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艺术探讨
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呢?怎样才能启开学生的心扉,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呢?这就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而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就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本文就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作一初步探讨。
一、严密准确、逻辑性强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符合逻辑。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物理语言训练,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风气。
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射”时,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应说:反射角等入射角。
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课堂语言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不能将日常生活俗语、方言当作物理语言搬到课堂,如将物理语言“熔化”、“沸腾”说成“化了”、“开了”等,应该避免。
二、巧于点拨、启发性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指明了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进行启发、点拨。
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其首要条件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
这要求教师的讲课语言要跟当时学生的思想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接受水平尽量贴近,在各个教学五一节中灵活机动地运用教学语言,使学生接受所学的内容。
如在讲“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巧设导语:“耳朵的功能是能够听到各种声间,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中的呢?廖廖数语,就将学生引入了知识的殿堂。
再如,讲述“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时,在学生了解了摩擦有时是有益的、有时是有害的后,问:如何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的摩擦呢?让学生思考。
教师再举例启发:鞋底为可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要使自行车尽快停下来,应该怎么办?就这样,教师的话语轻松三、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
物理课本中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的分析,概括;既有定量的计算,又有要动手做的实验,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象)还有图画“语言”(插图、照片)。
探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先应受教 学内容的 限制 ,不 同的教学 内容要 用不 同的语言表 率” , 使教学 信息收发达 到同步 , 激起学生 情感的“ 共鸣 ” 。 达; 其 次还 要受 学生 年龄 的制约 , 对 于不 同年级 的学生 , 教 师 3 展 示 物 理 科 学 美 必 须运用不 同的语言形式 , 否 则会 失去对学 生的吸 引力 ; 再次 物 理学 的研 究对象 大到天体 , 小到粒 子 , 从 实体 到场 、 光
? 匕
探析初 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河 南省 安 阳 市 第三 十 三 中学( 4 5 5 0 0 0 )张 莉
[ 摘 要 ]教 学 改革 说到底是教 育观 念、 教 学思想 的转变 , 而教育观 念 改革 中的 一个 根本 I ' -  ̄ J 题 是怎样 看待 教 学过程 中教 师
与学生 的地 位及 其相 互关系。以启发式教 学为核心 的、 以学生“ 乐 学、 会学 、 主动 学” 为标志 的“ 学生为主体 、 教学为 主导” 的现代
是受 课堂上学 生接受知识 的情绪的制约 ,这就要 求教师 的语 等 都是物质 的。物质 又是运动 的 , 它 们的运动是 有规律 的 , 科 言要 有灵敏性 、 随机 性 , 也就 是 因材施教 。 . 学 家们在探索真理 的过程 中 , 往往 以科学美作 为追 求 的 目标 , 1 . 3 语 言技巧的 源泉 —— 想象力 。想象力 比知识 更重要 。知 通过他 们的努力而形 成的物理理 论 , 在 内容上 、 形式 上是那 么 识是有 限的 , 想象力是无 止境 的。丰富的想象 力 , 理 智 的想 象 的 自 然、 简单 、 和谐, 放射 出美的光辉 。在教学 艺术活动 中 , 教 力概括着 世界上 的一切 , 推动着物理 学的进步 , 推动 着社会 的 师的教 学能否产生艺 术效 果 ,有赖于 教师是 否精心 备课和讲 发展 。之 所 以说 想 象力是物理教 学语言技巧 的源泉 ,其原 因 授水平 的高低 , 还 要看学生是 否具有一定 的艺术情趣 。 物理科 是: 教师 可 以想象知 识 的演化 , 想象 实验 的结果 , 想象 学生认 学美的体验 不仅仅是视觉 或听觉的 ,更多 的是 靠学生 的心智 知过程 中的不 同特点 , 想 象课 堂教学过 程的情景 , 借助 于想象 去体验 ,由学生的体验产 生美的感受 和愉悦 与学生 的审 美能 提 高语言技巧 。从想象 中采集 ,由造 化 中进发 出语言 的技巧 力有关 。所 以 , 教师 在平常 的教 学 中, 要 引导学 生积极主 动地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调控艺术探讨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调控艺术探讨教学之所以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教师充分自由创作的余地,要求教师具有实施调控的能力。
课堂实施调控能力的强弱是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集中反映,是教师教学风采的展示。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应该善于调节气氛,掌握节奏,控制局面,自觉地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使课堂出现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
本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常用以下几种调控方式:一、兴趣调控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学习积极主动,乐此不疲。
