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及欧洲(气候)导学案(湘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教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教案 湘教版

亚洲及欧洲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

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3、教育目标: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二、重点:掌握亚洲气候的特点三、难点:学会分析各大洲的气候特点四、教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讨论归纳法五、教学用具:亚欧人口分布图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课程设计:1、导入:复习回忆世界气候的分布特点。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2、自学提纲:一、看“亚欧气候类型图”分析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形成的?活动:复习回忆:(1)地球上的五带是怎样划分的?(2)亚洲的纬度范围如何?(3)亚洲地跨哪几个温度带?(4)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5)亚洲的海陆位置如何?对气温、降水有什么影响?(6)亚洲的地形特征如何?对气温、降水有什么影响?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1、复杂多样性2、大陆性特征显著3、季风气候显著3、析疑点拨:请证明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并分析原因。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找出亚洲缺少什么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复杂,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

为什么亚洲大陆性气候显著?跨经度广,东西跨度大,面积广阔,大陆内部距海远,海洋影响不显著。

为什么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 (重点)(1)成因。

出示Flash动画,解说。

(2)为什么显著?读图1-7讨论分析欧洲气候特点。

(1)欧洲有热带气候吗?为什么?(2)哪种气候面积最广?(3)欧洲气候为什么有显著的海洋性?(4)完成课本活动44、归纳总结:欧洲气候特点:(1)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2)海洋性特征显著(3)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5、析疑点拨:6、拓展训练:讨论:欧洲内部和亚洲内陆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两者在同纬度的亚洲和欧洲的内陆气候是否一样?(见课本P9图1-10“亚欧大陆同纬度气温和降水量比较”)7、自学提纲:亚洲河网分布有什么特点?亚洲河流特点与地形、气候有什么关系?在地图上找出长江和湄公河,看它们发源于什么地方,注入哪个海洋。

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二课时(湘教版)

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二课时(湘教版)

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二课时(湘教版)课题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时 1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重点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难点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教法讨论、交流、互动教具地图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情导入这二天天气怎么样?由天气导入当地的气候,然后提出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征的问题。

根据提问积极思考,并积极回答学生自主学习和一、自主学习阶段:先看课本后独立完成黑板上板书的自学提纲里的问题(题目如下)(一)、读课本图1—7亚欧气候类型图,填答:1、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些?除哪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其中,以上气候类型中在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哪些?2、欧洲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些?其中哪些在欧读亚欧气候类型图判断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面积认真学习,巩固记忆探究洲分布最广?(二)、分析亚洲气候特点及成因:1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有是什么?影响的因素有哪些?2气候的显著。

原因: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洋,差异特别显著。

影响的主要因素为。

归纳气候特点有哪些?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看欧洲气候图,观察最广的气候然后小组内交流意见。

小组合作修改,归纳亚洲的气候主要特征。

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五)、欧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气候深受洋的影响。

1、气候特点有哪些?是世界上的哪些气候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2、原因分析:①、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

②、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绝大部分地方距海不远。

(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

③、大部分位于哪个范围?终年盛行来自洋的温暖湿润的。

④、沿岸有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⑤、山脉多走向,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长驱直入。

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和欧洲导学案3新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和欧洲导学案3新湘教版

亚洲及欧洲集体备课个人空间一、课题:复杂多样的亚洲天气(3)二、学习目标1、知道亚洲的主要天气种类,知道亚洲的天气特色。

2、认识欧洲的主要天气种类,认识欧洲的天气特.三、教课过程温故知新1、世界上都有哪些天气种类?2、亚洲地区辽阔,主要位于球和球,面积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地形的主要特色是: A 地形以、为主,均匀海拔高,约米;B 地面,高低悬殊,有“地球之巅”峰,有世界陆地最低处;C地势,;D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的群岛。

导学释疑A、读图6-9 亚洲和欧洲的天气种类散布,找出图中的地理纬线,谈谈亚洲位于哪些温度带?联合图例,谈谈亚洲都有哪些天气种类。

B 、阅读正文,思虑:为何亚洲各地气温差异明显?为何亚洲各地年降水量差异明显?大陆性的主要特色是什么?C、亚洲有世界的“雨极”,有北半球的寒极,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最富强、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D、亚洲天气的特色是是什么?E 、认识欧洲天气达成课本P8活动:认识欧洲天气稳固提高1. 欧洲有哪些主要的天气种类?2. 同纬度的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对比,夏天哪里气温高,冬天哪里气温高?3. 哪些对温带海洋性天气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检查反应1、亚洲面积广大,地跨、、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天气外,其余主要天气种类都有分。

