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优质课教学实录
初中语文-初中作文教学实录——让细节亮起来

初中语文-初中作文教学实录——让细节亮起来让细节亮起来《关注细节,抒写真情》教学实录一、导入课前播放MTV《常回家看看》(学生边看边跟唱)师:同学们,老师刚才想认识一下你们的,结果却被你们听音乐看画面时的复杂表情吸引了。
怎么?一定是被什么感动了吧?说说你们从音乐和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生:(七嘴八舌)想家、父母的爱、亲情二、学会感动,口头表述师:对呀,我们都在亲情的沐浴下成长,人间最真实最纯洁的莫过于亲情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家庭照,边欣赏边用眼睛捕捉最使你感动的画面,向大家描述一下画面,并调动你的生活体验,说说你感动的理由,好吗?(提示说话的句型:最令我感动的是因为)展示照片,学生专注地看。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第二张照片,因为,在大雪纷飞的冬天,父亲衣裳单薄,却不断地为孩子拉被子,深怕孩子冻着。
师:恩,是父爱感动了你。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第一张照片,因为,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
师:联想到自己那慈祥的奶奶。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第三张照片,因为,那是已到中年的女儿对母亲的孝敬,母亲瘫痪了,而女儿不但不嫌弃她,反而给她更多的爱。
师:这一张照片是反映晚辈对长辈的孝敬,更加感人,我看到很多同学都还举着手,看来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动情点了,然而如果要把这些感动用文字展现给大家,要真正打动读者,这就要学会表达。
那么,如何细致生动地表达这动情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几种让文章细节亮起来的方法。
(出示课题:让文章细节亮起来)师: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同龄人的习作片段。
三、运用具体的描写表达真情。
1、出示作文片段师:请一位朗读好的同学给我们读一读。
生:响亮有感情地读。
师:同学们,小作者显然是被妈妈的爱感动了,他捕捉到的是怎样一个动情点呢?生:母亲在自己睡觉时爱抚地端详自己的镜头。
师:那你认为这当中最能体现母爱的是什么?生:母亲的眼神。
师:不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小作者是怎么写妈妈的眼神的?用了一个什么词?生:楞楞师:愣愣是什么意思?生:愣愣是失神的,呆呆的。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今天的语文课真的特别有趣!老师说要讲《初中语文课课堂实录》,我们都超级兴奋,大家在教室里像一群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等着老师开讲呢!一开始,老师走进教室,满脸笑容,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一次特别的课堂实录。
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齐声回答:“准备好了!”哇,大家都特别激动,好像要去参加什么特别的活动一样。
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是《春晓》。
大家知道《春晓》吗?”我们纷纷摇头。
老师笑了笑,说:“没关系,我来给你们讲讲这个古诗的故事。
”然后,她开始讲解《春晓》的内容。
她说:“《春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诗里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
”我们听得非常认真,想象着春天的早晨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有一个同学小明举手问:“老师,春天的早晨真的那么美吗?”老师笑着回答:“当然啦,春天的早晨空气清新,万物复苏,花儿都开了,鸟儿在唱歌,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接着,老师让我们一起背诵《春晓》,大家都很认真地读。
老师说:“现在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来表演一遍这首诗。
”哇,大家都兴奋得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
我们小组决定把诗的内容用动作表现出来。
于是,我们有的扮成花儿,有的扮成小鸟,还有的扮成春风。
我们一边念诗,一边做动作,场面好搞笑啊!老师看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表演完后,老师请每个小组都分享一下他们的感受。
小红说:“我觉得春天真的很美,就像诗里写的一样。
通过表演,我感觉自己也变成了春天的一部分。
”小亮也说:“我觉得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让春天变得更加美丽。
”最后,老师总结道:“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大家不仅仅记住《春晓》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感受诗中的美,体会自然的魅力。
”我们都认真地点头,觉得今天的课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很多道理。
下课铃响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教室。
大家都觉得这节课特别有趣,像是经历了一场春天的冒险一样。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今天学到的东西,觉得语文课真的好有趣!希望下次还能有这么好玩的课呢!。
