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小儿遗尿是指6岁以上儿童因各种原因导致持续性夜间尿床的现象。

中医学认为小儿遗尿是由肾虚、膀胱气滞、脾虚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以下是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

1. 药物治疗中医药对小儿遗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药物治疗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敷、中药泡澡等。

中药内服疗效稳定,治疗期为1-3个月。

中医认为小儿遗尿主要是因为肾虚和膀胱气滞引起的。

膀胱气滞主要是由于膀胱气道不畅或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可以服用活血通络、行气活血的中药,如当归、枸杞、山楂等药物。

肾虚主要是由于肾气不足或肾阳虚弱引起的,可以服用补肾壮阳、温补肾阳的中药,如肉桂、杞子、菟丝子等药物。

中药外敷和中药泡澡疗效较快,但适用范围较窄。

外敷可采用百部麻油、苦参油等中药搽、按摩腰背穴位,促进睡眠,并起到补肾温阳的作用。

泡澡可用当归、生姜等药物,将药材放入温水中,将小腹和腰部泡至皮肤红热,有助于补益肾气,缓解膀胱气道不畅的现象。

2. 食疗治疗中医认为调整饮食可以缓解小儿遗尿的症状。

饮食宜清淡,可多食用含锌的食物,如海鲜、瘦肉、燕麦等。

此外,应忌辛辣、腥膻、刺激性太强的食物,如酒、咖啡、糖、荔枝等。

遗尿患儿饮食应规律,尤其应控制晚餐时间,不要晚饭过于丰盛,睡前也不宜过饱。

3.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对小儿遗尿也有一定的疗效。

按摩可以刺激周围经络,调节膀胱和肾脏,有助于缓解症状。

按摩部位为小腹、背部和腰部等肾经穴位区域,比如腰部大肠俞穴、背部膀胱经穴、小腹三阴交穴等。

按摩时间10-15分钟,每天1-2次,持续4-6周即可见效。

总之,采用中医药、饮食调理和按摩等多种方法,有助于治疗小儿遗尿。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在使用中药治疗前,最好专家指导和监督下使用,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
1)探病因,重责肺脾肾:遗尿的发生虽责于肾虚膀胱失约,但与肺脾气虚也有密切关系,久病也可累及于心。
2)立治法,重下兼顾上中:治疗时当肺、脾、肾三脏同治,临症时,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立症的不同,再施以不同的侧重,同时酌加清心开窍之品。
3)自拟“止遗方”: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而拟。该方肺脾肾三脏同治,开敛固涩并用,并随症减,适应于一切遗尿患儿,其组方如下:
2.2 小儿的体质特点
(1)稚阴稚阳
《温病条辨?解儿难》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稚”为幼小、柔弱之意;“阴”泛指小儿有形之体,包括肌肤、皮毛、脏腑、筋骨、经络、血脉、津液等物质基础;“阳”则指建立在小儿形质之上的生理功能。现代医家将稚阴稚阳释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病理意义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即小儿抵御病邪侵袭的能力较成人差而易生病;患病后病情变化较快,往往可形成一种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病况,即“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小儿遗尿症(enuresis in children)是指小儿(≥5岁)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2次/周,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症是指尿床从婴儿期开始,未曾有持续6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期,约占80%;继发性遗尿症是指6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期后再次出现尿床。
2.中医对小儿遗尿的认识
2.1 尿液的正常代谢过程
治疗当温补肾阳,固涩小便。方选菟丝子散加减。
(2)从气论治—肺脾气虚,上不制下
膀胱失约是导致遗尿的最终病机。然而影响膀胱失约的不独为肾,其他脏亦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载“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可见,肺气不足也能引起遗尿。
炙麻黄3-6 g,煨白果9-15 g,补骨脂、台乌药各10-15 g,太子参15-30 g,石菖蒲、覆盆子各10-15 g,生山药15-30 g,桑螵蛸10-15 g,生黄芪、益智仁各15-30 g,鹿角霜(冲服)6-9 g。

中医馆诊断 小儿遗尿应辨证论治

中医馆诊断 小儿遗尿应辨证论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医馆诊断小儿遗尿应辨证论治
导语:小孩儿如果3岁之后还是会发生尿床现象,作为家长要警惕了,这可能是小儿遗尿。

那么,什么是小儿遗尿?它有其他的症状吗?中医该如何治疗呢...
小孩儿如果3岁之后还是会发生尿床现象,作为家长要警惕了,这可能是小儿遗尿。

那么,什么是小儿遗尿?它有其他的症状吗?中医该如何治疗呢?
病因病机
下元虚寒,肾气不足:小儿因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虚弱导致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不能约制水道,而为遗尿。

