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杰:西方古典哲学简史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简史》(自然哲学部分重点)

《西方哲学简史》(自然哲学部分重点)

《西方哲学简史》第一部分古希腊哲学第一节早期自然哲学1.米利都学派(以某种自然物质说明万物的本原)①泰勒斯,水本原说,“水是世界的本源”。

(西方哲学第一人)②阿那克西曼德,无定说,“万物的本质是无定形”。

③阿那克西米尼,气本原说,“万物的本质是气”。

2.爱菲斯学派赫拉克利特观点:火本原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世界对立统一的规律就是“逻各斯”,它是因火的不足和多余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

生成辩证法(“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提出“万物皆流”。

变的绝对性、变的普遍性、变的尺度—“逻各斯”、变的源泉—斗争)3.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观点:灵魂观(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数本原说(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数是和谐的、数是构成事物的基本结构、数与事物的对比关系)4.爱利亚学派(用静止来否定运动,用本质来否定现象)①克塞诺芬尼,理神论。

②巴门尼德,“是者”意义,存在论(由他开始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阶段转向存在哲学或本体哲学阶段)5.元素派(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组成事物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单元)①恩培多勒克,四根说(水火土气)、爱与恨(爱恨作为动力造成四种元素生生灭灭)、流射说。

②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心灵。

6.原子论①留基波,原子论创始人。

②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宇宙生成论、影像说、灵魂说)。

【小结】本原是一且变化:伊奥尼亚派本原是多且不变:毕达哥拉斯本原是一且不变:爱利亚派本原是多且变化:元素派和原子论者第二节智者学派1.从自然到人关注社会知识对人的价值2.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理论的相对性.高尔吉亚,相对主义原则第三节古希腊哲学三贤1.苏格拉底①认识你自己以心灵为本原,,才能真正把握宇宙和自然界。

某种意义上,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人。

②美德即知识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

③寻求知识的方法:问答法(分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部分)利用言说启发诱导,帮助人们导向真理重新把握正确的知识,认为这种方法是“思想助产术”,而自己是“思想接生婆”。

哲学简介西方的哲学史略述古希腊中世纪

哲学简介西方的哲学史略述古希腊中世纪

哲学简介西方哲学史略述古希腊、中世纪原文地址:哲学简介--西方哲学史略述(古希腊、中世纪)作者:cappuccino在前面已经说了,哲学就是哲学史,所以要了解哲学、懂得哲学究竟是什么,就必须了解哲学史。

可以说在哲学所有问题中几乎无处不掺杂中、西哲学史的内容,一说哲学也必定要说哲学史。

没有哲学史,哲学就会变成空架子。

所以下面就用最简略的篇幅介绍一下中、西方哲学史。

所谓略述嘛,就是一个大纲、一个纲要而已,目的只是让大家对中、西哲学史有一个极粗略的印象而已,可以说下面对中、西哲学史介绍中的每一段的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写成一个和这个"哲学简介"系列篇幅差不多大的系列文章。

但在这里都只提一句就完,不展开说。

下面就来看看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现、当代西方哲学,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约1000年,称为"古希腊哲学";(2)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也是约1000年,称为"中世纪哲学";(3)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大约400年,称为"近代哲学";(4)19世纪中叶以来至今,称为"现、当代哲学"。

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

1、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在东方、埃及巴比伦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从神话传说中崭露出来以后,首先注意物理世界的起源与本性的问题,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追问。

宇宙间的现象各式各样,千变万化,它们究竟由什么东西构成?怎么会产生这么多变化?哲学源于惊异,古希腊人惊异地追问这类问题。

哲学产生以前人们用神话传说解释这类问题,哲学的产生意味着开始用理性、思维来解释。

最早作这种解释和回答的有米利都学派,以后有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把这些叫作"自然哲学家"或"宇宙论者"。

这8本书,撑起整个西方哲学史!

这8本书,撑起整个西方哲学史!

