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及其化合物学案
运用创新学案的“硫及其化合物"复习课教学初探

依据人教 版高中化 学教材和 ( ( 2 0 1 3年江苏省普通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 ( 必修科 目) 说 明》 , 确定 了本节
课如下的教学 目标:
学们 自 学、 讨论 , 掌握基本 的内容 , 然后再进行整合, 对 硫及 其化合物 的知识进行 网状复 习和巩 固, 进一步 认 识它们之 间的联 系, 并用于解决综合性 问题。
元素周期律 和我 国的古代 四大发 明之・ 的黑火 药作为
切人 点, 复习非金属性 与硫 的性质 。 根 据教材和学情,
时作为研 讨课呈现给同行们 ,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
同时, 基于创新学案引导学生 自主学 习的课 堂教学也是 我 区今后化学课 堂教学改革 的一个新方向。 下 面以应对 江苏省高 中化学学业 水平测试 的 “ 硫及其化合物” 复习 课 为例 , 谈谈创新学案编制过程和使 用心得 。
点, 设计 学案时对必修 1 、 必修 2 、 选修 1 教材中的相关
内容进行 整合, 以期对硫及 其化合物 的相关知识 进 行 网状 复习和巩 固, 通过 对 素材的收集 和加 工及使用 来 提升学生化学 学科素养。 1 . 2 . 1 硫 的性质学案编写 硫 的性 质在 教材 中比较少, 编 写学案 时将 必修 2
1 创新学案 的编制及说明
1 . 1 复 习课 教 学 目 标 的确 定
确定教学 的任务、 目标和重点 , 使学生有 的放矢地学习。
以化学史为情 景创设 教学 问题, 引发学生 原有认知 结 构与现实 的矛盾冲突, 激发学生强烈 的学习动机和学习 热情, 引导学生 开动脑筋思索。 编写学案如下: 硫及 其重要化合物的各种 知识 之间是相互联系着 的, 依据教 学 目标 , 我们把 这节课 分 为硫 的性 质、 二 氧
高一新课教学案:第三节硫和氮的化合物

第三节硫和氮的化合物第二部分:氮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 :1.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2.了解氮元素和氮气的性质。
3.了解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及其与水反应的相关计算。
【学习过程】:一.氮元素1.原子结构示意图:2.在自然界存在的形态:3.常见的化合价:二.氮气N2占空气体积的左右,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氮气在水里溶解度。
在通常情况下,N2与O2,但是在或的条件下,可以化合生成。
化学反应方程式:三.一氧化氮NO是色,溶于水的毒气体。
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化合生成NO2,化学方程式:。
【例题】1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H2B.CO2C.NOD.O2四.二氧化氮⑴物理性质:NO2是色,有气味的毒气体,密度比空气,易,溶于水。
⑵化学性质NO2溶于水生成和。
反应方程式:。
【思考】俗话说“雷雨发庄稼”,有哪些科学道理?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操作】:a.将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里,发现,最后水充满整个试管容积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向试管中通入O2时,无色气体变为色气体,反应的方程式:随着O2的不断通入,气体的体积逐渐,液面不断,当通入的O2恰好完全反应时,水将充满整个试管。
发生的总反应是:。
【例题】2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 A.3∶1 B.1∶3 C.1∶2 D.2∶1四、SO2和NO2对大气的污染1、SO2和NO2的主要来源的燃烧,尾气、硫酸厂、硝酸厂的尾气。
2、危害⑴引起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⑵溶于水形成。
3、防治措施⑴工业废气在排入大气之前,必须回收处理;⑵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
4、酸雨⑴pH 的降水称酸雨,主要是大气中的和溶于水造成的。
⑵形成原理:NO2SO2(或SO2)相关的反应方程式:⑶危害①直接破坏、、,使、酸化。
②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硫及其化合物学案

§4-3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热点定位】1、硫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算相结合综合考查。
2、SO 2的漂白性、还原性及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
【考点通关】考点一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例1】在通常情况下,A 是淡黄色固体单质。
根据下图的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A ~E 的化学式:A B C D E2、写出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 : C→D : E→C :【练习1】向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 ,若关闭活塞K ,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 ,则品红溶液褪色。
X 和Y 可能是( )考点二 SO 2的性质及综合实验探究【例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 2并验证SO 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XSO 2NO 2HClCl 2Y 饱和NaHCO 3溶液 水 Na 2SO 3溶液 Na 2SO 3溶液H 2O H 2CuO 2O 2A B CD EO 2(1)在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试液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 2与水反应生成产物呈________性。
