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焊缝超声波探伤检查记录表

钢管焊缝超声波探伤检查记录表

钢管焊缝超声波探伤检查记录表页码共页

超声波探伤检验标准

超声波探伤检验标准 超声波探伤检验标准 1 目的 为了满足公司发展需要,特制定我公司液压支架超声波探伤件检验标准,提供超声波探伤检验依据,制定超声波探伤结果评定标准。 2 主要内容及使用范围 规定了检验焊缝及热影响区缺陷,确定缺陷位置、尺寸和缺陷评定的一般方法及探伤结果的分级方法,适用于母材不小于8mm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探伤检验,不适用于以下情况焊缝的探伤检验:1)铸钢及奥氏体不锈钢焊缝; 2)外径小于159mm的钢管对接焊缝; 3)内径小于等于200mm的管座角焊缝; 4)外径小于250mm和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纵向焊缝。 3 检验等级 3.1 检验等级的分级 根据质量要求检验等级分为A.B.C三级,检验的完善程度A级最低,B级一般,C级最高,检验工作的难度系数按A.B.C顺序逐级增高。应按照工件的材质.结构.焊接方法,使用条件及承受载荷的不同,合理地选用检验级别。检验等级应按产品技术条件和有关规定选择或经合同双方协商选定。 注:A级难度系数为1,B级为5-6,C级为10-12。 3.2 检验等级的检验范围 A级检验采用一种角度的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单侧进行检验,只对允许扫查到的焊缝截面进行探测。一般不要求作横向缺陷的检验。母材厚度大于50mm时,不得采用A级检验。 B级检验原则上采用一种角度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对整个焊缝截面进行探测。受几何条件的限制,可在焊缝的双面单侧采用两种角度探头进行探伤。母材厚度大于100mm时,采用双面双侧检验。条件允许时应作横向缺陷的检验。 C级检验至少要采用两种角度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同时要作两个扫查方向和两种探头角度的横向缺陷检验。母材厚度大于100mm时,采用双面双侧检验。其它附加要求是: a.对接焊缝余高要磨平,以便探头在焊缝上作平行扫查; b.焊缝两侧斜探头扫查经过的母材部分要用直探头作检查; c.焊缝母材厚度大于等于100mm,窄间隙焊缝母材厚度大于等于40mm 时,一般要增加串列式扫查。

焊缝超声波探伤

焊缝手动超声波探伤 锅炉压力容器和各种钢结构主要采用焊接方法制造。射线探伤和超声波探 伤是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 对于焊缝中的裂纹、 未熔合等面状危害性 缺陷,超声波比射线有更高的检出率。 随着现代科技快速发展, 技术进步。 超声 仪器数字化, 探头品种类型增加, 使得超声波检测工艺可以更加完善, 检测技术 更为成熟。但众所周知: 超声波探伤中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影响甚大; 工艺性强; 故此对超声波检测人员的素质要求高。 检测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超声波探伤技 术,还应了解有关的焊接基本知识; 如焊接接头形式、 坡口形式、 焊接方法和可 能产生的缺陷方向、 性质等。 针对不同的检测对象制定相应的探伤工艺, 选用合 适的探伤方法,从而获得正确的检测结果。 射线检测局限性: 辐射影响,在检测场地附近,防护不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受穿透力等局限影响,对厚截面及厚度变化大的被检物检测效果不 好。 5. 需接近被检物体的两面。 6. 检测周期长,结果反馈慢。设备较超声笨重。成本高。 常规超声波检测不存在对人体的危害,它能提供缺陷的深度信息和检出射 线照相容易疏漏的垂直于射线入射方向的面积型缺陷。 能即时出结果; 与射线检 测互补。 超声检测局限性: 1. 由于操作者操作误差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 2. 对操作者的主观因素(能力、经验、状态)要求很高。 3. 定性困难。 4. 无直接见证记录(有些自动化扫查装置可作永久性记录) 5. 对小的(但有可能超标的缺陷)不连续性重复检测结果的可能性小。 6. 对粗糙、形状不规则、小而薄及不均质的零件难以检查。 7. 需使用耦合剂使波能量在换能器和被检工件之间有效传播。 1. 2. 3. 面状缺陷受方向影响检出率低。 4. 不能提供缺陷的深度信息。

