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剂含量测定方法
氯酸钠的检测方法

氯酸钠的检测方法氯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常用作消毒剂、漂白剂和食品添加剂等。
因此,对氯酸钠进行准确的检测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氯酸钠检测方法。
1.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氯酸钠测定方法。
首先,将待测溶液取10mL到滴定瓶中,加入干燥剂吸水,然后加入适量的甲醇和2-3滴甲基红指示剂。
用稀盐酸溶液作为滴定液,缓慢滴加直到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为止。
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氯酸钠的含量。
2.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常见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氯酸钠的方法。
首先,用水稀释待测溶液,使其浓度在检测范围内。
然后,将稀释后的溶液和一定量的含有相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
通过观察两者的颜色深浅和相对亮度,可以初步判断氯酸钠溶液的浓度范围。
3.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精确测定氯酸钠含量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溶液注入离子色谱仪进行分析。
离子色谱仪通过对溶液中的氯离子和酸根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从而测定氯酸钠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4.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也可以用于氯酸钠的测定。
首先,将待测溶液与适量的还原剂(如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将氯酸钠还原成氯离子。
然后,用氯化铜溶液作为滴定液,缓慢滴加直到产生颜色变化。
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氯酸钠的含量。
5.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也可以用于氯酸钠的检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导法和电位法。
电导法通过测量溶液中氯离子的电导率来检测氯酸钠的含量。
电位法通过测量氯离子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来确定氯酸钠的浓度。
总结起来,氯酸钠的检测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比色法、离子色谱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电化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一)、戊二醛消毒液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碱性戊二醛2.0%-3.4%,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h后测定),灭菌作用时间为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0.05ppm)2、戊二醛使用方法: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1)测定1.8%-2.1%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内取出;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5、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判断结果:1)指示卡色块由白色变为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2)指示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表示溶液浓度不够,为不合格,需立即更换消毒液。
3)测试纸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使用中戊二醛浓度一般每周监测一次,特殊消毒如腔镜消毒、灭菌,每天监测一次。
并记录监测结果。
(二)、安尔碘、碘伏消毒剂开启后注明开启时间、四天内使用,无用完丢去(不得更改时间继续使用)。
每次用后盖旋紧、垂直放置。
对使用中的安尔碘、碘伏消毒液进行染菌量的监测,由院感科采样。
医用过氧化氢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医用过氧化氢含量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医用过氧化氢含量测定的方法和技巧,了解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和应用领域。
