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糊化玉米淀粉
预糊化淀粉的用途

预糊化淀粉的用途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预糊化淀粉的那些奇妙用途。
你可别小瞧这预糊化淀粉呀,它就像是个神奇的小精灵,在好多地方都能大显身手呢!
咱先说说食品领域吧。
想象一下,你吃的那些美味的糕点、饼干,要是没有预糊化淀粉,那口感能有那么酥脆、那么香甜吗?它就像是糕点师的秘密武器,能让食物变得更加可口诱人。
还有那些方便食品,比如速食粥、即食米饭,预糊化淀粉能让它们快速变得软糯,就像妈妈刚煮好的一样。
这难道不厉害吗?
再看看饲料行业呀。
预糊化淀粉能让饲料更好地成型,让动物们吃得更开心。
这就好比给动物们准备了一顿丰盛又容易下嘴的大餐,它们能不茁壮成长吗?
建筑行业里,预糊化淀粉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呢!它可以用来改善砂浆的性能,让建筑更加牢固。
这就像是给建筑物打了一针强心剂,让它们稳稳地矗立在那里。
造纸行业也少不了它呀!预糊化淀粉能让纸张更加光滑、平整,书写起来也更加顺畅。
这不就像是给纸张做了一次高级美容吗?
在医药领域,预糊化淀粉也能发挥作用哦。
它可以帮助药物更好地成型和释放。
哎呀呀,这可是在为我们的健康默默贡献呢!
而且哦,预糊化淀粉还很环保呢!它不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大的污染,这多好呀!
总之呢,预糊化淀粉这个小家伙,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它的用途可真是广泛得让人惊叹呀!它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像一个勤劳的小蜜蜂,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美好。
所以呀,可不要小看了它哟!它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存在呢!。
预糊化淀粉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预糊化淀粉在食品工业中应用预糊化淀粉在食品工业中应用:(1)在预糊化过程中,水分子破坏淀粉分子氢键,从而破坏淀粉颗粒结晶结构,使之润涨溶于水中,因此易被淀粉酶作用,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预糊化淀粉这一性质,可用于老人及婴幼儿食品生产。
(2)预糊化淀粉在传统食品中有一定应用优势。
张钊,陈正行等发现,马铃薯预糊化淀粉具有较好粘弹性,可代替面粉中面筋,以面粉重量8% 加入到小麦淀粉中可制得较好馒头。
据美国专利报道;将含直链淀粉预糊化淀粉加入面团中,可改善其形态学特性。
另外,在面条中添加适量预糊化淀粉,可减少面条断头,并可快速煮熟,尤以木薯磷酸交联淀粉效果最佳,其添加量为10%。
(3)预糊化淀粉保水性强,可用于提高烘焙食品质量。
制作蛋糕时,加入一定量预糊化淀粉,调粉时易形成面团,且由于预糊化淀粉增加吸水性并提高产气能力,使蛋糕具有良好容积,并能增加成品新鲜度及结构均匀性,使产品松软、口感良好。
张友柏认为,预糊化淀粉用于烘烤食品,可使蛋糕酥软,且在面包混料、操面、挤面、挤压、成型过程中可控制面团低温流动性和油脂粘稠性,还可延缓老化。
李文钊,张坤峰等认为,T0098 变性淀粉(预糊化淀粉)对面包感官品质应用效果较好,并通过扫描电镜可知,预糊化淀粉能有效延长面包主要生产黄糊精、白糊精、预糊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羧甲基淀粉钠CMS、核桃砂、合脂粉、合脂油、铸造脱模剂、封箱膏、保鲜期,其最适添加量为面粉质量2%。
陶锦鸿,郑铁松等认为,预糊化淀粉应用于果料蛋糕生产,其包裹果料悬浮在蛋糕上,保证在加工过程中果料均匀分布于蛋糕;且在工业化生产时,蛋糕加入2% 特种预糊化蜡质玉米淀粉,既可增加蛋糕体积、又保存产品特性。
蛋糕添加面粉质量4%磷酸酯淀粉可增加蛋糕体积,延缓蛋糕老化,显著改善蛋糕发泡体系持泡性能。
林向阳,阮榕生等认为,添加木薯预糊化淀粉可促进面包水分结合方式,形成稳定状态结合水,改善面包持水性;但添加量大于5%后增势将减缓。
预胶化淀粉 预糊化淀粉

预胶化淀粉预糊化淀粉预胶化淀粉和预糊化淀粉是口感改善技术中常用的两种淀粉类食品添加剂。
这两种添加剂可以通过增强食品的稳定性和口感的质地,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受欢迎程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预胶化淀粉和预糊化淀粉的特性、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
一、预糊化淀粉的特性预糊化淀粉是通过糊化反应来改变淀粉的物理、化学和功能特性的。
