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环境容量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测算方法含公式

杭州西溪
5A
梁子湖
-
苏州太湖
-
2020年(增速6%) 2025年(增速4%)
3300
4000
10% 330
15% 600
参考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规律,2014年至2015年为建设初期, 2016~2018年进入旅游主要参与阶段,2018~2022年,项目进入高速发展 期,随后进入巩固阶段。但基于生态保护的前提,增速按照下线估算。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测算
计算方法:本项目定位为湖泊型生态旅游综合区,故按照面积法与线路法共同测算基地内游览 (1)面积法:Da=ST/dt
Da为日客流量,S为游览区内游览面积,d为游览线路上的游客合理密度,T为有效游览时间,t为每次游览平均所需时间,周转率为T/t。
(2)线路法: 完全游道:C=M/m*D 不完全游道:C=M*D/(m+(m*年设施环境容量
陆路旅游项 目
水上游项目 合计
面积法 线路法
8973818 40700
200
44869.09
8
40
1017.5
4
48180000 8559996
注:旅游环境容量在生态容量允许的范围内,数据可行;日环境容量总计时取旅游系数为0.5;年可游天数按365天计算。
264000 44869 2035 46904
麓湖生态旅游核心区南生态环境容量约4818万人次,年设施环境容量约856万人次,大于日环境容量最高值。
游客量规模测算
【1.宏观总量目标预测法】
➢计算方法:依据安康市旅游发展情况,结合本项目发展定位、产 品特点、发展阶段,宏观预测本项目不同时期相对安康市旅游接待 量的渗透率。 ➢安康市未来游客量预测:根据安康市近几年旅游业发展态势、安 康市旅游十三五规划、安康市旅游发展规划,预测未来10年安康市 游客量。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或旅游景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承受的游客数量上限。
它是根据目的地的自然、文化、社会等方面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和保护需求来确定的。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强调了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考虑。
当游客数量超过旅游环境容量时,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1.资源过度开发:过多的游客会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和过度使用,对
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如水源污染、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紊乱等。
2.环境质量下降:人流密集、垃圾增加以及噪音污染等会对环境质
量造成负面影响,破坏景区原有的美丽和宜居环境。
3.游客体验下降:过多的游客会导致景区拥挤不堪,行程安排不便,
长时间排队等,使得游客的体验感受大打折扣。
4.文化冲击: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个地方可能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方
式、习俗和文化产生冲击,破坏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为了规范旅游活动并保护旅游资源,制定和管理旅游环境容量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
1、限制游客数量:通过门票限定、预约制度等方式限制游客的数量,以确保不超过旅游环境容量。
2、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停车场、公共厕所、休息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
3、制定旅游规划:结合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点和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合理分配游客流量,避免集中在某些景点或时段。
4、提高游客教育: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倡文明游览,引导游客尊重当地文化和环境,积极保护资源。
通过合理控制旅游环境容量,能够平衡旅游业发展和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名词解释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是啥不?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概念哟!
就好比一个大箱子,它能装的东西是有限的,旅游景区环境容量就像
是这个箱子的容量一样。
比如说吧,黄山,那可是个超美的地方!要是一下子涌进去成千上
万的人,那山路上不就挤得要命啦?这时候,旅游景区环境容量就发
挥作用啦!它决定了这个景区能承受多少游客,既能让游客好好欣赏
美景,又不会对景区造成太大的破坏。
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个限制,那景区不就乱套了吗?到处都是人挤人,垃圾遍地都是,美景也会被破坏得不成样子,那多可惜呀!
再比如鼓浪屿,那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小岛。
要是没有合理的环境容
量控制,那原本宁静的小巷会被喧闹声淹没,那些古老的建筑也会不
堪重负。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可不仅仅是数字那么简单,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
的旅游体验呀!我们去旅游不就是为了放松心情,享受美好嘛,如果
景区被破坏了,我们还能享受啥呢?
