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吃五色糯米饭的由来

合集下载

为什么广西三月三要吃五色糯米饭

为什么广西三月三要吃五色糯米饭

为什么广西三月三要吃五色糯米饭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传统歌节,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那么为什么三月三的时候广西那边的人要吃五色糯米饭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西三月三要吃五色糯米饭的原因,希望你会喜欢!广西三月三要吃五色糯米饭的原因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或者清明节的大日子里,壮家人通常会制作五色糯米饭祭祖、招待亲友。

孩子满月,乔迁之喜,也会蒸煮五色糯米饭分送给左邻右舍,表达敬意。

壮人爱枫叶,并认为枫叶可以“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祥和平安。

因此,农历三月三做五色糯米饭的时候,家家户户要在门口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有的还会将制作五色糯米饭的染料渣撒在屋子外围或者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壮家人常常以糯米饭的颜色是否鲜艳,味道是否香甜来评定女主人是否是真正的巧妇。

每到三月初三或清明,天还没亮,各家的主妇们遍纷纷起床,把泡好的五色糯米放入蒸笼里用文火蒸煮。

早晨,孩子们个个拿着彩色的糯米团边走边吃,比谁家的饭更黑、更黄、更紫、更香。

三月三吃过五色糯米饭便去赶歌圩,清明节则把热腾腾的五色糯米饭装好,准备拿去上坟祭祖。

过去,即便是穷人,家没有大鱼大肉,清明上坟祭祖的时候也一定会摆放一碗香甜的五色糯米饭来祭拜长眠于此的亲人。

难得的是,五色糯米饭虽然颜色鲜艳,却严格的依照传统的加工方式,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选材只取用大自然中的植物药材,在食品安全卫生缺失的今天,这样的“环保”食品实属少见。

因此,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血作用,染黄颜色的“黄花饭”或栀子具有清热凉血等作用,而染黑颜色用的则是枫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还说用枫叶煮成的青精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能行、补髓”。

壮族三月三吃五色糯米饭的传说传说一:祭祀特桂传说,有位才智超群的壮人韦特桂,在土皇帝手下为臣。

五色糯饭三月三

五色糯饭三月三

五色糯饭三月三五色糯饭是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的传统食物之一,主要由五种不同颜色的糯米制作而成。

而三月三是中国的另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俗称上巳节,也是寒食节的后一天,因此人们常常会在这一天享用五色糯饭。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五色糯饭和三月三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五色糯饭是一道由五种不同颜色的糯米制作而成的传统食物。

五种颜色分别是红色、黄色、蓝色、白色和黑色。

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

红色代表热情和幸福,寓意着吉祥如意;黄色代表生命和丰收,寓意着富饶和好运;蓝色代表清凉和平静,寓意着宁静和安宁;白色代表纯洁和祥和,寓意着吉祥平安;黑色代表坚韧和力量,寓意着健康和长寿。

五色糯饭的制作过程相对繁琐,需要将不同颜色的糯米分别浸泡、蒸熟和染色,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层层叠放,最后蒸制成五色饭团。

五色糯饭颜色鲜艳,绵软香甜,形状可爱,口感独特,是一道十分有趣的传统食品。

而三月三也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俗称上巳节。

根据历史记载,三月三是为了纪念古代的文化英雄伯禹而设立的。

据传伯禹是中国古代帝尧的大臣,他治理水患有功,被尧封为“河伯”,庆祝三月三是为了纪念他的功绩。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和习俗。

人们会登高,在山上和朋友一起欣赏风景和踏青;人们还会放风筝,将自制的彩色风筝放上天空,寓意着祛病辟邪;还有人会举行划船比赛,表演传统的龙舟赛。

在三月三这一天,人们还会有寒食节的习俗。

寒食节是古代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战国时期。

据传,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是楚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他闻名于世,深受楚国百姓的喜爱。

由于楚国的政治斗争,屈原被迫离开楚国。

在离开前,屈原写下了著名的《离骚》一文,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流亡生活的思念。

楚国的政治局势越发恶化,最终导致了屈原的自杀。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屈原逝世的那一天也就是三月三的寒食节,会去祭拜屈原,烧纸留念,还有人会到野外野餐或者宴请亲友。

五色糯饭和三月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部分,代表着人们对祥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五色花米饭”的传说

