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中轴线

合集下载

走进北京中轴线

走进北京中轴线

走进北京中轴线目录一、北京中轴线概述 (2)二、北京中轴线的地理与文化背景 (2)2.1 地理概述与北京城的布局 (4)2.1.1 地理特点与环境影响 (4)2.1.2 北京城的规划与布局 (6)2.2 文化与宗教的融合与碰撞 (7)2.2.1 中轴线上的宗教建筑群 (8)2.2.2 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体现 (9)三、北京中轴线的主要建筑物 (10)3.1 天安门与长安街 (11)3.1.1 天安门的历史与象征意义 (12)3.1.2 长安街的现代与文化交流 (14)3.2 天坛与祈年殿 (15)3.2.1 天坛的历史与建筑设计 (15)3.2.2 祈年殿的建筑美学与文化涵义 (17)3.3 紫禁城与故宫 (17)3.3.1 故宫的规模与建筑特点 (19)3.3.2 太和殿的文化与历史意义 (20)四、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管理 (21)4.1 保护措施与现状评估 (23)4.1.1 中轴线保护的法律法规 (24)4.1.2 现存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25)4.2 管理策略与发展规划 (26)4.2.1 界面与区域划分管理 (28)4.2.2 协同发展与未来规划 (29)五、北京中轴线的当代价值与发展前景 (30)5.1 现代与传统相交融的新中轴线 (31)5.1.1 现代丘比特溢现代风貌 (32)5.1.2 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结合 (33)5.2 全球视野下的中轴线与城市发展 (34)5.2.1 与其他中轴线城市的对比 (35)5.2.2 全球文化交流的前景与中轴线未来的责任与挑战 (37)一、北京中轴线概述北京中轴线,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地带,是一条具有世界文化遗产地位的历史名街。

它北起钟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公里,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典范之一。

中轴线的两侧分布着众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景山公园等,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城的繁荣与辉煌。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进行了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格局。

北京中轴线的景点介绍

北京中轴线的景点介绍

北京中轴线的景点介绍
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城的东、西对称轴,南起永定门,途经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公园,北至钟鼓楼,全长约7.8公里。

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最罕有的历史悠久、规模巨大、保存相当完好的城市中轴线,其形成经历了元、明、清三代和当代中国,时间跨度达700多年。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历史文化的脊梁,也是北京老城的灵魂。

沿着这条中轴线,北京城以天安门为中心,向南北延伸,整个城市布局严谨而对称,层次分明,气势恢宏。

这条中轴线不仅是北京城市规划的灵魂和脊梁,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和瑰宝。

沿着北京中轴线游览,可以领略到北京城的历史沧桑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游客可以参观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公园等著名景点,这些景点都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中,天安门广场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

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也是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场所。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之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

景山公园位于故宫后门北侧,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园内建有亭台楼阁和人工山石,景色秀美。

此外,北京中轴线上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南锣鼓巷等。

这些景点虽然不如天安门广场、故宫等著名,但同样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
和独特的魅力。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元代在元代,元大都城墙即为左右对称,南边正门丽正门即在中轴线上。

皇城坐落在中轴线上,也是左右对称的。

但自皇城以北,中轴线向西偏斜2°。

在这个偏斜中轴线上的地安门向西偏离子午线200多米,而元大都的钟鼓楼已向西偏离子午线近300米。

这个偏斜的中轴线顺延270余公里后,即为忽必烈入主中原前的国都元上都(今锡林郭勒正蓝旗兆奈曼苏默)。

明清除西直门以北城墙的一角外,明清北京城基本按元代的中轴线对称(从卫星地图上看北京故宫可以明显发现其西斜),但北部偏斜的中轴线被矫正过来。

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建筑从南往北依次为,永定门箭楼(1957年拆除)、永定门城楼(1957年拆除,2005年重建)、天桥(1934年拆除)、正阳桥坊(五牌楼)、正阳门(前门)箭楼,正阳门城楼、中华门(明称大明门,清称大清门,民国时改为中华门,1954年拆除)、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钦安殿、顺贞门、神武门、北上门(1956年拆除)、景山门、绮望楼、万春亭、寿皇门、寿皇殿、地安门(1954年拆除)、万宁桥、鼓楼和钟楼。

