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指南(无菌制剂)培训试题及答案
无菌工艺模拟实验指南(无菌制剂)

附件3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指南(无菌制剂)1.目的为指导和规范无菌制剂生产企业开展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充分评价无菌制剂产品生产过程的无菌保障水平,确保无菌制剂的安全性,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及附录,制定本指南。
2.定义本指南所述的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是指采用适当的培养基或其他介质,模拟制剂生产中无菌操作的全过程,评价该工艺无菌保障水平的一系列活动。
3.范围3.1本指南涵盖了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基本要求、不同工艺模式的相应要求、试验的基本流程和结果评价等内容,适用于无菌制剂的无菌工艺验证。
3.2本指南所述条款是在现有无菌工艺技术基础上提出的相关要求,旨在规范企业开展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活动。
在科学的基础上,鼓励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进一步提高无菌制剂的无菌保障水平。
4.原则在对无菌生产工艺充分认知和生产经验累积的基础上,应结—1 —合工艺、设备、人员和环境等要素定期开展无菌工艺模拟试验,以确认无菌生产过程的可靠性。
开展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应遵循以下原则:4.1对无菌生产过程实施风险评估,识别生产过程风险点。
评估结果应在试验方案设计时给予考虑。
4.2应充分考虑硬件装备水平与无菌风险的关联性,结合无菌生产过程所涉及到的工艺、设备、人员以及操作时限等因素针对性开展模拟试验。
尽可能模拟实际无菌生产全过程。
应特别关注暴露操作、人工干预等高风险过程。
采用良好设计且受控的无菌灌装系统,特别是自动化的系统如吹灌封、隔离器等,污染率可大幅度降低。
4.3如在同一生产线生产不同剂型和容器规格的产品,应考虑模拟试验方案对各产品无菌工艺过程的适用性。
应对有显著差异的无菌工艺过程开展模拟试验。
采用风险评估的方式统筹考虑该生产线生产使用的容器类型、规格大小,产品类别,灌装速度、过程中断等环节,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
5.无菌制剂生产工艺及模拟范围无菌生产工艺通常包含:经除菌过滤或其他方法获取无菌药液或无菌粉末,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液体灌装或粉末分装,容器密封。
无菌技术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

无菌技术试题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取用无菌溶液时,应首先核对:()A.瓶签B.瓶身有无裂缝C.瓶盖有无松动D.溶液有无沉淀E.溶液有无浑浊2.外用溶液开启后,其使用的时间不能超过:()A.4小时 B.12小时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3.无菌容器打开后,应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其有效时间不超过:()A.4小时B.12小时 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4.铺无菌盘时,应注明铺盘的日期、时间,其无菌盘的有效期为:()A.4小时B.12小时 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5.下列哪项戴、脱无菌手套的操作是错误的:()A.戴手套前先将手洗净擦干B.核对手套袋外标明的手套号码,灭菌日期C.取出滑石粉,用后放回袋内D.戴好手套后,两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E.脱手套时,将手套口翻转脱下6.清除物品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灭菌 B.无菌 C.消毒 D.清洁 E.抑菌7.下述哪项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A.无菌操作前30分钟清扫地面 B.无菌包潮湿待干后使用C.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立即放回原处D.治疗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一次 E.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8.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是:()A.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B.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C.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E.无菌物品疑有污染不可再用9.下列哪项违背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A.打开无菌容器盖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B.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边缘部分C.倒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的内面 D.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E.揭开无菌盘时,双手捏住盖巾外面双角10.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物品的管理原则:()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B.