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与形象思维训练
心理学多选题

精心整理第一章概论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ABCD)(p15-p18共四种方法)A、观察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调查法E、内省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内省法是最早被使用的方法,但是后来心理学放弃了这种方法,至今这种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写了《认知心理学》一书)3、心理学之所以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的方法符合(CDE)Page5A、系统化标准B、理论性标准C、客观性标准D、准确性标准E、可检验性标准4、心理科学具有独特的双重性,指的是与下列哪些方面有关?(AB)Page5A、认知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组织心理学(属于应用领域)(理论领域: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9、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应用领域的分支学科的是(? ABCDE)A、咨询心理学B、学校心理学C、组织心理学D、消费心理学E、犯罪心理学10、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的变量是(? BCD)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C、白日梦状态D、催眠状态E、睡眠状态3、简单地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他们是(?? AB)A、指向性B、集中性C、随意性D、不随意性E、目的性4、注意的功能有(? CDE)A、输入功能B、过滤功能C、选择功能D、维持功能E、调节功能药物性失眠8、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人的心理结构可以划分为哪个层次?(CDE)A、意识流B、灵感C、意识D、无意识E、前意识9、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催眠的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两种理论是(DE)A、催眠是半睡眠B、催眠是幻觉C、催眠是追忆D、催眠是角色扮演E、催眠是意识分离A、差别阈限高B、差别阈限低C、绝对阈限低D、绝对阈限高人的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 ABC)A、近距离感觉B、内部感觉C、远距离感觉D、超感知觉E、颜色感觉2、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是个临界值,它包括(? DE)ABCDE)A、视知觉B、听知觉C、触知觉D、嗅知觉E、味知觉7、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知觉可分为(? ABCD)p61A、空间知觉B、时间知觉C、运动知觉D、社会知觉E、颜色知觉(属于视知觉)8、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D)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E、集中性12、形成人的时间知觉的主要线索包括(ABC)A、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B、有机体各节律性的活动C、借助计时工具D、客观事件的数量和性质E、主观生活经历的多少13、引起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属于客观刺激方面的线索有(? ABCDEF)A、视野中的高度B、物体有无遮挡C、线性透视D、纹理变化E、光照与阴影F、大小、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是以怎样的编码形式储存?(D )A、语义编码B、视觉编码C、情景编码D、听觉编码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遗忘主要是由干扰造成的,被干扰所破坏的主要是(D)A、编码能力B、存储能力C、提出能力D、保持能力着重强调学习是一个行为改变的过程,是建立某种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这种观点是(A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B、人体主义的学习理论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28、强调学习即个体头脑内部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这种观点是(D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B、人体主义的学习理论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29、注意观察学习,强调通过观察,模仿他人而间接地进行学习,这种观点是(C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B、人体主义的学习理论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30、认为学习是个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的观点是(B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B、人体主义的学习理论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二、多项选择题1、记忆是在头脑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1、根据想像有无目的意图,想像可分为(CE)A、再造想像B、创造想象C、有意想像D、幻想E、无意想像2、发散思维的特点是(ADE )A、独特性B、抽象性C、概括性D、变通性E、流畅性3、概念体系的主要形式有(BCD)A、相邻的概念B、从属的概念C、关联的概念D、并列的概念E、相反的概念6、创造性思维具有的特征是(ABCDE)A、敏感性B、流畅性C、灵活性D、独创性E、洞察性7、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可分为几个部分(ABC)A、初始状态B、目标状态C、认知操作D、问题情景E、信息干扰造技能训练第六章1、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智力理论是(A)A、二因素说B、多因素说(瑟斯顿提出的)C、三元理论(斯腾伯格提出的)D、多元理论2、提出智力多因素论,并认为智力由7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并且各基本能力之间独立的心理学家是(C? )多项选择题:1、通常把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探讨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探讨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布时间:2022-03-11T03:07:29.115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3月作者:曾双[导读] 在数学教学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问题,寻求结论,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思考问题,活跃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给学生留有空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高中数学发散性思维是创新学习必备的思维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通过多侧面求解,多角度训练,创设相关问题情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多层次、多方位发散。
曾双湖北省利川市胜利高级中学 445400【摘要】在数学教学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问题,寻求结论,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思考问题,活跃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给学生留有空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高中数学发散性思维是创新学习必备的思维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通过多侧面求解,多角度训练,创设相关问题情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多层次、多方位发散。
【关键词】高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有效策略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2)3-044-01美国心理学家吉尔密特认为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 ,并且和可能发生转移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发散性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发散性思维不受知识的局限和束缚,鼓励人们大胆猜想,追求事物的新联系,寻求事物的新答案,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思维方法。
心理学-思维与创造性(三)-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心理学-思维与创造性(三)-2(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1.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增加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以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启发式B 手段—目的分析法C 爬山法D 算法式分值: 1答案:C[解析] 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这种解决方法称为爬山法。
答案为C。
2.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采取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的策略,称作______SSS_SINGLE_SELA 逆向工作法B 爬山法C 手段—目的分析法D 算法式分值: 1答案:A[解析] 本题是识记能力概念的考查。
这种策略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的策略,称为逆向工作法。
答案为A。
3.在认知心理学中,表征是指______SSS_SINGLE_SELA 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B 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C 形象代码D 语义代码分值: 1答案:A[解析] 本题是识记能力概念的考查。
表征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
同一事物或问题由于表征的方式不同,在理解上会出现很大差异。
答案为A。
4.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______SSS_SINGLE_SELA 综合B 想像C 抽象D 联想分值: 1答案:B[解析]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答案为B。
5.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问题情景能够顺利做出多种反应或答案,这种创造性思维的特性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独特性B 流畅性C 灵活性D 洞察性分值: 1答案:B[解析]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1)敏感性;(2)流畅性;(3)灵活性;(4)独创性;(5)再定义性;(6)洞察性。
方向三思维方式训练PPT课件

第19页/共37页
原来,吕班在危急之中,摆脱了以往人们总是用 手去传递信件的习惯思维定势,他爬出窗口,用手拉 着窗框,脱了鞋,把信件夹在脚趾中伸出去,他的助 手也如法炮制。用脚趾传递信件,因为脚比手长!吕 班突破了自我,运用创造性的传递方法——用脚不用 手,使他获得了成功。
第2页/共37页
B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协调发展
在学习记忆活动中 在思考问题时 在进行阅读时 在课程安排上 在体育锻炼、体操活动和生产劳动中 沉思有利于两半球平衡发展 在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时 绝大多数人都侧重运用大脑的一侧半球,而忽视另一侧
第3页/共37页
