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预防:1.早期活动:鼓励患者早期进行活动,包括起床活动、行走等,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弹力袜和肌肉泵:建议患者佩戴弹力袜,以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少静脉淤血。
此外,通过踝关节运动,刺激肌肉泵,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3.体位变换:强调患者在长时间卧床或坐着时,定期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负重压迫其中一部位,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观察:1.下肢水肿:观察患者下肢是否存在水肿,特别是双侧下肢是否对称性水肿,若出现水肿应及时记录并与以往对比。
2.疼痛:询问患者下肢是否出现肿胀感、酸痛感,特别是进行活动后出现的疼痛。
疼痛可能是血栓阻塞血管引起的。
3.皮肤变化:观察患者下肢皮肤是否变色,如发红、发绀等。
此外,还要关注下肢是否出现潮红、热感,以及有无静脉曲张等。
4. Homans征:当患者膝关节伸直时,掌心用力按压后突然向上抬起脚尖,看是否引起下肢剧痛。
该试验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一定帮助。
护理:1.活动功能:帮助患者进行各种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以保持下肢关节功能和肌肉活力。
2.弹力袜应用:教育患者正确佩戴和脱下弹力袜,确保其有效性。
3.皮肤护理:保持患者双下肢皮肤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
定期检查下肢皮肤是否出现红肿、潮湿等异常情况。
4.教育和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预防、治疗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焦虑和恐惧。
教育:1.活动与休息的平衡:教导患者在活动和休息之间寻求平衡,避免长时间的床上休息或长时间站立。
2.弹力袜的使用:向患者详细介绍弹力袜的使用方法,包括正确佩戴和脱下的技巧,并告知佩戴时间和更换周期。
3.体位变换:教育患者长时间卧床或坐着时,定期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负重压迫其中一部位。
4.合理饮食: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入营养,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5.合理用药:告知患者关于抗凝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如服药时间、剂量,以及可能的药物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护理
手足外成(DVT)是临床上常 见的周围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 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呈逐步 上升的趋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 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 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一病因:
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 形成的三要素。 手术过程中的长时间仰卧,长期肢体制动或偏瘫 引起腘窝部的静脉血淤滞。全麻、感染或其他增 加下肢静脉容量和减少静脉血流的因素都可以引 起静脉淤滞。内膜损伤可继发与局部因素包括血 管的直接损伤。大手术后,由于手术的打击,血 液粘稠度增高。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6/272021/6/272021/6/276/27/2021 3:33:27 P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6/272021/6/272021/6/27Jun-2127- Jun-2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ppt课件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摄入适量的水分和纤维素,减少 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 度,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长期久坐或卧床的人,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 慢跑、骑车等,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 血栓形成。
分类
根据血栓发生的部位,下肢深静 脉血栓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 混合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 ,包括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和血 液高凝状态。
发病机制
在上述病因的作用下,血液中的凝血 因子被激活,导致血液从流动状态转 变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包括患肢肿胀、疼痛、压痛和浅静脉曲张等。严重 时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溃疡和坏死。
案例二:合理饮食,降低血液粘稠度
一位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患者,通过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油脂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了蔬菜、水果等富 含纤维素的食物,成功预防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成功护理案例
案例一:及时诊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方 法
一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应及 时就医诊断,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 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手术治疗
导管溶栓术
01
通过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输送到血栓部位,以提高溶栓效果。
血管成形术
02
使用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等方法,扩张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恢
复下肢血液循环。
手术取栓
03
对于严重血栓形成的患者,可采用手术取栓的方法,将血栓从
血管中取出。
0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案例分享
成功预防案例
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一、定义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所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静脉为多。
二、专科护理(一)、早期发现,做好评估。
(二)、查看或询问患者健康史,既往有无疾病、手术等诱因。
(三)、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对入室患者进行评估,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风险及风险级别,高度风险患者每天评估,中低度风险患者每周评估。
