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单元五 电视照明 任务一 三点式布光

合集下载

电视照明试题

电视照明试题

电视照明
1.使用自动光圈在室外晴朗天气拍摄某一主体(人物),当镜头开始对准主体拍摄近景时,图像是清晰的,色彩也是和谐的;一旦把镜头拉开,成为大全景或远景时,画面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2.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使用自动聚焦能取得良好的画面效果?3.说明手控聚焦的操作方法。

4.在行进体上摄像要注意什么问题?
5.大厅内摄像要注意什么问题?
6.阴天、雨天。

雾天摄像要注意什么问题?
7.什么是光源的色温?卤钨灯的色温是多少?一天中阳光的色温大体是如何变化的?日光灯色温是多少?阴雨天的色温是多少?
8.什么是光源的显色性?标准白光的显色性指数是什么?冷光源与热光源相比,哪个显色性好?
9.需要升降色温各采用什么系列的色温片?
10.说明三点式布光各种光的作用,所用的光具,它们之间的光比。

用简图表示三点式布光的布局。

11.电视摄像中如何妥善处理强反差的环境?
12.拍摄反光物体可采用哪些措施避免反光?
13.如何控制灯光的亮度与照射范围?
14.大场面布光与小场面布光在程序上有何区别?
15.说明动态布光的基本手法。

16.不同日光光位有何不同的造型效果?如何利用反光板进行采光?
17.光影有什么规律?如何消除影子?
18.如何在混合光的环境中摄像?
19.反光板在哪些作用?反光板的使用应该注意什么?
20.怎样处理电教片中灯光照明与现代教学仪器表现的矛盾问题?。

电影人物照明的基本法则:三点布光法

电影人物照明的基本法则:三点布光法

电影人物照明的基本法则:三点布光法三点布光法一个人如何利用硬光和柔光来获得演员和布景的选择性呈现是构图中创造性照明的乐趣所在。

给演员布光的方法数不胜数,而且在你的导演生涯中有机会在许多人身上做不同的尝试。

然而,在稳固的基础上开始是有益的,所以我们将要探索照明法中的基本标准——三点布光法 (three point method )。

电影《变形金刚1》里的人物光线照明画面电影《变形金刚1》里的人物光线照明画面三点实际上指的是照明灯具被放入电影布景中的特定位置时三个不同的工作。

此术语是用来定义它们的目的而非描述光的性质的。

主光(key light)是建立照明方案所围绕的光源。

它通常是电影场景或拍摄外景地主要照明的提供者,其他灯具(强度和属性)都需“调节”到主光源之下。

主光灯可以放在被摄主体周围的任何地方,不过通常是放在摄影机镜头轴线45°(纵向和横向)位置并处于人的头部以上的高度。

辅助光(fill light)是一种用于控制反差的光源。

这种光的作用是“填充”往往是由明亮的主光造成的阴影。

辅光灯的物理位置通常是在摄影机镜头轴线的45°(横向),主光灯的相反方向。

背景光(back light)是在被摄主体的背后勾勒出轮廓或做出光环效果的光。

由于它位于被摄主体的后面(在电影布景中处于摄影机镜头的反方向),提供光线来“勾勒”被摄主体的轮廓,所以背景光用于把物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并在电影画面中增加深度的错觉。

图3.26三点布光法在实践中的进化。

图3.27三点布光灯具布置俯视图。

从这三种光发出的光的强度必须足够实现整个场景的曝光。

显然主光会提供最多的照明。

辅助光将根据想要反差的大小(阴影的大小)提供不同程度的额外照明,背景光只需要给被摄主体的轮廓提供能够被感光材料拍到的足够的光晕(如图3.26和图3.27 )。

给被摄人物的特定照明反差被称为反差比或光比。

光的强度可以用手持测光表测量,不过实际上应该试着锻炼眼力来衡量两边脸上光的相对量。

三点式照明

三点式照明

三点式照明系统乃是传统好莱坞的基本灯光设置,是好莱坞的摄影师、摄像师们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的一种灯光照明方法。