焊缝射线探伤检验规范R

1.前言 本规范规定了在焊缝透照过程中,为获得合格透照底片所遵循的程序和要求. 2.目的 采用射线的照相技术要求及通过射线摄影的底片来检验缺陷,并对缺陷进行分类定级. 3.适用范围 本规范主要用于本公司及其外协厂碳素钢、低合金钢的对接焊缝及钢管的对接环焊缝的射线透照的检测. 4.参考标准 QA-I-101 焊工培训考核程序 GB3323-82 钢焊缝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法 JB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5.射线透照的一般要求 5.1 射线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应尽量避免射线的直接照射和散射线的影响. 5.2 在现场进行射线检测时应设置安全线,安全线上应有明显的警告标志. 5.3 从事射线探伤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按照《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执行. 6.射线透照的技术要求 6.1 焊缝表面的要求: 焊缝需经表面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射线照相.焊缝表面的不规则程度应不 妨碍底片上缺陷的辨认,如咬边,焊瘤等.否则应在射线照相前修整. 6.2 工件的表面应采用永久性的标记作为对每张射线底片重新定位的依据,产品上不适合打印标 记时,应采用透视部位草图或其他标记方法. 6.3 底片上必须有工件编号、底片编号、定位记号等标志,这些标志应离焊缝边缘至少5mm,并应 与工件上的标志相符. 7.射线透照 射线透照的具体步骤和内容应参照GB3323-82 《钢焊缝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法》或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8.焊缝质量评级 8.1 焊缝质量根据缺陷数量的规定分成四级: 优等焊缝----- Ⅰ级焊缝,焊缝内部不准有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状夹渣. 一级焊缝---- Ⅱ级焊缝,焊缝内部不准有裂纹、未熔合以及双面焊和加垫板的单面焊中的未焊透. 合格焊缝---- Ⅲ级焊缝,焊缝内部不准有裂纹、未熔合以及双面焊和加垫板的单面焊中的未焊透. 不合格焊缝--- Ⅳ级焊缝,焊缝内部的缺陷数量超过Ⅲ级者为Ⅳ级. 8.2 对于焊缝内部的不同尺寸的气孔(包括点状夹渣)按表1换算. 表1 气孔换算表

焊缝超声波探伤报告记录

焊缝超声波探伤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CMA章) 钢结构超声波检测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铁路器材厂车修分厂延长跨 工程地点:铁路器材厂 委托单位:铁路器材厂 检测日期:2010年3月16日 报告总页数:12 页 报告编号: 合同编号: 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2010年4 月23 日

首页工程名称 检测依据《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GB/T 11345-1989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 委托单位地址 检测焊缝58.2米检测时间2010.3.16 检测方法超声波法检测等级 B级(GB/T 11345-1989) 备注I级焊缝1条,占所测焊缝的100%,满足设计要求。 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2010年3月16日

钢结构超声波检测 检测人员: (上岗证号) 报告编写: (上岗证号) 复核: (上岗证号) 审核: (上岗证号) 授权签字人: 声明: 1. 本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 2.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3. 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 4.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授权签字人签字无效; 5.未经书面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或作为他用; 6.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 15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 复。 检测单位: 地址: 邮编: 联系人:

超声波焊缝检测记录GBT11345-2013版

深圳市华美检测有限公司 管理编号: QR-WS-02-UT06/A/1 第 页 共 页 焊 缝 超 声 波 检 测 记 录 客户/Client : 记录编号/Record No..: 工程名称 Project Name 检测部位 Test Part 材质 Material 接头种类 Joint Type 焊接方法 Welding Method 表面状态 Surface Conditions 工件温度(℃) Object Temperature 检测时机 Testing Time 耦合剂 Couplant Medium 试块 Reference Block 仪器型号 Instrument Type 仪器编号 Serial No. 探头 Probe 方法标准 Testing Standard 验收标准 Acc. Standard 显示评定方法 Evaluation Method 检测等级 Testing Level 质量等级 Quality Level 验收等级 Acc. Level 参考灵敏度 Reference Sensitivity 检测灵敏度 Test Sensitivity 表面补偿 Surface compensation 母材检测时机 Parent Material Tim 检测地点 Testing Place 检测日期 Testing Date 备注/Notes :NI —无应评定显示 ACC —可验收 REJ —不可验收 R 1 、R 2—表示第1次、第2次返修 H —缺欠最高回波幅度(H 0±××dB 、在续表中直接写为±××dB ) H 0—参考等级 x —0点至缺欠起点的距离(mm) y —缺欠至焊缝上边缘的距离(mm) z —缺欠至检测面的深度(mm) l —缺欠显示长度(mm) l mn —缺欠组合长度(mm) l c —缺欠累计长度(mm) 检测 Tested By 审核 Checked By

