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第八章轮系及其设计(2016.3)
(精品) 机械原理及设计课件:轮系

2
蜗
轮
3
3’
锥齿轮
4
空间定轴轮系
目录 1 轮系的定义与分类 2 定轴轮系 3 周转轮系 4 混合轮系 5 小结
周转轮系
当轮系运转时,有一个或几个齿轮几何轴线的位置绕其他齿轮的固定 轴线回转的轮系。
周转轮系
周转轮系
周转轮系的组成
2 H
1 3
H — 转臂 (系杆) 1 — 中心轮 2 — 行星轮 3 — 中心轮
传动比大小的计算
输入
1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
传动比 i15
1 5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输出
5
1 5
i12=
1 2
=
z2 z1
ii22´33 ==
2´2 3
==
zz33 z2´
i34
=
3 4
=
z4 z3´
i45 =
4 5
=
z5 z4
=
1 2
2 ˙ 3
3 ˙ 4
˙
4
5
z2z3z4z5 z1 z 2 z 3 z 4
目录 1 问题描述 2 传动比计算 3 小结
传动比计算
图示为一钟表机构。
已知:z1=8,z2=60,z3 =8, z7=12 ,z5=15;各齿轮的模数均相等。
求:齿轮4,6,8的齿数。
解:
由秒针S 到分针M 的传动路线所确定的定轴轮系为1(S)-2(3)-4(M),
其传动比是
i SM
nS nM
nM
z 6 z 8 12
MH
z5 z7
nH z5 z6 z7 z8
6 0z 4 6 0
机械原理轮系

机械原理轮系机械原理轮系是指由轮、带、链或齿轮等传动装置组成的一种机械传动系统,它通过传递动力和运动,实现不同部件之间的协调工作。
在工程和机械设计中,轮系是非常常见和重要的一种传动形式,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中。
本文将从轮系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轮系的组成。
轮系通常由驱动轮和被动轮组成,驱动轮是传递动力的装置,而被动轮则是接受动力的装置。
在轮系中,驱动轮通过各种传动装置(如带、链或齿轮)将动力传递给被动轮,从而实现被动轮的运动。
轮系的组成还包括轴、轴承、支架等零部件,它们共同协作,保证轮系的正常运转。
工作原理。
轮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力的传递和转动的机械原理。
当驱动轮受到外部动力作用时,它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被动轮,被动轮受到动力作用后开始运动。
在轮系中,传动装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传递动力,并根据需要进行速度和扭矩的调节。
不同类型的传动装置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传动装置。
应用领域。
轮系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中,如汽车、飞机、船舶、机械加工设备等。
在汽车中,轮系通过传动装置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从而驱动汽车行驶。
在飞机和船舶中,轮系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复杂的轮系传动装置,实现飞机和船舶的飞行和航行。
在机械加工设备中,轮系通过不同的传动装置,实现机械设备的各种加工运动,如旋转、升降、前进等。
总结。
机械原理轮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传递动力和运动,实现不同部件之间的协调工作,为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动力支持。
在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中,工程师需要充分理解轮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合理选择传动装置,确保轮系的正常运转,从而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行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机械设计基础轮系

单元8 轮系 精品文档
退出
首页
任务1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2.一对(yī duì)定轴齿轮传动比的 计算
(1) 传动比的计算
齿轮两轴的转速之比称为传动比。因为转速n=2πω,因此传动比又可以被表示为两轴的角速度 之比。传动比用i表示。对轴1和轴2 的传动比可表示为:
i12nn1 2 1 2
式中,n1、ω1——齿轮1的转速、角速度; n2、ω2 ——齿轮2的转速、角速度。
定
轴
传动时,轮系中各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都是固定的
轮
轮系称为定轴轮系,定轴轮系又称普通轮系。
系
周
传动时,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不固
转
定,而是绕另一个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这种轮系称为
轮
周转轮系。在右图轮系中,齿轮1、3的轴线固定,齿轮2
系
在H的作用下绕1、3的固定轴线回转。
组
既含有定轴轮系,又含有周转轮系或者含有多个周转
单元8 轮系 精品文档
退出
首页
任务2 周转轮系
1.周转(zhōuzhuǎn) 轮系概述
图8-10所示轮系中,齿轮1、3的轴线相重合, 它们均为定轴齿轮,而齿轮2的转轴装在构件H的端 部,在构件H的带动下,它可以绕齿轮1、3的轴 线作周转。
在运转(yùnzhuǎn)过程中至少有一个齿轮 几何轴线的位置不固定,而是绕着其它定轴齿 轮轴线回转的轮系,称为周转轮系。
线回转(也叫自转),又绕行
星架回转轴线OH回转(也叫公 转)。
退出
首页
任务2 周转轮系
3.周转(zhōuzhuǎn)轮系的 传动比
