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第6章生活史对策

合集下载

生态学 第六章 生活史对策

生态学 第六章 生活史对策

第六章生活史对策生活史life history:生物的生活史是指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生活史的关键组分包括身体大小、生长率、繁殖和寿命。

生态对策bionomic strategy:又称生活史对策life history strategy,是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权衡trade-off:指生物在资源(物质和能量)在繁殖、生长、维持等三方面进行分配。

生物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投入到某一功能或性状上的量多,必然会减少投入到另一项上的量。

r-选择r-selection:r-选择种类是在不稳定环境中进化的,具有所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快速发展,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时代周期。

虽然r-选择种类死亡率甚高,但高r值使其种群能迅速恢复,而且高扩散能力可以使其迅速离开恶化生境,在其他地区建立新的种群,因此r-选择种类的高死亡率、高运动型和连续地面临新局面是,有利于形成新物种。

k-选择k-selection:k-选择种类是在接近环境容纳量K的稳定环境中进化的,具有事种群竞争能力最大化的特征:慢速发展,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周期。

虽然k-选择种类大量死亡或导致生境退化的可能性小,但一旦受到危害造成种群数量下降,其低r指使种群恢复十分困难,因此在动物保护中需特别注意,如大熊猫、大象、虎均属此类。

CSR模式:利用生境干扰程度及其对植物的严峻性来划分生境,将生活史对策分为:Competitive选择:竞争对策,低严峻度、低干扰生境,以生长为主,竞争力最大化Stress tolerant选择:胁迫忍耐对策,高严峻度、低干扰生境,生长慢,寿命长,繁殖分配小Ruderal选择:杂草对策,低严峻度、高干扰生境,繁殖率高,生长快,寿命短。

种群生活史对策

种群生活史对策

10
个体大小的意义
• 物种个体的大小与其 寿命有很强的正相关 关系。 • 个体大小与内禀增长 率r有同样强的负相关 关系。 • 体型大、寿命长的个 体有较强的竞争力。 • 体型小、寿命短的物 种进化速度更快。
11
生长和发育速度
• 生长:
▫ 1生物体生物物质的增加; ▫ 2生物细胞数量的增加。
• 发育:
生产很多后代,对子代的抚育投入很少 生产少数后代,对子代的抚育投资较大
• 不抚育(多数植物)
后代个体小,数量多 后代个体大,数量少
47
植物的亲代投资策略
• 一种物种采取哪种亲本投资策略,取决于该物种 的具体情况。 • 就有性繁殖而言,种子的大小应当最有利于种子 的传播、定居和减少植物的取食。
35
能量分配与权衡
36
各类植物生长型的年净同化中的繁殖分配
玉米、大麦
多数禾谷类
40%
30%
野生一年生草本 多年生草本(有克隆) 多年生木本(无克隆)
10% 20%
多年生草本(无克隆)
37
生长和繁殖
38
繁殖和存活
• 哺乳雌鹿和未生育雌鹿的死亡率比较
39
现在生育与未来存活
• 轮虫现在生育力与未来存活可能性的关系
• 种群为了适应其生活环境,实现最大限度的生存 与繁衍,在生活史动态上所表现的各种自组织和 有序性,可概括为各种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 • 有很多不同的方案被提出并用来对这些性状组合 进行分类,并预测某种特定环境中会出现怎样的 生活史对策。
52
策略
r-选择: 小而快
K-选择:大而慢
53
r-选择和K-选择
河流(繁殖)
幼体生境 墨西哥 南欧洲

生活史对策概述

生活史对策概述

生活史对策概述大气基地贺园园1111700026生活史与生活史对策:生活史(life history)意为生物从其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也叫生活周期(life cycle)。

生活史性状包括出生时个体大小;生长形式;成熟年龄;成熟时个体大小;后代的数量、大小、性比;特定年龄和大小的繁殖投入;特定年龄和大小的死亡规律;寿命等。

生活史对策(life history strategy)是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也称生态对策(bionomic strategy )或进化对策,例如生殖对策、取食对策、迁移对策、体型大小对策等主要内容:任何生物做出的任何一种生活史对策,都意味着能量的合理分配,并通过这种能量使用的协调,来促进自身的有效生存和繁殖。