因而,如果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物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将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有效调控范围内。
笔者在教学《简单电路》时事先安排学生自带各种简单的电动玩具,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玩玩具,有的玩具会叫,有的会跑,有的会投篮……学生兴致勃勃,然后安排学生拆分、重组玩具的内部电路,最后让学生将数种玩具的电路功能合而为一,或者将玩具的电路功能一分为二,学生望着自己创造出来的新玩具或者添加了新功能的玩具爱不释手,对物理探究的热情极度高涨。
二、语言调控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沟通心灵的桥梁。
物理教师大多是行动(动手能力)的“巨人”,语言的“矮子”,其实在物理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处处都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实施。
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语言的艺术。
在教学中还应善于适时的用体态语配合教学,如表情、视觉等去与学生交流感情,或用微笑给学生以鼓励和勇气。
恰当的体态语能沟通了师生间的情感,消除了学生的疑虑和恐惧,产生了语言难以达到的神奇效应。
正如魏书生说过:”你对大山喊我信任你,那么她的回音就是我信任你。
”三、教法调控课堂教学方法是否新颖、是否多样,是决定能否有效地实施物理课堂教学调控的重要因素之一。
物理课堂上的教学艺术

的想法。也许他的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也许他的想法是肤浅幼稚 的, 但是 ,提 出来 就是 学会 了思 考 ,敢于 提 出来 ,勇气 可佳 。我班学 生就 特 爱 提 问题 ,学 《 威 尼斯 的 小艇 》时 问“ 轻快 ” “ 灵活” 之 间为什 么 不用 顿 号而用 逗 号 ,学 《 燕 子 》时 问写 燕子 的外 形为 什么 用“ 凑” 字等 等 。 问题 提 出后 , 教 师不要 急 于代答 ,应让学 生 去作答 ,遇 到有 价值 的问题 还应组 织 学生讨
一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可 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3 . 1培 养学 生 的想象 能力 。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 省 略 处 ,让 学 生对人 物 的言 、行 、心 理 、外貌 或故 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局 等 展开想 象 。 如 《 小珊迪 》 一文 ,小 珊迪 为诚 实与 守信 付 出了生 命 的代价 ,他死 了 ,小 利 比的命运 又如 何呢 ?课 文没有 交代 ,也 无需 交代 。学 生对此 却十 分关 心 。 我 想作 者 留下 空 白也 许就 希望读 者 去大胆 畅想 。 还有如 《 小摄 影师 》一 文 ,
物理课堂上的教学艺术
王 少 玲
( 福建惠安嘉惠 中学
3 6 2 1 O 0)
【 摘 要】 新课程不仅要 求 教师的观念要更新,也要求教师的角色 要转变, 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激发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是
学生人 生 的引路人 。所 以作为 新课程 实施 者 的教 师应从 多方 面去研 究课 堂上 的教 学 艺术 ,并 结合 最新 的信 息技 术 更好 地把握 好课 堂增 加课 堂教 学的 多元 化 艺 术 ,以便 最大程 度地激 发 学生 思维 的冲动 和活 跃 ,从 而 增强课 堂教 学 的效 率。
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摘要】教学语言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活动的重要表现。
教师对所教的专业知识烂熟于胸,讲课语言吞吐自如,妙趣横生,往往能引起学生积极的的遐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他们建立起持久而牢固的学习愿望。
作为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好的语言艺术,既要使课堂语言通俗易懂,又要深入浅出,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物理知识。
【关键词】语言艺术;科学;规范;技巧;应变中图分类号:g633.7成功的教学是高度的科学性与精湛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因此,我们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一、物理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审美性的统一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以准确地表述物理概念、物理定理、物理定律的本质内容为基准点。
因此,谈及物理教学语言艺术,必定以其精当、简明、准确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语言的准确性是物理教学语言科学性的核心。
在此,准确有以下含义:教学语言应当规范。
用词必须贴切,造句恰当,合乎语法,语言流畅;必须概括、简洁、精要,富有感染力。
物理教学语言要有审美性。
教室在构思物理教学语言时,必须注重发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
众所周知,物理规律具有自然美。
当教师生动地向学生述说事实时,物理规律特有的美感,即内美与外秀的一致性,构造了这一教学语言的艺术。
艺术的感召力,会影响着学生,牵动着学生。
发掘教材的美学内容物理规律的自然美,在内容和形式上统一,是一种审美化的思考,它将给物理课堂教学带来极好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语言艺术应是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审美性的统一。
二、物理教学语言的技巧性物理教学语言必须清新自然,有生活气息,不得一味追求雕章琢句,要达到意不晦,语不琢,朴实无华;必须自由洒脱、典雅和谐,具有学者风范,虽不讲究平仄押韵,却要追求旋律的美,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如同天成。
因此,物理教学语言的构思应讲究技巧。
物理教学运用语言技巧的目的是,用最少、最精炼,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语言,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物理问题理解得最清晰、最充分。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杯 底朝 上 拿在 手 中 ,一 张 厚纸 片稳 稳 地托 住 杯 中 的水 ,
有 的教 师 在课 堂 教学 中花 了许 多 时 间和精 力 ,把 所
显 示 大气 压 的作 用 。可 有 些显 示对 大 气 压能 托住 杯 中的 有 教学 内容都 讲得 清 清 楚 楚 ,把学 生 在学 习 知识 中可能