周转轮系传动时,行星轮做既有自转又有公转的复合运动,因此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jì suàn)方法不同于定轴轮系,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转化轮系的方 法将周转轮系转化成一定条件下的定轴轮系,从而采用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jì suàn)方法来 计算(jì suàn)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机械原理轮系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轮系及其设计14.在 图 示 的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 z z z z 1235620=====, 已 知 齿 轮1、4、5、7 为 同 轴 线, 试 求 该 轮 系 的 传 动 比 i 17。
15.在 图 示 万 能 刀 具 磨 床 工 作 台 横 向 微 动 进 给 装 置 中, 运 动 经 手 柄 输 入, 由 丝 杆 传 给 工 作 台。
已 知 丝 杆 螺 距 P=50 mm , 且 单 头。
z z 1219==,z 318=,z 420=, 试 计 算 手 柄 转 一 周 时 工 作 台 的 进 给 量s 。
16.在 图 示 行 星 搅 拌 机 构 简 图 中, 已 知z 140=,z 220=,ωB =31 rad/s , 方 向 如 图。
试 求:(1) 机 构 自 由 度 F ;(2) 搅 拌 轴 的 角 速 度ωF 及 转 向。
17.图 示 磨 床 砂 轮 架 微 动 进 给 机 构 中,z z z 12416===,z 348=, 丝 杠 导 程 s =4 mm , 慢 速 进 给 时, 齿 轮1 和 齿 轮2 啮 合; 快 速 退 回 时, 齿 轮1 与 内 齿 轮4 啮 合, 求 慢 速 进 给 过 程 和 快 速 退 回 过 程 中, 手 轮 转 一 圈 时, 砂 轮 横 向 移 动 的 距 离 各 为 多 少? 如 手 轮 圆周 刻 度 为200 格, 则 慢 速 进 给 时, 每 格 砂 轮 架 移 动 量 为 多 少?18.图 示 轮 系 中,z z 1325==,z 5100=,z z z 24620===, 试 区 分 哪 些 构 件 组 成 定 轴 轮 系? 哪 些 构 件 组 成 周 转 轮 系? 哪 个 构 件 是 转 臂H ? 传 动比i 16=?19.在 图 示 的 轮 系 中, 已 知 齿 轮1 的 转 速n 1120= r/min , 转 向 如 图 所 示, 而 且 z 140=, z 220=, 求:(1)z 3=?(2)n 30=时, 齿 轮2 的 转 速n 2=?( 大 小 和 转 向)(3)n 20=时, 齿 轮3 的 转 速n 3=?( 大 小 和 转 向)20.在 图 示 轮 系 中, 已 知 各 轮 齿 数 为z 130=,z 225=,z z 3424==,z 518=,z 6121=, n A =48 r/min ,n B =316 r/min , 方 向 如 图 所 示, 试 求 轮6 的 转 速n 6。
第八章 机械原理设计 齿轮系

六、各档换档过程
1、一档
2、二档
3、三档
4、四档
5、五档
6、倒档
4、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差动轮系:2个输入,1个输出。——合成
差动轮系:1个输入,2个输出。——合成
差速器结构
直行:n1= n3=n4,行星轮2没有自转
拐弯:n1≠ n3,行星轮2既有自转又 有公转(当汽车转弯时,例如左转 弯,左轮走的是小圆弧,右轮走的 是大圆弧 ,以保证汽车转弯时, 两后轮与地面均作纯滚动 ,以减 轻轮胎的磨损 )
举例:图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 Z1=100,Z2=101,Z2'=100,Z3=99 求:输入件H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H1
iH 199 1 100 100
若Z1=99
iH 1 100
4、实现变速和换向
三轴五档位变速器结构简图
三轴式五档位变速器
1 2 Z 2 Z3 定轴轮系 : i13 (1) 3 Z1Z 2
3 H Z1 H 周转轮系 : i31 (1) Z 1 H 3
4、联立求解:
Z 3 Z1 Z1 1 H 1 Z1Z 2 Z 3 Z 2 Z3
当车身绕瞬时转心转动时,左右两车 轮走过的弧长与它们至瞬心的距离成 正比 n1 (r L) r L n3 (r L) r L 又 H n1 n2 n1 n4 z3
i13 n3 n2 n1 n4 z1 1 n1 n3 2n4
又
i15
n1 3 z 2 z3 z5 (1) n5 z1 z 2, z 3,
惰轮(过轮):不影响传动比大小只起改变转向作用的齿轮
例 图示的轮系中,已知各齿轮的齿数Z1=20, Z2=40, Z'2=15, Z3=60, Z'3=18, Z4=18, Z7=20, 齿轮7的模数m=3mm, 蜗杆头数为 1(左旋),蜗轮齿数Z6=40。齿轮1为主动轮,转向如图所示, 转速n1=100r/min,试求齿条8的速度和移动方向。
《轮系及其设计》课件

轮系的分类
混合轮系:既有定轴轮系又 有动轴轮系的特点
动轴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 的轴线是运动的
定轴轮系:所有齿轮的轴线 都固定在同一个轴线上
差动轮系:两个齿轮的轴线 相互平行,但方向相反
平行轮系:两个齿轮的轴线 相互平行,方向相同
交错轮系:两个齿轮的轴线 相互垂直,方向相反
轮系的应用场景
汽车:驱 动车轮、 转向系统、 悬挂系统 等
轮系及其设计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轮系的设计原则和方 法
04
轮系的概述
02
轮系的组成和特点
03
轮系的优化和改进
05
轮系的发展趋势和未 来展望
06
添加章节标题
轮系的概述
轮系的定义
轮系可以改变运动方向、速 度和力矩
轮系是由多个齿轮组成的传 动系统
轮系可以分为定轴轮系和周 转轮系
轮系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 航空等领域
轴承的种类和特点
滚动轴承:具有滚动体,如球、滚子等,摩擦小,寿命长, 适用于高速、重载场合
滑动轴承:无滚动体,摩擦大,寿命短,适用于低速、轻载 场合
球轴承:摩擦小,寿命长,适用于高速、重载场合
滚子轴承:摩擦大,寿命短,适用于低速、轻载场合
自润滑轴承:无需润滑,适用于无油、无水场合