(四)、对评分为高风险患者,监测患者双下肢腿围,膝关节上15cm下10cm 处标记,每班测量腿围、每小时观察下肢皮肤色泽、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准确记录及交班,若患者出现下肢沉重、胀痛等不适,应高度警惕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三、增加活动(一)、长期卧床的病人协助其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为患者进行被动活动。
(二)、手术后患者2h帮助患者抬高肢体20-30度并进行踝泵运动,频率15-20次/分,每个动作重复20次。
为患者按摩腿部肌肉,按摩方向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每次按摩5min,做膝关节伸曲运动,频率15-20次/分,重复20-30次。
患者术后6小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若患者神志转为清醒,应指导和鼓励其早期床上活动,包括深呼吸,下肢的主动活动。
四、物理预防遵医嘱使用血运治疗仪为患者双下肢行气压治疗,每天两次,每次20min,注意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合适压力,治疗期间观察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作好记录。
必要时根据患者腿围给予患者穿合适的弹力袜或抗血栓袜,定时观察皮肤血运情况。
五、并发症的观察(一)出血:预防性抗凝疗法期间,注意交接凝血时间或凝血酶原时间,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皮肤黏膜、牙龈、穿刺点、皮下、大小便情况。
合理更换注射部位,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皮下硬结、出血、瘀斑。
如有出血倾向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二)肺动脉栓塞:若病人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血压下降、晕厥等异常情况,提示可能发生肺动脉栓塞,应立即摇平床头,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清醒患者嘱其避免作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下肢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增高。
轻者可以致残,丧失劳动能力;重者可以发生肺栓塞,严重影响预后和生活质量,有效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1、心理护理:患者因疼痛较重、患肢肿胀而担心预后,患者长期卧床,接触的人少,讲话的机会少,护士要主动与患者交谈,态度诚恳,让患者发泄心中的抑郁,运用科学理论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增加其自信心,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2、环境:给患者一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湿温度,以利于静脉回流。
注意保暖,室温应保持在25℃。
3、饮食:如病情许可可进食低脂、高纤维易消化食物。
避免血液粘稠度增高,造成血液淤滞;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4、避免患肢穿刺瘫痪下肢静脉回流缓慢,静脉应用的各种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溶液长期滞留,特别是大隐静脉穿刺,容易损伤静脉内膜。
护士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勿在一静脉反复穿刺,多采用上肢静脉留置针方式,并减少留置时间。
5、患肢体护理密切观察肢体皮温、色泽、水肿及足背静脉波动情况。
患肢供血障碍,局部压迫易引起缺血、缺氧,要注意保持床单的平整、清洁,及时更换已污染的床单、防止褥疮。
6、术后预防:病情许可术后24h应鼓励并督促病人在床上主动屈伸下肢做趾屈和背屈运动,内、外翻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
同时被动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以促进血液循环。
避免膝下垫枕和过度屈髋,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
术后督促病人行深呼吸,每小时10~20次,增加膈肌运动,促进血液回流。
7、并发症护理肺栓塞是下肢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恐惧感等症状时,需警惕肺栓塞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予支持性护理,如生命体征监护、高流量氧气吸入(5L/min)、建立静脉通路等,同时安慰患者,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和翻身,避免剧烈咳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及指引

目录
CONTENTS
• DVT的概述 • DVT的预防护理 • DVT的诊断与治疗 • DVT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 DVT的社区护理与教育 • 研究与展望
01 DVT的概述
DVT的定义和症状
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 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指下肢深静脉 内血液异常凝结,导致血管阻塞, 影响血液回流和循环。
感。
教授康复训练方法
02
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步行、慢跑等,促进
下肢血液循环。
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03
告知患者及家属定期到医院复查的重要性,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06 研究与展望
DVT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新型护理方法的探索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护理方法被应用于DVT护理领域,如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抗凝药物的新 型应用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血液检测
血液检测包括D-二聚体检测和凝血 功能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下肢深 静脉血栓。
治疗方案的选择
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可采用抗凝、溶栓等药物 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较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可采 用手术治疗。
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
症状
患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 、浅静脉曲张等,严重时可出现 股青肿、股白肿等症状。
DVT的成因和风险因素
成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与血液高凝 状态、血流缓慢和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
风险因素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及预防课件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请学习完毕自行删除
概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 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 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程度不一的慢性 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 致残,有时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
刺激性大的药物。
病症
下肢肿胀 疼痛 浅静脉扩张 患肢皮温增高
预防
1.根本、早期下床活 、做深呼吸运。
2.物理歇充气加力袜。 3.
