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五代宋辽夏金时期各族联系的加强和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doc

合集下载

主题5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可修改版ppt]

主题5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可修改版ppt]

5.秦至元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 唐朝 元朝
6.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1)宋元时期经济的继续发展。 (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元朝完成全国的统一,社 会相对安定。 (3)民族交融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4)对外交往吸收了外国的先进科技。 (5)隋唐辉煌的文化奠定了基础。
7.宋朝的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消极影响:①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 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也导致了北宋在与少数民族的战 争中多次失利。②重文轻武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但由 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政府办 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2.如何正确认识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变化:汉代对外贸易主要以陆路为主,唐朝时陆路与海路并举, 宋代主要以海路为主。
原因:宋代农业、手工业发达;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4.中国古代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四个朝代
(1)秦朝:公元前221年,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分裂割据 的局面。
(2)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隋朝: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4)元朝:1279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结束了辽宋夏金时期的 分裂割据局面。
主题5宋元时期经济 重心南移和民族关
系的发展
考点1 辽宋夏金的政权并立
契丹 党项
阿骨打
陈桥兵变 岳飞
澶渊之盟
大散关
考点2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禁军
调动
文臣 通判
分化事权
转运使
武将
科举制
尚武轻文
占城稻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表现: 参考材料
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1.魏晋时期;奠定基础
2.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
3.南宋:完成
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表现:南方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完 全超越北方。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1.政权并立加速民族融合的进程
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战争频繁,但最终相互妥协 而结束战争,并维持了相对持久的和平局面,促进了民族 交往和互相的沟通与了解,随后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逐步 向边境地区扩展,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 少数民族大量南下移民更是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第五主题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宋元时期
阶段特 征
政治: 经济: 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达
民族关系: 出现民族融合的高潮 对外关系: 对外交流频繁,海外贸易兴盛 文化: 科技发达,文学艺术异彩纷呈 社会生活: 丰富多彩与近代贴近
一、政治
1、从分裂走向统一
2.元朝建立促进民族融合
元朝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国内各民族之 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相通 婚,民族差异逐渐缩小,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宋元时代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活字印刷术
重大成就
指南针 火药Biblioteka 参考材料知识结构政权的并立
元朝的大 一统 民族融合 的高峰
3.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 国政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执掌地方政务;设 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列岛和台湾;设宣政院, 统辖吐蕃地区,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4.元的交通:漕运和海运,南粮北运

七年级历史课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课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北宋前期 时,四川 地区出现 交子 是世界上最早的 纸币. ,
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
货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变化 意义: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 从 唐朝中后期 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 南宋 最后完成。 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特别是 。
读图分析:
1 2 上面两种货币哪一种是我国最早的纸币? 最早产生在哪一地区?说明了什么?
元朝 悲剧《 窦娥冤 》 北宋 元代
<<清明上河图>>
《秋郊饮马图》
赵孟頫
书 法
苏轼 黄庭坚 宋代 、 、 米芾 蔡襄 、 , 人称“ ”
赵孟頫
元代
1.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的原因 是什么?
(1)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2)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劳动力、
(3)自然条件优越。
南 方 经 济 发 展 的 表 现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打到 ,威胁 . 先战: 辽与北宋 。 。 寇准 力劝 澶渊之盟 ,宋朝 ,史称“ 后和 辽宋议和:辽朝
先战: 西夏与北宋 后和 1) 元昊向 宋 称臣 2) 宋 给 西夏 岁币。 金灭辽,
年灭北宋 (辽和北宋灭亡的共同原因: ) 1)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 。 先战: 抗金名将岳飞 2)在 郾城 大败 . ,收复 . 金与 ( 秦桧 还以所谓“ ”罪杀害了岳飞) 南宋 1) 南宋 向 金 称臣,并给 金 岁币。 后和 宋金和议 2)双方以 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 局面形成。
书 宋元时期盛行 行书 。 法 代 表 人 物 宋 代: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苏轼 、 、 、
,宋四家“ 人称