二、实验原理医用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其主要成分为H2O2。
测定其含量可以采用滴定法或分光光度法。
其中,滴定法是通过向溶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KMnO4溶液来反应,从而计算出H2O2的含量;分光光度法则是通过将样品与KSCN反应生成Fe(SCN)2+络合物,然后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收值,从而计算出H2O2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 滴定法(1)将待测样品10mL加入烧杯中。
(2)加入10mL 0.1mol/L HCl溶液,并搅拌均匀。
(3)滴加0.1mol/L KMnO4溶液至溶液变色为淡粉红色,并持续搅拌5min。
(4)记录所需KMnO4溶液体积V1。
(5)取另一烧杯,加入10mL蒸馏水和1mL 0.1mol/L H2O2溶液,按照上述方法测定其含量,并记录所需KMnO4溶液体积V2。
(6)根据以下公式计算H2O2的含量:C(H2O2)=(V1-V2)×0.01×30/10其中,0.01为KMnO4的浓度,30为H2O2的分子量,10为样品体积。
2. 分光光度法(1)将待测样品5mL加入烧杯中。
(2)加入5mL 0.1mol/L KSCN溶液,并搅拌均匀。
(3)滴加0.02mol/L Fe(NO3)3溶液至溶液变色为橙黄色,并持续搅拌5min。
(4)将样品转移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皿中,设置波长为480nm进行测定。
(5)取另一烧杯,加入5mL蒸馏水和1mL 0.1mol/L H2O2溶液,按照上述方法测定其含量,并记录吸收值A。
(6)根据以下公式计算H2O2的含量:C(H2O2)=A/εl其中,ε为Fe(SCN)2+的摩尔吸光系数,l为比色皿长度。
四、实验结果1. 滴定法样品1:V1=7.5mL,V2=2.5mL,C(H2O2)=0.15mol/L样品2:V1=8mL,V2=4mL,C(H2O2)=0.08mol/L样品3:V1=6mL,V2=3mL,C(H2O2)=0.03mol/L2. 分光光度法样品1:A=0.45,C(H2O2)=0.09mol/L样品2:A=0.25,C(H2O2)=0.05mol/L样品3:A=0.15,C(H2O2)=0.03mol/L五、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测定医用过氧化氢的含量,在滴定法中采用KMnO4作为指示剂进行反应,并在分光光度法中采用Fe(SCN)2+络合物进行测定。
医疗卫生机构常用消毒剂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医疗卫生机构常用消毒剂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现场快速检测医疗卫生机构常用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及相关指标的方法、结果判定和注意事情。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消毒剂浓度试纸法测定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含氯、含溴、含碘消毒剂、酸性氧化电位水、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常用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及其使用中浓度的限量值,以及利用现场快速检测仪器定量测定酸性氧化电位水、乙醇等有效成分和相关指标。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面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373乙醇消毒剂卫生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原卫生部2002年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三、术语和定义下面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试纸半定量测定(test paper semi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试纸上特定的化学物质与对应消毒剂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试纸的颜色发生变化后与标准比色卡比对确定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
2.有效成分(available ingredient)在消毒剂配方中,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物质。
3.限量值(1 imited value)在消毒剂使用中,允许安全有效使用的最低有效成分含量。
四、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1.试纸半定量测定法1.1适用范围适用于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含氯、含溴、含碘消毒剂、酸性氧化电位水、戊二醛、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及应用液有效成分含量的快速测定。
1.2操作方法1.2.1在室温条件下,取适量待测消毒剂于25mL烧杯中作为样品。
