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坯连铸机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方坯连铸工艺规程10

管理体系文件编号: ZY/ZL —7/JZ —10(LG )方坯连铸工艺规程1. 目的本流程是为了控制公司炼钢区方坯连铸的基本生产过程,及了解工艺参数。
2. 适用范围本流程适用于方坯连铸工序的生产过程。
3. 术语/定义4. 管理职责5. 管理内容及要求5.1. 工艺流程示意图5.2.5.2.1. 5.2.1.1. 5.2.1.2. 5.2.1.3. 5.2.1.4. 5.2.1.5. 5.2.1.6. 5.2.1.7. 5.2.1.8. 5.2.2. 5.2.2.1. 连铸机每次开浇、送引锭杆前的基本条件:5.2.2.1.1. 振幅振频符合振动技术参数要求,不能有摆动、异常抖动现象;5.2.2.1.2. 结晶器冷却、二次冷却所有喷嘴全部畅通,所有阀门安全可靠,结晶器无渗漏水现象;5.2.2.1.3.二次冷却及辊道区应无任何障碍物及粘钢;5.2.2.1.4.其他所有机械、电气、仪表仪器等运转正常。
5.2.2.2.铸机弧度误差应符合技术参数要求。
5.2.2.3.结晶器的尺寸、表面光洁度等应符合技术、生产要求。
5.2.2.4.连铸机试车及检修后的条件:5.2.2.4.1.连铸机试车前所有设备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机械、电气、仪器仪表运转正常,连动试车正常;5.2.2.4.2.连铸机设备检修后,应保证所有机械、电气、仪表仪器等设备运转正常;生产前连动试车正常5.2.3.连铸对所浇钢水的基本技术要求5.2.3.1.钢水、钢包要求5.2.3.1.1.钢水成分符合所炼钢种要求5.2.3.1.2.坚持红包出钢,出钢前钢包包衬表面温度应≥800℃,若遇凉包、新包、中小修包必须事先烘烤到包衬表面暗红,气孔不再排气,方可出钢供连铸使用;5.2.3.2.温度控制5.2.3.2.1.HRB400钢液相线温度:1506℃,温度控制见下表:5.2.3.2.2.HRB335钢液相线温度1506℃,温度控制见下表:5.2.3.2.3..Q215、Q235钢液相线温度为1518-1520℃,温度控制见下表:②遇小修包、黑包、新包、带包底的包工序温度按上限控制。
板坯连铸机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600板坯连铸机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一、连铸机基本技术参数:1)连铸机机型:直弧形连续弯曲连续矫直板坯连铸机2)连铸机流数: 1 流3)铸坯规格:厚度: 170、210mm宽度: 700~1600mm铸坯定尺长度: 9~12m部分短定尺: 4.8m~5.8m最大坯重:~31.5t4)铸机速度:拉速范围: 0.2~4.5m/min工作拉速: 0.6~2.2m/min5)基本圆弧半径: 8000mm6)垂直段高度: 2426mm7)弯曲区长度: 1400 mm8)矫直区长度: 3150 mm9)铸机长度: 27259mm10)浇注准备时间:~55min11)平均连浇炉数: 7~8(15~20)炉12)铸机配合年产量: 102(~130)万吨13)出坯辊面标高: +800mm14)浇注平台标高:~+11350mm15)钢包回转台:蝶型、单臂独自升降承载能力: max.2x200(100)t回转半径: 4900(~4500)mm升降行程: 800mm该回转台可以适应60t和120t钢包的生产。
