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疾病(PAD)
下肢动脉硬化疾病的诊治指引

2. 趾肱指数(toe branch index, TBI):
用于胫后动脉、足背动脉严重硬化的患者,要求使用小袖带,须仔细操作以 保证准确性。趾肱指数(TBI)可用于诊断血管弹性差、ABI可信度低(通常 是因为长期糖尿病或高龄)的可疑LEAD患者。
诊断标准与临床分期
(一)、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 的临床诊断标准
1、 诊断标准:
(1)有下肢症状(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足温低、毛发少或 足部皮肤紫绀)、股动脉闻及杂音、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 动减弱或消失;
右臂收缩压
右踝收缩压
右侧TBI=右趾收缩压高值/双上 肢收缩压高值 左侧TBI=左趾收缩压高值/双上 肢收缩压高值
左臂收缩压
左踝收缩压
ABI的诊断标准:
① 静息ABI<0.9:通常可确诊LEAD,其检出血管造影阳性的周围 动脉疾病的敏感性为90%左右,特异性约95%;
② ABI 0.4~0.9:提示轻一中度周围动脉疾病; ③ ABI<0.4:提示重度周围动脉疾病; ④ ABI>1.3: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周围动脉疾病,如用二维超声
5. 病变血管近端杂音:(1)收缩期杂音提示动脉狭窄,伴有震颤提 示动脉狭窄严重;(2)腹股沟区及下肢动脉杂音随年龄增长而更 为常见;(3)连续性杂音表明闭塞远端的舒张压很低,侧支血流 不足;(4)有时休息时无杂音,运动后才出现杂音。
(三)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 的辅助检查
1. 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方法:用袖带血压计分别测定双侧肱动脉和双侧踝动脉收
周围血管疾病(PAD)

控制危险因素的方法
0 55-59
60-64
65-69 70-74 75-79 Age group (y)
80-84
85-89
Figure adapted from Creager M, ed. 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Medical, Surgical and Interventional Aspects. 2000. 1 Meijer WT et al.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1998; 18: 185-192. 2.Criqui MH et al. Circulation 1985; 71: 510-515.
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的激活是斑块形成
,血管粥样病变的开始
正常血小板
激活的血小板
血小聚集
血小板
血小板 内皮下间隙
血小板黏附到内 皮下间隙
血小板血栓
Adapted from: Ferguson JJ. The Physiology of Normal Platelet Function. In: Ferguson JJ. Chronos N, Harrington RA (Eds).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London: Martin Dunitz危险性很高
PAD
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4
高危4
(包括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脏病死亡)
心肌梗死后
5-7
高危1 (包括死亡)
脑卒中后
2-3
高危2
( 包括心绞痛和猝死†)
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
2-3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症状在休息后缓解 患者自动限制活动量,生活质量下降
Drugs 2000; 59: 1057-1070
间歇性跛行的发生
腿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运动时氧的需要量增加 肌肉无氧分解供能增加 产生乳酸和其它代谢产物 下肢腿痛
乳酸和其它代谢产物在休息时运走
治疗症状性 PAD
康复训练
Programs call for at least 3 months of intermittent treadmill walking three times per week. Exercise therapy has minimal associated morbidity and is likely to improve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profile
Am J Cardiol 2001; 87 (suppl): 3D-13D
间歇性跛行进展随访分析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生理和特点
动脉闭塞过程与临床表现
糖尿病PAD的病理特点
同样的动脉粥样硬化 - 内皮功能损伤 - 血小板凝聚 - 脂质沉积 - 斑块形成
危险因素一致
血管病变分布差别 - 主要在膝关节以下 和股深动脉病变
Doppler、MRA、CTA发现异常均需另一项检查证实
动脉导管造影发现异常为确诊检查
Treatment to PAD
治疗原则
无症状,检查发现异常,基础治疗 有症状
基础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的,长期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后部分改善,增加内科药物治疗 内科药物治疗无效后手术干预
搭桥 支架 球囊扩张 其它血管再生治疗
糖尿病合并PA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高达85%
血液循环不良的原因

血液循环不良的原因血液循环不良的原因外周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PAD)可以导致腿部血液循环不良。