所以呀,我们要重视旅游景区环境容量这个东西!它就像是一个守
护者,保护着景区的美丽和我们的旅游乐趣。
我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
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哦,不要去那些已经超出环境容量的地方,
不然可就没啥好玩的啦!总之,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真的很重要,我们都要好好爱护我们的旅游景点,让它们一直美丽下去!。
旅游环境容量调查评价

影响旅游环境容量的因素:
• 旅游地因素(交通,饮食,住宿……) • 游客因素(游客素质,数量,类别……) • 旅游经营管理者因素(管理方式、投入多
少……)
评价旅游环境容量的因子:
• 大气环境容量 • 水环境容量 • 固体废弃物环境容量 • 旅游空间环境容量 • 旅游设施环境容量 • 旅游服务管理环境容量 • 旅游心理容量
C为极限容量 T为每日开放时间 To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Ao为每人最低空间标准
由于贵阳市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规划面 积为216.45公顷,除去水域面积、绿地面积、 建筑面积还剩下约为22公顷的面积(也就是 广场和道路的面积)。所以A为22公顷,也就 是220000㎡。
根据小车河的具体情况,每日开放时间 为24h,人均为次利用时间约为3h,所以T为 1440min。To约为180min。Ao可估算最低为5 ㎡。数据来自于下图:
在旅游规划中,基本空间标准 17 是规划时直接应用的一项重要 指标。该旅游单体所处地区空 间容量较好。
旅游设施容量是衡量旅游景区 14 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指 标。该单体所处地区基础设施 齐全,设施容量较高
管理容量是指一个景区的管理 15 方对景区的管理质量的评价。 小车河湿地公园的管理有序, 有条理,管理质量较好。
旅游设施容量
• 旅游地食宿、交通等旅游设施在一定时间 内所能容纳的旅游人数,这属于硬件环境,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设施的修建有时受 到极大的限制。
旅游管理容量
• 主要指旅游地满足旅游者衣食住行等基本 生活需要的能力,这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经 济条件。
旅游心理容量
• 旅游者在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 降低活动中质量的条件下,该地域所能容 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
旅游合理容量的日容量公式

旅游合理容量的日容量公式1.旅游线路的环境日容量、面积、密度,或者完整的计算方法:目前国内的旅游容量计算大多是用这种方法。
2.分地区景区容量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实测数据和游客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数据难以获得,这种计算方法缺乏普适性。
3.根据密度、流量、周转时间计算日容量:该方法主要用于线形景区,利用合理的道路长度和人均流量计算全天合理接待游客数量。
4.以约束因素为指标计算容量:这种计算方法能更好地表达景区的实际容量和景区游客的流通量。
事实上,空间是密度测量的主要瓶颈。
5.公园游客容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C=A/Am其中:C——公园游客容量(人);A——园区总面积();Am——公园游客平均占用面积(平方米/人)扩展数据:“游客容量”介绍:1.游客容量是指旺季同一时间公园内的游客数量。
公园游客容量是决定公园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基础。
通过控制游客数量,可以避免公园游客超容量入园造成的人身伤害、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2.园区游客量随季节、节假日、工作日变化,一天内有高峰和低谷;一般节日最多,其次是旅游旺季和周日。
旺季假期相对少,淡季假期最少,一天有高峰有低谷。
确定公园游客容量的标准是旺季的周日高峰,这是公园发挥功能的主要时间。
Ⅱ 旅游容量的定义和分类旅游承载力,又称旅游承载力。
它指的是从生态中获得的环境容量。
1963年,Lapage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地理范围内,居民对自然文化环境、旅游设施设备、社会经济环境和旅游目的地所能承受的游客规模和强度以及相关活动的最大价值。
包括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社会容量和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容量的基本类型:1旅游心理(感知)能力:当旅游者在某一地区从事旅游活动时,该地区可以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情况下容纳最大数量的旅游活动。
旅游资源容量: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旅游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旅游景区容量名词解释

旅游景区容量名词解释
当涉及到旅游景区容量时,通常指的是一个景区能够承载的游客数量或者接待能力。
这是基于保护环境、确保游客安全和提供良好体验的考虑而设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旅游景区容量名词解释:
