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住院病人的药学监护

合集下载

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

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

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
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安全性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 药物剂量监护:指导医师或药师制定个体化的用药计划,监测患者用药过程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浓度,调整用药剂量,确保用药效果达到最佳。

3. 药物互动监护:监测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示医师或药师调整用药方案和剂量。

4. 临床药物评价:根据临床试验和现有的研究文献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提供适当的建议。

5. 药品信息与教育:为医师、药师和患者提供最新的药品信息,指导合理用药和避免药物滥用和误用。

6. 周期性病例复查:对重症患者或长期用药患者进行周期性病例复查,评估患者的用药效果和药物安全性,以及剂量的调整。

药学监护的原则和操作步骤解析

药学监护的原则和操作步骤解析

药学监护的原则和操作步骤解析药学监护是保证安全、有效使用药物的重要环节,在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围绕药学监护的原则和操作步骤展开探讨,带您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实践过程。

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药学监护。

药学监护是指药学专业人员通过参与多学科的团队合作,管理和监控病人使用药物的全过程,以确保其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学监护的目标是个性化的、优质的药物治疗,以实现病人的最佳疗效和生活质量。

药学监护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个体化。

药学监护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要求药师对患者的疾病、用药史、生活方式等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全程管理。

药物治疗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药学监护应贯穿始终。

从患者开始用药的那一刻起,药师就应该承担起指导、监测和协助患者使用药物的责任。

药学监护的全程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另外,多学科合作。

药学监护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进行密切合作。

在药学监护团队中,药剂师、临床药学师、医生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监测效果。

多学科合作可以提高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那么,药学监护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呢?下面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详细解析。

第一步,收集信息。

药师在进行药学监护时首先要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疾病史、过敏史、用药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药师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为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第二步,评估患者病情。

药师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通过评估,药师可以判断患者的用药需求和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监护措施。

第三步,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药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个方案应包括药物的选用、剂量、用法等信息,并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患者了解并同意治疗方案。

药学监护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药学监护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2.药学监护的定义与内容
左氧氟沙星(LVFX)主要不良反应 神经肌肉系统不良反应 应用LVFX可引起 神经肌肉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症、跟腱损 害(跟腱炎、跟腱断裂)等 。
2.药学监护 的定义与内 容
左氧氟沙星(LVFX)主要不良反应
肝毒性 LVFX可引起一过性肝功能异常 如血清转氨酶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增高, 其发生率为2%~4%,一般在停用后可恢 复正常。
9.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品
若早上7点服用,疗效可持续15-17小时, 而至晚上7点服用,疗效只能持续6-8小时, 因此,皮肤病患者需要服用氯苯那敏、苯 海拉明等抗组织胺药,早上服药效果最佳。 但要主要不良反应(嗜睡)的影响。
用药常识:服药时间
根据药物不同性质, 服药时间也应有所差 异。
抗组织胺药
10.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品
6.指导患者 正确使用药 品
用药常识:服药方法
用饮料送药
○ 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水送药。因为牛 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 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 危险。
7.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品





































用药常识:服药时间
激素类药:患有慢性肾炎或类风 湿症需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一 日三次,或一日一次
清晨一次服药,比“一日三次”分服 的副作用小的多。因为,早上六点到 八点,是肾上腺分泌激素的高峰期, 而晚上10点则处于低潮。

心内科药师如何开展药学监护

心内科药师如何开展药学监护

摘要:目的:讨论心内科的临床药师如何能更好的对病人开展药学监护。

方法:临床药师的使命是提供药学监护,保证病人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

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与医生的治疗监护、护士的护理监护共同组成了全方位的“病人监护”过程。

笔者就如何对心内科病人进行药学监护,分别从需要监护的内容有哪些等方面进行阐述。

药学监护的内容包括参与决定用药过程;选择恰当的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利用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知识决定用药剂量及疗程;告知病人实施药物治疗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并发症等;为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对病人进行用药监测,并使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降低到最低限度。

药学监护的具体步骤。

入院时,需对患者的既往史、过敏史、用药史有全面而细致的了解,评估患者的健康素养,用药依从性等;药物方面重点关注药物的选择、剂型、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间隔和联合用药,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住院中,随时监测。

出院时需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指导的内容包括:药物用法、治疗计划、监护指标及药物保管要求,同时确认门诊复诊和随访时间。

结论:药学监护能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某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同时也节约了医疗费用。

