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及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练习题及答案一、拼一拼,写一写,把字写正确,写规范。

xuěhuāhuǒbàn tīng shuōgùxiāngzhāo hu yǐjīng fēi jīshēn tǐ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流.水(liúniú)柔.柳(réróu)泉.水(qún quán)蜻.蜓(qīnɡqīn)三、比一比,再组词。

山(________)又(________)几(________)西(________)出(________)对(________)己(________)四(________)四、读句子,选字填空。

(填序号)①在②左(1)一只小黑狗正坐(____)大门口。

(2)小黑狗的(____)边有一块肉骨头。

①后②右(3)想发言的同学请举起(____)手。

(4)我们应该先举手,(____)发言。

五、读一读,连一连,我能帮图片找到名字。

bōluóchuāng huāxīguāfǔzishuǐhú六、课文整体梳理。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________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作品文字洗练,内容通俗淡雅,寥寥数字,生动逼真地描述了一个天真活泼、憨厚可爱的_________形象。

七、阅读《池上》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小孩______________,自以为没人知晓,却不知道小船在水面上荡开浮萍,留下长长的水痕的事。

2.作者在字里行间里透露着的思想感情。

()A.谴责小孩偷采白莲B.喜爱小孩的天真童趣参考答案1、雪花伙伴听说故乡招呼已经飞机身体2、liúróuquán qīnɡ3、大山又有几个东西出来对比自己四个4、①②②①5、6、白居易小孩7、1.偷采回许多白莲3.B。

部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二首.(sǒu)清泉.(quán)B. 温柔.(róu) 踪.迹(zōnɡ)C. 浮萍.(pín) 流.水(liú)D. 荷.叶(hú) 尖角.(jiǎo)2.选(xuǎn)字(zì)组(zǔ)词(cí)。

________空牛________ ________由________ 知有________ ________先3.一字开花。

首: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采: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角: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4.判断下列词语的读音,用“正确”“错误”表示。

踪迹(zhōnɡ jì)________ 浮萍(fú pínɡ)________荷花(hé huā)________ 露出(lòu chū)________泉水(qüán shuǐ)________ 轻柔(qīnɡróu)________5.填空。

在《小池》中,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6.按要求填空。

《小池》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

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中看出来的。

7.选择。

《池上》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A. 胆大B. 愚笨C. 天真D. 活泼8.看(kàn)图(tú)补(bǔ)充(chōnɡ)诗(shī)句(jù)。

________娃撑________艇,偷________ ________莲________。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课后练习题(带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dǎn xiǎo yèsèwài gōng kàn jiànbàba mén wài zài jiàn xiào liǎn二、好朋友,手拉手。

小娃撑小艇云深不知处白居易平生不敢轻言语偷采白莲回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一叫千门万户开贾岛只在此山中早有蜻蜓立上头唐寅小荷才露尖尖角不及汪伦送我情杨万里三、比一比,再组词。

晴(______)采(______)角(______)首(______)树(______)睛(______)菜(______)用(______)自(______)对(______)四、读一读,选一选。

(填序号)①东②南③西④北(1)早上,太阳从_______方升起。

傍晚,太阳又从_______方落下。

(2)秋天到了,大雁_______飞;春天到了,大雁又飞回_______方。

五、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小鸡画月牙春天小树长满叶子小马画梅花夏天树叶变黄了小鸭画竹叶秋天树叶全掉了小狗画枫叶冬天小树发芽了六、背一背,写一写。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白莲。

解藏踪迹,浮萍道。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声惜细流,阴照水柔。

小荷才露,早有蜻蜓。

七、月阅读《池上》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小孩_____________,自以为没人知晓,却不知道小船在水面上荡开浮萍,留下长长的水痕的事。

