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要点三
药学相关医疗知识点总结

药学相关医疗知识点总结一、药学基础知识1. 药物的定义: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调节生理功能,改善健康状况的物质,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草药等。
2. 药物的分类:按照其来源、性质、用途等不同标准,药物可分为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草药等多种类型。
3.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对受体的激动或阻断、对酶的活化或抑制、对细胞代谢的影响等多种方式。
4.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药物在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其中代谢和排泄是药物的主要清除途径。
5. 药物的剂量与用法:药物的剂量与用法是指用药的数量、频次、途径以及药物的贮存、稀释、配比等要求,对于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至关重要。
6. 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药物的毒性作用、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事件,需要在用药中及时预防和处理。
7. 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是指对药物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8. 药物的合理使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指在充分发挥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费用开支,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二、药物的管理与配药1. 药物的存储管理:药物的存储管理包括对药品的贮存环境、温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进行控制,确保药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2. 药物的配药原则:药物的配药原则主要包括准确配方、正确液体制剂、正确贮存和标签等要求,以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药物的发药管理:药物的发药管理包括对患者的医嘱、用药信息、药品信息、患者身份的确认和核对等操作,以确保用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4. 药物的退药管理:药物的退药管理是指对患者对药品的退还或销毁,需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处理,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5. 药物的库存管理:药物的库存管理包括对药品的进货、存放、使用和报废等操作,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6. 药物的药品管理:药品管理是指对药品的品种、来源、规格、贮存、配药、发药、使用、退药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
医学药物学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

医学药物学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
1. 药物分类
- 化学成分分类:有机化合物药物、无机化合物药物、生物体
内产物药物等。
- 药物性质分类:生物碱药物、植物提取药物、抗生素药物等。
- 药理学分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心血管系
统的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等。
2. 药物代谢
- 药物经过肝脏代谢,变为活性代谢物或无效代谢物。
- 药物代谢可以通过肝脏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进行。
3. 药物吸收
- 药物吸收通常发生在胃肠道,但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位进行。
- 药物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溶解性、吸收面积等。
4. 药物分布
- 药物在体内通过血液分布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 药物分布受到血液流动情况、血-脑屏障、脂溶性等因素的影响。
5. 药物消除
- 药物通过肾脏、肝脏等途径从体内排出。
- 药物消除的速度可以通过药物的半衰期来衡量。
6. 药物治疗
- 药物治疗是通过药物的作用来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
- 药物治疗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选择。
以上是医学药物学专业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药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药学相关知识点总结1.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 按照作用机制:分为激动剂、抑制剂等;- 按照化学结构:分为抗生素、激素等;- 按照用途:分为止痛药、抗生素等。
2. 药物的剂型剂型是指药物在给药时的物理形态和所采用的给药途径,常见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注射剂、口服液等。
3.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学科。
了解药代动力学有助于合理用药,预防不良反应。
4. 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相互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或药效学,导致药物效果增强或减弱。
5. 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在治疗剂量下,出现了与预期治疗效果无关的不良反应。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临床用药非常重要。
6. 药物的贮藏药物贮藏是指将药品妥善保存,以保证其质量。
常见的贮藏条件包括储存温度、湿度、光照等。
7. 药物的生产药物的生产包括原料药的生产和制剂的生产。
原料药是指用于制药的原料,制剂是指将原料药加工成片剂、胶囊等剂型的过程。
8. 药物的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代谢和排泄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以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9. 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对原材料、中间体、制剂等各个环节的检验,保证药物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10. 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的临床应用是指将研发的新药或已上市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的过程。
11. 草药学草药学是研究植物药物的学科,它与药物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了解植物药物的成分与药理作用,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
12.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国传统药物学的学科,它研究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与用法用量等。
总结:以上是一些药学相关的知识点,它们对于理解药物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临床应用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药学的基础知识,并且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
药学职业知识点总结大全