无菌包上必须注明灭菌日期 C.已打开过的无菌包48小时后必须重新灭菌 D.取出的无菌敷料不得放回原容器内 E.无菌包的有效期为7天11.无菌盘于2Pm铺好后,在下列什么时间前可使用:()A.6Pm B.7Pm C.8Pm D.11Pm E.次日2Pm12.卵圆钳浸泡于无菌容器中,消毒液面高度应:()A.钳长的1/2处 B.轴节下2cm C.轴节处 D.轴节上2~3cm E.轴节5cm13.取用无菌溶液时下列哪项作法不符合无菌原则:()A.打开瓶盖,常规消毒瓶塞B.双手将橡皮胶塞边缘向上翻起C.手握瓶直接倒液入无菌容器中D.倒液后即消毒瓶塞盖回E.剩余溶液在24小时内可用14.长28cm的持物镊,浸泡消毒时,容器内消毒液面的高度应为:()A.10cm B.12cm C.14cm D.18cm E.20cm15.铺无菌盘时,除哪项外都是正确的:()A.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治疗巾B.注意使治疗巾边缘对齐 C.治疗巾开口部分及两侧反折D.有效期不超过6小时 E.避免潮湿和暴露过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原则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用来夹取灭菌物品。
无菌技术考试题及答案1

无菌技术试题科室姓名得分日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取用无菌溶液时,应首先核对:()A.瓶签B.瓶身有无裂缝C.瓶盖有无松动D.溶液有无沉淀E.溶液有无浑浊2.外用溶液开启后,其使用的时间不能超过:()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8小时E.48小时3.无菌容器打开后,应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其有效时间不超过:()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8小时E.48小时4.铺无菌盘时,应注明铺盘的日期、时间,其无菌盘的有效期为:()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8小时E.48小时5.下列哪项戴、脱无菌手套的操作是错误的:()A.戴手套前先将手洗净擦干B.核对手套袋外标明的手套号码,灭菌日期C.取出滑石粉,用后放回袋内D.戴好手套后,两手置腰部水平以上E.脱手套时,将手套口翻转脱下6.清除物品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灭菌B.无菌C.消毒D.清洁E.抑菌7.下述哪项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A.无菌操作前30分钟清扫地面B.无菌包潮湿待干后使用C.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立即放回原处D.治疗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一次E.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8.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是:()A.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B.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C.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E.无菌物品疑有污染不可再用9.下列哪项违背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A.打开无菌容器盖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B.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边缘部分C.倒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的内面D.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E.揭开无菌盘时,双手捏住盖巾外面双角10.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物品的管理原则:()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B.无菌包上必须注明灭菌日期C.已打开过的无菌包48小时后必须重新灭菌D.取出的无菌敷料不得放回原容器内E.无菌包的有效期为7天11.无菌盘于2Pm铺好后,在下列什么时间前可使用:()A.6Pm B.7Pm C.8Pm D.11Pm E.次日2Pm12.卵圆钳浸泡于无菌容器中,消毒液面高度应:()A.钳长的1/2处B.轴节下2cm C.轴节处D.轴节上2~3cm E.轴节5cm13.取用无菌溶液时下列哪项作法不符合无菌原则:()A.打开瓶盖,常规消毒瓶塞B.双手将橡皮胶塞边缘向上翻起C.手握瓶直接倒液入无菌容器中D.倒液后即消毒瓶塞盖回E.剩余溶液在24小时内可用14.长28cm的持物镊,浸泡消毒时,容器内消毒液面的高度应为:()A.10cm B.12cm C.14cm D.18cm E.20cm15.铺无菌盘时,除哪项外都是正确的:()A.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治疗巾B.注意使治疗巾边缘对齐C.治疗巾开口部分及两侧反折D.有效期不超过6小时E.避免潮湿和暴露过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原则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用来夹取灭菌物品B.到远处取物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C.无菌持物钳及浸泡容器应隔日消毒一次,保持其无菌D.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可触及容器口边缘。