虽然照明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基础的照明方法被称为三点式照明。

作为经典的布光方法,三角形照明又被称为三点式照明,它一般由以下三种光源组成:分别为主光源(Key Light),辅光源(Fill Light),背光源(Back Light)。

主光源:基本的光,也通常是最亮的光。

让观看者清楚地了解明显的光源方向,它提供了场景主要的照明效果。

并且担负了投射主要阴影的作用。

在室外的场景中,主光源所代表的也许是日光,在室内场景中则是窗户或门照进来的光源等。

辅光源:平衡主光源的效果,照亮主光没有照到得黑色区域,控制场景中最亮的区域和最暗的区域间的对比度。

背光源:帮助物体从背景中凸显出来。

最好的例基本的三点式布光基本的三点式布光主光、辅助光、轮廓光1、布光的第一步是确定被摄对象的主要光源——主光(key light)又称“塑型光”,是塑造形象的主要光线。

不论照射方向如何,主光起到主导作用。

主光多为直射光又叫硬光,有较强的亮度和明确的方向性。

主光的位置和角度选择,决定我们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它是造成人物光线阴影的主要决定者,揭示了被摄主体外部形态、表面结构和特征。

主光的位置一般在被摄对象左或右两侧的位置上。

2、第二步就是确定辅助光(fill light)辅助光又称“副光”、“补助光”,是一种无阴影的软光,目的是提高暗部照明水平,调整画面反差,用来减弱主光所投射的生硬粗糙的阴影,帮助主光造型,减弱强光部分与阴影部分的反差比,揭示阴影的细部。

辅助光亮度不可以超过或等同于主光。

3、第三步是确定轮廓光(back light)也叫逆光,是用以勾划被摄主体的外部轮廓线条的光线,是从被摄主体的背面或侧后面逆向照射的。

轮廓光能够强调空间深度、交待远近物体的层次,人为区分被摄体与环境的关系、形成被摄体与被摄体之间的立体感。

4、背景光又称为“环境光”,是用来照明环境背景的一种光线。

三点布光的演变

三点布光的演变

三点布光演‎变与三度布‎光延伸2012-02-21 10:12转载自mei辰风‎最终编辑mei辰风‎三点光是写‎意性演播室‎布光演变过‎程的先驱;三点光是影‎视剧照明演‎变的灵魂;三点光是构‎成三维物体‎与空间在二‎维图像中的‎立体形状的‎基石…… “三点布光早‎已淘汰了”。

我想持这种‎观念者,应该好好研‎究一下三点‎布光的演变‎过程,就不难让模‎糊观念重新‎复苏。

三点布光,是影视剧、演播室等布‎光中的核心‎原理。

无论你是摄‎影、摄像、照明还是照‎明设计,只要弄明白‎三点布光原‎理,你在布光中‎就有了方向‎,你对光的定‎位就有了设‎计依据。

就像影视剧‎中的拍摄“轴线”,被称之为“三角形原理‎”一样。

编摄人员围‎绕被摄对象‎进行镜头调‎度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影‎视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即是摄像‎师处理镜头‎调度必须遵‎守的“轴线规则”。

那么,遵守轴线规‎则的原理,便是“三角形原理‎”。

弄明白了三‎角形原理的‎演变过程,轴线规则也‎自然就明白‎了。

三点光原理‎、三角形原理‎,虽一个是照‎明、另一个是摄‎影摄像,但它们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好,下面就要我‎们剖析三点‎布光法的原‎理与演变过‎程。

一、三点光的起‎始根源三点光是照‎明前辈们传‎下来的传统‎布光法,70年代的‎师傅是不教‎原理的,你要问他为‎什么,他会说“你的眼睛”呢?所以逼着你‎去想、去悟、去琢磨。

