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投我赞成票17页PPT
让社会投给我赞成票(用)

C
在一条路边,有个下水道的井盖被人偷 走,造成不少路人跌伤,却长期无人修复, 被称为“都市黑洞”。韩玉等三个同学看 了电视报告后,模仿侦探的样子“蹲伏” 侦察。很快查清了破坏井盖的人,并报告 了公安局。韩玉等同学的行为受到了大家 的赞扬。在市电视台的新闻中,他动情地 问观众:“为什么黑洞现象长期存在,我 们难道不能多一些对社会的责任心吗? 看了这个事例,你有什么感想?
想一想:两组不同场面,分别会带来 什么样的后果?
活动场所
角色
行为规则
出门上路 乘车 去购物 去公园
行人 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或过街天桥等。 乘客 顾客 游客
按顺序上下车,上车买票。
公平交易,买后付钱。 购票入园,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 注意安全。
去影剧院
在学校
观众
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意走动, 要礼貌鼓掌。
A
B • 3.“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错误在于
• • • •
( ) A.做事情不能持之以恒 B.责任分不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C.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
4、广州市某中学的一名中学生,因病重住 进了医院,但家庭贫寒没钱医治,同学们知 道后,都纷纷为他捐款看病。这一行动说明 A.社会需要关爱,人们需要互帮互助 B.为国分忧,勇挑重担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 任 C.个人离不开集体 D.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共需志愿者约10万人, 可是,申请人数却达到了110多万人。作为新 世纪的青少年,我们也要学习奥运志愿者们的 精神,努力做到:
让社会投给我赞成票

让 社 会 投 给 我 赞 成 票
承担起自 己的责任
1、认清自己的责任,树立责任意识 2、从小事做起,养成负责任的习惯 3、在责任面前学会选择,学会处理
自觉守法, 1、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维护社会秩 序的责任 维护社会 2、公民依法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内 秩序 容和要求
维护社会秩序的内容
公 共 秩 序: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秩 序 和公共场所的秩序等。 社会管理秩序:是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 活动及秩序。 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 产的安全。
辨别以下行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随意拨打报警电话
携带管制刀具
春节回家,携带爆竹上火车。
深夜,在居民小区, 该青年在高唱卡拉OK。
服务社 会,奉献 社会
1、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3、积极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 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列夫·托尔斯泰
说一说:
生活中的李勇积极承担了哪些责任?
你的责任是什么?把你面前的日 常事情完成好就是你的责任所在.
-----歌德
上周,林轩的地理老师布置了应在周五交上的家庭作 业,要求学生到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完成“节 约水资源”的小论文。林轩因事务较多,一直拖到周四 才开始做,完成这篇论文需要占用林轩放学后的大部分 时间。下午,学校足球队的小伙伴们通知林轩放学后练 球,下周的星期天学校要参加市里的中学生足球锦标赛, 林轩是足球队队长,队员们需要他带领训练。
假如你遇到下列情境,会怎样做?
1、骑车上学,遇到红灯,此时路上没人,也没有 警察„„ 2、在市场上,有人向你推销赃物„„ 3、一个朋友劝你尝尝毒品的滋味„„ 4、看到有人破坏公用电话亭„„ 说一说: 中学生能对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作出哪些贡献?
[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第4章-09
![[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第4章-09](https://img.taocdn.com/s3/m/b2e0fcf6d5bbfd0a7956735e.png)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4章 公共选择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一、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
1.定义 ——公共选择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 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程序投 票等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理性决策。
2.前提:经济人假设 3.切入点: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
★ 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两个或更多的议 题被组合在一起,让投票者就此进行投票, 隐含的投票交易就会发生。
★ 事例:两个本来不相关的议题——对纺织品 进口限额和新型轰炸机的研制被放在同一项 提案中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隐含的投票交易
★ 每一特殊利益集团是否对组合性的包括一揽 子项目的提案投赞成票,取决于其对这些项 目的相对偏好程度。若获得的效益>遭受的 损失,即可带来正的净效益条件下,投赞成 票,进行隐含的投票交易。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关键术语
简单多数规则 政治均衡 单峰偏好 多峰偏好 税收份额 中间投票者 配对投票 互投赞成票 投票交易 隐含的投票交易 政治家(政党) 选票极大化 权力极大化 特殊利益集团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政治均衡? 2. 如何理解中间投票者定理? 3. 举例说明投票决策中的单峰偏好、多峰偏好对
多数同意规则的特点
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少数人将其个人偏好强加给多数人的 现象,但仍会导致部分人利益受损
“多数人专政”现象 少数人不热心参与 相对容易做出决策 可能的多种选择结果 无法表达个人对选择的偏好程度 可能存在投票交易
公共经济学
(四)投票悖论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三框 让会投给我赞成票教学设计

第三框让社会投给我赞成票教学设计(鲁教版九年级第二课)第三框让社会投给我赞成票教学设计(鲁教版九年级第二课)教材分析:本科课时与七年级下册十八课和八年级下册十一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都提到了责任的重要性,学会对自己负责,但这一课时提升了要求,从对自己负责上到对社会和对他人及国家负责,养成负责任的习惯,树立起奉献意识。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先期掌握了部分知识,也具备了一些对责任的认识,这节课关键是在提升学生的情感遇到的实践,因此,在准备时侧重于学生在情感和践行方面的教育。
采用了一些实例,包括感动人物,学生在校的例子,社会中普遍发生的事例,已达成情感与实践的目的。
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做一个负责的公民。
2、能力:知道自己在责任方面怎样去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知识:知道如何做一个负责的公民,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规范,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因为本科时采取目标教学模式,首先自己设计了学生的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积极承担责任;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案例法学习过程:(一)事例导入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刘丽,29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
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
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
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
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露,从2006年起,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人数也从最初的7个至10个,到现在固定的37个。
社会福利思想全课程ppt

