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五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FSPTWPJY003 酱油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中和滴定法F_SP _TWP_JY _003酱油—氨基酸态氮的测定—中和滴定法1 范围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以g/100mL 报告其结果,测定值保留两位小数。
2 原理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定量,以酸度计测定终点。
3 试剂3.1 甲醛溶液,体积百分数为37~40。
3.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 (NaOH)=0.1mol/L3.2.1 配制将氢氧化钠配成饱和溶液,注入塑料瓶(或桶)中,封闭放置至溶液清亮,使用前虹吸上层清液。
量取5mL 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100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混匀。
3.2.2 标定称取0.6g 于105~110℃烘至恒量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精确至0.0001g 。
溶于5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溶液,以新制备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为其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
3.2.3 计算按下式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C =2042.0)(1×−V V m 式中: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m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V —滴定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V 1 —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0.2042—与1.00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 (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3.3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 (NaOH)=0.05mol/L将配制的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准确稀释一倍。
4 仪器4.1 分析天平,感量0.1mg 。
4.2 酸度计,附磁力搅拌器;4.3 碱式滴定管,25mL 。
5 操作步骤5.1 仪器校准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校正pH 计,并注意校正温度使其与测定时保持一致。
氨基酸总量(氨态氮)的测定(甲醛滴定法)

氨基酸总量(氨态氮)的测定(甲醛滴定法)一、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一)原理:氨基酸具有酸、碱两重性质,因为氨基酸含有-COOH 基显示酸性,又含有-NH2基显示碱性。
由于这二个基的相互作用,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
当加入甲醛溶液时,-NH2与甲醛结合,其碱性消失,破坏内盐的存在,就可用碱来滴定-COOH基,以间接方法测定氨基酸的量,反应式可能以下面三种形式存在。
(二)试剂(1) 40%中性甲醛溶液(2) 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
(3) 0.1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三)操作步骤:称取一定量样品(约含20毫克左右的氨基酸)于烧杯中(如为固体加水50毫升),加2-3滴指示剂,用0.100N NaOH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加入中性甲醛20毫升,摇匀,静置1分钟,此时蓝色应消失。
再用0.100N NaOH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记录两次滴定所消耗的碱液毫升数,用下述公式计算计算:氨基酸态氮(%)=( N V×0.014×100)/W式中:N:NaOH标准溶液当量浓渡。
V:NaOH标准溶液消耗的总量(m1)W:样品溶液相当样品重量(克)。
0.014:氮的毫克当量。
三、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一)原理:与单色法相同,只是在此法中使用了两种指示剂。
从分析结果看,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与亚硝酸氮气容量法(此法操作复杂,不作介绍)相近单色滴定法稍偏低,主要因为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是以氨基酸溶液PH值作为麝香草酚酞的终点。
PH值在9.2,而双指示剂是以氨基酸溶液的PH值作为中性红的终点,PH值为7.0,从理论计算看,双色滴定法较为准确。
(二)试剂:(1) 40%中性甲醛溶液(2) 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
(3) 0.1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4) 0.1%中性红(50%乙醇溶液)(三)操作步骤:取相同的两份样品,分别注入100毫升三角烧瓶中,一份加入中性红指示剂2-3滴,用0.100N NaOH溶液滴定终点(由红变琥珀色),记录用量,另一份加入麝香草酚酞3滴和中性甲醛20毫升,摇匀,以0.100N NaOH准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NaOH/mL 醛后消耗 NaOH/mL 醛后消耗 度/(mol/L)
NaOH/mL
NaOH/mL
3.31
7.82
0.21
1.38
0.05
2.结果计算 (V1 V2) c 0.014 100 V4 (V3 /V )
式中:ρ--样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g/100mL; V1—测定用的样品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试验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3—样品稀释液取用量,mL; V4—样品的体积,mL; V—样品稀释液的总体积,mL; c—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14—1mL 1.00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氮的克数。
(V1 V2 ) c 0.014 100
