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要点三(终审稿)

合集下载

医学药物学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

医学药物学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

医学药物学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
1. 药物分类
- 化学成分分类:有机化合物药物、无机化合物药物、生物体
内产物药物等。

- 药物性质分类:生物碱药物、植物提取药物、抗生素药物等。

- 药理学分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心血管系
统的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等。

2. 药物代谢
- 药物经过肝脏代谢,变为活性代谢物或无效代谢物。

- 药物代谢可以通过肝脏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进行。

3. 药物吸收
- 药物吸收通常发生在胃肠道,但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位进行。

- 药物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溶解性、吸收面积等。

4. 药物分布
- 药物在体内通过血液分布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 药物分布受到血液流动情况、血-脑屏障、脂溶性等因素的影响。

5. 药物消除
- 药物通过肾脏、肝脏等途径从体内排出。

- 药物消除的速度可以通过药物的半衰期来衡量。

6. 药物治疗
- 药物治疗是通过药物的作用来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

- 药物治疗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选择。

以上是医学药物学专业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药学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药学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药学的知识点总结大全药学是研究药物的起源、制备、性质、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等,以及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药学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制剂学、药理毒理学、药物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在现代医学中,药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它的研究成果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

下面是药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总结:1.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指研究药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它是药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在药物化学中,需要了解有机化学、结构化学、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性质等知识。

通过对药物分子结构的研究,可以为药物的发现和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效应和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药理学的内容涉及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以及在生物体内的药效学、毒性学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理,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3.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制备、保存、稳定性和质量控制等的学科。

药剂学需要了解物理化学、药品制剂学、溶解度、分散性等方面的知识,以便研究各种类型的制剂及其适用性和稳定性。

4.制剂学:制剂学是研究制剂的种类、性质、制备方法、检验标准及其应用等的学科。

制剂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气雾剂、注射剂等。

通过制剂学的研究,可以为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给药途径和药物形式。

5.药理毒理学:药理毒理学是研究药物的药效学和毒性学的学科。

它涉及到药物的生理作用、疗效、不良反应、毒性及毒理作用的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理和毒性表现,可以为合理用药和药物安全提供依据。

6.药物分析:药物分析是研究药物的化学组成、结构、质量和纯度等的学科。

它包括物理分析、化学分析、仪器分析、色谱分析、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药物分析,可以对药物的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控,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7.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合用时,由于它们在生物体内发生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药效改变、不良反应及毒性反应等。

药学总结性知识点

药学总结性知识点

药学总结性知识点一、药学的基本概念药学(Pharmacy)是一门研究药物及其应用、起源、性质、配方、制备、与疾病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动物和人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科学。

药学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药理学、药剂学、生物制药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等多个专业领域。

二、药物的分类1.按照作用机理分类:药物可以按照其作用机理分为激动剂、拮抗剂、激素类、抗生素等。

2.按照药用途分类:药物可以按照其药用途分为抗菌药物、止痛药、抗病毒药、抗肿瘤药等。

3.按照化学结构分类:药物可以按照其化学结构分为药物类(如β-阻滞剂、ACEI抑制剂)、化学结构类(如各种醚类、酮类)、天然药物类等。

三、药物的药效学药效学是药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的是药物分子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并导致生物效应的科学。

药物的药效学包括作用机理、作用部位、作用时间、作用强度等方面的内容。

四、药物的代谢和排泄1.药物的代谢: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作用主要发生在肝脏中,通过一系列酶系统的作用,药物的毒性可以大大降低。

2.药物的排泄:药物的排泄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和肠道排泄,其中肾脏排泄为主要途径,尿液中的药物浓度可以反映药物的代谢情况。

五、药物的剂型和制剂药剂学是药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将药物制备成适合病人使用的药剂。

根据其性状和用途,药剂可以分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气雾剂、晶体制剂等。

六、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是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对药物原材料、中间体、成品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检测,确保药物符合规定的标准。

七、药学的临床应用药学在临床应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涉及到药物的选择、剂量、使用方法、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都是十分关键的。

八、药物的开发与监管药物的开发与监管是药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包括药物的研发、临床试验、上市审批、药物安全监测等方面,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九、药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药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一直在不断进行,经过多年的努力,药学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药学综合知识点总结

药学综合知识点总结

药学综合知识点总结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学科,主要研究药物的发现、设计、合成、制备、质量控制、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药学的综合知识点包括药物的分类、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治疗原理、药物剂型等内容。

在本文中,将对药学综合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药物的分类药物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来划分的。

1. 根据化学结构的分类:包括生物碱、生物碱类似物、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草药等。

2. 根据作用机制的分类:包括拮抗药、激素类药物、抗生素、镇痛药、抗癌药等。

3. 根据临床应用的分类:包括抗生素、镇痛药、抗高血压药、抗癌药、抗抑郁药等。

二、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药代动力学的主要概念包括:1. 药物的吸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主要包括口服、皮肤贴敷、注射等途径。

2. 药物的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主要受体内蛋白质结合、组织解聚等因素的影响。