从北往南依次为,钟楼、鼓楼、万宁桥、地安门、景山(寿皇殿、寿皇门、万春亭、绮望楼、景山门、北上门)、故宫(神武门、顺贞门、钦安殿、御花园、坤宁门、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乾清门、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中华门、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正阳桥坊、天桥、永定门城楼和永定门箭楼。

从这条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起,就有天坛─先农坛、东便门─西便门、崇文门─宣武门、太庙─社稷坛、东三座门─西三座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华门─西华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

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经说:北京的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故宫的建筑多数东西对称。

太和殿等主要建筑坐落在中轴线上。

北京中轴线中的数学

北京中轴线中的数学

北京中轴线中的数学
北京中轴线是一条蜿蜒向南的道路,连接着北京城的北部和南部。

它是北京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皇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轴线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思想中的一些原则。

数学在中轴线的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中轴线的布局采用了对称的原则,这体现了数学中的对称性概念。

中轴线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北南延伸,两边的建筑、道路、景观都呈现出对称关系,形成了一种美学上的和谐与平衡。

其次,在中轴线的建设和修复过程中,测量和几何学的知识也得到了应用。

为了保证整个线路的直线性,工程师们需要运用几何学的知识进行测量,确保道路的直线程度。

同时,在建设和修复过程中,需要运用测量和计算的方法,确保各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和位置的准确性。

此外,中轴线的设计还考虑了数学中的比例概念。

建筑物之间的大小和形状需要保持相对的比例,以保持整个线路的美感和协调性。

这需要工程师们运用数学中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和设计,确保建筑物的比例和线路的整体比例相协调。

总之,数学在北京中轴线的设计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对称性、测量、几何学和比例等数学原理,工程师们创造了这条连接着北部和南部的标志性道路,展现了中国古代数学思想的智慧和美学理念。

北京中轴线名词解释

北京中轴线名词解释

北京中轴线名词解释
北京中轴线是指横贯北京市中心的一条直线,连接了市区内的多个重要历史文
化景点和建筑物,形成了独特而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

它是一条以故宫为中心向南北延伸的轴线,横跨北海、天安门广场、中南海、国家大剧院和西单等著名地标。

作为北京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中轴线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连接
了北京的北部和南部,也连接了东西两侧,将城市划分成了不同的区域和功能。

中轴线上的建筑物和景点代表着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政治、文化和艺术成就,展示了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的重要地位。

中轴线的南端是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

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包括了数百间殿宇和庭院。

故宫内的文物和艺术珍品展示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从故宫向南延伸,就是天安门广场,是中国人民政治活动的中心。

广场上庄严
肃穆地矗立着天安门城楼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人民群众纪念和庆祝重要历史事件的地方。

中轴线北端的北海是一个古老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典范。

北海
园内有湖泊、岛屿、古建筑和幽静的花园,是人们休闲散步和欣赏自然风景的好地方。

中轴线上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建筑物,如中南海、国家大剧院、中国国家博物
馆等。

这些建筑物的存在丰富了中轴线的文化内涵和城市景观,成为北京独特的城市魅力之一。

北京中轴线作为一条成功的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不仅连接了北京市区的重要
景点,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底蕴。

它对于理解和欣赏北京的历史和文化,以及领略中国古代和现代的艺术成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城的中轴线PPT课件