1. 承载量(Carrying Capacity):指一个景区在特定时间内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
这个数字通常会考虑到景区的环境容忍度、资源可持续利用性等因素。
2. 日接待量(Daily Reception Capacity):指一个景区每天可以接待的游客数量。
这个数值是根据景区设施、服务水平以及各类管控措施来确定的。
3. 峰值容量(Peak Capacity):指一个景区在高峰时段(比如假期、周末等)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
由于人流集中,峰值容量可能会超过景区的平均承载量。
4. 合理容量(Reasonable Capacity):指一个景区根据其自然、文化和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合理接待游客数量。
该容量是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的,旨在保护景区资源和环境。
请注意,为了维护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游客的体验,景区管理部门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预约制、限流措施等来控制游客数量。
这样可以避免过度拥挤,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以宜宾地区为例

案例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以宜宾地区为例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和对旅游行为方式所容忍的程度,其内涵主要包括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空间容量以及旅游生活环境容量等。
宜宾具有218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以蜀南竹海、石海洞乡、僰人悬棺等自然文化旅游和五粮液集团的产业旅游为支撑。
本文测算了宜宾市旅游环境容量,为宜宾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旅游环境容量计算(一)旅游生态容量(Ecological capacity)旅游生态容量表征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平衡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其大小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旅游污染物的能力及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产生的污染物的量。
旅游生态容量计算公式:上式中:Rs——日旅游生态容量,单位:人;Si——第i个旅游区的面积,单位:m2;Pi——第i个旅游区的森林覆盖率,单位:%;Sa——人均绿地面积,单位:m2。
宜宾市主要的风景旅游区的总面积为892.50 km2,各旅游区的平均森林覆盖率为45%.人均绿地面积参考国内同类风景区,取值为40 m2/人。
求得宜宾市生态旅游容量为:1 004.06万人/日。
(二)旅游空间容量(Spacious capacity)旅游空间容量包括面积容量、游道容量、游线容量以及洞穴容量。
计算公式为:上式中:Da——日旅游空间容量,单位:人;Si——第i个旅游区的面积,单位:m2;Sa——人均合理环境容量面积,单位:m2;T——景区每日开放时间,单位:小时;t——游客平均游览时间,单位:小时。
根据宜宾市实情,参考国内其它景区的情况,公式中Sa取500 m2/人,景区每日开放与游客平均游览时间都为8小时,取周转率为1。
求得宜宾市旅游空间为:178.5万人/日。
(三)旅游生活环境容量(Living capacity)旅游生活环境容量是指旅游区承受游客吃、住,行、乐、购等消费活动的能力。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方法

• 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 • 其量测公式为: 但其可分为两个方面:旅 Ce=ΣDi/ΣEi 游内部经济因素,即旅游 Cb=ΣBj 设施;旅游外部经济因素, 式中:Ce为主副食供应 即基础设施、支柱性产业 能力所决定的旅游容量 等等。就满足旅游者的基 (日容量);Cb为住宿 本要求而言,当地经济发 床位决定的旅游容量(日 展容量的大小可以食宿为 容量);Di为第i种食 基本的方面。 物的日供应能力;Ei为 每人每日对第i种食物的 需求量;Bj为第j类住 宿设施床位数。
(2)完全游道法:C=M×D/m
• • • • • 式中: C---日环境容量,单位:人次; M---游道全长,单位:米; m---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米/人;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 间)。 • M=2000m D=景点开放时间16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间2小 时=8 m=800m • C=2000×8/800=160
社会容量(E5)
• 旅游地在某时的容量, • 旅游地容量的测定公式 是由旅游地的旅游资源 如下: 容量、生态容量、设施 T=ΣDi+ΣRi+C 容量、地域社会容量中 Di=ΣSi 的某两个或一个决定的。 式中:T为旅游地容量; 一般决定旅游地容量的 Di为第i旅游景区容 是旅游资源容量和设施 量;Ri为第i景区内 容量。 道路容量; C为非活动 区接纳游人量;Si为 第i旅游景点容量。
