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联考资料分析表格类题型解题妙诀
资料分析速解六大口诀

21.升入大学的学生最多的一组是( )。
A.3.0-3.4/700-999 B.2.0-2.4/700-999
C.3.5-4.0/400-699 D.2.5-2.9/700-999
22.在1959名学生中,SAT的分数低于700未能升入大学的学生大约占( )。
A.看书休闲 B.朋友聚会 C.和父母一起逛公园 D.上网
134.采取外出旅游休闲方式的市民中,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的人数比约是( )
A.7:2 B.7:6 C.1:1 D.无法计算
五、五大要点
在资料分析中,一定要特别注意下面五个细节。
⑴ 注意时间单位细节
例7:下图显示我国近17年来GDP与财政收入的变化情况,根据下图,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约为( )万亿元。
A.45% B.40% C.35% D.30%
反过来,如果题目中出现“肯定不超过”、“肯定少于”的问题,一定选最大的那个数。
⑷ 尽量定性分析,而非定量分析
例12:
1.根据上图,该校工科学生所占比例约为多少( )
A.45% B.55% C.65% D.75%
这个题目不是用具体数据计算,而是根据图形进行定性分析。从图可知工科学生的比例肯定超过50%,但是又到不了75%,首先排除A和D。然后可以使用量角器,大致判断出其比例为55%,因此选B。
A.32 B.39 C.22 D.3.2
在这个题中,一定要注意到财政收入的单位是千亿,否则很容易错选A。
⑵ 利用常识判断
例8:1980年我国乡村消费属于( )。
A.绝对贫困状态的消费 B.勉强度日状态的消费
C.小康水平的消费 D.富裕状态的消费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技巧大全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技巧大全
1.看清楚资料类型: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可以分为文字资料、图表资
料和统计资料等。
在进行资料分析时,首先要看清楚所给资料的类型,以
便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分析。
2.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在进行资料分析前,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
确要求考生分析哪些方面的内容,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3.理清资料框架:在进行资料分析时,要先理清资料的框架结构,即
根据资料的内容和形式,确定其基本要素,例如文字资料中的主题、论点;图表资料中的横纵坐标、数据等。
通过理清框架,有助于理解资料的内涵
和逻辑。
6.对比不同角度的观点:资料分析过程中,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不同的
观点和意见。
可以为不同观点提供相应的支持或反驳,同时给出自己的最
终结论。
这样既体现了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也展现了考生的辨别和分析能力。
7.注意逻辑推理:在进行资料分析时,要注意逻辑推理的过程。
要根
据资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和联想,找出可能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逻辑推理能够帮助考生理清问题的本质,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8.实践演练:在备考阶段,考生要多进行实践演练,重视练习资料分
析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与公务员考试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出关键
信息和要点,逐步提高自己的资料分析能力。
总之,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是一项重要的能力,需要考生具备细
致入微的观察力、准确的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实践和多次练习,不
断提高资料分析的能力,相信考生可以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资料分析与图表分析类题型解题技巧讲义

资料分析&图表分析类题型解题技巧讲义第一部分:解题技巧第一节:基本概念基期:比较的基准时期现期(或比较期):与基期相比较的时期;基期量:基准时期的数值现期量:与基期相比较时期的数值。
增长率:与增长速度、增长幅度意义相似,代表一个增长的幅度。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现期量÷基期量年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1+年均增长率)n(n为年数)末期值=初期值×(1+年均增长率)n(n为年数)年均增长量=(末期量-初期量)÷年份数拉动增长率=部分增长量÷总体基期量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
例如:2015年5月与2014年5月相比较;2015年第一季度与2014年第一季度相比较;2015年上半年与2014年上半年相比较。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时期相比。
如:日环比(与前一天相比)、周环比(与前一周相比)、月环比(与前一月相比)、年环比(与前一年相比)等。
比重: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百分数:n%,即n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一般在考试中,单位为“个百分点”。
比如:2012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百分点。
核心提示:百分数一般用来进行量之间的比较,需要除以参考值;百分点一般用来进行比例或增长率之间的比较(偶尔特殊情况也会用百分数来比较),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除以参考值。
指数:一般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等。
【注】①相应两期实际值的比=相应两期指数的比。
②指数的增长率=实际值的增长率。
③指数一般表示的是那些我们并不关心其绝对值大小,而只关心其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高效解题方法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高效解题方法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的理解、处理和分析能力。
这部分题目通常会给出大量的数据和图表,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
对于许多考生来说,资料分析可能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部分,因为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容易让人感到无从下手。
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和高效的解题技巧,资料分析就能够成为我们在行测考试中得分的利器。