V4 (V3 /V )
(7.82 3.31) 0.05 0.014 100 5 (20 /100 )
=0.003157 x100 =0.3157 g/100ml
六、实验小结
• 本实验主要是要我们掌握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 点及进一步巩固电位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测定之前, 酸度计一定要进行校正,校正溶液的配制要准确。
测定步骤:样品采集与处理→样液制备→测定→ 数据处理。
三、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试剂
仪器:酸度计、磁力搅拌器、100mL容量瓶、50mL碱 式滴定管、200mL的烧杯
试剂:36%甲醛溶液、0.05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 液、酱油、蒸馏水
四、测定步骤
1. 0.050 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配制 准称2.00gNaoH 溶解 定容 1000mL容量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来源、作用及测定方法 2. 领会和掌握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及电位滴定法 基本原理、操作要点。 3. 进一步巩固滴定分析和电位滴定法的基本操作 技能。
食品中氨基酸态氮测定

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酸度计法1 目的对公司氨基酸态氮测定制定标准操作规程,检验室操作人员按本规程操作,保证总酸检测结果准确。
2 范围本操作规范适用于所有产品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3 依据GB 5009.23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第一法酸度计法GB/T 21999-2008《蚝油》5.2GB/T 13662-2008《黄酒》6.6SB/T 10170-2007《腐乳》6.24 实验原理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现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定量,以酸度计测定终点。
5 仪器和设备酸度计磁力搅拌器25mL碱式滴定管6 试剂甲醛(36%):应不含有聚合物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0.050mol/L)7 实验步骤7.1 样品制备腐乳:将漏斗置于三角瓶上,用勺子将样品直接从袋子里取出,放于漏斗上静置30min,除去卤汤。
取约150g左右的不含卤汤样品,研磨成糊状,混匀后备用。
酱及黄豆酱样品:将样品搅拌均匀后,放入研钵中,在10min内迅速研磨至无肉眼可见颗粒,装入磨口瓶中备用。
其他样品: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
7.2 操作步骤腐乳:称取20.00g 待测样品,加水煮沸,待冷却至室温,定容至200mL 容量瓶内,混匀,过滤。
酱油:直接吸取5mL 混匀样品,定容至100mL 容量瓶内,混匀;黄酒:直接吸取10mL 样品加入50mL 蒸馏水,混匀待滴定;其他样品(包括酱及黄豆酱样品):称取5.00g 待测样品,加水煮沸,待冷却至室温,定容至100mL 或200mL (除浸膏类和成品,其他样品都定容至100mL )容量瓶内,混匀,过滤。
吸取10.00mL 于250mL 烧杯中,加60mL 水(腐乳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按公式2计算;黄酒加50mL 去二氧化碳水,黄酒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按公式3计算),放在磁力搅拌器上,加入磁子开始匀速搅拌,将电极插入被测液中 (避免电极上的玻璃珠与磁子相撞),然后用0.0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 8.2,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可计算总酸含量。
实验三-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一、实验原理氨基酸态氮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是酱油的营养指标,也是酱油中含量的特征指标,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强,质量越好。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是通过氨基酸羧基的酸度来测定样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而氨基酸含有羧基和氨基,在一般情况下呈中性,故需加入甲醛与氨基结合,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进行定量,用酸度计测定终点。
R-CH-COOH +HCHO= R-CH-COOHNH2NH-CH2OHR-CH-COOH R-CH-COONa+NaOH= +H2ONH-CH2OH NH-CH2OH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酸度计、磁力搅拌器,碱式滴定管、100ml烧杯2. 试剂甲醛溶液(36%)、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05mol/L)三、实验步骤1. 准确吸取酱油5.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后吸取20.0ml 置于100ml烧杯中,加水60ml,插入酸度计,开动磁力搅拌器,用0.05mol/LNaOH 标准溶液滴定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按总酸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酱油的总酸含量)。
2. 向上述溶液中准确加入甲醛溶液10.0ml,摇匀,继续用0.05mol/L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供计算氨基酸态氮含量用。
3. 试剂空白试验:取蒸馏水80ml置于另一200ml洁净烧杯中,先用0.05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此时不计碱消耗量)。
再加入10.0ml甲醛溶液,继续用0.05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计指示pH=9.2,第二次所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为测定氨基酸态氮的试剂空白试验。
式中;V——测定用的样品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试剂空白试验中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20——样品稀释液取用量,mL;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0.014——1.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于氮的质量(g),g/mmol。