通过多年的‎布光实践我‎终于明白了‎师傅总说“你的眼睛”的含意了。

照明这个行‎当,必须要用眼‎睛善于观察‎,观察万物被‎光线照射后‎的千姿百态‎,观察自然光‎线透过窗户‎,对室内形成‎的光影变化‎。

因为照明是‎为视觉艺术‎服务的,人和物再美‎,人身材再好‎,若不借助光‎线的照射,是不可能在‎影视画面里‎显影的,这个最简单‎的道理,人人都心知‎肚明。

电视布光实验报告步骤

电视布光实验报告步骤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视布光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掌握不同布光方式对画面效果的影响。

3. 提高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布光水平。

二、实验原理电视布光是指利用灯光设备对电视画面进行照明,以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布光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散射等。

通过合理布置灯光,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

三、实验器材1. 摄像机2. 摄像机三脚架3. 灯光设备(包括聚光灯、柔光灯、泛光灯等)4. 调光设备5. 灯光轨道6. 反光板7. 黑幕8. 白幕9. 摄影灯泡(不同色温)10. 灯光控制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搭建拍摄场地,布置摄像机和灯光设备。

(2)调整摄像机三脚架,确保摄像机稳定。

(3)根据拍摄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光设备。

2. 布光方案设计(1)分析拍摄场景,确定布光类型(如单光源、双光源、三点布光等)。

(2)确定主光、辅助光、轮廓光等灯光的位置和强度。

(3)选择合适的灯光颜色和色温,以达到预期的画面效果。

3. 布光实施(1)根据布光方案,布置灯光设备。

(2)调整灯光位置,确保光线均匀覆盖拍摄场景。

(3)调整灯光强度,使画面亮度适中。

(4)使用反光板等辅助设备,调整光线方向和强度。

4. 拍摄测试(1)调整摄像机参数,如曝光、白平衡等。

(2)进行测试拍摄,观察画面效果。

(3)根据测试结果,调整灯光和摄像机参数。

5. 分析与讨论(1)分析不同布光方式对画面效果的影响。

(2)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探讨如何提高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布光水平。

6. 实验总结(1)整理实验数据,包括灯光位置、强度、颜色、色温等。

(2)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结果和心得体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单光源布光实验结果表明,单光源布光可以使画面具有简洁、明快的视觉效果。

但需要注意,单光源布光容易产生阴影,影响画面质量。

2. 双光源布光双光源布光可以改善单光源布光的不足,减少阴影,使画面更加自然、真实。

电视灯光设计基础-

电视灯光设计基础-
自然光源。 人工光源。
自然光源
自然光源主要是指太阳。 自然光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能照亮整个物
质世界,人们对自然光的存在习以为常。 古代人利用自然光影估算一天的时间,计算
树木或建筑物的高度等。
太阳光谱图
太阳光谱图
人工光源
人类制造的光源。如用松脂、蜡烛、煤油灯 以及电灯来照明。
4.光的度量
光通量
光通量也叫发光通量,它是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空间发射 出的能使人产生光感的辐射能通量
用lm(流明)做单位,符号用大写的F或Φ表示。 一个光源的光通量就是将380~780nm各个波长的
电功率变成光的累计值。
发光强度
光源在单位球面度内所发出的光通量即发光 强度。
它是光功率的空间密度。它的单位是cd(坎 得拉),符号为I。
雷登82系列 雷登82 雷登82A 雷登82B 雷登82C
提升色温雷登85系列(来自色系 列)雷登853200K—5000K
雷登85A
3200K—3700K
雷登85B
3200K—3500K
雷登85C
降低色温 6000K—3200K 5000K—3200K 4000K—3200K 3500K—3200K
不断积累生活中各种光线的模拟和在模拟的 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作。
用光的语言光的色彩渲染电视节目的不同场 景气氛。
巧妙地运用灯光手段,描写人物情节和场景 空间,恰当地表现光影视觉效果,塑造特定 的剧情环境画面。
电视灯光师的工作目的
创作完美的电视图像为最终目的。
第一部分 光源与色温
了解光源的基本特性和一些技术参数。 了解光源的色温这个基本的概念。 这是做好灯光师的前提之一。