焊缝探伤检测全集

焊缝探伤检测全集 焊缝探伤检测全集 物理探伤就是不产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无损探伤。 一、什么是无损探伤? 答:无损探伤是在不损坏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状态的前提下,对被检验部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测试手段。 二、常用的探伤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的无损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萤光探伤、着色探伤等方法。 三、试述磁粉探伤的原理? 答:它的基本原理是:当工件磁化时,若工件表面有缺陷存在,由于缺陷处的磁阻增大而产生漏磁,形成局部磁场,磁粉便在此处显示缺陷的形状和位置,从而判断缺陷的存在。 四、试述磁粉探伤的种类? 1、按工件磁化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周向磁化法、纵向磁化法、复合磁化法和旋转磁化法。 2、按采用磁化电流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磁化法、半波直流磁化法、和交流磁化法。 3、按探伤所采用磁粉的配制不同,可分为干粉法和湿粉法。 五、磁粉探伤的缺陷有哪些? 答:磁粉探伤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检验迅速、具有较高的探伤灵敏度,可用来发现铁磁材料镍、钴及其合金、碳素钢及某些合金钢的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它适于薄壁件或焊缝表面裂纹的检验,也能显露出一定深度和大小的未焊透缺陷;但难于发现气孔、夹碴及隐藏在焊缝深处的缺陷。 六、缺陷磁痕可分为几类? 答:1、各种工艺性质缺陷的磁痕; 2、材料夹渣带来的发纹磁痕; 3、夹渣、气孔带来的点状磁痕。 七、试述产生漏磁的原因? 答:由于铁磁性材料的磁率远大于非铁磁材料的导磁率,根据工件被磁化后的磁通密度B =μH来分析,在工件的单位面积上穿过B根磁线,而在缺陷区域的单位面积上不能容许B根磁力线通过,就迫使一部分磁力线挤到缺陷下面的材料里,其它磁力线不得不被迫逸出工件表面以外出形成漏磁,磁粉将被这样所引起的漏磁所吸引。 八、试述产生漏磁的影响因素? 答:1、缺陷的磁导率:缺陷的磁导率越小、则漏磁越强。 2、磁化磁场强度(磁化力)大小:磁化力越大、漏磁越强。 3、被检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缺陷的形状大小、埋藏深度等: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埋藏在表面下深度相同的气孔产生的漏磁要比横向裂纹所产生的漏磁要小。

焊缝超声波探伤操作步骤

焊缝超声波探伤操作步骤 一、探头前沿长度的测量。 将探头放置在CSK—ⅠA试块上,将入射点对准R100处,找 出反射波达到最高时探头到R100端部的距离。然后用其所长 100减去此段距离。此时所得的数据就是探头的前沿距离。按 此方法连测三次,求出平均值。 二、测量探头的K值 利用CSK—ⅠA试块上的φ50孔的反射角测出并用反三角函数 计算出K值。 将探头对准试块上φ50横孔,找到最高回波:则有K=tgβ=(L+l-35)/30。 三、扫描速度的调节 1、水平调节法:将探头对准R50、R100,调节仪器使B1、B2分 别对准不平刻度,此时计算出l1、l2。 l1,l2

将计算出的数据在示波屏上将B1和B2调至相对应的位置,此时水平距离扫描速度为1:1。 2、深度调节法 利用CSK-ⅠA试块调节,先计算R50、R100圆弧反射波B1、B2对 应的纵深d1、d2:d1,d2 B1、B2分别对准水平刻度值d1、d2。如K=2时,经计算d1=22.4mm、d2=44.8mm。调节仪器使B1、B2分别对准22.4和平共处44.8,这时深度1:1就调节好了。 四、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 1、将探头置于CSK-ⅢA试块上,衰减48dB,调增益使深度为 10mm的φ1×6孔的最高回波达基准60%,记录此时的衰减器 读数和孔深,然后分别探测其它不同深度的φ1×6孔,增益不 动,调节衰减器将各孔的最高回波调至60%高,记下相应的dB 值和孔深填入表中。 2、以孔深为横坐标,以分贝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出定 量线、判废线和评定线,标出Ⅰ区、Ⅱ区、Ⅲ区,并注明所用 探头的频率、晶片尺寸和K值。 3、现以T=30mm举例说明

混凝土坍落度平行检验记录(实验室)

混凝土坍落度平行检验记录

说明: 1、检验方法:用坍落度检测器和钢尺量测检查。 2、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应对每车预拌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查,监理单位至少每10车随机抽取1次平行检验,且不少于1次。 3、检验时间:混凝土搅拌车到达浇筑现场,浇筑前。 4、本表可用于施工单位自检或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混凝土坍落度使用。用于施工单位自检时,监理单位可不签字;用于监理平行检验时,检查人由监理员签字。 5、现场检测坍落度与厂家配合比坍落度差距较大时应及时通知混凝土厂家调整。 钢筋外观质量平行检验记录