每个生物具有生长、维持生存和繁殖三大基本功能,生物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配置能够获得的有限资源,其核心主要强调在特定环境中提高生殖、生存和生长能力的组合方式.1)生长对策●生长速度早期演替种:早期迅速生长,具开拓对策(白桦)后期演替种:早期生长缓慢,具保守对策(红松)●生长方式以温带木本植物为例,其顶枝形成有两种主要方式:①有限生长类型:顶枝在冬季完全定型,冬芽形成时就决定了叶子数目。

②无限生长类型:冬芽只含有少量叶原基,在下一个生长季,顶枝尖端在生长季内还能产生新的叶子和节间。

●根冠比率—物质分配2)生殖对策生殖对策实际就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生殖者存活的问题,也即生殖的代价问题,生物生殖必然带来变化的生理压力和个体危险,因此,也就必然会影响到生物的生存;第二是生殖的效率问题,生物选择的对策,都旨在提高生殖的效率,这一点可从植物的生殖行为中证实。

1)体型效应物种个体的大小与其寿命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2)成体的存活与繁殖成熟个体存活率低,生物繁殖越早,投资于繁殖的能量越多;成熟个体存活率越高,生物的繁殖期越晚(个体较大),分配于繁殖的能量就越少。

3)当前繁殖与未来繁殖如果未来生命期望低,分配给当前繁殖的能量应该高,而如果剩下的预期寿命很长,分配给当前繁殖的能量应该较低。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六章森林群落演替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六章森林群落演替

森林群落的演替一、裸地(一)裸地概念和类型裸地:即指从来没有植物生长的地段。

裸地通常有极端的环境条件,如极为干旱、潮湿、缺乏有机质等。

分为两种: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原生裸地;指从来没有生长过植被、或原来生长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连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均已不存在的地段。

次生裸地:指那些原生植被虽然被消灭,但原有群落下的土壤条件还多少保留着,并且土壤中还多少保留着原来群落某些繁殖体的地段。

(二)裸地形成的原因地形变迁:地形变迁形成的裸地多为原生裸地。

如风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和土堆、重力侵蚀形成的山崩、火山活动形成的熔岩等。

气象因素:气象因素形成的多为次生裸地。

如干旱使水库、河流或湖泊变干、风灾和雪灾引起的植物毁灭等。

生物作用:生物作用形成的一般为次生裸地。

如灾害性昆虫的大发生。

人为影响:人为影响形成的一般为次生裸地。

如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垦荒等。

二、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迁移、定居、竞争和反应等。

迁移:即繁殖体传播到裸地的过程。

繁殖体包括植物的种子、孢子以及能起作用的任何部分(如某些植物地下茎、具无性繁殖能力的枝、干等)。

定居:繁殖体传播到新的地点后,即进入定居过程。

定居包括发芽、生长和繁殖三个环节。

各环节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定居地的生境条件。

竞争:在一定的地段,由于不同物种的同时入侵或随着个体的增长和繁殖,必然导致营养空间和资源的竞争,结果是适者生存。

反应:通过植物的定居和生长,群落内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间会不断发生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原来的生境条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改造的结果往往是不利于早期入侵者的生存,从而为另一些更适应种的进入创造了条件,即另一个群落形成的开始。