电视灯光照明复习

电视灯光照明复习

电视灯光照明复习1、电视照明的任务一、在前期摄录技术上满足其对照度的基本要求二、用光线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三、突出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四、再现环境气氛与强调时间概念五、戏剧表现的需要六、视觉语言修辞的需要2、电视照明的基本特点一、电视照明的时限性: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照明的设计、布光等二、电视照明的可塑性:在不同的场景中完成各种环境的交代、气氛的展现和人物的塑造三、电视照明的纪实性:电视照明追求自然光线效果四、电视照明的体现性:对剧情、主题、情节、思想的外在形式的体现3、电视照明与电影照明的异同同:表现手法上相似、相同。

异:一、亮度比和光比的要求不同材料不同,对宽容度、亮度比的要求也就不一样。

电视最大亮度比只能达到30:1,其光比控制限定在2:1或不超过3:1,从而获得最佳画面效果和被摄体暗亮部的层次,而电影的亮度比可达到100:1,光比控制可达到7:1。

因此在照明中量光、测光、布光也就有根本上的不同。

二、多机连续拍摄和单机分别拍摄在布光要求上的不同多台摄像机要从不同角度上同时拍摄,因此照明的设计要考虑到摄像对任何角度拍摄时都能适用。

但是灯光却不能照顾到各个角度,因为照明位置总是以上一个摄像机位决定的,所以在质量上要有所妥协。

三、多种体裁照明与单一体裁照明的不同电视照明包括电视剧照明、演播室照明、电视专题片照明、电视新闻片照明等,在灯光配备上与电影照明区别较大。

四、实景照明与棚内照明的不同电影是棚内照明,而电视更多的是实景照明,实景照明投资少,光效自然而真实,制作周期短,效果自然逊于棚内照量的灯光,灯具要求灵活性强、发光强度高、体积小。