元代:
赵孟頫 。
史 文 学

中国古代史-五代宋辽夏金

中国古代史-五代宋辽夏金

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北 方地区由于战争频繁,社会经济遭到了较大 破坏;南方相对安定,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 发展。后周统治时期,周世宗进行了一系列 改革,国势强盛起来,出现了统一的趋势, 为以后北宋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在五代十国时期,契丹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 崛起,916年建立了契丹国家,947年改称辽。 辽朝是北方大国,民族关系复杂。辽朝前期 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并存,政治制度 有许多特点。五代十国结束后,辽朝与北宋、 西夏继续并立。
2、五代更替:
所谓的五代十国,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 后汉、后周这五个相继占据中原一带的王朝。 虽然是五代,但却是八个姓,更换了十四个皇 帝,共经历了五十三年。十国指的是围绕在五 代周围的十个小国,还有一些割据政权没有计 算在内。五代十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 分裂时期,这种局面由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发 展而来,是藩镇割据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中国古代史
第十二章 五代宋辽夏金时期各族联系的加强 和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
第一节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史提要:907年唐朝宣武节度使朱
全忠废唐建梁,至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 匡胤代周建宋,是五代十国时期,共五十三 年。这个时期是分裂割据时期,中原地区先 后出现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 汉、后周,史称“五代”。在南方和河东地 区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吴、南唐、吴 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 汉,合称“十国”。
904年九月,朱全忠派人杀死唐昭宗,立昭 宗十三岁的儿子李柷为皇帝。这实际上是朱 全忠夺取帝位前的一个过渡性的傀儡。907 年,朱全忠废李柷,自立为帝,改名朱晃, 这就是后梁太祖。后梁以宣武节度使的治所 开封为都城,唐朝至此灭亡,中国历史从此 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专题五代辽、宋、夏、金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PPT课件

专题五代辽、宋、夏、金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PPT课件
行省为认中识央:政府派驻地方的机构 “行中由书分省封”制即到为郡执县行制中,书主省要命反令映的任机用构原。则后由来行省成 为常设宗的法地血方缘行关政系机到构行,政进任而命成官为员地的方变行化政,区属划的名称 元朝行于省政制治度制的度确进立步,的巩表固现了。国由家郡统县一制,到使行中省央集权在 体制上制得的以变保化障,,主是要继反秦映朝行郡政县区制划后分,的我变国化政,治制度史 上的一一项般重说大来变,革随。着元社朝会的的行发省展制,度行对政后区世越的划政治制度 影响深越远小,,行越省划从越此多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 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和断案
北宋中期政治经济改革 表1:
名称
内容
作用
青苗法
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 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物给农民
增加政府收入
募役法
征收役钱雇人服役,官僚 地主也出钱
理 财 措
农田水 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施 方田均 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
税法
平均赋税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促进农业生产 增加政府收入
②枢密院 ——分割军权(军权)
③三司使——分割财政权(财权)
B 地方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①文臣任知州 ,防武人干政 (重文轻武)
②设通判监督知州,二者互相牵制
③三岁一易
(3)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A 各路设转运使。
B 文北官宋担加任强地中方央司集法权人的员措;施死,刑对须解报决中藩央镇批割准据。, 特维点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当 ①时重社文会轻经武济,的文发人展治。国; ②但分,割这地些方措权施力又,是高一度把集双权刃于剑中,央在;解决了中 ③央强与干地弱方枝矛,盾守的内同虚时外,;也为北宋种下了“积 ④贫分积化弱事”权的,祸内根外相制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提纲

初一下历史复习提纲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阶段示意图:明朝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特征: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治10世纪初;都城:上京960年;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11世纪前期;都城:兴庆(今宁夏银川)12世纪初期;都城:会宁,后迁都中都(今北京)1127年,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

但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有其积极方面::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1206年;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1271年;定都:大都(今北京),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的设立,开始于元朝,保留至今)。

①许多汉族人外迁边疆,开发边疆。

②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③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经过长期共同生活,逐渐与汉族融合。

④元朝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唐以来定居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融和,在元朝开始形成回族)二、五代、两宋、元朝经济①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超过北方(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是朝廷的贡品) ②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①宋代是我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②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③著名的瓷器有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宋代商业都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南宋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⑤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三、宋代社会风貌①衣:北宋初年崇尚节俭,后来奢侈之风盛行。

宋朝百姓服装明显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宋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②食: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时南方人吃鱼多。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13章)【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13章)【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五代宋辽夏金时期各族联系的加强和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907~1279年)12.1复习笔记一、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兴起1.五代十国的分立和割据唐朝灭亡以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

五代历时54年(907~960年),先后更换了八姓十四帝。

(1)五代①后梁(907~923年)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自立,国号梁,建都开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