三、森林群落的发育从一个群落形成到被另一个群落替代,每一个群落都有一个发育过程。

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发育初期、盛期和末期。

发育初期:在发育初期,建群种的良好发育是一个主要标志。

建群种的生长和变化会引起其它种类的生长和个体数量的变化。

生态学:第6章 生活史对策

生态学:第6章  生活史对策
如果增加某一环节的能量分配,就必然要以减少其它环节能量分配为代价。
Growth
Competition Reproduction
6.2 体型效应 ✓ 生物个体大小差异非常悬殊,主要是由其遗传特征决定的。 ✓ 生物个体大小与其生长发育、繁殖、行为、进化、生态适应性等密切相关。
生物个体大小示意图
✓ 个体大小与生活史周期(寿命)的长短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即随着物种个体的增 大,寿命有增长的趋势(左图);但个体大小与内禀增长率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关系(右图)。
✓ 缓步动物也因此被认为是生命力最强的动物。在隐生的情况下,可以在高温 (151 ℃)、接近绝对零度(-272.8 ℃)、高辐射、真空或高压的环境下生存数 分钟至数日不等。曾经有缓步动物隐生超过120年的记录。
缓步动物门:是动物界的一个门,主要生活 在淡水的沉渣、潮湿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 膜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的潮间带。有记 录的大约有750余种。
stress
6.3.4 机遇、平衡、周期性生活史对策 Winemiller & Rose(1992)对鱼类生活史对策的研究表明,与种群动态相关的参数, 如:繁殖力(产生的后代数量)、幼体成活率和性成熟年龄之间存在权衡,在这三 维空间中,鱼类的生态对策被划分为三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繁 ①机遇对策:繁殖力低、 殖 幼体成活率低、性成熟 力
✓ 动物界的休眠大致有两种类型: ① 一类是严冬季节来临时(低温和缺少食物)进行的冬眠,如青蛙、刺猬; ② 一类是酷暑、干旱季节的夏眠,如非洲肺鱼、黄鼠。
✓ 休眠是动物界较为常见的现象,如: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部分无脊椎动物、少 数的鸟类和哺乳动物。
滞育(diapause):
✓ 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长期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种的遗传性。自然情况下,个体 发育到一定阶段,在不良环境到来之前,其生理上已经有所准备,由某些季节信 号(如光周期变化)的诱导而引起的形态发生停顿、生理活动降低等静止现象。

环境生态学课程内容

环境生态学课程内容

知识点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1生态因子1、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

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等。

2、环境因子: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的基本成分。

3、作用规律:(1)综合作用。

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如气候的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

如孵卵的温度控制直接性和间接性,食物,降水。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

(4)阶段性作用。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如光照长短。

(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如水体内的钙和锶。

4、作用方面:光、温度、水、大气、土壤。

5、生态因子空间分布特征:1、纬度地带性2、垂直地带性3、经度地带性1.3最小因子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少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

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限制因子: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限制因子。

3、主导因子作用:在各种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它因子也发生变化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变化。

6生活史对策

6生活史对策

环境
生物进化方向
6.3.2 生殖价和生殖效率
所有生物都不得不在分配给当前繁殖 ( Current
reproduction)的能量和分配给存活的能量之间进行权
衡,后者与未来的繁殖(future reproduction)相关联。 生殖价(reproduction value)是该个体马上要生 产的后代数量加上那些预期的其在以后的生命过程中要 生产的后代数量。进化预期使个体传递给下一世代的总 如果未来生命期望低,分配给当前繁殖的能量应该高, 而如果剩下的预期寿命很长,分配给当前繁殖的能量应 该较低。
第三部分:种群生态学
三 、 生 活 史 对 策
• 1、能量分配与权衡 • 2、体型效应 • 3、生殖对策 • 4、滞育和休眠 • 5、迁移 • 6、复杂的生活周期
• 7、衰老
生活史(life history):指生物从出生到死
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生活史的关键组分包括身体大小(body size)、生长率(growth rate)、繁殖 (reproduction)和寿命(longevity)。 生态对策(bionomic strategy)或生活史对策 ( life history strategy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 获得的生存对策,如生殖对策、取食对策、 迁移对策 避敌对策、体型大小对策、r对策和K对策等。
2、体型效应
2.1 体型大小与寿命
体型大小是生物体最明显的表面性状, 是生物的遗传特征,它强烈影响到生物 的生活史对策。
一般来说,物种个体体型大小与其寿 命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图片:体型效应
体 型 效 应
2.2 体型大小与内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率
物种个体体型大小与内禀增长率有很强的负相关关 系。