一、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1、快速阅读材料在做资料分析题之前,首先要快速浏览材料,了解材料的主题、结构和主要数据类型。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包括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和图形材料。
对于文字材料,要重点关注开头和结尾的总结性语句,以及段落中的关键数据和关键词;对于表格材料,要注意表头的内容和行列的标题,以及数据的单位和变化趋势;对于图形材料,要读懂图例、坐标轴的含义和图形的走势。
2、准确提取数据在阅读完材料后,根据题目要求准确地提取所需的数据。
在提取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为粗心大意而提取错误的数据。
同时,要学会运用一些技巧来快速定位数据,比如关键词定位法、数据特征定位法等。
3、合理简化数据在进行计算之前,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简化,以减少计算量。
比如,可以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将小数转化为整数,将复杂的数字进行近似处理等。
但在简化数据时,要注意控制误差,确保简化后的结果不会对最终的答案产生太大的影响。
二、高效解题方法1、尾数法尾数法是指通过计算式子的尾数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选项尾数不同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如果计算1234 +5678 的结果,只需要计算两个数的尾数4 +8 =12,尾数为2,即可快速判断答案。
2、首数法首数法是指通过计算式子的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选项首位数字不同的除法运算。
比如计算 12345÷6789,先计算12345÷6789 的首位数字,12÷6 = 2,所以答案的首位数字是 2。
资料分析蒙题口诀

资料分析蒙题口诀
在公考族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得数资者得行测,得行测者得天下”,由此可知这两大模块是多么重要,然而这两大模块要拿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数学运算能力不强的考生,如何“蒙”对题,就显得异常重要了,下面为大家提供资料分析五大蒙题口诀,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选项全文字,答案往往C”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92.32%。
2.“选项是国家,中国非答案”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高达100%。
3.“题干含有约,选项非整数”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100%。
4.“答案在选项前,部分相同选项中”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92.17%。
5.“数字选项中,B项概率大”
应用正确率说明:纵观2002年到2011年十年的资料分析的题目正确率90.71%。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三大技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三大技巧从历年考试资料分析部分题目的特点来看,算式数据的计算利用常见的技巧化简之后即可估算出答案的范围,从而排除误项,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专家认为在解资料分析题目时有几种常见的技巧,需要考生重点掌握,从而快速辅助考生解资料分析题目。
技巧一:尾数法、首数法——尾数、首数判断选答案尾数法,主要指由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常被运用于和、差的计算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
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运用最广泛。
例题1: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A.139862亿元B.147953亿元C.148632亿元D.151429亿元中公解析: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025+70070+57767,观察选项发现后两位数据完全不同,可以根据后两位的尾数来判断答案,尾数相加为25+70+67=1(62),选A。
● 小提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例题2:2010年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购置价格全国平均约为( )。
A.3438元/平方米B.1578元/平方米C.2439元/平方米D.4420元/平方米技巧二:范围限定法——限定算式数据范围选答案范围限定法是指通过对计算式中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将计算式的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选项或其他限定条件来选择正确选项或进行大小比较。
在使用范围限定法时,要注意放缩的一致性。
与2007年度相比,2008年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增长最快的是:A.新疆B.山东C.吉林D.云南技巧三:乘除法转化法——除法化乘法简化计算乘除法转化法是只在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公考申论资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公考申论资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公考申论资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在省考申论备考当中,除了必须具备的阅读理解能力外,提出对策题型中的解决问题能力也需要重点关注和提升。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公考申论资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考申论资料分析题答题技巧一、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在备考中,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历年国考、联考行测真题考生需要练习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真题,在练习中,大致掌握资料分析模块的材料类别、常见出题方法、题目难度等等。
2.掌握读题的基本方法由于资料分析模块材料多种多样,所以分门别类地掌握这些材料的特点和最合适的阅读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说文字型的材料,应该用几秒钟快速阅读,再用几秒钟抓住段落主要关键词;等等。
3.熟悉一些统计术语和题型真题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统计术语,如:增幅、增长率、百分点、翻番,等等,要掌握其基本含义和计算方法。
对真题中常见的题型要认真复习,掌握其基本公式。
4.掌握估算技巧如前文所提到的,资料分析往往涉及较大数目的加减乘除运算,所以掌握一些估算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像直除法、差分法等等,对数值的计算效率能起到非常显着的效果。