“五色花米饭”的传说

“五色花米饭”的传说每年清明节来临,黔西南许多民族都要制作“五色花米饭”,到祖宗墓地上坟,作为特定供品。

关于“五色花米饭”,这里边有一个极富正能量的民间传说呢。

相传很久以前,有回、汉、苗、壮、布依五个民族的五个孤儿在北盘江河畔放牛认识“打老庚”(即同岁相拜为异性弟兄)。

后来,五老庚干脆相邀在北盘江边建房组成一个大家庭。

他们开荒种地,捕鱼牧羊,都娶上媳妇有了孩子,过着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后来,五老庚的共同家庭人口急剧增长,到了该分家的时候。

五老庚商议:北盘江流域土地很多,干脆分成五家,相互通婚,相隔两里地左右各自发展成寨。

回族大哥阿兴往左两里居住称“大哥寨”,汉族二哥阿旺往右两里居住称“二哥寨”,苗族三哥阿发往上两里居住称“三哥寨”,壮族四哥阿达往下两里居住称“四哥寨”,布依族老五阿瞒居住原址称“满哥寨”。

五老庚的子孙在盘江河畔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发展都很好,通过几百年后都形成了五个上百户的村寨。

五老庚死后坟墓都葬在一起。

所有的后裔都称五老庚的坟墓为“五老庚祖坟”,共同祭祀和管理。

一年清明节,五族子孙上坟时共同商议,要用一种饮食文化来纪念“五老庚”当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于是大家献言献策。

最后形成决议:用五种颜色制作“花米饭”。

怎么制作呢?于是分配任务:回族制作精美白米饭,汉族制作黄米饭,苗族制作黑米饭,壮族制作紫米饭,布依族制作红米饭。

制作“花米饭”,其实主要是染色问题。

白米饭本色就是白色,制作不难;黑米饭采用“鸭樟榔树叶”取汁染色,也不难;红色采用红豆也可以染色,亦不难。

其中的黄、紫二色却是花了些经历的。

清明时节,芳草依依,百花鲜艳。

汉族家族派了个年轻小伙阿灵去山上找黄色染色植物,壮族家族派了个聪明绝顶的姑娘阿巧去找紫色染色植物。

阿灵来到南山,没有找到黄色染色植物,但是却意外发现了虎杖(紫草);阿巧来到北山,没有找到紫色染色植物,也意外地发现了黄米饭花。

太阳快落山了,两人来到南北山汇合处的山垭口,因都没有找到各自需要的颜色染色植物,心中郁闷,都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来,唱起了山歌。

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五色糯米饭习俗的源流与内涵分析

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五色糯米饭习俗的源流与内涵分析

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五色糯米饭习俗的源流与内涵分析摘要:五色糯米饭是广西壮族传统特色饮食,整合了广西人民对生活的情感与思考,是道德、信仰与审美元素的集合,凝聚着深厚而丰富的壮族民族文化。

本文将探讨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五色糯米饭习俗的源流与内涵,探寻其中蕴含的原始崇拜信仰、生存信仰、审美观念、族群认同、道德规范等文化底蕴,促进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使得人们深刻认知广西地区壮族族群。

关键词:传统节日;五色糯米饭;民族习俗;广西壮族广西壮族文化习俗丰富多样,其中通过饮食表达的习俗突出了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蕴含了深刻而丰富的文化信息。

其中五色糯米饭,是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的特色民俗食物。

通过了解五色糯米饭能够深刻认知壮族族群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色糯米饭以优质糯米为原料,从天然植物中提取食用色素将糯米染色,按照传统烹饪方法制成彩色糯米饭。

广西壮族主要在传统节日期间制作五色糯米饭,如“三月三”节日,春节、中元节等。

五色糯米饭主要是黑、白、红、黄、紫色糯米饭组合而成。

根据村寨不同,“五色”会有些许变化。

五色糯米饭晶莹剔透、色彩斑斓、油润香甜,广西不同的地区会饰以花生、芝麻,给糯米饭添加更丰富的口味层次。

壮族群众将五色糯米饭分别装在五个碗里,寓意五谷丰登,将一片猪肉放在糯米上,寓意六畜兴旺。

五色糯米饭作为广西壮族传统节日的特色美食,整合了广西人民对生活的情感与思考,是道德、信仰与审美元素的集合,凝聚着深厚而丰富的壮族民族文化。

本研究从五色糯米饭的文化流源与内涵,探索壮族族群的原始崇拜信仰、生存信仰、审美观念、族群认同和道德规范。

一、五色糯米饭蕴含了广西壮族的原始崇拜信仰广西壮族族群有着原始的自然崇拜,信奉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五行与颜色对应,正是五色,五色反映在传统饮食中,蕴含了壮族族群天人合一的信仰与思想。