3. 药物的代谢: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通过肝脏的细胞代谢酶进行代谢。

4. 药物的排泄:药物在体内的排泄主要通过尿液、粪便、肺泄等方式进行。

三、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改变。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分为药物与受体、药物与细胞、药物与药物等方面的相互作用。

1.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藉由化学作用、光化学或物理作用抑制受体的生物活性。

2. 药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通过细胞膜的通透性或特异性方式对细胞产生作用。

3. 药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是协同作用、抑制作用或拮抗作用。

四、药物治疗原理药物治疗原理是指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机制,主要包括对病因、病理生理等方面的治疗原理。

1. 对病因的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改变疾病的病因而达到治疗目的。

2. 对病理生理的治疗: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改变疾病的生理过程来达到治疗目的。

3. 对免疫系统的治疗: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达到治疗目的。

药学药物化学与药剂学重点考点总结

药学药物化学与药剂学重点考点总结

药学药物化学与药剂学重点考点总结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发现、研制、生产、配制、分析、应用及药物的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学科。

药物化学与药剂学是药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通过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和制剂的性质及其在人体内的作用,为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实践依据。

本文将重点总结药学、药物化学与药剂学中的重点考点。

一、药物化学考点总结1. 药物的结构与性质药物的化学结构对其药理学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苯环结构的药物通常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重氮酰胺结构的药物常用于抗癫痫等疾病的治疗。

了解药物的结构与性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2. 药物的合成方法了解药物的合成方法对研发新药具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药物合成方法包括有机合成、化学修饰、天然产物提取等。

熟练掌握各类反应的机理,并能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或合成路线获得目标药物,是药物化学的重要考点。

3. 药物代谢与药物代谢酶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化学反应转化成代谢产物。

了解药物代谢的主要途径,如氧化、还原、水解等,以及参与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类,如CYP450等,对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药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药剂学考点总结1. 药物剂型与制剂工艺药物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的具体形式,如片剂、胶囊、注射液等。

了解药物剂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及制剂工艺中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对于药剂师的工作至关重要。

2. 药物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制剂质量的重要环节。

了解药物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和检测方法,如纯度、含量、溶解度等,对于制剂的生产和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3. 药物的稳定性与保存药物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

了解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保存条件,能够有效延长药物的保存期限,确保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药学、药物化学与药剂学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对于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起着关键作用。

熟练掌握药物化学和药剂学的重点考点,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医药师专业课复习重点总结

医药师专业课复习重点总结

医药师专业课复习重点总结一、药剂学药剂学是医药师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主要涉及药物的制剂、配方、药物储存条件以及药物剂量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药剂学的复习重点:1. 药剂学基础知识- 药物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规则- 药物的质量控制和储存要求- 药物溶解和离子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药物溶液的配制和稀释计算2. 药物配方学- 固体制剂的制备和包装要求- 液体制剂的制备和稀释计算- 气体制剂的制备和储存要求- 配方调剂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3. 药物剂量学- 药物剂量的计算和调整- 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的计算- 特殊人群剂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儿童和老年人的药物剂量调整规则4. 药物配伍学- 药物相容性和不相容性评估方法- 药物配伍禁忌与相容性数据的查阅- 静脉注射药物的配伍规则和注意事项- 输液和注射用药的药物配伍问题二、药理学药理学是医药师考试中另一个重要科目,主要涉及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物代谢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药理学的复习重点:1.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和信号传导机制- 药物对离子通道和药物靶蛋白的作用- 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场景2. 药效学与药物代谢学- 药物的药效学参数评价与分析-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和药物相互作用概念- 药物副作用和药理毒理学的基本概念3. 常用药物分类和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的选择- 药物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药物治疗中的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三、临床药学临床药学是医药师考试中涉及到临床实践的重要科目,主要包括临床药学知识、药物治疗监测、治疗方案设计和药物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临床药学的复习重点:1. 临床药学知识- 临床用药指南的理解和应用- 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严重疾病和急救情况下的药物选择和管理- 药物过敏和不良反应处理方法2. 药物治疗监测- 药物治疗的评价和监测指标- 临床实验室指标对药物治疗的监测- 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方法- 药物治疗中的药物相互作用检测与管理3. 治疗方案设计和药物信息咨询- 基于患者病情和基础情况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 药物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解读与咨询- 常见药物的特殊用法和用量- 药物信息的查阅和提供方法通过对以上三个科目的综合复习,相信你已经对医药师考试的重点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药学用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药学用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药学用药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药物的药效和毒性1. 药物的药效(1) 药物的定义:具有治疗、预防、诊断、改善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2) 药效的概念:指药物在生物体内引起的生理、生化、病理和行为上的效应。

(3) 药物的主要疗效:包括镇痛、消炎、抗菌、抗病毒、抗癌、抗高血压、抗抑郁、敏感性减小等。

(4) 药物的次要疗效:包括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负性药效等。

(5)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包括过敏反应、中毒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2. 药物的毒性(1) 药物的毒性概念:是指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具有有害效应的性质和特性。