初中作文课堂实录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作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技巧、素材积累。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写作技巧,使作文更具感染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主题和目的。
2. 引导学生回顾上次作文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正文、结尾三个部分。
2. 分析作文的写作技巧,如开头引人入胜、正文层次分明、结尾画龙点睛等。
3. 强调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篇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点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这篇作文的成功之处。
(四)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一个与作文相关的问题,如“如何写好一篇描写人物的作文”。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得出结论。
(五)写作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讨论结果,进行作文写作。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学生根据点评,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作文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2. 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讨论结果,完成一篇作文。
2. 教师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六、教学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质量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
2. 学生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作文方面的进步和不足。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今天的语文课真是有趣得不得了!早上,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不光是因为天气晴朗,更因为今天老师说要讲一篇超级好玩的故事,听说还是关于猴子和人类的哦!“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老师眼睛里闪闪发光,仿佛故事里的美猴王就在她身旁舞动。
“哇,师傅和猴子!我最喜欢孙悟空了!”小明一边拍手一边叫道。
“笨蛋,你最喜欢的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吧!”小红在旁边扬起小下巴,调皮地笑着。
老师笑着挥手:“大家安静一下,我们来一起进入这个神奇的故事吧!”她开始轻声朗读,那声音就像春风拂面,让我们都安静下来,仿佛真的来到了西游的世界。
“这只猴子啊,特别特别聪明,谁都打不过他!”老师说得兴奋,仿佛她就是那只猴子。
“在天宫的时候,他甚至连玉帝都能欺负!”“哇,玉帝好可怜啊!”小刚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都快合不上了。
“对呀,那个猴子真是太厉害了!”小华也插话说,“我觉得如果我有孙悟空那样的能力,肯定能飞上天去玩!”“你敢真的飞起来吗?”小丽嘲笑她,“飞起来就被摔得七荤八素了!”我们一阵哈哈大笑,整个教室像开了个花园一样,充满了欢声笑语。
“好,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孙悟空能这么厉害呢?”老师换了个话题,认真地问道。
“因为他练了七十二变啊!”小明抢着回答。
“可是除了这个,他还得有聪明的脑袋!”小红又加了一句,“不然光靠变也没用啊!”“对!”老师点头赞同,“聪明的头脑和强大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孙悟空成为西游的英雄。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孙悟空一样厉害?”小刚的眼神中闪烁着渴望。
“当然可以啊,只要你努力学习,总有一天会变得很厉害!”老师鼓励道。
“而且,你们也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那我想当宇航员,飞到太空去!”小红高兴得跳了起来。
“那我想当科学家,把地球变得更美好!”小明也兴奋地说。
课堂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梦想,教室里仿佛充满了无尽的可能。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就这样慢慢长大》作文指导课堂实录一、诱思谈话,发散思维师:岁月匆匆,十五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请你以“我发现自己多了一份,少了一份”说话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分盲从。
生: 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爱心,少了一分自私。
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
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分偏激。
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分幻想。
师:很不错,你们确实是长大了,长大不仅是年龄的增加,身材的增高,更应该是习惯的养成,思想的成熟,心灵的成长等等。
师:回顾长大的历程,谁陪伴我们慢慢长大?生:父母。
师:你是幸福的孩子。
父母的呵护让你铭记于心。
生:还有老师。
师:恩师难忘,看来这位老师对你帮助极大,让你记忆犹新。
生:一本书。
师: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生:还有孤独。
