不怎么正式的药店,终于买到了二十多片安眠药,回到寝室后,我一口气把它们吃下去,躺在了床上睡了过去直到我寝室的同学回来和我说话,发现我不理她们,才发现事情不对,她们就立即把我送到了市里的医院,最终经过洗胃和大家的抢救,我脱离了危险学校把我吃药的事也告诉了我的父母,父母这才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把我带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身体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心理医生说我是患上了“抑郁症”,并给我开了许多药,现在这些药我还在吃,但吃了老是感觉头痛,晚上还是睡不着觉,很多晚上都是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发呆,痛苦极了,我不知道如何是好?听了小洁动情的讲述,我一时不知道用什么最后的方法来帮助、开导她,但是看得出来她此时仍旧非常的痛苦,还没有从痛苦中脱离,为了帮她走出困境,我决定用所学过的知识对她的案例进行仔细的分析,进而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

下面就是我对此案例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三、对女大学生抑郁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本案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的依据正如小结说自己得了“抑郁症”一样,从我对她的的了解和观察来看,她的病情确实具有抑郁症的很多特征。

抑郁是一种特殊的心境,是一种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由情绪低落、冷漠,出现失望等构成的复合负性情绪。

它是低沉、昏暗的情绪基调,可从轻度心情烦闷、消沉、郁郁寡欢、状态不佳、心烦意乱、苦恼、忧伤到出现悲观、绝望。

抑郁可以是许多心理疾病的症状之一,也可以是一种相对轻微的心境状态。

大学生的抑郁绝大多数是是属于后者,抑郁只是偶尔出现,具有弥散性和情景性,但很快便会消失。

但也有少数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最终导致抑郁症。

一般说来,性格内向、敏感猜疑、不爱交际、依赖性强、遭遇意外挫折、有不良童年经历、长期努力得不到报偿的大学生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

结合小洁个人,我谈谈抑郁症的主要表现(1)兴趣减退甚至消失。

小洁原来有很多爱好活动,对各种事情都充满兴趣和求知欲,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进入大学后对一些兴趣爱好渐渐减退,甚至变得没有什么爱好了。

她觉得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对什么事情都感到无味。

(2)对前途悲观失望。

小洁觉得生活、学习都前景黯淡,前途一片茫然,事情都变得无可挽回和不可收拾。

后来分手事件后,甚至达到了绝望。

(3)无助感。

小洁感到对自己的不幸和痛苦无能为力,感到对处境毫无办法。

同时,她也不会轻易相信别人,感到别人对她是爱莫能助,尽管能完全体会到别人的善意,感受到别人在为她操心努力,但她总感到帮助不大。

(4)精神疲惫。

小洁的精力已经大大耗尽,想振作也振作不起来,至少无法持久。

时常感到缺乏动力,似乎没有别人催促或推她一把,她就什么也不想做,也动不起来,整天躺在床上发呆。

(5)自我评价下降。

小洁感到自己毫无用处,对实际上的成绩也不认为有任何价值,或者几乎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似乎什么长处和优点都没有,过去引以为豪或可以自慰的品质在她心目中也消失了。

自卑中总是隐含着追求的目标或标准太高,而“理想”的追求实际上是不自量力和自我估计太高。

抑郁的自我评价下降,伴有自责,甚至有罪恶感。

(6)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抑郁症患者感到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

当男朋友提出分手后,像是天塌下来了一样,本来就单调的生活更失去了仅存的色彩,于是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在一时的冲动下,也有了自杀行为。

纵观以上的分析,小洁确实患上了中度的抑郁症。

对案例进行病因分析小洁的心理成长路程,可以说是艰难的。

首先她的问题最初是由于以偏概全和绝对化思维造成的。

一次干部竞选失败,导致她产生失败感,后面的发展就因此而进入了自我认定的失败感之中。

其次,小洁的情绪认为和控制能力差,她既不知道自己情绪不良的原因,更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任情绪泛滥,以致造成了人际关系不良,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

再者,小洁的挫折耐力较差,她不善于进行客观的挫折归因,夸大挫折程度,缺乏应付挫折的意志力。

在这些原因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情商发展不良是引起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情商低的人不可能获得健康的心理发展,而且影响她发展的各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