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代文学 清代文学PPT课件

中国代文学 清代文学PPT课件
15
创作:
文:“好骂”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
……和尚是佛之罪人,杀盗淫妄,贪
婪势利,无复明心见性之规。秀才亦
是孔子罪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
无复守先待后之意。……老弟以为然
否?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

为四民之末。 ……今则不然,一捧
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
8
“肌理”二字来源于唐杜甫《丽人行》“肌理细腻骨 肉均”之句,用来论诗,包括义理与文理。
“义理”,即“言有物”,指以六经为代表的 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思想和学问;
“文理”即“言有序”也,指诗律、结构、章 句等作诗之法。
义理为本,通变于法,以考据、训诂增强诗歌 的内容,融词章、义理、考据为一,是清代考据之 风影响于诗坛的一个结果。
②诗人的独特个性是最能体现性情的 ,“作 诗不可无我”。
③作诗还应有诗才,即作家的才气、天分和学 识。
袁枚的“性灵说”诗晚明文艺思潮的隔代重兴,
为清诗开创了新的局面。
11
创作:
诗:直抒胸臆,清新隽永,流转自如,洒脱通俗。
《马嵬》其二: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清 代 文 学 第二章 清中叶诗文词
1
第一节 清中叶的诗
2
格调派:以沈德潜为代表,主张“诗贵性 情”、“亦须论法”。 性灵派:以袁枚为代表,主张写个人“性 情遭际”。 肌理派:以翁方刚为代表,主张作诗以学 问为根底,重义理与文理统一。 别具一格的诗人郑燮。
3
沈德潜“格调说”: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 人。有《唐诗别裁集》、 《明诗别裁集》 、《清 诗别裁集》、 《古诗源》。

《清代文学批评》课件

《清代文学批评》课件

清代文学批评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创新发展
01
在新的历史时期,清代文学批评应当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特点
和文学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和发展。
跨学科融合
02
清代文学批评应当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实现跨学
科的融合与发展,丰富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
国际交流与合作
03
清代文学批评应当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世界各地的
特点总结
清代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如关注个体情感、强调文笔自然、注 重文论的实用性等。
影响分析
清代文学批评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批评 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促进了文学的多 元化发展、推动了文学理论的创新等 。
02
清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儒家文论的影响
儒家文论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作用,对清代文学批评产生了深 远影响。
文学创作
当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汲取清代文学批评的精髓,将其应用于自己的作品,丰富和发展了当代文学的内涵和形 式。
清代文学批评对后世的影响
理论传承
清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思想被后世传承和发展,对后来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价值
清代文学批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对弘扬中华文化 、传承优秀传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术思想演变
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对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 响。
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清代文学批评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展现出对创新的探索。
清代文学批评的主要流派
儒家文学批评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文以载道。
公安派与性灵说
反对拟古主义,主张抒发个性,追求清新自 然。
浙西词派与常州词派
分别强调词的雅正和情感表达。

