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培建目标
听障儿童教学计划

听障儿童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培养听障儿童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掌握基本学习技能,同时关注和照顾他们的情绪发展。
二、教学内容
1.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1)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学习。
(2)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 交流能力培养
(1)增加儿童之间的互动时间。
(2)使用口形阅读和手语等辅助交流工具。
3.学习技能的培养
(1)注重观察、思考能力的训练。
(2)培养注意力集中和自律性。
4.情绪发展关怀
(1)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
(2)采用鼓励和支持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方法
1. 实物教学法
2. 笔头示范法
3. 角色模仿法
4. 手势与口语结合法
5. 有趣的游戏教学法
6. 常规检查和评估
以上是一份关于听障儿童教学计划的模板,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三个部分,供参考。
实际教学中还需要结合个性化的设计,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听障儿童个训教案

听障儿童个训教案教案标题:听障儿童个训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听障儿童提高听力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听障儿童的社交交流能力和自信心。
3. 促进听障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听力训练:包括声音辨别、语音辨别、句子理解等。
2. 语言表达训练:包括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等。
3. 社交交流训练:包括与他人的沟通、合作、分享等。
4. 认知发展训练:包括思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等。
教学步骤:1. 预热活动:进行简单的听力游戏,如辨别不同的声音、听写简单的单词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听力训练:通过播放录音或使用助听设备,让学生进行声音辨别、语音辨别等训练,逐渐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
3. 语言表达训练:通过口语练习、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并逐渐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4. 社交交流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或合作游戏,鼓励他们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交流能力。
5. 认知发展训练:通过游戏、绘画、解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听力训练中的表现,包括声音辨别的准确性、语音辨别的准确性等。
2. 评估学生在语言表达训练中的口语流利度、词汇运用和语法准确性等。
3. 观察学生在社交交流训练中的主动性、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4. 评估学生在认知发展训练中的思维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等。
教学资源:1. 录音设备或助听设备。
2. 听力训练材料,包括不同声音的录音、语音辨别的练习等。
3. 语言表达训练材料,包括口语练习题、书面表达题等。
4. 社交交流训练材料,包括合作游戏、角色扮演题等。
5. 认知发展训练材料,包括思维游戏、绘画题、解谜题等。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听障儿童进行有效的沟通,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手势辅助,确保他们能够理解教学内容。
听障儿童随班就读学期工作计划

一、计划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听障儿童得到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为了更好地促进听障儿童融入普通学校,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们特制定本学期听障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听障儿童的语言沟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生活。
2. 培养听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加强听障儿童与普通学生的交流,促进班级和谐氛围的形成。
4. 提高听障儿童的文化素养,使其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具体措施1. 语言康复训练(1)每周安排专门的语言康复教师为听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包括听力训练、口语表达、听力语言理解等。
(2)鼓励听障儿童积极参与班级讨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个性化教学(1)针对听障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课程进度。
(2)教师应关注听障儿童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情感关怀(1)教师应关心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2)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听障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
4.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1)定期组织听障儿童参加户外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2)开展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听障儿童的团队协作精神。
5. 文化素养提升(1)组织听障儿童参加各类兴趣小组,如绘画、音乐、体育等,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2)鼓励听障儿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比赛和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6. 家校合作(1)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听障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2)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听障儿童在家的表现,共同促进他们的成长。