电视照明,但追求电视节目制作的真实性。

五、素养与适应性的要求不同电视照明人员属于可塑性人才,要适应多样的环境照明,更多情况下是人去“创造”、适应环境。

在实际照明工作中,不但要熟练掌握电视艺术片照明,还应熟练掌握专题片照明和新闻片照明。

大场面应具有“调度”众多灯具的能力,新闻片、专题片小场面要做到一灯多用,在保证纪实性与时效性的同时,尽量保证照明效果。

学习单元五电视照明任务一三点式布光

学习单元五电视照明任务一三点式布光

逆、主、副光比一般为2:1,副、背景光比一般为1:1(抠像除外);Biblioteka 副光不宜过高,逆光不宜过前。
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巩固学生采访布光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人工光源的调制
1、画面构图:画面简洁明了,主体突出,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
项目名称:单人采访布光、拍摄
6、音频设备调试; 新闻主持人的三点布光应注意几个要点:
两人并排而坐,同时面向摄像机镜头时,如果两人间距较远或肤色差别较大,一路主光不能很好的同时兼顾两人的造型时,就要采用“双三点布光法”,予以分别进行布光造型。 6、音频设备调试;
2、无形成效
在锻炼和提升学生对不同灯具进行布光技能的同时,锻炼学生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吃苦耐劳、求实创
三、成果形式:布光方案、一对一采访出镜画面素材。
学习单元五电视照明任务一三点式布光
灯光设计的基本方法
三点布光法
1、三点布光法的产生
依据的原理是来自于生活。 它用主光、辅助光、逆光对被摄者进行布光,有意识地在被摄者的面 部造成阴影,使之有明暗变化,但整体影调并不超出摄像机的动态范围。 这种布光方法适合电视新闻类节目给播音员布光,对多人的大场面也 可以参考这种方法进行布光设计。
2、三点布光的顺序
①主光 一般为硬光源。
2、三点布光的顺序
②辅助光
辅助光一般选用散光灯,理想的辅助光应该是柔和的。
2、三点布光的顺序
③轮廓光
• 单逆光一般选择在水平光位180°或稍偏190 °-195 °的 位置,垂直光位50 °-60 °之间。
正逆光配置
侧逆光配置
2、三点布光的顺序
③轮廓光
挡。此光以不出现鼻影为最佳修饰光照度; 4.逆、主、副光比一般为2:1,副、背景光比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画面构图:画面简洁明了,主体突出,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
2、画面用光:用光准确、无曝光过度或不足现象,画面造型准确,富有层次感;
3、画面色彩:色彩还原正确,无偏色现象,并符合作品风格要求; 4、镜头选择:焦距使用得当,人物无形变;
任务:
每班4-5人为一组,根据以上专项训练项目的方法和要求,
并结合之前学习的基本技能,利用后面剩下的上课时间及课余时
三、成果形式:布光方案、一对一采访出镜画面素材。
项目实施
实施步骤及主要工作内容: 1、选择拍摄场景; 2、确定拍摄机位及构图、景别; 3、绘制布光示意图; 4、确定主光; 5、选择辅助光; 7、确定轮廓光; 6、音频设备调试; 8、采访拍摄; 9、总结,并完成实训报告。
项目评价
采用“过程+作品”的考核评价方式 二、成果考核(50%)
2、三点布光的顺序
①主光 一般为硬光源。
2、三点布光的顺序
②辅助光
辅助光一般选用散光灯,理想的辅助光应该是柔和的。
2、三点布光的顺序
③轮廓光
• 单逆光一般选择在水平光位180°或稍偏190 °-195 °的 位置,垂直光位50 °-60 °之间。
正逆光配置
侧逆光配置
2、三点布光的顺序
③轮廓光
三点式布光
灯光设计的基本方法
三点布光法
1、三点布光法的产生
依据的原理是来自于生活。 它用主光、辅助光、逆光对被摄者进行布光,有意识地在被摄者的面 部造成阴影,使之有明暗变化,但整体影调并不超出摄像机的动态范围。 这种布光方法适合电视新闻类节目给播音员布光,对多人的大场面也 可以参考这种方法进行布光设计。
间,完成布光、拍摄任务。要求每名成员都必须参加准备和拍摄。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多人物布光的灵活运用
1、分别三点布光法
两人并排而坐,同时面向摄像机镜头时,如果两人间距较远或肤色差别较大,一路主光不能很
二、多人物布光的灵活运用
2、两人面对面布光方法
常见于人物访谈等新闻谈话类节目中。 这时,两人的身位呈现在一条直线或接近在一 条直线上,光位布局主要有主光专用、共用副光和 主光专用、借用副光两种方式。
• 主光专用,共用辅助光画面拍摄效果。
• 主光兼轮廓光画面拍摄效果。
项目实施
项目名称:单人采访布光、拍摄 一、预期目标
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巩固学生采访布光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人工光源的调制 及电视画面拍摄的综合能力。
二、预期成效
1、有形成效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单人采访布光任务,为形成电视摄像岗位实操技能打打好基础。 2、无形成效 在锻炼和提升学生对不同灯具进行布光技能的同时,锻炼学生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吃苦耐劳、求实
• 双逆光的位置选择不宜过高或过低,能勾画脸颊两侧线 条、脸部轮廓光效果为佳。
注意:要注意使用对象,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双逆光设置。
新闻主持人的三点布光应注意几个要点:
1.摄像机、副光、人物、逆光要成一条直线; 2.主光水平光位为45°,高低位置以形成人物鼻 影“等线三角形”为最佳; 3.修饰光并非限制一盏,但要严格控制亮度与遮 挡。此光以不出现鼻影为最佳修饰光照度; 4.逆、主、副光比一般为2:1,副、背景光比一 般为1:1(抠像除外); 5.副光不宜过高,逆光不宜过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