PAD是一种循环条件导致血管和动脉狭窄。
在一个相关条件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是由于动脉中血管斑块累计太多。
这两种情况会降低流到四肢的血液,并导致疼痛。
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四肢的血液循环会导致麻木、刺痛、神经损伤,最终组织损伤。
最终,如果不及时治疗,减少血液流动和在你的颈动脉斑块可能导致中风。
如果发生在动脉斑块积聚在你的心,你就有患心脏病的风险。
PAD在50岁以上成人最常见的,但是它也可以发生在年轻人。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有更早更高患PAD 的风险。
血凝块血凝块会部分或完全阻塞血液流动。
他们几乎可以发展在你的身体的任何地方,但有血块,在你的手臂或腿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循环问题。
如果血块在腿部打破了,它可以移动到你的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你的心脏和肺部。
当发生这种情况时,结果可能很严重,甚至是致命的。
如果发现它会导致更大的问题之前,血块通常可以成功治愈。
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瓣膜正常功能受损导致静脉扩长。
静脉出现粗糙和布满皮肤,经常出现在腿肚。
受损的静脉不能有效地输送血液到其他静脉,因此血液循环不良可能成为一个问题。
虽然罕见,静脉曲张也会导致血液凝块。
你的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是否会发静脉曲张。
如果父母中有静脉曲张,你的风险较高。
女性更容易患,超重或肥胖的人也一样。
血液循环不好怎么调理一.抽出空隙做运动平时吃完饭以后,不要着急坐下,收拾收拾碗筷,洗洗碗什么的;回家的时候,选择走楼梯而不是坐电梯,尽量让身体活动起来;平时不干活时,就搓搓双手,十指握紧后再松开,如此反复运动,能够让指尖的末梢循环情况有所改善;随时随地的提提脚跟,保持几秒钟后再慢慢放下脚跟,坚持长期做,效果会有的;如果能固定一个时间坚持每天运动,那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的效果就更好了,还可以增强免疫力。
二.坚持不懈的泡脚最好买个泡脚桶,每天晚上到了时间就用45度左右的热水泡脚,水要没过脚踝,一直泡到感到有些微微的出汗,身体发热,这就说明全身的血液已经正常的启动了,而且流向的身体各个部位,如果能在泡脚过后,对足部进行按摩,可更有效的促进四肢末梢的血液循环。
周围血管疾病(PAD)

60%直径狭窄 94%区域狭窄
精选课件
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的激活是斑块形成,
血管粥样病变的开始
正常血小板
激活的血小板
血小聚集
血小板
血小板 内皮下间隙
血小板黏附到内 皮下间隙
血小板血栓
Adapted from: Ferguson JJ. The Physiology of Normal Platelet Function. In: Ferguson JJ. Chronos N, Harrington RA (Eds).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London: Martin Dunitz; 2000: 15–35.
4
精选课件
5
精选课件
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凝集是 所有血管病变的开始
7
精选课件
动脉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
动脉硬化
血栓形成
• 不稳定性心绞痛 • 心肌梗死 • 缺血性脑卒中/TIA • 严重的下肢缺血 • 血管性死亡
稳定性心绞痛/间歇性跛行
8
Adapted from Libby P. Circulation 2001; 104:365-372.
精选课件
血管风险持续进展,尽早干预可延缓疾病进 展
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等
脑血管病变随时间的进展
卒中发生
卒中后存活
脂质沉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血管弹性下 降,硬度增加,易破裂出血
9
精选课件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和缺血性事件 中重要作用
3D animation produced by Dr Peter Libby, Chief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1n0e, Brigham & Women's Hospital; Animation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Doppler、MRA、CTA发现异常均需另一项检查证实 动脉导管造影发现异常为确诊检查
Treatment to PAD
治疗原则 无症状,检查来自现异常,基础治疗 有症状
基础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的,长期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后部分改善,增加内科药物治疗
内科药物治疗无效后手术干预
1.4
0.1 截肢
脉或脑血管疾病; 约75%的间歇性跛行PAD患者死于 心脑血管事件。
英国的一项队列研究1,自1988年开始, 随机入选当地医学中心年龄在55-74岁 的患者共1498例,在随访5年后,下肢 溃疡及截肢的发生率结果。
* TASC, 跨大西洋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治疗 多学会专家共识
1. Schmieder FA, Comerota AJ. Am J Cardiol. 2001 Jun 28;87(12A):3D-13D. 2. Gyrd-Hansen D,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6;26:1172-81.