说明: 1、钢筋进场后,外观质量检测应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进行。除本表格外,检测结果同时应在监理见证记录中予以体现。 2、检验频率:以同牌号、同炉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批,60t的按每30t一批,不足30t以一批计,每批抽检1次。 3、钢筋重量偏差的测定: (1)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验长度不小于500mm。长度应逐支测量,精确到1mm。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的1%。

(2)用钢丝刷清除钢筋试样表面杂物后,称取试样总重量。用下式计算钢筋实际重量和理论重量的偏差(%): 100理论重量 试样总长度) 理论重量试样总长度(试样实际总重量)%重量偏差(???-= 4、外观质量:钢筋应平直、无损伤,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起皮、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等。根据检测结果在相应栏内填“有”或“无”,平直栏直接填“平直”或“弯曲”。 5、产品标牌上的标识炉批号应与质量保证书上一致,并做好记录。当不一致时,应查明材料来源,否则应退货。 6、当钢筋表面存在裂纹、起皮应退货;若存在损伤、不平直应剔出退货;存在油污应清理干 净;存在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应除尽,若影响截面尺寸,应降级处理。 7、外观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见证取样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力学性能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理论重量可见下表:

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记录表

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记录表 GB50205-2001 GD2301057□□

说明 本表适用于二、三焊缝外观质量检查。 1.T型接头、十字结构、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 小于t/4;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和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为t/2,且不应大于10mm。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4mm。 检查数量:资料全数检查;同类焊缝抽查10%,且不应少于3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焊缝量规抽查测量。 2.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检验方法: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终,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 3.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引符合GB50205-2001附录A中表A.0.1的规定。三级对 接焊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

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 4.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 面留下切痕。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体金属间过渡较平滑, 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数量各抽查5%,总抽查处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焊缝超声波探伤操作步骤

焊缝超声波探伤操作步骤 一、 探头前沿长度的测量。 将探头放置在CSK —ⅠA 试块上,将入射点对准R100处,找出反射波达到最高时探头到R100端部的距离。然后用其所长100减去此段距离。此时所得的数据就是探头的前沿距离。按此方法连测三次,求出平均值。 二、 测量探头的K 值 利用CSK —ⅠA 试块上的φ50孔的反射角测出并用反三角函数计算出K 值。 将探头对准试块上φ50横孔,找到最高回波:则有K=tg β=(L+l-35)/30。 三、 扫描速度的调节 1、 水平调节法:将探头对准R50、R100,调节仪器使B1、B2分别对准不平刻度,此时计算出l 1 、l 2。 l 1,l 2将计算出的数据在示波屏上将B1和B2调至相对应的位置,此时水平距离扫描速度为1:1。 2、 深度调节法 利用CSK-ⅠA 试块调节,先计算R50、R100圆弧反射波B1、B2对应的纵深d1、d2: d 1,d 2B1、B2分别对准水平刻度值d1、d2。 如K=2时,经计算d1=、d2=。调节仪器使B1、B2分别对准和平共处,这时深度1:1就调节好了。

四、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 1、将探头置于CSK-ⅢA试块上,衰减48dB,调增益使深度为10mm的φ1×6孔的最高 回波达基准60%,记录此时的衰减器读数和孔深,然后分别探测其它不同深度的φ1×6孔,增益不动,调节衰减器将各孔的最高回波调至60%高,记下相应的dB值和孔深填入表中。 2、以孔深为横坐标,以分贝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出定量线、判废线和评定 线,标出Ⅰ区、Ⅱ区、Ⅲ区,并注明所用探头的频率、晶片尺寸和K值。 3、现以T=30mm举例说明 五、调节探伤灵敏度 调节探伤灵敏度时,探伤灵敏度不得低于评定线,一般以2倍的壁厚处所对应的评定线dB值,也就是说在工件60mm处评定线所对应的分贝值。如若还要考虑耦合补偿,补偿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六、探测钢板