壮族民众意识到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相互融合,自然给人恩惠,人应尊重自然。

壮民们使用天然的草木粮食,用生活智慧加以创造,制成五色糯米饭祭拜神灵。

五色糯米饭的来历及寓意

五色糯米饭的来历及寓意

五色糯米饭的来历及寓意
五色糯米饭是一道传统的中国菜肴,也有在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流行的变种。

它由五种不同颜色的糯米制成,每种颜色代表着特定的寓意和象征。

1.红色:红色代表热情和喜庆。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被视为
吉祥和幸运的象征。

因此,红色的糯米饭代表着喜庆和好运。

2.黄色:黄色代表地黄和丰收。

在中国文化中,黄色被视为
富饶和丰收的象征。

黄色的糯米饭寓意着丰收和财富。

3.绿色:绿色代表希望和生命。

在中国文化中,绿色被视为
生命力和活力的象征。

因此,绿色的糯米饭代表着新生和希望。

4.蓝色:蓝色代表清新和宁静。

在中国文化中,蓝色被视为
平静和宁静的象征。

蓝色的糯米饭寓意着平和和安宁。

5.白色:白色代表纯洁和祥和。

在中国文化中,白色被视为
纯洁和祥和的象征。

白色的糯米饭代表着纯洁和和谐。

五色糯米饭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传统节日和宴会。

它常常出现在春节、元宵节、婚宴和庆祝活动中,象征着吉祥、繁荣和幸福。

除了寓意和象征的意义,五色糯米饭也以其五彩缤纷的外观和丰富的口感受到人们的喜爱。

它是一道融合了美食、文化和艺术的传统佳肴。

广西三月三作文500字六年级蒸五色糯米饭

广西三月三作文500字六年级蒸五色糯米饭

广西三月三作文500字六年级蒸五色糯米饭1. 引言1.1 概述广西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庆祝。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作和食用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以其丰富多彩的外观和美味可口的味道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广西三月三的由来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五色糯米饭的制作过程和文化意义。

1.2 背景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方,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其中,《小胖子快跑》、《出山记》等乡村剧目创作成果走俏全国,被誉为中国百姓戏台湾张艺谋落地引领大姐大、甜草莓等名曲受到普通听众喜爱,《侠盗花园》系列游戏上市首周销量已经突破200万套,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知名度。

现在邀请大家一起来了解广西的传统节日-广西三月三。

1.3 主题意义广西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广西人民对于祭祖和迎接新年的重要庆祝活动。

节日期间,人们会展开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其中五色糯米饭作为必备美食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研究和了解这些习俗与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广西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执着与珍视,并且增进不同地域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此外,通过探讨五色糯米饭制作过程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和保护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加强现代化包装和营销推广手段,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为当代社会所接受和喜爱。

下面将详细介绍广西三月三的由来及其文化内涵,请继续阅读后续章节内容。

2. 广西三月三的由来2.1 传统习俗起源广西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壮族的传统节日。

据史书记载,广西壮族在古代就开始庆祝三月三这个节日。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做阿乌迪的英雄壮族少年,在抵抗外邦侵略时牺牲了自己。

为了纪念他的英勇牺牲,人们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定为阿乌迪烈士纪念日。

而后来,这个纪念日逐渐发展成了盛大而欢乐的传统节日。

五色饭—搜狗百科

五色饭—搜狗百科

五⾊饭—搜狗百科简要介绍⽼⼈的健康,⼦⼥都牵挂在⼼。

然⽽“⼈是铁、饭是钢”,独⾃在家的⽼⼈能不能吃好饭,更是⼤家关⼼的问题。

⽼⼈的营养需求和年轻⼈有所不同,因此英国⾷物标准局最新推出的《居家⽼⼈膳⾷指南》,为我们做出了详尽的指导。

在指南中,黄、绿、粉、紫、蓝5⾊分别代表了主⾷、蔬果、⾁类、零⾷、乳制品5类⾷品,并通过⼀个形象的餐盘和说明告诉我们,各类⾷物该吃多少、怎么吃。

⾷材介绍 每天5种,每种80克 除了新鲜的蔬菜⽔果外,超市⾥购买的凉拌蔬菜、纯果汁等,都可算在这个范畴。

益处:蔬菜⽔果中富含维⽣素,矿物质和纤维。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每天摄⼊400克蔬菜⽔果可以降低冠⼼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病率。