散布最广的两种天气是和天气。

2、北半球的寒极是,世界的雨极是。

3、亚洲的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富强,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由北向南依次散布有季民风候,季民风候,季民风候。

4、谈谈亚洲天气的特色。

5、整体感知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学到了什么?【部署作业】一、选择题1 、亚洲与北美洲隔相望。

A 、直布罗陀海峡B 、马六甲海峡C 、英吉利海峡D 、白令海峡2 、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洲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北美洲3 、世界最大的群岛的地点和名称搭配正确的选项是A 、北亚——千岛群岛B 、东亚——日本群岛C 、东南亚——马来群岛D 、南亚——马尔代夫群岛二、综合题。

七年级湘教版6-1-3亚洲欧洲导学案

七年级湘教版6-1-3亚洲欧洲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两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会分析并掌握亚洲的气候特点【学习重难点】1、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重点)2、欧洲的气候特征(难点)【预习导航】一、亚洲和欧洲的气候提示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气候类型的分布②影响气候的因素③气候的主要特征。

分析气候要通过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分析气温,根据所在的纬度位置,说明所处的温度带;分析降水,根据纬度、海陆位置。

)【合作探究】1.完成课本P8-9的活动题。

2、总结欧洲的气候特点:①以气候类型为主;②距海,受海洋影响,特性显著;③和在欧洲分部典型。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1、亚洲的河流①读图,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记住具体位置。

②根据亚洲地形特点,分析亚洲河流的特点2,欧洲的河流①受平原地形的影响,欧洲河流河网,水流②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欧洲河流水量③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长或短),绝大部分是(内、外流河)【达标测试】(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做出来),1、亚洲面积约平方千米,是世界大洲。

2、全球共分__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____度。

东边的时间_____西边的时间。

3、亚洲气候的三大特征是:、、。

4、北半球的寒极是。

5、亚洲河流的二大特征是:、。

二,亚洲的人口1、现状2分析亚洲人口分布稠密地区的主要原因分析亚洲人口分布稀疏地区的主要原因三,欧洲的人口1、现状欧洲人口居世界第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的一个大洲,城市人口比重(高或低),近年来,欧洲出现现象2、问题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或最慢)的大洲,面临等问题【达标测试】(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做出来)读下图回答:1,从东西半球看,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半球;2,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大部分地处带;3,从海陆位置看,东面临洋、北面临洋、南面临洋,西与洲相连,西南以运河与洲为邻,东隔海峡与洲相望。

4,分别表示出图A B C D E F G的具体位置。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亚洲及欧洲》导学案(2021年整理)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亚洲及欧洲》导学案(2021年整理)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亚洲及欧洲》导学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亚洲及欧洲》导学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亚洲及欧洲》导学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湘教版七年级下册《亚洲及欧洲》导学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学校:索堡中学科目:地理编写人:王玉灵审核人:程志强使用时间:课时:班级:学生姓名:
学校:索堡中学科目:地理编写人:程志强审核人:王玉灵使用时间: 课时:班级:学生姓名:
学校:索堡中学科目:地理编写人:程志强审核人:王玉灵使用时间: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导学案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导学案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2、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

【学习重点】亚洲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和复杂多样的气候【学习难点】通过对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描述总结出分析大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从而在阅读资料和图的基础上,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欧洲以平原为主的地形特征和海洋性特征显著的气候。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自主学习1、在地图册中,找出下列地形单元: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天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2、根据下表中各地的海拔高度计算出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相对高度,并从中归纳亚洲地形的特征。

合作探究1、读P6的“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及“亚洲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图,归纳出亚洲地形特征之一。

2、读P2图1-1,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亚洲的地势有河特点?归纳: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法小结:地形特征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海拔和相对高度;(2)主要地形类型;(3)地形分布;(4)地势起伏状况。

学法迁移:欧洲的地形特征1、根据P2图1-1和P6图1-5、1-6,完成下表2、欧洲地形主要以那种地形为主?欧洲地形有何特征?3、欧洲北部和南部的广大山区,主要是__________地形。

知识点二: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自主学习:读P7图1-7,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有几种气候类型?找出亚洲没有的是哪些气候类型。

2、分布面积最广的是哪种?说出它的分布范围。

3、图中亚洲有哪几种季风气候?4、看看30°N附近地区的气候,你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复杂多样、气候分布广、气候显著。