起重机的焊缝探伤

起重机的焊缝探伤 焊接检测 1. 对焊缝的要求: 根据原水电部SD160—85《水利电力建设用起重机技术条件》和GB6067—85《起重机械 安全规程》要求如下: 1.1 所有的焊缝不得有漏焊及烧穿现象。 1.2 重要的焊缝不得有裂纹、未溶合等缺陷。焊缝必须符合GB985—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和GB986—8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 和尺寸》的规定。 1.3 钢结构的焊缝质量检验分为3级,各级检验项目、数量和方法参照表7.1、表7.2、及表7.3。 1.4 凡重要承载构件的对接焊缝采用表7.1中的1级标准进行检验。 2. 焊缝的分类(对应表7.1的1、2、3) 2.1 一类焊缝 a. 各承载结构的板材、型材、管材的工厂对接焊缝; b. 主臂、副臂、主撑臂、副撑臂各弦杆与其连接件、铸钢管的对接焊缝; c. 各拉索(主、副臂拉索、扳起拉索及防倾翻拉索)中的连接零(部)件的直接传力焊缝 ; d. 门架各梁、柱间的翼缘板对接焊缝,腹板间的对接焊缝; e. 机台主梁、后梁、后横梁全部焊缝,副梁、副梁间的翼缘板、腹板对接焊缝,主臂

及扳起架支承上的焊缝,尾部搬起滑轮支承板焊缝; f. 扳起架:据轴处的对接焊缝,滑轮轴支承件焊缝,与扳起拉索连接的耳板焊缝; g.工作图上注明的一级焊缝。 2.2 二类焊缝 a. 门架、机台各承载梁间的角焊缝; b. 主、副臂、主、副撑臂中除一级焊缝及梯子等附件焊缝外的全部焊缝; c. 回转支承针轮支架(除筋板外)的焊缝; d. 各重要受力构件的角焊缝。 e.工作图注明的二级焊缝。 2.3 三类焊缝 附属构件的焊缝,承载构件上不属于一二类焊缝的其它焊缝。 3. 焊缝检验分类 3.1 焊缝的外观检测 a. 塔机解体时“无损探伤检测”中的焊缝外观检测; b. 塔机未解体时“常规检测”的焊缝外观检查。 3.2 焊缝的无损探伤检测(解体时检测) a. 射线探伤 b. 超声波探伤 c. 磁粉控伤 4. “无损探伤”中的焊缝外观检测 4.1 检测方法 外观检测即用肉眼或低倍数(小于10倍) 放大镜检查焊缝是否有可见缺陷,如表面气孔

钢结构工程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记录6

SG—T059 钢结构工程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记录 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项目 负责人专业工 长 班组长 检查项 目 检查部位 焊缝尺寸(㎜)焊缝外观质量 检查评 定结果 焊工姓 名 或证号设计或规范 规定值 实测值 设计或规范 要求 检查情况 钢板对接焊缝 余高c 一级B<20 0~3 3 2 1. 5 1 1. 6 应符合规范 5.2.6条、 5.2.11条要求 无裂纹、气 孔夹渣等 缺陷,焊缝 外形均匀, 成型好 合格 钢板对接焊缝一级t=10 1.0.0.应符合规范无裂纹、气 合格

注:本表也适用于幕墙钢结构框架的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记录。 四川省建设厅制

SG—T059填写说明 一、本表是用于钢结构工程焊缝质量检查记录,同时也适用于建筑幕墙工程的焊 缝质量检查记录。幕墙钢框架可根据工程中出现的焊缝类型立项检查并记录。 二、本记录为钢结构焊接和建筑幕墙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的支撑表。 三、填写示范以钢柱为例,实际当中,工程由哪种构件,就按哪种构件出现的焊 缝检查记录。 四、焊缝的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应按规范第5.2.6条和附表A表A.0.1、表A.0.2、 表A.0.3等规定进行控制。 五、一、二级焊缝的内部质量检测,应在焊缝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 六、碳素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应在完成焊接24h后进行探伤 检验。 七、焊工姓名或证号,可填姓名,也可只填焊工合格证书的编号。 八、焊缝尺寸检查用焊缝量规。 九、一般项目其检查结果应有80%及以上的检查(值)符合规范要求,且最大值不 应超过其允许差值的1.2倍,方可判定合格。 十、本表一式两份,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各存一份。

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记录表

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记录表GB50205-2001

说明 本表适用于二、三焊缝外观质量检查。 1.T型接头、十字结构、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 小于t/4;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和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为t/2,且不应大于10mm。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4mm。 检查数量:资料全数检查;同类焊缝抽查10%,且不应少于3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焊缝量规抽查测量。 2.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检验方法: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终,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 3.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引符合GB50205-2001附录A中表A.0.1的规定。三级对 接焊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 4.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 面留下切痕。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体金属间过渡较平滑, 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数量各抽查5%,总抽查处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记录表

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记录表 Q/CSG表BJ2-45 编号:

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影响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有级配变化、含水量、衡器的称量偏差,外加剂的用量容易被忽视的还有水泥的温度几个方面。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是一个很综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影响和易性主要有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距离、浇注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决定,在选定配合比时应综合考虑,并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混凝土坍落度的测试方法 坍落度的测试方法: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塌落度桶,灌入混凝土分三次填装,每次填装后用捣锤沿桶壁均匀由外向内击25下,捣实后,抹平。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塌落现象,用桶高(300mm)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称为塌落度.如果差值为10mm,则塌落度为10。 编辑本段坍塌度实际问题的解决 商品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要求 砼对坍落度是没有规范要求的,相应部位的砼坍落度在施工图纸的会加以说明,搅拌站根据设计的坍落度要求进行配比,一般是添加粉煤灰和外加剂,增加砼的流动性。坍落度高,只要水灰比控制的好,是不会出现离析的。一般在正负零以上的砼坍落度在150左右,如果是水下灌注桩坍落度就会大点,一般在200左右。 如果检测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怎么办 混凝土坍落度在实际施工中用来判断混凝土施工和易性好坏的一个标准,如果塌落度较大容易引起拌和物的离析,如果太小则给施工带来难度,可以在不改变水灰比的情况下改变集料的用量,或加入水泥浆来改变。

RT UT MT T无损探伤焊缝检测

RT、UT、MT、PT这四项是国家质检总局举办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的四项内容,该名词的使用是根据使用的检测方法不同采用国际上行业通行标准简写,依次含义为:射线无损检测、超声波无损检测、磁粉无损检测、渗透无损检测;主要使用对压力容器金属材料的无损检测。无损检测人员的级别分为:Ⅰ级(初级)、Ⅱx级(中级)、Ⅲ级(高级)。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应当按本规则进行考核,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颁发的证件,方可从事相应方法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无损检测人员报考申请分为取证考核(初试)申请和换证考核(复试)申请。初试申请的人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年龄在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二)双眼矫正视力和颜色分辨能力满足所申请无损检测工作的要求;(三)报考Ⅰ级应当具有初中(含)以上学历;报考Ⅱ级应当具有高中(含)以上学历,持无损检测专业大专(含)以上或理工科本科(含)以上学历可直接报考Ⅱ级。无损检测初试、复试考核合格人员,将获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证件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制发。证件有效期4年,实行全国统一编号。如附件中图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持证人员不得同时在2个以上单位中执业,且只能从事与其证书所注明的方法与级别相适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其中:Ⅰ级人员可在Ⅱ、Ⅲ级人员指导下进行无损检测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Ⅱ级人员可编制一般的无损检测程序,按照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或在Ⅲ级人员指导下编写工艺卡,并按无损检测工艺独立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Ⅲ级人员可根据标准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审核或签发检测报告,协调Ⅱ级人员对检测结论的技术争议。 过去用切开、剖开、打磨等方法检测,叫做有损探伤,对工件有破坏,不能再用。现在用无损方法检测,不影响工件使用。 检测没有所谓先后,它是随着加工工序进行的。没有理由飞机制造完成后做探伤,那不经检测就可以告诉你不合格!就是说,每个过程都要有检测。 注意:检测不可能是逐个进行,那样成本太高,也不现实(时间要求、费用要求、人力要求、检测设备数量、作业空间都有限制)。大规模生产时,零部件是采取抽检方式进行的,有专用的是科学方法。不过,关键件、重要件要逐个检查,例如“神七”全部部件。 一般检测的金属工件分为:铸造锻压件、机加工件、钣金件、焊接件等。 这四种方法(严格讲是五种,还有声发射ET)中最常用的是UT和PT,原因是比较方便,但只适合局部检查。 全面检测最理想的设备当然是RT,但费用较高,现在已经能够在计算机屏幕上可视进行(过去只能拍摄胶片),检测结果可制成录像文件。

离线焊缝超声波自动探伤工艺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297 离线焊缝超声波自动探伤工艺规程通 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离线焊缝超声波自动探伤工艺规程 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目的 为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对高频直缝焊管的焊缝进行离线超声波探伤检验,以确保焊缝的焊接质量,维护公司的利益。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的直缝焊石油套管和输送管产品的直缝焊离线超声波探伤检验。 3、工作程序 3.1 进行超声波焊缝自动探伤前应对仪器、探头装置、喷枪、耦合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与调试。 3.1.1 仪器性能测试采用CSK-ⅠA试块进行,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 b) 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c) 动态范围≥26dB d) 报警闸门位置和宽度任意可调