四、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进行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2. 第二阶段(第5-8周):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
3. 第三阶段(第9-12周):加强听障儿童的情感关怀,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特殊儿童听觉言语训练方案

特殊儿童听觉言语训练方案(模板)一、方案背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特殊儿童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在听觉和言语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
为了帮助这部分儿童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听觉言语能力,我们特制定本训练方案。
二、训练目标1.提高特殊儿童的听觉敏感度,使其能够准确捕捉到声音信息。
2.培养特殊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流畅地进行口语交流。
3.增强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训练方法1.游戏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特殊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训练。
2.情境模拟法: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让特殊儿童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言语表达。
3.持续强化法:对特殊儿童进行反复的训练,巩固其听觉言语能力。
4.个性化训练:根据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
四、训练内容1.听觉训练(1)声音识别:让特殊儿童分辨不同声音,如动物叫声、乐器声音等。
(2)声音定位:让特殊儿童判断声音来源,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3)声音模仿:让特殊儿童模仿各种声音,锻炼其听觉敏感度。
2.言语训练(1)语音训练:纠正特殊儿童的发音,使其发音标准、清晰。
(2)词汇训练:教授特殊儿童常用词汇,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3)句子训练:让特殊儿童学会组句,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3.社交训练(1)角色扮演:让特殊儿童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对话。
(2)社交礼仪:教授特殊儿童基本的社交礼仪,如问候、道歉等。
(3)情感交流:引导特殊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倾听他人。
五、训练流程1.了解特殊儿童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病史、家庭背景等。
2.根据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
3.实施训练方案,定期评估训练效果,调整训练内容。
六、训练效果评估1.听觉能力:通过测试特殊儿童对声音的识别、定位和模仿能力,评估其听觉训练效果。
2.言语能力:通过测试特殊儿童的发音、词汇和句子表达能力,评估其言语训练效果。
3.社交能力:通过观察特殊儿童在社交场景中的表现,评估其社交训练效果。
听障儿童家长培训计划

听障儿童家长培训计划第一部分:认识听障儿童1.1 观察和了解听障儿童的行为特点目的:让家长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听障儿童的生活和行为特点,为接下来的家长教育计划做好准备。
活动内容:1)观察听障儿童平时的行为和表现,了解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和习惯。
2)了解听障儿童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包括手语、口语和辅助设备的使用情况。
3)观察听障儿童在家庭和社交环境中的互动情况,了解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
1)通过观察和了解,家长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听障儿童的行为特点和需求,为接下来的家长教育计划提供基础和参考。
1.2 听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目的:让家长了解听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关怀。
活动内容:1)学习听障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需求和特点。
2)了解听障儿童可能面临的心理困扰和问题,包括自我认同、自尊心和社交适应等方面的困难。
3)学习如何与听障儿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包括倾听、表达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技巧。
1)通过学习听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并给予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二部分:听障儿童的教育和训练2.1 教育和训练听障儿童的基本原则目的:让家长了解教育和训练听障儿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
活动内容:1)学习教育和训练听障儿童的基本原则,包括早期干预、个性化教育和多元化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2)了解听障儿童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包括语言、认知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需求。
3)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和训练,包括听觉训练、语言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实践技巧。
1)通过学习教育和训练听障儿童的基本原则,家长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和训练,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2.2 培养听障儿童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目的:帮助听障儿童培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
活动内容:1)了解听障儿童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发展情况,包括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等方面的需求。
聋哑儿童学习计划

聋哑儿童学习计划一、背景聋哑儿童是指因生理缺陷或先天遗传导致听觉和言语功能受损的儿童,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条件,他们在语言交流和教育学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而聋哑儿童学习计划则是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获得更好的教育和人际交往能力而设计的。