7.从服务方式和服务形式角度看,社会保障服 务方式是以“物质的”收入保障和实物补助 为主,“软性的”服务居于次要地位。社会 福利中的社会服务和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等非 物质因素与方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经济 保障和物质救助只扮演基础性角色。
8.从资金来源与资源构成看,社会保障服务资金筹措 渠道相对固定和明确,社会保障资源构成是相对单 一和专门化。社会福利资金来源多元化,国家、市 场、家庭和社区在需要满足中共同发挥作用,扩大 到各式各样的非货币资源与收入 。 9.从服务功能与服务性质角度看,社会保障服务主要 功能是社会控制和强化工作伦理,性质是消极治疗 和事后补救。社会福利功能不是消极的社会开支, 而是社会投资与预防社会风险的制度性机制 。
公共福利和社会福利有明显不同:
公共福利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国家和政府,而社会福利 是由政府、社会团体、宗教机构、私人等共同实施的, 并且在全球越来越表现出它的多元化、多支柱发展方 向; 公共福利的主要内容是反贫困、教育等,社会福利 则还有提高全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涵义。
第二节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一、传统的观点
第三节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世界社会福利的简要发展历程 1、剩余型社会福利 剩余型社会福利将社会福利看成是一种在
常规的社会机制不能正常运转或者不能满 足一部分社会成员某些较为特殊的社会需 求时而采取的应急措施。
2、制度型社会福利 制度论认为,社会福利是任何社会都必需的重
要的职责和功能,主张应该积极地为个人和群 体服务,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并有所成就。
其一,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其二,职业化的职 业福利,其三,社区化的社区服务。
三、世界社会福利发展进程给中国的启示
1、社会福利的推进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2、社会福利发展是为全民服务的制度,需要更新福利观念。
14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优秀PPT课件(17页)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1.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心绪纷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 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10 01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2.诗人是如何表现内心的苦闷抑郁的?
停
金
投
清
对比
拔
玉
顾
210 01
珍
极度愤懑 抑郁不舒
深入探究
4.找出诗中化典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前一句化用了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
得遇文王的典故;后一句是伊尹受商汤 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的典 故。作者在此化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自 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 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作家作品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 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所写,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 《将进酒》《明堂赋》和《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10 01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化用典故刚刚有了信心, 为何又开始感叹行路难?
当作者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 生活的艰难。展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 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 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 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一年春天,岷山山脚下有个客人前来拜访李白的父亲,恰巧他外出未归。 为使客人不寂寞,李白放下手中正在读的书,到客厅陪着客人说话,他说: “请问大伯尊姓大名,以便我转告父亲。”客人有心要试试李白的才学,便 大声说:“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鸟落山头不见脚’”。李白认真 思考了一会,便拱手回答说:“我知道了,父亲回来,我一定告诉他”。客 人疑惑地问:“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李白马上回答说:“‘有人偷’ 就是把‘偷’字去掉单人旁,那么就是‘俞’字;‘鸟落山头不见脚’,就 是‘岛’字。您姓俞,名字叫岛!”客人听后十分佩服,连连夸赞:“童子 真是奇才,可喜可贺!”
让社会投给我赞成票

典 例 深 剖 析
不认领责任,而是在推卸责任、逃避责任。这样第(1)问 的答案已经明确;第(2)问主要从不承担责任会带来什么
课 时 速 提 能
后果来回答;第(3)问主要从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的要求上
作答。
答案:(1)有些人只争抢功劳,不承担责任,而是在推卸 责任、逃避责任。
目 录
(2)逃避责任可能会带来一时的好处,但最终要付出更大
课 时 速 提 能
8.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朱邦月,40多年前因对工友的一声承 诺,迎娶了工友的遗孀,并将工友的两个儿子养大;20多年
目 录
前因骨折病退,他又承担起了照顾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儿三人的重担。这给我们的启示 是( )
典 例 深 剖 析
探 究 新 视 点
①虽然承担责任会有一定的付出,但是不能逃避和推卸责任
探 究 新 视 点
典 例 深 剖 析
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儿三人的重担”可以看出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A。
课 时 速 提 能
二、漫画分析题(共15分) 9.阅读漫画《责任无人认领
目 录
吗?》,完成下列问题: (1)画里有话:请说出这幅 漫画的含义。(3分)
典 例 深 剖 析
探 究 新 视 点
(2)探究推测:推卸责任、
的代价。受到他人或社会的谴责,甚至是法律的制裁。 (3)①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②对待自己可以选
典 例 深 剖 析
探 究 新 视 点
择的责任,要作出合理的选择,一旦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 担当起应负的责任;③对待不能选择又必须承担的责任,要
把它们当做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投入,把
事情做好;④青少年应该承担接受义务教育、认真学习、健 康成长的责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精品课件 第4单元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5)

一
二
【思考探究】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是“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 此,中国作出了哪些努力? 提示:努力: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对国 际金融体系提供有益补充。
一
二
[核心归纳]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 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 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其他国家。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 秩序。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第四单元
历史
重点研习
一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材料一】 毛主席拿起联大对阿尔巴尼亚等国提案表决情况,一面看一面 说:“……投赞成票的,亚洲国家19个,非洲国家26个,拉丁美洲……只有古巴 和智利同我们建交,这次居然有7个国家投我们的票。……131个会员国,赞 成票一共76票,17票弃权,反对票只有35。那么多国家欢迎我们,再不派代 表团,那就没有道理了。”
——摘编自王泰平《中日关系的光和影》
一
二
【思考探究】
(1)材料一反映了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
切合法权利,这一决议有何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美关系的改善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提示:(1)意义: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是中国外交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1)从美国方面看,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