3.1.2 探头装置应能上下、左右进行位置、距离调节和紧固,喷枪、耦合水系统均能正常工作。 3.1.3 探头支架应能控制探头起落状态,使探头与钢管之间能良好耦合。 3.2 探头的选用。 3.2.1 焊缝探伤应根据“离线焊缝超声波自动焊缝探伤工艺卡”的要求,选用探头数量及摆放间距。 3.3灵敏度调校 焊缝探伤采用与被检钢管同规格同壁厚的对比样管调校灵敏度,依据探伤工艺卡选择探头频率、数量和摆放位置。进行灵敏度调校时,先将对比样管运至离线探伤托辊,调整探伤小车,依据“离线焊缝超声波自动焊缝探伤工艺卡”调整探头,找出对比标样上人工缺陷(按工艺卡要求Φ3.2竖通孔或N10刻槽中的一种)的最高反射回波,固定探头位置,调节仪器衰减器,使反射回波幅度为60%-80%。填写“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 3.4 缺陷报警闸门及报警极限信号的设置 3.4.1调整探头位置和方向,找出对比标样上人工缺陷(按工艺卡要求Φ3.2竖通孔或N10刻槽中的一种)的最高反射回波,固定探头位置,调节仪器衰减器,使反射回波幅度为60%-80%,此时确定缺陷报警闸门及报警极限信号。

焊缝超声波探伤

焊缝手动超声波探伤 锅炉压力容器与各种钢结构主要采用焊接方法制造。射线探伤与超声波探伤就是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得主要方法。对于焊缝中得裂纹、未熔合等面状危害性缺陷,超声波比射线有更高得检出率。随着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技术进步。超声仪器数字化,探头品种类型增加,使得超声波检测工艺可以更加完善,检测技术更为成熟。但众所周知:超声波探伤中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影响甚大;工艺性强;故此对超声波检测人员得素质要求高。检测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得超声波探伤技术,还应了解有关得焊接基本知识;如焊接接头形式、坡口形式、焊接方法与可能产生得缺陷方向、性质等。针对不同得检测对象制定相应得探伤工艺,选用合适得探伤方法,从而获得正确得检测结果。 射线检测局限性: 1.辐射影响,在检测场地附近,防护不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受穿透力等局限影响,对厚截面及厚度变化大得被检物检测效果不好、 3.面状缺陷受方向影响检出率低。 4.不能提供缺陷得深度信息。 5.需接近被检物体得两面、 6.检测周期长,结果反馈慢。设备较超声笨重。成本高。 常规超声波检测不存在对人体得危害,它能提供缺陷得深度信息与检出射线照相容易疏漏得垂直于射线入射方向得面积型缺陷、能即时出结果;与射线检测互补、 超声检测局限性: 1.由于操作者操作误差导致检测结果得差异。 2.对操作者得主观因素(能力、经验、状态)要求很高。 3.定性困难。 4.无直接见证记录(有些自动化扫查装置可作永久性记录)。 5.对小得(但有可能超标得缺陷)不连续性重复检测结果得可能性小。 6.对粗糙、形状不规则、小而薄及不均质得零件难以检查。 7.需使用耦合剂使波能量在换能器与被检工件之间有效传播。

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记录表

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记录表GB50205 —2001

说明 本表适用于二、三焊缝外观质量检查。 1. T型接头、十字结构、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 小于t/4 ;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和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为t/2,且不应大于10mm。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4mm。 检查数量:资料全数检查;同类焊缝抽查10%,且不应少于3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焊缝量规抽查测量。 2.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 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检验方法: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 %,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终,每一类型焊缝按 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 3. 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引符合GB50205-2001附录A中表A.0.1的规定。三级对 接焊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 %,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 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 4. 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 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体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 清除干净。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 %,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数量 各抽查5%,总抽查处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人行天桥焊缝检测方案

钢结构人行天桥 焊缝检测方案 编制: 审 核: 批准: 版次: 广东佛山粤驰钢结构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六月九日

第一章编制说明与依据 本专项方案适用于钢结构人行天桥工程工厂制作焊缝的检测。本方案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2008)等配套使用。 本专项方案主要依据以下有关规范、规程及规定: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2008 《铁路钢桥制造及验收规范》TB10212-98 《中厚板超声波检测方法》GB/T2970-2007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析》GB/T11345-1989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2005 广东省其它相关地方标准 第二章设计对焊缝的要求 在“本工程钢结构天桥设计总说明”中对本工程的焊缝质量要求如下: 2.1 ( 1)除注明外,所有顶板、底板和腹板的横向和纵向对接焊缝;顶板、底板、 腹板上的纵肋的对接焊缝均采用坡口全熔透焊,钢箱梁梁段间工地连接全部采用焊接, 对接接头均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全部要求熔透,焊接质量等级为一级; (2)其它对接焊缝;顶板、底板与腹板之间的纵向焊缝;钢箱梁各板件间的所有连 接焊缝。梁柱连接翼缘对接焊缝、主次梁刚接节点等级为二级;