二、目标1. 提高聋哑儿童的听觉和言语能力2. 培养聋哑儿童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3. 帮助聋哑儿童融入社会,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4. 提高聋哑儿童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三、学习计划1. 语言训练语言训练是聋哑儿童学习计划的核心内容,通过音乐、唇语、手语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
其中,音乐训练可以通过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种途径,帮助聋哑儿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天赋和表现力。
唇语和手语则是聋哑儿童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系统的训练和练习,他们可以在不同场合和情境下灵活运用,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
此外,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助听器、人工耳蜗等,提升他们的听觉和语言感知能力。
2. 自理能力培养自理能力是聋哑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之一,通过独立完成个人生活和学习任务,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
因此,学习计划中应包括日常生活技能的培训,如自我打理、饮食健康、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疏导、情感交流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心理抵抗力。
3. 社交交往能力社交交往是聋哑儿童融入社会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学习计划中应包括对他们社交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通过学习交际礼仪、沟通技巧、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同学、老师、家人等建立良好的关系,融入集体和团体生活。
4. 学习成绩提高在语言、自理、社交等方面提高聋哑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
因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他们进入更高学历和职场的基础,通过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听力言语康复训练内容

听力言语康复训练内容
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方法有听觉训练、发音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沟通训练。
1.听觉训练:发展儿童的听觉理解能力,在交流活动中使用听觉的能力,使倾听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2.发音训练:可以做舌唇操、口腔气流控制练习等方法。
3.语言训练:指导孩子的正确发音,多练习发音,可以尝试用语言沟通,不使用手语、唇语。
4.认知训练:指导孩子将听力和口语结合到孩子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得到认知能力的发展。
5.沟通训练:指导孩子想要表达时用成句的语言来沟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多沟通,与孩子建立信任的情感关系。
总之,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听觉训练、发音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沟通训练,需要到专业的医院,寻求医师的指导。
完整word版听障儿童听觉口语教学五大领域目标

听障儿童听觉口语教学示范教材第二章五大领域各阶段教学目标
第三章听觉训练各阶段目标
特别说明:听觉训练目标的设定和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孩子的听力补偿水平为重要前提,并不是所有听障儿童都能够完成以上各项听觉训练目标,要根据听障儿童个体听力水平选择相应目标。
特别说明:本目标所列出的声韵母学习顺序是依据听障儿童语音发展的大体趋势。
由于听障儿童的个体差异性非常显著,每个听障儿童的语音掌握过程都会存在区别。
因此,在教听障儿童学习发音时,要首先考察其个体的发音特点和水平,并以此作为他语音学习目标选择的重要依据。
第三节语言领域各阶段目标
第四节认知领域各阶段目标
注:
1、每一水平目标应根据幼儿的程度选择适当的活动内容进行目标训练。
2、认知目标主要从孩子的感知觉能力、数量和时间概念、记忆、比较、推理、分类、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进行目标的制定。
.
3、初中高级目标各条目存在承上启下的联系。
4、初级目标是实现中高级目标的基础,中高级目标是初级目标的延伸和提高。
第五节沟通领域各阶段目标
特别说明:本领域目标主要是依据孩子的发展需要,练习各项沟通技巧与社交技巧,让听损孩子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交往,建立亲密关系和具备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进而更有自信的与他人互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9:开放水平句子层次言语听觉理解
教学内容1:依从多重指示做动作。
提示:同半开放水平的“依从多重指示完成任务”,但目标物不在孩子视野范围之内。
教学内容2:回忆句中的元素。
提示:直接或间接提示关键要素,说一句话,然后让孩子回答内容要素:(1)什么颜色、形状、东西或人?(2)到或在哪里?
听觉能力培建
目标1:声音的有无及声源定向
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环境相关且熟悉的,有意义的不同频率和振幅的声源。
例:自然声、玩具声、家用电子设备声、人体声、语声、音乐、歌曲等
目标2:闭合水平感受声音差异
教学内容1:差异较大的自然声
例:“电话”声、“敲门”声
教学内容2:时长、频率、振幅等各方面差异不同的语音模仿声。
目标8:半开放水平句子层次言语听觉理解
教学内容1:根据图画、书本回答问题。
例:这是什么?谁?什么颜色等
教学内容2:根据所知道或熟悉的话题回答问题。
例:借助于一定提示,如图片、照片、票根等回答自己熟悉或经历过的事情
教学内容3:依从多重指示完成任务。
提示:完成三项以上听觉记忆的任务。
例:(1)捡起+形状形容词+颜色形容词,那+形状形容词+颜色形容词+名词(2)把XX放在XX上
目标38:能够进行言语跟踪(教师任意说2、3句10个字以上的句子,每说完一句,让孩子立即复述出来)
目标39: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代词的意义
目标40:学会使用简单的关联词(和、然后、一边……一边)
例:某人和某人一起做什么
目标41:能够根据言语描述进行判断并用言语评价所描述的行为正确与否
目标42:能够用成人给出的字组成一个词
目标53:事物发生原因与发展顺序描述
能够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果因”或“因果”问题
能够按某种规律(时间、地点、逻辑关系)与用语言描述事物的发展顺序
目标54:单字组词
联合式组词
偏正式组词
目标55:口头造句
用量词造句
用连词造句
利用两个或更多的无关联的字词造句
目标56:说同义、反义词、句
说出反义词
说出同义词
例:我最喜欢XX;XX最好
目标28:学习使用特指疑问句例:这是谁的XX?