肺脾气虚:肺脾气虚时,上虚不能制下,下虚不能上承,致使无权约束水道,则小便自遗,或睡中小便自出。

肝经湿热:肝经湿热郁结,热郁化火,迫注膀胱而致遗尿。

辨证论治
1.下元虚寒证
[证候]睡中经常遗尿,多则一夜数次,面目少华,神疲乏力,肢凉怕冷,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而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方药]桑螵蛸散合缩泉丸。

主要药物: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板、乌药、益智仁、山药。

伴痰湿内蕴、困寐不醒者,加胆南星、半夏、石菖蒲、远志以化痰浊、开窍醒神;伴纳差、便溏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山楂以健脾和中助运。

2.脾肺气虚证
[证候]睡中遗尿,量不多但次数频,舌白神倦,懒言少动,纳少便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儿科学-遗尿

中医儿科学-遗尿
遗尿
教学目的
了解:遗尿的概念、范围。 熟悉:遗尿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
别诊断。 掌握: 遗尿的辨证论治。
一、定义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 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 的一种病症。若3岁以后夜间仍 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经常尿床, 就是遗尿症。
二、发病情况:
发病年龄:多见于10岁以下的 儿童。
药后十多天没有发作。近来又时有发生。因
前半月中药是在门诊部拿,而后来的药是在
江宁某药房拿的,其奶奶煎药时感觉两种药
煎煮出来的颜色明显不同,此是否与疗效有
关,值得怀疑。(学校门诊部药材有专家鉴 定)/黄师将生麻黄加至6克,嘱咐在门诊部 拿药后继续服用。
诊为肺热郁结至肺气不宣,药用麻黄6克,杏 仁8克,甘草5克,石膏25克,露蜂房10克, 桔梗10克。辛荑6克。4剂后未见尿床,再服 8剂随访至今未见尿床,鼻无涕
验方
制法:生龙骨30克,桑螵蛸10克,益智仁15克,麻 黄5克。先将生龙骨加水适量,文火煎30分钟,后 加入上三味药,用此药汁煮荷包蛋两个。
用法:患儿年龄较小者(5周岁以下),可分早 晚两次服用,一日服1~2个荷包蛋;年龄较大者, 可一次服用两个荷包鸡蛋,适量服药汁。10天为一 疗程,可连服两个疗程。
病案2
某,男,13岁,于2009年5月22日诊,患者 从小尿床,经多次诊治效果均不明显,近两 年来尿床几乎每晚都有,多时三四次,又经 诊治多次未效。特经人介绍来诊,诊见患者 身体发育较好,唯见时流浊涕,舌脉无大异。
然何以治肺可以治遗尿呢?盖肺主宣发、萧 降、通调水道,如肺气不宣,使肺气失权, 故又影响到肾的气化功能失司,肾水不摄, 膀胱的开合失司而出现遗尿。故见遗尿患儿, 多伴有鼻炎、咽炎、或易患支气管炎。

中医医案——小儿遗尿

中医医案——小儿遗尿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遗尿病案:王某,男,6岁。

主诉:不自觉排尿,每夜2-4次。

病史:患儿3岁时,父母发现其夜间不自觉排尿,于当地医院中药治疗,有所改善,近一年症状反复发作。

今来我院门诊就诊。

初诊:患儿体质虚弱,精神紧张,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四肢欠温,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

肾脏B超无明显异常,尿常规无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小儿遗尿辨证审机:肾气亏虚,气化失常。

治法:补中益气,温肾固涩。

补脾经200次、肺经100次、推三关200次,揉少腹(关元、气海、中极)15分钟,按揉百会20次,按揉三阴交10次,补肾经100次,揉肾俞10次,揉命门10次,擦腰骶部2分钟。

每日一次,每周5次为一疗程。

二诊:治疗1个疗程后,患儿夜尿次数明显减少,每夜1-3次,无明显不适。

继续目前治疗方案。

补脾经100次、肺经100次、推三关100次,揉少腹(关元、气海、中极)10分钟,按揉百会20次,按揉三阴交10次,补肾经100次,揉肾俞10次,揉命门10次,擦腰骶部2分钟,捏脊3-5次。