16)中间罐车:半门型,载重量:~60 t17)中间罐:矩形结构中间罐容量:正常 30t/1000mm,溢流 35t/1100mm18)钢流控制方式:电动塞棒式;涡流液面检测19)结晶器:铜板材质: CuCrZr铜板长度: 900mm足辊直径:φ100mm;宽面1对,三节式;窄面4对结晶器调宽:手动调宽20)结晶器振动装置形式:四连杆式振动装置振幅:0±5mm (可调)振频: 0~200次/min21)弯曲段(扇形0段)辊子数量:内、外弧各15个22)弧形扇形段扇形段个数:5个辊子数量:每段内、外弧各7个23)矫直扇形段扇形段个数:2个辊子数量:每段内、外弧各7个24)水平扇形段扇形段个数:4个辊子数量:每段内、外弧各7个25)脱引锭装置:液压冲顶式26)铸坯切割自动火焰切割机:切割行程:~9m27)窜动辊道:窜动行程:~600mm28)引锭杆引锭杆型式:链式、下装、侧存放引锭杆长度:~11 m引锭杆厚度:~160 mm引锭杆身宽度:~1450 mm引锭杆头宽度: 700~1300 mm1250~1600 mm29)升降挡板:1#机:2个;2#机3个。
R12大方坯连铸机技术 操作规程

目录1.连铸机对前工序钢水的要求2.钢包使用标准3.中间包各项标准4.中间包钢温标准5.中间包测温取样标准6.结晶器密封标准7.结晶器铜管的管理使用标准8.结晶器振动标准9.结晶器保护渣使用标准10.冷却标准11.浇注速度标准12.液面自动控制和电磁搅拌标准13.拉矫机压力标准14.铸坯切割标准15.炉号管理标准16.铸坯打印标准17.铸坯取样标准18.铸坯缓冷标准19.铸坯精整修磨标准1 . 连铸机对前工序钢水的要求连铸用钢水必须经过炉外精炼,保证充分脱氧,连铸钢水要求成分、温度均匀,达到连铸平台时钢水温度必须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1.1 钢水温度要求连铸第一炉到连铸平台时钢包钢水温度T=TL+70+10 ℃连铸第二炉到连铸平台时钢包钢水温度T=TL+70 ℃使用新钢包到连铸平台时钢包钢水温度T=TL+70+10 ℃(具体见分钢种工艺卡)1.2钢水分析要求成分要求:Mn/S≥30 ;Al ≤0.05% ; Ca≤30 PPmMn/Si≥3马氏体钢、不锈钢、高速工具钢不能生产2. 钢包使用标准2.1钢包类别及温度补正:新包、三天内未被使用的旧包及带有1.0T以下冷钢的连用热钢包温度补正5-10℃冷钢量超过1.0T的钢包不准使用含氢要求严格的钢种,禁止使用新包2.2停止吹氩测温后到连铸开浇时间不超过15 分钟3.中间包各项标准3.1中间包干燥、烘烤标准a)中间包干燥温度及时间:见曲线1b )中间包烘烤温度及时间:见曲线2注:中间包小火烘烤0.5小时,中火烘烤1小时,然后大火烘烤,包衬温度1000℃以上保持2.5小时,否则该中间包不得使用.3.2浸入式水口烘烤标准:黑水口烘烤时间不大于45分钟20040060080010000.588.52020.524时间(h)曲线 2200400600800100012000.5 1.52 2.53时间(h)白水口烘烤温度不大于800℃3.3各项吹氩标准为了防止钢包与长水口之间吸入空气氧化、中间包开浇时钢水的裸露氧化等,对长水口及中间包进行吹氩a)长水口吹氩吹氩的流量控制为100 Nl/min左右;压力控制为0.25MPab)中间包吹氩浇注高洁净度要求的钢种时,在连铸第一炉时须在开浇前向中间包内吹入氩气,吹氩要求为:开浇前5分钟,用两根吹氩管从中间包盖的两个边孔吹入氩气,氩气压力要求0.25-0.30 MPa3.4中间包内加入保温剂的标准3.4.1浇注时,中间包内须使用双层保护剂(保温剂和碱性渣),在开浇时中间包重量达8t时,向中间包内加入40kg的碱性渣,然后再加入约80 kg炭化稻壳保温剂;在连浇中或浇注中,根据中间包内的液面情况钢温调整追加量,原则上以液面呈暗灰色为宜。
方坯连铸机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一、连铸机主要参数:二、连铸机工艺流程图转炉出钢→钢包回转台→中间罐→结晶器→二次冷却→拉矫机→火焰切割机→输送辊道→翻钢机、移坯机→出坯三、中间包的准备与烘烤1、定径水口技术要求:定径水口技术参数控制表2、中间包的检查:必须认真检查中间包水口座砖,发现座砖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绝热板包应认真检查中间包绝热板和绝热板之间的泥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然后方可安装定径水口。