目标29:学习使用自我行为描述表达句式例:我把XX拿给XX;我像妈妈这样爬
目标30:学习理解并回答选择问句例:你是要香蕉,还是要苹果?
目标31:学习使用完整句式“谁在干什么”描述他人行为
阶段水平:掌握主体语法
目标32:学习使用“主-谓-定-宾”句式例:某人有怎样的某物
目标43:能够根据示范使用表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关系的连词模仿造句
阶段水平:自我言语
目标44:能够结合具体场景根据成人的言语示范造出含有方位名词(上、下、中、前、后、里、外、内、旁等)的新句子
目标45:学习并使用时间词汇(明天、昨天、今天、星期、年、早上、晚上、中午等)进行言语表达
目标46:能够使用基本量词(如个、只、张、头、件、条、把、颗等),表述某人有一个某物
目标10:开放水平语段层次言语听觉理解
教学内容1:辨识儿歌。
例:(1)听儿歌(熟悉的)做动作(2)听儿歌辨认卡片(3)续接儿歌下句
教学内容2:听句辨一个词语。
例:听描述,根据描述的或解释的语言辨识一个词汇,如:儿童谜语
教学内容3:听描述,根据描述辨识实物。
教学内容4:听故事回答问题。
教学内容5:噪声环境下的言语理解
目标16:学习并掌握初级动词。例:哭、笑、拿、吃、看、喝、打、坐等
目标17:学习使用“主语+谓语双词句”例:宝宝看、爸爸吃
目标18:学习使用“谓语+宾语双词句”例:关门、洗碗、穿衣
目标19:学习使用“主语+谓语+宾语”句式例:小狗踢球
阶段水平:掌握完整句
目标20:学习使用“XX在哪里?”问句提问
目标21:学习使用人称代词“我”,会用“我+谓语+宾语”句式表达自己的需要或请求
教学内容2:回忆句中两个关键词。
例:借助实物或图片表达熟悉的词(1)给我XX和XX
(2)请把XX放在XX上
教学内容3:回忆句中带有三个关键词的日常用语。
例:(1)请把XX和XX放在XX里面
(2)捡起(指示代词)+(形状或颜色形容词)+名词
(3)拿起+指示代词+色彩形容词+名词
(4)给我(捡起、指一指、摸一摸)+方位名词+名词
教学内容3:回答事先不说明但熟悉的话题。
提示:(1)相关内容的对话交流:你去哪儿了?看见了什么?问话之间相关联(2)无关内容自由对话:你吃饭了吗?妈妈去哪儿了?