(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证明SO 2有____ ___。
(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 2有_____ ___性。
(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 2有__ ___ ___性。
(6)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右图是检验某气体A 是SO 2和CO 2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 中加入的试剂是 , 作用是 。
(2)C 中加入的试剂是 , 作用是 。
(3)D 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
精选-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6重点专攻硫的转化二氧化硫其他硫化物学案含解析

第课时重点专攻——硫的转化、二氧化硫、其他硫化物考点一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备与探究流程[提醒]用左右的浓硫酸而不用的浓硫酸或稀硫酸的原因:若用的浓硫酸,因其含水少,硫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浓度很小,难以反应。
若用稀硫酸,则含水量多,因易溶于水,不利于的逸出。
[典例] 已知:(浓)+↑+↑+,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如果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解析] 装置①为检验产物,只能放在装置②③之前,因为若放在装置②③之后或装置②③之间,则气流通过装置②或③溶液后会带出水蒸气,则无法验证使无水变蓝的水蒸气是否是反应生成物。
装置③和装置②位置也不得变更,因为、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在用澄清石灰水来验证前一定要排除的干扰。
[答案]()、()、()、[备考方略] 检验和同时存在的一般流程和均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通入的气体过量,沉淀都可以溶解消失。
检验、混合气体中存在的一般流程如下:.(·北京高考)根据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解析:选产生的白色沉淀为,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升高到+,被+氧化,体现了的还原性,项正确;黄色沉淀为硫单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降低为,被还原,体现了的氧化性,项正确;紫色溶液褪色,是因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氧化,自身被还原为无色的+,体现了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项错误;胶状沉淀为硅酸,发生的反应为++↓+,原理为强酸制弱酸,因此的酸性强于,项正确。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学案及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学案及训练)核心知识梳理1.硫元素的化合价与氧化性、还原性之间的关系如:H 2S ①O 2(不足)④H 2、△S ②O 2⑤H 2S SO 2③O 2SO 3写出③、④、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2SO 2+O 2催化剂△2SO 3;④H 2+S=====△H 2S ; ⑤SO 2+2H 2S===3S +2H 2O 。
注意 ①相邻价态的粒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 和H 2S 、S 和SO 2、SO 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②当硫元素的高价态粒子与低价态粒子反应时,一般生成中间价态,如2Na 2S +Na 2SO 3+3H 2SO 4===3Na 2SO 4+3S ↓+3H 2O 。
③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硫元素⎩⎪⎨⎪⎧H 2S ――→足量O 2SO 2――→O 2SO 3――→H 2O H 2SO 4S ――→O 2SO 2――→O 2SO 3――→H 2O H 2SO 42.相同价态硫的转化是通过酸、碱反应实现的写出②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H2SO3+2NaOH===Na2SO3+2H2O;③Na2SO3+H2SO4===Na2SO4+H2O+SO2↑;④SO2+Na2SO3+H2O===2NaHSO3。
强化训练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2019·浙江4月选考,8D)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2019·江苏,3B)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2019·江苏,3C)D.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2019·江苏,6C)答案C解析硫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火山口处有硫单质,A正确;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B正确;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C错误;二氧化硫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D正确。