无菌技术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

无菌技术试题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取用无菌溶液时,应首先核对:()A.瓶签B.瓶身有无裂缝C.瓶盖有无松动D.溶液有无沉淀E.溶液有无浑浊2.外用溶液开启后,其使用的时间不能超过:()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8小时E.48小时3.无菌容器打开后,应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其有效时间不超过:()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8小时E.48小时4.铺无菌盘时,应注明铺盘的日期、时间,其无菌盘的有效期为:()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8小时E.48小时5.下列哪项戴、脱无菌手套的操作是错误的:()A.戴手套前先将手洗净擦干B.核对手套袋外标明的手套号码,灭菌日期C.取出滑石粉,用后放回袋内D.戴好手套后,两手置腰部水平以上E.脱手套时,将手套口翻转脱下6.清除物品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灭菌B.无菌C.消毒D.清洁E.抑菌7.下述哪项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A.无菌操作前30分钟清扫地面B.无菌包潮湿待干后使用C.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立即放回原处D.治疗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一次E.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8.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是:()A.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B.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C.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E.无菌物品疑有污染不可再用9.下列哪项违背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A.打开无菌容器盖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B.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边缘部分C.倒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的内面D.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E.揭开无菌盘时,双手捏住盖巾外面双角10.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物品的管理原则:()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B.无菌包上必须注明灭菌日期C.已打开过的无菌包48小时后必须重新灭菌D.取出的无菌敷料不得放回原容器内E.无菌包的有效期为7天11.无菌盘于2Pm铺好后,在下列什么时间前可使用:()A.6Pm B.7Pm C.8Pm D.11Pm E.次日2Pm12.卵圆钳浸泡于无菌容器中,消毒液面高度应:()A.钳长的1/2处B.轴节下2cm C.轴节处D.轴节上2~3cm E.轴节5cm13.取用无菌溶液时下列哪项作法不符合无菌原则:()A.打开瓶盖,常规消毒瓶塞B.双手将橡皮胶塞边缘向上翻起C.手握瓶直接倒液入无菌容器中D.倒液后即消毒瓶塞盖回E.剩余溶液在24小时内可用14.长28cm的持物镊,浸泡消毒时,容器内消毒液面的高度应为:()A.10cm B.12cm C.14cm D.18cm E.20cm15.铺无菌盘时,除哪项外都是正确的:()A.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治疗巾B.注意使治疗巾边缘对齐C.治疗巾开口部分及两侧反折D.有效期不超过6小时E.避免潮湿和暴露过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原则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用来夹取灭菌物品。
无菌技术试题及答案

无菌技术试题科室姓名得分日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取用无菌溶液时,应首先核对:()A.瓶签B.瓶身有无裂缝C.瓶盖有无松动D.溶液有无沉淀E.溶液有无浑浊2.外用溶液开启后,其使用的时间不能超过:()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8小时E.48小时3.无菌容器打开后,应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其有效时间不超过:()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8小时E.48小时4.铺无菌盘时,应注明铺盘的日期、时间,其无菌盘的有效期为:()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8小时E.48小时5.下列哪项戴、脱无菌手套的操作是错误的:()A.戴手套前先将手洗净擦干B.核对手套袋外标明的手套号码,灭菌日期C.取出滑石粉,用后放回袋内D.戴好手套后,两手置腰部水平以上E.脱手套时,将手套口翻转脱下6.清除物品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灭菌B.无菌C.消毒D.清洁E.抑菌7.下述哪项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A.无菌操作前30分钟清扫地面B.无菌包潮湿待干后使用C.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立即放回原处D.