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对肺癌生存期的影响
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陈力津①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23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化疗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情况、合并基础疾病情况、肺不张情况、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分化程度、TNM分期、化疗药物种类、化疗时间、放疗情况及侵入性操作情况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230例肺癌患者化疗后29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2.61%。
不同性别及分化程度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白蛋白<35 g/L、血红蛋白<110 g/L、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基础疾病、肺不张、KPS评分<80分、TNM Ⅲ~Ⅳ期、化疗药物两种及以上、化疗>2个周期、进行放疗及侵入性操作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年龄<65岁、白蛋白≥35 g/L、血红蛋白≥110 g/L、中性粒细胞正常、无基础疾病、无肺不张、KPS评分≥80分、TNM Ⅰ~Ⅱ期、化疗药物种类一种、化疗2个周期、无放疗及无侵入性操作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情况、合并基础疾病情况、肺不张情况、KPS评分、TNM分期、化疗药物种类、化疗时间、放疗情况及侵入性操作情况是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影响肺部感染发生的因素涉及面较广。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Study and Analysis on the Incid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Lung Cancer after Chemotherapy/CHEN Liji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34): 157-16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incid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lmonary infection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fter chemotherapy. Method: A total of 230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dmitted toQuanzhou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20 to September 2022 were selected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after chemotherapy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 age, albumin level, hemoglobin level, neutrophilstatus, combined underlying medical conditions status, pulmonary atelectasis status, Karnofsky functional status score(KPS score), differentiation degree, TNM stage, type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 duration of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status and intrusive operating status were compar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lung cancer after chemotherapy was analyzed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sult: Among 230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29 cases developed pulmonary infection after chemotherapy, with an incidence of 12.6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 and differentiation degree (P>0.05).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ge ≥65 years old, albumin <35 g/L, hemoglobin <110 g/L,neutropenia, combined underlying medical conditions, pulmonary atelectasis, KPS score <80 scores, TNM Ⅲ-Ⅳstage, two or more type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 chemotherapy >2 cycles, with radiotherapy and with intrusiveoperat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with age <65 years old, albumin ≥35 g/L and hemoglobin≥110 g/L, normal neutrophil, no underlying medical conditions, no pulmonary atelectasis, KPS score ≥80 scores,TNM Ⅰ-Ⅱ stage, one type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 2 cycles of chemotherapy, no radiotherapy and intrusiveoperating (P<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albumin level, hemoglobin level, neutrophil status,combined underlying medical conditions status, pulmonary atelectasis status, KPS score, differentiation degree,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福建 泉州 362000通信作者:陈力津- 157 -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与肺癌相关的各方面研究均为重点。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是肺癌患者面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肺部感染会加重患者的症状,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对肺部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并进行分析。
一、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发热、乏力等症状。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咯血、胸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肺部感染会使肺癌患者的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肺癌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肺部感染至关重要。
二、痰热清注射液的药理作用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液,主要成分包括桔梗、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
桔梗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痰多吐沫、咽喉肿痛等症状的治疗。
连翘有清热解毒、抗菌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肺热咳喘等症状。
痰热清注射液能清除体内的痰热毒邪,改善肺部环境,减轻肺部感染的症状。
三、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肺癌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常规治疗方案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敏感抗生素。