《元明清文学》课件

《元明清文学》课件

明代戏曲
总结词
繁荣发展,影响深远
详细描述
明代戏曲在继承元代杂剧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南戏为主的多种戏曲形式,如传奇、杂剧等。这些戏曲作品题材广 泛,风格多样,语言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它们在音乐、舞蹈、表演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 ,对后世的戏曲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小说
总结词
通俗易懂,影响广泛
深远的影响。
04
清代文学
清代戏曲
总结词
地方戏曲的繁荣
清代戏曲在继承前代戏曲传统的基础上,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
清代地方戏曲蓬勃发展,如京剧、昆曲、 秦腔等,这些戏曲形式具有浓郁的地域特 色和民族风格。
剧目内容的丰富
艺术形式的创新
清代戏曲在内容上涵盖了历史故事、民间 传说、社会现实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多元面貌。
元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影响 ,如《一千零一夜》等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翻译与改编
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学家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了翻译和改编,如《 古兰经》的翻译和《圣经》的改编等。
借鉴与创新
元明清文学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进行了借鉴和创新,如小说、戏曲 等形式的发展和变革。
详细描述
明代小说以章回体形式为主,题材广泛,包括历史、传奇、志怪、言情等。这些小说语言通俗易懂, 情节曲折离奇,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其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作品更是成 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诗歌
总结词
清新自然,风格多样
详细描述
明代诗歌在唐宋元三朝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七言、五言为主的诗歌形式。这些诗歌作品 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风格,也有婉约柔情的风格。明代著名的诗人有杨慎、杨维 桢、高启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陈洪 刘跃进 第二章 清代文章-PPT精品文档29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陈洪 刘跃进 第二章  清代文章-PPT精品文档29页
——康有为《公车上书》
【集大成阶段】
•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光绪十五
年(1889)举人。师从康有为,并一同发起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 日本,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先后主办过《时务报》《清 议报》《新民丛刊》等。作品收录为《饮冰室合集》。
• 《变法通议》《少年中国说》《呵旁观者文》《论中国积弱由于防
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
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马伶传》
• 魏禧(1624—1680)字叔子,号勺庭,江西宁都人。与兄祥(际瑞)、
弟礼并有世名,号“宁都三魏”。明亡后,隐于翠微峰,结纳豪杰, 秘密从事复明活动。康熙十九年卒于仪真,时年57岁。有《魏叔子 文集》。
• 《大铁椎传》 • 其一,奇人奇文,绘声绘色; • 其二,虚实笔法,对比映衬; • 其三,豪杰情怀,企盼中兴; • 其四,作者影子,隐隐现现。
魏禧像
•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
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 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 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 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 “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
魏源像
• 景运之世,言在都俞,其次言在旌木,其次言在庭陛,其次言在
疏牍,其次言在歌谣,其次言在林薮,其次言在腹臆;言在腹臆,其世 可知矣。至治之世,士在公孤;小康之世,士在僚采;倾危之世,士在 游寓;乱亡之世,士在阿谷;士在阿谷,其世又可知矣。言室满室,言 堂满堂;天子穆穆,诸侯皇皇。故世昌则言昌,言昌则才愈昌;世幽则 言幽,言幽则才愈幽。

《清代文学概述》课件

《清代文学概述》课件
清代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 发展和成就。
02
清代文学主要流派
古典主义
总结词
古典主义在清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和传统文化 的回归。
详细描述
古典主义流派在清代文学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重视文学的道德教化和审美价值 。该流派的作家多以古代文学为典范,通过模仿和创新来创作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
这些历史事件对清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社会文化背景
01 清朝实行严格的华夷之辨,对文化思想控制较为 严格。
02 清朝的科举制度使得文学创作逐渐走向僵化。
02 西方文化的传入对清代文学产生了冲击和影响。
文学发展背景
清代文学继承了明末清初的文学传统,并在此基 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清代文学流派众多,如清初的明末遗民文学、清 中期的桐城派、清末的维新派等。
详细描述
现实主义流派的作家在清代文学中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来反映社会现 实,他们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和批判来引起人们对时弊的关注和反思。该流 派的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人民性。
现代主义
总结词
现代主义在清代文学中以其形式创新、思想前卫为特点,突破传统文学的束缚, 追求个性解放和艺术自由。
详细描述
际化进程。
未来,清代文学研究将更加关注新材 料和新方法的发掘和应用,如数字化 技术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等。
总体而言,清代文学研究将继续保持 繁荣发展的态势,为学术界和文化领 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现代主义流派的作家在清代文学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学形式的反叛和突破,他们追 求自由、个性的表达方式,尝试运用新的文学技巧和手法来创作出新颖、独特的 作品。该流派的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实验性和探索性。