治疗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一次E.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8.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是:()A.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B.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C.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E.无菌物品疑有污染不可再用9.下列哪项违背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A.打开无菌容器盖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B.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边缘部分C.倒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的内面D.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E.揭开无菌盘时,双手捏住盖巾外面双角10.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物品的管理原则:()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B.无菌包上必须注明灭菌日期C.已打开过的无菌包48小时后必须重新灭菌D.取出的无菌敷料不得放回原容器内E.无菌包的有效期为7天11.无菌盘于2Pm铺好后,在下列什么时间前可使用:()A.6Pm B.7Pm C.8Pm D.11Pm E.次日2Pm12.卵圆钳浸泡于无菌容器中,消毒液面高度应:()A.钳长的1/2处B.轴节下2cm C.轴节处D.轴节上2~3cm E.轴节5cm 13.取用无菌溶液时下列哪项作法不符合无菌原则:()A.打开瓶盖,常规消毒瓶塞B.双手将橡皮胶塞边缘向上翻起C.手握瓶直接倒液入无菌容器中D.倒液后即消毒瓶塞盖回E.剩余溶液在24小时内可用14.长28cm的持物镊,浸泡消毒时,容器内消毒液面的高度应为:()A.10cm B.12cm C.14cm D.18cm E.20cm15.铺无菌盘时,除哪项外都是正确的:()A.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治疗巾B.注意使治疗巾边缘对齐C.治疗巾开口部分及两侧反折D.有效期不超过6小时E.避免潮湿和暴露过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原则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用来夹取灭菌物品B.到远处取物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C.无菌持物钳及浸泡容器应隔日消毒一次,保持其无菌D.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可触及容器口边缘。
无菌技术试题及答案

无菌技术试题科室姓名得分日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取用无菌溶液时,应首先核对:()A.瓶签B.瓶身有无裂缝C.瓶盖有无松动D.溶液有无沉淀E.溶液有无浑浊2.外用溶液开启后,其使用的时间不能超过:()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8小时E.48小时3.无菌容器打开后,应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其有效时间不超过:()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8小时E.48小时4.铺无菌盘时,应注明铺盘的日期、时间,其无菌盘的有效期为:()A.4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8小时E.48小时5.下列哪项戴、脱无菌手套的操作是错误的:()A.戴手套前先将手洗净擦干B.核对手套袋外标明的手套号码,灭菌日期C.取出滑石粉,用后放回袋内D.戴好手套后,两手置腰部水平以上E.脱手套时,将手套口翻转脱下6.清除物品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灭菌B.无菌C.消毒D.清洁E.抑菌7.下述哪项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A.无菌操作前30分钟清扫地面B.无菌包潮湿待干后使用C.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立即放回原处D.治疗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一次E.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8.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是:()A.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B.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C.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E.无菌物品疑有污染不可再用9.下列哪项违背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A.打开无菌容器盖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B.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边缘部分C.倒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的内面D.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E.