单一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易出现耐药性和药物副作用。
痰热清注射液作为中药注射液,与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肺癌合并肺部感染,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显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感。
痰热清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够协助抗生素清除肺部病原微生物,减少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痰热清注射液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抗菌能力,减少感染的发生和复发。
在临床实践中,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一些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合并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和敏感抗生素的治疗组,相对于单一应用抗生素的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缩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提前、肿块缩小时间提前,临床疗效显著。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通过对肺癌合并感染的临床表现、痰热清注射液的药理作用、敏感抗生素的治疗机制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评估了该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对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生存质量。
在副作用和安全性评价方面,该联合疗法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是一种有效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并有望成为未来肺癌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肺癌、肺部感染、痰热清注射液、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临床疗效、副作用、安全性、疗效总结、研究方向、临床应用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增加。
合并肺部感染是晚期肺癌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
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合并肺部感染的情况也呈现出增多的趋势。
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病情严重,治疗困难,常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及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分析该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安全性和副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本研究旨在为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提供有力支持。
1.3 研究意义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是晚期肺癌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目前针对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存在诸多挑战,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且易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已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
晚期肺癌患者由于肿瘤扩散导致免疫力下降,易发生肺部感染。
而肺部感染对肺癌患者的病情影响很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对于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尤为关键。
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
本文将对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进行分析。
一、痰热清注射液的药理作用痰热清注射液主要由桔梗、贝母、鱼腥草、金银花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泄热宽胸、化痰止咳的功效。
桔梗、贝母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鱼腥草、金银花则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清热散结,凉血解毒。
痰热清注射液在治疗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时能够通过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症状,有效控制肺部感染的进展。
二、敏感抗生素的治疗作用对于肺部感染,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能够有效消灭感染的细菌,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感染对患者的影响。
在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中,敏感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的扩散,保护患者的肺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三、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的临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已经有了一定的临床应用基础。
临床研究表明,该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控制肺部感染的进展具有显著的疗效。
通过对大量患者的治疗观察,发现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还能够明显缩小感染灶,减轻患者的肺部病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治疗方案还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不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对患者的长期治疗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四、疗效分析1. 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癌化疗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肺癌化疗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对肺癌化疗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讨论,同时对导致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进行讨论。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87例肺癌化疗患者其中有26例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对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感染病菌进行调查同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资料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26例感染患者中有16例患者起病缓慢,无发热患者19例,咳嗽患者21例,脓痰性咳嗽患者13例,气促患者11例,胸痛患者9例,肺部湿罗音患者18例。
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病率要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中央型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周围型患者的发病率P<0.05。
住院天数、白细胞水平、侵入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均与患者的感染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患者性别、合并肺部感染情况对患者感染影响因素不大。