(2) 药物的毒性类型: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

(3) 药物的毒性机制:包括直接毒性、间接毒性、变态反应、致癌作用等。

二、药物的代谢和排泄1. 药物代谢(1) 药物代谢的定义: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转化成其他代谢产物或药效物质的过程。

(2) 药物代谢的部位:包括肝脏、肾脏、肠壁、肠腺等。

(3) 药物代谢途径: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甲基化、转化为酸或醇等。

(4) 药物代谢酶:主要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非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药物代谢酶家族等。

2. 药物排泄(1) 药物排泄的定义:指药物及其代谢或降解产物随尿、便、汗、唾液、呼气等生物体液体中的排出过程。

(2) 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包括肾脏排泄、胆汁排泄、肠道排泄、肺排泄、乳腺排泄等。

(3) 药物排泄机制:包括滤过、分泌、再吸收、排出等。

(4) 药物排泄途径受影响的因素:包括肾功能、肝功能、血流量、电解质平衡等。

三、药物的吸收和分布1. 药物吸收(1) 药物吸收的定义:是指药物经过给药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到达循环系统中的过程。

(2) 药物吸收的途径:包括口服给药、皮肤给药、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黏膜吸收等。

(3) 药物吸收的影响因素:包括药物性质、给药途径、生物体因素、药物剂量等。

(4) 药物吸收速度:包括Cmax、Tmax、T1/2、AUC等。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知识点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知识点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知识点鉴于《药一》化学部分难度较大,为确保听课效果,网校建议化学基础薄弱的学员先行学习《药学基础知识(2016)课程讲座》;学习内容及顺序如下:第二部分第六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第一专题有机化合物的划分和命名第二专题官能团和特定组成的性质第三专题取代基对药物性质的影响第四专题药物的立体化学第二部分第五章氧化与还原反应药学专业知识(一)——涵盖了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及药理学的药学基础知识综合科目。

大纲要求——本科目要求在正确认识药物结构与构效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药物常用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药动学、药效学及药物体内过程;熟悉与药品质量管理直接相关的国家药品标准和药典的通则等内容;并能够运用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药物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学习思路】第一章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第一节药物与药物命名一、药物的来源与分类【药品概念】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药品分类】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二、药物的结构与命名(一)药物常见的化学结构及名称1.脂肪烃环、芳烃环2.杂环①五元杂环②六元杂环③稠合杂环④碱基3.甾体(二)常见的药物命名——商品名、通用名、化学名芬必得 = 布洛芬 = 2-甲基-4-(2-甲基丙基)苯乙酸1.药品的商品名①药物最终产品(剂量剂型已确定)②药物成分相同的药品,不同厂家(或国家),商品名也不同③企业确定药品商品名,可进行注册和专利保护④商品名不能暗示药物的疗效和用途,且应简易顺口2.药品的通用名概念——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的名称。

INN通常是指有活性的药物物质,而不是最终的药品,是药学和医务人员使用的共同名称。

一个药物只有一个通用名,比商品名更方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要
点三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三、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
(一)药物的配伍变化和配伍禁忌
1.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1)协同作用
(2)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性: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磺胺药与甲氧苄氨嘧啶;
(3)拮抗作用克服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吗啡与阿托品配伍;
(4)预防或治疗合并症。

2.药物配伍变化和配伍禁忌
药物的配伍变化,一般指在药品生产或临床用药过程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在一起或联合使用出现的物理、化学和药理学方面各种各样的变化。

药物在配伍使用时,若发生不利于质量或治疗的变化则称配伍禁忌。

(二)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药物配伍变化可大致分为物理、化学和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1.物理学的配伍变化
物理配伍变化属于外观变化,如果条件改变还可能恢复制剂的原来形式。

(1)溶解度改变
(2)吸湿、潮解、液化与结块
(3)粒径或分散状态的改变
2.化学的配伍变化
化学的配伍变化系指药物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分解、水解、取代、聚合等)而导致药物成分的改变,产生沉淀、变色、产气、发生爆炸等现象。


1.药品储存
①按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包装上没有标示具体温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贮藏要求进行储存;②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35%~75%;③在人工作业的库房储存药品,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为绿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待确定药品为黄色;④储存药品应当按照要求采取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⑤搬运和堆码药品应当严格按照外包装标示要求规范操作,堆码高度符合包装图示要求,避免损坏药品包装;⑥药品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垛间距不小于5厘米,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⑦药品与非药品、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分库存放;⑧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⑨拆除外包装的零货药品应当集中存放;⑩储存药品的货架、托盘等设施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破损和杂物堆放;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储存作业区,储存作业区内的人员不得有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的行为;药品储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的物品。

2.药品养护
①指导和督促储存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②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③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监测、调控;④按照养护计划对库存药品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记录;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应当进行重点养护;⑤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应当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和记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⑥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养护并记录,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⑦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

第三节药学专业知识
一、执业药师与药学专业知识
二、药物化学专业知识
三、药剂学专业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