干式料中包应认真检查中包快换机构工作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滑块打不到位,滑块打不正等情况。
3、中间包的烘烤:3.1、绝热板包的烘烤:3.1.1、使用绝热板中间包,中包烘烤前必须清扫干净。
正常生产准备条件下,中间包在线烘烤时间为1-2小时,按以下步骤烘烤:小火烘烤不小于20分钟,中火烘烤不小于20分钟,大火烘烤不小于20分钟,大火烘烤时据煤气压力可考虑开风机。
3.1.2、非正常生产准备条件下,中间包在线烘烤时间不得低于40分钟,中火烘烤20分钟,大火烘烤20分钟。
3.1.3、定径水口安装后,应比内衬提前1小时以上进行烘烤,烘烤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小时。
3.2方坯干式料包的烘烤:3.2.1、使用干式料中间包,中包烘烤前必须清扫干净,包盖损坏要及时更换。
正常生产准备条件下,中间包烘烤时间2.5-3.5小时,按以下步骤烘烤:小火烘烤不小于50分钟,中火烘烤不小于50分钟,大火烘烤不小于50分钟,确保烘烤温度大于900℃,中包为红热状态。
3.2.2、非正常生产准备条件下,中间包在线烘烤时间不得低于2小时,中火烘烤60分钟,大火烘烤60分钟。
四、基本工艺参数控制:1、连铸钢水准备:1.1、常炼钢种:Q195-Q235、HRB400E等,其成分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并保证有良好的流动性,要求Mn/S必须大于15,Mn/Si不小于2.5。
1.2、钢水必须脱氧良好,钢中酸溶铝≤0.006%。
1.3、钢水必须进行吹N2处理,吹N2时间普碳钢不低于2分钟、低合金钢不低于3分钟,品种钢执行品种钢操作要点,氮气压力和流量以能达到钢包液渣面翻动而不裸露钢水为准。
连铸机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 主控室技术操作规程1.1浇钢前的准备1.1.1通知电气室送电,通知各操作室进行准备工作。
1.1.2认真检查站计算机画面上各按钮、信号灯、转换开关、报警装置均应显示正常,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机长。
1.1.3确认计算机画面上“工作制度选择”开关置于“浇铸”位置。
确认结晶器冷却水压力、流量及其他技术参数显示正常。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机长进行及设备、仪表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1.2 主控室浇注操作1.2.1开浇前输入大包、中间包包号、铸机各流次的结晶器编号,班次、熔量号、烧钢号等必须记录的操作数据。
1.2.2大包开始浇注后,点击“开浇”按钮,中间包引流浇铸开始后,通过计算机画面认真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注意平台上下的浇注操作,及时通知处理各岗位的故障及事故。
1.2.3本浇次浇铸结束,点击“停浇“按钮。
1.2.4根据本班生产钢种、断面及定尺通知推钢操作工做好分炉工作。
1.2.5换包(或事故停浇时)通过计算机画面及时关闭各流次二冷水的切断阀,避免铸坯过冷。
1.3配水操作1.3.1连铸机二冷水,采用自动控制的两段喷淋冷却,根据钢种、断面、钢水温度和拉坯速度等因素,由计算机自动调节二冷配水。
1.3.2检查所有水系统管道、手动、电动阀门,应开启灵活无泄漏,各种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表、报警器完好无损。
1.3.3检查喷淋管是否对中并及时校正,喷嘴应配备齐全,无堵塞。
1.3.4检查二冷段导向架、托板、支承辊,、夹管是否完好畅通,辊子运转情况良好。
1.3.5检查各种冷却水水质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各软管、接头无漏点。