心血管系统药物选用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必要性,且有些药物治疗窗小、许多药物特别是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受多种因素影响较大,易导致不良反应乃至药源性疾病等特点,在心内科开展药学监护能使患者有更多的受益。

国内临床药学起步较晚,药学监护相对落后,如何进行全面、有效的药学监护是现阶段临床药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内容[1]。

心血管系统药物选用较个体化且需时常根据患者病人变化而变动,且有些药物治疗窗窄、不良反应严重、药物疗效影响因素较多(如华法林),因此易发生不良反应乃至药源性疾病,因此临床药师深入心血管内科开展药学服务很有必要。

分级药学监护制度

分级药学监护制度

分级药学监护制度患者入院后,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疾病及所用药物,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药学监护,并根据患者治疗情况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药学监护分为三个级别:一级药学监护、二级药学监护和三级药学监护。

一、一级药学监护(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并实施一级药学监护:1.严重肾功能不全(Clcr≤30ml/min)或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2.严重肝功能不全(生化指标 ALT或AST>5ULN or ALP>5ULN or BIL>3ULN)或 CTP评分≥10分者;3.重症感染、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衰、哮喘持续发作、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癫痫持续状态患者;4.同时应用药物超过15种的患者;5.应用强心苷类药物、华法林、硝普钠、联合应用3种及以上抗肿瘤药物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6.血药浓度监测值异常者或出现严重ADR者7. 原接受二级药学监护患者病情或用药发生变化,需进行一级监护的患者。

(二)监护要点:1.患者入院后即进行药学问诊,并根据医生诊疗计划制定相应的药学监护计划。

2.每日参与医学查房,完成查房记录。

查房记录应包括:重要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主要病情变化、诊疗方案调整情况。

3.每日进行药学查房,查房内容应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表现(皮疹、共济失调、精神状态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监护(滴速、避光、配伍等)。

对意识清楚可交流的患者进行访谈,了解用药依从性、药物治疗效果等情况,交待药物的服用时间及注意事项。

对第一次接受气雾剂、鼻喷剂、缓控释制剂等特殊剂型药物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4. 每日完成药学监护记录,内容应包括: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及重要化验结果、药学监护计划执行情况、药物治疗方案调整、药师干预内容以及药学监护计划调整。

5.每日对患者在执行医嘱进行审核,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干预。

6. 患者出院时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出院用药指导。

7.选择重点患者完成药历。

二、二级药学监护(二)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并实施二级药学监护:1. 中度肾功能不全(30ml/min <Cl cr≤70ml/min)或接受血液/腹膜透析患者。

护士在药物管理中的监测与安全控制

护士在药物管理中的监测与安全控制

护士在药物管理中的监测与安全控制药物管理是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任务。

正确的药物管理能够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和照顾,同时也能有效预防药物错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护士在药物管理中的监测与安全控制,并介绍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一、药物监测的重要性药物监测是指护士对患者用药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通过有效的监测,护士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药物反应以及任何出现的不良症状,从而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干预。

1. 监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于患者来说,正确按时按量服药非常重要。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确保患者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在监测过程中,护士可以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对用药的理解和看法,提供关于药物的相关知识和患者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2. 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护士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通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临床表现,护士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护士需要及时记录和报告,并与医生和药师进行交流和协商,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药物安全控制的重要性药物安全是指在药物管理过程中,防止药物错误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控制措施。

护士在药物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控制措施。

1. 正确核对药物护士在给患者服药之前,必须进行准确的核对,确保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与医嘱一致。

护士还需要仔细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避免使用过期或破损的药物。

2. 定期审核和更新药物资料护士应定期审核和更新药物资料,包括药物的剂量、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

及时了解新药的上市情况,并掌握常用药物的最新信息,以便提供准确的药物咨询和指导。

3. 建立完善的药物记录系统护士需要建立完善的药物记录系统,包括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等。

药物记录应具备可追溯性和可读性,并经过有效的审核和核对,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持续的监测和自我教育护士在药物管理中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最新的药物信息和相关的治疗指南。

实行药学监护,完善药学服务

实行药学监护,完善药学服务

实行药学监护,完善药学服务药学监护,是指通过专业的药学人员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进行指导、规范和监督,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药学监护已经逐渐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对患者药物治疗的保障,更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重要手段。

实行药学监护,完善药学服务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实行药学监护能够提高医疗质量。

在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由于对药物的不熟悉或不了解,常常会出现用药不当的情况,比如用药频率错误、用药途径不对、药物相互作用等。