陶瓷轴承:耐磨损,耐高温,适用于恶劣环境场合
机械设备: 传动系统、 减速器、 增速器等
航空航天: 飞机起落 架、直升 机旋翼等
医疗器械: 手术机器 人、康复 设备等
家用电器: 洗衣机、 吸尘器等
工业自动 化:机器 人、自动 化生产线 等
轮系的组成和特 点
齿轮的种类和特点
直齿圆柱齿轮:结构简单, 制造方便,音小,但制造难度较大
机械原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立艳 第八章 轮系

i z / z 2 3 2/ 3 3 2
2 1
3—惰轮 (中介轮)
结论: 定轴轮系中iAB=
nA
nB
=
从A到B所有啮合对中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
从A到B所有啮合对中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三、定轴轮系中首、末轮转向关系的确定 无论是平面定轴轮系还是空间定轴轮系,从动轮的转向均可用 画箭头的方法来确定。 若首、末两轮轴线平行,则齿数比前写出正、负号; 若首、末两轮轴线不平行,则齿数比前不能写正、负号,只 将从动轮的转向画在图上。
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将它所包含的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部分分 开,并分别列出其传动比的计算式,然后进行联立求解。
因此,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及步骤可概括为: 1)正确划分轮系; 2)分别列出算式; 3)进行联立求解。 其中正确划分轮系是关键。建议先找到具有动轴线的行星轮, 再找出行星架和与行星轮直接啮合的中心轮。这样,就拆出一个 基本周转轮系,依此方法进行,最后剩下定轴轮系。
n 8 0 1 n H 4 0n 2 0 H
定轴轮系中,
n4 z5 i45 ,代入数值,有 n5 z4 又 nH n4
i15 n1 2.5 n5
n4 20 1 n5 40 2
解得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例8-5】如图8-12所示为滚齿机中的复合轮系,已知各轮齿数为: z 1 30, z 2 26,z 2 z 3 z 421, z 4 30,蜗杆5为右旋双头; 且齿轮1的转速 n 1 =260r/min,蜗杆5的转速 n 5 =600r/min,转向 如图中的实线箭头所示,求H的转速 n
1 0 1 9 9 1 H i 1 i 1 1 H 1 3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轮系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一轮系及其设计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了解各类轮系的组成和运动特点,学会判断一个已知轮系属于何种轮系。
2,熟练掌握各种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会确定主、从动轮的转向关系;掌握周转轮系的传动特性与类型和结构的关系。
3,了解各类轮系的功能,学会根据各种要求正确选择轮系类型。
4.了解行星轮系效率的概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5.了解复合轮系的组合方法,学会分析复合轮系的组成,正确计算其传动比。
6.了解行星轮系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了解几种其它类型行星传动的原理及特点。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轮系的分类第二节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及效率(第一、二节共1学时)第三节周转轮系及其设计第四节复合轮系及其设计(第三、四节共2.5学时)第五节轮系的功用第六节少齿差传动简介(第三、四节0.5学时)三、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2.轮系的设计。
难点: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四、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新型少齿差传动。
五、教学方式与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围绕教学基本要求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强调应用反转法原理求解周转轮系传动比方法的实质、转化机构的概念、正确划分基本轮系的方法。
要注意突出重点,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六、主要参考书目1黄茂林,秦伟主编.机械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申永胜主编.机械原理教程(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孙桓,陈作模、葛文杰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曲继方,安子军,曲志刚.机构创新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七、相关的实践性环节参观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
八、课外学习要求自学定轴轮系的传动效率计算、定轴轮系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封闭型轮系的功率流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轮系及其设计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1
丁刚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2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3