1.3.6通知计算机操作站将“二冷水手动/自动”选择“手动”方式,然后打开水系统各阀门,同主控一起依据当班浇钢断面、钢种预先确认各段水压及水量见工艺卡。
1.3.7检查事故水球阀,应灵活好用。
拉钢前打开所有设备冷却水阀门,并检查供水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8认真观察水系统仪表情况是否正常。
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当班机长及维修人员处理。
方坯连铸机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一、连铸机主要参数:二、连铸机工艺流程图转炉出钢→钢包回转台→中间罐→结晶器→二次冷却→拉矫机→火焰切割机→输送辊道→翻钢机、移坯机→出坯三、中间包的准备与烘烤1、定径水口技术要求:定径水口技术参数控制表2、中间包的检查:必须认真检查中间包水口座砖,发现座砖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绝热板包应认真检查中间包绝热板和绝热板之间的泥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然后方可安装定径水口。
干式料中包应认真检查中包快换机构工作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滑块打不到位,滑块打不正等情况。
3、中间包的烘烤:3.1、绝热板包的烘烤:3.1.1、使用绝热板中间包,中包烘烤前必须清扫干净。
正常生产准备条件下,中间包在线烘烤时间为1-2小时,按以下步骤烘烤:小火烘烤不小于20分钟,中火烘烤不小于20分钟,大火烘烤不小于20分钟,大火烘烤时据煤气压力可考虑开风机。
3.1.2、非正常生产准备条件下,中间包在线烘烤时间不得低于40分钟,中火烘烤20分钟,大火烘烤20分钟。
3.1.3、定径水口安装后,应比内衬提前1小时以上进行烘烤,烘烤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小时。
3.2方坯干式料包的烘烤:3.2.1、使用干式料中间包,中包烘烤前必须清扫干净,包盖损坏要及时更换。
正常生产准备条件下,中间包烘烤时间2.5-3.5小时,按以下步骤烘烤:小火烘烤不小于50分钟,中火烘烤不小于50分钟,大火烘烤不小于50分钟,确保烘烤温度大于900℃,中包为红热状态。
3.2.2、非正常生产准备条件下,中间包在线烘烤时间不得低于2小时,中火烘烤60分钟,大火烘烤60分钟。
四、基本工艺参数控制:1、连铸钢水准备:1.1、常炼钢种:Q195-Q235、HRB400E等,其成分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并保证有良好的流动性,要求Mn/S必须大于15,Mn/Si不小于2.5。
1.2、钢水必须脱氧良好,钢中酸溶铝≤0.006%。
1.3、钢水必须进行吹N2处理,吹N2时间普碳钢不低于2分钟、低合金钢不低于3分钟,品种钢执行品种钢操作要点,氮气压力和流量以能达到钢包液渣面翻动而不裸露钢水为准。
方坯连铸机安全操作规程

方坯连铸机安全操作规程方坯连铸机安全操作规程电工一般作业电工在作业时,必须穿合格的绝缘鞋。
电工一般不准带电作业,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经有关技术人员及领导批准,并采取安全可靠措施后方可工作。
工作前,必须严格验电,确认已断电后方可放电及挂封地线,放电及挂封地线时,应先接地,挂拆地线要由专人负责,以防误会,造成事故。
检修的设备、线路,如果与其它电源有联系时,必须挂“严禁合闸”警示牌,必要时由专人看守,必须熟悉现场电气设备的装机情况、性能、线路去向及负荷分配情况。
作业场所附近有带电体时,必须注意安全距离,10KV以下不少于0.7米,必要时加装遮栏。
使用手用电动工具时,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或接零,凡移动灯具必须使用 36V 以下电源或安全行灯。