教学内容4:模仿句长。
例:说出一句话,要求孩子准确复述出来
教学内容5:语言游戏(构词)。
例:(1)看卡片说量词:一()苹果(2)加“子”的名词:帽(子)、桌(子)(3)形容词后加名词等
教学内容5:辨别单元音、复元音+鼻音韵尾
例:拔-白a-ai;a-ao;a-ang;e-en;e-eng;i-ia;i-iu;i-iao;i-ian;
(i-iang;i-ing;i-iong;u-ua;u-uai;u-ui;u-un;u-uo;ü-üan; ü-ün)
教学内容6:辨别有相同元音或韵尾,但声母不同的音。
目标9:理解并回答“这是什么?”简单提问句
目标10:理解并回答“XX在哪里?”简单提问句
目标11:理解并回答“那是什么?”简单提问句
目标12:理解并回答“谁来了?”简单提问句
目标13:理解并回答“那是谁呀?”简单提问句
目标14:理解并回答“谁怎么了?”简单提问句
目标15:理解并回答“XX在做/干什么呀?”简单提问句
说出反义句
说出反义句
用几句不同的话表达同一个事加开头
给故事加结尾
目标58:对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判断、描述
正确地从别人的言语中判断、描述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正确地从别人的言语中判断、描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
目标59:掌握不同层次的概念
概念分类
概念从属
目标60:理解言外之意
目标47:会使用较为复杂的连动句式表述“某人看到某物怎样”的句子
目标48:能够结合具体场景根据成人的言语示范模仿造出还有兼语句式的新句子
例:某人叫某人做某事
目标49:能够结合具体场景根据成人的言语示范模仿造出含有被动句式的新句子
目标50:能够结合具体情景,摆出的问题,回答怎么办即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阶段水平:综合语言能力发展
对成语、谚语含义的理解与释义表述
对寓言故事的理解与释义表述
对笑话、幽默的理解与释义表述
填充、完整句子
目标61:言语逻辑推理
根据描述找出错误的表述,并说明理由
根据描述找出正确的关系
根据逻辑关系表述,得出正确结论
目标62:语言组织与表达
看图作文
续编故事
改编故事
创编故事
例如:攀pān-喷pēn琴qín-裙qún甜tián-团tuán钟zhōnɡ-筝zhēnɡ
(a-e;a-i;a-u;e-i;e-u)n;ng (in-un;in-ün;ian-üan;ian-uan; üan-uan)
教学内容4:韵尾相同单音节词辨听(-n;-ng)。
例:针zhēn-林lín铃ling-红hóng
目标4:学习并模仿发出连续音节例:[hai-hai-hai]
目标5:学习并模仿发出多音节例:[ma-da-ma]等
目标6:学习并模仿发出多声调例:[mā-dǎ-dà]等
阶段水平:语言理解
目标7:学习并准确模仿发出四声声调例:[dā-dá-dǎ-dà]等
目标8:指认或说出初级词(常见物品或玩具名称)
阶段水平:口语萌芽阶段
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单音节词—双音节词
例:孩子熟悉并已经理解自己“名字”声与别人“名字”声
目标5:闭合水平音节数量相同差异较大语音辨听
教学内容:孩子熟悉并已经理解多音节词汇发音
例:大老虎—小山羊—猫头鹰—白毛巾
目标6:闭合水平单音节词汇辨听
教学内容1:韵母辨听
教学内容2:声母辨听
教学内容3:同声母、同韵尾但不同元音的词
例:木mù-虎hǔ面miàn-剪jiǎn-剑jiàn铃líng-饼bǐng妈mā-塔tǎ梨lí-皮pí
教学内容7:辨听不同声调的单音节词。
例:妈-马亭-镜(声调1-3;2-4;1-4;3-4;1-2;2-3;1-2-3-4)等
目标7:半开放水平句子层次言语听觉辨识
教学内容1:辨识日常用语。
例:(1)打招呼(2)简单问题:“谁呀?这是什么”(3)简单是非问题(4)简单选择题(5)简单回应(6)简单指令(7)简单祝贺语
教学内容6:比喻性语言的理解。
例:理解笑话、幽默故事、寓言故事,能理解言外之意。
言语和语言能力培建
阶段水平:前语言理解
目标1:学习并模仿发出6个标准元音
目标2:学习并模仿发出不少于6个双元音韵母例:[ai] [ei] [ao]等
目标3:学习并模仿出声母[h] [m] [b] [d] [n] [g] [q]
目标33:学习使用“定-主-谓-宾”句式例:怎样的某人做什么
目标34:学习使用“定-主-谓-定-宾”句式例:怎样的某物给怎样的某人
目标35:学习使用介词(从、到、在、用、为、向)结构的表述句式
例:某人到某处去
目标36:学习描述事物的外部关系(位置关系、从属关系)
目标37:学习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某人是某人的什么(称谓)的句子
例:各种动物叫声,表示时长喵喵喵、嘎嘎嘎;表示频率叽叽叽、汪汪汪;表示振幅喵~(大声)、喵~(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