第八讲 氧族元素硫及其化合物学案设计

第八讲氧族元素主讲人车琳(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高考考点1、了解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单质和化合物性质递变的关系。
2、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了解臭氧和过氧化氢的性质和用途,初步了解保护臭氧层的意义,加强环境意识,增强环境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讲序列一、氧族元素【阅读议点】包括()、()、()、()、()。
从O到Po:非金属性__,金属性__.其中__为典型的非金属,不导电,__是半导体,__已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能导电,__为金属.用R表示氧族元素(除Po外),其氢化物的通式为,其中__最不稳定,通常不能由单质与跟H2直接化合制得.氢化物的水溶液(除H2O外)显__性;(除Po、O外)氧化物的通式为、,对应水化物通式为、。
思考1: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eO2,和钠反应生成Na2SeB.H2Se有恶臭味,比H2S易分解C.硒化氢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亚硒酸(H2SeO3)是一种弱酸1.氧气(1)O2在空气中约占________,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___于水。
_________很强,容易与金属、非金属等发生反应。
(2)工业制法:。
(3)实验室制法:思考2:写出能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至少4条),并讨论哪些能用于实验室制氧气。
(4)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很多物质如:金属、非金属、化合物2、臭氧:是一种有味的色气体,比O2溶于水;具有性,可用于;化学性质比O2_______。
在空气中高压放电就能产生O3,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能缓慢分解变为,在高温或有催化剂时分解更快;空气中微量的O3能刺激中枢神经,使人精神振奋,但含量超过10-5%时就会产生危害,而在条件下O2就会转变为O3,如打雷、以及高压电机、复印机工作时,所以这些地方要注意;地球上空的臭氧层以,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臭氧层能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防止人类和生物被其侵蚀而产生皮肤癌等疾病。
硫及其化合物学案2

第3讲 硫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 1.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
考点一 硫单质的主要性质及应用1.硫元素的存在形态形态—⎪⎪⎪ —游离态—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3.S ⎩⎪⎨⎪⎧ 与金属反应⎩⎪⎨⎪⎧⎭⎪⎬⎪⎫Cu :2Cu +S=====△Cu 2S Fe :Fe +S=====△FeS 表现氧化性与非金属反应⎩⎪⎨⎪⎧ O 2:S +O 2=====点燃SO 2,表现还原性H 2:S +H 2=====△H 2S ,表现氧化性深度思考1.如何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答案 硫单质易溶于CS 2且可以与热的强碱液反应:3S +6NaOH=====△2Na 2S +Na 2SO 3+3H 2O 。
所以当试管壁上沾有单质硫时,可用CS 2或热强碱液洗涤。
2.哪些事实能说明硫的氧化性比Cl 2的氧化性弱?答案 ①与Fe 反应,产物中Fe 的价态不同:Fe +S=====△FeS(Fe为+2价),2Fe +3Cl 2=====点燃2FeCl 3(Fe 为+3价)。
②利用置换反应:H 2S +Cl 2===S ↓+2HCl 。
考点二 硫的氧化物——SO 2和SO 31.二氧化硫(SO 2)(1)物理性质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特别提醒中学常见的四大还原性离子还原性:S2->SO2-3>I->Fe2+(1)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变质。
(2)易被KMnO4(H+)、HNO3、溴水、氯水、Fe3+(不氧化Fe2+)、漂白粉溶液等氧化。
(3)SO2、H2SO3、Na2SO3均有强还原性,且还原性:SO2-3 >H2SO3>SO2。
(4)同理:H2S、S2-、HS-均有强还原性。
2.三氧化硫(SO3)SO3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能与水反应:SO3+H2O===H2SO4,放出大量的热,SO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高三全册化学教案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硫及其化合物授课题目课题:硫及其化合物
拟课时
第1课时
明确目的 1.掌握硫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理解其应用。
2.理解硫的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4.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4.硫酸。
重点难点重点:硫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
教学内容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根底知识梳理
一、硫
1.存在形态:(1)游离态:硫单质俗名,主要存在于火山口附近或者者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主要以和的形式存在,如硫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石膏(CaSO4·2H2O)和硝(Na2SO4·10H2O)等。