•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 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 便等需求,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允许容纳游客的 最大承载能力。或者说旅游环境容量是指旅游活动过 程中旅游环境对旅游活动主要容量状态(需求容量) 和旅游环境所表现的承载状态(供给容量),或者是 一特定空间或区域的接纳、包容能力。它是一系列具 体容量的统称。如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 游生态容量、旅游经济容量、旅游地域社会容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②增加旅游景区(点)的容量
经常性超载的景区,应改造旧景点,增加新景区, 以增加旅游资源容量
华山在1983年因超载出事后, 把“自古华山一条路”改成了 双向通道,增加了道路容量 及加快了流速,使华山的容 量大大增加
2、基本容量
指旅游容量的要素 ———分旅游需求方面与供给方面
①旅游资源容量 ②旅游心理容量 ③旅游生态容量
④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⑤旅游地域社会发展容量 ⑥基本容量之间的关系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①旅游资源容量
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的 前提下的旅游承载量。
衡山祝融峰顶观日台,面积477平方米,每天开发12小时, 每游客逗留15分钟,人均占地5平方米,则同一时刻最多 可容纳95人,一天可周转48次,所以每天最多可接纳4580人。
包括:旅游合理容量与极限容量 既有旅游容量与期望旅游容量 景点、景区、旅游地、区域旅游容量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②研究旅游容量的意义
1999年8月 鼓浪屿
保证旅游活动安全
保护旅游设施,保护旅游地生态环境
旅游者获得最好的旅游享受
制定旅游管理措施,旅游规划的依据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每天可周转次数:60分钟×12小时÷15分钟=48次
心理容量为:60人×48次=2862人次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旅游生态容量的量测
旅游生态容量指保证原来生态环境质量不被破坏的容量, 起码是人为破坏没有超出自然生态可自然恢复的程度。
目前的测定主要是计算旅游者产生的污染物量与 自然生态系统可自然净化量的比。 旅游区建立了污染处理设施,可使生态容量大大增加
1)线路容量指标 2)面积容量指标 3)时间容量指标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丹霞山的丹梯铁索 西樵山的登山大道
1)线路容量指标 景观价值大且线路较宽、平直的步行(游览)道:4米/人; 景观价值大且线路窄、陡的游览道:6米/人; 景观价值不大且以疏散游人为主要功能的平缓步行道:10米/人 景观价值大且不疏散游人为主要功能的窄、陡步行道:10米/人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旅游心理容量的量测
不同的旅游活动、不同的旅游者的心理容量不同: 以旅游者感知到达最大满足时的容量为心理容量的标准。
心理容量比极限容量要小得多
例如观景点资源容量为5米2,而心理容量则为8米2
祝融峰顶的心理容量为:
每次可容纳的人数:477÷8=60人
人工净化和 保护可大大 提高生态容量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④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地经济条件决定的该地最大游客容纳量。
主要指旅游设施、物质供应、旅游从业人员状况等 所影响到的旅游容量———旅游地的旅游接待能力
云南华康旅游社商务中心
四川永州旅游接待区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①旅游合理容量与旅游极限容量
极限容量是指旅游地最大承载力 多从资源容量、生态容量、经济容量去测量
超过极限容量会造成旅游环境极大恶化,甚至出现旅游 伤亡事故;但旅游极限容量难测量。
合理容量指游客心理接受的容量 多从心理容量去测量,因其比资源容量、生态容量小, 是一个最安全的容量,在旅游规划中常用。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③旅游生态容量
指在旅游地域自然生态不退化的条件下,旅游地的 最大游客承载量。
旅游对生态环破坏表现: 1)游客对植物的践踏
2)游客在旅游中产生的污染物
粪便 生物耗氧量(BOD) 氨氮 悬浮固体 不居住游人垃圾
0.4kg/人.天 40g /人.天 7g /人.天 60g /人.天 500g /人.天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旅游资源容量的量测
要求知道的条件:
例:南岳祝融峰顶
每个旅游者的最低空间标准 平均每人每次利用旅游资源的时间 每天开放旅游资源的时间 旅游资源实际能容纳旅游者的空间面积
5~8米2 15分钟 12小时/天 477米2
每次可容纳的人数:477÷5=95人 每天可周转次数:60分钟×12小时÷15分钟=48次 极限容量为:95人×48次=4560人次
旅游地容量=旅游景区容量+旅游接待区容量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旅游容量的应用
1、饱和、超载和旅游污染 2、旅游超载的解决办法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饱和、超载和旅游污染
①概念
旅游地(景点)的游客量达到其极限容量为饱和, 超过极限容量为超载
[下一页]
[返回]
⑤旅游地域社会容量
旅游地社会条件决定的该地居民能承受的最大游客量。