取一片相应的消毒剂浓度测试纸,将其试纸部分浸入样品中,达到消毒剂浓度测试纸使用说明书规定时间后取出。
1.2.2在自然光线下,按照消毒剂浓度测试纸说明书规定时间将试纸片与标准比色卡比对,读取浓度值或判定消毒剂的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消毒剂浓度简单测定法

消毒剂浓度试纸简单测定法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使用范围: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次氯酸钠、氯化磷酸三钠等)、二氧化氯消毒剂等的现场测定。
使用方法⑴消毒剂溶液有效成分浓度在浓度试纸测定范围内时,取试纸浸于消毒液中,片刻取出,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溶液所含有效成分含量。
⑵消毒剂溶液有效成分浓度高于浓度试纸测定范围内时,可用自来水先将消毒剂稀释,使其有效成分浓度在试纸测定范围内,再按上法进行测定。
⑶对固体消毒剂测定时,应先用自来水将消毒剂配制成溶液,并使其有效成分浓度在试纸测定范围内,再按上法进行测定并计算有效成分浓度。
结果判定⑴直接测定的消毒剂溶液,对应标准色块上所示浓度为该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分浓度。
⑵固体消毒剂或需稀释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浓度为比色所得值乘以稀释倍数即为该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浓度。
注意事项⑴溶液有效成分>1000mg/L时准确性较差,浓度在20mg/L~500mg/L时,测定结果较准确。
⑵试纸浸湿后时间超过1min,颜色逐渐消退,结果不准确。
⑶本法所测结果不精确。
⑷用后,剩余试纸应及时放回原塑料袋内包好,以免受到环境中其他药物的影响,影响以后的测定。
其他型号浓度试纸各种浓度试纸应通过检测机构和有关部门的检测与认可。
使用时可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的简易检测漂白粉中有效氯的简易检测:称取0.5g漂白粉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清水至10ml,强烈振摇1min,放置5min,倾出上清液,用吸管吸出38滴于白瓷盘中。
将此吸管洗净,吸蓝墨水滴加于吸出的漂白粉上清液上,边搅拌边滴加蓝墨水,直至出现稳定的蓝绿色为止。
消耗蓝墨水的滴数即为该漂白粉中有效氯的百分含量。
漂白粉精中有效氯的简单检测:方法与漂白粉中有效氯的简易检测相同,只是取样品澄清液19滴,有效氯的百分含量为蓝墨水滴数的两倍。
水中余氯检验取经消毒的水样用市售余氯比色器或余氯测定试剂盒测定,也可以用DPD 比色法或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 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使用消毒液使用应根据消毒液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
(一)、戊二醛消毒液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碱性戊二醛 2.0%-3.4%,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h后测定),灭菌作用时间为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 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0.05ppm)2、戊二醛使用方法: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1)测定1.8%-2.1%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内取出;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5、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判断结果:1)指示卡色块由白色变为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2)指示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表示溶液浓度不够,为不合格,需立即更换消毒液。
3)测试纸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使用中戊二醛浓度一般每周监测一次,特殊消毒如腔镜消毒、灭菌,每天监测一次。
并记录监测结果。
(二)、安尔碘、碘伏消毒剂开启后注明开启时间、四天内使用,无用完丢去(不得更改时间继续使用)。
二氧化氯含量测定方法

附录 A(规范性附录)二氧化氯含量测定方法A.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A.1.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消毒剂中二氧化氯的测定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本方法适用于浓度在10 mg/L~250 mg/L二氧化氯的测定,高浓度消毒剂可稀释后测定。
本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10 mg/L。