C 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一、发散思维——点燃灵感的星星之火 1.流畅性训练(如汉字组词,) 2.变通性训练(如不寻常用途测验,词的联想) 3.独特性训练(如命题测验,故事结尾,后果推测) 4.远距离联想能力训练(远距离联想测验)
第26页/共37页
案例五: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创造力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研究各种葡萄球菌的变种时,在实 验桌上曾留置了一部分培养皿,以备不时检查,由于时时打 开盖子,培养液不免为空气中的微生物所污染。
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一边与同事谈话,一边观察培养 皿中的细菌,忽然,弗莱明惊奇地叫了起来:“这真是件怪 事…。原来他发现,在培养皿边沿生长了一堆霉菌,这霉菌 周围韵葡萄球菌不仅没有生长,而且离它较远的葡萄球菌也 被它所溶解,变成了一滴滴露水的样子。
第18页/共37页
案例一:怪盗的创造力
某夜,有个名叫吕班的怪盗、侦探,潜入—个公爵的住宅,在三楼 卧室里,偷到—份重要的外交信件。他正要离开房间,突然听到门外有 脚步声——公爵参加晚会回来了。吕班进退维谷。窗下有一条运河。如 跳进运河就可以脱身,但吕班顾虑外交信件被弄湿而前功尽弃。踌躇中, 他看到自己的帮手在对面大楼窗口等待接应,于是灵机一动,决定先把 信件递给帮手,再只身逃走。他钻到窗外,站在窗台上,探身、伸手, 可是很遗憾,还差一点点儿,够不着。手边又没有杆子或棍子之类的工 具,对面大楼的窗台很窄,跳过去也没有落脚之处,把信件扔过去,又 担心被风刮跑。一时,怪盗吕班竟束手无策。可是仅仅数秒钟之后,吕 班就有了办法,什么工具也没有用,就把信件递给了帮手,然后只身跳 入运河之中,匆匆离去。
创新方法与训练—发散思维的形式

发散思维的形式
所谓换角度也就是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换个高度、换个身份、换个心情等。 转换操作中,可以采用一种“问题搁置”法,即对问题进行一定思考后,不妨暂时 将问题放在一边,过段时间再思考。这可以摆脱习惯性思路的束缚,敏锐及时地发 现新视角,产生新思路。中断思考搁置问题,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合适的火候。就 象煤气灶煮饭,既不能过早关火造成夹生,又不能关火太晚造成焦糊。
发散思维小故事—希特勒的日记
有一天,德国《明星》画刊记者海德曼,兴冲冲地走进董事长菲舍尔的办公室, 告诉他一个耳闻目睹的事实:有人发现了《希特勒日记》!菲舍尔异常兴奋,他知 道,谁能得到希特勒日记,谁就会大发其财。
为了识别真假,就请了笔迹鉴定专家和研究希特勒的史学家进行鉴定,最后认 定希特勒日记是真的,日记转卖成交。两天后,世界三大报之一的《星期日泰晤士 报》首先发表了日记的内容摘要,引起了全球性的轩然大波,全世界的报刊及各种 传媒一下子卷入日记的热潮之中。
发散思维的形式
5. 横向思维 相对于纵向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形式。纵向思维是按逻辑推理的方法直上直
下的收敛性思维。而横向思维是当纵向思维受挫时,从横向寻找问题答案。正象 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多维的一样,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则代表了一维与多维的 互补。
发散思维的形式
横向思维的几种方式 (1)横向移入,如电报信号衰减问题,把其他领域的好方法(驿站)移到本领 域来。 (2)横向移出,把本领域的成功方法移到其他领域去。如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 发现酒变酸、肉汤变质都是细菌作怪。经过处理,消灭或隔离细菌,就可以防止 酒、肉汤变质。李斯特把巴斯德的理论用于医学界,轻而易举地发明了外科手术 消毒法,拯救了千百万人的性命。再如仿生技术等。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国提出素质教育已经多年,而课堂教学这块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素质教育实施得如何?审视当前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人们发现其并未发挥出主阵地应有的作用。
究其原因,除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外。
还有一个值得大家认真探讨的问题,那就是课堂缺乏生命的活力。
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课堂成为师生、生生共同活动的阵地变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型为学生自主主动参与型。
发展学生主体性和创新能力,既要灵活合理运用各类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如体验学习教学法、发展问题教学法等,在教学方法上把抽象思维训练与形象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与复合思维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不断作出调整、更新和整合,注重构建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把接受性、主动性、活动性、问题择究性等自主创新性教学模式,不断作出调整、更新和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信息传递方式,促成师生间、生生间的多项互动和认知与情感和谐互动教学关系的生成。
使课堂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生机盎然。
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结构,活化40分钟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
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及结构,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运用。
传统课堂教学,是以固定的时间单位组织教学的制度体系,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的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的不同、增强学生对制度化时间自主支配的主体性,从而实现分层递进教学目标,解决单位时间内学生“吃不饱”和“吃不消”的状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思维的概念特征与分类概述

思维的概念特征与分类概述思维是指人类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思考、推理、判断和问题解决等智力活动。