(全班学生愕然。
)生:我爸妈常年在外打工,孤独的生活陪伴着我。
不过我学会了独立。
(全班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师:是的,生活有苦有甜,有风有雨,就是生活让我们更加懂事,更加坚强,更加独立。
师:下面请以“在中慢慢长大”句式说一句话。
生:在父母的呵护中慢慢长大。
生:在老师的教导中慢慢长大。
生:在朋友的关心中慢慢长大。
生:在好书的熏陶中慢慢长大。
生: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慢慢长大。
师:就这样慢慢长大,真好!把我们这种体验真实而又具体地再现,好不好?下面请回到我们今天的作文课。
板书:《就这样慢慢长大》二、小组讨论,做好审题关师: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给我们小组三分钟时间讨论。
(小组成员热烈讨论,组长归纳内容,三分钟后展示。
)生:我们会想到:谁就这样慢慢长大?可以是我,也可以是我们,还可以是植物吧。
师追问:如果写作文,你最想写谁?为什么?生:写我吧,因为能写出真情实感。
生:能不能把我和植物放到一块写?写植物长大,我也在长大。
初三作文之初中作文课堂实录

初中作文课堂实录【篇一:初中作文优质课教学实录】初中作文优质课教学实录目录2、特别的祝福给特别的你——如何写祝福语3、让细节亮起来——《关注细节,抒写真情》教学实录4、“片段成篇”作文教学实录5、感动6、《让生活充满感动》作文教学案例分析7、爱的细节在屋檐下———《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案例8、捕捉细节,体验亲情9、春节的美丽画卷教学过程:一、课前序曲:课前打开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欣赏、跟唱。
二、新课导入: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烛光里的妈妈》,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那么听着这首歌,你有想到了什么呢?生:母亲。
生:妈妈对我的关心。
师:是呀,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全部的爱。
可以说母爱,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
今天,老师愿和你们一道“感受母爱,体验真情”。
(展示课题)师:说起母爱,我想到了满文军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懂你》。
谁会唱吗?(有许多学生摇头)师:今天我把这首歌的mtv带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不过,我有个要求:你要谈谈mtv中哪个细节最能体现母爱。
(播放《懂你》mtv,学生欣赏。
)三、说真话,诉真情师:你觉得mtv中的哪个细节最能体现妈妈对子女的深深爱意?生1:妈妈在夜里为孩子盖被子的情景最另我感动。
生2:妈妈把吃的东西都给子女了,自己在舔碗底。
生3:雪地里妈妈背着孩子行走,体现了她对孩子的爱。
生4:妈妈深夜为孩子补衣服。
生5:妈妈在火车站等待孩子归来时的表情最能体现母爱。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
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也许都是平凡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中包含着浓浓的母爱。
正如《母亲》这首小诗所写的一样。
(多媒体展示《母亲》)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生(齐答):好!(齐读《母亲》)师:你能说说诗中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母爱吗?生6:拿新书包,打雨伞,沏热茶。
生7:包三鲜馅,在那他乡中,母亲会牵挂你。
生病了母亲会掉眼泪。
师:那我想知道:诗中所写的这些,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也发生过呢?你能向我们谈谈你与母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事吗?(多媒体展示:说真话,诉真情——说说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母亲感动的情节。
初三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三作文课课堂实录“上课!”随着语文老师一声清脆的口令,原本还在叽叽喳喳的教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这节是初三的作文课,大家都知道,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我们来说,作文可是语文考试中的“大头”。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今天的作文题目——,然后转过身来,目光扫过我们每一个人,说道:“同学们,长大这个词啊,听起来挺抽象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个瞬间,会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挖掘挖掘这些瞬间。
”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炸开了锅。
“老师,我不知道写啥呀!”坐在前排的小李愁眉苦脸地说道。
老师笑了笑,说:“别着急,咱们先一起来回忆回忆。
比如说,第一次自己独自上学,第一次帮父母做家务,或者是在面对困难时,自己勇敢地做出了决定……”“老师,我想到了!”一向积极的小王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有一次我和我妈吵架,我觉得她特别不理解我,后来我冷静下来,主动跟她道歉,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嗯,不错不错,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老师点了点头,“那你能跟大家详细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吗?”小王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那天,我因为想要买一双新球鞋,我妈不同意,说我已经有很多双了,不能再买了。