这种淀粉可以在水中快速溶解和分散,增加其可加工性和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
这些特性使得预糊化淀粉成为食品加工、制造和储存中的重要组分,它被广泛用于脆饼、糖果、调味汁、汤类、肉制品、烘焙食品和奶制品等各种食品加工中。
预糊化淀粉的物理性质:预糊化淀粉呈灰白色粉末状,其颜色、形状和流动性取决于其来源和加工方法。
它具有优良的水溶性,可以被水混合和溶解,与酸、盐、糖和蛋白等多种食材兼容性良好。
预糊化淀粉的物理特性还包括吸水性、膨胀性和感官特性。
预糊化淀粉除了在水中可以水解外,还可以利用锅炉、微波、超声波、高压等方法进行加工和预糊化作用。
预糊化淀粉的化学性质:预糊化淀粉属于多糖族,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水解和降解,分解成更小的淀粉分子。
与其他淀粉互补应用时,可以通过双重或多重交联方法,提高其功能特性和加工性能。
此外,预糊化淀粉在高温下、微波辐射下、超声波、高压、紫外线照射下也可以发生物理或化学改性。
预糊化淀粉的功能性:预糊化淀粉是用来增强、改善或创造新的食品特性。
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增强其功能性:1、增加乳液的稳定性;2、降低冰冻或冷却过程中水的结晶;3、增加黏稠度和乳化能力;4、调整食品的口感、质地、颜色、香味、保水性等。
二、预胶化淀粉的特性预胶化淀粉是在干淀粉的基础上,利用特殊加工和处理方法制成的一种新型淀粉类食品添加剂。
预胶化淀粉具有高效、持久的增稠性、凝胶性和保水性等功能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卫生纸、糖果、汤类、水果酱、果冻、肉制品、饮品、奶制品等各种食品加工和制造环节中。
预胶化淀粉的物理性质:预胶化淀粉具有类似于胶体的物理特性和性质。
预糊化淀粉基础知识

预糊化(α-化)淀粉1、糊化的含义:淀粉在常温下不溶于水,但当水温至53℃以上时,淀粉的物理性能发生明显变化,淀粉在高温下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称为淀粉的糊化。
不同淀粉的糊化温度不一样,同一种淀粉,颗粒大小不一样,糊化温度也不一样,颗粒大的先糊化,颗粒小的后糊化。
2、糊化的过程:淀粉要完成整个糊化过程,必须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可逆吸水阶段、不可逆吸水阶段和颗粒解体阶段。
2.1 可逆吸水阶段。
淀粉处在室温条件下,即使浸泡在冷水中也不会发生任何性质的变化。
存在于冷水中的淀粉经搅拌后则成为悬浊液,若停止搅拌淀粉颗粒又会慢慢重新下沉。
在冷水浸泡的过程中,淀粉颗粒虽然由于吸收少量的水分使得体积略有膨胀,但却未影响到颗粒中的结晶部分,所以淀粉的基本性质并不改变。
处在这一阶段的淀粉颗粒,进入颗粒内的水分子可以随着淀粉的重新干燥而将吸入的水分子排出,干燥后仍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故这一阶段称为淀粉的可逆吸水阶段。
2.2不可逆吸水阶段。
淀粉与水处在受热加温的条件下,水分子开始逐渐进入淀粉颗粒内的结晶区域,这时便出现了不可逆吸水的现象。
这是因为外界的温度升高,淀粉分子内的一些化学键变得很不稳定,从而有利于这些键的断裂。
随着这些化学键的断裂,淀粉颗粒内结晶区域则由原来排列紧密的状态变为疏松状态,使得淀粉的吸水量迅速增加。
淀粉颗粒的体积也由此急剧膨胀,其体积可膨胀到原始体积的50~100倍。
处在这一阶段的淀粉如果把它重新进行干燥,其水分也不会完全排出而恢复到原来的结构,故称为不可逆吸水阶段。
2.3颗粒解体阶段。
淀粉颗粒经过第二阶段的不可逆吸水后,很快进入第三阶段—颗粒解体阶段。
因为,这时淀粉所处的环境温度还在继续提高,所以淀粉颗粒仍在继续吸水膨胀。
当其体积膨胀到一定限度后,颗粒便出现破裂现象,颗粒内的淀粉分子向各方向伸展扩散,溶出颗粒体外,扩展开来的淀粉分子之间会互相联结、缠绕,形成一个网状的含水胶体。
这就是淀粉完成糊化后所表现出来的糊状体。
玉米淀粉的液化与糖化

玉米淀粉的液化与糖化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酶法水解淀粉制备水解糖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还原糖的化学测定和比色测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1设备25升罐(可用本院25升发酵罐代替);装料按20升计,采用小型板框过滤机压滤,烘箱;水桶,量筒。
2分析仪器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糖度计,滴定管,电炉,白瓷板,三角瓶,阿贝折光仪,比重瓶,pH计。
3实验主要原料:玉米淀粉,高温液化酶和糖化酶。
三、实验原理、过程和方法1、主要过程:通过双酶法制糖,从玉米淀粉原料出发,经配料,糊化,液化和糖化,过滤,制备成淀粉水解糖。
本实验所得到的糖液,可用于下一批酵母发酵实验。