而实行药学监护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患者的用药错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实行药学监护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管和指导,这往往会占用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实行药学监护可以通过专业的药学人员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管和指导,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实行药学监护,完善药学服务已经迫在眉睫。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药学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很多药学人员对药学监护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二是完善药学监护的制度和政策。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药学监护的制度和政策还比较不完善,必须加快完善相关的办法和政策,为药学监护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实行药学监护,完善药学服务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只有通过加强药学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完善药学监护的制度和政策,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药学教育,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住院药学监护岗位职责

住院药学监护岗位职责

住院药学监护岗位职责住院药学监护岗位职责可真是个既重要又有趣的话题。

咱们平常提到医院,总觉得医生护士忙得不可开交,其实药学监护的同事们也在默默奉献。

大家可能不知道,药学监护就像那位隐形的守护者,负责确保每位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

这一份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得有耐心、细心和点滴的幽默感,才行呢。

想象一下,病房里患者们一个个躺着,咱们药师却像个侦探一样,认真查看每个药单,分析患者的用药历史。

这时候,得把自己想象成“药品界的福尔摩斯”,细致入微地寻找那些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这可不是儿戏,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药物之间的“打架”,可得小心着呢!看到有些患者因为药物不适而皱眉,心里真是难受,所以药师的职责就是像“调解员”一样,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让大家安心治疗。

再说说药师和医生之间的配合,那简直是一场默契的舞蹈。

医生开药,药师就得像读心术一样,立马搞清楚患者的身体状况、过敏史、还有其他用药情况。

比如说,有些患者对某种药物过敏,哎呀,真是得提前做好功课。

药师像是一个“药物顾问”,时刻准备着为医生提供建议,确保每一份处方都是“量身定制”的。

药学监护的工作可不止于此,药师还得为患者普及用药知识。

你想想,很多患者对自己的药物一知半解,听到药师耐心解释,心里肯定就踏实多了。

比如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吃,有的饭后吃,药师就像个“用药小老师”,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大家,真是重要得不能再重要。

患者听得明明白白,用药时就不会“犯迷糊”了。

再来聊聊用药的监测。

药师每天都得仔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像个“用药监测员”。

病人刚用上新药,药师就得紧盯着,看看有没有什么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就像养孩子一样,随时准备迎接各种突发情况,保持灵活应变的能力。