新确认的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多隐匿性发展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
绝大部分罹患病人没有或仅轻度症状,病变发展
过程相对良性
严重时导致坏疽 足病伤口或溃疡愈合困难 糖尿病PAD常常有特定的解剖类型,它可看着是
血管树的提前老化
累及血管多是下肢广泛性动脉病损,而近端血管
损伤程度相对较轻
糖尿病患者PAD越重,心血管事件死 亡风险越高
美国1:ABI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及 死亡风险呈显著负相关 中国2:ABI≤0.4组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死 亡风险分别为ABI 1.00–1.4患者的4倍和13倍
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医学术语

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医学术语1.引言1.1 概述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又称为外周动脉疾病或PAD(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
它主要发生在下肢动脉中,由于血管壁的动脉硬化和斑块形成,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组织缺血和缺氧的病理过程。
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数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动脉壁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以及血液中脂质和炎症细胞的积累引起斑块形成。
这些斑块会逐渐增大,造成血管腔狭窄和堵塞。
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往往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患者常常出现下肢疼痛、活动受限、皮肤溃疡、坏疽等症状,并且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导致行走困难甚至肢体缺血坏死。
正确认识和了解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接下来的章节将逐一展开探讨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问题。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定义和病因,包括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同时,我们还将深入探讨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症状和如何进行准确的诊断。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与效果,包括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同时,我们也将探讨如何预防和管理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以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通过本文的学术阐述,我们希望能够增加对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预防、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为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展开讨论,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介绍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目的和概述。
周围血管疾病有哪些

周围血管疾病有哪些周围血管疾病是指影响人体除心脏和大脑外的血管系统的疾病。
这类疾病通常影响四肢的动脉和静脉,有时也涉及内脏血管。
周围血管疾病可以导致血流受阻,进而引发疼痛、溃疡甚至组织坏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类型:1. 动脉硬化:这是一种动脉壁逐渐变厚、变硬的疾病,导致血管弹性降低,血流受阻。
动脉硬化可以影响全身的动脉,但最常见于下肢。
2. 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一种特殊的动脉硬化,动脉壁内形成斑块,这些斑块由脂肪、胆固醇、钙和其他物质组成,可以阻塞血管。
3. 周围动脉疾病(PAD):PAD是PAD的一种形式,主要影响下肢的动脉,导致血流减少,可能引起行走时的疼痛和下肢无力。
4.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这是一种静脉中形成血栓的疾病,通常发生在下肢。
血栓可能脱落并随血流移动到肺部,形成肺栓塞,这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
5. 静脉曲张:这是静脉壁和瓣膜功能减弱,导致血液回流受阻,静脉扩张和扭曲。
静脉曲张常见于腿部,可以引起疼痛、肿胀和皮肤变色。
6. 雷诺现象:这是一种血管痉挛性疾病,通常影响手指和脚趾,使这些部位在寒冷或压力下变得苍白、麻木或疼痛。
7. 血栓性静脉炎:这是一种静脉炎症,通常由血栓形成引起,可以导致静脉壁的红肿、疼痛和发热。
8. 淋巴水肿:这是一种淋巴系统疾病,导致淋巴液在组织中积聚,引起肿胀,常见于四肢。
9. 血管炎:这是一组影响血管壁的炎症性疾病,可以影响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和狭窄。
10. 周围神经病变:虽然严格来说不是血管疾病,但周围神经病变可以与血管疾病共同出现,影响血管的神经控制,导致血流异常。
周围血管疾病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肥胖和缺乏运动。
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通常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定期运动和健康饮食,以及药物治疗和在必要时进行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风险持续进展,尽早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
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等
脑血管病变随时间的进展
卒中发生
卒中后存活
脂质沉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血管弹性下 降,硬度增加,易破裂出血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和缺血性事件中重要作用
3D animation produced by Dr Peter Libby, Chief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Brigham & Women's Hospital; Animation MD; BMC, Inc.
