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一)(含答案分析及译文)(精校Word版)

合集下载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虹口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柏乡知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①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柏乡,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②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注释】:①推毂(gǔ):举荐。

②疵:缺点或过失。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⑴进士及.第()⑵召诣.行台白事()12.下列对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通过翻阅文书寻找侯蒙获罪。

B.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翻开文书案卷导致侯蒙获罪。

C.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获罪。

D.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到达侯蒙获罪。

13.侯蒙及第后的故事表现出他是个、的人。

(4分)11⑴及,达到。

⑵诣,到12C13公正严明正直无私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郑人爱鱼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

鱼新脱网罟①之苦,惫甚,浮白而喁②。

逾旦,鳍尾始摇。

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③,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

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

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注释】①罟(gǔ):捕鱼的网。

②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

③糁(sǎ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得鱼即生.之(2)郑人掬而观.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B.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13.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鱼皆磷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4分)11.(1)养活(2)仔细看12.B13.用水盆养鱼,鱼生存空间小,又每天玩弄鱼统治者不能口称爱民,实际将民众当成自己的玩物,随意摧残。

上海宝山区2019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上海宝山区2019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上海宝山区2019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等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管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校名、姓名、准考证号。

3.答整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试春满分 150 分。

一积累应用10 分1.按要求填空(5 分)(1),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 分)(2)又有清流激园,映带左右,,列坐其次(《兰亭集序)》)(2 分》(3)杜甫(《月夜)中描写妻子美好形象的“,”两句诗。

(2 分)2.按要求选择(5 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2 分)A.父母要求小孙独自安心读书。

小孙反驳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小孙根嫉妒班上成绩好的同学,老师开导他:“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C.听爸爸讲当年眼难创业的故事,小黄感慨说:”真是“年路蓝缕,以启山林”。

D.小黄刚考上高中就放松学习,妈妈告诚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松懈!(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项是()(3 分)要改良教育,必须从养成良好风格下手。

有了良好的风备,应几对于民众和青年学生。

才能,,,。

是见转移风俗与陶铸人才,实是一事的两面。

①施之以无官之教②不知不觉中可以陶冶出许多人才③熏陶感化于无形④如春风之普被、细雨之滋润,A.③①④②B.①③②④C.④①③②D. ③④①②二阅读 7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 7 题。

(16 分)宣传与教育(节选) 贺麟①我们并不否认宣传有其不可免的流弊,本不否认我们的思想界和出版界常为悲劣的宣传所充斥。

但我们不能向时代开倒车,主张根本摒绝一切宣情,只能向前努力去提高宣传的素质。

所以我们主张不可离开教育而从事宣传,也不可仅仅热心教育而忽略宣传。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一(积累运用)(word精校版含答案)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一(积累运用)(word精校版含答案)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汇编—积累与运用(一)2019年宝山区高三二模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分)(2)又有清流激园,映带左右,,列坐其次(《兰亭集序)》)(2 分》(3)杜甫(《月夜)中描写妻子美好形象的“______,”两句诗。

(2 分)2.按要求选择(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2分)A父母要求小孙独自安心读书。

小孙反驳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小孙根嫉妒班上成绩好的同学,老师开导他:“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C.听爸爸讲当年眼难创业的故事,小黄感慨说:”真是“年路蓝缕,以启山林”。

D.小黄刚考上高中就放松学习,妈妈告诚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松懈!(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项是()(3分)要改良教育,必须从养成良好风格下手。

有了良好的风备,应几对于民众和青年学生。

才能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见转移风俗与陶铸人才,实是一事的两面。

①施之以无官之教②不知不觉中可以陶冶出许多人才③熏陶感化于无形④如春风之普被、细雨之滋润,A③①④②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 ③④①②参考答案;1. (5分,每空1分)(1)遥岑远目 (2)引以为流觞曲水王羲之(3)香雾云餐湿,清辉玉臂寒2. (5分)(1)D (2分) (2)A(3分)2019年崇明区高三二模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吾尝跂而望矣,。

(荀况《》)(3)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营造凄冷氛围,蕴含词人孤寂难耐心情的两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赵乔迁新居,邻居们前来道喜,祝贺他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2019年上海徐汇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

2019年上海徐汇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

第二学期徐汇区高三模拟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填空题。

(5分)(1)《兰亭集序》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语句化用了《_________·述而》篇中的“乐以忘忧,__________”。

(2)白居易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两鬓苍苍十指黑”,他在《琵琶行》中以比喻手法描摹粗弦、细弦弹奏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5分)(1)假如你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后留言,下列诗句不适合的一项是()(1分)A.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B.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一件的屈辱,__________,向来只被他奚落,从没有奚落他,更不必说动手了。