2.作者在字里行间里透露着的思想感情。

()A.谴责小孩偷采白莲B.喜爱小孩的天真童趣参考答案1、胆小夜色外公看见爸爸门外再见笑脸2、3、晴天采花尖角回首大树眼睛白菜用功自己对号4、①③②④5、6、采回不一开无树爱晴尖尖角立上头7、1.偷采回许多白莲2.B。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12課《古詩兩首》原文chíshàng池上xiǎowáchēngxiǎotǐng,tōucǎibáiliánhuí。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bùjiěcángzōngjī,fúpíngyīdàokāi。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兩個僧人坐著下圍棋,竹樹樹陰遮蓋了棋盤。

再無他人能在竹林外見到他們,人們在竹林外的話可以聽到兩位僧人微小的落子聲。

xiǎo小chí池sòng宋•yáng楊wàn萬lǐ裏quán泉yǎn眼wú無shēng聲xī惜xì細liú流,shù樹yīn陰zhào照shuǐ水ài愛qíng晴róu柔。

xiǎo小hé荷cái才lù露jiān尖jiān尖jiǎo角,zǎo早yǒu有qīng蜻tíng蜓lì立shàng上tóu頭。

譯文: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陰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注釋: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裏。

晴柔:晴天裏柔和的風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還沒有舒展的荷葉尖端。

上頭:上面,頂端。

為了押韻,“頭”不讀輕聲。

【篇二】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12課《古詩兩首》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首、蹤、跡、浮、萍、泉、流、愛、柔、荷、露、角”等12個生字,會寫田字格裏的“首、采、無、樹、愛、尖、角”7個生字。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情感目標:理解詩句的內容,想像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村孩子質樸、純真的童心之美。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两首《池上》《小池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两首《池上》《小池

• 字义:①作量词,用于诗歌、乐曲等。

②头。③第一,最高的。
• 组词:首先 首领 首都 一首诗
• 造句:我会朗诵《唐诗三百首》。
• 首屈一指 • 首当其冲 • 首善之区 • 群龙无首
成语
• 采(cǎi)
字词全解
• 字义:摘。
• 组词:采用 开采 采取/采(cài)地
• 造句:我们采了许多野菊花。

②喜好。
• 组词:可爱 热爱 爱心
• 造句:我爱我的祖国——中国。
爱心
• 尖(jiān)
字词全解
• 字义:末端极细小。
• 组词:笔尖 尖刀 尖兵
• 造句:我不小心把笔尖折断了。
笔尖
字词全解
• 角(ji像角的东西。
• 组词:角度 角落 牛角/角(jué)色
• 造句:牛的两只角弯弯的。
三角形
词语运用
• 近义词: • 采——摘 回——归
• 反义词: • 藏——露 细——粗
课文主题
• 中心思想: • 《池上》描述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撑艇返
回的有趣情景,表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 及诗人对家乡孩子的喜爱之情。
• 《小池》通过对涓涓的细流、浓密的树荫、 尖尖的小荷、停落的蜻蜓的描绘,形象地 勾画出一幅初夏小荷花池的风景画。
采蜜
• 无(wú)
字词全解
• 字义:没有的意思。
• 组词:无比 无声 无线电/南无(mó)
• 造句:大海一望无边。
无花果
字词全解
• 树(shù)
• 字义:①木本植物的统称。

②种植,栽培。
• 组词:树木 小树 树叶 树苗
• 造句:这棵桃树上结满了桃子。
树木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4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4课古诗两首

shǒu

独体字
(睡眠、长眠 、失眠、催眠、安眠药)
miá n

左右结构 目+民=眠
(到处、处处、多处、每处)
chù

半包围结构
(闻名、新闻、听闻、见闻)
wé n

半包围结构 门+耳=闻
朗读时速度稍慢,一边读 一边想象。每一句第二个字 适当拉长,留下想象的空间。 注意读好韵脚。
春眠/不觉晓,
春天 古代的诗人也喜欢春天。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一年级下册
ɡǔ
shī
shǒu
4.古 诗 两 首
春晓
孟浩然
孟浩然
春晓:春天的早晨。
孟浩然
孟浩然
是唐代的 孟浩然的名诗: 一位大诗 《春晓》
人。
《宿建德江》
《过故人庄 》
春晓
孟浩然 (唐)
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亮 。
眠:睡觉。 觉:感觉,知道。 闻:听见,听到。 啼:鸟的叫声。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 )觉晓, (处 )(处 )闻啼鸟。 来)( 风 雨 夜( )( )(声 ),
知 多 (花 )落( )( )少。
我会读
ɡǔ shī shǒu mián chù
古 诗
闻 声