这8本书,撑起整个西方哲学史!展开全文今天为大家推荐8本哲学类书籍,这8本哲学书,基本上代表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历程,也基本上撑起了整个西方的哲学史。

推荐大家看看。

如果大家觉得推荐的不对,不权威,也欢迎大家到评论区说出原因,或者说出你觉得经典的作品!1《希腊哲学简史》作者:约翰·马歇尔推荐理由: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

在群星闪耀的希腊哲学殿堂前,我们往往不得其门而入,面对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也只有翻个开头的勇气。

而这本《希腊哲学简史》读来只觉清晰明快,作者将希腊哲学各大学派分章罗列,系统明了地表述了哲学先哲们的思想观点,也把哲学家们放进了一定的社会时代背景,读起来不觉乏味,也更记忆犹新。

内容简介:针对具有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撰写的哲学普及读物,最大的特点是行文流畅,取材精当,容易为一般读者所理解。

同时注重哲学家的生平及所处时代特点,尤其善于用少量笔墨引导读者思考哲学与历史、政治的关系,把哲学放在更宏大的背景当中,体现了古典学家所具有的整全视野。

一句话推荐:西方古典学界公认的哲学入门读物。

必读之选!2《理想国》作者:柏拉图推荐理由:人类正义问题的开山之作,人类心灵史永远的回响。

没有理想就没有未来,每一个理想国,都会在你的心目中培植和平、正义与博爱的美好希望。

内容简介:《理想国》又译《国家篇》、《共和国》等,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乌托邦思想的著作,被称为“关于正义的学说”,它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

一句话推荐:柏拉图的作品基本都值得一读。

3《形而上学》作者:亚里士多德推荐理由:你想过关于世界本体的问题吗?你想过万事万物存在的实质本源是什么吗?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帮助你解答这个问题。

他用富有思辩性的语言探讨了'作为存在的存在'这样的极富哲理性的问题。

内容简介:叙述了亚里士多德自己的哲学体系,成为许多西方哲学家获取灵感的源泉之一。

重点阐述了存在论、目的论的宇宙体系等。

西方哲学极简史

西方哲学极简史

西⽅哲学极简史⼏千年以来,西⽅有那么多哲学家,每⼀个似乎都⾮常晦涩难懂。

有没有办法简化下,勾勒下哲学史呢?哲学史的三个阶段及代表⼈物⾸先,拎出三个⼈,通过他们可以把哲学史分成三阶段,分别是苏格拉底,笛卡尔,康德。

哲学史三阶段就可以这样分:1、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之前,哲学核⼼问题是“世界究竟是什么?”显然这是⼈最古⽼最直觉要问的问题。

⼀个古⼈看天之⾼远,星空⽆穷,⽇⽉轮转,男⼥⽣死,总是想知道“它为啥是这样的呢?为啥不是另外⼀个样⼉呢?为啥会存在呢?来⾃哪⾥呢?”总之都是探究世界的真相或起源的问题。

讨论这类问题的哲学都叫做“本体论”,你可能听说过。

2、从笛卡尔到康德之前,哲学核⼼问题变为了“⼈是怎么认知世界的?”因为笛卡尔开始怀疑⼈的认知能⼒。

想想,如果认知都有问题,搞不清楚,何谈解答上⼀个问题呢,对吧?事实上他怀疑⼀切,最终想到“我思故我在”,这是唯⼀不⽤怀疑的,由这⼀点出发重新确定我们能知道什么。

讨论这类问题的哲学都叫做“认知论”,你可能也听说过。

3、从康德之后,核⼼问题再次变化,变为“⼈应该做什么?”因为康德解决(注意,不是解答,后⾯会有具体说明)了以上俩问题,⼈终于回想起来,我问那俩问题的最终⽬的是什么,当然是指导我们如何⽣活,如何⾏动喽。

从这以后,慢慢的,本体论的问题都交给科学(主要是物理、⽣物和系统科学)去逼近,近来认知论的问题随着信息论、脑神经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逐步交由科学去探索。