确保患者用药期间,能够平安无事,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啊。

药师在病房里的角色还包括教育患者,帮助他们理解用药的重要性。

有的患者可能觉得,哎呀,我这病也不重,药不吃也没事。

可药师可不这么想,他们得用生动的案例和幽默的方式告诉患者,按时吃药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药学监护计划和干预措施的实施
A(评估 Assessment):包括医师的临床诊断和药师对
病人药物治疗的看法。通过评估病人的药物治疗,药师确定
存在什么药物治疗问题。
P(监护计划 Plan):讨论治疗目标、已采取的措施,
及下一步的治疗和干预措施,也可以讨论监测计划和需要的 随访安排。列出将要监测的参数、监测的时间,以及确保病 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与药物使用、消费有关的所有人群
药学监护的重要人群
长期用药者 合并用药者 过敏体制者
儿童
妇女
第二章 住院病人药学监护的实施步骤
住院病人药学监护的实施步骤
发现问题 评估问题
收集资料
住院病人药学监护 的实施步骤
建立药学 监护计划
评价取得 的结果
1、病人资料的收集
病人资料
主观资料
3、药学监护计划和干预措施的实施
以SOAP格式记录监护计划
S(主观指标 Subjective):患者的主诉病症和病史、过
敏史、药物不良反应史、既往用药情况(包括OTC药和家庭 自用药物)、家族病史、个人习惯、是否吸毒。
O(客观指标 Objective):对患者检查的客观记录 ,包
括生命体征、生化指标、血药浓度、影像学检查结果、血和痰 培养结果,检查和治疗费用等。这些检查将有助于明确诊断和 治疗决策。
◇鉴别潜在的或已经发生的药源性问题; ◇解决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 ◇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的发生。
2.药学监护的定义与内容
住院病人药学监护的特点:
①病人需要住院治疗(危重病人还有病情险恶,可在 24h内频繁变化,涉及多个器官系统的特点); ②采用多种药物治疗(通常以注射形式频繁给药,所用 药物的作用机制通常比较复杂,有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③有时由于药物治疗范围狭窄,需进行药动学和实验室
2、药物治疗问题的鉴别和评估
用问题列表评估药物治疗问题
5.服药后病人有何不良反应? 针对这个问题,药师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 6.病人对治疗方案有何反应? 在向医师提出任何建议之前,药师应监测病人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或对药物治疗方案的依从性。 7.病人服药时间持续多久? 服药时间取决于病人的疾病状况。药师需鉴别清除特定适应症的 标准用药疗程,以避免可能的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头。 8.药物治疗的哪个参数需要监测? 在回答了上述问题后,要适应确定病人用药方案中是否存在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考虑相应的检测参数,确保治疗目标和避免 可能的不良反应。
方位的“病人监护”过程。
2.药学监护的定义与内容
定义:药学监护是药学人员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
治疗有关的监护,以达到明确的治疗目的,同时改善
病人生存质量。 内容包括: ①治愈疾病; ②消除和减轻症状; ③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 ④防止疾病或症状的发生。
2.药学监护的定义与内容
药学监护还包括3种院药学发展的3个时期:
◇传统时期(以调配为主);
◇临床药学时期(以药学服务为主);
◇药学监护时期( pharmaceutiacl care PC ,以改善
病人生活质量为目标)。
1.药学监护产生的背景
传统时期(以调配为主)
医院药学是以保障供应为其中心任务,即保障供 给临床和病人治疗需要的药品。因此。医院药师的 工作任务是根据医师的处方调配、划价、采购、管 理和按规定制备医院制剂以保证供给治疗病人所需
监测;
④药师与医师、护士应定期交流。
2.药学监护的定义与内容
住院病人药学监护的功能:
①负责选择治疗药物及其给药途径; ②提供常规的药动学服务; ③协助医师选择正确的药物剂量以及其他辅助治疗; ④回答医师、护士提出的与药物有关的疑问; ⑤进行药物利用评估(DUE)。
2.药学监护的定义与内容
药学监护的对象
包括病人主诉、 现病史、现在和 过去的治疗记录 、用药史、过敏 史、药物不良反 应史家族史等。
客观资料
包括任何直接观 察到的体格问题 、生命体征、体 格检查、实验室 检查和治疗药物 资料。
2、药物治疗问题的鉴别和评估
无适应证用药
剂量偏低或 超剂量用药
有适应证 未用药
鉴别药物 治疗问题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选择不当
药物相互作用
2、药物治疗问题的鉴别和评估
用问题列表评估药物治疗问题
1.目前病人使用哪些药物,目前病情说明了什么? 问题的答案可以帮助药师确定:①用药是否对症;②病人治疗需 要什么药物。 2.用药恰当吗?若选用的药物正确,其成本-效应又如何? 如果病人没有接受最优的治疗药物,就需核对病人的既往用药史 及其治疗结果。药师应该明白为什么选用当前的治疗药物,而 非其替代药。 3.每个药物的使用剂量正确吗? 如果药物治疗失败,需确定每个药物的剂量是否恰当。 4.治疗目标是什么,达到了治疗目标了吗? 治疗目标可来自三个方面:病人(或监护人)、医师或药师。各 自的特定目标可能并不一致。
如何实施住院病人药学监护
课程结构
1
2 3 4
药学监护的基本概念 住院病人药学监护的实施步骤 药学监护干预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实施住院病人药学监护实例分析
学习目标
掌握住院病人药学监护的实施步骤 熟悉药学监护干预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了解药学监护产生的背景及其定义和 内容
第一章 药学监护的基本概念
3、药学监护计划和干预措施的实施
药学监护的干预措施
1、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 2、调整剂量 3、为病人提供合适的剂型
4、就药物治疗对病人进行有关知识的辅导
5、鼓励病人依从药物治疗,提高依从性 6、评价病人用药方案 7、给临床提供专业的服务
的药品。
药师的作用仅被局限在配发药品上。
1.药学监护产生的背景
临床药学时期(以药学服务为主)
临床药学的3 个主要内容是:药师参与临床;治 疗药物监测;药物信息咨询。 作为药师,其中心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的合理、 安全和有效。
1.药学监护产生的背景
药学监护时期(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为目标)
药师职能的一个根本性转变,意味着药师要承 担起对病人治疗用药全过程的监护责任 ( 即药物从 采购、使用、疗效全过程管理 ) 。药师的药学监护 与医生的治疗监护、护士的护理监护共同组成了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