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居民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噪音、 污染、社会治安、社会风气、物价上升、排外心理等 等问题,旅游地居民可以承受的最大游客量。
南雄帽子峰林场
发达地区的旅游地 地域社会容量较落后地区大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水上运动区: 5公顷/艇
2)面积容量指标
陆上景区: 30~100平方米/人
公共沙滩浴场: 20~30平方米/人
公园绿地:60平方米/人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南通市
[返回]
3)时间容量指标
以景区、景点的日周转率计算,如: 浴场:3.0次/日 公园绿地:日周转率为2.0次/日 水上运动:日周转率为6.0次/日(快艇)
②测定方法 1)在不同时段测定具体某景点(区)的实际旅游者人数 2)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游客对当时密度的看法 3)比较、分析得到的结果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我国的基本空间标准(参照北海市旅游规划)
各国、各民族、各生活环境的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要求不一 我国采用欧美的标准:古园林20米2/人,山岳观景点8米2/人 根据不同景区的景观和开发条件,分别采用相应的估算方法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②旅游心理容量
从旅游者感受的角度来考察旅游环境容量——感知容量
在不降低旅游活动质量条件下,旅游地域的最大 游客容纳量。
心理容量比比旅游资源容量小——个人空间
例如:祝融峰观日台 旅游资源容量为5平方米,而旅游心理容量 为8平方米,所以每天最多可接纳2862人。
②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的意义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①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⑴基本容量——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不同旅游因素 考察旅游容量,属基本因素。
包括: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生态容量、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
⑵非基本容量——是基本容量的具体化,每种非基 本容量都可从多种基本容量去具体考察。
⑥基本容量之间的关系
1)经济容量与地域社会容量成正比
区域经济水平高(经济容量大),地区经济从旅游业中 得到的好处多,则接待区的居民可接受的游客数量就多 (社会容量也大)。
2)感知容量与其它容量呈程度不同的正相关
感知容量是惟一从旅游者感受角度考察的旅游容量, 其它容量都是从旅游供给角度考察的旅游容量,两者 成供需关系。供应越充足,旅游者感受越满足。
②既有旅游容量与期望旅游容量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
既有容量是指目前的实际容量 期望容量是规划容量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③区域(空间)容量
指不同类型的景点、景区具体的旅游容量 即一条索道,一个景点,一处海滩等等的容量 例如:丹霞山观日亭的容量,丹梯铁索的容量等等 一旅游游览区的容往往是本区内各景点与道路容量之和
3)噪声污染 吓走动物,破坏平衡,降低体验 4)设施破坏 设施加快损坏,或毁坏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超载的解决办法
①减少旅游者流量
1)通过信息传播影响流量 广播、电视媒体发布流量消息
2)调整旅游费用,用经济杠杆引导游客流量 短期、周期性超载可实行浮动价格 长期性超载则必须大幅度提高价格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旅游容量的特点
①相对稳定、动态发展
一段时期内旅游容量相对稳定,取中值为此时期的容量值
旅游地容量随时间推移会发生动态变化
②非基本容量随基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旅游资源容量增加,会导致合理容量等增加
③旅游活动的类型极大地影响到旅游地的旅游容量 例:观光型旅游活动容量较大,生态旅游容量小, 如果丹霞山申请成为国际遗产,改观光为主为保护 为主,则旅游容量必然要减小。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
2020年5月24日星期日
一、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1、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2、基本容量 3、非基本容量 4、旅游容量的特点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旅游环境容量 指旅游地的旅游承载力,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看有不同的旅游环境容量。
①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旅游地容量的测定
最重要的是旅游资源容量与旅游设施(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地总容量包括:
①旅游景点容量——为所有景点容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