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3-生活史对策

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3-生活史对策

大小及对后代的亲代关怀等要素。
– 早熟型和晚熟型
– 生殖的时间节律
– 一次生殖和多次生殖
– 窝卵数/每胎产仔数
– 抚育与无抚育
12
• 植物种群的生殖对策:
– 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 种子植物的种子数量与大小
• 生殖价 (reproductive value):生物体今后
传递到下一个世代的总后代数量。
15
r-对策与K-对策的特征比较
r-选择(机会主义) 气候 死亡 存活 数量 种内种间竞争 多变,不稳定,难以预测 具灾变性,无规律 非密度制约 幼体存活率低 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 远远低于环境容纳量K 多变,通常不紧张 K-选择(保守主义) 稳定,较确定,可预测 比较有规律 密度制约 幼体存活率高 时间上稳定 通常接近K 经常保持紧张
• 生殖效率:后代质量与投入能量的比值
r
三、K-对策与r-对策 环境与物种进化
不稳定 环境 r生 物
K-
稳定 环境
不稳定 环境
r生 物
K-
稳定 环境
不稳定环境 不可预测 灾变较多
如何应对
两条道路 遭遇两种环境

环境
K
稳定环境 竞争较 为激烈
以r-对策者模式应对
以K-对策者模式应对
r K
r-对策者 K-对策者
• 扩散与迁移
藏羚羊的 季节性迁徙
• 美洲王蝶的迁徙:10 月底至来年3月初, 上亿只美洲王蝶从美 东北部和加南部飞越 4500多公里来到温暖 的墨西哥中部林区越 冬和繁衍。
动物的迁移模式
29
思考作业:主要概念
生殖价reproductive value 生活史life histor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殖价和生殖效率
• 所有生物都不得不在分配给当前繁殖(Current reproduction)的能量和分配给存活的能量之间进行 权衡,后者匀未来的繁殖(future reproduction)相 关联。 • 生殖价(reproduction value)是该个体马上要生产 的后代数量加上那些预期的其在以后的生命过程中 要生产的后代数量。进化预期使个体传递给下一世 代的总后代数量最大,换句话说,使个体出生时的 生殖价最大。如果未来生命期望低,分配给当前繁 殖的能量应该高,而如果剩下的预期寿命很长,分 配给当前繁殖的能量应该较低。
繁殖格局
一、一次繁殖和多次繁殖: 一次繁殖和多次繁殖: 一次性繁殖生物:大多数昆虫; 1. 一次性繁殖生物:大多数昆虫;一年生草 本植物;多年生植物(例竹类植物); 本植物;多年生植物(例竹类植物); 多次性繁殖生物:多年生植物; 2. 多次性繁殖生物:多年生植物;大型动物 特别是哺乳类动物); (特别是哺乳类动物); 一年生植物是适应恶劣环境的一种进化; 3. 一年生植物是适应恶劣环境的一种进化;
繁殖格局
二、生活年限与繁殖: 生活年限与繁殖: 植物: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 1. 植物: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多年生 植物; 植物; 动物:短命型;中等寿命型;长寿型; 2. 动物:短命型;中等寿命型;长寿型; 动植物的繁殖类型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3. 动植物的繁殖类型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能量分配与权衡
A.生物不可能使其生活史的每一组分都达到最 生物不可能使其生活史的每一组分都达到最 而必须在不同生活史组分间进行“ 大,而必须在不同生活史组分间进行“权 衡”。 B.在繁殖中,生物可以选择能量分配方式。 在繁殖中, 在繁殖中 生物可以选择能量分配方式。 C.资源或许分配给一次大批繁殖 单次生殖, 资源或许分配给一次大批繁殖----单次生殖 资源或许分配给一次大批繁殖 单次生殖, 或更均匀地随时间分开分配----多次生殖 多次生殖。 或更均匀地随时间分开分配 多次生殖。 D.同样的能量分配,可产生或者许多小型后代, 同样的能量分配, 同样的能量分配 可产生或者许多小型后代, 或者少量大型的后代。 或者少量大型的后代。
(2)植物种群的生殖适应对策 • 有些植物把较多的能量用于营养生长,而分 配给花和种子的能量较少,因此,这些植物 的竞争力较强,但生殖能力比较低,多年生 木本植物就属于这一类;有些植物则把大部 分的能量用于生殖,产生大量的种子,如一 年生草本植物。 • 有些植物的种子小,但数量很多;有些植物 的种子较大,但数量较少。对植物来说,种 子的大小应最利于种子的传播、定居和减少 动物的取食,种子的大小与植物的生存环境 密切相关。
生殖对策