一、定轴轮系
1 2
3
4
轮系运转时,各齿轮轴线的位置都固定不动,则称之为定轴 轮系(或称为普通轮系)。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4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5
二、周转轮系
行星轮 系 杆
周转轮系
F=1:行星轮系 F 3 3 2 3 2 1 中心轮 (主动) F=2:差动轮系
Pd (输入功率)
机械系统
Pf (摩擦损失功率)
Pr (输出功率)
Pr Pr Pf
1 Pf (1) 1 Pr
或
Pd Pf Pf 1 (2) Pd Pd
计算效率时,可以认为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中有一个是已知的。只要能确 定出摩擦损失功率,就可以计算出效率。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43
二、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转化机构法
周转轮系 反转法
定轴轮系 (转化机构)
定轴轮系 传动比计算
周转轮系 传动比计算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29
二、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ωH
3
给整个周转轮系加一个与系杆H的 角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公共 角速度ωH 在转化机构中系杆H变成了机架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确定定轴轮系输入轴与输出轴两者转向关系:
平面定轴轮系:各轮的轴线都相互平行
首末轮轴线平行 空间定轴轮系:各轮的轴线不都相互平行 首末轮轴线不平行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17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18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空间定轴轮系:各轮的轴线不都相互平行
首末轮轴线平行 传动比前的“+”、“-” 号表示输入轴与输出轴 转向相同或相反。
式中η1nH 为转化轮系的效率,它等于由轮1到轮n之间各对啮合 齿轮传动效率的连乘积。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47
§8-4 行星轮系的效率
行星轮系的效率计算: 1、若轮1为主动轮,则P1为输入功率;由式(2)知其效率为 ηH1=(P1-Pf)/P1=1-|1-1/i1H|(1-η1nH) 2、若轮1为从动轮,则P1为输出功率;由式(1)知其效率为 η1H=|P1|/(|P1|+Pf)=1/[1+|1-iH1|(1-η1nH)]
12
§8-2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轮系 传动比计算
计算传动比的大小
确定输入轴与输出轴两者转向关系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13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 i15 5
已知:上图中各齿轮的齿数分别为Z1, Z2 , Z3 , Z3' , Z4 , Z4' , Z5, 其中,齿轮1为主动轮(首轮),齿轮5为从动轮(末轮), 求该轮系的传动比 i15 。
结论 当η1nH一定时,行星轮系的效率就是其传动比的函数。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48
§8-4 行星轮系的效率
n
负号机构
正号机构
i i i n
负号机构: 其转化机构的传动比 正号机构: 其转化机构的传动比
i1H 0 n
i1H 0 n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为组成该轮系的各对啮合齿轮传动 比的连乘积,其大小等于各对啮合齿轮中所有从动轮 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即:
I 从I到O各对啮合齿轮中所有从动轮齿数连乘积 iIO O 从I到O各对啮合齿轮中所有主动轮齿数连乘积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16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规格严格
右 手 规 则
功夫到家
以右手握住蜗杆,四指 指向蜗杆的转向,则拇 指的指向为啮合点处蜗 轮的线速度方向。
24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例1:
i18
规格严格
z 2 z4 z6 z8 n1 n8 z1 z3 z5 z7
功夫到家
25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例2:
如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求轮系的传 动比 i16 。
z5 ) 6 z4
1 3 6 9
34
z1 z2' z6 z1' 3 6 (1 ) 6 z2 z3 z1'' z2 z3 z1'' z4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三、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步骤可概括为:
1、正确划分轮系;
2、分别列出算式;
3、进行联立求解。
§8-4 行星轮系的效率
各运动副中的作用力 Nf主要取决于轮系中
运动副元素间的摩擦系数
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
在不考虑各回转构件惯性力的情况下,当给整个行星轮系附 加一个的角速度,使其变成转化机构时,轮系中各齿轮之间 的相对角速度和轮齿之间的作用力不会改变,摩擦系数也不 会改变。因此,可以近似地认为行星轮系与其转化机构中的 摩擦损失功率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可以利用转化机构来求出 行星轮系的摩擦损失功率。
功夫到家