2.物理性质:硫为色固体;溶于水,溶于酒精,溶于CS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等。
3.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个电子,较易电子,表现较强的性。
①与金属反响〔与变价金属反响,均是金属氧化成价态〕
Na+S=〔剧烈反响并发生爆炸〕
Fe+S〔黑色〕Cu+S〔黑色〕
②与非金属反响S+O2S+H2〔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③与化合物的反响S+HNO3〔浓〕
S+H2SO4〔浓〕S+NaOH〔用热碱溶液清洗硫〕4.用途:大量用于教师评讲例题,师生总结。
学生回忆相关内容,并练习金版学案对应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及其化合物考点一二氧化硫、硫酸与硫酸盐[考试标准]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二氧化硫的性质(酸性氧化物、漂白性、还原性) b c2.酸雨的成因和防治 a a3.硫酸的工业生产 a b4.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a b5.几种重要的硫酸盐及其用途 a(一)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约40体积SO2。
2.化学性质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H2O反应:SO2+H2O H2SO3与NaOH足量反应:2NaOH+SO2===Na2SO3+H2O(2)氧化性(如与H2S溶液反应):SO2+2H2S===3S↓+2H2O(3)还原性⎩⎪⎨⎪⎧O 2:2SO 2+O 2催化剂△2SO 3氯水:Cl 2+SO 2+2H 2O===2HCl +H 2SO 4(4)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等有机色质褪色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
3.二氧化硫的污染与治理(1)来源: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金属矿物的冶炼等。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pH 小于5.6)。
(3)治理:燃煤脱硫,改进燃烧技术。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径有两个:SO 2⎩⎪⎨⎪⎧途径Ⅰ:――――――――――――――→光照、烟尘中金属氧化物等作用催化剂SO 3――→H 2OH 2SO4途径Ⅱ:――――→雨水水H 2SO 3――――――→O 2空气中的O2H 2SO 4完成两途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途径Ⅰ:2SO 2+O 2催化剂2SO 3,SO 3+H 2O===H 2SO 4。
②途径Ⅱ:SO 2+H 2O H 2SO 3,2H 2SO 3+O 2===2H 2SO 4。
(二)硫酸和硫酸盐 1.硫酸的工业制法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设备及生产流程如下图: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下列各进口或出口物质的名称: A :含硫矿石(如FeS 2); B :炉渣;C :二氧化硫、氧气、氮气;D :尾气(SO 2、O 2、N 2)。
(2)接触法制硫酸分为三个阶段,请填写下表:2SO 2+O 2催化剂△2SO 3SO +H O===H SO2.浓H 2SO 4的特性 (1)填写下表(2)分别写出浓硫酸与Cu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
(3)常温下,铁、铝遇浓H 2SO 4钝化,可用铝槽车运输浓H 2SO 4。
3.几种常见的硫酸盐(加试)4.SO 2-4的检验检验SO 2-4的正确操作方法:被检液――――――→加足量盐酸酸化取清液――――――→滴加BaCl 2溶液有无白色沉淀(判断有无SO2-4)先加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CO2-3、SO2-3、Ag+干扰,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3+2H+===CO2↑+H2O、SO2-3+2H+===SO2↑+H2O、Ag++Cl-===AgCl↓、Ba2++SO2-4===BaSO4↓。
正误辨析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SO2与Ca(OH)2、NaHCO3均发生化学反应(√)(2)SO2可用于食品的增白(×)(3)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4)酸雨放置一段时间后,pH要降低(√)(5)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原料气净化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6)Cu和浓H2SO4反应产生的气体只是SO2,而Zn和浓H2SO4反应产生的气体中还包含H2(√)题组一SO2的性质1.下列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O2通入氯水后,溶液褪色,酸性减弱B.SO2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得稳定的亚硫酸C.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一定得到Na2SO3D.S、SO2、SiO2三种物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各自又能与某些酸反应答案 D解析A项中,Cl2+2H2O+SO2===2HCl+H2SO4,酸性增强;B项中,亚硫酸不稳定易分解;C项,通入SO2的量不同,产物可能是Na2SO3,也可能是NaHSO3,还可能是二者的混合物;D项,S和SO2都能和硝酸反应,SiO2能和氢氟酸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H+)、石蕊溶液褪色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D.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相遇在溶液中具有漂白能力答案 B解析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相遇在溶液中反应生成H2SO4和HCl,失去漂白能力。