由于生物的生态对策包括很多方面,如生殖方 式对策、取食对策、逃避捕食对策、迁移对策、 休眠对策、体型大小对策、存活率对策、种群大 小对策、竞争力对策、寿命对策、忍耐力对策、 繁殖率对策、育幼对策等多个方面。因此,对群 落中多物种种群生态对策的比较和进化研究十分 困难,也难以排序。
• 进化必然要反映能进行有效生殖,自然选择将有利 于在一生中能够产生并养活更多后代的个体。 • 生物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能量,一是用于自身的生 长发育,二是用于繁殖后代。亲代用在生殖上的能 量都是有限的。 • 若产生的后代数量多,个体就小;如果后代个体大, 数量就会很少。 • 亲代用于生殖的能量多,产生的后代数量多,但用 于抚育的能量就少,后代得不到完善的抚育,死亡 率就高;若亲代将大部分能量用于抚育,后代的死 亡率低,但产生后代的数目必然就少。 • 每一种生物的生殖适应对策就是在生殖和抚育这一 对矛盾之中,找出一种最优组合。
r选择者和K选择者之间有r-K连 续体,如蚜虫
不同植物种的个体寿命和 生境中有利于该种一个世 代生存繁殖的时间长度之 比,可表示生境持续稳定 性。 • r-选择 特点:快速发育,小型成体, 快速发育,小型成体, 快速发育 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 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 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 短的世代周期。 繁殖能量分配 短的世代周期 • K-选择 特点:慢速发育,大型成体, 慢速发育,大型成体, 慢速发育 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 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 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周期 长的世代周期。 殖能量分配 长的世代周期
生殖价随年龄、环境而变化。
天蓝绣球
生殖效率:
稳定环境中产少量高质量后代,不稳定环境 中产大量小型后代。
生殖次数:
“两面下注”理论:如果成体死亡率低而幼体死 两面下注”理论 亡率高,则保卫成体赌注,选择多次生殖对策, 相反则单次生殖,一次性繁殖大量后代。
Grime(1979)认为有四种类型: 认为有四种类型: 认为有四种类型
从微生物—大型动植物都有生活史; 从微生物 大型动植物都有生活史; 大型动植物都有生活史 出生-生长-分化-繁殖-衰老-死亡; 出生-生长-分化-繁殖-衰老-死亡; 一个生物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 程成为生活史( history); 程成为生活史(life history); 有些生物一生繁殖多次 有些植物一生仅繁殖一次( 箭竹); 有些植物一生仅繁殖一次(例:箭竹);
r-对策者与 对策者的种群增长曲线 对策者与k-对策者的种群增长曲线 对策者与 特点
• K对策种群 对策种群 和r对策种 对策种 群的增长 曲线 • S为种群稳 定平衡点, X为种群绝 灭点
r-对策的优缺点 对策的优缺点
• 优点:生殖率高,发育速度快,世代时间短,因 优点:生殖率高,发育速度快,世代时间短, 种群在数量较低时, 此,种群在数量较低时,可以迅速恢复到较高的 水平;后代数量多, 水平;后代数量多,通常具有较大的扩散迁移能 可迅速离开恶化的环境, 力,可迅速离开恶化的环境,在其他地方建立新 种群,因此,常常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 种群,因此,常常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 由于高死亡率、高运动性和连续面临新环境, 由于高死亡率、高运动性和连续面临新环境,可 能使其成为物种形成的新源泉。 能使其成为物种形成的新源泉。 • 缺点:死亡率高、竞争力弱、缺乏对后代的关怀, 缺点:死亡率高、竞争力弱、缺乏对后代的关怀, 高的瞬时增长率必然导致种群的不稳定性,因此, 高的瞬时增长率必然导致种群的不稳定性,因此, 种群的密度经常激烈变动。 种群的密度经常激烈变动。
生长与繁殖的权衡:花旗松生长率与繁殖率负相关
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esii
不繁殖的雌鼠妇比繁殖的生长能高三倍。 (2)繁殖与生存的权衡 )繁殖与生存的权衡:产奶雌马鹿死亡率明显 高于不育雌马鹿
体型效应
体型大小显著影响生物的生活史,它与寿命、世代时间正相关
体型大小与内禀增长率负相关
存活曲线 C 型 , 幼体存活率 低 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 时间上变动大 , 不稳定 , 通 种群大小 常低于环境容纳量K 常低于环境容纳量K值。 种内、 多变, 种内、种间竞争 多变,通常不紧张 发育快;增长力高;提早生 选择倾向 育;体型小;单次生殖 寿命 最终结果 短,通常小于1年 通常小于1 高繁殖力