氨基态氮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一、原理根据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将酸度计的玻璃电极及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插入被测液中构成电池,用碱液滴定,根据酸度计指示的pH值判断和控制滴定终点。
二、仪器与试剂1、仪器酸度计磁力搅拌器烧杯(250mL)微量滴定管2、试剂pH=6.18,9.18标准缓冲溶液36%中性甲醛溶液0.05mol/L的NaOH标准溶液三、测定操作1、吸取酱油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吸取定容液20.00mL于250mL 烧杯中,加水60mL,放入磁力转子,开动磁力搅拌器使转速适当。
用pH6.18的标准缓冲液校正好酸度计,然后将电极清洗干净,再插入到上述酱油液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下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
2、氨基酸的滴定在上述滴定至pH8.2的溶液中加入10.00mL的中性甲醛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下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
3、空白滴定吸取80mL蒸馏水于250mL的烧杯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然后加入10.00mL中性甲醛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下加入甲醛后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
4、结果计算( V1 - V2 )* C * 0.014氨基酸态氮% = ———————————— *20*10020V1 --- 酱油稀释液在加入甲醛后滴定至pH9.2所用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 --- 空白滴定在加入甲醛后滴定至pH9.2所用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C --- 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0.014 --- 氮的毫摩尔质量g/m mol。
实验九、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实验九、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教学目的要求:基本知识点1、掌握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原理、基本过程和操作关键。
2、熟练称量、过滤、定容、滴定等基本操技术。
3、掌握pHS—25型酸度计的操作方法4、掌数据处理和结果计算技术。
重点:1、PHS—25型酸度计的操作方法。
2、熟练称量、过滤、定容、滴定等基本操技术难点: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原理、基本过程和操作关键课时教学方案:复习与提问:1、检查实验准备情况,(1)实验内容;(2)实验仪器与试剂有哪些?(3)氨基酸态氮的测定程序。
2、氨基酸态氮的测定的原理、基本过程和操作关键。
3、pHS—25型酸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引入新课】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是氨基酸含量的特征指标,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强,质量越好。
酱油分两种:1、酿造酱油(Fermented soy sauce):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
按GB 18186—2000要求其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2、配制酱油(Blended soy sauce)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
按SB 10336-2000(国家国内贸易局行业标准)要求其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在所有酱油的卫生指标中,总酸(以乳酸计)含量每100ml中应≦2.5g。
实验八: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蛋白质是一类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参加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共有二十多种,其中有9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组氨酸、蛋氨酸和缬氨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中供给,否则人体就不能维持正常代谢的进行,称为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生命现象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重量的18%由蛋白质构成。
食品中的氨基酸组成十分复杂,在一般的常规检验中,多测定食品中氨基酸的总量,即氨基酸态氮的总量,通常采用碱滴定法进行简易测定。
16.项目3-7.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5.同时取水80ml,做试剂空白试验
三、结果计算
项目名称 设备
检验依据 样品体积(mL) NaOH浓度c(mol/L) 样品稀释液取用量V3(mL) NaOH初读数V初(mL) 滴定至终点(pH9.2)消耗NaOH V终(mL) 氨基酸态氮消耗NaOH的体积V1=V终-V初(mL)
计算公式
氨基酸态氮(g/100mL) 平均(g/100mL) 标准规定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本次实验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 问题:酱油是怎样区分等级的?
• 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的质量 指标
讨论1:氨基酸态氮怎样测定? 检测依据
GB 5009.235-2016
1
酸度计法
2
比色法
讨论2:根据今天测定的样品,分别应该选用哪个方法进行测定?
1
酸度计法
适用范围
以粮食和其副产品豆饼、麸皮等为 原料酿造或配制的酱油; 以粮食为原料酿造的酱类; 以黄豆、小麦粉为原料酿造的豆酱 类
3.能根据测定结果正确评价样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素
1.通过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强化学生规范操作意识和实验室安全操作意识