此外,蔬菜⽔果中的脂肪含量很低。

就营养素来说,⾹蕉富含钾,葡萄⼲、杏⼲、花椰菜等富含铁,绿叶蔬菜、⽵笋、橘⼦都富含叶酸,菠菜等富含镁。

⾷⽤指南对于⽼⼈来说,每天摄⼊⾷物总量中应有1/3是蔬菜⽔果。

⼀天应该吃到5种不同的蔬菜⽔果,其中每种蔬菜⽔果应⾷⽤80克。

保证每顿饭应当有⼀到两种蔬菜,⽽⽔果则该放在两餐之间吃⽽不是饭后,这样有助于保持⾎糖的稳定。

注意事项:蔬菜⽔果尽可能趁新鲜⾷⽤,不做长时间保存为好。

如果⼀定要保存,就冷冻起来。

许多⼈喜欢冷藏蔬菜,但像胡萝⼘、南⽠等块状蔬菜,冷冻保存的营养更多;绿叶蔬菜、蘑菇最好装在保鲜袋⾥冷藏。

烹调的时候,最好⽤少量⽔将蔬菜煮熟,再凉拌或炒,这样可以尽可能保存营养并防⽌摄⼊过多的脂肪。

如果烹调的不是菠菜这类⾼草酸的⾷物,剩下的⽔还可以煮⾯或做汤。

⽼⼈吃⽔果,最好切成块,保证⼀⼝⼀块,这样不会损伤⽛齿和⽛龈。

(有些⽔果也是很“锋利”的,不少⼈在啃苹果时都出现过⽛龈出⾎,⼀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

)除了在餐间吃⽔果外,最新研究还显⽰,在饭前喝⼀点温过的果汁,对⽼⼈⾝体尤其有好处。

如果实在嫌⽔果太凉,吃完肠胃不舒服,也可以尝试⽤⼲果煮粥。

虽然维⽣素会损失,但⾥⾯的膳⾷纤维还在。

三月三的节日起源_三月三的传说故事

三月三的节日起源_三月三的传说故事

三月三的节日起源_三月三的传说故事三月三节日起源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

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

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

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

三月三的传说故事相传,很久前,壮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

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

有一年,壮乡大旱,乡亲们求达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粮,达桂跪奏道:“状乡百姓颗粒无收,吾伴千岁前往视察。

”达桂伴驾来到状乡,只见田土龟裂,禾穗枯焦,一群群面黄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

达桂跪下说:“千岁亲见,万望免粮。

”土皇帝无奈只可免去状乡皇粮。

打那以后,他对达桂恨之入骨,可是鉴于达桂的声望,又找不出什么岔子把他除了,因此施出毒计,阴谋陷害达桂。

一天,他把达桂唤道跟前:“达桂,你向来很能干,现在想叫你给我办件事”达桂听了,就知道土皇帝不怀好意,但他还是从容地说:“请千岁道来。

”土皇帝半眯着眼说:“我正在建一座楼阁,缺少瓦片,听说壮人皮能防寒防暑,防水防火,经久耐用,我要你在两个月以内给我弄900张壮人皮当瓦片用,到时重重有赏,如果完不成,定要从严惩罚。

”达桂轻松的答道:“到时就请千岁亲自到城门下点货验收吧。

”一个月过去,达桂没有动静,五十九天过去了,达桂依然没有动静。

限期到了,达桂才召集900个壮家大汉,每人带上一斤糯米,一斤米酒,一斤胡椒面,来到皇城脚下,架锅煮糯米饭,煮辣椒菜汤,一个个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坐在城门下饮酒,喝辣椒汤,吃糯米饭。