三诊:2个疗程后,患儿夜尿规律,饮食良好,二便正常。

精神状态良好,面色转为红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随访2个月,遗尿未犯。

按语小儿遗尿又称为尿床,多发生于3-5周岁以上小儿,睡中不自主排尿,醒后自觉。

中医学认为,人体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多与肺、脾、肾及膀胱等脏气不固有密切关系。

肾阳不足、膀胱虚冷而失约为其根本原因,同时肺脾虚弱,不能约束水道而患遗尿。

故《灵枢经》有云:“膀胱不约为遗溺”。

本例病案运用推拿手法施于患儿特定部位的穴位,通过对机体的相应调节,达到治疗效果。

补脾经、肺经、推三关可健运脾胃,补益肺脾之虚。

按揉百会、三阴交,可以通调水道、提升温阳,以助脾胃运化。

揉少腹、揉命门、揉肾俞、补肾经、擦腰骶部等手法温补肾气,固涩下元,调和气血阴阳的运行及脏腑机体功能,使三焦的气化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提高大脑皮层对排尿反射的敏感性,协调联系周围神经及自主神经,调节膀胱功能。

小儿遗尿方

小儿遗尿方

方 药 : 黄 芪 2 克 ,党 参 、菟 丝 脏 ” 的 说 法 相 符 合 ,再 加 上 遗 尿 的病 机 0
具 体视患 儿年 龄大小 调整 。每 天 1 , 剂
水 煎 ,分 早 午 晚 3 服 ,7 为 1 疗 次 天 个
程。
全 草 或 带根 全草 ,又 名夜 关门 ,双 叶 草 为 当地 草 药俗 名 ,异名 是 茵 串子 。 其味 苦、涩 ,性 凉 ,归肝 、肾经 ,有 补
食 积 滞 、燥 热 内结 、气 机 郁 滞 、 气 血 两
育解释 ,消除患儿精 神心理上 的负担使 尿间隙训练可明显提高疗效 。
2黄芪党参方 . 子 、桑 螵蛸 、金樱子 、覆盆子各 l克 , O 益智仁 、肉苁蓉 、五味子各8 克。
用法 :以上剂量 为5 患 儿用量 , 岁
n 4~5 。 f 1 天
阴虚加 沙参 、麦冬 ;大便稀加炮 姜 ;目
志 、菖蒲 。 注意 :应用 药物治疗 同时应 配合教
睛红赤加 菊花 、夏枯 草 ;困寐不 醒加远 的 一 种 病 症 。 引起 遗 尿 的 原 因 , 多 与膀
功效 :消食 除胀 ,润肠通便 。 主治 :小儿便 秘。
维普资讯
腹痛胀满,或孩子 除了腹泻外 ,还见有高 热、烦躁、口渴,小便量少色黄,舌苔比
较 厚腻 的症பைடு நூலகம் ,则 不要 用此 方 。
3 ,石菖蒲 1克 。 克 O 用 法 :每 日 1 ,水 煎 服 , 1 剂 日2
次 。连 服 7~1 日。 0
疗程 。
2莱菔 子粥 、
方 药 :莱菔 子适 量 。 用 法 :莱 菔 子 适 量 , 除 去 杂 质 ,
1双 叶 草 炖 猪 小 肚 .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小儿遗尿60例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小儿遗尿60例

唤醒 ,睡 中 遗 尿 ,反 复 发 作 。 舌 淡 、苔 自,脉 沉 无 力 。6 0例患 儿 均经 双 肾 、膀 胱彩 超 ,脊椎 x线 检 查 ,
排除 泌尿 系统 器质 性病 变 。
2 治 疗 方 法
疗 遗尿 用 中枢兴 奋药 氯 脂 醒 即是 此 理 。党 参 、黄 芪 补 脾肺 之 气 ;桑螵 蛸 、金 樱 子 、补 骨脂 、覆盆 子 、菟丝 子 、益 智 仁 固 精 缩 尿 ,补 肾 壮 阳 ;鸡 内金 运 脾 肖食 , 固精 止 遗 。 中医 外 治法 具 有 简 、便 、廉 、验 之 特 点 ,
是外 治法 ,可为不 能 坚持 服药 的患 儿 提供 巩 固疗效 的
机会 ,对 拒绝 服药 的患 儿单 独 用 外 治法 也 有 较好 的疗 效 。诸药 合用 ,内外 同 治 ,宣肺 健 脾 ,补 肾培 元 ,醒 神 开 窍 ,缩 泉 止遗 ,则遗 尿 自止 。
5 参考 文献
[] 国家 中 医药 管 理 局 . 中医 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E ] 南 京 : 1 S.
脐下丰富的微血管网及静脉网渗透性强药物可经脐部直接吸收直达病所避免服药对胃肠的刺激且药物不受消化酶干扰破坏也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浙江 中医杂志 20 年 1 09 月第 4 鲞第 1 4 期 ,
中药 内外 结 合 治 疗 / , 尿 6 bJ 遗 l O例
马三 才 马 丽 丽
“ 舍” 气 ,是 十二 经脉 之 根 ,与 五脏 六 腑 、经脉 、四肢 百骸 都有 紧 密联 系 ,是人 体 气 血 运行 的重要 枢纽 。脐
下 丰富 的微 血管 网及 静 脉 网 ,渗 透性 强 ,药 物 可 经脐 部 直接 吸收 ,直达 病 所 ,避 免 服 药 对 胃肠 的刺 激 ,且