带电设备l米内禁止使用喷灯或点火,严禁易燃品。
不得直接接触高压带电体的绝缘部分、。
熬制、浇灌铅、锡电缆胶时,要穿长袖衣裤、戴防护眼镜和口罩。
电动葫芦按钮必须可靠接地,照明线必须使用零,火线,不得随意接地火线。
高空作业2米以上视为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时必须带好安全带。
高空作业一般不许带电作业,必须带电作业时,由有关领导同意,有人监护方可进行。
高低空交叉作业时,下面人员必须熟好安全帽,高空人员要严防物品、工具等掉落。
上下传递工具材料等物品时,需用相当拉力的软绳,禁止投掷。
停送电操作:停送电必须与生产调度联系,不得擅自停送电,必要时有专人负责办停电票。
停送电必须设专人联系。
停送电时,必须穿合格的绝缘鞋,6 KV高压应戴合格绝缘手套。
停送电必须由电工两人进行,一人监护,一人操作。
停电时,应先停负荷开关,再停隔离开关,送电反之。
不准带负荷拉隔离开关或刀开关。
停电后,必要时应验电、放电、挂“不准合闸”警示牌。
送电前,必须检查工作人员是否离开现场,封地线是否拆除,整个回路是否完好。
两路电源的设备,一般不允许低压并列运行。
设备安全要求:各种电器设备的规格,例如额定电压电流,功率等须与负荷及电源相符,否则不准安装使用。
小方坯连铸机操作规程

小方坯连铸机操作规程小方坯连铸机操作规程1. 引言小方坯连铸机是一种常见的连铸设备,用于将熔融金属浇铸成方坯。
为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2. 设备准备2.1. 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各部件齐全,紧固件无松动。
2.2. 将设备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保证稳定性。
2.3. 检查冷却水和电力供应是否正常。
3. 操作前准备3.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绝缘手套和防滑鞋等。
3.2. 切断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停止状态。
3.3. 清理工作区域,防止杂物和障碍物对操作造成危险。
4. 操作步骤4.1. 启动设备4.1.1. 按照设备启动顺序依次启动冷却水和电源。
4.1.2.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各传动和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4.2. 连铸操作4.2.1. 检查铜板是否正确安装在机床上,并调整合适的位置。
4.2.2. 将熔融金属倒入连铸机倒金属槽中,并调整流量控制阀确保金属流动稳定。
4.2.3. 启动连铸机运行,并观察铸坯的成型情况。
4.2.4. 定期检查冷却水温度和压力是否正常,确保连铸过程中温度适宜。
4.3. 停止设备4.3.1. 停止加入熔融金属,并关闭金属槽的流量控制阀。
4.3.2. 将残余熔融金属从连铸机中排出。
4.3.3. 关闭冷却水和电源。
5. 安全注意事项5.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严禁擅自解除或减少个人防护措施。
5.2.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操作证书。
5.3. 严禁酒后操作设备,避免因为酒后操作引发事故。
5.4. 操作人员应注意设备运行时的异常情况和异常声音,及时报修或处理。
5.5. 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更改设备的功能、结构或操作方式。
6. 应急处理6.1. 发生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上级领导和维修人员。