药学职业知识点总结大全药学领域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涉及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
以下是药学职业知识点的总结大全:一、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药学的基础学科,研究药物的化学成分、结构和性质,为新药的研发和药物的合成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药物化学知识点主要包括:1. 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物可以是天然产物,也可以是合成药物。
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各种药物的化学成分,并了解它们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2. 药物的生物转化: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转化是药物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以及代谢酶的介导作用。
3. 药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学生需要学习药物结构与活性的相关知识,以便设计和合成更有效的药物。
4. 药物的分析方法:药物的分析是药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掌握各种药物的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结构鉴定方法、质量分析等。
二、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毒理学的学科,它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药理学知识点主要包括:1. 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在人体内通过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来发生治疗作用或有害作用。
学生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2. 药物的药效学:药效学研究药物的有效剂量、生物利用度、药理学作用等指标,帮助医师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和调节用药。
3. 药物的毒理学:药物的毒理学研究药物的毒性作用、影响机制和应对措施,学生需要了解常见药物的毒性反应和预防措施。
三、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制剂、制药工艺和用药技术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将药物有效地传递到患者体内,以实现治疗目的。
药剂学知识点主要包括:1. 制剂学基础知识: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等各种制剂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等。
2. 药用辅料的性质和用途:学生需要了解各种药用辅料的性质和用途,包括各种药用溶剂、稳定剂、调味剂、保留剂等。
药学考哪些知识点总结

药学考哪些知识点总结药学是研究药物的起源、性质、制剂、利用和临床应用的科学。
药学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对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考察的知识点非常广泛。
下面就一些常见的药学考试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药物化学1. 药物化学基础药物化学是药学中的基础学科,包括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用物理化学等内容。
药物的分子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是药学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
2. 药物分子结构对于常见的药物分子结构,学生需要了解其分子式、结构式和命名规则,掌握常见的官能团和化学键特点。
3. 药物性质药物的性质包括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其中理化性质包括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光学活性等,药理性质包括药物的毒性、药效、途径等。
4. 药物合成学生需要了解药物的合成方法,掌握简单的有机合成反应和方法。
二、药物分析1. 药物分析基础药物分析是药学中的重要学科,包括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仪器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技术。
2. 药物分析方法学生需要掌握药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方法,如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以及化学分析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药物质量控制学生需要了解药物质量控制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掌握对药物质量进行评价和检验的方法。
三、药物制剂学1. 药物制剂基础药物制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制备、贮存和应用的学科,学生需要了解药物剂型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2. 药物制剂制备学生需要了解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掌握各种剂型的制备原理和技术。
3. 药物制剂质量控制学生需要了解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掌握对药物制剂质量进行评价和检验的方法。
四、药理学1. 药理学基础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和药效学的学科,学生需要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原理。
2. 药物的作用机理学生需要了解常见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分子靶点,掌握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途径和生物学效应。
3. 药物的药效学学生需要了解药物的药效学特点和评价方法,掌握药物的药效参数和量效关系。
药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药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药物分类:掌握药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用途分类、按药理学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等。
2. 药物的命名:了解药物的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以及药物的化学名
和化学式。
3. 药物的制剂:掌握药物的不同制剂形式,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乳剂等。
4.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分布
到组织和器官的过程、代谢和排泄的途径。
5. 药物的作用机制:了解药物与生物体发生作用的机制,如药物的靶点、药物与受体的结合等。
6. 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了解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和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药物依赖等。
7. 药物的药理学作用:了解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如药物的抗生素作用、镇痛作用等。
8. 药物的药动学参数: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的
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最大浓度等。
9. 药物相互作用:了解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如药物的协同
作用、拮抗作用等。
10. 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了解药物的适当剂量和用法,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这些知识点是药学基础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和应用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要点三p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三、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一药物的配伍变化和配伍禁忌1.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1协同作用2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性: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磺胺药与甲氧苄氨嘧啶;3拮抗作用克服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吗啡与阿托品配伍;4预防或治疗合并症..2.药物配伍变化和配伍禁忌药物的配伍变化;一般指在药品生产或临床用药过程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在一起或联合使用出现的物理、化学和药理学方面各种各样的变化..药物在配伍使用时;若发生不利于质量或治疗的变化则称配伍禁忌..二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药物配伍变化可大致分为物理、化学和药理学的配伍变化..1.物理学的配伍变化物理配伍变化属于外观变化;如果条件改变还可能恢复制剂的原来形式..1溶解度改变2吸湿、潮解、液化与结块3粒径或分散状态的改变2.化学的配伍变化化学的配伍变化系指药物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液; ;10厘米;⑦药品与非药品、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分库存放;⑧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⑨拆除外包装的零货药品应当集中存放;⑩储存药品的货架、托盘等设施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破损和杂物堆放;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储存作业区;储存作业区内的人员不得有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的行为;药品储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的物品..2.药品养护①指导和督促储存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②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③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监测、调控;④按照养护计划对库存药品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记录;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应当进行重点养护;⑤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应当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和记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⑥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养护并记录;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⑦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第三节药学专业知识一、执业药师与药学专业知识二、药物化学专业知识三、药剂学专业知识药剂学pharmaceutics系指研究药物剂型和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药剂学的研究内容有: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5个方面..一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基本理论的研究。
药学必背知识点

