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偏方
肾着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一例儿童遗尿案例

肾着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一例儿童遗尿案例肾着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一例儿童遗尿案例晚上尿多,遗尿6年余。
这是一个10岁的小学生,从4岁开始,每天都需要叫几次起来小便,不叫的话就会尿床,6年了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如此,去了诸多医院治疗,均没有很好的效果,也没有其他的不适症状,食欲也很好,发育正常,大便也正常,偶尔有口臭。
刻症:遗尿,没有其他不适,偶有口臭,纳可,大便正常,舌质淡,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
拟诊:太阴病里虚寒。
拟方:肾着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干姜、茯苓、白术、炙甘草、菟丝子、芡实、金樱子、巴戟天、山茱萸、桂枝、白芍、龙骨、牡蛎、大枣、覆盆子,中药7剂,水煎服。
二诊:服以上药后,晚上小便睡前去一次,几乎不用叫醒上厕所了,也不会遗尿了,就按照原方继续调理。
按语思考;患者经过一诊的治疗总体有效了,说明药是对症了,患者没有其他的适,但是遗尿和小便多说明有里虚寒,有肾气的固涩不足。
肾着汤也叫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第16条: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古人以腰属肾,湿痹在腰,故名为肾着。
腰背寒湿,故其人身体重而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肿状,但反不渴而小便自利,与一般的水气病不同,水不在胃,故饮食如故。
这个小便频多,晚上明显,有遗尿,说明病在下焦,所以此患者治疗是以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来治疗。
茯苓、白术并用,温中祛寒,所以治小便自利,小便频数,干姜重用,配合茯苓、白术更治太阴里虚寒。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在此的用意是根据《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8条:夫失精家,小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10岁的儿童当然不是失精家,我们可以根据这条去推论,遗尿,遗精、失精,都是因为固涩不好了,肾气不固了,营卫不和所致,所以在此用上了桂枝龙骨牡蛎汤。
儿童尿床怎么办 偏方治疗有奇效.doc

儿童尿床怎么办偏方治疗有奇效儿童尿床治疗偏方大全1、鲜鸡蛋2个,枸杞20克,大枣4个,共煮,吃蛋喝汤。
2、桑螵蛸50克,益智仁15克,研细制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临睡前每次服20-30丸。
3、五倍子、五味子、吴茱萸各30克,共研末。
每次取5-10克用醋调糊敷脐。
每晚1次。
连用3-5天。
4、生龙骨30克,水煎取液,煮2个鸡荷包蛋。
第二次亦用龙骨30克,与前次龙骨同煎,仍用此药汁煮2个鸡蛋。
第三次煎如此逐日加入。
约有200克龙骨煮12个鸡蛋,为1疗程剂量。
3岁以下每日吃1个龙骨煮鸡蛋,8岁以上每日2个。
5、桑螵蛸、韭菜子各30克,益智仁40克。
共为细末。
每服3-9克。
一日3次。
6、炒鸡内金9克(冲),炙桑螵蛸4克,煅龙骨1克,浮小麦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7、金樱子、芡实各等份,研末制丸。
每服6克,米汤送下。
8、车前子30克,包煎服或代茶饮。
9、桑螵蛸、益智仁、各15克,党参10克,黄芪、覆盆子、杜仲、川芎、赤芍、红花、牛膝、菟丝子、制香附各9克,当归12克。
水煎服。
10、益智仁24个(研碎),食盐少许,水煎服。
11、硫磺6克,葱白1根,共捣如泥,敷于脐上。
12、党参15克,橘皮、紫苏叶各10克,水煎取液加砂糖,代茶饮。
13、益智仁、乌药、山药各等份,共为末,黄酒为丸。
每次10克。
日服2-3次。
14、盐炒补骨脂、益智仁各60克,共研末,分6包。
每晨用米汤泡服1包(成人)6天1疗程。
15、益智仁15克,猪膀胱1只,水煎睡前温服食。
16、黄芪18克,党参、茯苓、桑螵蛸各12克,覆盆子30克,菟丝子15克,枸杞12克,山药20克,益智仁5克,炙甘草6克。
水煎服。
17、刺猬皮,益智仁各等份研末。
每服3克,日3次。
对尿床儿童的日常护理适当减少饮水。
睡前两小时不喝过量的水或吃含水分较多的水果,上床前要求孩子排空小便。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为孩子准备一张干净温暖的床,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的腰、腿受凉。
帮孩子建立起科学的生活、饮食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唤醒。
治小儿尿床偏方