2、配料:称重,按照20升有效体积,配制30%淀粉乳。
取样烘干至恒重,测定淀粉中的水分含量。
3、糊化和液化糊化原理:将淀粉乳加热,淀粉颗粒膨胀,由于颗粒的膨胀,晶体结构消失,变成糊状液体,淀粉不再沉淀,这种现象称为糊化。
不同的淀粉的糊化温度不同。
如玉米淀粉开始糊化的温度为62.0℃,中点温度为67℃,终结温度为72℃。
糊化分为:预糊化(吸水),糊化(体积膨胀)。
糊化过程中,要防止淀粉的老化(分子间氢键已断裂的糊化淀粉又重新排列形成新的氢键的过程)。
液化原理:液化是利用液化酶使糊化淀粉水解到一定的糊精和低聚糖程度,粘度大大降低,流动性增加。
液化方法分:酸法、酶酸法、酶法等。
以生产工艺不同又分为间歇法,半连续和连续式;液化设备有:管式、罐式、喷射式。
加酶方法有:一次加酶、二次加酶、三次加酶。
根据酶制剂的耐温性分为中温酶法、高温酶法、或中温酶和高温酶混合法。
本实验采用:高温酶法,间歇式,罐式,二次加酶法。
间歇液化法工艺流程:配制30%的淀粉乳,PH 值6.5,加入氯化钙(对固形物0.2%),加入液化酶(加酶量根据酶制剂厂商的要求),在剧烈搅拌下,先加热至72℃,保温15min ,再加热至90℃,并维持30min ,以达到所需的液化程度(DE 值:15—18%)。
玉米淀粉的液化与糖化

• 还原糖用裴林氏法等法测定,浓度表示: 葡萄糖g/100ml糖液;
• 干物质用阿贝折光仪测定,浓度表示:干 物质g/100ml糖液。
糖化工艺流程:
液化结束后,迅速将料液用酸将pH调至 4.2-4.5,同时迅速降温至60℃,加入糖化 酶,60℃保温数小时后,当用无水酒精检 验无糊精存在时,将料液pH调至4.8—5.0, 同时,将料液加热至80℃,保温20min,然 后将料液温度降至,开始过滤。
间歇液化法工艺流程:
配制30%的淀粉乳,PH值6.5,加入氯化钙 (对固形物0.2%),加入液化酶(加酶量根据酶制 剂厂商的要求),在剧烈搅拌下,先加热至72℃, 保温15min,再加热至90℃,并维持30min,以达 到所需的液化程度(DE值:15—18%)。碘反应 呈棕红色:最好在液化后,再升温至120℃,保 持5—8 min,以凝聚蛋白质,改进过滤。
淀粉转化率:指100份淀粉中有多少份淀粉被转化为葡萄糖。 淀粉转化率的计算: 转化率= [糖液体积(V)×糖液葡萄糖浓度%(C)] ×100%
[投入淀粉量(W)×淀粉含量(C)]×1.11
DE值:用DE值表示淀粉水解的程度或糖化程度。糖化液中 还原性糖以葡萄糖计,占干物质的百分比称为DE值。
DE值计算: DE=还原糖浓度(C2)×100%
五、数据处理
在详细记录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 计算转化率: 各组配合实验,不同加酶量条件下还原糖浓度 动力学曲线。
六、实验结果和讨论
糖化酶用量及糖化时间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液化和糖化温度及pH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活性碳用量及p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3、实验主要原料:玉米淀粉,高温液化酶和 糖化酶。
预胶化淀粉 预糊化淀粉

预胶化淀粉预糊化淀粉
预胶化淀粉,也称为预糊化淀粉,是一种经过加工处理的淀粉,通过预先加热和加压的方式,使其发生化学变化,增加其稳定性和可溶性。
预胶化淀粉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食品和工业应用中。
它可以作为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和胶凝剂,在许多加工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面食和糕点中,预胶化淀粉可以增加其黏性和弹性,使其更易于加工和制造。
在肉制品和饮料中,预胶化淀粉可以增加其质地和口感。
在工业应用中,预胶化淀粉可以用作胶粘剂、涂料和填料。
在纸张和纺织品生产中,它可以用作粘合剂和纤维强化剂。
在化妆品和药品制造中,预胶化淀粉可以用作乳化剂和稳定剂。
尽管预胶化淀粉在许多方面都非常有用,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由于其经过加工处理,它的营养价值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对某些人群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预胶化淀粉时,需要谨慎考虑其适用性和安全性,并始终按照生产商的建议使用。
- 1 -。
预糊化淀粉制备、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关键 词 : 预糊 化 淀粉 ; 变性 淀粉 ; 淀粉
Pr d c i n a d p o e te f r - e a i a e t r h a d is o u to n r p r i so e g l tn z d s a c n p t