清代文学第五章《儒林外史》精选 课件

清代文学第五章《儒林外史》精选 课件
如果说杜少卿、沉琼枝找不到出路,结局渗淡是 由于时代的局限,那幺,像虞育德、庄绍光等人的迂 腐的复古行为,则更多地体现了作者思想上的局限。
如果说杜少卿、沉琼枝是现实的、浪漫的形象, 那幺庄绍光、迟衡山等人则是理想的、古典的形象。 他们表面上对立,实际则体现了作者吴敬梓追求的不 同方面。
吴敬梓毕竟是现实主义者,他对于这些复古派人 物的结局也予以否定。作品很清醒地刻画了这种不切 实际的理想人物的结局。
《儒林外史》对于封建礼教的虚伪和违反人性的 批判是作品另外一个闪现着思想光辉的方面。
如第五回写王德、王仁兄弟在妹妹尚未断气便替妹夫议立 偏房;第七回写荀玫在母亲死时为了升官匿丧不报;最精彩 的是第四十八回写王玉辉赞成女儿绝食殉夫,形象地揭露了 封建礼教的残酷。王玉辉女儿殉夫是真诚的,王玉辉劝女儿 殉夫也是真诚的,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愚昧的行为。 王玉辉在女儿死时仰天大笑说:“死得好,死得好,只怕我 将来还得不到这样一个题目死。”然而不久便凄凄惶惶外出 散心,遇见一个穿白衣的少妇,想到女儿,“那热泪直滚下 来”,就真实地反映出礼教与人性的冲突,揭露了封建礼教 的杀人不见血。
这些言行,与《儒林外史》上追名逐利的风气恰 成鲜明的对照。杜少卿在许多地方还突破了封建礼教 的束缚。他用普通的人情来解释《诗经万,说: “《诗经》上《溱洧》之诗,也只是夫妇同游,并非 淫乱。”他反对多妻制,认为破坏了人类的自然平衡。 他敢于在那个窒息的时代,光天化日之下拉着妻子的 手游山饮酒。他力排众议,称赞沉琼枝的反抗行为, 说:“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 你一个弱女子,这就可敬极了。”这是一个具有一定 程度个性解放思想的人。
吴敬梓在这里所反映的三个方面的人物,也就是 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所说的:“有心艳功名 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 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

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第八编清前中期文学 全套PPT课件

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第八编清前中期文学 全套PPT课件
和自然景物的时候,依然流
露出深厚的悲慨。如下面这
首《太行》:
▪ 紫盘天井上,青幕太行郛。 风雨诗何壮,冈峦气不奴。 争韩来破赵,报楚去趋吴。 临老河山眼,苍茫得酒壶。
二、学者诗人顾炎武和李邺嗣
▪ 顾炎武(1613—1682), 原名绛,入清改名炎武,字 宁人,号亭林,又自署蒋山 傭,江苏昆山人。顾炎武是 著名的思想家,为抗清复明 事业历尽艰辛,一生著述甚 丰,在经学、史学和音韵学 领域成就卓著,是清代学术 的开山。诗则有《亭林诗 集》。
第八编 清前中期文学 绪论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清王朝的经济、文化与清代学术 ▪ 第二节 清代的人文思潮与文学 ▪ 第三节 清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集成特点
第一节 清王朝的经济、文 化与清代学术
文化保守主义
▪ 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它是由北方女真族(后改 称为满族)执掌政权的。在占有全国的过程中,尽管清政权经过 了(zhan zheng)征服、采用了多种的(Zhong zu)压迫的手 段,但它其实是历史上汉化程度相当迅速而彻底的一个少数民族 政权。这种情况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即这个王朝对中国封建 政教传统的高度认同和全面尊崇,既然清政权出于自身原因拿不 出更新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那么,就只能回过头去向古人学 习和索取,以古为尊,以古为荣。这样,有清三百年便形成了一 种浓厚的文化保守主义态势
经济繁荣
▪ 经过前期近数十年的治理,清政权的地位得到稳固,经济逐 渐恢复,社会朝着繁荣富庶的方向发展。
▪ 随着商品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世面上呈现出承平的景象, “商贾云集,列肆贸易”,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由此 诞生。
▪ 清朝统治者出于稳固政权的考虑,在统治上实行了高压和笼 络两手。
▪ 一方面承认儒学的正统地位,任用一批信奉宋代程朱理学的 官员;迅速恢复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命题,八股 文取士;还将大量文人集中起来,编纂巨型类书、丛书。