治小儿尿床偏方
1.葱根七根,蜂蜜少许,共砸烂如泥贴肚脐上,每晚贴一次,不可内服。
2.五倍子3克,研末,醋调外敷脐部,10天为一疗程。
3.硫磺连须葱白各等量捣烂如泥,每晚取小核桃大一块,敷于肚脐上,外以纱布块覆盖,胶布固定,次晨取下,连用3-7天.适用于7岁以上儿童尿床者.
4.药物:黑胡椒适量。
用法:上药烘干研末。
睡前将药放在肚脐眼中,以添满肚眼为准,用伤湿止疼膏贴盖。
次晚揭去更换,7天为一疗程。
①丁桂暖脐帖敷于肚脐神阙上,每夜一贴,使用方便,药店有售,容易购买,也是一种简单易行价廉物美的敷脐药兜。
②麻黄3~10克,水煎服,曾有报导,短期效果尚可,不宜久服。
③补骨脂10克粉碎后炒鸡蛋,连吃10天,中药补骨脂补肾温脾,主治肾阳不足引起的尿频、遗尿,药物副作用为食欲减退、贫血、白血细胞减少及中毒性肝炎。
故糖尿病、SLE、卟啉病及肝功能不良者忌用。
户外活动时间较长时,于活动前3日停止内服。
治疗时间忌食酸橙、芹菜、芥菜、胡萝卜等。
④熟白果每日5~7枚,连吃10天,白果有小毒,不宜久服。
⑤五倍子3克,研末,醋调外敷脐部,10天为一疗程。
⑥熟白果每日5~7枚,连吃10天。
上述偏方效果有不确定性,“是药三分毒”。
3个偏方治疗小儿遗尿

3个偏方治疗小儿遗尿时间:2012-05-07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儿童 ,在睡眠中不自觉地小便自遗。
小儿不自觉地排尿。
睡中自出者,俗称尿床。
常见于三岁以上的小儿。
多因肾气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质虚弱,脾肺气虚,或不良习惯所致。
《诸病源候论》:“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
”膀胱寒冷者,治宜温经固脬,用缩泉丸、固脬丸;肾气不足者,治宜益气补肾,用金匮肾气丸;脾肺气虚者,宜益气固涩,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不良习惯指最易引起遗尿的仰面平卧体位,不需服药,纠正办法是用布带于小儿腰背后作一大结以使仰卧时不适而转为侧卧。
治疗小儿遗尿,中医循益肾健脑之法,用药得当,多有良效。
吾有三方,每用每验,希望能够为遗尿小儿本人和其父母解除身心方面的痛苦。
方1:黄芪、覆盆子各15克,党参20 克,白术、金樱子、益智仁、桑螵蛸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方2:乌药、益智仁各等量。
共研成细末 ,用山药粉和为丸。
每日 12g~18g ,分 2次服。
方3:白果适量,益智仁6克,鸡蛋1个。
制用法:药研细面,把鸡蛋开一小孔将药面放入,煮熟,每日2个,2次吃完。
疗效:3—5日痊愈。
白钰淦 8:37:06步骤/方法:1首先是山药、益智仁、乌药,猪脬一起煮是很好的,然而在煮的时候可以帮助我治疗遗尿,山药、益智仁、乌药各60克,猪脬1具,每天食用两次,有很好的功效2其次是倍子、肉桂,然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把他搅碎,在敷在肚脐上,用纱布绑住,连续3到5次的时候我们看到明显的效果显示出来,对遗尿的治疗很有效3最后是羊肉150—250克,鱼鳔50克,黄芪30克,调料适量,然而在这个时候我们把羊肉切片,同调料等一起放下去,然后用水煮沸,吃肉喝汤。
白钰淦 8:38:07遗尿俗称尿床,指睡觉时不知不觉地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以5~15岁儿童较多见,5岁以内一般不属病态。
尽管遗尿不是什么严重疾病,却给家庭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影响了患儿的身心健康,现介绍一些较简便有效的外治方法供参考。
小孩子尿床治疗偏方

小孩子尿床治疗偏方小孩尿床的治疗偏方偏方一、取一小把韭菜子,用擀面杖碾细碎,与面粉做成小饼,蒸熟,每天食用2次,可温补肾阳,用于小儿肾气不充型遗尿。
偏方二、鸡蛋1枚,白胡椒7粒。
将鸡蛋敲破1个小孔,放入白胡椒,再用纸把小孔糊起来,蒸熟食用。
每天吃1枚鸡蛋。
尤其适合小儿脾肺气虚型遗尿。
偏方三、韭菜根25克,洗净后切碎,用干净纱布包起来,绞取汁液,加适量水煮开后温服。
每天2次,连服10天。
偏方四、五倍子3克,研末,醋调外敷脐部。
10天为1个疗程。
小孩尿床的饮食禁忌1、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牛奶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60%.2、辛辣、刺激性食物。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
因此,在膳食中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晚餐后饮水多。
下午4时以后,督促小儿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
预防小孩尿床的方法1、调整饮食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宜偏咸偏干些,临睡前不要喝水(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2、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应该使孩子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
应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
3、睡前不宜过分兴奋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不可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
4、临上床前把小便排干净要养成孩子每天睡前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
6岁小孩尿床的偏方