后梁建立后,朱全忠李克用争夺霸权,双方互有胜负。

923年,后唐军队进攻开封,后梁灭亡。

②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称帝,国号唐,改元同光,建都洛阳,史称“后唐”。

李存勖骄恣荒淫、重敛急征,后死于兵变,养子李嗣源称帝,革除了李存勖的一些弊政,明宗死后,后唐被后晋所灭。

③后晋(936~947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甘当儿皇帝,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换得契丹援助,灭唐建晋,是为晋高祖。

其侄石重贵继位后被辽所灭。

④后汉(947~951年)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辽军北撤后,很快入主开封并建立政权,国号汉,刘知远是为汉高祖。

其子刘承祐继位后因猜忌前朝众将,被原天雄节度使郭威所杀。

⑤后周(951~959年)原天雄节度使郭威杀刘承祐后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

郭威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发展生产、革除弊政。

954年,郭威死,其养子郭荣即位,是为周世宗柴荣。

他革新政治,发展经济,禁灭佛教,严明军纪,增强了国力。

另外,又亲征南唐,收复失地,后被北宋取代。

(2)十国在南方和河东地区先后并存的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

表12-1十国国家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灭亡时间灭亡原因吴杨行密902扬州937权臣徐温养子徐知诰废吴帝自立,吴国亡吴越钱镠907杭州978为北宋所灭荆南钱镠907江陵963为北宋所灭前蜀王建907成都925为后唐所灭闽王审知909福州945为南唐所灭南汉刘隐917广州971为北宋所灭楚马殷927长沙951为南唐所灭后蜀孟知祥934成都965为北宋所灭南唐徐知诰939金陵975为北宋所灭北汉刘崇951太原979为北宋所灭(3)军阀混战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斗争①人民的痛苦生活a.连年征战,导致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十室九空。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PPT课件2(1)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PPT课件2(1)


46、用强烈欲望作为达成梦想的后盾,使欲望变得狂热,让它成为你脑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47、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
马射箭,勇敢勤劳。)
四、金和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1)时间:12世纪初 (2)建立者:阿骨打(金太祖) (3)都城:会宁。 (4)发展过程:金先灭辽、1127年灭北宋。
靺鞨-----女真-----满族
2、南宋建立: 时间:1127年 建立者:赵构 都城:临安
3. 岳飞抗金 收复建康 郾城大捷

7、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8、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出发。——孙正义

9、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约翰逊

10、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1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21、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先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法国

22、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卡波特

23、梦想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重要宝物之一,它等待你的珍视和实践。——邹金宏

24、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阿·安·普罗克特

25、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詹·哈尼克

18、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像我这样去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设计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五代十国的分立和割据一、五代的更替五代是指 907 —— 959 年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朝代。

在这短短的 53 年间,中原地区先后更换了八姓 14 帝,每位皇帝在位时间平均不足 4 年。

这些政权的建立都是起家于方镇武将,他们依靠了弑其父、弟杀其兄、臣代其君、养子夺生子之位等各种不正常手段获得君位。

所以说,五代诸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势力的持续发展。

①后梁( 907 —— 923 ),由朱全忠(朱温)所建,立国 17 年。

朱全忠本是唐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投降唐朝后被任命为宣武军节度使,驻守汴州,他在唐末混乱中兼并了许多割据势力,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

907 年,他废唐哀帝自立,国号梁、史称后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都,史称“后梁”。

五代的历史从此开始。

朱全忠立国前,曾与割据山西的原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长期夹河而战,争战绵延 30 余年。

立国五年后,朱全忠被自己的三子朱友珪杀死,次年朱友珪又被自己的弟弟杀死。

(臣叛君;子轼父;弟杀兄)。

由于内部混乱(魏博节度使的牙兵投奔了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

)削弱了战斗力, 923 年,后梁被后唐军队攻灭。

②后唐( 923 —— 936 )立国 14 年。

李克用在后梁建国的次年即病死,其儿子李存勖,继承晋王之位,他继承父志,在北面打败了契丹,东面灭掉了长期割据幽州的刘仁恭父子,西南攻打四川。

在灭后梁前半年已于 923 年 4 月即帝位,建国号唐,灭后梁后以洛阳为都,史称后唐。

李存勖建国后,自以为血战二十年而得天下,心满志骄。

变得荒淫无道。

在位三年即引起魏州兵变,李存勖派李克用的养子、沙陀人李嗣源前往平变,但李嗣源却利用叛兵,南下洛阳,自立为帝,史称明宗。

(由于李存勖已死于流矢。

)李嗣源力改唐庄宗为政之弊,关心农事,发展生产,在位 8 年。

明宗死后,他的养子夺生子之位,后来,养子又被其女婿杀害。

这样后唐历四帝, 3 姓 14 年,灭亡。

③后晋( 936 —— 947 ),立国 11 年936 年,后唐明宗的女婿、河东节度使、沙陀人石敬瑭乘洛阳内乱之际,谋图夺权,他以割让给契丹幽、云(见书 P2 ) 16 州之地,作为送给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寿礼,并以 45 岁而无耻地认 34 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岁贡 30 万匹绢帛等为代价,取得了辽兵的援助,推翻后唐,取得帝位,国号晋,以开封为都,改元天福,史称“后晋”。