40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41
§8-3 轮系的功用
6、利用轮系原理实现无级变速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42
§8-4 行星轮系的效率
轮系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中,其效率直接影响这些机械的总效率。行星轮 系效率的变化范围很大,效率高的可达98%以上,效率低的可接近于0,设 计不正确的行星轮系甚至可能产生自锁。因此,计算行星轮系的效率就特 别重要。
H
P1 =M1(ω1-ωH)=P1(1-iH1) (4)
H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46
§8-4 行星轮系的效率
当M1与(ω1-ωH)同号时,则P1H > 0,表明轮1在 转化轮系中为主 动; 反之,则为从动。在这两种情况下, PfH 值相差不大,故可 简化为均按主动计算,并取PfH的绝对值,即 PfH=|P1H|(1-η1nH)=|P1(1-iH1)|(1-η1nH ) (5)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20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21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22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箭头标注原则
蜗杆蜗轮传动转向的确定采用左右手法则:右旋蜗杆采
用左手法则;左旋蜗杆采用右手法则。具体如下: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23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蜗杆的转向
右旋蜗杆 左旋蜗杆
左 手 规 则
以左手握住蜗杆,四指 指向蜗杆的转向,则拇 指的指向为啮合点处蜗 轮的线速度方向。
首末轮轴线不平行
传动比前的“+”、“-”号没有实际意义。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19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首末轮轴线平
行:传动比前的“+”、“-”号表示输入轴与 输出轴转向相同或相反。
首末轮轴线不平行:传动比前的“+”、“-”号没有实际意义。
空间定轴轮系含有轴线不平行的齿轮传动,因而其输入 轴与输出轴转向关系的确定不能使用平面定轴轮系的方 法,必须采用在机构简图上标注箭头的方法来表示。
F 3 4 2 4 2 2
中心轮 (固定)
行星轮
系 杆 中心轮 (主动)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6
二、周转轮系
2K-H型周转轮系
3K型周转轮系
K-H-V型周转轮系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7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8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9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10
三、复合轮系
周转轮系×周转轮系=
A 6
1 1 2 3 4 z2 z3 z4 z5 i15 i12 i23i34 i45 2 3 4 5 z1z2 z3 z4 5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15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 z2 z3 z4 z5 i15 5 z1z2 z3 z4
定轴轮系传动比大小的计算
3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31
二、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可将以上分析推广到一般情况。设周转轮系的两个中心轮分 别为齿轮A、K,则转化机构中齿轮A与K之间的传动比为:
H i AK H A A H 从A到K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 积 H 从A到K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 积 K K H
30
二、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3
H z3 1 H H 1 转化机构(定轴轮系)的传动比:i13 H 3 z1 3 H 1 H z3 H 转化前轮系若为行星轮系,则ω 0 ,则 i13 H z1 1 z3 H i1H 1 i13 1 H z1
49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8-4 行星轮系的效率
以上对行星轮系效率的计算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由于加 工、安装和使用情况等的不同,以及还有一些影响效率的因
素(如搅油损失、行星轮在公转中的离心惯性力等)没有考
虑,致使理论计算的结果并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传动装置的 实际效率。所以,如有必要应在行星轮系制成之后,用实验 的方法进行效率的测定。
将ωK=0 代入上式:
H i AK
A H A H 1 A 1 i AH K H 0 H H
H =1- i AK
i AH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32
三、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什么是复合轮系
把这种由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或者由两个以上的周转轮系组 成的,不能直接用反转法转化为定轴轮系的轮系,称为复合 轮系。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