剩下的哲学问题主要就是研究道德,道德就是指导⼈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东西嘛,所以也可以称为“道德哲学”。

好了,三个⼈,对应三个问题,对应三个时代,对应三类哲学。

苏格拉底,笛卡尔,康德。

世界是什么?⼈怎么认知的?⼈该做什么?本体论,认知论,道德哲学哲学史就以超极简的⽅式说完了。

以后,碰见任何⼀个哲学家,你都可以看他是怎么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就能掌握他的哲学思想了。

以后有任何哲学问题或概念,就看他最终指向那类哲学,就能理解他要说什么了。

书杰:现代西方哲学简史

书杰:现代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书杰目录第一章生命的本能第二章功利与实用第三章分析的时代第四章现象学运动第五章存在与真理第六章自由与荒谬第七章人的解放与幸福第一章生命的本能非理性主义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柏格森弗洛伊德叔本华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叔本华叔本华,19世纪非理性主义哲学家。

一个悲观主义者。

他第一次将⼈的⾮理性因素提到了台⾯,去讨论⼈⽣和⽣命的话题,让哲学具有了⼀种真切的⽣命体验感。

叔本华的⼈⽣观:⼈⽣,就是⼀趟痛苦的旅行,没有快乐,没有幸福。

⼀切都蒙上了⼀层灰色的⾯纱。

世界是虚幻的,⼈生是痛苦的。

⼈,在巨大的悲痛面前⼜显得⽆能为力,⼈身处在这个世界中就要遭受⽆尽的痛苦和⽆尽的磨难。

叔本华对康德的吸收和改进康德叔本华现象界表象自在之物意志生命、可见的世界、现象世界的本质叔本华哲学脉络唯意志论悲观主义人⽣观世界表象意志欲望不可遏制的欲求和冲动人生的痛苦摆脱痛苦艺术禁欲短暂解脱彻底解脱尼采尼采,西⽅哲学史上的⼀个疯狂人物。

⼀⽣坎坷不幸却充满激情,豪气富有激情;他⼝出狂言与时代抗衡;他宣扬上帝已死;他反对传统理性;他⽤诗和箴⾔重估一切价值。

他的哲学没有晦涩的术语和逻辑体系⽽处处充满神奇的想象⼒。

奔腾不息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具有超人品质的查拉图斯特拉、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哲学命题……这些都是对生命本身的诠释也都是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尼采尼采哲学脉络 悲剧的诞⽣酒神精神 肯定的维度 强力意志 生命的意义总话题 批判的维度 批判苏格拉底主义 重估一切价值 理性道德宗教…… 价值重建 超人尼采哲学概览总话题追寻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压抑理性道德基督教重估⼀切价值积极地创造成为你⾃己生命的肯定酒神精神强⼒意志超⼈克尔凯郭尔孤独的个体孤独绝望焦虑个⼈的选择研究内⼼深处的体验哲学研究的对象克尔凯郭尔描述特点代表人物人生三个境界审美境界只追求感性层面的快乐,人的⽣活被各种欲望、冲动和情绪⽀配着。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西方哲学简史存在于人类文化史的漫长历史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出现。

这是整个西方的文明的基石,也是西方人类思维进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发展的哲学体系各有特点,西方哲学早期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古希腊时期、中世纪和近代哲学。

古希腊时期,西方哲学以古希腊为中心,探讨人类道德、伦理、宗教、自然科学、外交关系、政治学等领域。

古希腊哲学家为建立一种更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创造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

其中,最有名的及其重要的有:柏拉图式的哲学系统,认为世界的正义在于正确的知识;而亚里士多德式的哲学理论则注重客观性和实用性,主张道德归根于自然律。

之后,索禄克尼亚、波提马克等批判学派也用自己独特的概念来剖析和跳出传统的思想,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灵感和思路。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西方哲学进入中世纪发展时期。

