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六下第六单元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备课用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第六组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综合性研究:难忘小学生活——感谢恩师有两个活动,分别是《成长足记》和《依依惜别》。
第一个活动要求阅读的材料有《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活动二的阅读材料有《给老师的一封》《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给校长的建议》《同学录》《毕业赠言》二、教材分析:本组研究材料围绕“难忘的小学生活”这一主题,向师友、母校告别。
三、教学目标:1、通过读“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老师的深厚感情。
2、回顾个人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老师的教导和关爱。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四、教学重点:1、利用活动,在回忆的基础上,用各种语文形式,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
2、回忆自己的小学糊口,让学生学会感恩。
3、把自己好的建议留给母校。
五、教学重点:利用活动,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
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感恩的心》《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七、课时安排4课时活动一“成长的足记”年代日星期第周一、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
3、说写联合,完成两篇作文:(1)介绍照片中的“我”;(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照片中的“他”)。
4、能从阅读资料中体会到师恩难忘,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三、教学难点:师恩难忘。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六、教具准备:PPT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你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必定有些依依不舍。
为了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建议你们每人挑选一张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汇集成一本“班级纪念册”送给母校。
(202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1)第2组组长上台介绍本组成员及活动情况。
(2)汇报成果——“美好回忆”。(分享难忘回忆)
①甲同学朗读自己写的作文。
②乙同学朗诵自己写给老师的诗歌。
③丙同学展示以“再见了,母校”为题目的PPT。
(3)主持人小结。
3.主持人导入:现在,请出我们的第3组——“成长纪念册”组组长,汇报他们的活动成果。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难忘小学生活——制订活动计划
教学目标
1.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激发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
2.了解收集资料的途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活动计划表。
3.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收集资料的途径,激发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回忆老师帮助和鼓励自己进步的点滴往事。
教学准备
1.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下重点阅读《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双红圈》,略读其他“阅读材料”。
教学课时
机动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创意增减
板块一 检查导入,交流方法
1.出示语段,说说分别出自哪篇文章。
课件出示:
我投了稿,作文题目叫《补考》,是篇很长的作文。我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他总是给我的作文打高分。
教学反思
难忘小学生活——成果展示与汇报
教学目标
1.采用交流与分享等形式,展示各小组的活动成果,感受成功的快乐。
2.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表达对母校、老师的感激和留恋,以及对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3.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六年级下册语文l六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

这个单元的习作是指定习作范围,自己命题,写一篇习作。内容是:以“告别母校”为话题。
明确习作要求:注意引导学生回忆小学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热爱母校、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选择母校生活中最有感受的经历,来抒发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语文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4.5
内容
六年级第十二册第六单元
中心发言人
潘灵娟
参会人员
潘灵娟秦月妹
补充发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校园生活”为话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窃读记》《理想的风筝》《校园交响诗》是精读课文,《我们上路了》是略读课文。《窃读记》以“窃读”为线索,写了放学后“我”是如何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去读书,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书店,重点写了“我”是如何“窃书”和“窃书”后的独特感受与复杂的心情,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酷爱和对知识的渴求。《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以“风筝”为线索贯穿全文。抒发了作者对刘老师深深的怀念之情。《校园交响诗》是一篇散文。描绘了校园里面多彩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学生对培养哺育自己的学校的深厚感情。《我们上路了》是一首现代诗歌。课文展现了孩子们朝气蓬勃的精神,刻画了他们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学习本单元课文,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回顾自己六年来的学习生活,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更新的姿态投入到新的学习,立志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课时安排
《窃读记》2课时 《理想的风筝》3课时 《校园交响诗》2课时
《我们上路了》1课时 百花园二4课时 (共计12课时)
单元目标
1、 掌握文中的16个生字,会认字14个。学习文中的新词。
2、 运用所学到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 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积累,体会一些词语和句子在描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精神面貌上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06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概述《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情节,理解并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及其成长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对长篇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鲁滨逊在困境中展现的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并激发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作者笛福的生平简介,以及《鲁滨逊漂流记》的创作背景。