质
目
2.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操作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严谨细致、实事求
标
是的意识
食品中氨基酸态氮测定——酸度计法
1 测定原理
主
要
2 主要仪器、试剂
内 容
3 测定方法
4 结果计算及判定
测定原理
氨基酸含有酸性的-COOH和碱性的-NH2,它们相互作用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不 能直接用碱液滴定它的羧基。当加入甲醛时,氨基与甲醛结合,其碱性消失,使羧基显 示出酸性,这样就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COOH,用酸度计指示的pH值判断终点, 间接法测定氨基酸的总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PH) 颜色 酸色 红 黄 红 红 红 红 黄 黄 黄 黄 无 无 碱色 黄 蓝 黄 黄 黄 橙黄 紫 蓝 蓝 红 红 蓝 浓度 0.1%乙醇(20%)溶液 0.1%乙醇(20%)溶液 0.1%乙醇(90%)溶液 0.1%水溶液 0.1%或0.2%乙醇(60%)溶液 0.1%乙醇(50%)溶液 0.1%乙醇(20%)溶液 0.1%乙醇(20%)溶液 0.1%乙醇(20%)溶液 0.1%乙醇(20%)溶液 0.1%乙醇(60%)溶液 0.1%乙醇(90%)溶液 用量/d/10ml 试液 1到3 1 1 1 1 1 1 1 1 1 1 1到2
任务三:成分分析
1、中和样品中游离酸
→吸20ml稀释样品→200ml烧杯→+水60ml→插入酸度计→开 磁力搅拌→0.05mol/L NaOH滴定→至pH=8.2→记录V(可计 算出总酸含量)
2、中和样品中氨基酸酸基
+10ml甲醛→混匀→0.05mol/L NaOH滴定→至pH=9.2→记录V 终
任务五:简单易行,在食品发酵中常用于测定发酵液中氨基 酸含量的变化,以此作为控制发酵生产的指标。 2、此法适合一般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如颜色 较深样品,可加适量的活性碳脱色后再测定,或用电位法进 行测定。 3、脯氨酸与甲醛作用时产生不稳定的化合物,使结果偏低。 4、酪氨酸含有酚酸基,滴定时也会消耗一部分碱而使结果 偏高。 5、溶液中若有铵存在时,也可以与甲醛反应,往往使结果 偏高
任务二:样品预处理
1、固体(溶解) 味精混匀→准确称量5g→1000ml容量瓶→取5ml(4 份)→250ml三角瓶 →各加50ml蒸馏水 2、液体 混合均匀→直接吸取
任务三:成分分析
→ +3d中性红指示剂→ 0.1mol/L NaOH滴定→颜色 由红色→琥珀色→记录V1 → +3d百里酚酞指示剂→+20ml中性甲醛→静置 1min→ 0.1mol/L NaOH滴定→颜色由无色至淡蓝色 →记录V2
由于本项目测定是酱油,故选用电位滴定法。
任务一:仪器及试剂的准备
仪器:
10ml碱式滴定管、5ml移液管、200mL烧杯、100mL容
量瓶、 100mL量筒、酸度计、磁力搅拌器、滴定台
试剂:
36%甲醛;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050mol/L
任务二:样品预处理(稀释)
准确移取5mL酱油溶液→100ml容量瓶→定容→混匀
3、空白试验
80mL蒸馏水→200mL烧杯→ 0.05mol/L NaOH滴定→至pH= 8.2→+10.00mL甲醛→ 0.05mol/L NaOH滴定→至pH=9.2→ 记录V空
任务四: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项目名称
样品名称
检测日期
检验依据 加甲醛前 V初 V末 V V末 加甲醛后 V终 V1 氨基酸态氮含量X (g/100mL)
滴定次数
1 2 3 空白 CNaOH
氨基酸态氮平均值 (g/100mL) 精密度Cy
有效数字:
保留2位。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 术平均值的10%
任务五:试验器具的清洗整理
【说明】
1、本法准确快速,可用于各类样品中游离氨基酸 含量的测定 2、对于混浊和色深的样液可不经处理而直接测定。
任务一:仪器及试剂的准备
仪器: 25ml碱式滴定管、250mL三角瓶4个、50mL量筒、20mL吸量 管、滴定台
试剂: 36%中性甲醛溶液 1g/L百里酚酞乙醇溶液(9.4~10.6无~蓝) 1g/L中性红50%乙醇溶液(6.8~8.0由红色变为琥珀色) 0.1000mol/L的标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项目十五 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
测定
子项目一
14 电位滴定法测定氨基酸态氮——酱油
(GB/T 5009.39-2003 )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电位滴定测定氨基酸态氮技术。 2、能够根据样品性质选正确的操作方法。
【基础知识】
1、测定意义
①氨基酸是某些发酵产品的质量指标,如酱油 ②氨基酸含量也是保健食品及酒类饮料中的质量指 标。
2、测定原理
氨基酸含有酸性的-COOH和碱性的-NH2,它们相互作 用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不能直接用碱液滴定 它的羧基。当加入甲醛时,氨基与甲醛结合,其碱 性消失,使羧基显示出酸性,这样就可以用氢氧化 钠溶液滴定-COOH,并用间接法测定氨基酸的总量。
N~NaOH
3、电位滴定法原理
此法根据酸度计指示的PH值判断和控制滴定终点 适合有色样液的测定,对于混浊和色深样液可不经 处理而直接测定。
3、36%中性甲醛试剂应避光存放,不含有聚合物。
4、样品中如含有铵盐会使氨基酸态氮测定结果偏 高。
子项目二
15 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态氮
——味精
【学习目标】
1、掌握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态氮技术。
原理
此法根据指示剂变色范围控制滴定终点 适合浅色样液的测定 双指示剂:百里酚酞+中性红
(v2 v1 ) c 0.014 x 100 m
(g/100mL)
V1-用中性红指示剂滴定时消耗NaOH体积,mL V2-用百里酚酞指示剂滴定时消耗NaOH体积,mL M-样品质量,g
有效数字:
保留2位。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 术平均值的10%
百里酚蓝(第 一步离解)
百里酚蓝(第 二步离解) 甲基黄 甲基橙 甲基红 中性红 溴酚蓝 溴甲酚绿 溴百里酚蓝 酚红 酚酞 百里酚酞
1.2-2.8(第 一次变色)
8.0-9.6(第 二次变色) 2.9-4.0 3.1-4.4 4.4-6.2 6.8-8.0 3.0-4.6 3.8-5.4 6.0-7.6 6.4-8.2 8.2-10.0 9.4-10.6
做2次平行
任务四: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项目名称
样品名称
检测日期
检验依据
中性红耗NaOH体积 百里酚酞耗NaOH V1/mL 体积V2/mL 滴定次数 V初 V末 V1 V初 V末 V2
氨基酸态氮含量X (g/100mL)
1
2 CNaOH mol/L 样品质量m/g 氨基酸态氮平均值 (g/100mL) 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