6岁小孩尿床的偏方文章目录*一、6岁小孩尿床的偏方1. 小孩尿床的中医偏方2. 小孩尿床的按摩方法3. 小孩尿床的食疗偏方*二、小孩尿床该怎么办*三、导致小孩尿床的原因6岁小孩尿床的偏方1、小孩尿床的中医偏方 1.1、取适量的韭菜子,用擀面杖碾细碎,与面粉做成小饼蒸熟。
每天适量食用。
温补肾阳,用于小儿肾气不充所致的遗尿。
1.2、韭菜根25克,洗净后切碎,用干净纱布包起来,绞取汁液,加适量水煮开后温服。
每天2次,连服10天。
1.3、鸡蛋1枚,白胡椒7粒。
将鸡蛋敲破1个小孔,放入白胡椒,再用纸把小孔糊起来,蒸熟食用。
每天吃1枚鸡蛋。
尤其适合小儿脾肺气虚型遗尿。
1.4、五倍子3克,研末,醋调外敷脐部。
10天为1个疗程。
1.5、鲜李子150克,绿茶2克,蜂蜜25克。
将鲜李子剖开后置锅内,加水400毫升,煮沸3分钟,再加茶叶与蜂蜜,沸后起锅取汁。
清热利湿,柔肝散结。
2、小孩尿床的按摩方法小孩尿床可以进行揉丹田治疗。
丹田穴位于下腹部脐下2寸与3寸之间。
操作时揉此穴100下。
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常用于治疗小儿先天不足、疝气、遗尿、脱肛等。
3、小孩尿床的食疗偏方 3.1、白果羊肉粥治小儿遗尿:白果10克一15克,羊肾1个,羊肉、粳米各50克,葱白3克。
制用法:将羊肾洗净,去臊腺脂膜,切成细丁;葱白洗净切成细节;羊肉洗净;白果、粳米淘净,再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粥,待肉熟米烂成粥时即成。
吃羊肾、羊肉、白果,喝粥,每日2次,温热食。
功效:补肾止遗。
适用于小儿遗尿。
3.2、白果炖猪膀胱治小儿遗尿:新鲜猪膀胱1只,白果15克,或加薏米、莲子适量,白胡椒15粒。
制用法:猪膀胱切开洗净,装入白果,或加薏米、莲子,撒入白胡椒。
炖烂后分次食用。
功效:固肾缩尿。
适用于小儿体虚遗尿,小便无力,周身疲累,纳差者。
小孩尿床该怎么办1、尿床次数过多,要带孩子看医生:如果从来不尿床的小朋友突然开始尿床,或者尿床次数一个月达3~4次以上,家长应尽快带小朋友去看医生,做必要的检查——突然尿床有可能意味着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危险。
【中医偏方】小儿遗尿方集

【中医偏方】小儿遗尿方集【中医偏方】小儿遗尿方集翟德山据《中医中药秘方网》文整理编辑2013-06-29中医穴位疗法治小儿遗尿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以不自主排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儿科常见病,俗称“尿床”。
该病常反复发作,虽然预防后较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致三焦气化不利,肺、脾、肾三经之气不固,膀胱失约而成。
少数患儿因肝经湿热,疏泄失常,火热内迫,热迫膀胱,膀胱不藏而引起。
西医学认为兴奋、惊恐、过度疲劳,或对新环境不适应而精神紧张,或缺乏照顾及训练,或膀胱容量小等原因均可导致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而发生遗尿。
其中约有10%的患儿具有遗传倾向。
推拿治疗1.治疗原则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温肾固涩。
虚证辅以健脾益气,实证佐以疏肝清热。
2.基本操作(1)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肾水300次;用全掌摩全腹,尤以下腹部为主,约5~8分钟;按揉气海、丹田、中极、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
(2)患儿取俯卧位: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3.辨证施治(1)下元虚寒:补肾水300次,揉肾顶3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用较为轻柔的手法逆时针方向摩全腹延长到10~15分钟,按揉神阙、气海、丹田、中极,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2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2)肺脾气虚:补肺经300次,补脾土200次,补肾水300次,按揉板门100次;按揉百会20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按揉气海、关元、丹田、足三里、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肾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肝经郁热:补肾水300次,清肝木100次,清心火100次,清大肠经100次,清小肠经300次;按弦走搓摩30次;用食指、中指自上而下推足膀胱经100次,推三阴交100次;推涌泉100次;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中医儿科学孩子大小便失禁中医这样调理