6.2. 在事故处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6.3. 事故发生后,及时清理现场,并进行相关记录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连铸机主要参数:序号名称单位参数1 机型刚性引锭杆全弧形连铸机(罗可普机型)2 浇铸钢种普碳钢、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焊条钢、冷墩钢、弹簧钢、高碳钢、标准件用钢3 基本弧形半径m 1#机:R6;2#、3#机、5#机:R84 台数×机数×流数1#、2#、3#机:1×4×4;5#机:1×5×55 流间距mm 12006 铸坯断面尺寸mm×mm 120×120、150×150、180×180 160×220、160×2807 工作拉速m/min 1#、2#、3#机:0.5-3.3;5#机0.5-3.58 中包容量t 1#、2#、3#机工作液位:18t;(液面深度700mm),溢流液位:19t(液面深度800mm);5#机工作液位:30t(液面深度800mm),溢流液位:35t(液面深度900mm)9 结晶器型式管式结晶器,5#机带一对足辊10 结晶器铜管长度mm 小方坯1#机:850;2#、3#:900;矩形坯均为:850;5#机:100011 振动方式1#、2#、3#机:短臂四连杆正弦振动;5#机:双偏心半板簧正弦振动12 振幅mm 413 铸坯定尺长度m 3~1214 铸坯切割方式火焰切割机自动切割二、连铸机工艺流程图转炉出钢→钢包回转台→中间罐→结晶器→二次冷却→拉矫机→火焰切割机→输送辊道→翻钢机、移坯机→出坯三、中间包的准备与烘烤1、定径水口技术要求:定径水口技术参数控制表项目ZrO2含量显气孔率体积密度指标≥92% ≤18% 3.9g/cm3左右2、中间包的检查:必须认真检查中间包水口座砖,发现座砖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绝热板包应认真检查中间包绝热板和绝热板之间的泥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然后方可安装定径水口。
干式料中包应认真检查中包快换机构工作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滑块打不到位,滑块打不正等情况。
3、中间包的烘烤: 3.1、绝热板包的烘烤:3.1.1、使用绝热板中间包,中包烘烤前必须清扫干净。
正常生产准备条件下,中间包在线烘烤时间为1-2小时,按以下步骤烘烤:小火烘烤不小于20分钟,中火烘烤不小于20分钟,大火烘烤不小于20分钟,大火烘烤时据煤气压力可考虑开风机。
3.1.2、非正常生产准备条件下,中间包在线烘烤时间不得低于40分钟,中火烘烤20分钟,大火烘烤20分钟。
3.1.3、定径水口安装后,应比内衬提前1小时以上进行烘烤,烘烤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小时。
3.2方坯干式料包的烘烤:3.2.1、使用干式料中间包,中包烘烤前必须清扫干净,包盖损坏要及时更换。
正常生产准备条件下,中间包烘烤时间2.5-3.5小时,按以下步骤烘烤:小火烘烤不小于50分钟,中火烘烤不小于50分钟,大火烘烤不小于50分钟,确保烘烤温度大于900℃,中包为红热状态。
3.2.2、非正常生产准备条件下,中间包在线烘烤时间不得低于2小时,中火烘烤60分钟,大火烘烤60分钟。
四、基本工艺参数控制: 1、连铸钢水准备:1.1、常炼钢种:Q195-Q235、HRB400E 等,其成分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并保证有良好的流动性,要求Mn/S 必须大于15,Mn/Si 不小于2.5。
1.2、钢水必须脱氧良好,钢中酸溶铝≤0.006%。
1.3、钢水必须进行吹N 2处理,吹N 2时间普碳钢不低于2分钟、低合金钢不低于3分钟,品种钢执行品种钢操作要点,氮气压力和流量以能达到钢包液渣面翻动而不裸露钢水为准。