石敬瑭曾长期跟从李克用父子征战,累立战功,才被委以重任。

他甘愿做儿皇帝、割地纳帛,给此后的中原王朝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此后,中原王朝失去了长城一带的天然屏障,契丹骑兵可以方便地驱马南下,使中原王朝常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

他的卖国行径当然也使他自己的朝廷深受其害,如他的下属、留守邺都的北面行营招讨使杜重诲,本以抗击契丹为职,后却投降契丹,并带契丹兵南下,攻入开封,以夺帝位。

946 年,契丹兵攻入开封,大肆抢劫,导致东西二千里范围内深受其害。

在中原人民反抗下,契丹人俘虏了晋出帝,大肆抢劫后退还。

后晋灭亡。

(历二帝 11 年)。

④后汉( 947 —— 959 )951 年正月,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在开封称帝。

建国号周,史称后周。

从朱全忠到郭威,五代开国君主都是从节度使入主皇宫,导致势力强大的节度使人人想当君主。

如后晋时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就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当时州长官刺史皆由武臣担任。

郭威深知武臣专权之弊,他即位以后,改除旧弊、注重发展生产,并严惩贪官,开始重用文臣。

二、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事业954 年,郭威死,其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

周世宗是五代时期最有作为的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政治家。

他在位时期,继续推行政治改革,发展生产,整顿军队,为北宋建立后统一局面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方面:鼓励开垦荒地;减免两税;兴修水利,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

限制佛教发展。

三武一宗灭佛的宗即周世宗。

在政治方面:注重改善吏治,下令修成了《大周刑统》 21 卷。

鼓励近臣直言朝政得失。

在军事方面:整顿军纪,淘汰冗兵。

并下令“诸道募山林亡命之徒有勇力者,送于阙下,仍目为强人,充当禁军”。

诸道勇猛兵士被选为禁军,加强了中央的武装力量,使中央武力足以控制地方,开始纽转尾大不掉。

内轻外重之弊。

五代帝王均由方镇起家夺帝位,而推翻后周政权的赵匡胤,使用的却是中央禁军。

改革的同时,周世宗还南征北战,从契丹人的手中夺回三州和瓦桥关等三关之地,为北宋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

五代时,与中原王朝并存的还有在唐末节度使基础上建立的众多割据政权,较大的有十国。

各割据政权为了争夺土地与财源,互相攻杀,使劳动人民长期深受兵火之灾、苛征之敛、酷刑之罚。

不过江南地区战事偏少、其经济文化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福建、四川地区,在某些方面超过北方。

王建墓反映出当时各地文化也有较大发展。

第二节北宋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一、北宋的建立及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1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①北宋的建立②北宋的统一2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行政体制方面(二)军事制度方面(三)选官用人制度的变化(四)经济方面:(五)集中司法权二、北宋前中期的社会危机及其改革运动两宋的历史各有不同的主题,北宋的历史以政治改革为主线,南宋的历史则以和战贯彻始终。

北宋建国八十年后即开展了“庆历新政”,二十余年后,又发生了王安石领导的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熙宁变法。

这些变法是由当时深刻的国内国外矛盾,即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引发的。

1 、民族矛盾的激化①宋辽战争和澶渊之盟②宋夏关系2 、国内社会矛盾的激化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积贫由于支出太大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由于剥削沉重,劳动者贫困。

( 2)农民和士兵起义不断( 3)庆历新政( 4 )北宋中期改革思潮的持续高涨4.王安石变法及其失败(一)变法的指导思想(二)变法的内容(三)对新法的评价三、元佑更化的实质及其影响四、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和农民起义1. 宋徽宗时期的腐朽统治2. 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五、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立割据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宋时,封建的租佃契约关系得到较大发展,佃户对地主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均有所削弱,这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经过广大劳动才的辛勤劳作,北宋时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行业都有了显著发展,社会经济显现出繁荣景象。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工匠身份的某些变化:1 、手工业的发展:宋代手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总体上,各行各业的规模空前扩大;内部分工更加细密;生产技术、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产品的质量等,都大为增加。