揭开无菌盘时,双手捏住盖巾外面双角10.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物品的管理原则:()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B.无菌包上必须注明灭菌日期C.已打开过的无菌包48小时后必须重新灭菌D.取出的无菌敷料不得放回原容器内E.无菌包的有效期为7天11.无菌盘于2Pm铺好后,在下列什么时间前可使用:()A.6Pm B.7Pm C.8Pm D.11Pm E.次日2Pm12.卵圆钳浸泡于无菌容器中,消毒液面高度应:()A.钳长的1/2处B.轴节下2cm C.轴节处D.轴节上2~3cm E.轴节5cm 13.取用无菌溶液时下列哪项作法不符合无菌原则:()A.打开瓶盖,常规消毒瓶塞B.双手将橡皮胶塞边缘向上翻起C.手握瓶直接倒液入无菌容器中D.倒液后即消毒瓶塞盖回E.剩余溶液在24小时内可用14.长28cm的持物镊,浸泡消毒时,容器内消毒液面的高度应为:()A.10cm B.12cm C.14cm D.18cm E.20cm15.铺无菌盘时,除哪项外都是正确的:()A.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治疗巾B.注意使治疗巾边缘对齐C.治疗巾开口部分及两侧反折D.有效期不超过6小时E.避免潮湿和暴露过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原则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用来夹取灭菌物品B.到远处取物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C.无菌持物钳及浸泡容器应隔日消毒一次,保持其无菌D.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可触及容器口边缘。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指南(无菌制剂)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指南(无菌制剂)(征求意见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二〇一六年十月目录1、ﻩ目得 (1)2.定义 (1)3、范围ﻩ14。
ﻩ原则2ﻩ5、ﻩ无菌制剂生产工艺及模拟范围2ﻩ6。
模拟试验方案得设计及实施过程要求 (3)6.1。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得前提条件3ﻩ6。
2.ﻩ基于风险得方案设计 (4)6、3。
.................................................................................................... 模拟介质得选择与评价4ﻩ6、4。
ﻩ灌装数量及模拟持续时间 ....................................................................................................... 86、5. ......................................................................................................................... 容器装量9ﻩ6。
6。
模拟试验方法得选择 (9)6。
7。
最差条件得选择 (10)6.8................................................................................................................................ 干预ﻩ126.9。
................................................................................................................................ 容器规格136。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指南(无菌制剂)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指南(无菌制剂)(征求意见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二〇一六年十月目录1.目的 (1)2.定义 (1)3.范围 (1)4.原则 (2)5.无菌制剂生产工艺及模拟范围 (2)6.模拟试验方案的设计及实施过程要求 (3)6.1.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前提条件 (3)6.2.基于风险的方案设计 (4)6.3.模拟介质的选择与评价 (4)6.4.灌装数量及模拟持续时间 (8)6.5.容器装量 (9)6.6. 模拟试验方法的选择 (9)6.7. 最差条件的选择 (10)6.8.干预 (12)6.9.容器规格 (13)6.10.培养与观察 (14)6.11. 计数与数量平衡 (15)6.12. 环境(包括人员)监控 (15)6.13. 人员因素 (16)6.14. 不同剂型应考虑的特殊因素 (16)6.15. 方案的实施 (19)7.可接受标准与结果评价 (20)8.污染调查及纠正措施 (21)9.模拟试验的周期与再验证 (21)10.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局限性 (212)11.术语 (23)12. 参考文献 (24)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指南(无菌制剂)1.目的为指导和规范无菌制剂生产企业开展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充分评价无菌制剂产品生产过程的无菌保障水平,确保无菌制剂的安全性,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及附录,制定本指南。
2.定义本指南所述的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是指采用适当的培养基或其他介质,模拟制剂生产中无菌操作的全过程,评价该工艺无菌保障水平的一系列活动。