中世纪哲学家以教会为中心。

马丁·路德是中世纪哲学家中最有名的一位,他的价值观以及思想今天仍是影响最大的,他的理论被称为正统基督教哲学。

在他的思想理论影响力之后,一批思想家开始挑战基督教教义,唤起了抵抗宗教统治及宣扬政治自主的运动。

例如,威尔士的笛卡尔恢弘的思想理论更加突出了人的个体自由及情感价值,而另一位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思想却更注重理性,认为客观知识是人类唯一的可信赖指导。

进入近代,西方哲学开始探究和讨论真实世界、实际问题以及涉及到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问题。

近代哲学家认为,最优美的真理由证据来而非凭经验得之,其中霍布斯、迪斯雷斯和后来的柏格森等哲学家用自己独特的思想,形成了自然主义及宗教哲学。

近代哲学对人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特别是20世纪的时真实,他们的思想深刻的影响了。

西方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一、古希腊哲学。

1. 米利都学派。

- 泰勒斯。

- 泰勒斯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

他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一观点。

在当时的认知水平下,这一论断具有开创性意义。

他试图从自然本身去寻找世界的起源,摆脱了神话对世界解释的束缚。

例如,他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也是从湿气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的,这可能是他认为水是本原的一个依据。

- 阿那克西曼德。

- 阿那克西曼德是泰勒斯的学生。

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阿派朗”(无限者)。

他意识到如果以水这样一种具体的物质作为本原,会面临很多解释上的困难,比如水本身也需要被解释是从何而来的。

“阿派朗”是一种没有固定形态和性质的东西,它能够产生出各种对立的性质,如冷与热、干与湿等,从而生成万物。

- 阿那克西美尼。

- 阿那克西美尼提出“气是万物的本原”。

他认为气通过稀薄和凝聚的方式转化为其他事物。

当气稀薄时就变成火,当气凝聚时就变成风、云、水、土和石头等。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的思想,既保留了以一种自然物质作为本原的思路,又对本原如何生成万物有了更具体的解释。

2. 毕达哥拉斯学派。

-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核心观点是“数是万物的本原”。

他们发现数与音乐之间存在着和谐的比例关系,如琴弦长短比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音调。

由此他们推断数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够构成万物。

例如,他们认为1是点,2是线,3是面,4是体,而体就构成了万物。

这个学派还强调灵魂的轮回和净化,他们的学说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也对数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赫拉克利特。

- 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是万物的本原”。

他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他的哲学思想中最著名的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表达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即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他还强调对立统一,认为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因为战争(斗争)促使对立双方相互转化,从而推动万物的发展。

西方哲学史概说——古希腊、中世纪、近代哲学

西方哲学史概说——古希腊、中世纪、近代哲学

西方哲学史概说——古希腊、中世纪、近代哲学一: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5世纪的希腊哲学及继后的罗马哲学。

这是西方哲学的开端,也是西方哲学的摇篮。

西方哲学后来的各种观点,都可以在形式多样的古希腊哲学中找到它们的最初形态。

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童年,有着朴素、直观的特征。

这一时期,哲学逐渐脱离宗教、神话,自然科学还没有同哲学分离。

哲学主要是围绕着生成与存在、一般与个别、变与不变等问题(苏格拉底以后又增加了人事问题)来探讨本体论。

至于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希腊哲学已开始提了出来,但还处于萌芽状态,没有象近代哲学那样,达到明确的有所意识的程度。

就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实质上还是关于一般与个别的问题。

倒是灵魂问题是绝大多数希腊哲学家经常论及的问题。

从毕达哥拉斯派到晚期斯多亚派都主张灵魂脱离肉体,灵魂不朽。

而从德谟克利特到卢克莱修则认为灵魂是由精微的质料(原子、中子)构成的。

这不能驳倒对方的观点。

以致到了公元1世纪末,灵魂不朽为基督教多承继,成为它的教义之一。

随着希腊文化的衰落、基督教的产生,希腊哲学也就被基督教教父学所代替。

希腊——罗马世界的多神教也就被基督教一神教所代替。

二: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指西欧5世纪至15世纪初的基督教哲学,主要是形成于11世纪的经院哲学。