A.1.2 原理使用石英比色皿,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190 nm~6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观察二氧化氯水溶液特征吸收峰,二氧化氯的最大吸收峰在360 nm处,可作为定性依据,但氯气在此也有弱吸收,产生干扰。
应采用二氧化氯水溶液在430 nm处的吸收,吸光度与二氧化氯浓度成正比,且氯气、ClO2-、ClO3-、ClO-在此无吸收,可作为定量依据。
A.1.3 试剂A.1.3.1 分析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A.1.3.2 二氧化氯标准贮备溶液:亚氯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氯。
氯等杂质通过亚氯酸钠溶液除去。
用恒定的空气流将所产生的二氧化氯带出,并通入纯水中配成二氧化氯标准贮备溶液,在每次使用前,其浓度以碘量法测定。
二氧化氯溶液应避光、密闭,并冷藏保存。
二氧化氯溶液制备方法(见图A.1):在A瓶(洗气瓶)中放入300 mL水,A瓶封口上有二根玻璃管,一根玻璃管(L1)下端插至近瓶底,上端与空气压缩机相接,另一根玻璃管(L2)下端口离开液面20 mm~30 mm,其另一端插入B瓶底部。
B瓶为高强度硼硅玻璃,滴液漏斗(E)下端伸至液面下,玻璃管(L3)下端离开液面20 mm~30 mm,另一端插入C瓶底部。
溶解10 g亚氯酸钠于750 mL水内并倒入B瓶中,在分液漏斗中装有20 mL硫酸溶液(1+9,体积比)。
C瓶结构同A瓶一样,瓶内装有亚氯酸钠饱和溶液。
玻璃管(L4)插入D瓶底部,D瓶为2 L硼硅玻璃收集瓶,瓶中装有1 500 mL水,用以吸收所发生的二氧化氯,余气由排气管排出。
D瓶上的另一根玻璃管(L5)下端离开液面20 mm~30 mm,上端与环境空气相通而作为排气管,尾气由排气管排出。
二氧化氯消毒片有效含量测定方法

二氧化氯消毒片中有效含量的测定一、方法提要该消毒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氯,用丙二酸碘量法滴定,利用二氧化氯氧化碘化钾,析出定量的碘,碘再用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液,从而求出二氧化氯含量。
二、样品信息二氧化氯消毒剂,13.5g/瓶。
有效成分二氧化氯,有效含量13%~14.3%,有效日期:12个月。
产品外观完整,无泄露、标签完整。
1#、2#、3#样品由厂家提供;收样日期:2010年10月25日。
1#样品生产日期及批号:20100916,检测日期:2010年11月28日。
2#样品生产日期及批号:20100921,检测日期:2010年11月28日。
3#样品生产日期及批号:20100926,检测日期:2010年11月28日。
三、实验试剂2 mol/L 硫酸、100g/L 碘化钾、5g/L淀粉溶液、0.1mol/L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10%丙二酸。
四、实验仪器及条件滴定仪METTLER TOLEDO T50,室温条件下进行。
五、实验过程1. 配制2 mol/L 硫酸、100g/L 碘化钾、10%丙二酸与5g/L淀粉等溶液。
配制并标定0.1mol/L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并标定浓度为0.100mol/L)2.含量测定方法(1)将消毒粉中的A剂、B剂置研钵内研成粉,在电子天平下称量1.00克(精确至0.01克),放入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2) 向100ml 碘量瓶中加2 mol/L 硫酸10ml,5 0g/L碘化钾溶液10ml ,10%丙二酸2ml和消毒液10.0ml。
此时,溶液出现棕色。
盖上盖并振摇混匀后加蒸馏水数滴于碘量瓶盖缘,置暗处5min。
打开盖,让盖缘蒸馏水流入瓶内。
在METTLER TOLEDO T50滴定仪上,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装于25 ml滴定管中) 滴定游离碘,仪器自动搅拌加量并记录用去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总量,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重复测2 次,取2 次平均值进行有效含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碘含量测定实例
0.1000 × 5.00 × 0.1269 X (%) = × 100 % 10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含量为 0.63%
使用注意事项
应储存于密封容器内、避光。 应储存于密封容器内、避光。 可染色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优点: 优点: 可分解成无毒成分, 可分解成无毒成分,无 残留毒性 杀菌能力强, 杀菌能力强,易溶于水 使用方便
双胍类消毒剂
优点: 优点: 刺激性小, 刺激性小,腐蚀性小 性质稳定, 性质稳定,易储存
缺点: 缺点: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使 其失效 有机物的存在可减弱其 杀菌作用
醋酸氯已定含量测定
试剂:甲基橙的饱和丙酮溶液 、丙酮和冰醋酸 试剂: 标准溶液:配制并标定0.1 mol/L高氯酸滴定液 标准溶液:配制并标定0.1 mol/L高氯酸滴定液 实验器材: 移液管、 实验器材:锥形瓶 、移液管、滴定管等
含量计算