1.4、连浇炉数的钢水必须是同钢种钢水,相邻炉次钢水ΔC ≤0.02%,ΔMn ≤0.15%,ΔSi ≤0.10%。
2、钢水温度控制:2.1、1#、2#、3#机钢水温度控制: 2.1.1、氮后温度范围:注:连浇第二包、5#机钢水氮后温度按连浇炉次温度的中上限控制。
2.1.2、大包开浇温度范围:上钢情况氮后温度范围(℃) Q195Q215、Q235 HRB335、HRB400 绝热板包 连铸第一包 1620-1635 1610-1625 1600-1615 干式料包连铸第一包1640-1655 1630-1645 1620-1635 连浇包1600-16151590-16051580-1595注:连浇第二包、5#机钢水大包开浇温度按连浇炉次温度的中上限控制。
2.1.3、中包温度范围:注:干式料包中包温度按上表控制,板包中包温度按上表温度范围中下限控制。
2.3、说明:1)、上表中钢水氮后温度范围为正常生产条件时(铸机状态正常,钢包为红包,炉后吹气符合工艺规程要求,中包烘烤良好)的温度范围;干式料包中包温度按上表控制,板包中包温度按上表温度范围的中下限控制。
2)、正常情况下,冶炼炉长按上表范围控制上钢温度;若出现黑包、凉包的情况,钢包准备组必须通知调度室,调度再通知炉长(调度室须将情况写在送钢卡上,方可作为考核依据),炉长确认包况后按提高上钢温度20-30℃控制。
3)、大包或中包钢水温度超过规定上限时,可以用同钢种清洁铸坯切头降温,铸坯切头必须清洁、干净、无油污,无内、外孔洞。
4)、三个流浇钢时,上钢温度按上限控制;三个流以下浇钢时,上钢温度按比上限高10-20℃控制。
3、中包液面控制:大包浇铸过程中,应根据钢水温度和相应拉速进行中包液面高度的调整,1#机、2#机、3#机工作液面高度为600-700mm ,溢流钢水高度为800mm ;5#机工作液面高度为700-800mm ,溢流钢水高度为900mm ;最低钢水液面深度均不得低于400mm ,停浇液面深度不得低于150 mm ;在更换大包时中包液面应控制在:1#机、2#机、3#机在500mm 以上,5#机在600mm 以上。
4、拉速控制: 拉速按下表控制:上钢情况大包开浇温度范围(℃)Q195Q215、Q235 HRB335、HRB400 绝热板包 连铸第一包 1610-1630 1600-1620 1590-1610 干式料包连铸第一包1620-1640 1610-1630 1600-1620 连浇包1580-16001570-15901560-1580上钢情况中包温度范围(℃) Q195Q215、Q235 HRB335、HRB400 中包温度连铸开机 1550-1570 1545-1565 1535-1555 连铸第2、第3炉1540-1560 1535-1555 1525-1545 连浇炉 1530-1550 1525-1545 1515-1535 液相线温度152515171505铸机号1#机2#机、3#机5#机断面(mm2) 120×120、150×150、180×180120×120、150×150、180×180、160×220、160×280150×150起步拉速(m/min) 0.5—0.8 0.5—0.8 0.5—0.8正常拉速(m/min) 2.2—3.0 2.5—3.3 2.2—3.55、结晶器冷却水量控制:结晶器冷却水量控制表断面(mm2) 1#、2#、3#机冷却水量(m3/h)5#机冷却水量(m3/h)180×180 125—135120×120 85~100150×150 120~135 130~150160×220 130~145160×280 150~1606、二冷水控制:二冷比水量按0.8—2.0L/kg控制。
五、浇铸操作1、大包工操作:1.1、钢包座到大包回转台上,待上一包钢水浇铸完毕后,将待浇钢包旋转至中间包上方(连铸第一包直接旋转至中间包上方),并及时测大包开浇温度;1.2、安装液压缸,打开滑动水口(开机时听从机长口令开浇);若钢包不能自开时,确认滑动水口打开后,由机长或浇钢工烧氧引流;1.3、及时向中包加入覆盖剂,以不裸露钢水为原则;1.4、测温操作:部位:在1、2流或3、4流之间,距包壁距离300mm处;插入深度:200mm左右;测温时间:大包开浇后5分钟、大包浇铸至1/2时及浇铸末期各测温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测温。