5.知己知彼,全面了解资料分析部分有明显不同于其他模块的特点。
掌握这些特点,方能心中有数,心态稳定。
拓展:国考申论阅文章结构技巧一、“大结构”一般思路结构设定在前文有着比较明确的分析,主要分为分论点类的“五段三分式”、关系类型的“思辨式”和不用设定分论点的综合分析式。
而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逃不开既定的文章段落的相关标准,即段落以五段、六段为主,段落超过七段及以上则会有相应的分数扣减甚至直接打为“四类文”。
另外,结构的评分核心评分标准主要为“完整”和“匀称”,因为前有文章进行阐释,在此不再赘述。
二、“小结构”呈现过程在文章写作中,“小结构”可能很多时候“不为人知”,这是因为在具体文字呈现中,很多考生是在用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带入具体的文章写作之中。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不仅需要我们对数据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还要求我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速算技巧。
一、尾数法尾数法是指通过计算式子的尾数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选项尾数各不相同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计算 2345 + 5678 1234 的结果,我们只需要计算出这三个数的尾数 5 + 8 4 = 9,所以答案的尾数就是 9,从选项中选出尾数为 9 的选项即可。
二、首数法首数法是指在除法运算中,通过计算商的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当选项的首位数字不同时,我们可以使用首数法。
比如:计算34567÷123,我们先计算 345÷123,首位商 2,所以答案的首位数字是 2,从选项中选择首位是 2 的选项。
三、特征数字法特征数字法是将百分数、分数等转化为特定的分数来简化计算。
例如:125%可以转化为 1/8,25%可以转化为 1/4,333%可以转化为 1/3 等。
当算式中出现这些数字时,我们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计算 3456×125%,就可以转化为 3456×1/8 = 432。
四、有效数字法有效数字法是根据题目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后计算。
对于乘法运算,我们一般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取舍原则是:当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 0、1、2 时,全舍;当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 8、9 时,全进;其他情况,一进一舍,小数四舍五入,大数反向变化。
例如:计算 3456×5678,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3456 可以近似为 35,5678 可以近似为 57,然后计算 35×57。
五、错位加减法对于形如 A×B /(1 + x%)的式子,我们可以使用错位加减法来简化计算。
比如:计算 345×115 /(1 + 15%),我们将 115 变成100,需要减去 15,那么 345 也要减去345×15% ≈ 52,式子就变成了(345 52)×100 = 293×100 = 293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考联考资料分析表格类题型解题妙诀————————————————————————————————作者:————————————————————————————————日期:13省公考联考资料分析表格类题型解题妙诀表格型材料指通过统计表反映数量关系的类型材料,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
表格型材料是资料分析模块中的常考题型,与文字型材料相比,表格型材料的数据更加直观,而同图形型材料相比,表格型材料所包含的数据量更大。
与其他材料类型相比,表格型材料的特点是材料内所含数据非常多,题目涉及的数据也比较多,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因此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对于较大型的表格,如何快速寻找数据也是考生备考的方向。
对大型表格,考生要能够迅速理清横标目、纵标目的内容,并学会借助直尺等工具帮助查找数据。
表格型的题目设置通常体现在四点:一、从表格中直接查找数据判断选项;二、对表格数据进行数值计算或比较;三、对表格所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表格型材料的解题步骤:1.快速浏览表格的横标目、纵标目,表格中的大量具体数据略读或不读;2.阅读试题,结合问题的选项,返回表格查找数据;3.根据试题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快速计算。
表格型材料的常见技巧:1.重点关注表格型材料中横标目、纵标目,迅速理清横纵标目的意义以便快速查找所需数据,并注意标目中的数量单位;2.面对大型表格时,借助直尺等工具查找数据;3.当需要对多个组数据进行比较时,结合选项能够提高查找速度。
4.结合选项,运用估算技巧快速选出答案。
下面我们结合历年真题进行讲解。
江苏行测资料分析(表格类)练习例题1.江苏省2009年行测B类表格类资料分析题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情况教育类型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绝对数(万人)增长率(%)绝对数(万人)增长率(%)绝对数(万人)增长率(%)研究生教育 3.36 0.18 9.65 0.74 2.40 0.47普通高等教育45.47 6.38 156.88 17.34 33.36 5.70中等职业教育51.63 -4.21 152.53 4.29 35.00 5.18普通高中教育50.88 -2.21 153.12 0.55 47.58 2.61普通初中教育94.66 -4.40 298.18 -20.52 111.52 -9.83小学教育65.19 1.44 429.18 -26.57 93.60 -4.22141.2006年江苏省招生数最多的两个教育类型的招生数之差是A.29.47万人B.34.75万人C.39.55万人 D.40.25万人【答案】B。
【解析】计算题。
2006年招生最多的两个教育类型显然是普通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招生数分别为94.66/(1-4.40%)=99万人和65.19/(1+1.44%)=64.3万人,差为34.7万人,与B项最接近,故选B。
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
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
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
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
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
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
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
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
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