我当时特别生气,觉得她根本就不懂我,那双球鞋对我来说有多重要。
我就冲着她大喊大叫,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饭也不吃。
”说到这里,小王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后来,我一个人在房间里冷静了很久,想到妈妈平时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却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跟她发脾气,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于是,我打开房门,走到妈妈面前,跟她道了歉。
妈妈当时的眼神,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她特别欣慰地看着我,说我懂事了。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任性了。
”听完小王的讲述,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老师,我也想到了!”角落里的小赵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有一次我们全家出去旅游,在爬山的时候,我看到爸爸走得特别累,我就主动帮他背包,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很好,小赵,那你能跟大家描述一下当时爸爸的表情和你的心情吗?”老师鼓励地看着她。
初中作文优质课一等奖实录

初中作文优质课一等奖实录《初中作文优质课一等奖实录》嘿,大家好呀!今天我要讲讲我印象超级深刻的那节初中作文优质课。
那堂课呀,一开始老师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一样,把我们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啦。
老师说要写作文就像讲故事,咱得把故事讲得精彩才行。
然后呢,他就开始给我们讲了一个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趣事。
老师说有一次啊,他去菜市场买菜。
哇,那菜市场可热闹了,人来人往的,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他就慢悠悠地在里面逛着,东看看西瞅瞅,琢磨着买点啥好吃的。
走着走着,他看到一个摊位上的西红柿特别红,就想去问问价格。
嘿,这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那卖菜的阿姨特别热情,一口一个“大兄弟”地叫着,把老师都叫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阿姨说这西红柿可新鲜啦,今天早上刚进的货。
老师就问多少钱一斤呀,阿姨伸出三个手指头,说三块钱一斤。
老师心想,还行,不算贵。
然后就挑了几个西红柿,阿姨一称,说五块钱的。
老师正准备掏钱呢,这时候旁边来了个大妈,也看上这西红柿了,就开始跟阿姨砍价,说两块五一斤行不。
阿姨那表情,可纠结了,说哎呀,大妹子,两块五真不行啊,进价都不止这个价呀。
那大妈可厉害啦,说她经常在这儿买,就得给便宜点。
就这样,她们俩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起来了,把老师晾在一边都给忘了。
老师就在那儿傻站着,手里还拿着那几个西红柿,想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特别逗。
听老师讲这段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笑得前仰后合的,感觉就像在看一场喜剧表演一样。
然后老师就说,看,生活中有这么多有趣的小细节,把这些写进作文里,那作文不就生动起来了嘛。
那节课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呀,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作文不是干巴巴地凑字数,而是要把生活中的那些好玩儿的、感人的、有意思的事情都写进去。
就像老师在菜市场的这段经历一样,平凡但却那么鲜活,让人印象深刻。
哎呀,我现在想起来那节优质课,还是觉得特别好玩,特别有意思呢。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初中作文优质课一等奖实录啦!希望大家也能像老师一样,在生活中发现那些精彩的瞬间,写出棒棒的作文哟!嘿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作文优质课教学实录目录1、《感受母爱·体验真情》教学实录2、特别的祝福给特别的你——如何写祝福语3、让细节亮起来——《关注细节,抒写真情》教学实录4、“片段成篇”作文教学实录5、感动6、《让生活充满感动》作文教学案例分析7、爱的细节在屋檐下———《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案例8、捕捉细节,体验亲情9、春节的美丽画卷《感受母爱·体验真情》教学实录教学过程:一、课前序曲:课前打开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欣赏、跟唱。
二、新课导入: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烛光里的妈妈》,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那么听着这首歌,你有想到了什么呢?生:母亲。
生:妈妈对我的关心。
师:是呀,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全部的爱。
可以说母爱,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
今天,老师愿和你们一道“感受母爱,体验真情”。
(展示课题)师:说起母爱,我想到了满文军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懂你》。