1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1mL相当于 相当于0.03545 1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1mL相当于0.03545 有效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含量: g有效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含量:
c × V st × 0 . 03545 X ( %)= × 100 % m
c × V st × 0 . 03545 X ( g / L )= × 1000 V
醋酸氯己定含量测定实例
0 .1000 × 7 .5 × 0 .3128 X (%) = × 100 % 50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0.4692%
使用注意事项
勿用硬度较高的水配制溶液 不要与肥皂及其他拮抗消毒剂同用 物品表面粘附的有机物应先尽量擦除 不适宜消毒粪便、 不适宜消毒粪便、痰液等排泄物与分泌物
有效氯含量测定方法
试剂: 硫酸、 试剂:2 mol/L 硫酸、100g/L 碘化钾与 5g/L淀粉等溶液 5g/L淀粉等溶液 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配制并标定 0.1mol/L 硫代硫酸 钠滴定液 实验器材:滴定管、移液管、 实验器材: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
检测步骤
精密吸取液体含氯消毒剂,置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 精密吸取液体含氯消毒剂, 100ml容量瓶中, 容量瓶中 水至刻度,混匀。 水至刻度,混匀。 10ml,100g/L碘化钾溶液 向碘量瓶中加 2 mol/L 硫酸 10ml,100g/L碘化钾溶液 10ml 和混匀的消毒剂稀释液 10.0ml。 10.0ml。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
检测步骤
精密吸取样品适量, ml容量瓶中用蒸馏 1 精密吸取样品适量,于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 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ml碘量瓶中加 mol/L硫酸 ml, 碘量瓶中加2 硫酸5 2 向100 ml碘量瓶中加2 mol/L硫酸5 ml,100g/L 硫酸锰3 硫酸锰3滴,精密加入混匀的过氧乙酸稀释液 ml,摇匀并用0.01 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 5.0 ml,摇匀并用0.01 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 定至溶液呈粉红色。随即加100g/L 100g/L碘化钾溶液 定至溶液呈粉红色。随即加100g/L碘化钾溶液 ml与30g/L钼酸铵 钼酸铵3 摇匀并用0.05 10 ml与30g/L钼酸铵3滴,摇匀并用0.05 mol/L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加入5g/L淀粉溶液3 5g/L淀粉溶液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加入5g/L淀粉溶液3 滴 。
检测步骤
1 精密取含碘消毒剂适量 ,置100 ml碘量瓶中 ml碘量瓶中 并加入醋酸5 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 并加入醋酸5滴。用0.1 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 液滴定,边滴边摇匀。 液滴定,边滴边摇匀。 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5g/L淀粉溶液10 5g/L淀粉溶液10滴 2 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5g/L淀粉溶液10滴,继 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
含量计算
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ml相当于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1 相当于0.1269 1 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1 ml相当于0.1269 g 有效碘, 有效碘,按下式计算有效碘含量
c ×Vst × 0.1269 X(%) = ×100% m
c ×Vst × 0.1269 X(g / L) = ×1000 V
检测步骤
精密称取样品适量,置于洁净蒸发皿, 精密称取样品适量,置于洁净蒸发皿,置水浴 上加热蒸干 。 ml丙酮加 ml冰醋酸 丙酮加2 冰醋酸, 用30 ml丙酮加2 ml冰醋酸,将蒸发皿上不挥 发物洗入碘量瓶中 。 ml, 加甲基橙的饱和丙酮溶液 1.0 ml,用高氯酸 滴定液滴定。 滴定液滴定。
检测步骤
精密吸取样品适量, ml碘量瓶中 精确加6.5% 碘量瓶中, 6.5%三 精密吸取样品适量,置250 ml碘量瓶中,精确加6.5%三 乙醇胺溶液20.0 ml与盐酸羟胺中性溶液 与盐酸羟胺中性溶液25 ml,摇匀。 乙醇胺溶液20.0 ml与盐酸羟胺中性溶液25 ml,摇匀。 静置反应1 h 后。 静置反应1 mol/L硫酸滴定液 装于25 ml滴定管中 滴定。 硫酸滴定液( 滴定管中) 用0.25 mol/L硫酸滴定液(装于25 ml滴定管中)滴定。 同时,以不含戊二醛的三乙醇胺、 同时,以不含戊二醛的三乙醇胺、盐酸羟胺中性溶液重 复上述操作(空白对照) 复上述操作(空白对照)。