2. 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长篇阅读,包括快速阅读、精读、批注等方法。
3. 文本分析: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成长变化,以及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4. 主题探讨:围绕“孤独与自救”、“人与自然”等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把握《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情节,理解鲁滨逊的人物形象。
2. 难点: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困境中的成长变化,以及作品深层的主题意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鲁滨逊漂流记》的封面和简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笛福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3. 阅读指导: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长篇阅读,并进行分组阅读活动。
4.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5.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围绕作品主题进行讨论,分享个人观点。
板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主要框架:1. 作者与作品背景2. 鲁滨逊的形象分析3. 作品主题探讨4. 阅读方法指导作业设计2. 选做题:选择作品中的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不仅提升了学生对长篇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对主题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单元新语文单元主题阅读备课教案

自主课外阅读《语文主题阅读》:《三月歌会》《北京的小吃》《家乡的土圆楼》
三、感情朗读,体会写人物内心活动方法
学生读课文,学习文中写人物心里的写法
学生片段练习
四、小结
学生自由谈学习感悟、收获,教师小结
五、作业
1、练习册
2、摘抄笔记
板书设计
9*与田的维吾尔
苦→甜
热爱生活
第二单元单元整理课
四、作业
1、练习册
2、摘抄笔记
板书设计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第二单元标
知识及技能:
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与生动的句子。
2.了解“与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7、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三、感情朗读,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学生读课文,学习文中表达上的特点,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四、小结
学生自由谈学习感悟、收获,教师小结
五、作业
1、练习册
2、摘抄笔记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没有舞台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第二单元略读提高课2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词语盘点
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
趣味语文
第二单元习作指导课
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围绕“民风民俗”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第六单元主题学习备课

第六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文章导读设计:刘明使用:一、单元学习内容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这种安排一方面可以让我们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激发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写法上各有特色。
语文主题阅读中,为我们提供了100页共31篇文章,读后感人至深。
二、单元学习重点难点1、正确读写28个一类生字,认读15个二类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内外文章。
3、掌握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单元学习目标《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的特性则是随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来。
四、单元学习方法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资料的搜集非常重要,拥有一定的相关资料不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另外,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课文的学习到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无不需要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学创造的说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学习课时:生字词1课时,阅读1课时,合作探究2课时,主题学习5课时。
本单元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45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和月球的有关知识,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了解机器人是怎样的,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1、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主题学习丛书【学习生字】提示:充分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难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流利。
六下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活动中需要的相关图片以及资料。
2、阅读“阅读材料”的文章。
3、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教具准备:
收集相关的纪念材料。 教学过程:
一、老师导入,激发兴趣。
二、老师引入,明确方向。
三、自由说,拓展思维。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倾诉对象,说一说自己的成长故事。 2、推荐个别说得好的同学上台说一说。 3、集体评议好在哪里? 4、教师小结:说事,不仅要说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最关键的是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真切地流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教学重点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2.收集毕业留言。
3.为联欢会做好各项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个性思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 “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2.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 3.为母校做点事。
4.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排练节目,进行联欢。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会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难点
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排练节目。
新部编语文六下第六单元表格

1. “教诲深深”(评语组)
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为我们写了多少评语呀,于是我们就进行了一次评语大搜索。