繁殖成本
1. 有机体在繁殖后代时对能量或资源的所有 消费称为繁殖成本; 消费称为繁殖成本; 成功的生活史是使能量协调使用的结果; 2. 成功的生活史是使能量协调使用的结果; 动物在繁殖期有较高的死亡危险; 动物在繁殖期有较高的死亡危险; 植物在果实很多时减少木材生长; 3. 植物在果实很多时减少木材生长; 应用事例:人工限制家畜繁殖;人工疏果, 4. 应用事例:人工限制家畜繁殖;人工疏果, 剪枝等; 剪枝等;
K-对策的优缺点 对策的优缺点
• 优点:种群的数量较稳定,一般保持在K值 优点:种群的数量较稳定,一般保持在 值 附近,但不超过此值,因此, 附近,但不超过此值,因此,导致生境退 化的可能性小; 化的可能性小;具有个体大和竞争能力强 等特征,保证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 等特征,保证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 • 缺点:由于 值较低,种群一旦遭到危害, 缺点:由于r值较低 种群一旦遭到危害, 值较低, 难以恢复,有可能灭绝。 难以恢复,有可能灭绝。
r-选择 和 K-选择 - -
Lack(1954)指出,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面临着两种相 反 的 可 供 选 择 的 进 化 对 策 。 MacArthur & Wilson (1967)把这两种进化对策定义为r对策者和K对策者。 Pianka (1970)提出了r选择和K选择理论,指出:r 选 r 择者是在不稳定的环境中进化的,高r的特征表现为: 择者 快速发育、 小型成体、 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 快速发育 、 小型成体 、 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 , 高的 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时间(周期);K选择者 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时间 K选择者正好 相反,它们在稳定的环境中进化,高竞争力的特征表 现为:生长缓慢 、 大型成体 、 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 、 生长缓慢、 生长缓慢 大型成体、 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 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时间。 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时间
第6章 生活史对策
生活史: 生活史:生物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 过程。 过程。生活史的关键组合是个体大小 Size),生长率( ),生长率 rate)、 )、繁殖 (Size),生长率(growth rate)、繁殖 reproduction)和寿命(longevity)。 (reproduction)和寿命(longevity)。
生态对策(bionomic strategy)或生活史对策( 生态对策(bionomic strategy)或生活史对策( life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 history strategy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 策 ,如生殖对策、取食对策、迁移对策等。
能量分配与权衡
生物的适应性体现在不同生活史组份的能 量分配方面,可以将能量更多地分配于生长、 代谢或繁殖,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动物的能量收支(分配)模型为: C=F+U+M+G+P 生物种类、体重、性别、饵料性质、理化 因子等影响能量收支。 温带地区鸟类的窝卵数比热带地区多;高纬 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多于低纬度地 区的;低纬度地区的蜥蜴窝卵数较少,但成 活率较高;某些温带地区的昆虫产卵量要比 热带地区的高。 • 有些动物在生殖季节对食物供应量的反应相 当果断。如鹩哥一窝产5个卵,当出现食物 短缺时,亲鸟总是优先喂食早孵幼雏。 • 动物的生殖一般都有明显的时间节律,它们 总是在环境条件最适宜、食物最丰富时进行 生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