结论本病在临床中表现不典型,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强,医师在临床中要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标签:肺癌化疗;下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肺癌是癌症中的常见类型,本病在化疗的过程中会对患者骨髓进行抑制,进而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各种合并症。
下呼吸道感染是肺癌化疗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合并症,对患者生命有着严重的威胁,为进一步降低患者疾病的发生率。
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2月对肺癌化疗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讨论,同时对导致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87例肺癌化疗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年龄58±6岁,男性45例,女性42例。
其中有26例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症状,所有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癌症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无原发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1.2方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包括临床表现、体征(患者可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临床表现或体征)。
收集感染患者痰液,进行致病菌检测,同时对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肺癌晚期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g n v l d i te l eln a c r i um n r net n w sga e i v a t i ( 9 1 ) p s ie b c r n u g. h e si ov n h t u g c n e t p l o a i ci . a rm n gt e b ce a 5 . % , oi v a t i a d fn i T e n e a w h y f o i r t ea
【 关键词 】 肺癌 ; 肺部感染 Cii l eerho aeL n a crW i umo ayIfc o L I ii N n n hs H si 1Rsi t・ l c sa c nL t u gC n e t P l n r net n n aR h i E -. L l af gC e o t .e r o i t pa pa
M e t o s I a e r s e tv l n l z d t h l i a h ae l n a c rwi u mo a n e to . s l Mo to e p t o d h d tw s r t p c ie y a a y e o t e ci c lo t e l t u g c n e t p l n r i f c in Re u t o n f h y s s t ah ・ f h
肺部 听诊湿性 哕音 ;.血 常规 白细胞 总 数和/ 中性粒 细胞 3 或
讨 论
肺癌晚期患者合并肺部感染 , 预后差 , 是导致死 亡的主要 原因之一 。究其影 响因素有 :.长期 吸 烟 , I 破坏 呼吸道 粘膜
增高 ;. 片/ 4胸 胸部 C T见阻塞性肺炎 , 肺不 张表现 ;.细 菌学 5
prg o i s p o . n l so T e c i ia i a in o n u n a i a in s w t a el n a c ri n ttpia . a n g tv a t — o n ss wa o r Co c u i n h ln c st t fp e mo i n p te t ih lt u g c n e s o y c 1 Gr m— e ai e b ce l u o ra we e t e ma n y p t o e Rai n h ie a d a p ia i n t n i i t s s o l e i c o d n e wi h r g s n i v t . i r h i l ah g n. t a c o c n p l t o a t o i h ud b n a c r a c t t e d u e st iy ol c o b c h i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王琴王丽华顾敏静王芬(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江苏苏州215006)〔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12例纳入感染组,未发生感染的108例纳入非感染组,通过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将患者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证实,找出可能导致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1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共检出25株病原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1株(44.00%);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均有较高的耐药性,毛霉菌属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不存在耐药性;克柔假丝酵母菌对上述抗菌药物存在部分耐药性。
经单因素检验有意义的变量纳为自变量并赋值,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吸烟、肺气肿及支气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化疗周期(逸2个)均可能是导致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
结论吸烟、肺气肿及支气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化疗周期较长等均可能会增加老年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风险,因此临床在开展化疗之前,应积极治疗合并疾病,提高机体抵抗力,尽量选择毒性较小的化疗方案,以降低晚期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概率。
也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化疗;肺部真菌感染也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21)09-1987-04:doi:10.3969/j.issn.1005-9202.2021.09.056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高达80%以上,包括腺癌、鳞癌及大细胞癌,对于可给予手术切除的芋a期与N2期非小细胞肺癌,目前主要采取手术联合放疗、化疗综合治疗方案。
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的感染菌谱变化及抗生素疗效观察

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的感染菌谱变化及抗生素疗效观察农莉晓【摘要】目的比较晚期肺癌(ⅢB期及Ⅳ期)患者化疗前、后肺部感染菌谱分布特点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探索化疗患者的最佳抗生素使用方案.方法采集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3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化疗前、后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并作常用抗生素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药敏结果,将362例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2例和对照组170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照组给予氨苄西林.结果阳性菌株(依常见程度)在化疗前和化疗后的符合统计学的数据显示,包括的细菌有白色念珠菌等的菌株,无统计学差异(Z=-0.005,P =0.996).化疗前、后主要敏感抗生素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等,其敏感性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氨苄西林、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显示为升高,头孢唑啉的耐药性显示降低,统计学意义上均有差异.观察组中使用的抗感染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治疗后的数据中显示治愈率达到92.2%;对照组中抗感染药物为氨苄西林,其治愈率为58.2%.