A.王胡即使以络腮胡子的缺点B.因为王胡以络腮胡子的缺点C.王胡何况以络腮胡子的缺点D.而且王胡以络腮胡子的缺点(3)假如你父亲因故无法参加家长会,他发给你班主任潘老师短信,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A.潘老师,今天我工作繁忙,无法拨冗参加家长会,敬请谅解。

B.潘老师,因我晚上加班,不能光临今天的家长会,非常抱歉。

C.潘老师,因贵体小恙,不能来参加今晚的家长会,谨此奉告。

D.潘老师,我出差在外地,无法参加今晚的家长会,深表歉意。

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

(16分)媒介革命视野下的网络文学邵燕君○1尽管网络文学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但什么是网络文学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不过,如果从媒介革命的视野出发,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不再存在网络文学的概念,相反会出现“纸质文学”的概念。

除了作为“博物馆艺术”传承的纸质文学外,网络将成为一切主流、非主流文学艺术的平台。

○2目前的网络文学以类型小说为主,但也不是铁板一块。

随着2012年互联网进入移动时代,针对移动受众阅读时间碎片化的特点,一些主打“小而美”注的APP终端应运而生,如韩寒主编的《ONE·一个》,中文在线推出的“汤圆创作”,专门发表短篇小说的“果仁小说”等。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虹口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柏乡知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①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柏乡,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②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注释】:①推毂(gǔ):举荐。

②疵:缺点或过失。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⑴进士及.第()⑵召诣.行台白事()12.下列对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通过翻阅文书寻找侯蒙获罪。

B.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翻开文书案卷导致侯蒙获罪。

C.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获罪。

D.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到达侯蒙获罪。

13.侯蒙及第后的故事表现出他是个、的人。

(4分)11⑴及,达到。

⑵诣,到12C13公正严明正直无私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郑人爱鱼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

鱼新脱网罟①之苦,惫甚,浮白而喁②。

逾旦,鳍尾始摇。

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③,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

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

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注释】①罟(gǔ):捕鱼的网。

②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

③糁(sǎ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得鱼即生.之(2)郑人掬而观.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B.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13.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鱼皆磷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4分)11.(1)养活(2)仔细看12.B13.用水盆养鱼,鱼生存空间小,又每天玩弄鱼统治者不能口称爱民,实际将民众当成自己的玩物,随意摧残。

2019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一)(含答案分析及译文)(精校Word版)

2019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一)(含答案分析及译文)(精校Word版)

2019年高三二模文言文一汇编宝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贤孝 (元)陶宗仪①前至元间,杭州有郑万户者,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

而奉事母夫人备极孝道。

母诞日垂至,预市文绣毯段,制袍为寿。

针工持归,缝缀既成,为油所污。

时估贵重,工莫能偿,自经不死。

邻妇有识其母者,潜送入白之。

至日,卧不起。

子至,候问安否,见有忧色,请其故。

日:“昨莫偶视新袍。

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子告曰:“一袍坏,复制一袍,可也,夫人何重乃尔?”母阳为自解,遂起受子孙拜贺,如常岁仪。

人咸以此为贤.母,而益见万户之孝。

②国朝妇人礼服,鞑靼①曰袍,汉人日团衫,南人日大衣。

无贵贱皆如之,服章②但有金素之别耳。

惟处子则不得衣焉。

今万户有姓者,而亦曰袍,其母岂鞑靼与?然俗谓男子布衫曰布袍,则凡上盖之服③或可概曰袍。

[注释]①鞑靼:这里指蒙古; ②服章:古代表示身后的服饰; ③上盖之服:外衣、罩衣。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母阳.为自解 (2)人咸以此为贤.母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 分)(1)母诞日垂.至()A.病重B.向下C.流传D.将要(2)惟处子..则不得衣焉()A.未出嫁女子B.未成年儿子C.第二个儿子D.穷人家孩17.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昨暮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B.昨暮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C.昨暮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D.昨暮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18.将第①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 分)时估贵重,工莫能偿,自经不死,邻妇有识其母者,潜送入白之。

19.分析文中郑母之贤的表现。

(4 分)20.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推断郑母的礼服称作“袍”的理由。

(2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15. (1) “佯”,装作: (2) . ....为贤。

上海市虹口区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虹口区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虹口区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高三语文试卷2019年4月一、积累应用(l0分)1.根据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西山寇盗莫相侵。