1.5、取样操作:时间:钢包浇铸约7分钟、15分钟时取样,取两个样;试样要求:表面平滑,不得有砂眼、空芯。
1.6、当大包水口关不住或机件钻钢时,迅速通知机长,听从机长口令,将大包转至事故渣盘上方。
2、浇钢工操作:2.1、浇注前的准备:2.1.1、准备好浇注所需工具及原辅料:撬棍、捞渣棍、吹氧管、石棉布、石棉绳、冷料、保护渣、浸入式水口、滑块等。
2.2、送引锭操作:2.2.1、1#、2#、3#机送引锭操作:2.2.1.1、主控操作台将铸机工作状态选择开关旋至“送引锭”位置。
2.2.1.2、拨出引锭销后,将操作台上的选择开关打到“集中”,送引锭压力在自动位,信号灯显示具备送引锭条件后,将送引锭按钮打到“送”,开始送引锭。
2.2.1.3、当引锭杆尾部送至分离辊处,停止引锭杆运行,并将引锭杆控制方式改为“就地”位操作。
2.2.1.4、浇钢工在二冷室内安装好丁字钩和石棉布,然后利用就地手持开关将引锭头点动送入结晶器内,送入深度约为30mm左右。
2.2.1.5、引锭杆送好后,加入冷料。
2.2.2、5#机送引锭操作:2.2.2.1、浇钢操作箱将铸机工作状态选择开关打到“送引锭”位置,拉矫操作台将转换开关打到“手动”。
2.2.2.2、拨出引锭销后,将拉矫上辊及分离辊均抬起,然后将操作台上的选择开关打到“自动”,送引锭压力为P1,确认具备送引锭条件后,开始送引锭。
2.2.1.3、当引锭杆尾部送至分离辊处,引锭杆自动停止运行后,浇钢工在二冷室内安装好丁字钩和石棉布,然后利用就地手持开关将引锭头点动送入结晶器内,送入深度约为30mm 左右。
2.2.1.4、引锭杆送好后,加入冷料。
2.3、开浇操作:2.3.1、开浇之前,先将中间包车开至结晶器上方,进行前后、左右对中,确保水口与结晶器对中良好;2.3.2、钢包开浇后,待中包内钢水达到一定的液面高度(一般在250mm左右),大包工测温后,温度合适,摆开摆槽,用氧气烧开钢流;2.3.3、结晶器内钢水液面距上口250mm左右时起步拉钢,并逐步涨拉速。
2.4、正常浇铸操作:2.4.1、正常浇铸过程中,机长应根据中包温度,通知大包工控制中包液面;2.4.2、正常浇铸过程中,结晶器液面要稳定,敞流浇注结晶器液面距结晶器上口距离按80~100mm控制,保护浇注按60-80mm控制;2.4.3正常条件下,必须使用保护浇注,在使用保护浇铸时,执行以下操作要点:2.4.3.1、在进行套长水口操作之前,要检查托架、钩、配重砣、保护渣、铲、氧枪及吹氧管等是否准备到位;2.4.3.2、将已经烘烤良好的长水口安装在托架上,适当降低结晶器内钢水液面,将长水口的下半部分放入结晶器内,之后迅速将长水口固定在包底或套在滑块上,并不断调整,使长水口固定良好,并保证长水口与结晶器对中;2.4.3.3、用氧枪将长水口下半部分的粘钢烧掉,之后涨结晶器液面,并加入保护渣,控制结晶器液面在60-80mm左右,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控制80~100mm;2.4.3.4、保护渣的加入以少加、勤加、匀加为原则,保证结晶器黑液面操作;2.4.3.5、若发现结晶器内钢水翻动较严重,或是水口壁发生穿钢现象,应更换水口,更换长水口操作与套新长水口操作相同,若有可能,应有计划的更换长水口,更换长水口炉次应使中包温度保持控制值上限,温度过低时不宜使用铝碳长水口;2.4.3.6、溢钢或漏钢后,若有时间,应迅速摘下长水口,以后与定径浇铸时溢钢、漏钢后操作相同,若来不及摘长水口,应迅速摆槽;2.4.3.7、配水工应注意调整水量,尤其是二冷水,防止铸坯出现弯曲、缩孔等缺陷;2.4.3.8、辊道工应注意观察铸坯质量,发现问题后及时与机长联系,防止出现批量铸坯缺陷,同时应将撬棍等工具准备到位,防止铸坯顶在辊道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