思维是个体的心智活动之一,是人类认识世界、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和关键。
1.内在性:思维是个体内在的心智活动,是个体头脑中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等过程。
2.主观性:思维是个体主观意识的体现,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
3.目的性:思维是为了达到其中一种目的而进行的,个体在思维中会为了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而进行思考和推理。
4.个体性:不同个体的思维活动会受到其个体差异、经验和知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5.可变性:思维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断发展和演变。
个体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来改变和提升。
思维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思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通过形象、感觉、想象等方式进行思维的过程。
它主要依靠个体的感官和感觉来进行思维活动,常见于儿童和低龄个体中。
2.概念思维:概念思维是指通过概念来进行思维的过程。
概念是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对象或事物归纳总结出来的心理概念,能够帮助个体识别和分类事物。
3.邏輯思维:邏輯思維是指運用邏輯規則和法則進行思維的過程。
邏輯思維注重推理、判断和证明的过程,是思维中的重要部分。
4.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指对新的、原创的想法和概念进行思考和产生的过程。
它强调个体的创造性和创新性,通常需要个体有发散、独立和灵活的思维。
5.问题解决思维:问题解决思维是指在面对问题时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过程。
它侧重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
6.整体思维:整体思维是指将事物看作整体,通过综合和综合来进行思考和判断的过程。
它注重个体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问题,而不仅仅从局部或细节出发。
7.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指对信息和观点进行评价和判断的过程。
它注重个体对信息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思维质量和判断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1 以旧引新:逻辑思维训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衔接非常紧密,往往已学过的知识构成新学知识的基础,而新学知识又为以后学习作铺垫。
因此,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要善于找准新知识的联系点,使学生知道每一新知识都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延伸而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旧知识的固定认识延续到与新知识的连接。
再转移到新知识的生长点,这样有序展开。
由浅入深,环环紧扣,使学生很快理解新知识。
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可以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复习入手,引导出新课,而后提出新问题:题目中谁和谁比,谁是标准量,第一个数和另一个数谁大谁小等,让学生进行类比,寻找异同点,从而掌握新知识。
2 直观演示:形象思维训练。
不少小学数学内容单靠老师详尽的讲解,难以讲清,费时又费力。
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优势,运用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并将直观的东西抽象化,以提示概念的本质。
教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时,可采用如下教学过程:(1)课前,教师准备好组合图形——直观教具。
新授时:老师出示教具让学生观察——形成表象;让学生将教具模型划分出基本图形——分析过程;让学生归纳并动用学过的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观察教具模型,将它补成一个新图形让学生观察——发现问题。
(3)将上面两个计算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使学生自己领悟出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得出结论。
3 层次练习:发散思维训练。
学生学习了知识不等于形成了技能和获得了能力,在掌握某项知识后要进行练习。
练习是形成技能的基础,也是训练和发展学生独立思维的一种方式。
通过练习,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实现知识的内化,正所谓“学中练,练中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通过练习、发展、开拓、再练习、再开拓,拓宽学生的认识领域和思路,由原来的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以材料、功能、结构、形态、组合、方法、 因果、关系等8个方面为“发散点造性思维约能力。
形象思维训练
• 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认识外界事物,形成感 性形象,并用之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形 象思维。形象思维属于感性认识活动,它 同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形式进行的逻辑 思维一样,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一组训练题目,主要侧重的是空间想 象力训练。
• 2有十几名举人同路进京赶考。因为天气炎 热,个个累得口干舌燥。这时他们忽然看 见路旁有一位老人在卖茶水。举人们见了 纷纷上前掏钱买茶水,:老人哈哈一笑, 指看茶摊边高挑的一幅布帘道:“诸君请 看。”众举人抬头望去,只见布帘上写道: ‘欲饮茶水先猜谜”几个大字,老人说: “我出—个字谜请你们猜,猜中了清茶随 便喝;猜不中就请各位原谅了。”众举人 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