谁会唱吗?(有许多学生摇头)师:今天我把这首歌的MTV带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不过,我有个要求:你要谈谈MTV中哪个细节最能体现母爱。
(播放《懂你》MTV,学生欣赏。
)三、说真话,诉真情师:你感觉MTV中的哪个细节最能体现妈妈对子女的深深爱意?生1:妈妈在夜里为孩子盖被子的情景最另我感动。
生2:妈妈把吃的东西都给子女了,自己在舔碗底。
生3:雪地里妈妈背着孩子行走,体现了她对孩子的爱。
生4:妈妈深夜为孩子补衣服。
生5:妈妈在火车站等待孩子归来时的表情最能体现母爱。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
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也许都是平凡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中包含着浓浓的母爱。
正如《母亲》这首小诗所写的一样。
(多媒体展示《母亲》)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生(齐答):好!(齐读《母亲》)师:你能说说诗中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母爱吗?生6:拿新书包,打雨伞,沏热茶。
生7:包三鲜馅,在那他乡中,母亲会牵挂你。
生病了母亲会掉眼泪。
师:那我想知道:诗中所写的这些,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也发生过呢?你能向我们谈谈你与母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事吗?(多媒体展示:说真话,诉真情——说说在理想生活中,你被母亲感动的情节。
)生8:每次周末我回到家里,妈妈都会为我做良多我爱吃的东西,而且总喜欢看着我吃。
生9:有次半夜,我感到很饿,其时气候很冷,妈妈还是起来为我烧吃的。
生10:妈妈上班的中央离家很远,她每次上班前都为我准备好中饭。
有次她为我准备了两个荷包蛋。
我趁她没注意把蛋放进了她的饭盒。
可中午时妈妈跑回来,把两个荷包蛋又给我送了回来。
师:就为了把两个荷包蛋给你送回来,跑了很远的路。
生10:是的,从这件事我更感受到了妈妈对我关心。
师:看的出来,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谢谢。
生11:我每次来学校上学,妈妈总是有良多话跟我讲,而且要将我的用品全部准备好。
师:相信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母亲和MTV中母亲一样无私地深爱着我们,他们也同样的伟大。
如果要求把刚才大家所说的感动情节写下来,该如何落笔呢?(停顿一下)别急,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好不好?生12:文中的妈妈爱唠叨。
师:你觉得作者讨厌妈妈的唠叨吗?生12:不会,作者感遭到妈妈的唠叨是对自己的爱,他把妈妈的唠叨称为“歌”。
师:说的好!你的母亲会唠叨吗?生12(微笑):会。
师:你读的懂妈妈的唠叨吗?生12:能,那是对我的关心。
师:其他同学呢,你的妈妈会唠叨吗?会的请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看来我们的母亲也是爱唠叨的。
母亲为我们所做的小事体现了爱,原来唠叨也是爱呀!那么母亲的严格要求呢?生:也是爱的体现。
师:对,只是爱的方式不同。
小作者写作时选取了妈妈的唠叨来体现母爱,这说明他平时对母亲的言行观察的很仔细。
这是否也给我们启示呢?生13:平时应多观察母亲。
生14:要多留心妈妈的语言和动作。
你看作者就很好的把妈妈的唠叨语言写出来了。
师:说的很好。
在生活中多观察母亲,多理解母亲,那么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母爱的材料。
(板书:善于观察生活,体会母爱。
)师:谢谢!读的很好。
看了本文后,谁能说说哪个情节最令你感动吗?生15:不知怎的,我不愿让同学们看见我那农村模样的母亲,于是,我就叮嘱她别来学校,东西可以让别人带来。
无意中,从姑姑口里得知,母亲每星期都来看我,都是躲在角落里,然后,默默地走回家去,为的是省下车钱。
这个情节最令我感动。
师:为甚么呢?生15:因为作者不让母亲来,可他母亲还是来躲在角落里看他。
而且是默默地走回家,为的是省下车钱。
师:那我就奇怪了,不让来就不来好了,干嘛还要来呢?生16:因为母亲对孩子非常关心,放心不下。
师:那为啥要偷偷的来呢?生17:因为作者不愿让同学们看见那农村模样的母亲,于是就嘱咐她别来学校。
师:说的好!这件小事足以体现母爱。
如果我把原文改成这样呢。
(多媒体展示改文:有一次,我从姑姑口里得知,母亲每星期都躲在角落里来看我,然后,默默地走回家去,为的是省下车钱。
听着,听着,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
我在心里暗暗地说:妈妈,你真是太好了!)师:你觉得原文好,还是改文好?为什么?生18:原文好。
因为原文讲了不让母亲来,可她还来。
而改掉的没有讲“我”不让母亲来,这样不能更好的体现妈妈的爱。
师:分析的好极了。
生19:原文好,因为原文“听着,听着,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
我在心里暗公开谴责自己:你太无私了!”很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而改文没有。
师:对。
大家注意到了吗?作者选取的是一件小事还是大事?生(齐答):小事。
师:那哪位同学能说说本文给我们的写作启示呢?生20:我们写作时可选取日常小事来表现母爱。
师:任何小事都能很好的施展阐发吗?生21:应该选取感人的情节来写。
生22:写作时把事情的缘由和当时的感受写出来。
师:对,特别应把当时的情境交代清楚,以此来突出人物形象。
来,我们总结一下:选取细节材料,凸现情境。
(板书:选取细节材料,凸现情境。
)五、课堂练笔。
师:这样,不仅有事可写,而且能很好的表达情感。
(板书:事;情。
)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你尘封的记忆,翻开你成长的历程,选取你认为最能表达深深母爱的一件小事,写一个片段,注意刚才我们总结的写作启示。
能写吗?生(自信):能!1、学生当堂练笔(10分钟)。
2、学生点评。
3、教师总结:希望我们今后无论干甚么工作,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遗忘我们的身后有母亲凝视的目光;也无论我们的母亲是多么的衰老,多么的体弱,她永远是我们心中最艳丽的人。
六、布置作业。