(_________《登楼》)(2)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3)《论语》中记载,孔子和弟子在陈国遭遇粮食断绝的情况,处境狼狈。

子路因此气愤发问,孔子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北极朝廷终不改 (2). 杜甫 (3). 暮霭沉沉楚天阔 (4). 君子固穷(5). 小人穷斯滥矣2.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多年未曾谋面的故人在秋风中相视而笑。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关在书斋里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的。

C.王老师在课后回答同学的问题时总是那样温柔耐心,不厌其烦,真是“润物细无声”。

D.小赵的论文多从旧见,缺乏独到见解,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大楼”不能取代“大师”,这是目前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我想补充的是,“学问”不等于“精神”,__________。

学校办得好不好,除了______________,还得看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过去常说“教书育人”,不是没道理的。

①这所大学教师及学生的精神状态②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③办大学,必须有超越技术层面的考虑④可以量化的论文、专利、获奖等A.③①②④B.④②③①C.③②④①D.③④①②【答案】 (1). B (2). D二、阅读(7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出口铁路?留住旅客邢海洋①“春运”大幕拉开,万人挤破火车站护栏的局面没出现,却出现了一列临客只坐一位乘客的“奇葩”镜头,诸如北京到哈尔滨、到成都的“秒光”线路还有余票。

上海2019年秋季高考文言文翻译+文中重点词汇解释

上海2019年秋季高考文言文翻译+文中重点词汇解释

【2019秋】文言文(一)项经传①公讳经,字诚之,号怡庵,襄毅公长子。

成化丁未成进士,明年,授南京福建道御史,奉命简阅内库。

内库向为豪贵人掌,公既至,循故实,稽录羨余①,无敢冒利者。

比又视南城,南城肃然。

为御史者七年,倔强有父风。

②升太平府知府。

至则叹曰:“嗟乎!太平,建康南屏也,实国家股肱郡,然民贫矣,不宽不可。

”于是身抚循之,流亡来归者万计。

③移治临江。

临江与袁、筠诸郡接壤也,土寇剽逸,出没其间,民无休居。

公至,悯然曰:“夫临江与太平异也,寇勿击,民勿宁。

”乃立捕诸豪贼百八十人置之法,一郡大治。

④逾年,临江饥,有司方请赈,公曰:“民饥甚矣,必请而赈,是坐以待毙也;赈而勿请,罪在太守。

宁以一身活数万人。

”于是发府库金五千有奇,建和籴之法,民赖以存治。

而监司督赋方急,公入争曰:“化理以民命为重,民惫矣,以杖驱之,是束羊加石而沉之渊,直速死耳。

民尽死,赋从何出?”继而岁大稔,民感德报称,赋入为诸郡先。

⑤时中官刘瑾用事,权擅天下,天下吏多赂瑾者。

其有司以上赂各有等,公勿赂,瑾怒。

或以告公。

公曰:“人各有志,彼乌怒?即怒,吾命耳。

”卒弗赂也。

居无何瑾诛诸赂者皆(节选自《檇李往哲列传》)【注】①羡余:赋税的盈余。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循.故实(2)比又视.南城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稽.录羡余()A.登记B.仔细 C核查 D.延迟(2)无敢冒.利者()A.侵犯B.贪占C.冒充D.盗窃17.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民饥甚矣,必请而赈,是坐以待毙也;赈而勿请,罪在太守。

宁以一身活数万人。

18.用“/”为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

(3分)19.第②③段分别写项经治理太平府和临江府,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请分析其原因。

(3分)20.第④段写到“监司督赋方急”,项经与他论理,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

(4分)参考答案15.(2分)(1)遵循(2)督查16.(2分)(1)C(2)B17.(5分)答案示例:百姓已经非常饥饿了,一定要请示后才能赈济,这就像坐着等死;赈济百姓却不请示,罪责就在太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三二模文言文一汇编宝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贤孝 (元)陶宗仪①前至元间,杭州有郑万户者,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

而奉事母夫人备极孝道。

母诞日垂至,预市文绣毯段,制袍为寿。

针工持归,缝缀既成,为油所污。

时估贵重,工莫能偿,自经不死。

邻妇有识其母者,潜送入白之。

至日,卧不起。

子至,候问安否,见有忧色,请其故。

日:“昨莫偶视新袍。

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子告曰:“一袍坏,复制一袍,可也,夫人何重乃尔?”母阳为自解,遂起受子孙拜贺,如常岁仪。