①矿治业②造船业③制瓷业:④雕板印刷业的发展和造纸业的兴盛。

⑤纺织业的发展2 、工匠身份的某些变化宋代官手工业中,官奴婢之类的“贱民”已经消失。

其主要劳动者,首先是隶名军籍(厢军中)的工匠,即所谓“兵匠”,厢军中有采造、装卸、窑务、造船、作院、水磨、酒务、竹匠、秤斗务等等编制。

他们在官工业中服役是有工食钱的。

其次是从民间雇来的和“雇匠”,无论何种形式、都有报酬。

民营手工业中普遍采用“和雇”形式。

表明工匠身份地位的提高,有助于激发其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三)商业的发展1 、城市的繁荣与市镇的兴起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出现了一个重要转折。

其发达的表现主要有①十万户以上的大城市比前代有所增加,唐代仅十余个,北宋中期 40 多个,末期 50 多个。

②大城市中,打破了前代对营业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坊市制被打破,夜市、晓市出现,甚或通霄达旦。

城市中出现“勾栏”、“互肆”等娱乐场所。

③城市周围,农村新兴了众多草市、镇市。

镇市多设税场,镇市居民约占总人口数 3 — 4% 。

④商业组织行更加严密,数量增多。

2 、商税征收额迅速增加。

宋代行商征税 2% ,坐贾 3% 。

太宗时商税一年 400 万贯,仁宗时达 2200 万贯,占当时财政货币总收入的 56 。

4% 。

此后一直保持在每年一千万贯上下,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收入。

3 、金属货币的大量发行和交子的出现。

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

①唐玄宗天宝年间( 742 —— 755 ),每年铸币 32 万贯,北宋从太宗时起就有 80 万贯,后逐年增加,熙宁六年( 1073 )达 600 余万贯。

元丰时 500 万贯以上,是唐朝的 20 倍。

宋代铜钱年流通量达一亿贯以上。

②唐玄宗天宝八载,岁入钱币 200 万贯,约占总收入的 3.9% ;宋神宗时,岁入 6000 多万贯,约占总收入的 51.6% 。

此外,金银被当作半流通货币广泛应用。

尤为突出的是北宋创印“交子”,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教材 P70 。

宋代纸币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的货币从金属铸币时期开始演进到信用货币时期。

4 、对外贸易发达。

(见中外交流一节)第三节金朝的建立与辽、北宋的灭亡一、金朝的建立与辽朝的灭亡北宋王朝统治后期,虽然最高统治者及其各级大臣日益腐朽、难以救药,但表面上王朝依然强大,其内部并未积聚起足以推翻中央政权的强大的反抗力量。

因此,北宋的亡国不是由内部势力推翻,而是由外族入侵促成,即新兴的来自东北的女真人灭亡了北宋王朝。

那么女真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1 、女真的兴起2 、金朝的建立1113 年(北宋政和三年),乌古乃的孙子完颜阿骨打继任了生女真部落联盟的酋长(“都勃极烈”)。

这时,辽朝政权进一步腐败,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最高统治者耶律延禧,荒淫暴虐,加重了对生女真诸部的剥削和压迫,派官到女真部横征暴敛,激起了女真人的愤怒。

阿骨打继位后,遂利用女真人反抗辽朝奴役的斗争热情,致力于抗辽斗争。

1114 年秋冬之间,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他带领军队攻打辽兵,接连胜利,军事力量迅速壮大。

由于女真人生活环境较差,他们在半渔猎,半农耕的生活中养成了吃苦耐劳,勇敢善战的战斗作风;而且他们还保留着军事民主制遗风,官兵团结,赏罚分明,群策群力,阿骨打又富有军事才干,号称“用兵如神”。

所以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

1115 年元旦(政和五年),阿骨打称皇帝,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定都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南面)。

阿骨打就是历史上的金太祖。

阿骨打建立金朝政权后,积极扩充和整顿军队,推行了猛安谋克制度。

猛安谋克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部落进行战争时的军事编制阿骨打借用其名,将其发展成了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

最初女真人行军打仗时,将领按带兵的多少分别称“猛安”(千、千户、千夫长)、称“谋克”(女真语:乡里、族、族长(可译为百户、百夫长))。

阿骨打攻辽时,规定以 300 户为谋克,10 谋克即三千户为猛安。

由于实行“壮者皆兵”即兵民合一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