教父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最初阶段。

经院哲学用上帝同万物的关系取代人与世界的关系,以阐发圣经、教义,论证神学理论为根本任务。

因此从根本上说,经院哲学是信仰哲学。

然而它在理性服从信仰的前提下,又力图使神学体系化理论化。

这又使它不可避免地涉及、论及那些属于哲学内容的问题。

安瑟尔谟从伟大无比的观念必然存在证明上帝存在,实际上就涉及到观念(思维)和存在的对立和结合。

围绕共相(种和属)实在性展开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论争,实质上就是关于个别和一般关系的论争。

这一持续了几个世纪的论争到14世纪时以唯名论兴盛而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古典哲学简史书杰目录第一篇章希腊的智慧第二篇章信仰的时代第三篇章理性的光辉第四篇章古典的魅力第一篇章希腊的智慧世界的本原古希腊三贤者晚期希腊哲学自然的维度——米利都三杰水本原无定气本原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世界的本原——自然的维度火本原四根说原⼦论世界的本原 - 形而上学的维度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逻各斯数存在论世界的本原世界 本原自然的维度形而上学的维度 ⽔ 无定 气 ⽕ 逻各斯数存在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美尼 赫拉克利特 恩培多克勒原⼦德谟克利特巴门尼德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四根毕达哥拉斯:数是万物的本原奇数和偶数 有定形和无定形一和多 右和左 阳和阴 静和动直和曲 明和暗 善和恶正方和长方十 对 范 畴万物都是由数来决定的,通过经验观察,任何千差万别的事物的背后,都有某种数量的关系,有着数量的规定性,世界是按照⼀定的数量⽐例⽽构成的秩序。

数是万物的本原巴门尼德:存在论真理之路意见之路存在者不存在,⾮存在者存在存在存在者存在,⾮存在者不存在“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这是确信的途径,与真理同行”。

这里的“是者”就是“存在”。

那么“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相当于形式逻辑的同一律(A=A),也即“存在者存在”。

“是者(存在)不是(非存在),而不是的东西必定是,我要告诉你,此路不通。

”存在是不⽣不灭的存在是完整的单⼀的不动的没有终结的芝诺悖论⼀个⼈从A 点⾛到B 点,要先走完路程的1/2,再⾛完剩下总路程的1/2,再⾛完剩下的1/2……悖论⼀一⼆分法悖论⼆阿基⾥和乌⻳赛跑悖论三⻳⽮不动悖论四 ⼀倍的时间等于⼀半的时间⼀⽀箭从A 点射向B 点,那么从A 到B 的这段路程中,每⼀段时间可被分割为无数时刻,每⼀个时刻中,这⽀箭都占据⼀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

⼀个跑得快的人,永远追赶不上⼀个跑得慢的人。

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前427—前347年)。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

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多德苏格拉底追问真理英勇赴死思想的助产术美德意味着什么最好的国家是什么样的雅典⺠民主体制冲突判处死刑特别爱问问题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之死》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达维特(或称雅克-路易·大卫)在178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

柏拉图理念论抽象出来理念千千万万个苹果苹果的理念型相柏拉图理念论四个线段的比喻可感领域可知领域影像自然物数学型相本原A B C D幻想信念理性知识数学知识意见知识柏拉图理念论太阳的比喻洞穴的比喻柏拉图理想国理想国的三个等级统治者哲学家保卫者战⼠劳动者农⺠、⼿⼯业者和商⼈亚里士多德哲学 实践的科学艺术理论的科学 第一哲学 数学物理学逻辑学形⽽上学存在偶性范畴实体数量 性质 关系 地点 时间姿态 状态 动作 遭受伦理学 政治学 (⼴义)个⼈实践 公共实践指导 指导四因说与潜能现实质料因形式因一张桌子的质料因就是桌子的材料——木材在设计者那里对这个桌子的设计或者关于桌子的规划与观念,就是形式把桌子制造出来的工匠就是动力因这张桌子,最终就是为了供人吃饭或工作使用动力因目的因潜能现实亚里士多德:幸福论追求财富和满足各种欲望的生活政治生活思辨的生活与幸福有关的三种生活获得幸福的原则中道伊壁鸠鲁主义伊壁鸠鲁(前341—前270年)。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创始人。