含量计算
由于1 mol/L硫酸滴定液1 ml相当0.1001 g戊二醛,按下式 由于1 mol/L硫酸滴定液1 ml相当0.1001 g戊二醛, 硫酸滴定液 相当 戊二醛 计算戊二醛含量: 计算戊二醛含量:
c × (V 2 −V 1) × 0 . 1001 X( g / L) = × 1000 V
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滴定管应垂直,读数应水平下凹液面。 滴定管应垂直,读数应水平下凹液面。 应尽量选择移液管进行液体转移。 应尽量选择移液管进行液体转移。 读数要准确。 读数要准确。 标定标准溶液时应2人 次 平行 平行。 标定标准溶液时应 人4次8平行。 仪器应校准。 仪器应校准。 实验室工作温度应控制在20℃ 实验室工作温度应控制在 ℃~25 ℃。 粉剂与片剂应先研磨混匀。 粉剂与片剂应先研磨混匀。
0.0500 × 7.00 × 0.03803 X( g / L ) = × 1000 0.5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26.62g/l
使用注意事项
对物品有较强的腐蚀性, 对物品有较强的腐蚀性,皮肤接触后应马上进 行冲洗。 行冲洗。 过氧乙酸不稳定,应处于通风阴凉处, 过氧乙酸不稳定,应处于通风阴凉处,用前要 先测浓度。 先测浓度。 应按说明书进行配比
其他
浓度试纸 1消毒剂浓度试纸 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
选择消毒方法基本原则
一、要保护消毒物品不受损坏 二、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 1.耐高温、耐湿热的物品因首选高压灭菌;耐高 耐高温、 耐高温 耐湿热的物品因首选高压灭菌; 温的玻璃器材等可选用干热灭菌。 温的玻璃器材等可选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用环氧 不耐热、 不耐热 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 乙烷消毒灭菌。器械的浸泡灭菌, 乙烷消毒灭菌。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用对金 属基本无腐蚀性的
含碘消毒剂
优点: 优点: 气味较小、毒性低、 气味较小、毒性低、性 能稳定。 能稳定。
缺点: 缺点: 碘可在室温下升华 成本较高
有效碘含量测定方法
试剂:5 g/L 淀粉溶液、36% 醋酸溶液 淀粉溶液、 试剂: 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配制并标定 0.1mol/L 硫代硫酸钠 滴定液 实验器材:滴定管、 实验器材:滴定管、移液管
戊二醛含量测定实例
0.2500 × (16.5 − 8.00) × 0.1001 X (g / l) = ×1000 10
计算结果 :21.27g/l
使用注意事项
检测时必须做空白对照,必须反应1 检测时必须做空白对照,必须反应1小时以上 戊二醛的碱性溶液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PH为 戊二醛的碱性溶液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当PH为 7.5-8.5时最强 时最强。 7.5-8.5时最强。 有毒性, 有毒性,对粘膜与眼睛有刺激作用 注意通风, 注意通风,做好个人防护 清洗区域与消毒灭菌区域应分开。 清洗区域与消毒灭菌区域应分开。 以上区域与病人诊疗区域分开。 以上区域与病人诊疗区域分开。 在存放戊二醛活化溶液的容器上标明活化日期 与有效期。 与有效期。
常用消毒剂含量测定方法
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消毒监测管理所 黑龙江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心 尹世辉
化学消毒与灭菌是指用化学试剂进行消毒或灭菌 处理。 处理。 最早报道用化学制剂进行消毒防病的是15世纪的 最早报道用化学制剂进行消毒防病的是15世纪的 15 威尼斯卫生当局, 威尼斯卫生当局,他们使用了药物熏蒸法消毒船 只运送的货物和信件,以防病由海路传入。 只运送的货物和信件,以防病由海路传入。此后 随着医疗防疫工作的需要, 随着医疗防疫工作的需要,新的消毒剂种类和使 用方法不断增加和改进。 用方法不断增加和改进。
理想的消毒剂应具备以下条件
1杀菌谱广 有效浓度低; 2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 性质稳定;易溶于水; 3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低温下使用 不易受有机物、 4不易受有机物、酸、碱、与其他物理化学因子 的影响 5对物品无腐蚀性;毒性低,使用无危险性 对物品无腐蚀性;毒性低, 价格低廉;便于运输保管,可大量供应。 6价格低廉;便于运输保管,可大量供应。
醛类消毒剂
优点: 优点: 杀菌广, 杀菌广,可作灭菌剂 性质稳定, 性质稳定,易储存
缺点 : 有一定的毒性与刺激性 有特殊臭味
戊二醛含量测定
试剂:6.5%三乙醇胺溶液 三乙醇胺溶液、 试剂:6.5%三乙醇胺溶液、盐酸羟胺中性溶液 标准溶液:配制并标定0.25 mol/L硫酸滴定液 标准溶液:配制并标定0.25 mol/L硫酸滴定液 实验器材:移液管、碘量瓶、 实验器材:移液管、碘量瓶、滴定管等
1 2
有效氯含量测定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