地理导学案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湘教版

地理导学案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湘教版
审核人
总时数 3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与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通过学习亚洲,学生总结出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目标导读
预习先行
诵读知识结构分析,预习课本p2-6,并做完P3和P5,6的活动题。
自学展示质疑
全班展示活动题答案,对质疑进行讲解释义。
达标检测
配套练习p2页优化作业1,2题并进行答案校对。
知识结构
(板书小结)
亚洲模板:一、位置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尚世伟
审核人
总时数 3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计算,了解世界和亚洲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并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净增加数间的关系,理解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活动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掌握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
学习难点
欧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学法设计
高效课堂模式——学生自主学习。
导 学 环 节
激趣导课
(温故知新)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目标导读
预习先行
诵读知识结构分析,预习课本p2-6,并做完P3和P5,6的活动题。
单元主题
第六章认识大洲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教案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教案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教案《亚洲及欧洲》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2-14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亚洲和欧洲的位置、地形、⽓候、河流、⼈⼝和国家,以及国际⽇期变更线的介绍、简单的时区和⽇期的换算。

学⽣分析初中⼀年级下学期的学⽣,想象⼒丰富,但注意⼒不够集中,所以本节的学习要从兴趣⼊⼿,利⽤地图、资料、辅助图⽚、投影、录像、电脑等各种⼿段和⽅法来引起学⽣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好奇⼼,产⽣了解这个问题的兴趣,注意⼒集中,思维活跃,产⽣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学⽣已经学习了半年的地理知识,已具备了⼀定的经验性逻辑思维能⼒和读图识图的能⼒推理能⼒和归纳总结能⼒较弱,故本节课教师在各个环节要尽⼒通过学⽣的亲⾝感受和体验来启发他们的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完成读图识图——析图、总结规律——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

教学⽬标:知识与能⼒1.通过阅读地图,说出亚洲和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亚洲地形图,能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欧洲地形的特点。

3.能正确阅读亚欧⽓候类型图,分析亚洲⽓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

结合已学的⽓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候的思考题,从⽽提⾼读图、综合归纳、对⽐分析等地理能⼒。

4.阅读亚欧地形图,归纳出亚洲的河流特点,了解亚洲著名的河流和湖泊。

从欧洲地形和河流⼊⼿,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阅读亚欧⼈⼝分布图,说明亚洲⼈⼝分布特点,分析亚洲⼈⼝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的⼈种和民族的组成,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6.初步学会分析地形、⽓候、河流及⼈⼝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

7.通过亚欧⼈⼝问题的学习,培养正确的⼈⼝观念。

8.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简单的时区和⽇期换算能⼒。

过程与⽅法本节主要采⽤“读图分析法”、“⽐较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法展开教学。

在采⽤读图分析法时,要充分利⽤⼤量的数据、景观图⽚等资料以及各种专题地图,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学⽣在读图、分析图和资料等⽅⾯的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12--003班级姓名组名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气候)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材料分析亚洲和欧洲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2.理解地理位置、地形分布等因素对亚洲、欧洲气候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重点)2.欧洲的气候特征(难点)
【自主学习】
任务一:了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1)气候类型
原因:面积广大,地跨、、三带,且地形。

影响的因素为、等。

(2)气候的性特征显著。

原因: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

影响的因素主要为。

(3)气候的显著。

原因: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洋,差异特别显著。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的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影响的主要因素为。

任务二:欧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气候深受洋的影响。

(1)以气候为主;
(2)性特征显著;
(3)气候和气候分布典型。

2.原因:
①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

②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绝大部分地方距海不远。

(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

③大部分位于北纬之间,终年盛行来自洋的温暖湿润的。

④沿岸有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⑤山脉多走向,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长驱直入。

3.读图1—10可知,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由西向东气温年较差越来越,降水量越来越,原因是距海越来越远,气候由性向性转变。

【合作探究】
夏季风陆地海洋
风总是从温度处吹向温度处,从气压处吹向气压处。

2.读下图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表示____季,图B表示____ 季。

能给亚洲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图
(2)亚洲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 冬季气温均高于0℃
B. 年降水量较少
C. 冬季寒冷干燥
D. 雨热同期
【课堂检测】
1.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区域,其形成原因不包括()A常年受海洋上的西风的影响B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
C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阿尔卑斯山脉南北走向,有利于水汽深入内陆。

D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各地距海较近。

3.下列大洲中,地跨寒、温、热三带的是()
A亚洲 B 欧洲C南美洲D非洲
4.在欧洲分布最广泛,而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5.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最典型,是因为()
A纬度跨度大B经度跨度大C海陆差异大D地形复杂多样
6.下列不属于亚洲气候特征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B大陆性特征显著C季风气候显著D冬暖夏凉7.下列亚洲各气候类型中,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8.亚洲气候复杂多样,除()气候外各种气候类型都有。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9.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在冬季风的影响下,气候()。

A寒冷干燥B温暖湿润C高温少雨D高温多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