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的X胸片有效率为60.6%,观察组的X胸片有效率为93.3% (P <0.05).在治疗的过程中二重感染的现象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出现的几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肺部感染病菌谱变化不明显;化疗对各主要敏感抗生素敏感性影响不大;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162-164)【关键词】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肺癌化疗后;抗生素;耐药;肺部感染【作者】农莉晓【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内二科,广西龙潭545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由于肺癌的特殊性,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伴有其他的感染情况出现,特别是在经过了化疗放疗的一系列治疗后,最容易出现肺部的感染,肺部感染会影响肺癌的治疗,会使治疗的效果达不到预期值严重者还会加重肺癌患者的病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肺部感染对肺癌生存期的影响
肺部感染对肺癌生存期的影响肺部感染对肺癌生存期的影响更新日期:
07-21 冯可青王国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称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
总结我院 1990~1997 年间住院死亡肺癌患者 59 例。
分析其直接死因,发现肺部感染对肺癌生存期有显著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男 45 例,女 14 例,男女之比为3.5∶1,年龄 30~82岁,中位年龄 6
2 岁。
临床分期:根据分期标准,Ⅰ期 0 例;Ⅱ期 4 例,并发肺部感染 3 例;Ⅲ期 18 例,并发肺部感染 11 例;Ⅳ期 37 例,并发肺部感染 17 例。
所有病例均为活检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
1.2 肺部感染诊断依据①发热或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
②肺部听诊有湿性音。
③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④肺部 X线检查有片状阴影或阻塞性肺炎。
⑤痰培养革兰阳性球菌 9 例,革兰阴性杆菌 6 例,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8 例,阴性 3 例;另 5 例未做痰培养。
1.3 59 例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见表 1。
表 1 59 例肺癌死亡患者的直接死因组别全身衰竭
1 / 5
咯血窒息呼吸衰竭脑疝 DIC 合计肺部感染组 0 0 30 0 1 31 无肺部感染组 13 6 2 6 1 28 合计 13 6 32 6 2 59 1.4 确诊肺癌前伴有慢性肺部疾患情况见表 2。
表 2 原有慢性非癌性肺部疾患组别慢支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哮喘无肺疾患合计肺部感染组 4 6 4 1 1 15 31 无肺部感染组 0 0 0 0 0 28 28 1.5 主要抗感染措施肺部感染组31例,其中10例采用青霉素加氨基糖甙类;21 例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中头孢哌酮 9 例,头孢拉啶5 例,头孢三嗪 2 例,凯福隆 2 例,头孢噻肟钠 1 例,泰能 2 例,均为常规剂量静脉给药。
连续治疗 5~20 天,反复使用疗程 1~4 个周期。
多数患者控制不满意。
1.6 中位生存期肺部感染组 31 例的中位生存期 5 个月,无肺部感染组 28 例的中位生存期 8.5 个月。
2 讨论自从应用联合化疗以来,肺癌的综合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但远期效果尚不理想,其生存期提高还不显著。
影响肺癌化疗效果的因素较多,如肺癌的组织类型,患者的全身状况,肺癌分期、转移情况及各种伴随症或并发症的存在,特别是肺部感染显著地影响肺癌的化疗生存期。
本文并发肺部感染组 31 例,中位生存期仅为 5 个月,明显低于无肺部感染组 28 例的中位生存期 8.5 个月。
提示在肺癌的治疗中对肺部并发感染应高度重视。
正如有学者指出,肺部并发感染的治疗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课
---------------------------------------------------------------最新资料推荐------------------------------------------------------ 题。
肺癌死亡原因并非一定是晚期衰竭、咯血、窒息等,并发肺部感染未能控制是常见的死因。
本组 59 例中,除 13 例(22.4%)死于晚期肺癌的全身衰竭外,46例(77.6%)均死于严重的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致死者31 例,占67.4%。
22例Ⅱ、Ⅲ期肺癌中14例死于肺部感染(63.7%),而37例Ⅳ期肺癌中17例死于肺部感染,占46%,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说明并发肺部感染,易致肺癌患者死亡,直接影响了肺癌的生存期。
31例并肺部感染者死亡的直接原因除 1 例因 DIC 广泛出血外,均为呼吸衰竭,而 28 例无肺部感染患者仅 2 例死于呼吸衰竭,1 例死于 DIC,25例死于全身衰竭、咯血、脑疝等。
说明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出现呼吸衰竭不能单纯归结为肿瘤所致,而应注意肺部感染存在的危险性。
虽然肿瘤浸润压迫特别是中心型导致支气管阻塞,使呼吸功能受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并发肺部感染,炎性病变使呼吸面积进一步减少,对肺功能影响更大,因而肺部感染是影响肺癌生存期最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易使肺癌患者发生非晚期死亡。
肺癌易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一方面癌症本身,特别是中心型肺癌导致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另一方面与原有慢性非癌性肺部疾病和长期抽烟密切相关。
3 / 5
本组 16 例在肺癌诊断前已有多年慢性肺部疾病存在,住院期间均有严重的肺部感染。
主要由于长期慢性肺部疾患,肺组织特别是细支气管粘膜萎缩、管壁纤维组织增生,造成管壁僵硬或塌陷,甚至组织结构破坏或纤维组织增生,发生阻塞性肺气肿或肺间质纤维化;这种不可逆性病变,使其对细菌、异物清除障碍,通气功能下降,局部抵抗力差。
当发生癌变时,癌组织阻塞支气管加重了肺不张,细菌更易侵入、停留、繁殖,加之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化疗期间骨髓抑制、白细胞、血浆蛋白降低、营养障碍等更易发生肺部感染,而且反复加重。
本组肺部感染 31 例,主要抗感染措施表明,目前常用的,以及广谱高效抗生素对于肺癌并肺部感染的效果均不理想,反复长期应用可以导致耐药菌的出现或并发真菌病。
目前认为适当应用生物免疫调节剂,帮助免疫功能低下者安然度过化疗期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如何应用,能否象化疗药物一样联合应用,真正达到提高或者稳定免疫功能方面的报道甚少。
因此,笔者认为探讨有效预防与控制感染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另 15 例是化疗中或化疗后发生的肺部感染,这种医院获得性感染在老年体弱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最易发生。
有作者指出恶性肿瘤患者在病程中约 2/3 的患者伴有发热,其中41%为肺部感染。
本文并感染组 31 例中 22 例(70.9%)有长期吸烟史;无感染组
---------------------------------------------------------------最新资料推荐------------------------------------------------------ 28 例中仅 12 例(42.9%)。
提示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
肺癌合并肺部感染严重地妨碍了抗肿瘤治疗。
本组 31 例肺部感染者 15 例(48.3%)因感染严重而中止化疗;16 例入院时已存在严重感染,入院后因感染未能控制,未能及时进行化疗。
表明肺癌并肺部感染时给完成化疗计划带来很大困难。
总之,由于感染的存在,失去了针对肿瘤的专科性综合治疗机会,使病情迅速发展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存。
正如文献指出,在肺炎时必须停止化疗,医生面临的问题是肺部感染的控制,肺功能的改善,然后才能对癌症进行治疗。
■ 作者单位:
冯可青(450003 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王国培(450003 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