清朝的历史文化-PPT

清朝的历史文化-PPT

清朝的宣统皇帝
宣统皇帝 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 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 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 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 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1.清朝的第一位皇帝是 A 康熙 B 顺治 C 乾隆
清朝是由女真族(金) 建立起来的封建 王朝, 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 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 治中国的时期,也是 中 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清代自努尔哈赤称帝至末 帝溥仪,共历十二帝;
清朝黄龙旗
大清邮政五彩麻质龙旗
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 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 明朝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 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 其在位11年,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 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 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岁 的 他 成 了 大 清 的 皇
Hale Waihona Puke 年 ) 八 月 二 十 三 日 ,
思 。 弘 历 为 乾 隆 之 名
。 雍 正 是 雍 亲 王 得
的 皇 四 子 雍 亲 王 胤

4.康熙得天花时,被放养在哪里?痊愈了,他将这个地 方命名为什么宫?后来又把它赐给哪个皇子了? 4.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即后来的 雍正皇帝) 5.清王朝共建了几座皇后陵? 5.据史记载,清王朝共建有十二座皇帝陵、七座皇后陵 及大量的皇室园寝,唯独皇太子陵只建有一座,即朱华 山下的端慧皇太子永琏的园寝。 6.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五礼”指的是哪五礼?
清朝的咸丰皇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文学,指清前期至清中叶的文学: 清前期(1644—1735)清入关——雍正末,
包括顺至、康熙、雍正几朝 清中叶(1736—1839)乾隆初——道光19
年,包括乾隆、嘉庆、道光20年前。此后为近 代文学范围。
二、清代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1、清初反浮求实学风、经世致用思想, 促进了文学社会功用的强调,使创作更加贴 近社会现实,关注国运民生。像遗民诗歌忧 时伤世,“学人之文”论史求实,戏曲作品 趋于雅正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吴诗“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 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 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
(三)王士祯与其他诗人
1、王士祯
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渔洋诗话》 等传世。左右诗坛数十年,论诗提倡“神韵”。 擅七言近体,善融情入景,创幽静闲远境界,引 人入胜,如《江山》《真州绝句》等。
第八编 清代文学
清代文学绪论 第一章 清代诗词文 第二章 《长生殿》与《桃花扇》 第三章 《聊斋志异》 第四章 《儒林外史》 第五章 《红楼梦》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绪论
(1644—1839)
一、清代文学的范围
清王朝从1644年定都北京至1911年辛亥 革命,共有国267年。不过从1840年鸦片战争 始,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历史进入近代
一、清初散文
清初散文可分两类:
1、“学人之文”:
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主要 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空疏,强调文章 经世致用社会功能,以议论文见长。
2、“文人之文” :
以侯方域、魏禧、汪婉为代表,主要从文 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纤佻,倡导恢复唐宋 散文传统,以传记文见长。
一、 黄宗羲散文:
第二节 清代词
➢ 清词中兴:
➢ 首先,数量超过元明甚至宋代,叶恭绰 《全清词钞》共录词人3196人,词作8260 多首,超过宋词两倍以上。