主张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并要学会快乐。

产⽣⼼灵纷扰的原因对自然灾害的恐惧死亡的恐惧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如何解决⼼心灵困扰 从原子论角度 从感觉的层面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社会契约斯多葛主义芝诺(前336—前264年)。

古希腊哲学家。

出生于塞浦路斯的季蒂昂,因而又称“季蒂昂的芝诺”。

创立斯多葛学派⽤理性来节制自己的欲望马可·奥勒留(121—180年)。

思想家、哲学家,罗马帝国皇帝。

他是著名的“帝王哲学家”,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其传世著作《沉思录》最初只是他写给自己看的,没有打算发表禁欲主义⼼灵的不动心和安宁之境怀疑主义皮浪(约前360—前270年)古希腊怀疑派哲学家。

怀疑主义创始人,早期怀疑主义代表人物不做任何决定悬置判断对任何事物,都不要去判断,不去评判一件事是好是坏,一个人是好是坏。

总之,只要有关于对事物有判断的想法,一定要悬置起来,不做主观的判断。

只有采取这样的态度,才能达到一种灵魂的安宁。

古希腊哲学总结 早期哲学 鼎盛时期 晚期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多德 伊壁鸠鲁主义 斯多葛主义 怀疑主义 自然哲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泰勒斯 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 等等第二篇章信仰的时代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基督教概况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以《圣经》中耶稣跟12个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 基督教教义的三⼤大学说信 望 爱一个时间轴: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使徒 时期11世纪 教⽗哲学⼤发展 ⿊暗时期 经院哲学⼤发展 经院哲学衰落 1世纪 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奥古斯丁2世纪 5世纪 800年 10世纪 14世纪经院哲学 16世纪教⽗哲学亚里士多德主义 托马斯· 阿奎那⼀个时间轴复苏时期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354-430年)。

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奥斯定会的发起人。

代表作:《忏悔录》、《论三位一体》和《上帝之城》 真理与光照 原罪与救赎一切真理都存在于上帝之中,上帝是真理的来源,真理是上帝之光。

光照是人的理性获得真理的途径。

亚当与夏娃 创世与时间 道成肉身三种时间 未来事物的现在,就是期望。

过去事物的现在,就是回忆; 现在事物的现在,就是直接感觉; 偷吃禁果安瑟尔谟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大前提: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之中,而且也在实际上存在小前提:上帝是一个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结论:上帝实际存在安瑟尔谟(1033—1109年)。

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实在论者,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神学家。

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代表作为《神学大全》四、既然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完善性,这种有缺陷的完善性必定以最完善的东西为判定标准。

这些至善的存在者就是上帝。

五、世界上生物的活动都指向一个目的,以求获得最好的结果。

所以必定有一个智慧的存在者,为生物制定目的、并且使整个世界具有一种合目的性。

这个智慧存在者就是上帝。

一、既然世界上万物的运动均由其他物体推动,因而在一切事物之后必然有一个最终的存在者,它本身是不被推动的,但它却推动其他事物。

就好比说,世界上有一个原始的动力,一个终极的动力,这个不动的推动者就是上帝。

二、既然世界上每一事物都有一个原因,那么往前回溯必然有一个第一原因,它是自己的原因,又是万物存在的原因。

这个第一原因就是上帝。

三、既然世界上一切个别的存在物都是偶然的和可能的,它就必须以某种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作为最终的根据。