药学必背知识点一、药物化学部分。
1. 药物结构与命名。
- 常见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例如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结构为苯环连接一个羧基和一个乙酰氧基。
其命名遵循化学命名法,根据结构中的官能团和取代基来命名。
- 药物的通用名、商品名和化学名的区别。
通用名是全世界通用的名称,如布洛芬;商品名是制药企业为其产品所取的名称,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通用名药物可能有不同的商品名;化学名则准确描述药物的化学结构。
2. 药物的理化性质。
- 酸碱性:如巴比妥类药物具有弱酸性,可与碱成盐,其盐类易溶于水,这一性质在药物的制剂、鉴别和含量测定中有重要意义。
- 溶解性:像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在油脂性环境中易溶解吸收;而维生素C为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
溶解性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 稳定性:某些药物容易受光、热、空气等因素影响而分解变质。
例如硝酸甘油在光照和高温下易分解,所以要遮光、低温保存。
3. 药物的代谢。
-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
代谢反应分为相Ⅰ反应(氧化、还原、水解等)和相Ⅱ反应(结合反应)。
- 例如,苯巴比妥经肝脏代谢,相Ⅰ反应中的氧化反应使其结构发生变化,然后进行相Ⅱ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水溶性更高的代谢产物,从而易于排出体外。
二、药理学部分。
1. 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 药物作用的靶点:包括受体(如β -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后可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等效应)、酶(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该酶可使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的浓度升高,产生拟胆碱作用)、离子通道(如钙通道阻滞剂可阻断心肌细胞上的钙通道,降低心肌收缩力)等。
- 药物的量 - 效关系:包括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最大效应(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药理效应)、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效价强度越大)等概念。
2. 药物的不良反应。
- 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例如,阿托品在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时,可同时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等副作用,这是由于其对唾液腺和瞳孔括约肌等也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要
点三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三、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
(一)药物的配伍变化和配伍禁忌
1.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1)协同作用
(2)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性: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磺胺药与甲氧苄氨嘧啶;?
(3)拮抗作用克服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吗啡与阿托品配伍;
(4)预防或治疗合并症。
2.药物配伍变化和配伍禁忌
药物的配伍变化,一般指在药品生产或临床用药过程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在一起或联合使用出现的物理、化学和药理学方面各种各样的变化。
药物在配伍使用时,若发生不利于质量或治疗的变化则称配伍禁忌。
11
于
业的库房储存药品,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为绿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待确定药品为黄色;④储存药品应当按照要求采取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⑤搬运和堆码药品应当严格按照外包装标示要求规范操作,堆码高度符合包装图示要求,避免损坏药品包装;⑥药品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垛间距不小于5厘米,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⑦药品与非药品、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分库存放;⑧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⑨拆除外包装的零货药品应当集中存放;⑩储存药品的货架、托盘等设施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破损和杂物堆放;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储存作业区,储存作业区内的人员不得有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的行为;药品储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的物品。
2.药品养护
①指导和督促储存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②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③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监测、调控;④按照养护计划对库存药品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记录;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应当进行重点养护;⑤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应当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和记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⑥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养护并记录,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⑦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