根本预防措施
1.卧床期体位,每 1~2h/次,防止膝下,鼓励患者展深呼吸及咳嗽。 2.卧床期如膝、踝及趾关病人的活情况。 3.尽早下床活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有效措施。 4.需者,防止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尤其是使用刺激性物更
缺点 1.无法完全适合腿型 2.长筒要求更高,不能完全符合压力梯度 3.使用不当可能引起并发症,如水肿、浅表性血
栓性静脉炎。
禁忌症 腿部大面积水肿、畸形、严重动脉硬化、缺
血、炎症 严重的静脉炎、局部皮肤功能障碍
溃疡、近期皮肤移植
间歇充气压力泵〔动力波〕
优点 1.踝部、小腿、大腿梯度连续圆周压力,准确测
二。静脉血流的异常 大多数静脉血栓均原发于血流缓慢的部位。
静脉血流速度较动脉血流缓慢,下肢静脉内 的血流几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 心回流。
在制动或长期卧床条件下血流过分缓慢,易 于血栓形成。
静脉瓣膜的瓣窝内血流缓慢,且易产生涡流, 也是产生血栓的主要部位。
解剖学因素
左髂静脉易受右髂动脉骑跨压迫,造成远侧 静脉血流回流障碍而发生血栓,这是左侧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远高于右侧 的原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ppt

流行病学特点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血管疾病,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它通常影响到中老 年人,但也可能因为生活习惯和运动不足影响 年轻人。
日常监测与预警指标
日常监测要点
日常监测包括记录肢体肿胀程度、皮肤温度变化、疼痛情况等, 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预警指标解读
了解和掌握肢体持续肿胀、疼痛加剧等预警指 标,对于及时发现血栓并防止其恶化至关重要。
目录页
患者教育与健康指导
认识下肢深静脉血栓
疾病介绍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由血液流动缓慢、 血管损伤或血液高凝状态引起。
营造支持性文化环境
塑造非惩罚性的医疗错误报告环境,鼓励开放式沟通, 促进从错误中学习与进步。
THANKS!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ppt
汇报人:xxxx
目录
CONTENTS
1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基础知识 2 二、护理评估与病情监测 3 三、药物治疗护理要点 4 四、物理治疗与日常生活护理 5 五、患者教育与健康指导 6 六、护理质量与风险管理
目录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基础知识
病因与流行病学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
药物副作用管理
出血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抗凝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观察有无出血 迹象,如尿血、便血或瘀点,并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的预防
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可能增加出血 风险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必 须仔细检查患者所用的所有药物,包括非处方 药和草药补充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钟燕萍
2、肝素 首选抗凝剂,可根据凝血酶原时 间调整剂量,常用于腹壁皮下深层脂肪注 射。由于肝素应用不当容易引起出血,故 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用量及给药 方法。
四、心理护理 1、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此类患者大多出 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恐惧、忧郁或烦 躁、易怒等情绪。我们对不同患者采取不 同护理措施。
2、肺栓塞 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 症。临床护理时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 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 重视。除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外,还应 及时将情况通知医生
六、饮食及生活指导 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 饮食,有心力衰竭者应给予低盐饮食。护 士应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并保持大便通 畅,防止大便用力致血栓复进行开导 安慰,说明忧则气郁,思则气结,而人体 以气机调畅为贵,气行则血行,气机郁结, 则易致瘀血阻滞,脉络不通,不利治疗。
2、烦躁易怒型患者的护理 护士要给予耐 心说服和安慰,向其讲解怒而伤肝,而肝 主疏泄,肝郁气结,则气血运行不畅,同 样可以导致瘀血阻滞,脉络不通而加重病 情的道理,使其配合治疗。
七、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 注意患肢保暖亦不可过热,冬季保持室内一定温度,以免 在缺血状态下增加耗氧量。饮食宜清淡减少食盐摄入,多 食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粘稠度食物。给予 清淡高纤维、高热量饮食;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3 清淡高纤维、高热量饮食;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3~6个月, 做好弹力袜保养,卧床时抬高患肢;坚持适量活动,不可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站久坐,以防复发;禁烟;定 期门诊复查,随诊,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做好出院后药物 服用指导及注意事项的宣教,告之患者持续应用抗凝药对 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但过量可增加皮下出血、脑出 血等危险,嘱患者严格按医嘱剂量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凝 血酶原时间。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一、 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同时膝关节微屈15° 抬高患肢,同时膝关节微屈15° 严禁按摩,避免血栓脱落。 避免剧烈活动
二、患肢局部静脉输液的护理 二、患肢局部静脉输液的护理 患肢局部静脉滴注药物 技术操作要熟练,避免损坏血管
三、 用药观察 1、尿激酶 溶栓期间应准确及时地执行医 嘱,严格无菌操作。用药剂量必须准确, 在使用过程中应现配现用,以免效价降低。 应用输液泵使药液准确而匀速的进入体内, 有利于保持有效血药浓度,严密观察病情 变化, 变化,随时作相关的化验并做好记录。
五、并发症的护理 1、出血 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并发症, 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 治疗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 化,局部有无出血、渗血及全身出血倾向。 严格执行医嘱,用药剂量准确。定时查出 凝血时间、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准确 记录凝血酶原时间。护士及时发现并报告 医师, 医师,避免了大出血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痛 苦。采血或静脉注射后按压5min。 苦。采血或静脉注射后按压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