s e . ” 内容 时 ,一般 教师 会 准 备些 同类 物 品或 画 有 同 它 应 有 的作 用 。从 学生 的角 度 出发 ,设 计 学生 喜 欢 的方 e.. 类 物 品 的 图片 进 行教 学 。但 这样 的情 景 设置 对 学 生 没 多 法 ,让学 生 在 轻 松 、愉 快 的 氛 围 中快 乐 地 学 习 ,真 正让 大 吸 引 力 ,更 缺 少 语 言 的 运 用 ,这 在 语 言学 习 中非 常 学 生 感觉 到 学 习 是快 乐 的 ,生活 是 有 趣 的 。为 此 ,教 师 重 要 。 教 师 如 果 采 用 下 面 的 自制 学 具 , 则 会 有 意 想 不 要 掌握 一 种 让 学具 向着 积 极 方 向发 展 的趋 向 ,使 学具 在 到 的 效 果 。教 师 让 学 生 准 备 一 些 纸 鹤 , 并 叫一 个 学 生 课堂 上成 为教 师 乐用 、学 生欢 迎 的手段 。 做 一个 。教 师 问 : “ h t S h d i g 0 , s e W a i s e o n ? h h ’S ( 者单 位 : 山东 省平 度 市 田庄 中学 ) 作
1激发学生求知欲 的艺术
界 ,渴 望 获 得科 学 知 识 和 不 断追 求 真理 。求 知 欲作 为 内
理 特 征 ,在 教 学 过程 中不 断 地 诱发 学 生 强 烈 的求 知 欲 , “ 我 学 ”为 “我 要 学 ” , 变 “学 苦 ”为 “ 学 、乐 要 愿
谈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

“ ,就是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的问题 巧” 要“ 巧妙” 发明千千万, 。 起点在一问。巧妙的提问能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开动“ 机器” 积极地去探求 问题的答案, 收到在智力的阶梯上提高一级的良 好 效果。要达到这一效果, 就要求教师在提间时, 要不 断翻新提问形式, 不要停留在“ 是不是”“ ,对不对” 的 提问水平上; 要不断变换角度, 善于转弯抹角, 改头 换面, 以小见大, 找准关键, 抓住要害, 选准切人口; 所提问题要平中见奇, 在学生无疑处设问。 “ , 用”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的问题要“ 实 用” 要问在知识点的本质处, 。 问在学生的质疑处, 问 在相关知识的区别处。教师要在课堂上就一些重点 的、 典型的、 或带普遍性的问题向全班学生提问, 所 提的问题应由表及里, 由浅人深, 形成梯度, 使学生 跳一跳就能摘到树上的果子,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 悦。例如:在讲“ 牛顿第一定律” 为了 时, 得出牛顿第 一定律的结论, 教师可以进行层层深人的提问:为什 么进站的汽车总是提前关闭油门?同学们在乘车时, 如果路面比较光滑, 那么司机关闭油门的时间比 起 路面粗糙时提前还是滞后?若路面没有摩擦, 汽车的 运动会怎样呢?通过这样的提问, 教师既可以得到教 学想要的 结果, 同时问题由浅人深, 使同学的思维得 到层层的启发, 处于主动的积极状态中。 “ 新奇”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问题要“ , 新 颖、 奇特” 。好奇心人皆有之, 而学生的好奇心更甚。
翰黔 君 湍
一些奇特的现象极易引起学生内在的认识冲突, 促
使 生 思 ,而 笙 烈 求 欲 。 师 物 学 软 考从 产 强 的 知 望 教 在
理课 教学中要 住中 生的 , 征,提的 壁 ,抓 学 这 特 所 问
题要使学生有些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 让学生带着 兴趣, 带着疑问去学习。
关于物理课堂的语言艺术

关于物理课堂的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是指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出有美感、有艺术价值的文本的过程,它是语言的一种高级形态,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在物理课堂中,语言艺术的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以及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理解。
一、语言的声音美学语言的声音美学是指语音与语调运用的美感,它可以使人们感觉到诗意、节奏、韵律等。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运用语音与语调,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1. 语音:利用字音的不同,得到不同的音乐效果。
例如,音调突然升高或降低,可以使学生们产生很大的惊讶感。
同时,运用合适的语音强调某个词汇也能起到很好的理解效果,例如:引力是“万有引力”,所以要用重音强调“万有”。
2. 语调:通过变化语调来达到情感表达的效果。
例如,做实验前可以从自己亲身经历中得到灵感,通过语调变化表现激动、自豪等情感。
二、词汇与想象的美学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运用丰富的词汇能够增强听众的想象力,从而形成对物理知识的独特理解。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运用词汇:1. 用形象的词汇或比喻,来帮助学生进行精准的认知。
例如,用“明镜高悬”表示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一样,形象生动。
用“屏蔽效应”表示电场的作用,也是别具一格。
2. 正确使用词汇,表现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
例如,正确地理解“功率”与“能量”的区别,避免造成混淆。
三、语言的修辞美学修辞美学是利用语言中的修辞手段进行表达,增强表达效果的手段。
在物理课堂上,利用适当的修辞手段可以使语言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1. 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可以让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例如,用火车头像电动势,用电池极板像火车尾,表达电路的做工模式,形象生动。
2. 措辞的适当与多样,同一个概念可以有不同的阐释。
例如,“势能”和“动能”代表的是物体的不同运动状态,扩展了学生的知识体系。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语言艺术的手法,使教学变得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课堂教学艺术探讨
物理课堂教学是一门实验与思考,练习与讲解相结合多边活动,同时物理又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必须很好地组织物理课堂教学。
近几年,我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大胆地改革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物理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能否保持和稳定的发展,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专注思想,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促进创造精神的发展,为什么同样的教材,相同的学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能把学生深深吸引住,而有的教师却使学生学得枯燥乏味,一上课就睡觉。