3.范围3.1.本指南涵盖了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基本要求、不同工艺模式的相应要求、试验的基本流程等内容,适用于无菌制剂的无菌工艺验证。
3.2.本指南所述条款是在现有无菌工艺技术基础上提出的相关要求,旨在规范企业开展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活动。
在科学的基础上,鼓励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进一步提高无菌制剂的无菌保障水平。
4.原则在对无菌生产工艺充分认知和生产经验累积的基础上,应结合工艺、设备、人员和环境等要素定期开展无菌工艺模拟试验,以确认无菌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同时也为企业及时识别风险,进而改进无菌控制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指南(无菌制剂)培训试题及答案2018.9姓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在培养基促生长能力试验中,促生长试验接种量应小于:。
(C)A、300CFUB、200CFUC、100CFUD、150CFU2、新建无菌生产线,在正式投产前,每班次应当连续进行次合格的模拟试验。
(C)A、1B、2C、3D、103、常用模拟介质不包括:。
(D)A、聚乙二醇、乳糖B、甘露醇、氯化钠C、凡士林D、枯草芽孢杆菌4、正常生产期间应当按照每条生产线每班次每进行一次试验,每次至少一批。
对于因其他原因停产一定周期的生产线,在恢复正式生产前应进行无菌工艺模拟试验。
(D)A、二年B、一年半C、一年D、半年5、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的英文简称:。
(C)A、TSAB、TSBC、FTMD、TSE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4分)1、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指南(无菌原料药):。
(ABCD)A、涵盖了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基本要求B、涵盖了不同工艺模式的相应要求C、涵盖了试验的基本流程和结果评价等内容D、适用于无菌制剂的无菌工艺验证2、无菌生产工艺通常包含:。
(ABCD)A、经除菌过滤或其他方法获取无菌药液或无菌粉末B、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液体灌装或粉末分装C、容器密封D、冻干制剂在液体灌装的基础上增加了冷冻干燥过程3、大规模生产时,模拟试验方法可采用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AB C)A、培养基与空瓶切换B、培养基与无菌注射用水切换C、培养基灌装与设备空转的切换D、生产结束后模拟4、按照中国药典要求,培养基促生长能力试验使用的菌种包括:。
(ABCD)A、白色念珠菌(CMCC98001)、黑曲霉(CMCC98003)B、枯草芽孢杆菌(CMCC63501)、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C、铜绿假单胞菌(CMCC10104)D、生孢梭菌(CMCC64941)5、对模拟类型及频次的要求包括:。
(ABCD)A、无菌模拟试验方案中应明确规定固有干预、纠正性干预的频次、类型及复杂程度(如简单干预:倒瓶剔除等;复杂干预:灌装机泵及针头装配、设备故障维修等)B、固有干预及经常发生的纠正性干预一般应在每次模拟中都实施,偶发性的干预可周期性地模拟,如无菌生产过程意外暂停或重启、无菌状态下设备、设施偶发故障排除等C、模拟试验应设计并实施足够数量的纠正性干预。
干预频次的设计应考虑实际生产情况,按比例覆盖模拟试验的全过程D、对于无菌取样、调整装量过程,均应考虑在分装的前、中、后阶段进行三、判断题(每题 2分,共20 分)1、无菌原料药比无菌制剂的生产工艺更复杂。
(√)2、当产品无菌检查出现阳性时,以模拟灌装试验结果为准,无需排除生产过程所带来的污染可能性。
(×)3、模拟试验时的灌装速度越快越好,最好比实际灌装速度快。
(×)4、TSB是一种广谱性培养基,特别对无菌工艺环境中源自人体的细菌、芽孢和真菌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是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常用的培养基。
(√)5、最差条件是指人为创造的超出允许范围的生产状况和环境。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是指采用适当的培养基或其他介质,模拟原料药生产中无菌操作的全过程,评价该工艺无菌保障水平的一系列活动。
2、生产批量小于5000支,模拟灌装批量至少与生产批量相同;产品的生产批量在5000支至10000支,模拟灌装数量应与产品实际的生产批量相当;大规模生产,即产品的生产批量大于10000支,最低模拟灌装数量应不得低于10000支;对于超大批量的生产规模,例如大于100000支,则应考虑适当增加模拟的灌装数量;如采用密封性生产设备,可适当降低模拟数量。
3、最差状况:一组条件,包括工艺限度和环境限度,也包括那些可能引起工艺或产品失败的机会,但这些条件不一定会引起产品或工艺失败。
4、在使用模拟介质前应对其适用性进行确认,包括无菌试验、抑菌试验、溶解度试验等。
5、在湿热灭菌过程中,应考虑避免受热不均匀或灭菌不充分现象,应对该灭菌方式进行风险评估和验证,亦可使用无菌干粉或液体成品培养基。
6、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正常生产的灌装程序,用模拟介质代替产品,来模拟无菌生产的试验过程。
7、无菌生产工艺:物料、器具经过灭菌处理,并在无菌防护下加工获得最终产品,且产品装入其最终容器后不再进行任何灭菌处理。
8、TSB(Tryptone Soy Broth Medium):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用于真菌和需氧菌培养。
9、厌氧微生物:微生物在新陈代谢中,不能利用氧作为最终的电子接受体,只有在缺氧的存在下微生物才能够生长。
10、好氧微生物:微生物能在新陈代谢中利用氧作为最终的电子接受体,只有在有氧的存在下微生物才能够生长。