zhī

duō

wén shēng
村 醉 童烟 忙 居 散
读一读
村庄 居住 烟火 儿童 醉酒 散开 忙人


高鼎(dǐng)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 /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 /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 /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上课用13古诗两首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上课用13古诗两首
在树林中回荡。
2
下。
他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歌声,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
这首诗写的是 (牧童)骑 在( 黄牛 )背上,唱着( 嘹 亮 )的歌,忽然他想要( 捕
捉树上的知了 停止了(
),就马上
唱歌 ),一声不
响的站在树下。
这首诗写出了牧 童是个活泼、机灵、
天真、可爱的孩子。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 泉眼像是爱惜泉水似的,细细地 流着。倒映在水面的浓密的树阴也喜欢 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2 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小角刚露出
水面,早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头。
1 泉眼像是爱惜泉水似的,
细细地流着。倒映在水面的 浓密的树阴也喜欢这晴天风 光的柔和。
13 古诗两首
suǒ mù bǔ chán bì lì






chí xī yīn qí ng róu


惜以 所有 可惜 爱惜 晴空 晴天 柔和 柔软
放牧 牧草 关闭 闭路电视


(清代)袁 枚
牧童骑黄牛, / 歌声振林樾。 / 意欲捕鸣蝉,
/ 忽然闭口立。 /
/
牧童 骑黄牛,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著 名诗人,“南宋四大家” 之一。
他一生作诗 2 万多首,现存 4200 多首。
歌声振 林樾。
林樾:树阴。 振林樾: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意欲:想要。
捕:捉。 蝉:知了。 闭口:闭嘴,停止唱歌。

一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古诗

一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古诗

一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就像是一个小朋友早上醒来后的小发现呢。

“春眠不觉晓”,春天的时候呀,晚上睡觉可香啦,不知不觉就到了早晨。

你有没有在春天的早上,感觉还没睡够就天亮了呢?“处处闻啼鸟”,早上一醒来,就听到到处都是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就好像小鸟们在开音乐会,在告诉大家新的一天开始了。

“夜来风雨声”,这一句是说昨天晚上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

你想啊,在夜里,风雨呼呼啦啦的,可带劲了。

“花落知多少”,诗人就开始担心啦,经过一夜的风雨,那些花朵不知道被吹落了多少呢。

这一句让我们感觉诗人很关心这些花,也让我们能想象到地上可能有好多花瓣的画面。

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就记住了,而且把春天早晨的感觉写得特别生动。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析与赏析。

李白这个大诗人要坐船走啦,“李白乘舟将欲行”就是说他已经在船上,马上就要出发了。

这时候呢,“忽闻岸上踏歌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着节拍唱歌的声音。

是谁呀?原来是他的好朋友汪伦来送他了。

这个画面是不是很有趣,就像我们要走的时候,好朋友突然跑过来,还唱着歌来送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与赏析。

晚上的时候,李白躺在床上,“床前明月光”,看到床前有明亮的月光洒下来。

这月光呀,白白的,“疑是地上霜”,他一下子恍惚了,还以为是地上结了一层白白的霜呢。

这个想法很有趣吧,就像我们有时候迷迷糊糊的,看错东西一样。

然后呢,“举头望明月”,他抬起头看着天上的月亮。

月亮又大又圆,在古代呀,月亮常常会让人们想起自己的家乡。

所以李白“低头思故乡”,低下头就开始想念自己的故乡了。

这首诗特别简单,但是却把那种思念故乡的感觉写得很真切,我们读的时候,好像也能感受到李白当时的那种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