水 乙醇脱 水, 然后 低温 干燥 制得预 糊 化淀粉 , 可简 化 工艺、 降低生产成本 和设备投 资 “ 叫。
2预 糊 化 淀 粉 性 质
天 然淀粉 具有 微 晶体结 构 , 冷 水中不 溶解 、 在 不 膨胀 , 对淀粉酶不敏感 。将天然淀粉与一定量水加热, 可使 规则 排列胶 体 结构破 坏 , 子 间氢键 断裂 , 分 分 水 子进入其 内部 , 结晶结 构消失, 失去双折射现象 : 且易 受酶之作用 , 一过程便是淀粉糊化 … 。完全糊化淀 这 粉在 高温 下迅 速干燥 脱水 , 得到氢 键仍 断开 、 将 多孔 状、 无明显结晶现象的淀粉颗粒 , 即为预糊化淀粉 。 研 究 结 构发 现 , 糊 化淀 粉 存在 大量 亚 微 晶结 预 构, 这些 亚微 晶结构 是在 淀粉糊 干燥 过程 中, 随淀粉 分 子链 间平 均距 离减小 而逐 渐形成 。 由于亚微 晶形 成 , 预糊化淀粉 x射线衍射 曲线表现为 由一个弥散 使 结 晶衍射峰和 一个弥散非晶衍射峰组合而成 。淀粉糊 在十燥 制备预糊化淀粉过程 中变化, 表现在 x射线衍 射 曲线上 , 是双峰形成 和分离过程 。其中弥散结 晶 则 衍 射峰 从无 到有 、 从小到 大 , 且按 晶体衍 射规 律峰位 向衍射 角减小方 向移动 : 而弥散非晶衍射峰则从 大到 小, 最后 趋 于稳定 , 且按 非晶衍 射规 律峰 位 向衍 射角
增 大方 向移 动 u 。 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糊化玉米淀粉
预糊化玉米淀粉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时间和湿度条件下,将玉米淀粉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使其在水中形成一定程度的黏度和凝胶化能力。
预糊化玉米淀粉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和流变特性,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预糊化玉米淀粉的工艺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理预糊化,即将玉米淀粉与一定量的水混合,经过一定的加热、搅拌和膨胀后,制成具有一定的黏度和凝胶化能力的淀粉糊;另一种是化学预糊化,即在玉米淀粉中加入一定量的酸、碱等物质,使淀粉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或交联反应,形成预糊化淀粉。
预糊化玉米淀粉具有许多优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它的抗性淀粉性质。
抗性淀粉是一种具有类似纤维素的性质的淀粉形态,它不会被消化吸收,可在大肠中被肠道菌群利用,产生有益物质,如短链脂肪酸等,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预防癌症等疾病。
预糊化玉米淀粉含有更多的抗性淀粉成分,因此对健康十分有益。
此外,预糊化玉米淀粉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流变特性。
它能够在一定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保持较长时间的黏度和凝胶化能力,从而能够起到增稠、稳定、乳化等作用。
在食品加工中,预糊化玉米淀粉被广泛应用于沙拉
酱、冰淇淋、果冻、乳制品、饼干等食品中,使其口感更佳,质量更稳定。
此外,预糊化玉米淀粉还具有许多应用前景。
它可以应用于低脂肪、低糖、低热量的食品开发中,可替代传统淀粉,提高产品品质;可以应用于医药领域中,用于制备胶囊、片剂等制剂;还可以应用于化妆品领域,用于制备精华液、面膜等产品。
预糊化玉米淀粉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功能性食品和工业原料。
然而,预糊化玉米淀粉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加热及加酸等因素的作用,使得部分淀粉分子发生了破坏或水解等现象,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营养价值;同时,预糊化玉米淀粉虽然含有抗性淀粉,但是它的抗性淀粉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对于不同的人群和需求,所需的抗性淀粉含量也不尽相同。
总之,预糊化玉米淀粉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功能性食品和工业原料。
在应用前,我们需要了解其制备工艺过程、成分特点和应用范围,科学使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同时也需要注重其营养和安全问题,保障消费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