人咸以此为贤.母,而益见万户之孝。

②国朝妇人礼服,鞑靼①曰袍,汉人日团衫,南人日大衣。

无贵贱皆如之,服章②但有金素之别耳。

惟处子则不得衣焉。

今万户有姓者,而亦曰袍,其母岂鞑靼与?然俗谓男子布衫曰布袍,则凡上盖之服③或可概曰袍。

[注释]①鞑靼:这里指蒙古; ②服章:古代表示身后的服饰; ③上盖之服:外衣、罩衣。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母阳.为自解 (2)人咸以此为贤.母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 分)(1)母诞日垂.至()A.病重B.向下C.流传D.将要(2)惟处子..则不得衣焉()A.未出嫁女子B.未成年儿子C.第二个儿子D.穷人家孩17.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昨暮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B.昨暮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C.昨暮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D.昨暮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18.将第①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 分)时估贵重,工莫能偿,自经不死,邻妇有识其母者,潜送入白之。

19.分析文中郑母之贤的表现。

(4 分)20.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推断郑母的礼服称作“袍”的理由。

(2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15. (1) “佯”,装作: (2) . ....为贤。

(2分,每小题1分)(1)D (2) A(2分,每小题1分)16.C (2分)17.当时一件袍子的价格昂贵。

制衣匠无力偿还,想要自杀却没能死成,有个认识郑母的邻妇,偷偷将抱子送到母亲手里,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母亲。

(6分。

得分点:“估”、“偿”,“自经”,转折词,定义后置,“潜”,“送入”的省略内容,“白”。

错一个扣1分) 18.大意:对制衣匠污袍行为不加追究,待人宽厚;知道儿子牌气急躁,以自己不填污袍为托词(巧为掩饰),避免儿子不能容人的行为(成全儿子孝顺之名). (4分。

对制衣匠与对儿子各2分。

母亲的行为与效果各1分)19.大意:郑万户母亲可能是鞑靼人;可能当时外衣都称作袍。

(2 分。

答出一点给1分)解答:(1“阳”通“佯”,装作,译:郑母装作自己开解;②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贤”,译:人们因此认为郑母贤德。

(2)“垂”是“将要”,译:母亲的生日快要到了。

故选D。

(3)“新袍”是“偶视”的宾语,其后断,排除AB;“油缶”是“翻”的主语,“翻”后无宾语,其后断,排除D.译:昨天晚上我偶然看新袍,恰好茶几上的油瓶翻了,溅的油渍成了污点,我的心情很不好。

(4)关键词:“估”,价格;“自经”,自杀;“邻妇有识其母者”,定语后置句,“有识其母的邻妇”;“潜”,偷偷;“白”,告诉。

译:当时一件袍子的价格昂贵。

制衣匠无力偿还,想要自杀却没能死成,有个认识郑母的邻妇,偷偷将袍子送到母亲手里,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母亲。

(5)“至日,卧不起。

子至,候问安否,见有忧色,请其故。

曰:‘昨莫偶视新袍。

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子告曰:‘一袍坏,复制一袍,可也,夫人何重乃尔?’母阳为自解,遂起受子孙拜贺,如常岁仪”根据这段描写,可总结出郑母贤德的表现。