师:(多媒体展示作业)1、在生活中理解母亲,关心母亲,热爱母亲。
2、课外给母亲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或回家时为母亲做一件小事,体会母亲的反映。
3、用心观察、感受母亲爱你的细节,通过语言、动作等多样化的描写,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教师结束语:这次和同学们一起重温了母亲伟大无私的爱。
我有一种感觉,就是发现你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你们懂得了母亲。
就让我们从感受母爱,体会母爱开始,去感受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爱,从而爱我们身边的人,爱我们的生活,感受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吧!希望同学们都能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在生活中学做真人。
(多媒体展示: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在生活中学做真人。
)下课!七、板书设计感受母爱,体验真情善于观察生活,体会母爱事选取细节材料,凸现情境情教学反思: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作文教学也是如此。
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只有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
我想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激起学生写作的情感和欲望。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第一篇例文的分析明确生活中有许多事可以入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母亲的唠叨等),从而解决学生作文总感到没有东西可写的状况;通过第二篇例文的分析,引导学生如何选取典型事件(细节)来表现人物,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写作中情境交代的重要性,从而能使文章感人,富有真情。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观察是前提,活动是载体,体验是归宿。
学生的情感一般来自于间接的体验,观察是最根本的。
没有观察就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的素材。
重要的是让学生用心去观察,既抓住事物现象,又能充分感受和体会。
2、放胆想象,联系生活,关注生命。
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生活是学生想象的源泉,他们创造的语言都与生活有千丝万屡的联系,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激励他们敢于探索。
3、互动合作,不拘一格,口语表达。
教学中应主张信息的立体交叉,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老师是学生的朋友,学生是学生的老师,平等互动的关系促成了民主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体现。
4、教师调控,创设情境,渗透写法。
学生作文自由不等于没有教师的主导,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指导、调控,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场景、资源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真实的体验。
总之,作文教学的枢纽是激起学生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在生活积累的根蒂根基上更好的施展阐发生活,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附例文:妈妈的唠叨之歌妈妈确实有一支永远也唱不完的“唠叨之歌”。
清晨,她总捏着我的鼻子,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小懒虫,快起来,太阳都晒在屁股上了。
”你看,一大清早,就把我的好梦给搅了。
吃早饭时,她又开始唠叨了:“多吃点,饿坏了怎么办?慢点吃,别噎着了。
……”真受不了,刚想去上学,妈妈又跑过来,递上一件衣服说:“快穿上,着凉了怎么办?”走出家门,满以为听不见她的唠叨了,谁知她又在喊:“路上小心,注意安全,上课……”这些,我都背出来了。
晚饭时,妈妈又唱了:“快点吃,吃完了快点写作业,早点……”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读着这首到处颂扬的小诗,我的思绪不禁飘散开来,飘向那远在大山脚下守着几亩地勤劳耕作的母亲。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整天玩耍在田野间,从未走出过大山。
4岁那年,父亲随山里的打工队伍走了,去了深圳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厥后父亲托人带来书信,逼着母亲与他离了婚。
那一日,我孤独地守在破旧的小屋中,看见母亲跌跌碰碰地从村委回来。
她抱着我,失声痛哭。
那件事深深地震撼着我幼小而纯真的心,我发誓,肯定要为母亲争口气。
10岁时,我来到城里的姑姑家,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寂寞,是母亲一向给我生活的动力。
不知怎的,我不愿让同学们看见我那农村模样的母亲,于是,我就嘱咐她别来学校,东西可以让他人带来。
无意中,从姑姑口里得知,母亲每礼拜都来看我,都是躲在角落里,然后,默默地走回家去,为的是省下车钱。
听着,听着,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
我在心里暗公开谴责自己:你太无私了!那以后,当我主动请母亲来学校时,她却怎样也不肯来。
她一小我守着几亩田,为了我——她心中唯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