➢ 其次,从朱彝尊《词综》到张惠言《词 选》、万树《词律》出现一大批立论精审的 词学专著。
➢ 第三,词作整理、编辑成就巨大,有王鹏 运辑《四印斋所刻词》、朱孝臧辑《强村丛 书》、江标辑《宋元名家词》等。
2、朱彝尊
“浙西词派”领袖。纂辑唐、五代、宋、金、 元词600余家词为《词综》。朱词有500多首。 词风宗法姜、张,多在字句声律上用功,有精工 隽永、清丽流畅之胜,但多精巧有余而沉厚不足。
咏物怀古词常有寄托,如《长亭怨慢.雁》《卖 花声.雨花台》。
“浙西词派”: 清初以朱彝尊为首的词派。以 姜夔、张炎为宗,主张以雅正矫显露,要求“字 琢句炼,归于醇雅”,具古雅峭拔格调,疏淡清 远意境,严谨和谐音律。
1、顾炎武:
有《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他 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贵 奇巧”,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民 悲惨遭遇,充满深厚民族感情,格调慷慨悲壮, 苍劲沉郁。
《秋山》、《海上》、《精卫》等,抒写亡国 之痛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影响巨大。
2、屈大均:
有《道援堂诗集》。其诗富于民族意识,多故 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也有关 心民瘼之作如《民谣》。屈诗长于五律,悲歌慷 慨,气势纵横,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③清代骈文 清初文人揭骈文复兴序幕,至乾 嘉几与桐城古文抗衡,与当时政治思想专制、文 化学术复古、汉学之风兴盛有关。 骈文作家多是渊博学者,《哀盐船文》的作 者汪中,为骈文力争正统地位的阮元等。
3、新兴的戏曲、小说空前飞跃,成就巨大
①清代戏曲
明显雅化:传奇、杂剧均趋向文人化、案头化。 著名文人吴伟业等寄托心曲的剧作,多以抒情
三、清代文学发展概况
1、众体皆备,集历代文学之大成 清代文学繁富、驳杂,蔚为大观: 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依然兴
盛; 已呈弱势的诗、古文,已经衰落的
词、骈文重新振兴; 各类文体均有传世佳作。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 “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
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 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 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 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或 于上述各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 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 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 也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 的。”
二、清中叶词
乾隆间浙派词兴盛。嘉庆初张惠言开创常州词 派,词风为之一变。
“常州词派”:清中叶以张惠言、周济为首的词 派,以儒家诗教为理论基础,注重比兴寄托,主 张意内言外,在当时直至晚清都有巨大影响。
张惠言 论词主张取法《风》、《骚》,强调 比兴寄托。其词作俊逸深沉,但有时流于晦涩
周济 常州词派代表作家,其词被认为是 “意 内言外”的典范,大抵写景咏物,有所寄托。
3、吴嘉纪:
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反映社会矛 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 《挽船行》 《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歌 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言、白描手法、遵劲 风格而特色独具。
(二)清初入仕诗人:
1、钱谦益: 清初宗宋派领袖。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主张 “转益多师”,“有本”(性情)、“有物” (学问), 其诗词藻华美,才气纵横,尤工七律。 《投笔集》中怀念故国,悔恨平生,颇有佳作。
3、纳兰性德
有《饮水词》300多首。作词崇尚南唐二主, 主情致,不事雕琢,反对模仿。其词直抒胸臆, 情致深婉,语言清新自然,历来为人称道。以 小令为主,偶有长调亦见工力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长相思.山一 程》《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均为传世名篇。 惜其词多写离别相思,哀怨过多,情调低沉。
纳兰词风格凄惋,可从他的平生遭际以及时 代特点来探索其因。他虽多写个人哀怨愁苦, 却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1、翁方纲 精金石考据之学。倡“肌理说”, 诗作无成就。