(3)其它焊缝(主要包含桥面附属设施、角焊缝)质量等级为三级,其外观质量 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二级焊缝的规定。 除说明外,加劲板与梁的焊缝为双面贴角焊缝,焊脚高度 hf=0.5t ,t 为板厚。 22焊缝检验要求: 所有焊缝均应进行外观检查。 对所有的对接全熔透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抽检率为 100%。 对其它全熔透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 一级焊缝自检率为100%第三方检测单位抽检 率为100%; 二级焊缝自检率为100%第三方检测单位抽检率为每条焊缝 20%,并且不少于 200mm 焊缝经检测不合格者可以返修,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应超过 2次。 探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污及其他外部杂质 。 板进行超声波检查。 第三章焊缝的质量要求 3.1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 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 超声 波探伤不 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 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 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 3.2 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表3.3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超声波探伤记录。 、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表3.3 2.3 有Z 向性能要求的钢板必须进行超声波检查, Z15级钢板应对每一张原轧钢

焊缝超声波探伤检验规程

焊缝超声波探伤检验规程

焊缝超声波探伤检验规程 1 目的 指导本公司无损探伤人员工作,规范无损探伤的检验过程。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钢结构产品制造(包括外包外协件)中的无损检验工作。 3 职责 3.1品保部探伤员Ⅰ、Ⅱ、Ⅲ级人员负责探伤工作的实施。 3.2品保部探伤员Ⅱ、Ⅲ级人员负责检验规程的编制、现场检测技术指导。 3.3品保部负责无损探伤的质量控制工作,对无损探伤中有争议的问题做出裁决。 3.4品保部负责自检报告的签发。 4 检验规程 4.1探伤准备工作 a) 距离一波幅曲线:利用RB-1或RB-2试块测试距离一波幅曲线,评定线、定量线和判废线满足GB11345-89标准中9.2.1的B级要求。 b) 探伤灵敏度:不低于评定线,扫查灵敏度在基准敏度上提高6dB。 c) 探伤时机: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小时后进行探伤;另外,探测要经过打磨,外观检验合格后进行探伤。 d) 探伤方式和扫查方式:探伤方式见:扫查方式有锯齿形扫查、前后、左右、环绕、转角扫查等几种方式。 e) 检查部位:检查部位根据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设计文件、工艺文件。 f) 抽检率:当设计和合同未对抽检率做出规

定时,按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表5.2.4,当设计和合同对抽检率做出规定时,按设计和合同执行。 4.2探伤方法 4.2.1平板对接焊缝 a) 探头选择 探头的K值选择如表1。 表1 探头的K值根据厚度不同按下表选择

a) 探头选择见(表2) b) 根据不同检验等级要求选择探伤面,探伤面如图1所示。 表2 探头的K值根据腹板厚度不同按下表选择 斜探头在腹板一侧作直射法和一次反射法

焊缝焊接质量检查记录表

工程编号 焊缝焊接质量检查记录表 工程名称 焊接 型 材料 号 Q235-B 规格 20 0 57 X 3.5 炉批号 项次 20 规疋值或允许偏差 mm 检查结果 验收记录 是否符合设计规定验收要求 焊 缝 外 观 质 量 未焊满 等強对接焊缝不允许,其他w 0.2+0.02t,且V 1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咬边 面底板对接缝、锚箱U 肋不允许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其它w 0.3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裂纹,弧坑 裂纹、电弧 擦伤、表面 夹渣,焊 瘤 不允许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飞溅 消除干净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表面气孔 对接焊缝不允许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U 肋等主要角焊缝 直径V 1每 米气孔 不多余二个,孔间距》20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横隔板等其他焊缝直径V 1.5 每米气 孔不多余二个,孔间距》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焊 缝 外 形 尺 寸 焊缝余高h B V 15 时 H<3;15 V B< 25,H w 4;B >25, H w 4B/25 焊缝宽度c 底板对接缝:g+4 ~ g+14 , g : 坡口外口尺寸 面板对接缝:g+4 ~ g+14 , g : 坡口外口尺寸 2 3 1 10 横隔板对接等其它:g+4~g+8 g : 坡口外口尺寸g=16 4 7 5 3 焊波 任意25mm 焊缝长度内焊缝余高 hmax-hmin V 2 1 1 1 焊角尺寸K 值 偏差 锚箱、风嘴部位 K: 0~+2 其它:+2 ~-1 ;全长10%范围内 允许-1~+3 1 2 2 -1 焊缝无损检测 焊缝一次合格率 射线:100 % 超声:100 % 磁粉:100 % 最终100% 结论 合格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质检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焊接位置 焊接方法 焊条电弧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