这个必然的绝对存在者就是上帝。

这是从偶然—必然系列推出上帝存在。

共相问题实在论唯名论共相当作是一种主观的名称,是一个名词而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且是从逻辑和时间上后于可感事物的把共相当作是一种实在共相是独立于并且在逻辑上和时间上优先于个别的可感事物的存在极端实在论温和实在论温和唯名论极端唯名论共相⼀一定是先于个别事物⽽而独⽴存在的 共相包含着具体的存在 共相既可以存在于可感事物之前,也可以存在于可感事物之中,还可以存在于可感之物之后 反对极端唯名论把共相当作是⼀个名词或⼀个声音,⽽是把共相当作是⼀个概念,这个概念是寓于可感事物的⼀一种普遍本质。

共相是 ⼀个名词 ⼀个声音 不仅否定共相存在 ⽽且还否定共相本身代表⼈物 洛⾊林代表⼈物 阿伯拉尔代表⼈物 托马斯· 阿奎那代表⼈物安瑟尔谟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柏拉图的理念论第三篇章理性的光辉文艺复兴唯理论经验论法国启蒙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皮科(1463-1494年)。

意大利哲学家、人文主义者,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宣言”布鲁诺(1548—1600年)。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1592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人的发现自然的发现⽂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培根弗兰西斯·培根(1561一1626年)。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经验论哲学的创始人。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四假象说种族假象洞⽳假象市场假象剧场假象破除四假象三表法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经验归纳法早期经验论霍布斯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年)。

英国政治哲学家,经验主义者,其代表作《利维坦》为西方政治学发展奠定了根基实体偶性带有机械⾊色彩的唯物主义者社会契约论偶性是实体所具有的某种能力刺激我们感官的结果实既不能述说一个主体,又不依存于一个主体早期经验论笛卡尔笛卡尔(1596—1650年)。

法国著名 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数学上,他开创了解析几何学;哲学上,他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之一,开拓了理性主义哲学普遍怀疑怀疑神学、哲学、逻辑学、数学,对一切知识怀疑我思 故 我在脱离了了具体思考内容的⼀一种纯粹的思考活动本身精神主体的思想存在必然的关系我思故我在⼼物⼆元论物质实体精神实体交感松果腺唯理论斯宾诺莎实体属性样式广延思想斯宾诺莎(1632—1677年)犹太裔哲学家,近代西方哲学公认的三大理性主义者之一,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其代表作为《几何伦理学》神即自然自然=神 =实体从真观念出发 身⼼ 平⾏⾃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唯理论莱布尼茨唯理论莱布尼茨(1646-1716年)。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其研究涉及法学、力学、历史学等,是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迷宫问题关于不可分的点和连续性的关系问题自由和必然性的关系问题单⼦论最好的世界笛卡尔思想起点实体观心物⼆元论:精神和物质⼈的例外:身⼼心交感说斯宾诺莎出发点神实体观⼀体两面实体的属性和样式身心平⾏论先验协调认识论神即⾃然真观念伦理学更为彻底先验的和谐,不不借助任何经验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神=自然=实体一元论莱布尼茨⼆迷宫1⼆迷宫2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的问题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本体论认识论单⼦论多元论心灵是⼀块有纹路的大理⽯正义的上帝和⼈世间的关系问题最好世界理论伽桑狄⻳勒伯朗⼠前定和谐唯理论脉络梳理普遍怀疑-我思唯理论纵向比较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实体学说特点出发点⼼和物的关系实体观认识论出发点普遍怀疑我思故我在⼼物⼆元论身⼼交感说⼆元论神单⼦论神即自然神=自然=实体身⼼平行论先验协调前定和谐⼀元论多元论天赋观念真观念潜在的禀赋和习性注重逻辑演绎但不太彻底注重逻辑演绎先验协调使理论更为彻底⼼灵是⼀块有纹路的⼤理⽯认识的能力和理性的能力越⾼,观念就越清晰经验论哲学家洛克(1632—170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