五、简答题(每题20分,共20分)1、无菌制剂开展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应遵循哪些原则?1)、对无菌生产过程实施风险评估,识别生产过程风险点。
评估结果应在试验方案设计时给予考虑。
2)、应充分考虑硬件装备水平与无菌风险的关联性,结合无菌生产过程所涉及到的工艺、设备、人员以及操作时限等因素针对性开展模拟试验。
尽可能模拟实际无菌生产全过程。
应特别关注暴露操作、人工干预等高风险过程。
采用良好设计且受控的无菌灌装系统,特别是自动化的系统如吹灌封、隔离器等,污染率可大幅度降低。
3)、如在同一生产线生产不同剂型和容器规格的产品,应考虑模拟试验方案对各产品无菌工艺过程的适用性。
应对有显著差异的无菌工艺过程开展模拟试验。
采用风险评估的方式统筹考虑该生产线生产使用的容器类型、规格大小,产品类别,灌装速度、过程中断等环节,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指南(无菌制剂)培训试题2018.9姓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在培养基促生长能力试验中,促生长试验接种量应小于:。
()A、300CFUB、200CFUC、100CFUD、150CFU2、新建无菌生产线,在正式投产前,每班次应当连续进行次合格的模拟试验。
()A、1B、2C、3D、103、常用模拟介质不包括:。
()A、聚乙二醇、乳糖B、甘露醇、氯化钠C、凡士林D、枯草芽孢杆菌4、正常生产期间应当按照每条生产线每班次每进行一次试验,每次至少一批。
对于因其他原因停产一定周期的生产线,在恢复正式生产前应进行无菌工艺模拟试验。
()A、二年B、一年半C、一年D、半年5、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的英文简称:。
()A、TSAB、TSBC、FTMD、TSE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4分)1、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指南(无菌原料药):。
()B、涵盖了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基本要求B、涵盖了不同工艺模式的相应要求C、涵盖了试验的基本流程和结果评价等内容D、适用于无菌制剂的无菌工艺验证2、无菌生产工艺通常包含:。
()C、经除菌过滤或其他方法获取无菌药液或无菌粉末D、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液体灌装或粉末分装C、容器密封D、冻干制剂在液体灌装的基础上增加了冷冻干燥过程3、大规模生产时,模拟试验方法可采用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A、培养基与空瓶切换B、培养基与无菌注射用水切换C、培养基灌装与设备空转的切换D、生产结束后模拟4、按照中国药典要求,培养基促生长能力试验使用的菌种包括:。
()A、白色念珠菌(CMCC98001)、黑曲霉(CMCC98003)B、枯草芽孢杆菌(CMCC63501)、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C、铜绿假单胞菌(CMCC10104)D、生孢梭菌(CMCC64941)5、对模拟类型及频次的要求包括:。
()A、无菌模拟试验方案中应明确规定固有干预、纠正性干预的频次、类型及复杂程度(如简单干预:倒瓶剔除等;复杂干预:灌装机泵及针头装配、设备故障维修等)B、固有干预及经常发生的纠正性干预一般应在每次模拟中都实施,偶发性的干预可周期性地模拟,如无菌生产过程意外暂停或重启、无菌状态下设备、设施偶发故障排除等C、模拟试验应设计并实施足够数量的纠正性干预。
干预频次的设计应考虑实际生产情况,按比例覆盖模拟试验的全过程D、对于无菌取样、调整装量过程,均应考虑在分装的前、中、后阶段进行三、判断题(每题 2分,共20 分)1、无菌原料药比无菌制剂的生产工艺更复杂。
()2、当产品无菌检查出现阳性时,以模拟灌装试验结果为准,无需排除生产过程所带来的污染可能性。
()3、模拟试验时的灌装速度越快越好,最好比实际灌装速度快。
()4、TSB是一种广谱性培养基,特别对无菌工艺环境中源自人体的细菌、芽孢和真菌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是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常用的培养基。
()5、最差条件是指人为创造的超出允许范围的生产状况和环境。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是指采用适当的或其他介质,模拟原料药生产中无菌操作的全过程,评价该工艺的一系列活动。
2、生产批量小于5000支,模拟灌装批量至少与生产批量;产品的生产批量在5000支至10000支,模拟灌装数量应与产品实际的生产批量相当;大规模生产,即产品的生产批量大于10000支,最低模拟灌装数量应不得低于10000支;对于超大批量的生产规模,例如大于100000支,则应考虑适当模拟的灌装数量;如采用密封性生产设备,可适当降低模拟数量。
3、最差状况:一组条件,包括和,也包括那些可能引起工艺或产品失败的机会,但这些条件不一定会引起产品或工艺失败。
4、在使用模拟介质前应对其适用性进行确认,包括、、溶解度试验等。
5、在湿热灭菌过程中,应考虑避免受热或灭菌不充分现象,应对该灭菌方式进行风险评估和验证,亦可使用无菌干粉或。
6、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正常生产的灌装程序,用代替产品,来模拟的试验过程。
7、无菌生产工艺:物料、器具经过灭菌处理,并在防护下加工获得最终产品,且产品装入其最终容器后不再进行任何。
8、TSB(Tryptone Soy Broth Medium):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用于和培养。
9、厌氧微生物:微生物在新陈代谢中,不能利用氧作为最终的,只有在的存在下微生物才能够生长。
10、好氧微生物:微生物能在新陈代谢中利用氧作为最终的,只有在有的存在下微生物才能够生长。
五、简答题(每题20分,共20分)1、无菌制剂开展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应遵循哪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