北京城的中轴线PPT课件

冲突篇
冲突、冲突是作品情节的基础,没有 冲突就没有情节。
在文中寻找矛盾冲突。
韦老师 戈文亮自己
戈文亮
母狐 小狐 父亲
讨论:每一对矛盾冲突对推动情节 所起到的作用。
以戈文亮为矛盾冲突的五对冲突中,每 一处都有有让我们怦然心动的细节,请 同学们选取基中一对矛盾冲突,深入到 人物的内心,与作品本身对话,与自己 的内心对话,以《一点点感动》为题, 写出心中的感受。
① 查找北京城中轴线新发展的资料,将北 京城中轴线及沿线建筑的示意图补充完 整。
② 课文第一段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
③ 推荐收看或阅读《魅力北京城 韵律中 轴线》(《百家讲坛》央视国际 2003 年12月11日 17:53分 主讲人:李建平) 相关视频或文字资料。
温故知新
小说的三要素: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 (自然、社会)
仔细阅读4、5、6三部分,在其中 寻找有哪些因素催化了戈文亮性格 的突变,致使他最终放弃了杀狐? 在这些因素中?谁又起到了关键的 作用?
读第7部分,思考,当戈文亮最终放弃了自 己的猎狐行动,读者在为他喝彩时,他自己 是怎样的呢?他意识到自己成功了吗?他的 情绪怎么样?请揣摩他当时的心态,在课文 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是谁最终肯定了他的成 功?
猎狐
沈石溪

有关狐狸的成语
狐狸,性多 疑,遇见敌 人时肛门放 出臭气,乘 机逃跑。皮 可做衣服。
狐假虎威 狐死首丘 狐朋狗友 兔死狐悲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积累新词。
•找出小说最 精彩,最打 动你的地方。
sŭn chōng dòng lán
隼舂
恫岚
quán duì yùn lèi
鬈碓 愠 酹

关于北京中轴线的风俗

关于北京中轴线的风俗

北京中轴线是明清时期形成的城市中轴线,是北京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表之一。

沿中轴线两侧分布着许多著名的建筑和景观,如故宫、天安门、天坛、鼓楼等,这些建筑和景观见证了北京城的变迁和发展,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北京中轴线上,有许多传统的风俗文化。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走中轴、拜皇穹”的传统。

每年农历的腊月和正月期间,人们会沿着中轴线游览,参观各个景点,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幸福。

同时,在中轴线上还有许多传统的文化活动,如京剧、皮影戏等表演艺术,以及传统的庙会和集市等。

此外,北京中轴线上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如烤鸭、炸酱面、糖葫芦等传统美食,以及景泰蓝、紫禁城木榨油纸伞等传统手工艺品。

这些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也是北京中轴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风俗传统,是北京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

北京中轴线的介绍

北京中轴线的介绍

北京中轴线的介绍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重要景观线之一,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

它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线路,东起景山公园的中轴线标志牌,西至天坛,全长约7.8公里。

中轴线贯穿了北京市的许多重要历史和文化景点,如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等,成为了北京古都的核心标志之一。

在北京古都的规划中,中轴线被视为天人合一的象征物。

相传,明代皇帝朱棣在建筑故宫时,曾亲自站在天安门上观察山水及道路的走向,根据风水学原理挑选而成。

中轴线被认为连接了人类与自然的纽带,也象征着君主的权力和统治地位。

明、清两代的皇帝们在这条线上修建了一系列宫殿、寺庙、坛亭等宏伟建筑,形成了一片古老而庄严的皇城文化。

中轴线上最重要的景点当属故宫。

故宫,原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轴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

故宫坐落在中轴线上,占地面积约为179公顷,建筑面积达到15.7万平方米。

它由外廷和内廷组成,外廷是行政办公区,而内廷是皇帝及其家族居住的地方。

故宫充满了古老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是游客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绝佳场所。

中轴线上的另一个重要景点是天坛。

天坛是明、清两代的皇家祭祀场所,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祭天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占地面积273公顷,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祈年殿等。

圜丘坛是天坛的核心建筑,形似圆形坛,象征天地相合,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殿,皇帝在此祈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以祈求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天坛以其庄严而庄重的气氛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除故宫和天坛外,中轴线上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天安门广场、景山公园、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这些景点既有古代建筑的庄严肃穆,又有现代建筑的雄伟气势,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历史、文化和风貌。

总之,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古都北京的重要景观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游览中轴线上的景点,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皇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感受到现代北京的繁华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城的中轴线
授课人:武海燕授课时间:2011-11-18
教学目标:1.介绍作者,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北京城的中轴线的概况。