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
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
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
其次,从选择的复习资料上来说,我用的是学习软件,不是一般的真题,我认为从电脑上面做题真的是把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再者这款软件集成最新题库、大纲资料、模拟、分析、动态等等各种超强的功能,性价比超高,是绝不可缺的一款必备工具,结合上速读的能力,如虎添翼,让整个备考过程效率倍增。
到我推荐的这里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目(也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另外我一直还在收听一个比较好的公务员微信频道:GWYDS007【公务员大师007】,专门发布公务员的一些最新动态、公务员相关信息,推荐收听,掌握第一手公务员咨询142.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中,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均比上年减少的是A。
中等职业教育B。
普通高中教育 C。
普通初中教育D。
小学教育【答案】C。
【解析】直接判断。
只有普通初中教育增长率均为负数。
故选C。
143.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之间,增长率差异最小的指标是A。
招生数B。
在校生数C。
毕业生数D。
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答案】A。
【解析】直接判断。
招生数增长率最大与最小之差不超过7,在校生和毕业生增长率差异均超过7,故选A。
144.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中,招生数与毕业生数差额最大的是A。
普通高等教育B。
中等职业教育C。
普通初中教育D。
小学教育【答案】D。
【解析】计算比较题。
只有小学教育招生数与别业生数差额达到20万人以上,其他各种教育的招生数和毕业生数的差额都没达到20万人,所以小学教育差额最大,故选D。
145.2007年江苏省各类教育中,毕业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值最接近的是A。
研究生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B。
普通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C。
研究生教育和小学教育D。
普通高等教育和小学教育【答案】D。
【解析】计算比较题。
毕业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值分别为:研究生2.40/9.65=24.87%,普通高等33.36/156.88=21.26%,中等职业35/152.53=22.95%,普通高中47.58/153.12=31.07%,普通初中111.52/298.18=37.40%,小学93.60/429.18=21.8%,最接近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和小学教育,故选D。
山东省2009年行测表格类资料分析题表一:2004~2007年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表年份/项目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004年7182 2185 37.7% /2006年8697 2829 35.8% 43.0%2007年9997 3223 36.3% 43.1%另据统计,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032元。
126.与2006年相比较,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 )。
A。
近12% B。
近13% C。
近14% D。
近15%【答案】C。
【解析】计算题。
直接查表知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23元,2006年为2829,增长了(3223-2829)/2829=13.9%,故选C。
127.如果以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准,根据统计数据,与2006年相比,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水平( )。
A。
略有降低 B。
略有提高 C。
没有变化 D。
无法确定【答案】A。
【解析】比较题。
2007年恩格尔系数比2006年略有增长,而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水平越低。
故选A。
128.2004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约为( )。
A.14.4%B.15.4%C.42.7%D.47.2%【答案】D。
【解析】计算题。
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032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85元,所以恩格尔系数为1032/2185=47.2%,故选D。
129.2007年的城镇家庭食品支出额约为( )。
A.1172元B.1433元C.3629元 D.4309元【答案】C。
【解析】计算题。
2007年的城镇家庭食品支出额约为9997*36.3%≈3629元,故选C。
130.由“表一:2004~2007年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表”可知,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支出比农村家庭食品支出高( )。
A.1.61倍B.2.61倍C.1.41倍 D.1.31倍【答案】A。
【解析】计算题。
2007年农村家庭食品支出为3223*42.1%≈1357 元,而由上题知2007年城镇家庭食品支出约为3629元,所以城镇比农村高出(3629-1357)/1357≈1.67倍,与A 项最接近,所以选A。
云南行测资料分析(表格类)练习例题3.云南省2008年行测表格类资料分析题2008年某市的一家沃尔玛电器店一周市场行情表(单位:元)品类品牌型号原价现价涨跌彩电长虹PT4209 16990 10990 6000 长虹LT4018 19990 12990 7000 长虹LT4219B 22990 14990 8000HPCLWD40-SI 13800 11988 1812 HPCPP-42SC 11800 9966 1834小家电格兰仕微波炉G8023ETL-X8 1198 958 240 格兰仕微波炉C18A-DP 498 188 310 美的微波炉KJ17C-M 596 299 297冰箱伊莱克斯BCD-206E 2200 1499 701 康拜恩BC-50D 288 222荣事达BCD-110 688 410洗衣机小天鹅XPB20-15B 299 88 211 美菱XPB65-768SM 633 288 345 三洋XQB50-149 980 788 192厨卫电器老板907XT 1217 700 517 伊莱克斯198-EA31 2190 998 1192 万和JSQ16-8A 888 488 400数码索尼数码摄像机DVD803 8258 7886 372 索尼数码摄像机HC21E 3329 3143 186 柯达数码相机C360 2299 3088 -789电脑惠普笔记本2226 7999 7299 700 海尔笔记本H40 5999 5499 500空调长虹KFR-23GW/A(05) 1680 1297 383 科龙KFR-26GW/S2F 2860 2393 467116.该周沃尔玛商店中涨跌变化率最低的电器为( )。