题组二SO2和CO2的区别检验3.(2016·浙江10月选考,8)下列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SO2B.BaSO4C.KClD.CO2答案 A解析SO2和品红发生化合反应而使品红溶液褪色,但褪色不稳定,加热会恢复红色。
4.下图是检验某无色气体A是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品红溶液检验SO2(2)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并检验SO2是否除尽(3)澄清石灰水检验CO2(4)酸性KMnO4溶液的颜色变浅但不褪成无色(或不褪色,或不褪成无色)解析一定要理解题意是检验气体成分,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必须除尽二氧化硫,因为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SO2并检验SO2是否除尽,所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但不能褪成无色,若褪成无色则不能证明二氧化硫已除尽。
1.SO2鉴别的一般方法(1)利用物理性质鉴别气味:用标准的闻气体气味法,SO2有刺激性气味。
(2)利用化学性质鉴别①氧化性:与硫化氢气体混合,有淡黄色固体生成。
②还原性:将气体通入稀氯水中,使氯水褪色;将气体通入稀溴水中,使溴水褪色;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将气体通入氯化铁溶液中,氯化铁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将气体通入硝酸钡溶液中,产生沉淀。
(3)漂白性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颜色又恢复。
2.检验SO2和CO2同时存在的一般流程SO2和CO2都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者同时存在的一般流程为流程设计检验SO2⇒除去SO2⇒检验SO2是否除尽⇒检验CO2选用试剂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的石灰水预期现象褪色褪色不褪色变浑浊注意有时为简化装置,可将除去SO2和检验SO2是否除尽合并为一个装置,用较浓的酸性KMnO4溶液,现象是酸性KMnO4溶液颜色变浅。
(如本题组的4题C装置的作用)题组三SO2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5.(2016·东阳3月模拟)煤燃烧生成的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①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二氧化氮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 C6.如图是某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B.装置内发生的反应有化合、分解、置换和氧化还原反应C.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废气处理是否达标答案 B解析装置内发生的反应有SO2与CaO的化合,CaCO3的分解以及CaSO3被氧气氧化为CaSO4,没有置换反应的发生。
题组四硫酸的工业生产7.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与说明生产操作的主要原因二者都正确的是( )A.硫铁矿燃烧前要粉碎,因为大块硫铁矿不能燃烧B.从沸腾炉出来的气体只有SO 2C.SO 2氧化成SO 3,SO 2能全部转化为SO 3D.SO 3用98.3%的浓H 2SO 4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便使SO 3充分吸收 答案 D解析 从沸腾炉出来的气体除SO 2外,还有O 2、N 2等;SO 2转化为SO 3为可逆反应,故SO 2不可能全部转化为SO 3;SO 3与水反应转化为H 2SO 4时放出大量的热,会形成大量酸雾,导致SO 3吸收不完全。
8.我国利用接触法制硫酸的第一步是在沸腾炉中焚烧黄铁矿:4FeS 2+11O 2=====高温2Fe 2O 3+8SO 2。
现有1 g 含脉石(SiO 2)的黄铁矿(FeS 2)样品,将其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反应完全后得0.78 g 残渣,则此黄铁矿的纯度是( ) A.33% B.66% C.78% D.88% 答案 B解析 设样品中含FeS 2的质量为x , 4FeS 2+11O 2=====高温2Fe 2O 3+8SO 2 Δm 4×120 320 160x 1 g -0.78 g480x =1600.22 g , 解得:x =0.66 g 。
题组五 硫酸的性质及应用9.硫酸是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常见药品,其性质有①酸性 ②吸水性 ③脱水性 ④强氧化性 ⑤催化作用。
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锌和稀H 2SO 4制H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作干燥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与蔗糖的炭化实验(黑面包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乙醇和冰醋酸制取乙酸乙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酸乙酯的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纤维素的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