2.“精彩瞬间”(照片组)
(1)小组成员一边展示照片,一边进行简要的解说。
(2)给照片加小标题。
3. “师恩浓浓”(作文组)
①小组三言两语汇报本活动
小组的名称、收集材料的途径,作文类型(记叙文、书信、诗歌)等,并表达对提供材料的同学的谢意。
(1) “我们”的演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的?说明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对什么宽?对什么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3)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4)老师说 “我”时 “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联想一下,老师批评你时你是怎么想的?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3、理解最后一段话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了,是什么意思?最后一个反问句是什么意思?由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2.了解演讲稿撰写的方法,初步掌握演讲材料的选择、开头引入、情感把握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3.初步了解演讲技巧,体验演讲。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演讲材料的选择、开头引入、情感把握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表达对老师、同学、学校的感激和留恋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演讲稿撰写的方法,初步了解演讲技巧,体验演讲。
3.能用多种形式汇编资料。
二、过程与方法
针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能用多种形式汇编资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开展综合性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针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
教学难点
用多种形式汇编资料。
教学准备
准备好自己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成长足迹”--制订活动计划。
《新语文主题阅读》:
《明天,我们起航》单元小诗
《主题式经典诵读》:
《校园诗两首》
“一主”作业:
1、诵读、背诵阅读教材片段
2、写字词、小册子
3、“两翼”作业:阅读文章理解内容写心得,背诵规定篇目。
1、“一主”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激起学生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
1、“一主”重难点:通过交流成长的故事,体会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成长的快乐,有选择地开展活动
2、“两翼”重难点:阅读规定文章,理解内容,背诵规定篇目。
第一 单元单元备课表
5、“成长足迹”-------交流、汇编、成果展示
《新语文主题阅读》:
《特殊的点名》
《主题式经典诵读》
单元学情 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文章之前,已在小学生活了一段时间,六年小学生活与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接下深厚的感情,现在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为主体的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说以学习时要指导学生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人教版教材
两翼教材
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每课重难点(主题联系)
2、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
教学资源
1.学校远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
教具及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本组课文的内容
教学方法
体验感悟、合作交流、以读代讲
课型:
语文综合活动课
环节与方式
内容与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读背单元导读诗句
《童年》(重点:积累语言、感悟Fra bibliotek理)--
文中寻宝
“一主”作业:
能按初步形成的文章进行精心修改,能用多种形式汇编资料。
2.会赏析自己的文集,写下感受,准备毕业联欢的朗读或演讲。
3、“两翼”作业:阅读文章理解内容写心得,背诵规定篇目。
1、“一主”重难点:
能按初步形成的文章进行精心修改,能用多种形式汇编资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阅读资料、活动交流、搜集资料等方法让学生体验感悟、合作交流,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新语文主题阅读》:
《班雄演义》《同桌的小阿Q》
《主题式经典诵读》:
《长大了我就成了你》,
“一主”作业:
1、诵读、背诵阅读教材片段 ,写心得。
2、写字词、小册子
3、“两翼”作业:阅读文章理解内容写心得,背诵规定篇目。
1、“一主”重难点: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成长足迹。
2、“两翼”重难点:阅读规定文章理解内容,背诵规定篇目。
2.会赏析自己的文集,写下感受,准备毕业联欢的朗读或演讲。
2、“两翼”重难点:阅读规定文章,理解内容,背诵规定篇目。
综合性复习
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两翼”重难点:阅读规定文章理解内容,背诵规定篇目。
“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再提供一些。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
2、“成长足迹”板块活动一:抒发美好情怀
3、成长的足迹中----成长的故事
《新语文主题阅读》:
《亲亲萧老师》《莲叶。青蛙》,
《主题式经典诵读》:
《美好的回忆》
“一主”作业:
1、诵读、背诵阅读教材片段 ,写心得。
2、写字词、小册子
3、“两翼”作业:阅读文章理解内容写心得,背诵规定篇目。
1、“一主”重难点:通过交流成长的故事,体会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成长的快乐
第1-2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浏览“难忘小学生活”本组教材,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
教学内容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122-121页
主题阅读121页,经典诵读教材16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浏览“难忘小学生活”本组教材,理解学习的内容。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
2.根据内容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
3.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活动方案。(选做)
2、“两翼”重难点:阅读规定文章,理解内容,背诵规定篇目。
4、“依依惜别”有选择地开展活动
《新语文主题阅读》:
《泥泞留痕》《秃的梧桐》《决不放弃》
《主题式经典诵读》
《偶成》《半棵树》《听雨》《论诗》
“一主”作业:
1、写字词、小册子
2、积累喜欢的字词并摘抄
3、“两翼”作业:阅读文章理解内容写心得,背诵规定篇目。
第六 单元单元备课表
单元主题
“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2、通过学习阅读资料、活动交流、搜集资料等方法让学生体验感悟、合作交流,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
互相激励,继续前进。
单元用时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2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可以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时,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有一些活动,如,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资料、为母校做有纪念意义的事、为准备毕业联欢会排练文艺节目,需要利用课外的时间。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选做)
单元教法
单元教法:1、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