中医儿科学孩子大小便失禁中医这样调理孩子大小便失禁是让家长颇为头疼的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还可能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
在中医儿科学中,对于孩子大小便失禁有着独特的调理方法。
中医认为,孩子大小便失禁的原因较为复杂。
首先,先天禀赋不足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孩子在先天发育过程中,肾气亏虚,就会影响肾对二便的固摄作用,从而导致大小便失禁。
其次,后天的调养不当也不容忽视。
比如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厚味,损伤了脾胃功能,使得脾失健运,无法正常运化水湿,水湿下注,也可能引发大小便失禁。
再者,孩子受到惊吓、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同样会影响二便的正常排泄。
对于肾气亏虚引起的大小便失禁,中医调理重在补肾固涩。
可以选用一些具有补肾作用的中药,如熟地、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杜仲等。
熟地能够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功效;山药能健脾补肾;菟丝子和杜仲则可以补肾阳、强筋骨。
这些中药相互配伍,可以起到补肾气、固摄二便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配合一些食疗方法,比如让孩子多吃一些核桃、黑豆、黑芝麻等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
脾胃虚弱导致的大小便失禁,调理的重点在于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常用的中药有白术、茯苓、党参、黄芪、薏苡仁等。
白术能健脾燥湿;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党参和黄芪可以补中益气;薏苡仁则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
在饮食方面,可以给孩子多喝一些山药粥、南瓜粥等,以健脾养胃。
如果是情志因素引起的大小便失禁,中医会注重疏肝理气。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白芍、郁金、青皮等。
柴胡能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郁金行气解郁;青皮疏肝破气。
此外,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孩子过度紧张和焦虑。
除了中药调理,中医的外治法对于孩子大小便失禁也有不错的效果。
比如艾灸,通过艾灸关元、气海、肾俞、命门等穴位,可以温补肾阳、培元固本,增强肾的固摄功能。
按摩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家长可以轻轻按摩孩子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揉动,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偏方
鸡肠治小儿遗尿
药物:公鸡肠一具,面粉250克,油盐少许。
用法:将鸡肠剪开,洗净,焙干,研末,与面粉拌,匀加水和成面团,少加盐,锅中加油烙饼。
分次食用。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遗尿
脾肺气虚导致小儿遗尿
小便淋漓、遗尿频而量少;四肢困倦、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少华、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指纹淡。
治则:健脾益气,补脾肺气虚。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加补脾经、肺经、推三关、揉脾腧以健脾益气。
肝经湿热导致小儿遗尿
白天尿急尿频、夜间睡中遗尿、小便黄燥;面红唇赤、心烦易怒;手足喜露被外;舌苔薄黄、脉象弦滑、指纹紫红。
治则:泻肝利湿。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加清补肝经、清天河水、清小肠、揉肝腧以清肝利湿止遗尿。
肾气虚导致小儿遗尿
小便清长频数,每睡中遗尿,每夜1--2次或更多;喜暖胃寒、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睡眠深沉、不易唤醒;面色苍白、智力迟钝;大便或泄泻,舌淡苔白。
治则:温补肾气。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以通调督脉之气,固涩下元,止遗尿。
加补肾经、推三关。
中医艾灸治疗小儿遗尿
艾灸穴位:关元、中极、气海、足三里(双)、肾俞(双)、命门、腰阳关、百会。
操作规程:①艾炷灸:每次选3~5个穴,取麦粒大艾炷灸,每穴灸5壮,每曰1次,1周为一个疗程。
②艾炷隔物灸:取鲜姜或生蒜,切薄片,每穴可灸2~4壮。
③温灸器灸:将燃烧艾条放在温灸器内,取腹部和背部穴位热熨之,每曰施术1次,每次15~20分钟。
小儿皮肤娇嫩,切勿烫伤,尤其是腹部和臀部附近的穴,更要小心使用。
④温针灸:先取俯卧位,毫针刺命门、肾俞、腰阳关,行呼吸补法,再切半寸艾条置针柄上慢慢烧灼。
术毕再令患儿更换仰卧位,关元、中极、气海以2寸毫针行呼吸补法,也用半寸艾条放在针柄慢慢烧灼,此穴可多加灸2~4次。
足三里以2寸毫针行迎随补法。
百会可用艾条悬灸。
⑤艾条悬灸:每次选5~7个穴位,艾条悬灸。
每日可灸2次,1周为一个疔程。
主治:睡中经常遗尿,甚者一夜数次,尿清而长,醒后方觉,神疲乏力,面白肢冷,腰腿酸软,智力较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