2、“肌理说” 翁方纲的论诗主张。认为“为 诗必以肌理为准”。 “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 即肌理之理也”(《志言集序》)。他把思想意义 (义理)与组织结构(文理)、学问材料(肌理)统一起 来,认为作诗不在力求神韵,不在死守格调,也 不在空谈性情,而在读书,有学问,有方法。把 诗歌引向“考据入诗”的故纸堆,成了令人生厌 的学问诗。
二、清中叶诗歌
清中叶政治高压、文化专制、汉学兴盛。 诗歌向着拟古、形式方向发展。出现了尊 唐的“格调派”、宗宋的“肌理派”,继 承晚明主情的“性灵派”。
(一)沈德潜及其“格调说”
1、沈德潜 著有《归愚诗文集》。诗多歌功
颂德粉饰太平,有封建卫道气。诗选、诗评影响 颇大。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 集》《国朝诗别裁集》《说诗啐语》。
《后秋兴》:大型七律组诗,叠杜甫《秋兴》八 首原韵,8首一组,13组共104首。其规模之大, 造诣之精,令时人难望项背。
2、吴伟业: 清初尊唐派领袖。
《梅村集》存诗1000多首,其主要内容
吴伟业的诗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 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长 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写 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 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 剧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
2、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乾嘉汉学之风日 盛,给清中叶文学带来明显消极影响,出现 严重滞化现象。如桐城派古文成为正宗, “肌理派”诗歌一时兴盛,历史小说重史轻 文,“才学小说”炫学逞能,文学离其本质 越来越远。
3、清中叶反传统、尊情、求变、思想解 放的人文思潮,使袁枚“性灵说”诗论、诗 作的构建,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解放、精神叛 逆特色。而《儒林外史》、《红楼梦》中杜 少卿、贾宝玉等新人形象,则是人文意识觉 醒的生动标志。
(三)袁枚 及其“性灵说”
1、袁枚 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 家”。存诗4000多首。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 《随园诗话》等。其诗直抒感兴,清丽灵巧,流 转自如,《沙沟》《马嵬》《湖上杂诗》皆名篇。
2、“性灵说” 袁枚的论诗主张。提倡“提笔 先须问性情”,“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 也”,“作诗不可以无我”,认为“诗有性情而 后真”。既反形式主义,又反拟古主义,体现了 一种革新精神,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它也有 缺乏深刻社会内容的局限性。
一、清初词
“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
1、陈维崧
“阳羡词派”领袖。其《迦陵词》存1600余 首,居清代之冠。多写身世之感和怀古之情。风 格师法苏、辛,具苍凉豪放特色。
《纤夫词》是陈词代表作。写清兵强征十万民 夫为战船拉纤给百姓造成的灾难。取景壮阔,气 魄雄伟,风格豪放,语言率直俊爽。是现实主义 杰作。
2、“格调说”:
沈德潜的诗论。强调写诗须讨究格律声调: “诗贵性情,亦须论法”。 要写得含蓄、蕴藉、 委婉, “温柔敦厚”“怨而不怒”;讲究格律、 声韵,重视体式,提倡学古,但反对拟古。
“格调说”对“神韵说”空疏浅陋的弊病有所 补救,但它维护传统“诗教”,基本属封建正统 派诗论。
(二)翁方纲及其“肌理说”
2、“神韵说”
“神韵”即风神韵味,王士祯极赏唐司空图《诗 品》“冲淡”、“自然”、“清奇”和南宋严羽 《沧浪诗话》“妙悟”、“兴趣”之说,提倡 “兴会”“神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要求诗歌有幽静淡远境界和含蓄隽永语言。
3、查慎行、赵执信
查诗以白描见长,不尚藻饰。 赵诗清新峭拔,思路峻刻,重视思想内容,现 实性强。
说; 长篇小说纷繁多样: 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 英雄传奇《水浒后传》 才学小说《镜花缘》 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不朽巨著《红楼梦》。
第一章 清代诗、词、散文
第一节 清代诗歌
(1)数量巨大。徐世昌《晚晴 诗汇》收录 诗人6l00多人,诗作27600多首。 ➢ (2) 流派众多。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宗 宋派,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 灵派。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 (3) 诗体发展。叙事功能有较大开拓。大量 新型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各种诗 体的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自如。 ➢ (4)两大审美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