待人宽厚:当得知制衣匠弄脏了袍子时,不加追究;成全儿子孝顺的名声:知道儿子牌气急躁,以自己不慎污袍为托词,避免儿子不能容人的行为。

(6)“今万户有姓者,而亦曰袍,其母岂靼靼与?然俗谓男子布衫曰布袍,则凡上盖之服或可概曰袍。

”根据这段话,可看出作者推断郑母的礼服称作“袍”的理由:“其母岂靼靼与?”郑万户母亲可能是鞑靼人;“凡上盖之服或可概曰袍”可能当时外衣都称作袍。

参考译文:贤孝前到元朝年间,杭州有个名叫郑万户的人,性情严厉急躁,凡事不能有所容忍。

但事奉母亲极孝。

母亲的生日快到了,他早早买了文绣锦缎,制袍为母亲祝寿。

针线工人拿着衣服回来,衣服已经缝缀好了,却被油弄脏了。

当时大家估计衣服贵重,工人赔不起,工人自杀却没死。

邻居有个认识郑万户母亲的妇人,偷偷把衣服送来并把这事告诉了她。

到了生日那天,郑母卧床不起。

儿子到来后,问候母亲安康否,见母亲面有忧色,就问其故。

郑母答:“昨天傍晚时我偶然观看新袍。

不小心碰翻桌子的油盆,溅出的油渍弄脏了衣服,我心里很不爽。

儿子告诉母亲说:“一件衣袍坏了,再做一件就是了,母亲何必在意这个?”郑母装出安心的样子,于是起床接受子孙生日拜贺,如同往年的仪式。

大家都认为她是贤母,并且更加觉得郑万户孝顺。

今天妇人的礼服,蒙古人称之为袍,汉人称之为团衫,南人称之为大衣。

无论贵贱都是这样,其实身后的服饰只是有金素的区别罢了。

只有未出嫁女子才不穿礼服。

现在叫万户的人,也称之为袍,他的母亲难道是蒙古人吗?然而世俗称男子的布衫为布袍,那么所有的外衣也许都可称之为袍。

崇明县(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①张君讳署,字某,河间人。

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

长于文词,以进士举博学宏词,为校书郎,自京兆武功尉拜监察御史。

为幸臣所逸,一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

三年,逢恩俱徙掺江陵。

②拜京兆府司录诸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啜,揖起趋去无敢阑语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事以办治,兆改凤翔尹,以节镇京西,请与俱。

改礼部员外郎为观察史判官。

帅他迁,君乐久去京师,谢归。

用前能拜三原令,岁余,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③改虔州刺史。

民俗相朋党,不诉杀牛,牛以大耗;又多捕生鸟雀鱼鳖,可食与不可食相买卖,时节脱放,期为福祥。

君视事,一皆禁督立绝。

使通经吏与诸生之旁大郡,学乡饮酒丧婚礼,张施讲说,民吏观听、从化大喜。

度支符州,折民户租。

岁征绵六千屯,比郡承命惶怖,立期日,惟恐不及事被罪。

君独疏,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

月余,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欢为贺。

④改澧州刺史。

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

君曰:“刺史可为法不可贪官害民!”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

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十日不得毫毛罪。

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

数月,大不适,即以病辞免。

(节选自韩愈《河南令张君墓志铭》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诸曹白.事( ) (2)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惟恐不及事被罪()A.被B.遭受C.覆盖D.判罚(2)治迫岭下()A.紧迫B.催逼C.接近D.迫使17.第④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B.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C.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D.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18.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用前能拜三原令,岁余,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19.第②段详写了诸曹以及县令丞尉对张署的态度,其主要作用是 (2分)20.联系第③段内容,简析张署的执政理念。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15.(1)禀告、报告(2)恰好16.(1)B (2)C17.A18. 因为之前的才能,(张君)能被任命为三院县令,一年多后,升迁为刑部员外郎,遵守法令,敢于(秉公)争论,刚正不阿。

评分说明:“用前能拜三原令”省略“岁余”“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为5个点,1点1分。

19.侧面刻画了张署威严形象特征。

20张署到任面对民俗不佳情况,派人往别郡学习礼仪,教化百姓,体现了注重教化,以礼治民的理念,面对不合群的租税制度,敢于为民请愿,体现了他执政为民的理念。

评分说明:执政理念2分;分析2分。

【16題详解】试題分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
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1)“诸曹旦事”意思是“各位属官禀告公事”,“白”
的意思应为“禀吉、报告”;(2)“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意思是“而河南府尹恰好是张君一生中
最不喜欢的人”,“适”的意思是“恰好”。


【17題详解】
试題分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一词多又现象。

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
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1)所给句子“惟恐不及事被罪”
意思是“只怕完成不了征收数目而遭受处分”,“被”的意思应是“遭受”,答案为B项;(2)“治迫岭
下”意思是“治所虔州接近南岭山脚〃,“迫”的意思应是“接近”。

故选C。

【18題详解】试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画线句子中,“观察使"是官职,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

再比较A、C两项,画线句子中的“尚书”指尚书省,是行政机关名,应做“有经数”的主语,故C项断句错误。

故选A。

【19題详解】试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此題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用”,因为;“拜”,授予官职,可译为“被任命〃;“岁余”,—年多;“迁”,升迁;“争议”,古今异义词,争论,此处指敢于秉公争论;“棘棘”,刚直的样子,“棘棘不阿”,可译为“刚正不阿”。

【20題详解】试題分析:此題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签赏文章表达技巧和人物形象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題,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

本題要求答出“第②段详写了诸曹以及昌令丞尉对张署的态度”有什么作用,解答时需要仔细阅读第②段,分别找出能体现“诸曹”和县令对张署态度的内容,然后结合上下文来分析。

第②段中能体现诸曹态度的句子是“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啜,揖起趋去,无敢闹语”,意思是各位属官禀告公事,不敢平视他,一起在公堂吃饭,都是低头匆匆吃喝完就拱手起身快步离开,没人敢多说话的;能体现昌令态度的句子是“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意思是县令县丞昌尉,害怕张君好像严厉的京兆尹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