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的激活是斑块形成
,血管粥样病变的开始
正常血小板
激活的血小板
血小聚集
血小板
血小板 内皮下间隙
血小板黏附到内 皮下间隙
血小板血栓
Adapted from: Ferguson JJ. The Physiology of Normal Platelet Function. In: Ferguson JJ. Chronos N, Harrington RA (Eds).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London: Martin Dunitz; 2000: 15–35.
0 55-59
60-64
65-69 70-74 75-79 Age group (y)
80-84
85-89
Figure adapted from Creager M, ed. 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Medical, Surgical and Interventional Aspects. 2000. 1 Meijer WT et al.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1998; 18: 185-192. 2.Criqui MH et al. Circulation 1985; 71: 510-515.
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表现
脑血管病 冠心病 肾动脉狭窄 内脏动脉疾病 外周动脉疾病
– 间歇性跛行 – 严重的下肢缺血
PAD随年龄增加的流行情况
Rotterdam 研究 (踝臂指数ABI <0.9)1 San Diego 研究 (通过无创检测PAD)2
PAD患者 (%)
60 50 40 30 20 10
PAD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性很高
PAD
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4
高危4
(包括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脏病死亡)
心肌梗死后
5-7
高危1 (包括死亡)
脑卒中后
2-3
高危2
( 包括心绞痛和猝死†)
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
2-3
高危3 (包括TIA)
3-4
高危2 (包括TIA)
9
高危3
1.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 Circulation 1994; 89: 1333-1435. 2. Kannel WB. J Cardiovasc Risk 1994; 1: 333-339. 3. Wilterdink JI, Easton JD. Arch Neurol 1992; 49: 857-863. 4. Criqui MH et al. N Engl J Med 1992; 326: 381-386.
严重PAD患者的死亡率相当高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5
10
5
0
乳腺癌1
5年死亡率
48 44 38
Colon病/直 肠癌1
严重PAD2 非藿奇金淋巴瘤3
患者 (%)
1. Criqui MH. Vasc Med 2001; 6 (suppl 1): 3–7. 2. McKenna M et al. Atherosclerosis 1991; 87: 119–28. 3. Ries LAG et al. (eds). SEER Cancer Statistics Review, 1973–1997. US: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00.
周围动脉疾病(PAD)
什么是PAD?
PAD是指除冠状动脉之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的狭窄、闭 塞或瘤样扩张疾病
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学会(ACC/AHA)外周动脉疾病(PAD)诊疗指南定义
PAD病理学
颈动脉(大脑)
Level 1 Level 2
血流减少引 起的症状
功能减退
Level 3 Level 4
溃疡及坏死
主动脉(身体) 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动脉
(肠) 肾动脉(肾脏)
髂总动脉
基础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血脂
无症状 麻木,冷感 雷诺氏现象
主要动脉狭窄
间歇性跛行
静息痛
溃疡坏死
狭窄/阻塞进程
阻塞
动脉 狭窄
缺血: 减少区域富氧含 量血液灌注,造 成疼痛以及功能 障碍
50%直径狭窄 75%区域狭窄
血小板
60%直径狭窄 94%区域狭窄
PAD的危险因素
吸烟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饮酒
降低
增加
相对危险度
0.75 1 2 3 4 5 6
Newman AB et al. Circulation 1993; 88: 837-845. TASC Working Group. J Vasc Surg 2000; 31 (1, pt 2): S1-S288. Djousse PM et al. Circulation 2000; 102: 3092-3097.
* Over 10 years versus the general population except for stroke following stroke which measures subsequent risk per year
† Sudden death defined as death documented within 1 hour and attributed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凝集是 所有血管病变的开始
动脉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
动脉硬化
血栓形成
• 不稳定性心绞痛 • 心肌梗死 • 缺血性脑卒中/TIA • 严重的下肢缺血 • 血管性死亡
稳定性心绞痛/间歇性跛行
Adapted from Libby P. Circulation 2001; 104:36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