我在讲初二物理第一堂课时,首先做“水重新沸腾”实验,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都被深深地吸引,接着其他四个实验边实验边讲解,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都没有分散,最后我总结并提问:“有谁在学习物理后能造出既经济又实用的东西吗?”班中的陈杰同学立即发言:“我将来争取造一件衣服穿在身上,利用人体的热量发电,再也不怕黑夜了”,说完后赢得全班同学赞许的目光。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思维进入高度亢奋状态,进入好奇,学生的智力才会得到极大地开发。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教师应设法将物理学科的体系及逻辑结构完美地展现给学生,
要联系生活实际,使物理贴进生活,尽量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解释深奥的、枯燥无味的物理概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
同时教者要用亲切的语言,优美的板书,不失时机地幽默和幻灯等,深入浅出地启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坐在教室里是一种享受,盼望着物理课。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把学生引进问题的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问题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好,减少使用那些传统的填空式或判断式的问答,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之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
例如,在“物体的浮与沉”一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木块放入水中为什么总是浮在水面?铁块放入水中为什么总是下沉?学生根据生活常识会得出类似于“铁块要比木块重”的答案。
教师接着提问:如果把10牛顿重的铁块和10牛顿重的木块放进水里,即二者重力相等,结果会怎样呢?学生思考后也会得出“铁块依然会下沉,而木块依然会浮在水面”的答案。
将学生引入到这个情境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既然二者是一样重的,为什么木块浮,而铁块却要沉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对“因铁重而下沉”的生活经验产生了怀疑,矛盾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让学生参与课堂演示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的发现和确立都有坚实的实验基础,做好实验就弥补了只见“理”不见“物”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作为学习过程中智力活动的核心,其发生和发展一般要经过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
三个阶段,其中动作思维是以个体探索外界物体的动作为前提条件的,因此,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听、看、嗅、触,从而满足感知的第一阶段的要求,这为经验的获得和理论的理解、升华及新理论的内化创造了条件。
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中还设计了一些让学生自由动手的“做一做”,如戴上有色眼镜、制作针孔照相机、蔬菜和水果怎样保鲜等简单易做、成本又低的小实验,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想像力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
这些小实验和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共同创设了一个实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作为主体,相对独立地策划、操作、分析,激起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又使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四强化巩固措施的运用
强化巩固措施是构成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环节。
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强化巩固意识,不要讲完新课就万事大吉,要将强化巩固措施贯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新教材。
强化巩固措施的运用要注意以下
几点:(1)运用的时间要得当。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接受新知识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发展是“新快后慢”。
因此巩固的时间必须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及时的阻止遗忘的快速发展。
(2)强化巩固措施要灵活多样。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因课制宜。
例如在讲解完重要概念、定律之后,可让学生复述,背诵或默写;在分析典型例题之后,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指出规律性的东西;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师可以举一些反例或故意说错让学生辨析等。
(3)学生练习题的选编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①量要得当。
要少而精,不要贪多,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充分体现双基内容。
②难度要适中,梯度要适当。
让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③形式要多样。
各种类型的题都要有,如选择、填空、计算、实验、改错等,使学生不感到单调枯燥。
五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基础各不相同,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对于差生要辅导,全面理解基本概念,对于优生要辅导完全灵活运用物理概念,为达到上述效果,我引入“竞争”的方法,运用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课外我定期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竞赛、小制作竞赛、实验操作能力竞赛、物理谜语竞赛等,这大大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热潮,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小组的责任感,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
总而言之,加强物理课堂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
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增强直观性、开发智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