正当个个酒足饭饱,满头大汗淋漓的时候,土皇帝坐着八抬大轿赶到了。

达桂连忙上前施礼道:“货物已经给千岁送来了,可是这帮贱骨头张张皮都是漏水的,能用吗?”土皇帝下轿一看,一个个黑里透红的皮肤上都是湿漉漉的,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臭气扑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族三月三吃五色糯米饭的由来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中原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说法,传说这天是盘古、黄帝、王母、真武大帝的诞辰。

也是广西汉族、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

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

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

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壮族三月三吃什么?
壮族,多在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

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另外,艾糍粑、粉蒸肉、黑糯米酒是广西“三月三”的特色食品。

今天小编特别为您介绍壮族三月三的美食——五色糯米饭。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

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
祀歌仙刘三姐的。

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

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

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

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

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

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壮家人常常以糯米饭的颜色是否鲜艳,味道是否香甜来评定女主人是否是真正的巧妇。

每到三月初三或清明,天还没亮,各家的主妇们遍纷纷起床,把泡好的五色糯米放入蒸笼里用文火蒸煮。

早晨,孩子们个个拿着彩色的糯米团边走边吃,比谁家的饭更黑、更黄、更紫、更香。

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血作用,染黄颜色的“黄花饭”或栀子具有清热凉血等作用,而染黑颜色用的则是枫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还说用枫叶煮成的青精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能行、补髓”。

壮族三月三吃五色糯米饭的传说
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

因糯
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

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鲜艳诱人;天然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各有清香,别有风味。

五色糯米饭色、香、味俱佳,还有滋补、健身、医疗、美容等作用。

壮族三月三吃五色糯米饭,民间有很多传说,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其中两则。

传说一:祭祀特桂
传说,有位才智超群的壮人韦特桂,在土皇帝手下为臣。

一年大旱,他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皇帝亲往壮乡视察,用计使皇帝免去皇粮。

土皇帝后来发觉上了当,把特桂视为眼中钉,下令捉拿他归案。

壮乡百姓闻知,连夜送特桂上山躲藏。

皇兵捉拿不着,就放火烧山,那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

皇兵走后,乡亲们在一棵大枫树洞里找到特桂尸体,含泪把他葬在枫树旁。

以后的每年三月三,壮人就用枫叶等植物颜汁把糯米染成红、黄、紫、黑等色,蒸熟后拿到山上祭祀特桂。

传说二:三圣母与沉香
传说仙女三圣母因思凡下嫁人间,触犯了天条,于是被玉皇大帝关进了地狱,还不给她东西吃。

三圣母的儿子沉香为了不让母亲饿着,就把饭给母亲送到地狱,哪知每次路过
狱门时都让看门鬼给吃光了。

沉香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枫叶汁把糯米浸黑后煮成青精饭,看门鬼从没吃过黑米饭,以为有毒便不敢再吃。

从此,沉香的母亲就是依靠这青精饭得以维持生命。

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上天,玉皇大帝便将三圣母释放了。

五色糯米饭的制作方法:
原料
糯米750克猪里肌肉200克红萝卜半条小个竹笋1条香菇2个花生米125克虾米60克高汤370克酱油45克砂糖8克料酒300克油适量
方法
1.将糯米洗好,在水中浸泡1小时以上,沥去水分备用。

2.虾米用水洗净后,用热水泡一会儿,泡过的虾米水可以留用。

3.猪里肌肉切成2厘米长的条。

竹笋用开水烫一下,除去涩味,切成1厘米的丁块状、红萝卜的加工方法与竹笋相同,将香菇洗净,用热水泡软,去蒂,切成1厘米大小的丁块。

把花生的皮除去,花生米备用。

4.把洗好的糯米放入电锅内,加入比做普遍米饭少二皮的水,这样煮出来的糯米饭比较硬些。

5.将炒锅置火上,倒入40克油,油热后,先炒猪肉,炒至肉变色,再加入香菇、红萝卜、竹笋等同炒,最后放花生
米及虾米混合拌炒。

6.在高汤中加上炮虾米的水120克,再加上酱油、砂糖、料酒等佐料,放在火上煮20分钟左右,煮至汤法只到材料的一半时,将火关掉。

7.把已煮好的各种主料及调料淋在热腾腾的糯米饭上,混合搅拌后,再将锅盖盖上,焖一会儿即可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