中医小儿遗尿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小儿遗尿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小儿遗尿患者的诊疗规范
一、临床表现
遗尿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多见于5〜12岁的小儿亦有延至成人。

临床上分为持续性和再发型。

前者指从未建立起自觉排尿;后者指患者已不再遗尿,而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出现遗尿,多由精神因素诱发。

二、治疗方法
1.耳穴压豆疗法
【主穴】肾、膀胱、遗尿点、兴奋点、脑点、肺、脾。

【操作】常规消毒一侧耳廓,将生王不留行贴压与穴位后,每天按压2〜3次,每次2〜3分钟,以手压有稍痛感为宜,保留5天后取下。

休息2天后再换贴,4周围1疗程。

2.艾灸疗法
【操作】取穴双侧肾俞、膀胱俞、三阴交、合谷、足三里。

用艾条点燃一段,在上述穴位上施灸,至皮肤潮红为度。

1次/天。

10次为1疗程。

3.按摩疗法
【操作】补脾士800次,补肾水800次,推三关300次,揉丹田20分钟,按百会50次。

每日下午1次,7天为1个疗程。

①揉丹田:用右手掌根按揉脐下丹田处约5分钟。

②揉肾俞:用双手拇指罗纹面分别按揉第2腰椎两旁L5寸处肾俞,约
100次。

③按揉三阴交:用右手拇指罗纹面按揉内踝尖上3寸处三阴交,各约50次。

4.中药外敷疗法
【药物】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五味子、仙茅、山茱萸、补骨脂、桑蝶峭各10g,丁香、肉桂各5g。

【操作】上述药物共研细末,取2g,米酒调和,敷于肚脐上,外用纱布覆盖,每日1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
小儿遗尿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家长对此并不重视,认为孩子尿床没什么大不了,其实小儿遗尿影响宝宝身心健康,应积极治疗。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之中成药
桑螵蛸散:每次3~6克,每日两次,口服。

用于心肾两虚,肾关不固,心神失养。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之推拿法
方法一:揉龟尾100次,捏脊5遍,按揉三阴交200次,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下元虚寒者加用补肾经100次,揉丹田100次,按揉肾俞100次;肺脾气虚者加用补脾经100次,补肺经100次,推上七节100次;肝经湿热者加用清肝经100次,退六腑100次,清小肠100次。

方法二:每日下午揉丹田200次,摩腹20分钟,龟尾30次。

较大儿童可用擦法,横擦肾俞、八髎,以热为度。

7日为一疗程。

方法三:补脾土800次,补肾水800次,推三关300次。

揉丹田20分钟,按百会50次,每日下午进行,7日为一疗程。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之敷脐法
方法一: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研末,醋调敷脐,每晚一次;连用5次。

方法二: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五味子、仙茅、补骨脂、山茱萸、桑螵蛸各60克,丁香、肉桂各30克,研末装瓶用。

每次
一克,填入脐中,滴1~2滴乙醇或白酒后,外用暖脐膏固定,3天换药一次。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之针灸法
(1)体针
方法一:针刺夜尿穴(手掌面小指关节横纹中点处),留针15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方法二:取穴肾俞、关元、膀胱俞、三焦俞、委中、委阳、三阴交等,每次取1~2穴,隔日一次。

(2)耳针
取肾、膀胱、皮质下,每日一次;也可在耳针取穴部位贴压王不留行籽。

以上治疗操作以每日下午为宜。

(3)灸法
灸关元、神门、气海、委中、次髎、肾俞、脾俞百会穴,每次取3~5穴,每日下午一次。

以上是对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做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遗尿影响儿童发育,一经发现,应积极治疗。

石山卫生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