2.指导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顺序。

学会从这些方面把握说明文。

3.感悟北京城中轴线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见课下注解)梁思成,我国的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戊戌变法中梁启超的长子。

(1901-1972)
(二)朗读课文(教师范读)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三)问题探究: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2.第一段介绍了哪些内容,第一段有何作用?
3.阅读第二段,找出作者抓住了北京城中轴线的什么特点进行说明的?
4在第二段中,作者介绍了那些建筑物,请同学们找出位置变化的词语,并画出北京中轴线的平面图。

5.中轴线上这么多的建筑物,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清楚的。

6.中轴线上的建筑物高度都一样吗?高度相同和不同给人什么感觉?
7.第二段结尾“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的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将“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一句改成“在世界上是第一的”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原来的句子强调了“这样建筑总布局的气魄,这样处理空间的规模”在世界上唯一的、独一无二的;改后的句子只是说它是第一,那应该还存在第二、第三等,没有很好地强调出北京城中轴线的唯一性,所以不好。

8.时代在发展,北京也在发展,北京中轴线有没有发展?请同学们根据你搜集的材料进行简要的说明。

(四)总结
小结中轴线是一条抽象的直线,但它因为这些建筑而有了具体的形迹,甚至随建筑高度的起伏而具有了跳动的乐感。

它的伟大不仅在中轴线及沿线的建筑上,更体现在它独有的设计理念和因之形成的城市布局和规模。

所以作者盛赞道: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的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北京城的中轴线》
梁思成
北京城的中轴线(细)
授课人:武海燕授课时间:2011-11-18
教学目标:1.介绍作者,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北京城的中轴
线的概况。

2.指导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顺序。

学会从这些方面把握说明文。

3.感悟北京城中轴线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见课下注解)梁思成,我国的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戊戌变法中梁启超的长子。

(1901-1972)
(二)朗读课文(教师范读)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三)问题探究: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北京城的中轴线,题目及内容。

2.第一段介绍了哪些内容,第一段有何作用?
介绍了北京城的凸字形平面的形成及对它的评价,作用是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3.阅读第二段,找出作者抓住了北京城中轴线的什么特点进行说明的?
世界最长最伟大气魄雄伟一贯到底
4在第二段中,作者介绍了那些建筑物,请同学们找出位置变化的词语,并画出北京中轴线的平面图。

(见板书)
5.中轴线上这么多的建筑物,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清楚的。

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为什么不用从东往西的顺序)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采用说明顺序。

6.中轴线上的建筑物高度都一样吗?高度相同和不同给人什么感觉?
不一样,中轴线设计重点突出,起伏有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如果太一致了,便显得死板(如果山都长得跟板凳似的大家还爱看吗?)
7.第二段结尾“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的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将“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一句改成“在世界上是第一的”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原来的句子强调了“这样建筑总布局的气魄,这样处理空间的规模”在世界上唯一的、独一无二的;改后的句子只是说它是第一,那应该还存在第二、第三等,没有很好地强调出北京城中轴线的唯一性,所以不好。

8.时代在发展,北京也在发展,北京中轴线有没有发展?请同学们根据你搜集的材料进行简要的说明。

中轴线既是北京城市框架的脊梁,又是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主线,现代北京建设的“一线两翼”发展战略,也使中轴线自然成为“新北京,新奥运”的生长点。

北京因举办奥运而选择确立的奥运中心区,以使原有的北京中轴线再次延长到现在的25公里。

使奥运场馆的建设与北京古建筑的布局协调地融合在一起。

这就是我们从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看到的焰火燃放,从永定门燃到了国家体育场的实际中轴线。

(四)小结中轴线是一条抽象的直线,但它因为这些建筑而有了具体的形迹,甚至随建筑高度的起伏而具有了跳动的乐感。

它的伟大不仅在中轴线及沿线的建筑上,更体现在它独有的设计理念和因之形成的城市布局和规模。

所以作者盛赞道: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的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作业:《导学及检测》44至45页
《北京城的中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